十四岁时 皇上病重 因八字全阴 被送进宫冲喜 侍奉比我祖父还大的老皇
十四岁时,皇上病重。我因八字全阴,被送进宫中冲喜,侍奉年纪比我祖父还大的老皇帝。
十五岁时,皇上驾崩。为了不去陪葬,我模仿他的字迹写了诏书,让自己当上太后。
后来我得知,我在宫中的每一步,皆是被新帝设计的,我不过是他谋夺皇位的一颗棋子。
既然如此,这皇帝不如由我来做。
1.
进宫那年,我十四岁。
那一年皇上六十九岁,比我祖父年纪还大。他生了病,卧床不起,太史监夜观星象,说抬一个八字全阴的女子入宫能叫皇上病情好转。说白了,就是冲喜。宫里开始在民间遍寻八字相符且未出嫁的女子。
爹老早看我不顺眼,倘若我被选中,宫里会给一大笔钱,他也成了国舅爷,到时候我弟弟的前程就不愁了。于是他一咬牙,花了大钱疏通关系给我改了八字,成了符合标准的人。
最主要的是,我足够好看,不好看是不够格入宫伺候的。爹娘都相貌平平,也不知道我是随了谁。
就这么着,我被选中了。或者说,我被卖了。
进宫前夜,娘给我梳头,一边梳一边说:「招儿,你别怪爹娘,家里实在是养不起两个孩子,能入宫也算个好去处。你把皇上伺候好了,到时候我们全家的富贵都不愁了。」
我当然知道这算个好去处,因为就在五六日前,我还偷听到我爹和我娘说话,说要把我卖到窑子里去,卖我的钱给弟弟换个好一点的先生。
起初我盘算着怎么跑,现实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来历不明,跑都没处跑,下场未必比被卖进窑子要好。
于是后来我想,当窑姐儿怎么了?有那么可怕吗?被卖进窑子,我爹就不会打我了,我娘也不会把所有的好吃的都留给弟弟,给我吃野菜团子,弟弟不会在大冬天使唤我给他洗毛笔,对门的屠夫也不会在我路过的时候突然来抱我试图把我往他的摊子后面拖。我不知道当窑姐儿要面对什么新的苦难,但是起码能摆脱这些旧的苦难吧。
就连我的名字,都是爹娘为了要个弟弟才起的,弟弟叫锦程,我却叫招儿,招儿招儿,真是难听死了。听说窑姐儿都给自己起好听的花名,到时候我一定要把招儿这个名字给改了。
就在我准备认命的时候,宫里的人出现了,于是我爹为我选了一条新的路,给了我一份全新的命运。
某种意义上讲,我还得谢他。
毕竟倘若没有他,哪里有我的来日呢。
2.
接我入宫的是一个比我爹年纪还大的人,我听别人说,他是太子。他很凶,瞪着眼睛告诉我,如果不能把皇上伺候好了,他会杀了我全家。
我在那一刻短暂地想了一下借他的手杀了我全家的可能性,不过也只是想一下而已。我不能害得自己也没有个好结果啊。
入宫次日,我学了规矩,梳洗干净,裹好被子裹成卷,被抬进了皇上的乾明殿。
皇上虽说卧床不起,又不是神智全失。他眼睁睁看着我被放在他旁边,问我是谁,似乎他并不清楚我的事一样,疑惑又惊怒。
皇上还没册封我,我没有名分。进来前嬷嬷三令五申,不要提冲喜的事。可皇上问话是不能不答的,最后我只能报上了我的名字:「回皇上的话,臣妾是宋招儿。」
皇上沉沉叹息一声:「你是太子找来冲喜的,是吧?朕早就说过,别做这样作孽的事,这样的无稽之谈不能信……」
他说着说着就开始咳,好久才平息,他头一歪,闭上眼:「朕着人送你回去,明天一早,你就出宫去吧。」
他不喜欢我。我当然也不想伺候年纪比自己祖父还要大的老头,可是他送我出宫,我就会回到那个破败肮脏的家里,被打被骂,送去做窑姐。在见识过宫里的繁华之后,我绝对不肯,无论如何我都要留下来。
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他并不赞成太子找人进宫冲喜。
于是我裹着被子跪起来:「恳求皇上让臣妾侍奉您,太子殿下说如果不能伺候好陛下,就杀了臣妾全家,求皇上怜悯臣妾……」
他没睁眼,问我:「你多大了?」
「回皇上的话,臣妾今年十六岁。」
这是太子和嬷嬷教我说的。
「胡闹!」他突然睁开眼,声音骤然大了,「别人教你这样说的?都当朕眼睛瞎了是不是?你多大年纪?」
我只得据实回答:「……十四岁。求皇上息怒……求皇上饶恕臣妾,让臣妾留下来吧……」
他沉沉叹息一声,许久,松了口:「你就睡在朕旁边吧。」
这就是我入宫后的第一晚。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一次侍寝,就得以在乾明殿过夜,这是难得的殊荣。次日宫中就盛传,皇上很喜欢我。仿佛要印证传言一般,皇上赏了我不少珠宝首饰,封我为良娣。
被封为良娣的第二天,太子就在御花园拦住了我。照理说,我已经是他父皇的妃妾了,可他却没有给我请安,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看着我的眼神很轻佻,询问我的语调更轻佻:「小丫头,你把父皇伺候得不错吧?」
他的做派让我感到不适,我本能地退后了一步。
他一乐,上前一步,挥挥手,所有侍从都主动退远了些,他低头凑近我:「我问你啊,父皇情况如何啊?还能起吗?」
「陛下还是只能卧床。」
他笑容猥琐:「我问的不是这个起,你伺候过父皇了,你不懂?父皇还能行人事吗?」
他怎么好意思这样言语轻薄我?可是说实话,这样的言语轻薄,比起那险些直接扒了我衣服的屠户,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我知道他不能对我做什么,我恶心他,但不怕他。
我退后一步,含羞颔首:「太子倘若真这么关心,自己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也不费事。反正皇上起不来床,也反抗不了。」
说完,我转身离去。
侍女小桃问我:「方才良娣和太子爷说什么呢?」
我仰头看她:「没什么,太子爷孝顺,要亲自侍奉皇上呢。」
3.
皇上三五日便要召我侍寝,别的妃子都不召,只召我。
但每一晚,我都只是睡在他身边而已。我渐渐觉出来,他是把我当孩子在疼爱。年纪大了都会喜欢小孩子,可他最小的孩子都二十岁了,孙辈更是不能带在身边,因为他对孙辈的宠爱很容易被他的儿子们解读。因着这些缘故,他很喜欢阴差阳错到他身边的我,就如同我祖父一般。他子孙多得数不过来,却竟然要从一个意外入宫的农家女身上寻求天伦之乐。
他闲时还教我读书写字。我在家从没读过书,弟弟有书可读,我只能在家里喂鸡,做饭。我曾经很向往读书这件事,因为爹娘常对弟弟说让他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所以严格来说,我不是渴望读书,我只是渴望出人头地。
在皇上的教导下,我一手字写得和他简直一般无二,足可以假乱真。他经常问我,小招儿,等你十六岁了,朕就封你做公主,给你许一门亲事,好不好?
我心里知道是不行的,我已经是宋良娣了,皇上的宋良娣。我这辈子是嫁不了人了。
但无所谓,我打心底里想不通嫁人有什么好。我娘穷了一辈子,还要挨我爹的打;邻居家的姐姐嫁给了码头的鱼贩子,成日一身的鱼腥味,夫家逼她生个儿子出来,可却生了三个女儿,第三个女儿刚落生就被扔进河里;住桥头的李家娘子倒是嫁了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可读书人上京赶考,人再也没回来,寄回一纸休书。我眼见嫁了人的女人没有哪个过得痛快,何以男人们总觉得婚嫁就是女人一生最大的幸事?
或许达官显贵的男子会特别一些?我不知道。但皇上是个好人,他一心将我当做孙女来疼爱,我总是恍惚间真的以为自己是他孙女儿。我说,皇上,臣妾不要做公主,求皇上为臣妾赐个名字吧。
招儿招儿,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皇上问我不喜欢名字里的哪个字,我说我都不喜欢。
不喜欢象征着弟弟的儿,不喜欢忽略我存在的招,更不喜欢来自父亲的宋。
皇上想了想,放下书卷,指给我看:「昭是个好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德音孔昭』就是德行高尚显耀的意思,你就叫昭音,好吗?」
从此以后我就叫宋昭音。
4.
皇上病得很重,他年轻时出征受了寒,从此留下病症,成了沉疴痼疾。后来又忙于政务宵衣旰食。如今年岁大了,身子便渐渐弱下去,可是太医无论如何也诊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是外感后湿热未清,加之劳动伤气,积劳成疾,难以根治,需多加调养,可是反反复复两三年,不仅没见好,还越来越虚弱,到如今起身都难。
可是即便如此,皇上也从未放弃政务,在床上支了张桌子批折子。他喜欢叫我去侍奉,我知道,皇上是喜欢我什么都不懂,才放心让我伺候。起初我连折子上的字都认不全,可如今我认得了,便不能算什么都不懂了。我喜欢在他昏睡的时候偷看折子,也有几次被他发现,可他从来不曾责备我。
我不知道他是没将我放在眼里,还是单纯的宠爱。但无论如何,他是这个宫里待我最好的人,是在我短暂的人生里唯一给过我温暖的人。
可好景不长,没人能庇护我一辈子,我人生中对我最好的人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而那只是一个很寻常的午后,用过膳,他说要午睡片刻,我以为皇上睡醒了还会教我读书,但他却再也没有醒来,甚至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
我凝视他紧闭的眼和满布皱纹的脸,他再也不会笑着教我读书了,此刻我心头突然涌起一种真实的悲切,似乎很淡,却延绵不绝地萦绕在我周围。我想起我祖父死的时候,我只是迫不及待地偷吃贡品,然后被弟弟大喊招来了大人,挨了顿打,如今连他长什么样子都忘了。此刻我却仿佛有一种真正失去了亲人的痛,丝丝缕缕纠缠心头。
我嘲笑自己,真是好日子过久了,也懂得痛了。
可是,真的,好难过啊。
他的嘴唇泛着一股不正常的青,我喊来小桃:「小桃你看,皇上的死是不是有问题?」
小桃紧紧捏住我的手:「良娣别再说了,倘若皇上的死真有问题,您头一个逃不了关系!咱得为自己个儿打算!」
我还没来得及打算什么,太子迅速入宫接管了局势,把皇上的死定性成了寿终正寝。当时我正在乾明殿伺候,直接就被软禁在了这里。
然后他说,皇上九泉之下寂寞,不能无人相陪,皇上生前最喜欢我,时常要我侍奉,再加上我朝素来有人殉的传统,因此——
他令我殉葬。
这道旨意让我迅速从皇上驾崩的悲痛中清醒了过来。
我才十五岁,我得保住命,我不能死。可此时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思来想去,我所能仰赖的,唯有……皇上教会我的那一手字了。
伪诏是死,殉葬也是死,拼一把也许还有活路,总比等死强。于是我伪装皇上的语气和字迹写了一份遗诏,大意是这等造孽的事不能继续做,从此以后废除人殉。
这事儿我没瞒着小桃。她知道我有这个手艺,而且我是她的主子,我好过了她才能好过。她年纪大,比我有主见,比我胆子大。看完遗诏,她说:「良娣,单单废了人殉有什么用?太子爷分明就是奔着灭口来的,只是废了人殉,他还有无数种手段了结您,反正伪造遗诏已经是死罪了,咱们不如来一把大的。」
我有点害怕,却又有点兴奋,问她,多大?
第二天,满宫人都知道了,皇上竟然留有两份诏书。
第一份是没来得及颁明的旨意,旨意上说,后位空悬多年,他最喜欢宋良娣,所以决定封宋良娣为后,母仪天下。
第二份是遗诏,说太子无才无德,资质平平,不堪大任,改立皇十七子李明承为太子,继承大统。
“神童”与生辰八字有关系吗?
有的儿童两岁时识字二千多个,有的六岁就上了初中班,还有的婴儿出生五百多天就学会英语九百句。······这些“神童”是与其大脑发展和基因等问题有很大关系,至于后来成就如何,关键在于引导培养和个人努力以及客观条件等等。
据报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已招收了十六届六百零四名学生,从长期教学过程和对学生情况了解看,“神童”并非天成,自身努力和后天培养得法才是关键。该文章又说:“尽管少年班学生有突出表现,但绝大部分同学从生理上说是正常的,并没有多少与生俱来的东西。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中学基础非常扎实,家长和中、小学老师在前期教育中做了大量得法的工作。再就是自身非常努力勤奋,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因此才使得他们智力超常。”(摘自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青年报》)
算命先生却说,这些“神童”都是与其生辰八字分不开的结果。否则,再培养,再教育,个人再努力也是白费。但是,这种论调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确实有些儿童是很聪明的,智商高于同年龄的伙伴,但是后来在成长中,得不到培养和良好的教育而沦为一般人,这种事实又怎样解释呢?算命先生如不服气的话,那你能不能开个成方,哪年哪月哪日哪时的生人是“神童”,我们按“方”索人,既免得招收“神童”的学校面试考核,又免得调查研究奔劳之苦。反过来说,算命先生你能不能排出哪年哪月哪日哪时的生人是智弱者(或低能儿),我们好告其父母不必多方调治。浪费金钱,因为你们的孩子就是这个“命”呀!算命先生若能开出来这两种成方?才能说“神童”与生辰八字有关。
转自《你相信算命术吗?》二卷 作者周洪达
十四岁时 皇上病重 因八字全阴 被送进宫冲喜 侍奉比我祖父还大的老皇
十四岁时,皇上病重。我因八字全阴,被送进宫中冲喜,侍奉年纪比我祖父还大的老皇帝。
十五岁时,皇上驾崩。为了不去陪葬,我模仿他的字迹写了诏书,让自己当上太后。
后来我得知,我在宫中的每一步,皆是被新帝设计的,我不过是他谋夺皇位的一颗棋子。
既然如此,这皇帝不如由我来做。
1.
进宫那年,我十四岁。
那一年皇上六十九岁,比我祖父年纪还大。他生了病,卧床不起,太史监夜观星象,说抬一个八字全阴的女子入宫能叫皇上病情好转。说白了,就是冲喜。宫里开始在民间遍寻八字相符且未出嫁的女子。
爹老早看我不顺眼,倘若我被选中,宫里会给一大笔钱,他也成了国舅爷,到时候我弟弟的前程就不愁了。于是他一咬牙,花了大钱疏通关系给我改了八字,成了符合标准的人。
最主要的是,我足够好看,不好看是不够格入宫伺候的。爹娘都相貌平平,也不知道我是随了谁。
就这么着,我被选中了。或者说,我被卖了。
进宫前夜,娘给我梳头,一边梳一边说:「招儿,你别怪爹娘,家里实在是养不起两个孩子,能入宫也算个好去处。你把皇上伺候好了,到时候我们全家的富贵都不愁了。」
我当然知道这算个好去处,因为就在五六日前,我还偷听到我爹和我娘说话,说要把我卖到窑子里去,卖我的钱给弟弟换个好一点的先生。
起初我盘算着怎么跑,现实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来历不明,跑都没处跑,下场未必比被卖进窑子要好。
于是后来我想,当窑姐儿怎么了?有那么可怕吗?被卖进窑子,我爹就不会打我了,我娘也不会把所有的好吃的都留给弟弟,给我吃野菜团子,弟弟不会在大冬天使唤我给他洗毛笔,对门的屠夫也不会在我路过的时候突然来抱我试图把我往他的摊子后面拖。我不知道当窑姐儿要面对什么新的苦难,但是起码能摆脱这些旧的苦难吧。
就连我的名字,都是爹娘为了要个弟弟才起的,弟弟叫锦程,我却叫招儿,招儿招儿,真是难听死了。听说窑姐儿都给自己起好听的花名,到时候我一定要把招儿这个名字给改了。
就在我准备认命的时候,宫里的人出现了,于是我爹为我选了一条新的路,给了我一份全新的命运。
某种意义上讲,我还得谢他。
毕竟倘若没有他,哪里有我的来日呢。
2.
接我入宫的是一个比我爹年纪还大的人,我听别人说,他是太子。他很凶,瞪着眼睛告诉我,如果不能把皇上伺候好了,他会杀了我全家。
我在那一刻短暂地想了一下借他的手杀了我全家的可能性,不过也只是想一下而已。我不能害得自己也没有个好结果啊。
入宫次日,我学了规矩,梳洗干净,裹好被子裹成卷,被抬进了皇上的乾明殿。
皇上虽说卧床不起,又不是神智全失。他眼睁睁看着我被放在他旁边,问我是谁,似乎他并不清楚我的事一样,疑惑又惊怒。
皇上还没册封我,我没有名分。进来前嬷嬷三令五申,不要提冲喜的事。可皇上问话是不能不答的,最后我只能报上了我的名字:「回皇上的话,臣妾是宋招儿。」
皇上沉沉叹息一声:「你是太子找来冲喜的,是吧?朕早就说过,别做这样作孽的事,这样的无稽之谈不能信……」
他说着说着就开始咳,好久才平息,他头一歪,闭上眼:「朕着人送你回去,明天一早,你就出宫去吧。」
他不喜欢我。我当然也不想伺候年纪比自己祖父还要大的老头,可是他送我出宫,我就会回到那个破败肮脏的家里,被打被骂,送去做窑姐。在见识过宫里的繁华之后,我绝对不肯,无论如何我都要留下来。
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他并不赞成太子找人进宫冲喜。
于是我裹着被子跪起来:「恳求皇上让臣妾侍奉您,太子殿下说如果不能伺候好陛下,就杀了臣妾全家,求皇上怜悯臣妾……」
他没睁眼,问我:「你多大了?」
「回皇上的话,臣妾今年十六岁。」
这是太子和嬷嬷教我说的。
「胡闹!」他突然睁开眼,声音骤然大了,「别人教你这样说的?都当朕眼睛瞎了是不是?你多大年纪?」
我只得据实回答:「……十四岁。求皇上息怒……求皇上饶恕臣妾,让臣妾留下来吧……」
他沉沉叹息一声,许久,松了口:「你就睡在朕旁边吧。」
这就是我入宫后的第一晚。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一次侍寝,就得以在乾明殿过夜,这是难得的殊荣。次日宫中就盛传,皇上很喜欢我。仿佛要印证传言一般,皇上赏了我不少珠宝首饰,封我为良娣。
被封为良娣的第二天,太子就在御花园拦住了我。照理说,我已经是他父皇的妃妾了,可他却没有给我请安,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看着我的眼神很轻佻,询问我的语调更轻佻:「小丫头,你把父皇伺候得不错吧?」
他的做派让我感到不适,我本能地退后了一步。
他一乐,上前一步,挥挥手,所有侍从都主动退远了些,他低头凑近我:「我问你啊,父皇情况如何啊?还能起吗?」
「陛下还是只能卧床。」
他笑容猥琐:「我问的不是这个起,你伺候过父皇了,你不懂?父皇还能行人事吗?」
他怎么好意思这样言语轻薄我?可是说实话,这样的言语轻薄,比起那险些直接扒了我衣服的屠户,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我知道他不能对我做什么,我恶心他,但不怕他。
我退后一步,含羞颔首:「太子倘若真这么关心,自己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也不费事。反正皇上起不来床,也反抗不了。」
说完,我转身离去。
侍女小桃问我:「方才良娣和太子爷说什么呢?」
我仰头看她:「没什么,太子爷孝顺,要亲自侍奉皇上呢。」
3.
皇上三五日便要召我侍寝,别的妃子都不召,只召我。
但每一晚,我都只是睡在他身边而已。我渐渐觉出来,他是把我当孩子在疼爱。年纪大了都会喜欢小孩子,可他最小的孩子都二十岁了,孙辈更是不能带在身边,因为他对孙辈的宠爱很容易被他的儿子们解读。因着这些缘故,他很喜欢阴差阳错到他身边的我,就如同我祖父一般。他子孙多得数不过来,却竟然要从一个意外入宫的农家女身上寻求天伦之乐。
他闲时还教我读书写字。我在家从没读过书,弟弟有书可读,我只能在家里喂鸡,做饭。我曾经很向往读书这件事,因为爹娘常对弟弟说让他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所以严格来说,我不是渴望读书,我只是渴望出人头地。
在皇上的教导下,我一手字写得和他简直一般无二,足可以假乱真。他经常问我,小招儿,等你十六岁了,朕就封你做公主,给你许一门亲事,好不好?
我心里知道是不行的,我已经是宋良娣了,皇上的宋良娣。我这辈子是嫁不了人了。
但无所谓,我打心底里想不通嫁人有什么好。我娘穷了一辈子,还要挨我爹的打;邻居家的姐姐嫁给了码头的鱼贩子,成日一身的鱼腥味,夫家逼她生个儿子出来,可却生了三个女儿,第三个女儿刚落生就被扔进河里;住桥头的李家娘子倒是嫁了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可读书人上京赶考,人再也没回来,寄回一纸休书。我眼见嫁了人的女人没有哪个过得痛快,何以男人们总觉得婚嫁就是女人一生最大的幸事?
或许达官显贵的男子会特别一些?我不知道。但皇上是个好人,他一心将我当做孙女来疼爱,我总是恍惚间真的以为自己是他孙女儿。我说,皇上,臣妾不要做公主,求皇上为臣妾赐个名字吧。
招儿招儿,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皇上问我不喜欢名字里的哪个字,我说我都不喜欢。
不喜欢象征着弟弟的儿,不喜欢忽略我存在的招,更不喜欢来自父亲的宋。
皇上想了想,放下书卷,指给我看:「昭是个好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德音孔昭』就是德行高尚显耀的意思,你就叫昭音,好吗?」
从此以后我就叫宋昭音。
4.
皇上病得很重,他年轻时出征受了寒,从此留下病症,成了沉疴痼疾。后来又忙于政务宵衣旰食。如今年岁大了,身子便渐渐弱下去,可是太医无论如何也诊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是外感后湿热未清,加之劳动伤气,积劳成疾,难以根治,需多加调养,可是反反复复两三年,不仅没见好,还越来越虚弱,到如今起身都难。
可是即便如此,皇上也从未放弃政务,在床上支了张桌子批折子。他喜欢叫我去侍奉,我知道,皇上是喜欢我什么都不懂,才放心让我伺候。起初我连折子上的字都认不全,可如今我认得了,便不能算什么都不懂了。我喜欢在他昏睡的时候偷看折子,也有几次被他发现,可他从来不曾责备我。
我不知道他是没将我放在眼里,还是单纯的宠爱。但无论如何,他是这个宫里待我最好的人,是在我短暂的人生里唯一给过我温暖的人。
可好景不长,没人能庇护我一辈子,我人生中对我最好的人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而那只是一个很寻常的午后,用过膳,他说要午睡片刻,我以为皇上睡醒了还会教我读书,但他却再也没有醒来,甚至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
我凝视他紧闭的眼和满布皱纹的脸,他再也不会笑着教我读书了,此刻我心头突然涌起一种真实的悲切,似乎很淡,却延绵不绝地萦绕在我周围。我想起我祖父死的时候,我只是迫不及待地偷吃贡品,然后被弟弟大喊招来了大人,挨了顿打,如今连他长什么样子都忘了。此刻我却仿佛有一种真正失去了亲人的痛,丝丝缕缕纠缠心头。
我嘲笑自己,真是好日子过久了,也懂得痛了。
可是,真的,好难过啊。
他的嘴唇泛着一股不正常的青,我喊来小桃:「小桃你看,皇上的死是不是有问题?」
小桃紧紧捏住我的手:「良娣别再说了,倘若皇上的死真有问题,您头一个逃不了关系!咱得为自己个儿打算!」
我还没来得及打算什么,太子迅速入宫接管了局势,把皇上的死定性成了寿终正寝。当时我正在乾明殿伺候,直接就被软禁在了这里。
然后他说,皇上九泉之下寂寞,不能无人相陪,皇上生前最喜欢我,时常要我侍奉,再加上我朝素来有人殉的传统,因此——
他令我殉葬。
这道旨意让我迅速从皇上驾崩的悲痛中清醒了过来。
我才十五岁,我得保住命,我不能死。可此时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思来想去,我所能仰赖的,唯有……皇上教会我的那一手字了。
伪诏是死,殉葬也是死,拼一把也许还有活路,总比等死强。于是我伪装皇上的语气和字迹写了一份遗诏,大意是这等造孽的事不能继续做,从此以后废除人殉。
这事儿我没瞒着小桃。她知道我有这个手艺,而且我是她的主子,我好过了她才能好过。她年纪大,比我有主见,比我胆子大。看完遗诏,她说:「良娣,单单废了人殉有什么用?太子爷分明就是奔着灭口来的,只是废了人殉,他还有无数种手段了结您,反正伪造遗诏已经是死罪了,咱们不如来一把大的。」
我有点害怕,却又有点兴奋,问她,多大?
第二天,满宫人都知道了,皇上竟然留有两份诏书。
第一份是没来得及颁明的旨意,旨意上说,后位空悬多年,他最喜欢宋良娣,所以决定封宋良娣为后,母仪天下。
第二份是遗诏,说太子无才无德,资质平平,不堪大任,改立皇十七子李明承为太子,继承大统。
所有深爱子女的父母,都是迷信的人
文/陈思呈
来源/《读者》杂志2018年第22期
我们家乡的一条街上,卖的都是诸如花篮、红木屐、红肚兜之类的物什,以前我也知道这条街,但觉得它离我甚远。后来我才知道,这条街上卖的是婚丧嫁娶和“出花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而我之所以觉得它离我甚远,是因为我从不需要操办这些仪俗,自有我妈去主持。我十五岁那一年,我妈开始觉得有了盼头。我们家乡的风俗是,满十五岁的孩子要进行一种叫“出花园”的成人礼,相当于古代男子二十岁的“加冠礼”。这种仪式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当天仪式烦琐,但是据称办好了这个仪式,这个孩子从此就算“走上了大路”。至于为什么叫“出花园”,我擅自猜想,也许是因为十五岁以前无忧无虑且浑然天成的生活,庶几可比生活在花园中,而自十五岁出了花园,则意味着踏入残酷的成人社会。可以想象当年我妈的心情,这个日子对她来说,大概就像驴子面前的那根红萝卜,她指望着它带来一个焕然一新、心智大开、人模狗样的女儿。她忍受眼下这个还没完全开窍的女儿良久,大概是在想象一旦出了花园,我所有的顽劣愚昧皆会如春冰涣然而解。盼望着、盼望着,“出花园”这一天到来了。一大早,我依样穿上了红腰兜,蹬上一双红木屐。木屐大家都知道,日本电影里都可以看到,腰兜其实就是肚兜。现在说起来,这两种事物都是非常古雅、有风情的,还有意地突出了女性美,但在当时,我们却觉得有种沐猴而冠的感觉,为了“出花园”之后的美好愿景,只能硬着头皮耍下去。图片来源:全景视觉仪式当天,饭桌上必须有一只公鸡,鸡头要对着那个“出花园”的孩子,表示她已经是成年人了。还有一道菜必不可少,是猪肝、猪心、猪肠或者鸡肝、鸡心、猪肠,总之就是各种动物内脏的大杂烩。这道菜的意思是,吃了之后,此人就有了心机,胸中也有了城府,吾乡称为“有肠肚”,不再一片天真混沌。对于“出花园”这件事,大概是我妈和我爸渲染过度了,不只他们,连我都对它的结果充满期待。虽然深受唯物主义教育,但我仍然想象过了这一天,会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降临,一道灵光将闪过我的大脑,从此我就像一个被升了级的软件,或者像一个被开了天眼的人,我的人生将与众不同。可惜,等我奋力吃完了猪心、猪肝,认真咬了鸡头,规矩地穿了一整天的腰兜和木屐,还静坐家中整日如仪,隆重地出了花园,却发现花园外和花园内,几乎一模一样,我还是那个我——做作业还是那么辛苦,成绩没有丝毫进步,模样没有改善,就连头发都没有变得柔顺一点。多年以后我结婚时,我爸妈也是严格而隆重地遵照老家的规矩,几点沐浴,几点拜神,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洗澡还要用十二种花泡水,洗完澡后要在澡房里自己默默地吃下一个鸡蛋。这些诡异的讲究,令我嬉笑不停。我一笑,我妈便格外紧张,她生怕我有任何不恭,导致以后婚姻有什么闪失。她比当年我“出花园”时还紧张严谨,因为“出花园”是为开窍,而结婚则为幸福,后者在她看来更加不可控。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迷信的人是因为太过于重视一件事,过于重视了,便不容有失,便不相信一己之力,便祈祷冥冥中有神的护佑。所有对子女爱得深切的父母,都是有神论者,都是迷信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祈祷可以被神灵听到,相信上天能看到自己的虔诚,因此对他们至爱的子女格外开恩。因为,他们无法陪伴这个至爱的生命直到最后。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看到吾乡这些可怜的老父老母,在迷信的礼仪背后,那颗因为过于紧张而无助的心。作者:陈思呈,来源:《读者》杂志2018年第22期,原标题《“出花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