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彦:不忘初心继两代人心愿 兴建现代化医院回报家乡
从坐拥亿万资产的商业精英,到周口豫东医院董事长,华丽转身的背后,有着他怎样的殷殷情怀?省级三甲医院标准,县级医院收费水平,总投资近10个亿的周口豫东医院,倾注着他怎样的心血和努力?建院过程中又有着怎样心酸的故事?凤凰网河南本期专访嘉宾:周口豫东医院董事长张红彦。
“看到乡亲们能在先进的医院里看病检查,比看到我建设的工程更有成就感。”近日,位于河南省扶沟县的周口豫东医院在开业当天组织20余名专家为周边群众免费诊疗,该院负责人张红彦看着络绎不绝的群众来此咨询问诊,心里倍感骄傲,当然也有很多的感触。从2012年到现在,6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和他父亲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6年的付出,6年的奔波,他把心血全部倾注在这个医院上,艰难与坚守、心酸与欣慰,其中的酸甜苦辣张红彦终生难忘。
张红彦出身河南扶沟,12岁的他就跟随父亲经商。父亲从小就给张红彦灌输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生意干多大,一定要做实事,要积德行善,做对这个社会有益的事。谨遵父亲教诲,张红彦的事业越做越大。无论是从事房地产,还是高速路桥建设,在业界都有着良好的口碑。2006年,张红彦将事业版图拓展到了高速发展的郑州,凭借多年商海打拼的经验,张红彦迅速在郑州站稳脚跟,企业取得稳步快速的发展。从经商的角度讲,他是成功企业家。常规讲,2006年至2012年,郑州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张红彦应该抓住大好机遇,继续盘地建楼,创造自己的地产王国。可就在2012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惊人决定,那就是放弃郑州,选择回乡。
原因要从张红彦的父亲说起。乐善好施的张父2012年身患疾病,张红彦是个孝子,为了给父亲看病,他带着父亲跑遍了省城各大医院的相关科室,不得已又跑到北京、上海,可以说四处求医,遍访省内外很多知名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就医都要排长长的队伍。经历挂号、门诊、各种检查,这一路,父子俩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看病难。在疾病面前,其实人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弱者。看到从农村来的病人和家属,他们人对大城市充满陌生,但更多的是为看病的费用发愁,一张张愁苦的脸,一双双无奈的眼神……特别到了医院的夜晚,很多病人家属为了节省费用,根本舍不得住旅馆,于是走廊里铺个简单的垫子席地而睡。尽管张红彦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坐拥亿万财富,又有好的人脉,都感觉到看病的难,更何况是远离城市,举目无亲,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呢?
感同身受,看病时期的张父就有了让张红彦回老家建医院的念头。扶沟县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低,如果扶沟能有一所设施先进、专家汇聚的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亲们就不用再千里迢迢地去看病。但类似周口豫东医院的大型民营医院,从投资到运营,至少要花3-5年时间才能营收持平,连续几年经营良好才可能会有盈利,这对资本的耐心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但张红彦还是遵循着自己的内心,还有老父亲的殷切期望,下决心在扶沟县建一所具有省级三甲医院建制标准的非营利性医院,让老百姓不跑太远的路,不花太多的钱,就能够看好病。
看似简单随性的决定,却无不浸润着赤赤的家乡情怀,浸润着对家乡百姓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人到中年,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将之前的事业搁置,选择了全新的人生方向,显然,张红彦投资医院并不是为了赚钱。
近年来,我国逐渐放开对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管理限制,并且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民间资本逐渐进军医院这一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领域。但在正常运作中,因为各种门槛、壁垒的存在,比如医疗用地,用水用电,各种行政、医疗手续审批工作,成为困扰张红彦的一大难题。但对于张红彦来说,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义无反顾,不管遇到多大的难处,他都要扛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遇到的最难的事,就是各种手续的审批,审批不到位就会带来建设延期等各种问题,但个中缘由他不愿再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最终坚持了下来。
医院最初规划预算为4.76亿元建成,但建设过程中,随着开工建设后各方面标准的不断提升,费用却超出预算近一倍,达到8.6亿元。但张红彦毫不吝啬,他拿出这么多年来做工程项目的辛辛苦苦挣下的所有积蓄,一次次追加投资。
2018年8月29日,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床位1200张,汇集省内外42专位家及学科带头人的周口豫东医院在扶沟县隆重开诊。一流的就医环境,一流的医师团队,一流的高端检测设备,加上热情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成就了豫东医院非凡的品牌实力。作为是国家二级综合医院、郑大一附院医联医院、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院,该院以“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规范为标准,致力于打造一所现代化大型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省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县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张红彦和他父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民健康,造福一方,该院不仅满足了扶沟县老百姓求医问药的需求,而且辐射豫东周边地区十几个县区,为扶沟县提供近600多个就业岗位。随着开业后入住的患者增多,未来预计将提供超过800个岗位。张红彦说,后续还要追加8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医院总体投入将突破10个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党和国家对全民健康高度关注,新时代、新担当、新征程,民营医院的规范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把医院真正的管理好运营好,真正的服务于老百姓,成为医院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豫东医院的董事长,张红彦踌躇满志,他希望医院稳步发展并形成豫东地区的强势品牌,当然,也需要在政策方向中寻找机会。
积德行善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上,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张红彦感触颇多。看看当初留省会郑州发展的地产界朋友,在财富上,张红彦和他们再也无法相比。但在他心中没有后悔过,因为他确实为改变当地医疗资源和医疗条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做的是功德无量,泽被后人的事。当然,在他心中,这是更大的财富。
赤赤家乡情,筑梦家乡人。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张红彦遵从内心,不忘初衷,在豫东大地上,作为医院的领路人,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全院职工正奋勇拼搏,信心百倍,沿着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行。
追光者
【中国故事】
作者:李琭璐(中国作协会员)
又迟到了。我不着急。这于他是常态。况且,还有两人也在等他。
电梯响了,我们不由自主张望。他来了。白大褂,文质彬彬,风尘仆仆,一如既往。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从医35载,他荣誉加身,“全国医德楷模”“白求恩奖章”“最美医生”……疫情期间,他还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为人们介绍科学用眼知识的专家。在眼底病患者眼中,他是光明的守护者。
他的目光落在我们身上一秒,然后向我点一下头。
我跟他进了那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两位同候者也赶紧跟了进来。
魏文斌刚坐定,其中一个立刻递上咖啡。“我不喝咖啡,谢谢。”
另一个忙不迭呈上一张纸,“我们有个大会,想请您当主席。”魏文斌定睛看了一下,“我不当主席,没时间。另请高明吧。”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但还是笑面相迎。
接连碰壁的年轻人只得恭恭敬敬退出。
“还有个会诊。”他一边语带歉意望向我,一边打开电脑,一场远程会诊开始了。
采访魏文斌那天,他忙得忽略了午饭。早上八点出门诊,下午四点结束,看了约60位患者。他推掉了各种名目的会议,但拒绝不了患者渴求的目光。他们有的攥着其他医生写的小纸条,有的来复诊。无一例外,这些人的眼病都称得上“疑难杂症”。门诊结束,又是查房。直到五点,我们才有机会面对面聊起来。
办公室地上,各式“加餐”:两箱牛奶,两盒巧克力,一箱八宝粥,一盒点心。谁让他常常吃不上正餐呢?
已近耳顺之年的魏文斌还是常常被病人打动。2017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4位眼部恶性肿瘤患者聚集在北京同仁医院。他们展开一幅三米长的锦旗,就是为了表达对魏文斌和他的团队的感激。
“眼病患者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辜负患者期待,与他们一同‘追光’。”魏文斌说。
——引言
在双目濒临失明的孩子眼中,0.03就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线
孩子家长一定要做这个手术。“做了,即便孩子还是看不见,我们也算对得起他了。”
术前,魏文斌对孩子父亲说:“哪怕孩子有一只眼有一丝视力,我也不会给他做这个手术!”
“我看见你啦!”术后第三天,魏文斌轻轻为孩子打开纱布,孩子雀跃的表情让他一惊。做完检查,视力0.03。
“在旁人看来,0.03的视力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在双目濒临失明的孩子眼中,0.03就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线。有了0.03的视力,孩子的人生道路也许会大不一样。”魏文斌说,不是只有1.5的视力才叫光明,哪怕是0.01的视力,也会给很多眼疾患者带来希望。
周二上午,是魏文斌出门诊的时间。迎接他的,是桌子上摞起来的五六十份病历。
十平方米的诊室时常挤满病人。对每位患者,魏文斌都会耐心解释药物的用法用量,虽然他已经写得很清楚。“有的患者文化水平不高,或年纪偏大。你不跟他们讲清楚,万一药物用法错了,后果很严重。”
门诊结束后,护士王晶雪发现,给魏文斌沏的那杯茶,又原封不动放在那儿。“再忙,您喝口水的工夫不能没有吧?”魏文斌说,水喝多了,去卫生间的次数就多了。一去一回就得耽误三五分钟,腾出这工夫,就能多看病人。对于挂不上号的病人来说,就有可能让他们少排一两宿队。
出门诊苦了膀胱。做手术则比较费脖子。眼底手术,医生需要头戴1.5斤重的眼底灯。一台手术下来,魏文斌的脖子往往僵硬得无法动弹。这时,助手就要及时给他按摩颈椎,他才能开始下一台手术。常年如此,他的颈椎比实际年龄要老二十多岁。
魏文斌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新近发生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等候住院时间不能超过两周,病人住院等候手术时间不能超过三天。“那些千里迢迢赶来的患者和家属,少在北京待一天,就少一天的花费。”这也是他对团队医生的告诫。
魏文斌的心里有患者。患者也念着他的好。
一次,魏文斌腿摔骨折了。湖南的老张从护士王晶雪那里打听到消息后,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赶到同仁医院。将背篓卸下,是两条一尺多长的黑鱼。他嘱咐王晶雪,务必把他现捞的黑鱼交给魏大夫,让他补补身体。
5年前,老张第一次来同仁。他知道这里有全国最好的眼科,又听医院旁边包子铺的老板说,看疑难杂症得找魏文斌,但是他的号不好挂。
老张就跟着护士“闯”进了魏文斌的诊室。他想让魏文斌看看他儿子的眼睛。老家医院的医生都说要摘眼球,老张急得掉眼泪。同仁是他最后的希望。接过老张手中已经翻得掉页的病历本,魏文斌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做了一系列检查后,他说:“虽然现在还看不到肿瘤,但我初步诊断是肿瘤的前期症状。别太紧张,但一定不要大意,坚持定期复查。”
一切正如魏文斌的判断。在两年的密切随诊后,孩子的睫状体真的长出了肿瘤,魏文斌立刻安排了手术,效果很好。手术后老张每半年就带孩子找魏文斌复查,肿瘤没有转移。渐渐,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夫,在老张心里成了放不下的亲人。
老张送鱼后第10天,魏文斌上班了。那几天的门诊比平时还要拥挤。有好多熟面孔,都是魏文斌的老病号。8点刚到,不知道谁说了声“魏大夫来了”,人们立刻围了过来。
大家焦急地往前涌,挤在前面的,看到拄着双拐、吃力行走的魏文斌,突然止住脚步,拦着后面的人,生怕把他挤倒。分诊台上,除了病历本,还有小米、鸡蛋,还有内蒙古的患者扛来的一麻袋自家种的土豆。好多人跟老张一样,不为看病,只为看看他们的恩人。
一位追光者的三个“十年”
距离肿瘤只有0.1mm了,肿瘤表面是视网膜血管,魏文斌正在将其与周围组织充分分离……
以往的手术公开日,魏文斌无须亲自上台,他的学生足可以做出一场无可挑剔的手术。2019年8月30日,他被科里的年轻人从幕后推到台前。这是同仁医院首次进行全球眼科手术直播。
眼球直径23mm,手术刀直径0.6mm,在角膜缘外1mm做切口分离肿瘤,既要切除肿瘤,又要保证患者视力。手术室外,世界各地的8886位医生在观看直播。此刻,魏文斌成为全球眼科同行的焦点。两小时后,肿瘤成功摘除,患者视力恢复到0.2。
后来,魏文斌收到一位外国年轻医生的邮件,信里写道:“我特别喜欢你做的手术,你在眼科干了多久?要练多久,才能到这个程度?”
这让魏文斌想起他的三个“十年”。
他刚做医生时,手术录像极少,一个医院也只有几台手术显微镜。魏文斌不仅找各种机会看身边大师们的手术,还跑到全国各地的医院拜访名医,观摩手术。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王文吉和陈钦元教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张皙和吴乃川教授,都曾热情邀请魏文斌观看手术;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他第一次看到吴启崇教授在直接检眼镜下做巩膜扣带手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白天只要手术室一开门,魏文斌就会进去,从早上站到晚上,直到手术室关门,他缓缓抬头,转了转僵硬的脖颈,才觉察到真累了。
他也遇到过个别专家,真不让年轻大夫看,手艺绝不外传。“本来费了老鼻子劲儿联系年轻大夫进手术室,可到了一看,这位教授今天停手术。白跑了。”他不甘心,下次不打招呼直接进,结果主刀教授立刻把手术停了。“医生应该是包容的,我的手术,任何医生都可以来观摩。”魏文斌说。
这是他“勤学艺”的十年。
1995年,魏文斌在法国学习时,学到了一个白内障术后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从法国回来不久,他遇到了同样的病例——当主任让他负责病人时,他竟有一丝窃喜:“我有办法,我在国外学了一招!”手术该怎么做?哪儿可以放灌注?哪儿做切开放血?什么时候做玻璃体切除?魏文斌给了病人一个惊喜。
1998年,在第二届中华医学会眼科中青年医师大会的优秀论文擂台赛上,魏文斌题为《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处理》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名。
为了探寻眼底肿瘤的奥秘,魏文斌恨不得钻进眼球内从睫状体后面一探究竟。每切除一例眼肿瘤,魏文斌首先要搞清肿瘤病理。他细数着曾在他手上经历过的罕见肿瘤:脉络膜平滑肌瘤、脉络膜畸胎瘤、视网膜的色素上皮肿瘤、脉络膜神经鞘瘤、脉络膜神经纤维瘤、错构瘤……视网膜色素上皮肿瘤,教科书上介绍的都甚少,可魏文斌已经局部切除病理证实了27个病例。
“那是真着迷啊!”他不禁感叹着,“着迷以后,遇到问题时你才会去想尽办法。”
这是他“真着迷”的十年。
做医生愈久,魏文斌愈发现,即使他和同事经常无休止地加号、没日没夜地出门诊、做手术,对于全国的眼科医疗需求而言,依然杯水车薪。
“只有在全国培养更多的眼科医生,才能解决看病难的根本问题。”为了把同仁医院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基层医生,多年来,他将工作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整理,主编了29部专著。
“魏老师,终于见到您了。我读过您写的书。”2014年,魏文斌和同事们去贵州毕节做公益扶贫项目,有位医生一边热情地说,一边拿出一本《同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册》,书中记录了魏文斌几十年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经验。
曾经有人对魏文斌办学习班表示不解。“你把人家都教会了,你吃什么?”
魏文斌笑了笑。把手艺当成自家宝贝秘不示人,那是旧时代医生的思想。掌握技术的人越多,得到规范治疗的病人就越多,怎么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魏文斌想,况且,要把自己钻研几十年积累的医术全学会,也并非易事。
最近十年,他组织同仁眼科讲师团专门到边远地区为当地医务人员授课,“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需要开展哪些手术,马上对口安排。”现在,在同仁医院的重点专科医联体中,全国各地医院累计已达100多家。
魏文斌难以忘记同仁眼科前辈的教诲。他还记得,一次张淑芳教授出门诊,看到一例ICE综合征(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她“蛙泳”般穿过拥挤的眼科门诊,来到魏文斌身旁,“小魏,这个病你没见过,你仔细看一下。”魏文斌因此记住了ICE综合征。“如果一个人走完一生,还把你的技术也带到棺材里去,那是没意义的。”
这是“再传承”的十年。
“造福盲人,让光明充满人间”
2014年初,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北京市第一家眼科公益基金会,以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的名字命名。
60多年前,张晓楼与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合作,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成功,震撼了世界眼科学界和微生物界。他与同事一起率先把利福平应用于沙眼治疗,让沙眼这个流行几千年、致盲率极高的难治性眼病终于搞清了致病原因,也有了解决办法。在研究中,张晓楼还与汤飞凡冒着失明的风险,将沙眼病原体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做验证试验。
晚年时,张晓楼看到我国众多因角膜病失明的患者对眼角膜的迫切需要,积极倡导建立死后志愿捐献眼角膜的眼库,1990年6月12日,北京同仁眼库成立,张晓楼实现了夙愿,强撑病体为眼库题字:“造福盲人,让光明充满人间。”
3个月后,这位奉献半个世纪的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去世了。当时有媒体报道,他的同事和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强忍悲痛,遵照他的遗愿,取下了他的角膜,移植到了北京顺义化肥厂、义利食品厂两位患者的眼睛上。为张晓楼取下眼角膜的同事和学生,正是年轻的眼科医生魏文斌。
同仁眼科,正是有像张晓楼这样一大批闪亮的名字,让追光的事业代不乏人。
1952年,郑邦和在国内首先开展角膜移植手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秀英在实验室证实利福平杀灭衣原体作用,并首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王光璐在国内率先开展眼底病激光手术治疗,并开展了眼底荧光造影技术;傅守静等在国内率先开始使用双目间接眼底镜。80年代刘磊、张淑芳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为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的防盲合作中心;同仁眼科开始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激光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和青少年白内障……
黑暗中修炼光明,再让光明照亮黑暗
成立第一年,作为基金会秘书长,魏文斌就带领包括青光眼、眼底、角膜、眼外伤等专业的19位专家深入西部偏远地区,帮助当地医生提高眼科专业水平。
多年来,基金会不间断组织眼科专家走入老少边穷地区,关爱留守儿童眼健康,开展眼病筛查,为青少年验光配镜,针对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基层医生进行系统授课培训。“在基金会帮助下,西藏眼科医生从20多名增加到70多名,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魏文斌说。
有一次,魏文斌带团队来到云南的学校为学生筛查视力。临走时,班主任突然想起班上有个学习优异的孩子,总是把脸贴在书上看。团队医生王聪在检查仪器下发现,孩子的两眼裸眼视力只有0.04、0.02,根本没有合适的眼镜让他矫正视力。临走,王聪悄悄给他留下了300块钱,建议他来北京进一步检查。
在北京,魏文斌团队医生为他配了高度数助视器,戴上后,眼前的字迹清晰了,走路再也不用弓着腰,他终于可以挺起胸脯了。时隔多年,现在,坐在大学图书馆里的少年仍能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魏文斌团队医生时的感觉,“遇到高人了”。
20年前,张红言第一次参加扶贫工作时还是个年轻大夫。在西藏日喀则市,她协助老大夫给病人做手术的手术室是检查室改造的,手术床是两张检查床拼凑的,窗户要用窗帘挡上,屋外刮大风,屋内刮小风,几天时间他们做了上百例手术。
20年后,张红言作为医疗队主刀医生再次进藏。她发现,藏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标准的外科手术大楼,层流手术间里有两台显微镜,一台蔡司、一台徕卡,这让张红言很吃惊,“很多东西都不用从北京再带了”。但她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设备虽然是顶级的,但医生都不会使用。
西藏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较多,随之带来的眼病问题也多。2017年,魏文斌带着从北京托运去的仪器设备在西藏开展微创玻璃体手术,机器娇贵,每次托运要很费事,2019年,魏文斌协调设备公司为西藏地区捐赠了第一台价值300万元的微创玻璃体设备。
后来这台设备帮了大忙。那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中心大楼盖了起来,科室内眼科医生越来越多,医生不仅可以用顶级设备做手术,还能帮助大部分眼科疾患在藏区解决问题。魏文斌带领团队编写了各种诊疗常规和治疗指南,巴掌大的书,随时就能翻开看看,这些书被送往基层医生的桌前,作为他们临床治疗的指南。
“高度近视为什么会导致视网膜脱落?”“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失明?”“为什么视网膜脱落前眼前会有飞蚊和闪电影?”这几年,魏文斌团队做了不少公益科普。一次一位患者听了讲座后对应症状去医院一查,在眼底发现了裂孔,避免了视网膜脱离。
魏文斌办了十几期玻璃体手术学习班,他发现,很多人不爱提问,往往听完课就结束了。后来,他改变了策略,每次讲座后让学员写纸条提问,最多的一次收到100多张,每个纸条上有三四个问题。讲课一小时,回答问题竟要三小时,“一天下来,都失声了”。
一次,魏文斌在兰州讲学时,听课的人群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魏文斌从早9点讲到晚5点,老医生也从早9点听到晚5点,一丝不苟记笔记。他两次到西宁讲学,这位老人都跟到西宁。同年,魏文斌的一本眼底病学新著出版了,他恭恭敬敬签上自己的名字,给这位年逾古稀仍扎根基层的老医生寄了过去。
追光者自身也是温暖的发光体。魏文斌常说:“眼科医生,就是要在黑暗中修炼光明,把光明带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眼病患者们。他们,是真正的追光者。”
插图:郭红松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4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慧聚新疆 共襄发展 |《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企业家研学行」圆满结束
丝路花雨今又新,大美新疆待来人。为拓展新领域,嫁接新桥梁,助力理事会成员企业开眼界提高创新意识,抓机遇赋能企业发展,《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继广东、黄山后,又奔赴新疆研学。6月19—23日,【慧聚新疆 共襄发展 |《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企业家研学行】圆满落下帷幕。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戴公兴,《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国会中央办公厅原主任金丹华,《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心原主任史绥德,《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秘书长、《国家发展研究》杂志常务主任吴汉,以及《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凯丰智慧(山东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米雪睿,《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森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洲龙,《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创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唐江,《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理事、澳钰(上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珺,《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理事、山东国熙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杜月,《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理事、盛澜国际幸福书院院长千海,上海僖舜莱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卫,四川显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胥永兴,无锡艾立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汪龙、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融资部总经理马骏等近60位领导、企业家。
活动规格高
本次活动规模宏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领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司长赵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张红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李长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王文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党委书记、政委王炳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副师长曾小红,喀什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武洪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常委、第三师副师长康金华,中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边德运等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分别参与座谈会并发言,对新疆“十四五”期间的“十大产业”——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纺织服装、电子产品、林果、农副产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进行了深入阐释,并表示将结合各自的区位优势,采取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用独特的优势吸引投资者,以优质的服务激励投资者。
形式和内容丰富
此次研学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在研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时,参观了上市公司天润乳业的党建成果和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欣赏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感受创新多域发展;在研学中泰集团时,走进集团全资子公司中泰化学阜康能源的研发车间,近距离感受传统国企创新转型的生机;在研学喀什时,喀什经济开发区、喀什综合保税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独特,香妃园、馕产业园、喀什古城展示出的丝路文明感染着每一个人;在研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时,屯垦历史博物馆的一张张珍贵照片诉说着我国屯垦戍边的艰辛历史,达坂山工业园的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则展现着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蓬勃生机。
研学成果丰富
本次研学结束后,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一是深切感受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二是深切感受目前新疆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潜力巨大。三是深切感受到着眼未来,解放思想,内引外联,精诚合作,共谋发展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中矿联合投资集团总经理任聪兰在实地研学兵团十二师之后,表示愿意与十二师共谋未来,在加快推进丝路天山国际食品城、游客集散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上深度合作,达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目的。
中泰集团阜康能源新材料基地生产的节能环保型材、高效节能管材、干混料等化学建筑材料让此次参加研学的凯丰智慧(山东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米雪睿、山东坤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环等企业家很感兴趣,她们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型绿色化学建材市场将更加广阔,愿意与中泰集团携手在这一领域进行深耕。
四川显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胥永兴、广西容县国鸿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松、四川金钻大酒店总经理陈政等企业家则对喀什地区的交通条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胥永兴表示,喀什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中巴战略大通道。在喀什看了《2021-2030年的综合交通规划布局示意图》后,更加坚信这里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结合点和增长极,基础设施建设版块正好是显兴实业集团的强项,希望未来可以在喀什一展身手。
“我们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京波的这句话,让很多研学的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广西森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洲龙、澳钰(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王世峰、乌鲁木齐兴岩物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勤德纷纷表示,师市既有优质的资源优势,又兼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重商、尊商、富商、安商的氛围,让他们愿意未来在这里落户。
本次新疆参观、学习、考察的研学活动结束后,《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戴公兴总结道,未来已来,合作共赢。伴随着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一定愿意把财富留在新疆,而这片美丽的土地也一定会让企业家带走更多的财富。《国家发展研究》理事会将继往开来,创新更多研学方式,为打造政企互动、资源共享、创新发展的平台而长期奋斗。衷心希望理事会能汇聚更多的朋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