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好吃,就怕刺多?“无刺鲫鱼”研究成功
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院士4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让味美价廉的鲫鱼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如今,他步履不停,带领团队创制“无刺鱼”,希望为老百姓解决“吃鲫鱼挑刺儿难”的问题。经过两年研究,已经筛选出200多条无肌间刺的银鲫,下一步将进行大量繁育。
桂建芳院士
吃鱼不再有吐刺烦恼,你期待“无刺鲫鱼”被端上餐桌吗?
你吃到的每10条鲫鱼中
有7条都出自他的团队
1984年,桂建芳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从事鱼类染色体研究。在毕业答辩会上,他被时任中科院水生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的蒋一珪看中,应邀加入团队。“当时,蒋一珪先生在鲫鱼的育种方面起了个头,发现这种鱼可以单性雌核生殖,并培育出了异育银鲫。”
桂建芳说,当时,中国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鲫鱼的价格从一斤两三毛一下子提升到七八块,甚至将近十块一斤。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他月工资收入六十多元,仅够买七八斤鱼,他下定决心:“要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养殖面积,一定要让老百姓都吃得起鱼。”
次年,29岁的桂建芳开始研究银鲫,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50多个样点,餐风饮露、不辞辛苦,取样4000多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
在包括桂建芳在内的水生所三代科学家的科研攻关下,他们连续培育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等新品种,大大提高了鲫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让美味的鲫鱼跃上百姓桌。
“与高背鲫相比,‘中科3号’的生长速度提高了20%以上,它的身体比较瘦长,出肉率也比高背鲫提高了6%左右;‘中科5号’则抗病能力更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年才能吃上一条鱼。今天,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周可以吃上一条重约0.9千克的鱼。
目前,在我国鲫鱼养殖中,桂建芳团队培育的“中科3号”和“中科5号”占鲫鱼主养区产量的7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人食用的每10条鲫鱼中,就有7条出自水生所桂建芳团队。
桂建芳还将新品种免费赠送给湖北、广东、江苏等地的苗种繁殖场,并上门进行苗种繁育技术指导,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养殖技术培训。银鲫新品种的广泛养殖,加快了中国鲫鱼种业和产业的发展速度。1983年,中国鲫鱼总产量为4.8万吨,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78.4万吨。
已经筛选出200多条“无刺鱼”
下一步将进行大量繁育
鲫鱼炖汤味道鲜美,富有营养价值。然而,鲫鱼身上的小刺儿最多可达到80多根,在水生物领域被称为肌间刺,这成为人们对鲫鱼肉望而却步的原因。
为了解决“吃鲫鱼挑刺儿难”的问题,桂建芳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找到并敲除了控制鲫鱼生长肌间刺的基因功能。他们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高泽霞教授合作,经过两年研究,已经筛选出200多条无肌间刺的银鲫,下一步将进行大量繁育。
肌间刺被敲掉了,会不会影响其他的基因性状?是不是安全?影不影响食用的味道?桂建芳表示,这些都要通过后期试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野生鲫鱼和无肌间刺鲫鱼的显微CT骨骼扫描的比较
“基因编辑,就像修改文章,把基因做剪辑或者修饰,让它不发挥作用,肌间刺就长不出来了。基因编辑技术比20年前的基因转移、基因工程更安全,技术本身给有机体的改变更少,这种改变又更加定向、有效。”桂建芳说。
桂建芳表示,遗传育种技术目前在农业、医学等领域均获得了较快的应用。“一个技术,你没有抢占到制高点,你发展得慢了,意味着你就落后了,中国的(技术)绝对不能落后。”
我国另一支研究团队
也研究成功“无刺”鲫鱼
此前有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研究所使用基因编辑育种方法培育出无肌间刺(俗称鱼刺)的鲫鱼第三代群体,剔除了鲫鱼体内肌间刺,只留下了脊椎和大的骨骼。
据悉,自2009年起,该研究所就在国内率先开展鲤科鱼类肌间刺选育研究。研究团队首先确定了大概方向,从生命的“密码”——基因入手,从鱼刺中提取出肌间刺相关的1600多个候选基因。2018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鉴定到bmp6基因,率先应用于斑马鱼,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无肌间刺斑马鱼突变体。从2019年开始,他们将bmp6基因应用于鲤科鱼类无肌间刺种质创制。
该团队专业方向带头人匡友谊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鱼类肌间刺发育机制研究。他表示,2020年团队成功培育了第一代无肌间刺鲫鱼,成功率为12.96%,2021年的第二代成功率为19%,2022年初完成了无肌间刺鲫鱼规模化繁育,在哈尔滨试验基地获得发育正常的无肌间刺鲫鱼第三代群体2万余尾,无刺比例100%。
从表面看,无肌间刺鲫鱼和正常鲫鱼并没有什么区别。该研究所表示,这项新技术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无肌间刺鲤科鱼类新种质,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肌间刺是否可选育的全球争论。
一种新品种鱼类从培育到市场化生产、养殖、上市,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性评估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的严格审批。只有完成了这些之后,才能考虑进行生产性推广。不过,研究团队充满信心。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充分考虑了新品种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员匡友谊称,自年初以来,团队一直在进行生态安全评估,包括它们的游泳能力、抗冻能力和繁殖能力,以及被捕食的风险。
匡友谊表示,“我们正在进行不育品种的开发,这可以帮助消除基因编辑鱼类在野外可能造成的影响。”目前,新品种的研发工作仍在进行中,预计2025年完成研究。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等
来源: 帮女郎帮你忙AHTV
国宴“家乡酒”的背后,是一个县域产业的兴盛
5月18日晚,主席夫妇为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此次宴会以陕西特色美食款待中亚五国贵宾,展现中国的待客之道和文化魅力。媒体对这次国宴的评价为“本地菜、家乡酒,招待好朋友”。在央视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此次国宴的菜单上,不仅有大家熟知的陕西“本地菜”——羊肉泡、葫芦鸡、横山羊,还有一款“家乡酒”——来自富平的柿子酒。
琼浆源于“红柿处”说起柿子酒,大家可能颇有点陌生感,而在以柿子闻名全国的富平县,柿子酒对于当地人来说却是一种“家常”的存在。
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过渡带的渭南市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每年霜降过后,一串串火红的柿子像灯笼挂满枝头,远远望去,满山遍野,像晚霞照映了整个田野。
富平尖柿,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柿子在当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借脱涩技术,当地的柿子成珍果,供祭祀享宾客。
富平尖柿外在特征明显,果个大,平均重200多克,果形高,果皮橙红色,果粉中等多,果肉橙色,软后橙红色,纤维多,味极甜。但由于尖柿含水、含糖量高,不易保存,因此从古到今,为了留住这份“甜美”,富平人探索了多种柿子加工方法,酿柿子酒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柿子酒是以柿子为酿酒原料,将柿子捣碎,拌以酒曲,发酵或蒸馏而成。其制作最大特点是不用粮食,属于果酒。
近年来,在现代酿酒工艺的加持下,富平的柿子酒酿造产业也焕发出新的气象。在富平当地的柿子酒酿造企业记者看到,他们将中国传统水果和西方先进的酿酒工艺相结合,酿造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柿子白兰地。这种柿子酒汲取了柿子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总黄酮、原花青素、总多酚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相比于白酒的辛辣口感,柿子酒更容易入口,具有浓郁的果香。陈酿后色泽呈金黄色。柿子酒中富含的单宁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与高档的葡萄名酒媲美,且更具柿子风味,口感甜润细腻、柔滑、余味悠长。
“中国柿乡”的产业经其实,柿子酒只是富平柿子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富平县坚持把柿子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来抓,紧紧围绕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群众参与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柿子产业已成为富平的支柱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全县柿子栽植面积36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鲜柿产量达到28万吨。现有从事柿子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柿子专业合作社104家,年加工柿饼5万吨。通过国家食品安全SC认证柿饼加工经营主体83家。柿子深加工产品从柿子汁、柿子酒、柿子醋,到柿脯、柿干、柿子糕、柿子糖、柿叶茶、柿子酵素等相关产品10余种。直接从事这个产业的农户2.3万户,从事整个产业链的人数到达20万人以上,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包装、运输、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尖柿产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柿子主产区的农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 1.5 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满山的柿子树给予富平人的不仅有来自土地的收入,众多围绕柿子产业兴建的服务业也蓬勃发展。现在富平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三产融合示范园2个、柿子专业村4个。建成柿子长廊、柿博物馆、柿文化体验馆、曹村柿子风情小镇、天玺柿子小镇等文旅项目,从种植、加工、销售到观光旅游,实现柿子一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
未来,富平县将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高效化,聚焦百亿级尖柿产业奋斗目标,按照“管好园、延链条、育主体、强融合、创品牌”的思路,以“健全体系、提质增效”为抓手,坚持规模扩柿、质量兴柿、品牌强柿、创新优柿,加快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尖柿产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尖柿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渭南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