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张图初步了解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五行是怎么回事
前文了解了五行,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天干地支才是最广泛的,本文就来学习一下。
一、天干是什么?
天干有十个,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是它的简化名,十天干还有原名的,根据《尔雅.释天》记载: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二、地支是什么?
地支有12个,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同样的,它也是简称,根据《尔雅·释天》记载: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上面都提到太岁,那什么是太岁呢?先要了解岁星纪年法。
三、什么是岁星纪年法?
因为古天文学家发现,木星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木星的运动极其有规律,大概12年(现代天文学的数据是11.8622年)就会出现在地球上空的同一个地方,也就是12年就会环绕地球一次。(以地球为中心来观察)
所以古代天文学家就用木星来纪年,叫:岁星纪年法。怎么样操作呢?首先来了解一下黄道、黄道带、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什么是黄道?
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一周的路径(也叫太阳视运行轨迹)就是黄道。也就是说,黄道是一条线。
图1,黄道和黄道带
什么是黄道带?
黄道带就是以黄道为中心,向南北各移动9度后形成的一条环形带。所以黄道带是一条闭环的带子。
什么是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假设地球不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也就是一年),以地球为中心来看,把太阳运行一周后围成的圆平面等分为12份,每一份就是一宫,总共12宫,称为黄道十二宫,也叫十二星次或者简称为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一般以春分为起点,而十二星次一般以冬至点为中点的星纪为起点。
图2,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这样设置的目的一是为了说明一年中太阳的位置,以便说明节气变换。二是为了说明木星的位置,用来纪年。
十二次中每个分区都有名称,分别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什么是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就是天上的28组星座。东西南北各7组,总共4*7=28组,称为二十八宿(或二十八星宿)。具体如下: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图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和十二星次有着对应的关系。十二星次把二十八宿划分为12份,每份有对应的星座。
为什么要用二十八宿呢?
因为相对于地球,这些星座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动的(当然,实际情况是动得非常慢,100年基本都没有很大变化),所以古人把它们当做坐标系,来对天空进行划分。可以理解为笛卡尔坐标中的xyz轴。
以二十八宿为坐标系,再划分出十二星次,就可以用它来分析时空变换时,星际能量场对地球的影响了。
什么是十二辰?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太阳运行到某次就叫某某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意思是建到冬至,则为子,如此类推。
图4,北斗七星和十二星次
所以我们知道:十二地支最初就是用来描述十二辰的。而十二辰又是根据二十八宿来划分的,所以十二地支就和十二星次对应上了。但是,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北斗七星是逆时针旋转的,所以十二辰也是逆时针旋转。而十二星次是观察木星而来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不同用来纪年不方便,怎么办呢?要先了解太岁。
图5,岁星12次
什么是太岁?
太岁也是道教信仰中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
而在传统文化中,岁指岁星,也就是现在的木星。而太岁,就是跟木星相对应的假想星。
为什么要假想出一个星来呢?
因为岁星由西向东运行(顺时针),而十二地支由东向西运行(逆时针),所以为了让它们互相匹配上,就假想了一个虚拟的星星(太岁)来,太岁跟十二时辰速度相同、方向和木星相反(变成逆时针),这样就跟十二地支一样了,然后用十二地支来对应十二星次。
图6,12地支对应岁星12次
这样对应的目的是可以用十二地支来代替岁星十二次来进行纪年。所以用十二地支来纪年的方法就是岁星纪年法。加上二十八星宿的对应,它们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图7,十二次和十二辰的对应关系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十二地支是从十二时辰中对应过来的。它跟十二星次具有对应关系。而十二星次是用在岁星纪年上面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十二地支来纪年了。
四、天干又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天干是五行再分阴阳而来。
我们知道,五行是阴阳的5种形态变化。而阴阳的5种形态变化又可以分为5*2=10种阴阳的变化,于是就有了十天干。
至于天干的名字从何而来,猜想古人是根据观察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而来的,我们先看看十天干的古文字。
图8,十天干
甲:草木破土而出,阳在阴内,阳气萌动。
乙:草木初生,柔软曲直,阴气尚疆。
丙:炳也,赫赫太阳,阳气充足。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丁。
戊:茂也,表示草木茂盛。
己:纪也,万物有型可纪。
庚:更也,秋收。
辛:新也,万物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怀妊。
癸:揆也,万物藏于内。
从十天干的意思,我们知道,它描述的是万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过程。正好和五行可以相配:
图9,天干五行
春天,阳长阴消,甲木之气开始起来,然后木气转弱变成乙木。
夏天,阳极盛,丙火之气极盛,然后火气转弱变成丁火。
长夏,阳向阴过渡,短暂平衡,戊土渐生,随着时间推移,土气渐弱,转成己土。
秋天,阴长阳消,金气萧杀,庚金当令。随着时间推移,金气减弱,变成辛金。
冬天,阴极盛,壬水当令。慢慢地阴中生阳,变成癸水。
天干描述的是以太阳为首的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星等8大行星)对地球的综合影响,也就是气(天体能量场)对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影响。那它是怎么样对应的呢?
从上面我们知道,古人把二十八宿当作描述天体的坐标。同样的,天干也是用二十八宿来进行定位和描述的。
古人把二十八宿平分为十份(网上找的二十八宿图不是平分的),按顺时针旋转方向排列,以箕宿为起点,分别定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环形的天干时空方位,以表示五种能量的性质、状态、位置和变化顺序流程。
图10,二十八分区
为什么选甲作为起点呢?
因为甲是阳长阴消的第一个阶段,所以在二十八宿盘上,以甲作为时间的起点。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当太阳系运行到箕宿的时空位置上时,“木”气才真正地形成,而在箕宿之前的斗宿时空位置时,仍然是以“水”气显现,于是箕宿就被定为阴气阳气相互消长变化周期的起点,也即是木气的形成定位点,成为每一轮五行之气运行周期的基准起点。
五、地支是怎么样来的?
我觉得地支也是古人由五行气对应五行物象得来的。
首先,在河图中,土是藏在正中的,表示太极,生万物,生生不息。
而在洛书中,四偶数飞入了四隅,此时土已经化生为四隅了,所以中间没有了10,表示已经生成,主五行变化。
也就是如下图:
图11,河图五行
此时,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在互相变化过程中,中间都有土的形(平衡态)。在天成象,金木水火是围绕着土进行转动的(土10还没转到四隅中去)。
地支虽然是表示地上的五行物象具体变化,但它是地球自转和天体能量场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所以为了和天干统一起来,也把它放入二十八宿坐标系中去。
具体的做法就是上文所说,十二地支和十二星宿结合,就可以和二十八宿坐标结合起来了。
图12,河图地支
结合起来后,就可以把地上物象跟天上运动对应起来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个星次对应2个节气,具体日期每年不太一样,需要推算,大概的对应如下:
星纪——对应节气:大雪、冬至,对应星宿:斗、牛;玄枵——对应节气:小寒、大寒,对应星宿:女、虚、危;娵訾——对应节气:立春、雨水,对应星宿:室、壁;降娄——对应节气:惊蛰、春分,对应星宿:奎、娄;大梁——对应节气:清明、谷雨,对应星宿:胃、昴、毕;实沈——对应节气:立夏、小满,对应星宿:觜、参;鹑首——对应节气:芒种、夏至,对应星宿:井、鬼;鹑火——对应节气:小暑、大暑,对应星宿:柳、星、张;鹑尾——对应节气:立秋、处暑,对应星宿:翼、轸;寿星——对应节气:白露、秋分,对应星宿:角、亢;大火——对应节气:寒露、霜降,对应星宿:氐、房、心;析木——对应节气:立冬、小雪,对应星宿:尾、箕。
总结一下:
1、天干和地支都是五行的细分,都是气的作用记录,都是阴阳的细化。
2、天干是以太阳为主的日,和月、8大行星等天体对地球的气(天体能量场)的影响,表公转。
3、地支是天体能量场(气)在受到地球自转后对地面的具体影响,表自转。
4、天干用河图表示,有四象,土在中央。
5、地支和洛书对应,土入四象,五行显形。
6、天干和地支都是以二十八宿为坐标系来进行计量的。
7、天干地支的知识点太难了,学习了几天,还是有很多疑点。
提示:我写的所有文章都是本人的学习笔记,里面只是个人暂时观点,可能有不少错误,请各位读者自行辨别。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使用,侵删。
12张图初步了解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五行是怎么回事
前文了解了五行,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天干地支才是最广泛的,本文就来学习一下。
一、天干是什么?
天干有十个,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是它的简化名,十天干还有原名的,根据《尔雅.释天》记载: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二、地支是什么?
地支有12个,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同样的,它也是简称,根据《尔雅·释天》记载: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上面都提到太岁,那什么是太岁呢?先要了解岁星纪年法。
三、什么是岁星纪年法?
因为古天文学家发现,木星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木星的运动极其有规律,大概12年(现代天文学的数据是11.8622年)就会出现在地球上空的同一个地方,也就是12年就会环绕地球一次。(以地球为中心来观察)
所以古代天文学家就用木星来纪年,叫:岁星纪年法。怎么样操作呢?首先来了解一下黄道、黄道带、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什么是黄道?
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一周的路径(也叫太阳视运行轨迹)就是黄道。也就是说,黄道是一条线。
图1,黄道和黄道带
什么是黄道带?
黄道带就是以黄道为中心,向南北各移动9度后形成的一条环形带。所以黄道带是一条闭环的带子。
什么是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假设地球不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也就是一年),以地球为中心来看,把太阳运行一周后围成的圆平面等分为12份,每一份就是一宫,总共12宫,称为黄道十二宫,也叫十二星次或者简称为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一般以春分为起点,而十二星次一般以冬至点为中点的星纪为起点。
图2,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这样设置的目的一是为了说明一年中太阳的位置,以便说明节气变换。二是为了说明木星的位置,用来纪年。
十二次中每个分区都有名称,分别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什么是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就是天上的28组星座。东西南北各7组,总共4*7=28组,称为二十八宿(或二十八星宿)。具体如下: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图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和十二星次有着对应的关系。十二星次把二十八宿划分为12份,每份有对应的星座。
为什么要用二十八宿呢?
因为相对于地球,这些星座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动的(当然,实际情况是动得非常慢,100年基本都没有很大变化),所以古人把它们当做坐标系,来对天空进行划分。可以理解为笛卡尔坐标中的xyz轴。
以二十八宿为坐标系,再划分出十二星次,就可以用它来分析时空变换时,星际能量场对地球的影响了。
什么是十二辰?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太阳运行到某次就叫某某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意思是建到冬至,则为子,如此类推。
图4,北斗七星和十二星次
所以我们知道:十二地支最初就是用来描述十二辰的。而十二辰又是根据二十八宿来划分的,所以十二地支就和十二星次对应上了。但是,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北斗七星是逆时针旋转的,所以十二辰也是逆时针旋转。而十二星次是观察木星而来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不同用来纪年不方便,怎么办呢?要先了解太岁。
图5,岁星12次
什么是太岁?
太岁也是道教信仰中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
而在传统文化中,岁指岁星,也就是现在的木星。而太岁,就是跟木星相对应的假想星。
为什么要假想出一个星来呢?
因为岁星由西向东运行(顺时针),而十二地支由东向西运行(逆时针),所以为了让它们互相匹配上,就假想了一个虚拟的星星(太岁)来,太岁跟十二时辰速度相同、方向和木星相反(变成逆时针),这样就跟十二地支一样了,然后用十二地支来对应十二星次。
图6,12地支对应岁星12次
这样对应的目的是可以用十二地支来代替岁星十二次来进行纪年。所以用十二地支来纪年的方法就是岁星纪年法。加上二十八星宿的对应,它们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图7,十二次和十二辰的对应关系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十二地支是从十二时辰中对应过来的。它跟十二星次具有对应关系。而十二星次是用在岁星纪年上面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十二地支来纪年了。
四、天干又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天干是五行再分阴阳而来。
我们知道,五行是阴阳的5种形态变化。而阴阳的5种形态变化又可以分为5*2=10种阴阳的变化,于是就有了十天干。
至于天干的名字从何而来,猜想古人是根据观察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而来的,我们先看看十天干的古文字。
图8,十天干
甲:草木破土而出,阳在阴内,阳气萌动。
乙:草木初生,柔软曲直,阴气尚疆。
丙:炳也,赫赫太阳,阳气充足。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丁。
戊:茂也,表示草木茂盛。
己:纪也,万物有型可纪。
庚:更也,秋收。
辛:新也,万物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怀妊。
癸:揆也,万物藏于内。
从十天干的意思,我们知道,它描述的是万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过程。正好和五行可以相配:
图9,天干五行
春天,阳长阴消,甲木之气开始起来,然后木气转弱变成乙木。
夏天,阳极盛,丙火之气极盛,然后火气转弱变成丁火。
长夏,阳向阴过渡,短暂平衡,戊土渐生,随着时间推移,土气渐弱,转成己土。
秋天,阴长阳消,金气萧杀,庚金当令。随着时间推移,金气减弱,变成辛金。
冬天,阴极盛,壬水当令。慢慢地阴中生阳,变成癸水。
天干描述的是以太阳为首的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星等8大行星)对地球的综合影响,也就是气(天体能量场)对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影响。那它是怎么样对应的呢?
从上面我们知道,古人把二十八宿当作描述天体的坐标。同样的,天干也是用二十八宿来进行定位和描述的。
古人把二十八宿平分为十份(网上找的二十八宿图不是平分的),按顺时针旋转方向排列,以箕宿为起点,分别定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环形的天干时空方位,以表示五种能量的性质、状态、位置和变化顺序流程。
图10,二十八分区
为什么选甲作为起点呢?
因为甲是阳长阴消的第一个阶段,所以在二十八宿盘上,以甲作为时间的起点。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当太阳系运行到箕宿的时空位置上时,“木”气才真正地形成,而在箕宿之前的斗宿时空位置时,仍然是以“水”气显现,于是箕宿就被定为阴气阳气相互消长变化周期的起点,也即是木气的形成定位点,成为每一轮五行之气运行周期的基准起点。
五、地支是怎么样来的?
我觉得地支也是古人由五行气对应五行物象得来的。
首先,在河图中,土是藏在正中的,表示太极,生万物,生生不息。
而在洛书中,四偶数飞入了四隅,此时土已经化生为四隅了,所以中间没有了10,表示已经生成,主五行变化。
也就是如下图:
图11,河图五行
此时,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在互相变化过程中,中间都有土的形(平衡态)。在天成象,金木水火是围绕着土进行转动的(土10还没转到四隅中去)。
地支虽然是表示地上的五行物象具体变化,但它是地球自转和天体能量场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所以为了和天干统一起来,也把它放入二十八宿坐标系中去。
具体的做法就是上文所说,十二地支和十二星宿结合,就可以和二十八宿坐标结合起来了。
图12,河图地支
结合起来后,就可以把地上物象跟天上运动对应起来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个星次对应2个节气,具体日期每年不太一样,需要推算,大概的对应如下:
星纪——对应节气:大雪、冬至,对应星宿:斗、牛;玄枵——对应节气:小寒、大寒,对应星宿:女、虚、危;娵訾——对应节气:立春、雨水,对应星宿:室、壁;降娄——对应节气:惊蛰、春分,对应星宿:奎、娄;大梁——对应节气:清明、谷雨,对应星宿:胃、昴、毕;实沈——对应节气:立夏、小满,对应星宿:觜、参;鹑首——对应节气:芒种、夏至,对应星宿:井、鬼;鹑火——对应节气:小暑、大暑,对应星宿:柳、星、张;鹑尾——对应节气:立秋、处暑,对应星宿:翼、轸;寿星——对应节气:白露、秋分,对应星宿:角、亢;大火——对应节气:寒露、霜降,对应星宿:氐、房、心;析木——对应节气:立冬、小雪,对应星宿:尾、箕。
总结一下:
1、天干和地支都是五行的细分,都是气的作用记录,都是阴阳的细化。
2、天干是以太阳为主的日,和月、8大行星等天体对地球的气(天体能量场)的影响,表公转。
3、地支是天体能量场(气)在受到地球自转后对地面的具体影响,表自转。
4、天干用河图表示,有四象,土在中央。
5、地支和洛书对应,土入四象,五行显形。
6、天干和地支都是以二十八宿为坐标系来进行计量的。
7、天干地支的知识点太难了,学习了几天,还是有很多疑点。
提示:我写的所有文章都是本人的学习笔记,里面只是个人暂时观点,可能有不少错误,请各位读者自行辨别。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使用,侵删。
《全数命理学》干支 五行和纳音
一、干支
(一)、干支的起源
相传黄帝时期大臣大挠创造了干支纪法,至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
黃帝
以公元前2697年(黄帝元年)为甲子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由此推算,公元0年为第45个庚申年,公元1980年为第78个(45+33)庚申年,1984年为第79个甲子年。从殷代甲骨卜辞中,可查到用干支纪法和预报天气的记载。用干支纪法来表示人的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就是人的生辰四柱,也叫八字。由此看来,四柱八字是离不开干支的,而干支则是来源于历法中的年、月、日、时。例如,北京时间阳历1949年10月1日14时,用干支纪法就是己丑年、癸酉月、甲子日、辛未时。在这个时辰出生的人,其八字就是:己丑、癸酉、甲子、辛未。
(二)、干支的序数及搭配规则
黄帝与大挠
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单数干支属阳,双数干支属阴。干支中按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搭配成六十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六十甲子”。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相配为“甲子”;十干之2与十二支之2相配为“乙丑”,十干之3与十二支之3相配为“丙寅”.....直到十干之10与十二支之12相配为“癸亥”。
二、五行
(一)、五行来源
黄帝时期的鬼臾区
五行寓万物,万物归五行。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干支五行相对应。相传黄帝时期鬼臾区创造了五行。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说是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五行蕴涵着太阳对地球作用力的信息。春天太阳开始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地球北半球逐渐变暖,万物开始生长,所以五行木旺。夏天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天气炎热,所以北半球五行火旺、土燥。秋天太阳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果实丰收,北半球五行金旺。冬天太阳由赤道向南移动,北半球变冷,五行水旺、土湿。这些规律在南半球刚好相反。
(二)、干支配五行规则
五行生克
天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地支:寅卯为木,巳午为火,辰、未、戍、丑为土,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按上述干支序数确定五行的阴阳属性,即单数为阳五行,双数为阴五行。
三、干支纳音
(一)、干支纳音来源
《三命通会》论纳音取象: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夫自子至亥十二宫,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六阳, 终于亥为六阴,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 于人为五脏,其于命也为五行。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命则一世之事。故甲子纳音象, 圣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四库藏书《三命通会》
(二)干支配纳音法则
1、数字与纳音五行的对应关系:1水、2火、3木、4金、5土。
2、将天干分成5组:1甲乙、2丙丁、3戊己、4庚辛、5壬癸。。
3、将地支分成3组:1子丑午未、2寅卯申酉、3辰巳戌亥。
4、将天干、地支对应的数字相加,其和大于5时除以5,取其余数配纳音。
5、将计算结果1变3,3变1,2变4,4变2,5不变。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
例1:庚申年,庚为4,申为2,两者相加得6,6除以5取余数1,把1变为3,所以庚申纳音是木。
例2:庚戌年,庚为4,戌为3,两者相加得7,7除以5取余数2,把2变为4,所以庚戌年为4,属于金命。
例3:甲子年,甲为1,子为1,两者相加得2,2变为4,所以甲子年为4,纳音是金。
这样干支的纳音五行基本上不用记忆,用5以下的数来推算即可。
说文解字:“戊戌戍戎”你真的解吗?一个口诀彻底搞明白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一些奇葩的汉字,有的笔画复杂;有的看着面熟,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读!另外还有一些奇葩的汉字,当它们站在一起时“模样相似”,不知道如何读?不知道什么意思?本文我们来分享一组四胞胎汉字“戊戌戍戎”,你了解它们吗?
戊戌戍戎,你了解吗?
戊(Wù):原指斧钺兵器的一种,天干的第五位。“戊”字拆分为:“丿”和“戈”。“丿”有否定“不”的意思;“戈”有武力兵器的意思。甲骨文中就有“ 戊”,据考证“戊”当指“越”(有人说是越人造的武器)。“戊”字原本的含义是斧钺兵器的一种,说的是用武器来阻止“战争”,含有“不动之戈”的意味。后来这种武器被后来新兴的兵器淘汰。而汉字“戊”更多的意义是表示天干(位于十天干的第五位),位于十天干第五位,属中央。在古代“戊”也常常用作表示时间,如“戊更”说的就是晚上的“五更”。
“戊”的汉字演变
戌(xū):十二地支第11位。在古代时间计法上,“戌”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它是十二地支的第11位。如:“戌日”说的是我国农历纪日法中的日子;“戌时”指的是晚上七时到九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戌”作为十二地支中的一员,与十二生肖“狗”相对应,称之为“戌狗”。在十二生肖中的狗为什么“戌狗”?这是我国古人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划分的:到了傍晚的7时到9时属于戌时,人们劳累了一天了准备关门睡觉,只有一条狗还卧在门前守护着家院,所以狗又被称为戌狗。
戌狗
提到“戊戌”,想到“戊戌变法”。看到“戊戌”二字,很自然地会想到“戊戌变法”,为什么叫“戊戌变法”?“戊戌”合在一起正好是“天干地支”的一部分,第35位就是农历的狗年。 戊戌变法就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这次变法也让历史记住了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更记住了谭嗣同那首荡气回肠的诗句(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戍(shù):军队防守、守卫。“戍”,左边是一个“人”形,右边是一个“戈”,指的是武器,所以“戍”的外形像是一名士兵拿着武器在守卫着土地。有人说“戍”和“伐”不都是一样吗?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伐”说的是激烈交战的动作;而“戍”更注重的是边疆守卫的一种状态。
“戍”的演变
戍,现在更多的是用于动词,如“戍守”、“卫戍”、“戍边”等意思,指的就是战士防守边疆。而汉字“戍”最初的本义却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商代的官名,一种镇守边地之官,主要从事守卫国土等职责。说到这里,想起了我们的解放军英雄,他们守卫我国的边疆,用青春写下了壮丽的英勇事迹,让我们记住英雄的名字(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玫瑰]
最可爱的人
戎róng:兵器的总称。“戎”, 一个“十”,一个“戈”。“十”字符号是“甲”字,意为铠甲,用于防御;而“戈”表示古兵器。你看,“戎”字中既含有防守的武器,也有进攻的兵器。所以汉字“戎”指兵器的总称。而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现在“戎”字更多地引申为与“军事”相关的事情。比如词语:从戎,意思就是指投身军旅。戎马一生,说的就是一生都在从军、作战。
从戎
戊戌戍戎:一句口诀方便记忆。相信通过对它们的了解,您能对它们更加熟悉,为了方便记忆,在这里教大家两句口诀: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大家看,它们虽然结构形似,但是由于细微的差别意思却大不相同,只有真正理解汉字,才能灵活使用汉字。
聊城王岗爱讲字
关于“戊戌戍戎”这四个字,您还有什么记忆小技巧吗?欢迎您的指导[作揖]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什么是天干地支
对于初学阴阳五行的人而言,测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那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行 天干 地支
木 甲乙 寅卯辰
火 丙丁 巳午未
土 戊己 辰戌丑未
金 庚辛 申酉戌
水 壬癸 亥子丑
什么是六十甲子 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怎么知道自己的天干地支五行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和确切的时辰。然后下载“小巫排盘APP”查询,输入出生公历或农历日期及详细时间,就可以查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
根据下表一一对照干支:
天干五行和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然后根据你出生日子的第一个干支通过下表来查算你的时辰干支:
时辰干支五行查算表
时间时辰 五行纪日干支
时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01 子/水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丑/土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寅/木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卯/木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辰/土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巳/火 己巳 辛巳 癸巳 己巳 丁巳
11-13 午/火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未/土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15-17 申/金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酉/金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19-21 戊/土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水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如果进行入深层次的阴阳五行学习,不需要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一看便知,这也是学习阴阳五行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