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日是什么时间(丙辰日是吉日吗)

诗画民俗|三月初三:兰亭修禊 ,惟时上巳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乃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古人于是日祭祀祖先,谓之祓禊、修禊、禊祭,或者单称禊,此后逐渐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王羲之的《兰亭序》,记录了永和九年的上巳节雅集。自此之后,上巳节和书法融为一体,与雅集密不可分。最早创作“兰亭图”的是北宋李公麟,惜乎没有真迹存世。南宋诗人、画家俞紫芝参照李公麟底本所创作的《兰亭集序图卷》,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兰亭图”。

中国人很多重要的节日,都是“叠数”,如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乃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周朝称为“元巳”,是指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汉代以前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禊祭,或者单称禊,此后逐渐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所谓水边饮宴,被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这就是王羲之《兰亭序》中所写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如今说到上巳,必然先想到绍兴兰亭,乃至《兰亭序》,以及由此而生的雅集。这一切要归功于王羲之,是王羲之赋予了上巳节有关书法的内涵。从兰亭这样一个地名,到《兰亭序》名篇问世,再到“兰亭”相关的研究,令人回味感怀。在王羲之身后,《兰亭序》便成为民间书法爱好者广泛临摹的版本。

我现在手头搜集到的历代名家临《兰亭序》的图片资料,超过两百多件,蔚然大观。真正兴盛的开端应该是唐代冯褚欧虞四大摹本。这当然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推波助澜,而且这一个体系是永远不封闭的,不断有人添加进来,像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和王铎等人,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临,乐此不疲。临摹《兰亭序》,不仅仅是获取技法,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传承。后世的文人书家也好,书家文人也罢,崇拜王羲之本人也好,或者说倾慕这种散诸怀抱的风流精神也罢,都不约而同地结缘《兰亭序》,仿《兰亭》、画《兰亭》、说《兰亭》……

唐 冯承素《兰亭序》(神龙本),癸丑上巳

唐 褚摹《兰亭序》卷

冯承素摹本最为有名,被誉为“神龙本”。“神龙”二字恰恰见证了中国文化的特点。王羲之贵为“书圣”,竟无一件真迹传世,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冯承素除了这件《兰亭序》摹本外,再无真迹传世,也有“神隐”的特点。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一一呈现,整幅作品一气呵成、气息贯通,笔法自然流畅,牵连处细如发丝,变化自然,无丝毫犹豫、迟滞之感,就连“破锋”和“贼毫”也都摹写得很细腻,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先后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十分清晰,间架结构也做到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自然生动。作为公认的最佳摹本,名不虚传。

《兰亭序》最初是“传家宝”,一直传到七世孙智永手中。欧阳修《集古录》中曾谈及《兰亭序》的下落:“世言真本葬在昭陵,唐末之乱,为温韬所发,其所藏书,尽皆剔取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晋魏以来,诸贤墨迹复落人间。”主要意思是《兰亭序》未必在昭陵,可能已经永诀人间。然而,此后的数千年间,世人对《兰亭序》的踪迹依然充满兴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字,因得不到《兰亭序》而倍觉遗憾。房玄龄推荐了梁元帝的曾孙,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用计从智永弟子辩才骗取了《兰亭序》。阎立本所绘《萧翼赚兰亭》犹如场景再现,一个“赚”字,令人感慨万千,欣赏高超技法和古典意境的同时,兼具现代剧情,局中局、计中计,成了一段“公案”。

唐 阎立本 绘 《萧翼赚兰亭》(竖图见文末)

最早创作“兰亭图”的是北宋李公麟,惜乎没有真迹存世。现在所见赵伯驹作品,乃是伪托。南宋诗人、画家俞紫芝参照李公麟底本所创作的《兰亭集序图卷》,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兰亭图”。自此之后,历代几乎都有《兰亭修契图》问世,形成“画兰亭”系列。

南宋 俞紫芝《兰亭集序图卷》(竖图见文末)

俞紫芝《兰亭集序图卷》画出了兰亭活动的全景。以王羲之为首的四十二位文人,全部依序坐在溪水两侧。作者在这幅画中,将每个人的名字标上,可以直观地找到前来参加的文人。图中人物线条简洁严谨,工整柔和。此画有写实之功,尺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凝聚着十足的雅趣。赵孟頫题耑“曲水流觞”四个大字,天趣飞动。

赵孟頫平生临《兰亭序》有十余本,其中还有缩临本,反复体验,可见钟情之意。赵孟頫所倡导的“复古”,本质就是以回归二王为主的创新。对比来看,宋代对于“二王”用加法,元代对“二王”用减法。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写道:“古法终不可失”。公元1310年9月,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奉诏自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船行至浙江南浔,前来送行的独孤长老拿出一件宋拓《定武兰亭》。赵爱不释手,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旅途无事,得以赏玩两本《定武兰亭》,并对“独孤本”时时展读、临习,颇有心得,共写下了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此即大名鼎鼎的“火烧本”。这不仅仅是赵孟頫的传奇,也是有关《兰亭序》的传奇。

元 赵孟頫 绘 《兰亭修契图》(竖图见文末)

赵孟頫书画兼善,有《兰亭修契图》传世,实践了他所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主张,倡导“不求形似”,致力于和士大夫画相结合,再施以“师法自然”的主张,由此奠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愈加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赵孟頫以画来抒发自己的“兰亭一梦”,不仅仅是对王羲之的仰慕,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写真,宁静淡泊的高雅之姿和渊深之景,给人带来了唯美的艺术享受。

与赵孟頫钟情《兰亭序》之深足以相颉颃的是文徵明。相比赵孟頫身居庙堂之上,文徵明一直身处江湖之远,科举不中,志在林泉,对于王羲之潇洒无尘的人生态度,更是心有戚戚。文徵明一生所绘《兰亭修契图》有多幅,分别有存于辽博的《兰亭雅集图卷》,北京故宫藏《兰亭修禊图卷》和台北故宫藏《兰亭修禊图轴》,皆为代表作。此处所见为辽博藏本。文徵明采用手卷逐渐铺陈的形式引导观者进入“兰亭雅集”的场景中,左侧若干人在亭中书写、赏景,往右可见几十人盘坐于绵延不断不见尽头的清溪旁,掩映在竹林下,三五成群,或流觞、或吟诗、或抚琴、或下棋、或漫步、或汲水、或仰观、或俯察,好不惬意!亭前小桥侧有二人闲谈,最右端有一人驻足观瀑。整体的人物布局聚散有致,虚实相间,丰富多姿,青绿点染,勾皴工稳的崇山峻岭、苍松翠柏,增添了些许春意。文徵明擅用小笔触画大场景,整个画面细腻紧密,“和明悦畅之意,恍然在目”。

明 文徵明绘《兰亭雅集图卷》之 清 王澍题纶“兰亭”篆书

明 文徵明绘 《兰亭雅集图卷》(竖图见文末)

文氏所绘实是为祝允明书《兰亭序》的补图之作,其后还有小楷作跋文,颇多感慨:“祝希哲书《兰亭叙》不下数本,余所见惟朱性甫孝廉、石民望文学二君所藏为最佳。今又见此本,全法《争座位帖》,而稍参以《圣教序》。希哲于古帖靡所不摹,而又纵横如意,真书中之圣也。余见而心赏之,特为补图。偶得赵松雪画卷,精润可爱。故行笔设色,一一宗之,不免效颦之诮。安能如希哲学书,师心匠意,前无古人也。”加上清人王澍在卷首书铁线篆“兰亭”二字,堪称“三璧”。王澍所题“兰亭”二字尽显闲雅之气,“亭”字中下方“个”部处理,弧线生成了动感。款字有“祝京兆书,文待诏补图,王奉直篆额”。这何尝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关乎心灵的“雅集”?

明 文徵明 绘 《兰亭雅集图卷》之 跋祝允明书《兰亭序》

当时的“吴门书画”圈子,很多名家都青睐画《兰亭》。仇英《兰亭修契图》卷后,又有文徵明的“题跋”。说是题跋,其实很特别。文徵明将《兰亭序》又写了一遍,估计也不知道是第n遍,可以倒背如流。这里是仇画文书,前面是祝书文画,文徵明的勤奋和执着由此可见。在书毕《兰亭序》全篇后,文氏写道:“尝见赵文敏公所书《兰亭记》不下数十百本,或大或小,虽有不同,而规模位置未尝少异,其精妙一至于此。偶阅仇实甫所作《兰亭图》,漫书一过,既脱矩度,遂变颜面,有愧于文敏多矣。”看来,不仅董其昌一辈子在和赵孟頫较劲,看似老实巴交的文徵明,在内心深处也憋着一口气。换个角度来说,在他们的心目中,赵孟頫可以作为偶像,想要超越偶像,不管结果如何,一定要让自己有足够的分量。

明 仇英 绘《兰亭修契图》(竖图见文末)

同属吴门的尤求所绘《兰亭修禊图》用笔雅健,因皴染较多,颇有元代吴镇意趣。起首有水亭,所描绘的并不是王羲之伏案观鹅,而是力主表现了四位动态各异的文士,或展卷、或观看、或倚栏、或交谈。其他参与雅集的文士,很多人身侧都放有卷轴和书册。新加入这些元素,应该与晚明文人嗜古的习俗和鉴藏图书名画的风气有关。尤求出身低微,以卖画为生,或言其为仇英外甥。不管如何,肯定是受到了仇英极大的影响,并且与当时苏州文坛名士王世贞兄弟、张凤冀、周天球等多有交往。

明 尤求 绘《兰亭修禊图》

黄宸传世作品极少,代表作之一即是《曲水流觞图》。以白描手法,在人物之间穿插了山石林木的布局,颇具匠心,充满着文人温雅精致的情调。前段绘就王羲之于亭中观鹅,二童子侍立左右,一童子在屏风后温酒,其后为茂林修竹中四十一名文士,列坐于弯曲的溪水两岸,饮酒赋诗,畅叙幽情。此图完整地再现了兰亭修禊、曲水流觞时的情形,是依据李公麟的图本绘制,但在取景布局及山石林木等具体画法上,又有一定的变化。

活跃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许光祚,曾作《兰亭图》,且书序卷于其后。此图突出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兰亭修禊雅事。虽然大体继承了宋元以来所会亭中观鹅、岸边赋诗的构图方式,但从图中人物的服饰、动态及人数等来看,画家表现的更像是明代文人模仿王羲之等兰亭雅集时的情形,而不是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原貌。溪流两岸边绘众文士及童子,文士们分组而坐,卷首山脚下,二文士携三童子而来,往前溪水边有一亭,亭中间置一桌,一文士在桌上挥毫,一文士坐于侧。人物姿态各异,观摩名画者有之,水中濯足者有之,袒胸宽衣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或凝思、或交谈、或观摩、或挥毫。画中甚至还着意表现了一对喝交杯酒的文士,席地而坐,赫然互相擎杯至对方唇下,两人年龄有少长之分,少者对长者的趋承之意颇为明显,周围的人对他们视若无睹,见惯不惊。这些行为虽在李公麟的图中也有出现,但总体来说,此图中所示行为更加放浪、夸张,可以看出明晚期文人放浪不羁的习气。少数人物衣服施以粉红色,形成特殊效果。

明 许光祚 绘《兰亭图》卷

清代前期画家吕学与赵孟頫是老乡,号海岳,亦与米芾“有缘”。《兰亭修禊图》不仅有茂林修竹,曲水流畅,同时既是青绿山水画佳构,又成为人物画杰作。用笔工整秀逸,其造型与笔法与仇英《桃源仙境图》等一类风格尤为接近。在颜色运用方面,以青金、石青、花青勾染,人物衣着的“白”与山石的“青”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是对仇英一路风格的承传与发扬。青绿重彩既可渲染出灿烂绚丽之美,也可营造出疏朗秀丽之境,更能够提炼出雅逸清新的品格。恽南田说:“青绿重色,为浓厚易,为浅淡难,为浅澹矣,而愈见浓厚,尤为难”,因此,青绿设色贵在“愈浅淡愈见浓厚”。要知道,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吴门画派”诸家无疑是明清青绿山水画的重要代表,影响巨大。

清 吕学 绘《兰亭修禊图》

如果说临写《兰亭》和系列的《兰亭图》画卷,是明面上的“兰亭情结”,与上巳节相关的书画印创作,则是隐形的“兰亭情结”。

倪瓒以画水墨山水见长,《雨后空林图》为其少有的设色作品之一。倪瓒的多数作品,写景极简,这件作品写高大山川,整个画面布局充实饱满,平稳而有变,景象开阔,山体绵延、重峦叠嶂。画中山石多用披麻、折带皴,干笔淡墨,浓墨点苔,敷色清淡温和。所绘高大山岭,细瀑从山涧穿石而下,汇入山脚一片水域之中。山前有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缓缓流动,石桥横跨,水波不兴。两岸地势低平,疏林空落,林下一间屋舍,人去屋空的景象。江南雨后山林,一切都显得氤氤氲氲、空空荡荡,呈现雨霁林空之景,清淡萧疏之境。题款写道:“雨后空林生白烟,山中处处有流泉。因寻陆羽幽栖去,独听钟声思罔然”,借助这首诗,可以充分感悟倪瓒作画时的心境和情怀。小楷款字古雅的格调,与画面浑然一体。

元 倪瓒 绘 《雨后空林图》,戊申上巳

倪瓒书画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心性和遗民心态塑造的。分属不同时代的遗民八大山人,一生喜临《兰亭》。目前传下来的有近二十件《兰亭序》,准确地说,有一部分名为《临河叙》。用《临河序》而不用《兰亭序》,喜旧厌新,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乃是独标一格的心气,以及故国难忘的遗恨。八大成熟期的书风,主要是以篆法写楷,以楷法写草,个性强烈激越,风格奇崛,不类寻常,正是个人心态的写照。其早年书风宗法董其昌,根基仍然在帖学,一个是本相,一个是变相。八大临作看上去与《兰亭序》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又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如前所述,临学《兰亭序》,不仅仅只是技法,更主要是精神因素。如果不能读懂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技法也只有皮相。学王字为什么会变俗,原因正在这里。

清 八大山人 临《兰亭序》

元代书坛,赵孟頫属于一手遮天式的人物。随着各种资料不断发掘,元代其他书家不断重新发掘,愈加丰富。其中杨铁崖、康里子山要写章草,鲜于枢和张雨初学赵孟頫,而后来开了距离。张雨更多野怪之色,鲜于枢大多着意创作的作品,不脱赵氏窠臼,而题跋、手札则有精雅或激越之风,呈现个人面目。鲜于枢此跋有古淡之韵,有《圣教序》之笔,兼得老米之势,灵动自然,面目一新。

王铎在整个王羲之的书学体系中,声浪最高,他有“吾家羲献”的自豪感,也有作为“贰臣”的痛楚和沉重感,亟需证明属于正脉的资本。王铎曾反复临摹《兰亭序》和《圣教序》,以《圣教》笔法写《兰亭》。王铎平生临帖不可计数,目前传世的有三百多件左右,对于极为垂青的书家会反复临习,不厌其烦,这其中,除了二王,就是褚遂良、米芾等居多。王铎临《兰亭序》青睐的是褚遂良摹本,可谓是一举三得:学二王、学褚,兼及老米,褚遂良是米芾一生中罕见的未见任何微词的书家,“举从动人,而别有一种娇色”,可见心仪之极,褚遂良是米芾的偶像,米芾又是王铎的偶像,这样一层又一层能够贴近的关系,不言而喻。

清 王铎临 褚摹《兰亭序》本

王铎临欧阳询《脚气帖》时在“庚寅上巳”,年近花甲。这是王铎晚年进行的“拓而为大”的尝试,数个字甚至十数字一笔而贯,一气呵成,笔势连绵奔腾,跌宕多姿,放浪形骸,酣畅淋漓,有沉雄之风,乃成巨制。通过字形内部空间进而影响整体上的疏密对比变化,墨色变化自然,虚实对比强烈。

清 王铎 临《欧阳询脚气帖》 绫本,庚寅上巳

有意思的是,王铎有时也会选择一些“冷门”的书家,尤其是到了暮年,找出《淳化阁帖》,逐一“抄”过去,所实践的是“一家为主、多家为辅”的思路。款字有:“丁亥三月上巳日,偶仿太宗书,时年五十有六,在燕京。”所用是“仿”,不是临,也不是摹,严格来说,三个字略有细微区别。“燕京”二字充满了苦楚。王铎降清,心情郁闷,唯有以书法排遣。笔势激越,字态飞动,笔画粗细跌宕,偶有连笔,经意或不经意,往往可见纵意所如之处,法随意生,意由心生,不拘成法,随心所欲。最有意思的是,最后补写——“‘上□’讹为‘上巳’,辨之”。不在“上巳日”,却下意识写成“上巳日”,可见王铎内心对王羲之的迷恋。

偶见王铎《天津观海口》诗长卷,款字署“丁亥上巳”,也就是说,两件作品即便不在同一天,书写时间也非常相近,但笔法差异极大。此长卷笔法实源自王铎55岁所书《梁简文帝谢敕赉方诸剑等启》,很多字形几乎就是搬过来的,对于极富创造力的王铎来说,必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是伪作无疑。

王铎《天津观海口》诗长卷

同样是学王、学颜、学米,董其昌的字可谓秀色可餐,隐约流露出王颜米风韵,似又非似,将秀逸清雅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不管任何书家,将某一种风格发挥到极致,都是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有唐卢纶的诗:“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最后写了唐王维的诗:“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将这一首诗放在最后,别有深意,成为书写时间的“节点”,由此不禁想到宋黄升《贺新郎》中的句子:“相妩媚,试凝伫,风流坐上挥谈尘。更多情、多才多调,缓歌金缕”。

乾隆如果按照实际的书法水准来说,纯粹是“打酱油”,但他对“二王”有特殊的嗜好,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凭借帝王之力,硬生生地整出一个“三希堂”。乾隆48岁那年的上巳日,专门在三希堂临《兰亭序》,足见心有所系。虽然乾隆常见的作品笔画臃软肥滞,难掩俗气,所临《兰亭序》发挥很好,别见风致,极力忠实原帖,用笔细腻自然,笔画清秀流利而结体多变,可以看出乾隆书法的另一面。

清 乾隆临《兰亭序》,戊寅上巳

“花香鸟语物昭荡,丽日和风春澹苏”对联,进一步见证了乾隆对王羲之乃至对书法的一腔热情。乾隆书法从学习赵孟俯入手,心慕手追,身体力行。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多见纵长,楷书中含有行书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草书韵味,书风圆润秀发、丰肥雍容,整体上缺少变化和韵味,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可谓一语中的。临创结合来看,彼此关系微妙,临作有所依傍,难度降低,创作是“凭空而来”,难度要高一些,其实两者同样是出新意难,有古有我难,前者难在无意,得时时有意,后者难在有意,需时时无意,无意于佳乃佳。

乾隆 “花香鸟语物昭荡,丽日和风春澹苏”对联

嘉庆十七年上巳,59岁的伊秉绶留下一册诗稿,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推测应当是抄录成稿。“淋漓墨沈误人多,博士名高卦影峨。自谓书家传晋法,如何晚节叛逃东坡。”伊秉绶一生十分仰慕苏东坡,两人有着某种默契和隔世缘分,同为饱学才子,精通诗书画,均为封建循吏,政声颇佳;都研究美食,苏轼在惠州为官时开发了“烤羊蝎子”,伊秉绶则创造出“伊面”。伊秉绶一生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分别是惠州和扬州,苏轼也都待过。伊秉绶在四年惠州知府任上,和苏轼一样,“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大办教育,重建丰湖书院,寄托了个人理想。《新柳》写景诗记:“裁倚朱栏疑暮烟,便攀楼角欲摩天。老来最感恒司马,曾慰腰支寒食前。”这里再次提及苏轼,虽然没有直接点名,然而苏子《寒食帖》闻名天下。伊秉绶具有强烈个人面目的隶书称雄清代书坛,重、大、拙、厚,其行书虽学颜,却从李东阳那里获取启示,以细笔出之,轻、秀、细、巧,与隶书形成强烈反差对比。伊秉绶无疑是最具“现代意识”的书家。

伊立勋是伊秉绶玄孙,能传家法,有功力而少情趣,应验了“学书贵在法而其妙在人”。伊立勋平素喜集《峄山碑》,传世尤多。“德义维明功能既着,经纪有道利泽攸长”联上款所题“谨守古法,与汉碑题额自不同也”,值得玩味,“谨守古法”所言不虚,恪守中锋,追求静穆之态,高古之风,但用笔却出汉篆,尤其是字形以正方或接近正方居多,并非上密下疏,故觉平实。伊立勋能够不盲从“家法”,力主创新,只惜未能进一步深入,呈现拘谨之态。

清 伊立勋“德义经纪”篆书联,庚申上巳

袁枚是乾隆时代的大才子和名士。抬头的“榆村”是袁枚老友、名医徐灵胎之子徐燨。这一身份与信札中所言病情之事能够对应起来。“花朝节后二日”接到信,回复的日期则是“上巳前一日”。开篇叙事,说了自己的病情,关键是“八十衰翁元气大伤”之语,说明此札写于袁枚耄耋之年。袁枚自号“随园老人”,所以有“老怀老人”之谦称,因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备受呵护,曾在《秋夜杂诗》里自嘲说:“我年甫五岁,祖母爱家珍。抱置老人怀,弱冠如闺人。”袁枚一生极为勤奋,愈是年迈反倒愈如此,最终助他延缓衰老,成为文坛常青树。1797年,袁枚曾作《病后自觉衰颓而笔墨应酬人云未老》诗一首:“一病方知老,容颜瘦鹤同。腰围三寸减,衣叩满身松。见客先寻杖,看花便怯风。只提双管笔,不像八旬翁。”诗中所言和信札所叙可以对得上,从而能够推算出书写时间。全札笔笔精湛,一笔不苟,偶有牵丝连带,略带行意,师法赵孟俯、文征明出而文气十足,令人回味,丝毫看不出衰疲老态。

清 伊秉绶 “壬申初草” 二十四开册页(选二),壬申上巳

孙星衍是清代篆书名家,大藏书家。行书少见,此题《胡雒君环山小隐图》两首乃个人精品之作,“曲曲青溪忆钓游,萧萧丛桂足淹留。旁人问讯陶潜宅,千仞山围万卷楼。”“经学传家自安定,皋比夺席到兰台。蒲轮莫负求贤诏,小隐还招大隐来。”字里行间,文气充盈,取法董其昌、王文治而略变其法,取李北海而拟其大意,法意兼得。“嘉庆五年”之际,孙星衍时48岁。关键是后四字“书于山阴”,正是绍兴兰亭之地,可能是“朝圣”之便,有感而书,添了一段佳话。

清 孙星衍“谢安杜宏” 篆书联,壬申上巳

孙氏篆书八言“谢安石有山泽闲度,杜是神仙中人”集史语而成,文雅娴静,虽似吴让之而又有别,以圆笔为主,但又不同于莫友芝。清代篆书家辈出,高密度形式,能够有一席之地,殊为不易。此联内容有临泉之意,与个人心志是相匹配的。两件作品创作相距十二年,然气息、格调乃至总的意趣,一以贯之。

何绍基所书《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篆书四屏,内容正是庾信为上巳节所作的一首诗。何时年近古稀。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然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其篆书妙处和功夫全在用笔,生涩老辣,金石书卷之气盎然,自有一家风范。用金文之笔写小篆,又见行草笔意,变化生动,不可端倪。妙在一个拙字,兼得一个趣字!

清 何绍基书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丁卯上巳

读黄士陵所刻“我生之初,岁在丙辰,惟时上巳”,不禁想到《离骚经》中的“惟庚寅吾以降”。此印用单刀,纵横捭阖,意趣天成,以隶法改造篆字,字形扁方出之。印面中大胆启用几处斜笔,如“我、初、岁、惟”四字,使得印面动感顿生,打破平正。笔画收放生成不经意的留红,使气息空灵,因为笔画较细,故而朱白对比别见韵致。边款记:“《朱博残石》出土末远,余至京师,先睹为快,隶法瘦劲,似汉人镌铜,碑碣中绝无而仅有者,余缓之甚,用七缗购归,置案间耽玩久之,兴酣落笔,为蕴贞仿制此印,蕴贞见之,当知余用心之深也”。此言见证了黄士陵到北京的前后三年间,曾广泛地涉猎周金汉石,转益多师,入古终能自化的发展变化历程。

清 黄士陵刻 我生之初,岁在丙辰,惟时上巳

“卧盘陀”为清代史焕所刻,字仲晨,生于京师,籍贯吴江。与胡义赞相友善,可惜年甫三十卒。款署“乙亥上巳,为莲生先生刻”,注明“同客京师”——相当于今天的“北漂”,说明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留恋。此印有吴让之风范,方圆融合,恰到好处。边栏残断,尤见匠心。不管是无意还是有心,都恰到好处。篆法自然,疏密妥帖,笔法和刀意共同呈现,可推为平生得意之作。

曾熙此作内容乃是评钱沣行书,“南园得力于河南《枯树赋》,后来以米法入之,故绝眇。”“己巳”时在1929年,去世前一年。钱沣楷书出鲁公,将颜的特征进一步强化,其行书临颜、米较多见,所谓“得力于褚遂良”,则言他人所未言者。颜从褚出自是不假,可谓一语中的,直探本源。曾熙此作得力于《瘗鹤铭》《黄庭经》《石门铭》《张黑女》诸家,致力于冶为一炉,纯以圆笔,遒丽精雅。

“仁和高邕章”为吴昌硕的仿汉将军印之佳作。从整个印面来看,最上方、中间横带和最下方,留有三条不规则的红带面,使印章气息空灵。“仁”字处大块留红,呼应“章”字下方留红,“和”字左下留红乃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此处填满,则此印大为逊色。款署“光绪丙辰上巳日大雨”,吴缶庐32岁,印风已经登堂入室,领略汉印精髓。

近代 吴昌硕刻,仁和高邕章,丙戌上巳

吴昌硕所刻“聋于官”是一方单双刀有机结合的作品。笔画细者一刀而凿成,粗壮者则必定施以复刀、双刀和补刀,所有字形外轮廓而逼边者皆细一些,由此呈现出层次感,右残而左全,略有对比,“于”字的曲笔与“聋”字“耳”的弯笔相呼应。印面有三处留红,主要在“聋”字右下,“于”和“官”字下方,形成“鼎足之势”,“于、聋”二字之间的留红,益添空灵之气。“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耳”出自《战国策·魏策》,吴昌硕借“聋于官”之意,表明自己志不在官场。时间在“己亥三月三日”,吴昌硕56岁,印风本就早熟,正当此际,更是得心应手。

近代 吴昌硕刻 聋于官,己亥上巳

吴昌硕另有《壬子上巳游六三园》诗,其中写道:“趣比山阴涉,人嗟逸少捐。佛衣迎海色,虬气落松颠。石径云流碧,樱花粉渍鲜。豪端天籁入,诗好纪何年。”吴昌硕的行书糅合了篆、隶、楷、草诸体的运笔结体精髓,灵动多变而一气贯通,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从风格与技巧来看,主要受黄山谷影响,结体中宫收紧、点画舒展,同时还受到怀素、王铎草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行与草相杂的风格,灵动多变、遒润峻险。

吴昌硕 《壬子上巳游六三园》诗

台静农隶书联颇有意味。内容出自《铜仁书怀》:“英雄混迹疑无赖,风雨高歌觉有神。”主取《石门颂》《衡方碑》,用笔震颤,屈曲如铁,加入了魏碑笔法,字形以方正为主,端庄与萧散兼得,益增古朴之气,锋棱有威,奇正相生。上款有“丙辰上巳,兴至偶书”字眼。“丙辰”时在1976年,台静农74岁,正是功力精深、人书俱老之时。“兴至偶书”表明了一点,很多书家到了“上巳”之时,或多或少,不知不觉中会想到王羲之,意兴盎然之际,挥毫泼墨,留下佳作。

当代 台静农“英雄风雨”对联,丙辰上巳

陈师曾刻“陈朽”印章,尽显分会离合之美,有古玺秦印之韵,染于苍而不囿于苍。“陈”字右下留红,“朽”字中部留红,使印面空灵生色,“陈”字与右边栏残破粘连,形成大块白地,朱白对比强烈。款字刻:“己未上巳,师曾奏刀。是日在流水音,修禊集者数十人。”看来,陈师曾从内心深处也是对王羲之充满景仰之情。

近代 陈师曾 刻 陈朽 ,己未上巳

印章风格平正朴实的童大年,学汉印而能变化,强化方折锐利之气,呈现个人面目。然笔画有时生硬太过,造成字形彼此之间不融合。按照“樽中酒不空”之意,应该更率意一些。由此可见,印虽小道,却要在大道的基础上经营,方可得心应手。时童大年48岁,在高手如林的海上,已然立足。

近代 童大年刻 樽中酒不空,辛酉上巳

韩登安篆刻同样以平正朴实见长,不以夸张变形为能事,因为有汉印的功底,故气息绵厚,温雅端庄,惜乎太在意方圆兼取,最终导致个性稍欠。边款记:“尹默社长教正。甲辰上巳日”,选日不如撞日,富于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

“沙文若鈢”款记:“己丑上巳刻于小沙泥街寓居。孟公记。”“己丑”即1949年,沙氏50岁,人到中年,有了“孟公”之称。此印有外边栏和竖内栏分割,篆法取大篆,有苍茫之意,可谓得古玺三昧。择日刻印,看来是专意之作。

说到《兰亭序》,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苏轼。苏轼虽然没有临《兰亭序》作品传世,但苏轼与《兰亭序》存在不解之缘。苏轼平生的名作,如果推选出一个类似《兰亭序》的名篇,应该是《赤壁赋》,从文体上来说,可以这么理解,董其昌激赏《赤壁赋》,曾有评:“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但是从情怀而言,应该是《寒食帖》。在苏轼的一生中,言及《兰亭》的诗词等文字颇多,如《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题兰亭记》进一步说:“真本已入昭陵,世徒见此而已,然此本最善,日月愈远,此本当复缺坏,则后生所见,愈微愈疏矣。”《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则云:“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和陶停云四首》有句:“再游兰亭,默数永和。梦幻去来,谁少谁多。弹指太息,浮云几何。”凡此种种,足见王羲之在苏轼心目中的份量。

王羲之的《兰亭序》,演绎出太多的传奇。自此之后,上巳节和书法融为一体,与雅集也密不可分。在历史长河中,“雅集”可能不计其数,但被记住的没有几个,兰亭雅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有的甚至变味了,成了一个个小圈子里的行为,从室外走进室内,乐在山水之间变成推杯换盏的酒席之上。有关“雅集”,要求并不复杂:一是“雅”,涵盖高雅、文雅和风雅,无需赘述;二是“集”,本质是一种仪式感,非常重要。仪式本身是国家权力神圣化的重要形式,格尔兹曾指出,象征、庆典和国家的戏剧形式是政治现实化的一种途径,是实现权力意愿过程中的动员手段。通过举行仪式,人与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增强群体凝聚力。雅集也是一种休闲,身心得以放松,避免极强的功利色彩。书法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当书法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可以给忙乱的世俗琐事增添几分诗意的栖居。书法传承不仅依靠碑帖等有形文本,还涉及到具体技法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承传。如果真正能从雅集中能够领悟和感受到这一点,那便是最好的雅集。

有关上巳节的诸多风雅,最终定格于王羲之和朋友们的那次盛会。现在有人将“兰亭”认定为一场军事会议,也有人解释为一场书法的“狂欢”,其实就是一次朋友间的聚会,在流杯亭里饮酒吟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附庸风雅的游戏。热爱书法的人,可以在这一天携酒踏青,到大自然中去享受春天。王羲之成为“书圣”,主要是出于唐太宗的偏爱和推崇。《兰亭》被神化,这是书法人无法割舍甚至可以说有些自恋的情结。刘克庄《忆秦娥·上巳》写道:“修禊节,晋人风味终然别。终然别,当时宾主,至今清绝,等闲写就《兰亭帖》。岂知留与人闲说,人闲说,永和之岁,暮春之月。”晋人的风雅,唐人的热忱,都已化作今天可以反复咀嚼的文化记忆,“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时至今日,欣赏《兰亭序》,依然可以领略王羲之曾经置身其中的鲜活情境,打动彼此的心灵,从而有了超越时空的对话,一起来澄怀观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仿佛与古人“悟言一室之内”,“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写不完的兰亭,画不完的兰亭,说不完的兰亭,不朽的兰亭,永远的兰亭。

以下竖图,手机请横屏观看

唐 阎立本 绘 《萧翼赚兰亭》

南宋 俞紫芝《兰亭集序图卷》

元 赵孟頫 绘 《兰亭修契图》

明 文徵明绘 《兰亭雅集图卷》

明 仇英 绘《兰亭修契图》

《史记》原文 译文(十)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吕太后本纪

原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微时:贫贱的时候。】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希:同“稀”。】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争:谏诤,劝阻。】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周吕侯:吕泽。】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永巷:宫中囚禁嫔妃、宫女的地方。】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犁明: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

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辉:同“熏”。】耳,饮喑【喑: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为寿:敬酒祝福长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泛:倾覆,打翻。】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汤沐邑:以赋税提供食宿、斋戒、沐浴的私人领地。】,太后必喜,王必无忧。”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王太后:鲁元公主的丈夫是赵王张敖,因贯高行刺事件废为侯,其子张偃在吕后时封鲁王,所以称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诸侯来会。十月,朝贺。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解:原因。】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

元年【元年:汉惠帝死后,吕太后开始称制,史称高皇后元年(“高”为谥号),因此她废立皇帝而不改元。】,号令一出太后。

太后称制【称制:代行皇帝职权。】,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啑:同“歃”。】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面折:当面指责别人。】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知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鉴。

四月,太后欲侯诸吕,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子偃为鲁王。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封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以吕禄女妻之。齐丞相授为平定侯。少府延为梧侯。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风:通“讽”,婉言劝说,暗示。】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后。

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十一月,吕王台薨,谥为肃王,太子嘉代立为王。

三年,无事。

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详:通“佯”,假装。】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群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群臣顿首奉诏。”帝废位,太后又杀之。五月丙辰,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轵侯朝为常山王。置太尉官,绛侯勃为太尉。

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

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夏,赦天下。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于太后,诬以罪过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不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财:通“裁”。】。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

己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

二月,徙梁王恢为赵王。吕王产徙为梁王,梁王不之国,为帝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更名梁曰吕,吕曰济川。太后女弟【女弟:妹。】吕媭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泽为大将军。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后刘将军为害,乃以刘泽为琅邪王,以慰其心。

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无后,国除。

八年十月,立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祓【祓:一种禳灾祈福的祭祀。】,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据:《汉书·五行志》《前汉纪·高后纪》等书作“橶”或“撠”,有刺击、抓住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扑咬。】高后掖【掖:通“腋”。】,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鲁元王偃:张敖谥元王,此处“元”为衍字。】年少,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及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诸中宦者令丞皆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

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气力,东牟侯兴居其弟也,皆齐哀王【齐哀王:刘襄。】弟,居长安。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朱虚侯妇,吕禄女,阴知其谋。恐见诛,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诛诸吕而立。朱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并将之而西。语在齐王语【齐王语:指《齐悼惠王世家》。】中。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寡人:王侯的自称。】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汉闻之,相国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权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朱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及鲁元王吕后外孙,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赵王禄、梁王产【梁王产:梁国已经改名为吕国。】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绐:欺骗。】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过其姑吕媭,媭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左丞相食其免。

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诸吕告产,乃趣产急入宫。平阳侯颇闻其语,乃驰告丞相、太尉。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通尚【尚:掌管。】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兄【郦兄:郦寄,字况。兄,通“况”。】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然尚有南军。平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朱虚侯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裴回:同“徘徊”。】往来。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讼言:公开说。】诛之,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日餔【日餔:傍晚。】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

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媭。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无类:没有幸存者。】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适子: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外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驷钧:齐哀王的舅舅。】,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反,然后乘六乘传【六乘传:六匹马拉的驿车。】。后九月【后九月:闰九月。】晦日【晦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后听。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滕公:夏侯婴。】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麾:指挥。】左右执戟者掊【掊:通“踣”,放倒。】兵罢去。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为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代王立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垂拱:垂衣拱手,形容圣人无为而治。】,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晏然:安定的样子。】。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她生下孝惠帝、女儿鲁元太后。等到汉高祖成为汉王的时候,得到定陶人戚姬,很宠爱她,生下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慈软弱,高祖认为他不像自己,总是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因为刘如意像自己。戚姬受到宠幸,经常跟随高祖前往关东,她日夜哭泣,希望高祖立她的儿子来取代太子。吕后年纪大了,经常留守都城,很少见到高祖,夫妻关系更加疏远。刘如意被封为赵王以后,多次差点取代了太子,幸亏大臣劝阻,再加上留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大臣大多是吕后的计划。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担任将领。大哥周吕侯为国而死,高祖封他的儿子吕台为郦侯,另一个儿子吕产为交侯;二哥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四月甲辰日,高祖在长乐宫去世,太子继承皇帝称号。当时高祖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是孝惠帝的哥哥,不是同母所生,被封为齐王;其余都是孝惠帝的弟弟,戚姬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赵王,薄夫人的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其他姬妾的儿子刘恢被封为梁王,刘友被封为淮阳王,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刘建被封为燕王。高祖的弟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哥哥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不属于刘氏的功臣番君吴芮的儿子吴臣被封为长沙王。

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于是下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并且召见赵王。使者往返多次,赵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现在赵王年纪小。我私下里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征召赵王一并诛杀,我不敢送走赵王。况且赵王也生病了,不能遵奉诏令。”吕后非常生气,就派人召见赵相。赵相应征来到长安,吕后就派人再去召见赵王。赵王来了,还没有到达。孝惠帝慈爱仁厚,知道太后生气了,就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他一起进宫,亲自带着赵王一同坐卧饮食。太后想要杀死赵王,却找不到机会。孝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孝惠帝早晨外出射猎。赵王年纪小,不能早起。太后听说他独自在宫中,就派人带上毒酒给他喝。黎明时分,孝惠帝回来,赵王已经死了。于是朝廷改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

夏季,孝惠帝下诏令追谥郦侯的父亲为令武侯。

太后终于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双眼,熏聋双耳,灌下哑药,把她扔到厕所里,称她为“人猪”。过了几天,她让孝惠帝前去观看人猪。孝惠帝看到后,向别人,才知道是戚夫人,于是大哭,因此生病,卧床一年多不能起来。他派人向太后请示说:“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我是太后的儿子,终究还是不能治理天下。”孝惠帝因此每天放纵地饮酒取乐,不处理朝政,所以身患疾病。

二年(前193年),楚元王、齐悼惠王都来朝见。十月,孝惠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设宴饮酒,孝惠帝认为齐王是哥哥,就安排他坐在上首,按照普通百姓家的礼节。太后很生气,就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放在前面,命令齐王起身为自己敬酒。齐王起身,孝惠帝也起身,取过一个酒杯想要和齐王一起敬酒。太后这才感到害怕,亲自起身打翻了孝惠帝的杯子。齐王感到奇怪,因而没敢喝这杯酒,假装醉酒离开了。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是毒酒,齐王很害怕,认为自己无法从长安逃脱,为此忧虑。齐国内史士劝齐王说:“太后只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现在大王有七十多座城邑,而公主只有几座城为食邑。假如大王将一个郡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会很高兴,大王就一定没有忧虑了。”于是齐王将城阳郡献给公主,尊崇公主为王太后。吕后非常高兴,答应了齐王的请求,就在齐王的官邸摆酒设宴,畅快饮酒,宴会结束后,就让齐王回去了。

三年(前192年),开始修筑长安城,四年(前191年)完成一半,经过五年(前190年)和六年(前189年)最终完工。诸侯都来聚会。十月,诸侯入朝庆贺。

七年(前188年)秋季八月戊寅日,孝惠帝去世。举行丧礼时,太后哭了,却没有流泪。留侯的儿子张辟强担任侍中,年仅十五岁,对丞相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现在去世了,却哭得不悲伤,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丞相说:“是什么原因?”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惧怕各位。您现在请太后任命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军,等到吕氏都进入宫中,在朝廷掌握大权,这样太后才会心安,各位就能侥幸摆脱灾祸了。”丞相就按照张辟强的计策去做了。太后很高兴,她哭得才悲伤起来。吕氏的权势由此创建。于是朝廷大赦天下。九月辛丑日,安葬孝惠帝。太子即位为皇帝,拜谒高祖庙。

元年(前187年),号令都由太后发出。

太后代行皇帝职权,想要商议封吕氏子弟为王,询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封吕氏子弟为王,违背了高帝的盟约。”太后很不高兴。她又询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封弟兄和吕氏子弟为王,没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很高兴,退朝。王陵责备陈平、绛侯说:“当初和高帝歃血为盟,各位不在场吗?现在高帝去世了,太后以女人的身份当权,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各位纵使想要阿谀逢迎违背盟约,又有什么颜面去地下见高帝呢?”陈平、绛侯说:“今天在当面指责别人,在朝堂上直言进谏,我们不如您;保全国家社稷,安定刘氏后裔,您又不如我们。”王陵没有办法回应他们。十一月,太后想要罢免王陵,就任命他为皇帝的太傅,剥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于是称病免职回家。吕后就任命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处理政务,只是监督宫中的事情,就像郎中令一样。审食其因此深受太后宠幸,经常参与朝政,公卿都依靠他来决断政事。这时太后追尊郦侯的父亲为悼武王,想要以此为封吕氏子弟为王的开端。

四月,太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侯,就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冯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去世,赐谥号为鲁元太后。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王。鲁王的父亲,就是宣平侯张敖。太后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齐丞相齐寿被封为平定侯。少府阳成延被封为梧侯。于是封吕种为沛侯,封吕平为扶柳侯,封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先封孝惠帝后宫所生的儿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太后暗示大臣,于是大臣请求封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批准了。建成康侯吕释之去世,嗣子有罪,被废黜,太后封他的弟弟吕禄为胡陵侯,来延续康侯的后代。

二年(前186年),常山王去世,封他的弟弟襄城侯刘山为常山王,改名刘义。十一月,吕王吕台去世,谥号为肃王,太子吕嘉继位为王。

三年(前185年),没有重大事件。

四年(前184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封吕他为俞侯,封吕更始为赘其侯,封吕忿为吕城侯,同时封赏诸侯和丞相五人。

宣平侯的女儿做孝惠帝的皇后时,没有生下儿子,就假装怀孕,抱来一个美人的儿子做自己的儿子,将孩子的母亲杀死,立这个收养的孩子为太子。孝惠帝去世后,太子被立为皇帝。皇帝长大后,从别处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就说出这样的话:“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而让我做她的儿子呢?我还没有长大,等我长大后一定要作乱。”太后听说后为此担忧,害怕他作乱,就将他幽禁在永巷中,声称皇帝病重,身边的侍臣也不能见到皇帝。太后说:“凡是拥有天下治理万民的人,应该像苍天一样覆盖众生,像大地一样容纳万物,皇帝怀有欢愉之心来安定百姓,百姓就会高兴地事奉皇帝,欢愉和高兴相互交融,天下就能太平。现在皇帝久病不愈,已经迷惑昏乱,不能继承主持宗庙祭祀的重任,不能让他来治理天下,应该找人来取代他。”群臣都叩头说:“皇太后为天下民众考虑,为安定国家社稷而长远规划,我们叩头遵奉诏令。”皇帝被废黜,太后将他。五月丙辰日,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刘弘。皇帝即位不称元年,是因为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处理天下大事。封轵侯刘朝为常山王。设置太尉一职,任命绛侯周勃为太尉。

五年(前183年)八月,淮阳王去世,封他的弟弟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

六年(前182年)十月,太后认为吕王吕嘉平时骄横放纵,将他废黜,封肃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夏季,大赦天下。封刘悼惠王的儿子刘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前181年)正月,太后召见赵王刘友。刘友娶吕氏的女子为王后,却不喜欢她,宠爱别的姬妾。这个吕氏的女子心怀嫉妒,生气地离去,在太后面前说赵王的坏话,诬告他有罪说:“吕氏怎么能封王!太后去世以后,我一定会除掉他们。”太后很生气,因为这个缘故召见赵王。赵王到来,被安置在府邸而不接见,命令卫士将他围困起来,不给他食物。赵王的群臣中有人偷偷给他送饭吃,被发现就逮捕论罪。赵王感到饥饿,就唱道:“吕氏当权啊刘氏危急,胁迫王侯啊强令我娶妻。王妃嫉妒啊以恶名相诬,妒妇乱国啊皇帝不醒悟。没有忠臣啊为何离封国?野外自尽啊苍天伸冤屈!唉,无法后悔啊宁愿早自裁。封王却饿死啊谁能怜惜!吕氏无理啊托上天报仇。”丁丑日,赵王被幽禁而死,以平民的礼仪将他埋葬在长安百姓的墓地。

己丑日,发生日食,白天很昏暗。太后很厌恶,心里不高兴,就对身边的侍臣说:“这是因为我的缘故。”

二月,太后改封梁王刘恢为赵王。吕王吕产改封为梁王,梁王不去封国,担任皇帝的太傅。太后封皇子昌平侯刘太为吕王。梁国改名为吕国,吕国改名为济川国。太后的妹妹吕媭有一个女儿是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刘泽担任大将军。太后封吕氏子弟为王,担心自己去世后刘将军作乱,就封刘泽为琅邪王,来安抚他。

梁王刘恢改封赵王,心里很不高兴。太后将吕产的女儿嫁给赵王为王后。王后的侍从官都是吕氏子弟,他们独断专行,暗中监视赵王,赵王不能自作主张。赵王有一个他所宠爱的姬妾,王后命人将她毒死了。赵王于是创作了诗歌四章,命令乐工演唱。赵王很悲伤,六月就自杀了。太后听说后,认为赵王为了女人背弃宗庙礼法,废黜他的嗣子的继承权。

宣平侯张敖去世,因他的儿子张偃是鲁王,所以追赐张敖谥号为鲁元王

秋季,太后派使者告诉代王,想要改封他为赵王。代王谢绝了,希望在代国戍守边疆。

太傅吕产、丞相陈平等人进言,武信侯吕禄是上等侯爵,在列侯中位列第一,请求封他为赵王。太后批准了,追尊吕禄的父亲建成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刘建去世,他的美人生有一个儿子,太后派把这个孩子杀死,导致他没有子嗣,封国被削除。

八年(前180年)十月,太后封吕肃王的儿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吕通的弟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旬,吕后举行祓祭,回来经过轵道,看见一个形似黑狗的东西,扑咬她的腋下,忽然又不见了。她找人占卜,说是赵王刘如意的鬼魂作祟。高后于是因为腋下的伤而生病。

高后因为外孙鲁王张偃年纪小,很早就失去父母,孤立无助,就分封张敖以前姬妾的两个儿子,张侈为新都侯,张寿为乐昌侯,以此辅佐鲁王张偃。又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宫中担任令和丞的宦者都被封为关内侯,每个人食邑五百户。七月中旬,高后病情严重,于是她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吕太后告诫吕产、吕禄说:“高帝平定天下以后,和大臣约定,说:‘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吕氏封王,大臣心中不满。我就要死了,皇帝年纪小,大臣恐怕会作乱。你们一定要掌管军队保卫皇宫,千万不要给我送丧,不要被别人所控制。”八月辛巳日,高后去世,留下诏书赏赐诸侯王每个人一千金,将相、列侯、郎官都按照品秩赏赐金钱。大赦天下。高后任命吕王吕产为相国,立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高后被安葬以后,朝廷任命左丞相审食为皇帝的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勇力,东牟侯刘兴居是他的弟弟,他们都是齐哀王的弟弟,居住在长安。在这个时候,吕氏当政专权,想要作乱,畏惧高帝的旧臣绛侯、灌婴等人,还没有敢行动。朱虚侯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他在暗中打听到他们的阴谋。他担心自己被诛杀,就暗中派人告诉他的哥哥齐王,想要让他发兵西进,诛灭吕氏而自立为帝。朱虚侯想要在宫中和大臣做内应。齐王想要发兵,他的相国不服从命令。八月丙午日,齐王想要派人诛杀相国,相国召平竟然反叛,举兵想要围攻齐王,齐王趁机杀死了他的相国,终于发兵东进,用计谋夺取了琅邪王的军队,合并两支军队向西进发。相关记载在齐王的传记中。

齐王于是写信给诸侯王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们为王,悼惠王被封为齐王。悼惠王去世以后,孝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孝惠帝去世,高后当政,她年纪大了,听信吕氏子弟的话,擅自废立皇帝,又接连杀死三位赵王,灭掉梁国、赵国、燕国来封吕氏子弟为王,齐国也被一分为四。忠臣进言劝谏,高后迷惑昏乱不能采纳。现在高后去世,而皇帝还年轻,不能治理天下,当然要依靠大臣和诸侯的力量。可是吕氏擅自任命自家人为高官,聚集军队树立威严,胁迫列侯和忠臣,假传制命来号令天下,宗庙因此陷入危亡。我要率领军队进宫诛杀那些不应当被封为王的人。”汉朝廷得知这一消息,相国吕产等人就派颍阴侯灌婴率领军队去迎战。灌婴来到荥阳,就与人谋划说:“吕氏控制了关中的军队,想要危害刘氏而自立为皇帝。现在我打败齐军回去复命,这是在增加吕氏作乱的资本。”于是他留在荥阳驻扎,派使者告知齐王和诸侯,和他们结盟,来等待吕氏作乱,共同将其诛灭。齐王听说后,就撤军回到齐国的西部边界,按照约定等待时机。

吕禄、吕产想要在关中发动叛乱,对内忌惮绛侯、朱虚侯等人,对外畏惧齐国、楚国的军队,又担心灌婴背叛他们,想要等到灌婴的军队与齐国的军队交战再行动,因此犹豫不决。在这个时候,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名义上是少帝的弟弟,以及吕后的外孙鲁王,都因为年纪小而没有前往封国,居住在长安。赵王吕禄、吕王吕产各自率领军队驻扎在南北军,他们都是吕氏的人。列侯和群臣没有人坚信自己能够保全性命。

太尉绛侯周勃无法进入军中掌管兵权。曲周侯郦商年老多病,他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关系很好。绛侯就和丞相陈平谋划,派人劫持郦商,命令他的儿子郦寄前去欺骗吕禄说:“高帝和吕后一起平定天下,刘氏有九人被封为王,吕氏有三人被封为王,都是大臣商议决定的,事情已经通告诸侯,诸侯都认为很妥当。现在太后去世了,皇帝年少,而您佩带赵王的印玺,不赶快回到封国守卫国土,却担任上将军,率领军队留在这里,被大臣和诸侯所猜疑。您为什么不交还将军印,把军队交给太尉呢?也请吕王交还他的相国印,和大臣盟誓后回到封国,这样齐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大臣也能够安心,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统治方圆千里的国土了,这是传承万世的好事。”吕禄相信了他的建议,想要交还将军印,把军队交给太尉。他派人报告吕产和吕氏的老人,有的人认为这样做可行,有的人认为不可行,正在犹豫而尚未决定。吕禄信任郦寄,经常和他外出狩猎。有一次经过姑母吕媭家,吕媭非常生气,说:“你身为将军却要放弃军队,吕氏现在没有安身的地方了。”于是她拿出全部珠玉宝器散放在堂下,说:“不要为别人看守这些东西了。”

左丞相审食其被罢免。

八月庚申日清晨,代行御史大夫职事的平阳侯曹窋,拜见相国吕产议事。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归来,趁机责备吕产说:“大王不早些回到封国,现在即使想去,还能去吗?”贾寿把灌婴与齐国、楚国结盟,想要诛灭吕氏的事情告诉吕产,于是催促他赶快进宫。平阳侯大致听到了这些话,于是驱车报告丞相、太尉。太尉想要进入北军,不能进去。襄平侯纪通主管符节。太尉于是命令襄平侯手持符节假传诏令让太尉进入北军。太尉又命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劝吕禄说:“皇帝派太尉掌管北军,想要您回到封国,赶快交还将军印辞别,不这样做,将会引起灾祸。”吕禄认为郦兄不会欺骗自己,于是解下将军印交给典客,又把军队交给太尉。太尉率领这支军队进入军门,在军中发布命令说:“支持吕氏的袒露右臂,支持刘氏的袒露左臂。”军中都袒露左臂支持刘氏。太尉来到军营,将军吕禄也已经交出将军印离去了,太尉终于得以率领北军。

然而还有南军没有被控制。平阳侯听说后,将吕产的阴谋告知丞相陈平,丞相陈平于是召来朱虚侯辅佐太尉。太尉命令朱虚侯把守军门。他命令平阳侯告诉卫尉:“不要让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竟然进入未央宫,想要作乱,却不能进入殿门,只在殿门前徘徊。平阳侯担心不能取胜,驱车禀告太尉。太尉也担心不能战胜吕氏,不敢公开说要诛灭吕产,于是派朱虚侯对吕产说:“赶快进宫保护皇帝。”朱虚侯请求派兵,太尉给他士兵一千多人。进入未央宫门的时候,看见吕产已经在朝堂上了。傍晚时分,朱虚侯就向吕产发起进攻。吕产逃跑,天空刮起大风,因为这个缘故,他的侍从官慌乱,没有人敢抵抗。朱虚侯追赶吕产,在郎中府吏的厕所里将他杀死。

朱虚侯杀死吕产之后,皇帝命令谒者带着符节前去慰劳朱虚侯。朱虚侯夺取符节,谒者不肯交出,朱虚侯就坐上他的车,利用符节驱车飞奔,将长乐宫卫尉吕更始斩首。返回的时候,朱虚侯驱车进入北军,向太尉报告。太尉起身,下拜向朱虚侯庆贺说:“我们所担心的只是吕产,现在吕产已经被诛杀,天下安定了。”于是他派人分别将吕氏男女全部逮捕,无论老少全部斩首。九月辛酉日,将吕禄逮捕斩首,将吕媭笞打而死。派人诛杀燕王吕通,并且废黜鲁王张偃。九月壬戌日,朝廷任命皇帝的太傅审食其为左丞相。九月戊辰日,改封济川王为梁王,封赵幽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派朱虚侯刘章将诛灭吕氏的事情告知齐王,让他撤兵。灌婴的军队也从荥阳撤回。

众大臣相互暗中商议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吕后使用诡计把别人的儿子当作孝惠帝的儿子,杀死这些孩子的母亲,将他们养育在后宫,让孝惠帝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儿子,立为后嗣,以及封为诸王,来增强吕氏的实力。现在吕氏已经被全部消灭,却留下他们所立的皇帝,等到他长大当权以后,我们就没有机会活下去了。不如从诸王中挑选一个最贤明的人立为皇帝。”有人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子为齐王,从血缘关系来说,他是高帝的嫡长孙,可以立为皇帝。”大臣都说:“吕氏凭借外戚的身份作恶而几乎危害国家,他们迫害功臣。现在齐王母族的驷钧,是个恶人。假如立齐王为皇帝,就会重现吕氏之乱。”想要立淮南王为皇帝,众人认为他年纪小,母族也很凶恶。于是众人说:“代王是高帝在世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他仁慈孝顺而宽容厚道。太后的家族薄氏也谨慎善良。况且立年长的儿子为皇帝本来就名正言顺,代王又凭借仁慈孝顺闻名于天下,立他为皇帝最妥当。”于是众人就暗中派人召来代王。代王派人推辞。使者第二次去,此后代王乘坐六匹马拉的驿车出发。闰九月己酉晦日,代王来到长安,居住在代国官邸。大臣都前往拜见,向代王进献天子印玺,共同立代王为天子。代王多次推让,群臣坚持请求,最后代王同意了。

东牟侯刘兴居说:“诛灭吕氏我没有立功,请求为陛下清理宫廷。”于是他和太仆汝阴侯滕公进入宫中,上前对少帝说:“您不是刘氏的后代,不应当做皇帝。”于是他回头指挥持戟的侍卫放下武器离开。有几个人不肯放下武器,宦者令张泽上前告谕,他们也放下了武器。滕公于是叫来车驾载着少帝离开皇宫。少帝说:“你们想把我安置在哪里?”滕公说:“出宫住在官署。”少帝被安置在少府居住。于是群臣随天子车驾,去官邸迎接代王,报告说:“宫廷已经清理过了。”代王在当天晚上进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守卫端门,说:“天子在这里,您为什么要进去?”代王就转告太尉。太尉上前告谕,十名谒者都放下武器走开了。代王终于进入宫中处理政事。夜里,百官分别到各官署诛杀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

代王被立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谥号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高后的时候,百姓得以摆脱战乱纷争的苦难,君臣都想要借助清静无为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统治天下,高后以女人的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政令不出宫门,就使天下安定太平。很少使用刑罚,犯罪的人很少。民众勤于耕作,衣食越发丰足。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5/1697209658365102.html
上一篇:疾厄宫无主星(疾厄宫无主星的女命)
下一篇:梦见撞死人(梦见撞死人了还有看见血)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