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悲催一生:19岁连中三个第一,此后50余年屡试不第
公元1687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在山东乡试的号舍内,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48岁考生正在奋笔疾书。面对考题,他文思涌动,没过一会儿就开始翻面作答。然而,当他在答完题将科考试题纸摊开之后,顿时吓得魂魄出窍,面色极其难看,并瘫倒在地。
因为这位考生摊开考试纸才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竟然空出两页为作答,也就是第一页写完之后,直接翻到了第四页上作答。这种情况在科举考试中称之为“越幅”,凡是“越幅”者一律罢免其录取资格。
在科举考试中,对于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规定,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纸,每页规定为十二列,每列之间由红线隔开,每列规定只写二十五个字。必须严格按规定作答,凡是书写超出红线、空页等“越幅”情况,均具有舞弊之嫌,一律不给予录取资格。
像这种因为“越幅”而失去录取资格,原本是乡试中很少出现的情况,然而却发生在了这位已经48岁的考生身上,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时间推算,这已经是其第十次参加乡试了。屡试不中的现实再一次打击了这位落魄考生,然而并没有打消其彻底放弃科举考试的决心,他的科举之路一直延续到七十多岁。
这位48岁考生,虽然第十次乡试失败了,虽然他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科举上籍籍无名的他,如今其大名却为国人所熟知。此人正是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一、诡异的读书生活
对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真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按道理说蒲松龄还有才华的,但自十九岁考中秀才之后,就一直考不取举人,考了十五六次,直至七十多岁也没有考取举人,实为历史罕见。
公元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山东淄川县的一户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蒲盘也是读书之人,在科举上未取得任何功名,之后为养家糊口才走上了经商这条道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蒲盘便放弃经商,回到故乡买田置业。
蒲松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下出生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开始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开始稳定下来,并开始不断向前发展。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年仅五六岁的蒲松龄开始跟随父亲研读儒家经典书籍,父亲也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希望其完成自己所未能完成的科举及第的梦想。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之下,年少的蒲松龄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典;且思维敏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颇受当地文人称赞。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了最低级别的科举考试――童生试(由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组成)。
在当地知县主持的县试考试中,年少有才的蒲松龄第一次拿了个第一;在接下来知府主持的府试中,蒲松龄又一次拿了个第一;随随便便一出手,就连拿了两个第一,由此可见蒲松龄还是有水平的,其对于儒家经典还是有一番研究的。
幸运并没有因为蒲松龄连拿了县试、府试两个第一而停止,在接下来由山东学政施闰章主持的院试中,年仅四十岁的主考官施闰章出了一个名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考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是孟子所作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强烈讽刺了那些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对于这样的一个考题,一般考生都是写一篇论述性散文。然而,蒲松龄却创新性的写了一篇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蒲松龄又另起炉灶讲了一个故事,真可谓创新性十足。
看完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年轻的主考官施闰章对此大加赞赏,称赞蒲松龄“观书如月,运笔成风”,并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将其列为这次院试的第一名。就这样,十九岁的蒲松龄连拿了三个第一,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曾经赏识过自己的主考官施闰章,蒲松龄也是敬佩仰慕感激之极。在其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作者蒲松龄就直接称“闻学使施公愚山贤能称最,又有怜才恤士之德”,这里所称的施公愚山就是指施闰章(施闰章,号愚山)。
在《胭脂》文末,作者蒲松龄更是直接称“愚山先生吾师矣”,因为主考官施闰章录取了他,所以称之为其门生。并在文中对施闰章大加赞扬,一会是最为贤能,一会是爱才怜才,一会又是断案如神。总言之,在作品中,蒲松龄是把施闰章夸上了天,能用的夸赞恭维之言差不多都用尽了。
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之后,蒲松龄才算是拿到了秀才这一身份,因为拿了三个第一,院试又拔得头筹,所以蒲松龄的这个秀才又可称之为“禀生”,每个月都可以到县衙里领取伙食费。也正是因为在童生试中拿了三个第一,蒲松龄在当地小有名气,街坊邻居都称赞不已,认为其中举、中进士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公元1660年(顺治十五年),蒲松龄第一次到省城参加乡试,结果是铩羽而归。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失败经历对蒲松龄的打击很大,毕竟年轻气盛,又拿过三个第一,自认为应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却在这次乡试失败而归,怎么不让人扫兴呢?
蒲松龄的乡试失败之路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失败而停止,在接下来长达五十年的科举之路上,蒲松龄一共参加了十几次乡试,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说白了,无论蒲松龄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
不到二十岁,就拿了三个第一,可称的上是“顶尖级秀才”。自此之后,无论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有才华、有学识,一辈子就是中不了举,像蒲松龄这种情况,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了。而这样诡异的事情,还偏偏碰巧就被蒲松龄撞上了,而其又为《聊斋志异》作者,似乎还真是有之千丝万缕的巧合存在。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了其诡异的科举人生。
二、漫长的教书生涯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已经连续三次乡试失败的蒲松龄迫于生计,开始在淄川县东北的丰泉乡王村教馆教书,以此来补贴家用。这也是蒲松龄第一次教书,由此也揭开了其漫长教书生涯的序幕。
然而,这第一次的教书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1670年(康熙九年),蒲松龄同县的进士,时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孙蕙开始聘用其做幕宾。同年八月,蒲松龄到达江苏宝应,正式成为孙蕙的门下幕僚之一。
公元1671年(康熙十年),孙蕙升任为为江苏高邮州知州,蒲松龄便跟随其前往高邮。同年秋天,因为常年客居他乡,蒲松龄思念故乡及其妻儿老小,所以决定辞去幕僚回乡生活。
这一次的幕僚生活也是蒲松龄生命中唯一一次离乡这么长时间,这次的经历极大的增加了蒲松龄对于官场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开阔了其眼界。回到家乡淄川县后,蒲松龄继续准备乡试考试,以求实现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人生理想。
在准备应举的同时,迫于一大家子人的生计,蒲松龄开始重操旧业,到同县的王雪因等缙绅家设账教书,以此来养家糊口。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蒲松龄的教书生活还是处于不稳定阶段,通常是辗转多家做馆,以此谋生。
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蒲松龄来到同县西浦村的毕际有家做馆,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一直干到其七十岁之时,才以年老为由,辞去了在毕家的西宾生涯。
毕际有为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比蒲松龄年长十七岁,曾任山西稷山知县、江南通州知州。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因为任通州知州时粮食亏空问题而被免职,自此以后闲赋在家,直至逝世。
初到毕际有家做馆之时,毕际有就对其关怀备至,礼敬有加;毕际有之子毕盛钜,比蒲松龄略小几岁,更是与其互相称兄道弟,感情甚笃。蒲松龄则尊称毕际有为毕刺史,称毕盛钜则为少东家。
在毕家做馆的三十年里,蒲松龄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毕盛钜的八个儿子读书写字,先后为他们开蒙,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教他们作八股文及律诗,以便他们能在科举上考取功名。
在毕家除了教书之外,因为文采不错,蒲松龄还经常帮助毕家写一些贺吊往来的应酬文字。毕竟毕家也曾是官宦之家,来往的人多为官宦中人及文人墨客,大量的应酬文字自然是少不了。
虽说蒲松龄在毕家以教书为业,寄人篱下,但是毕际有及其儿子毕盛钜都对他很好,不仅给予了丰厚的聘金,还处处资助蒲松龄一家的生活。而且毕家毕竟曾为官宦世家大族,家中藏书多达五万多卷,这对于嗜书如命的蒲松龄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毕家的府邸面积很大,里面又有小型园林,藏书多达五万多卷。住在这样的府邸,蒲松龄可以随便出入,书也是随便看,也正是因此,使得蒲松龄能够在毕家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蒲松龄所作的诗句中,当谈及其与毕家人员的关系时,真情流露的写下了“曾无芥蒂存,垂老意难分”。在与毕家三代人,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彼此还是相当融洽的。
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已经七十岁高龄、在毕家已干了三十年的蒲松龄再次以年老为由辞职归家。得偿所愿后,蒲松龄开始撤账归家,以此结束了其漫长的教书生涯。
三、艰难的写书岁月
在第一次参加乡试失败的两年后,自认才学贯通古今的蒲松龄很受打击,郁郁不得志。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年仅23岁的蒲松龄找到了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立志要写一部记录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
既然科举及第、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不能马上实现,蒲松龄开始全力实现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收集各种奇闻异事,通过写作的形式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蒲松龄出生于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逝世后,蒲松龄只分到了三间房屋和二十多亩薄田,加上子女众多的缘故,一家生活颇为艰难,他不得不以教书为业,以此补贴家用。
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蒲松龄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断写着这部日后名为《聊斋志异》的短篇志怪文言小说集。生活的艰苦没有打消蒲松龄写作的信念,好友的不理解依旧阻挡不了其创作的执念。
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蒲松龄第二次乡试失败后,他的好友、也是其同乡秀才张笃庆就写了一首诗规劝蒲松龄,其中有一句就是“聊斋且莫竞谈空”。张笃庆认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科举事宜,所以规劝蒲松龄不要写聊斋了,不要成天谈些这无踪无影的东西,还是安心举业吧!
张笃庆与蒲松龄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早在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蒲松龄就与张笃庆、王鹿瞻等人共同组成了“郢中诗社”,以科举及第为目标,潜心治学。然而,面对挚友的不理解与规劝,蒲松龄还是固执己见,继续写着这部“竞谈空”之书。
然而,像蒲松龄所写的这种录了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历来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屑一顾。就算写的再好,依旧是难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不可能赢得统治者的赏识。换句话说,蒲松龄专心致志写聊斋志异其实完全与其“入仕为官、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背道而驰。
最终,蒲松龄顶住了来自生活、好友、社会等多方压力,坚持完成了自己创作《聊斋志异》的想法,大约在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前后,蒲松龄完成了《聊斋志异》的初稿,并集结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
在此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本书多有增补。大致在公元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左右,该书最终完成。全书一共由四百九十一个大大小小的文言短篇小说构成,字数多达四十余万字。
当然,蒲松龄传世的作品除了享誉中外、影响极大的《聊斋志异》外,还包括文集十三卷四百多篇、诗集八卷一千多篇、词一卷一百多首、俚曲一十四种、戏本三出、杂著五种,字数总计达两百多万字。
作者:雨之巷,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不为他人作嫁衣”的出处,找到了,上一句更经典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 古诗可以更有趣 -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听到“不为他人作嫁衣”这句话,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成为别人的“垫脚石”,被别人当“枪”使。
甘为绿叶是一种奉献精神,但用自己的付出去成就别人,是每个人都不情愿的。
毕竟,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然而“不作嫁衣”这句话的出处,却并非每个人都知道。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讲一首很有生活哲理的唐诗,读完之后,或许我们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他叫秦韬玉,晚唐诗人,出身于尚武世家,父亲是左军军将,表叔是当朝宰相于琮,因娶广德公主,所以也是唐宣宗的驸马,真正的皇亲国戚。
按理说,秦韬玉家世不弱,自己又聪敏好学,且风度翩翩,是能够混出名堂的。
可是时也命也,他第一次参加科举便名落孙山,于是开始流连于秦楼楚馆,风评甚差。
之后,秦韬玉屡试不第,广德公主看不下去眼了,甚至还为他干预“国考”,引得朝臣议论纷纷。就在秦韬玉要发奋之时,黄巢军攻入了长安,韬玉从僖宗入蜀,赐进士及第。
因为依附宦官田令孜而获封工部侍郎,这自然是不光彩的,时人皆戏称他为“巧宦”,所以秦韬玉尽管文采斐然,却没有在唐朝诗坛掀起多大风浪。
他最终的下落和结局,史书也没有记载,由此可见,秦韬玉是没有进入名臣行列的。当时李唐王朝摇摇欲坠,他多半也是流落了。
然而好多事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谁也不曾想到,他会因为一首《贫女》诗而被世人铭记。
- 诗文赏析 -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出自秦韬玉的《贫女》
秦韬玉这首诗,颇有白居易《卖炭翁》之神韵,借贫女的独白,抒怀了心中的惆怅,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恨。
而“不为他人做嫁衣”之典故,就是出自于这首诗的尾联,其实上一句会更经典一些。
诗文大意可解为:
穷人家的女儿不识绫罗绸缎,想要托个良媒找个好婆家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个世道里,有谁会只爱惜我高尚的品格呢?人们竞相追逐时尚,没有人会喜欢我这副素面朝天的样子;
我自认十指灵巧做得一手精美的女红,也不屑于天天描眉与别人争芳斗艳。只恨我年年手里都拿着金线做刺绣,做出的嫁衣都是给富家小姐穿的。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亦如张俞的《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些诗句深深地批判了社会两极分化的不公,而秦韬玉这首虽不及白居易下笔阔达,却也是有异曲同工之理。
其实世界从来就不公平,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最终只能改变自己。
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少见盘剥、压迫之现象,所以这首诗便有了新的解读方式。
世人皆爱名利,包括婚姻嫁娶也是一样,有些女孩子甚至自我标榜: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公交车上笑。她们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攀比之心日趋浓重。
在这样的氛围下,很难再见到木心笔下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所以秦韬玉“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两句诗,是值得女孩子去深思的,姣好的容貌不是一种资本,它只是一种优势,高尚的品格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是绝佳的气质。
就像亦舒在《圆舞曲》中所写:真正有气质的淑女,是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会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颈联这两句诗,才是女孩子需要追求的目标,穷人家的女孩子固然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但人的命运是握在自己手中的,你能活成什么样,取决于你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奋斗过程中的付出。
就像嫁人,以现代的标准看,于大多数人而言,“爱情”无非是货架上的德芙、花店里的玫瑰,以及vera wang的婚纱,卡地亚的钻戒,或者某某小区现房一套,知名品牌的轿车一辆。
在这些批量生产的“物质感情”里,有几成几的人敢说自己过得幸福。
所以人要比的,绝不是财富的多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更为宽阔的拥有。
一个人的快乐,往往来源于精神上的领悟。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诚然,我们付出的一些辛苦会成为他人的嫁衣,但我们在这其中也并非全然没有收获。一个绣工精美的刺绣师,包括服装设计师等,都是在为别人服务,虽然自己很少穿,甚至穿不起,可技艺、声名、阅历积累起来,将来也一定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就这首诗而言,诗人的抱怨不无道理,因为他生活在晚唐那个复杂的封建年代里,可现代人当不用这么悲观,很多东西虽不是等价换取,但只要满足自己当下的需求,亦非不可接受。
比如建设楼房的农民工,其实大部分是没办法在城里买楼的,可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家人和自己变得更幸福了。
换句话讲,人不能仅通过物质来衡量自己的生活质量,精神上的进步尤为重要。比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读到他文字的人不多,他也未必能靠写字养活自己,可他依旧在坚持输出,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也是写字人的宿命。
但我坚信,一个人只要坚持这样去做了,未来的收获将不是荣誉和光环能计算的。
- END -
「每天一首唐诗宋词」唐·卢纶《塞下曲·其二》附朗读、集字帖
唐·卢纶《塞下曲(其二)》(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翻译】
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棱中。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二》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
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
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
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
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创作背景】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
【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
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
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
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
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祖上、近世官皆不显,曾祖父为永宁令,祖父为济州司马,父亲为临黄县尉,
他的亲属也大多为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这种介于达官阶层和士民阶层之间的社会
地位,使他既有依附达官贵人、以诗干进的一面,又有了解社会现实、创作优秀作品
的一面。卢纶的诗,早年即以“舟人夜语觉潮生”为人称道。直至垂暮之年,文学才
华也未消歇,《塞下曲》成为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在大历十才子中,他一生虽不得
意,但去世最晚,所以对改变当时文体、诗风的影响也就最大。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
《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
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
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
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
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
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
》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
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
,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附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