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张普贤菩萨像
普贤菩萨,梵音汉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大行深誓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图为峨眉山金顶普贤菩萨像。
原始普贤王如来
普贤菩萨与象奴
罗汉普贤
东南隅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
普贤菩萨
普贤十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图为普贤菩萨画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普贤行愿品变相图
敦煌普贤经变图图片
图为华藏寺(金殿)供奉的普贤菩萨铜像,应为西藏五世章嘉· 叶(意)熙(希)丹毕(贝)尼玛活佛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4月8日铸奉的。造像艺术带有明显藏传佛教特征,2006年通体敷金,现供奉于华藏寺金殿内。
普贤菩萨画像
图为峨眉山万佛阁供奉的普贤菩萨。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
十四张普贤菩萨像
普贤菩萨,梵音汉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大行深誓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图为峨眉山金顶普贤菩萨像。
原始普贤王如来
普贤菩萨与象奴
罗汉普贤
东南隅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
普贤菩萨
普贤十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图为普贤菩萨画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普贤行愿品变相图
敦煌普贤经变图图片
图为华藏寺(金殿)供奉的普贤菩萨铜像,应为西藏五世章嘉· 叶(意)熙(希)丹毕(贝)尼玛活佛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4月8日铸奉的。造像艺术带有明显藏传佛教特征,2006年通体敷金,现供奉于华藏寺金殿内。
普贤菩萨画像
图为峨眉山万佛阁供奉的普贤菩萨。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
佛教最灵验的四大菩萨详细介绍——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出世时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众菩萨中堪称第一,所以尊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佛陀曾说,在过去世中,曾经面授法义,因此,文殊菩萨又被人称作“三世觉母”。而在诸多经典中,则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
其实文殊菩萨过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的“龙种上尊王如来”,在《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华,象征智慧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
在中国,五台山是文殊化现的道场,在各地佛寺道场中,如僧堂、戒坛,都供奉著“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份来协助佛陀的教化,是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相。
另外,还有“五髻文殊”的形象,这是表示五智、五佛,意指文殊菩萨虽有童子的姿态,却是诸佛的大智。
经典的记载中,在在显露出文殊菩萨的绝妙睿智与灵巧说机。例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中,三百余次的大乘,文殊菩萨几乎都参于其中。在《维摩经》中,当诸大罗汉、诸大菩萨不敢向维摩问疾之时,文殊菩萨当仁不让,率领众人前去,并和维摩居士畅论“不二法门”之理。这是文殊菩萨智慧威德发挥至极的表现。
在《妙法莲华经》中,当佛陀在灵山会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请佛陀宣扬法音,倡导圆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而文殊菩萨的睿智,也让与会的菩萨、罗汉等,心悦诚服地尊他为大善知识。
《华严经》善财童子也是受到文殊菩萨的鼓励,因而发起南诣各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开旅游参学的先河。
又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的巫术所迷惑时,文殊菩萨持剑前往里巷民舍,将阿难救出,这种护持后进,以正导迷的示现,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另外,《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曾在只园精舍,于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萨的禅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现神通相,是为饶益众生,而说妙法,因此令阿难集合众僧。会中,佛陀依跋陀波罗之问,向大众述说文殊师利有大慈悲,随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并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者,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
文殊菩萨善说法要,有些疑难的问题经他解说,即能恍然大悟。说法时,经常引用说喻、反诘、引证、否决、机锋来警醒众生,善巧开导,具有独到风格。
例如《阿阇世王经》载,阿阇世王造了杀父的五逆罪,内心深感罪恶深重,疑悔不安,而请文殊说法,希望能解脱他内心的疑悔。文殊却对他说:“若恒河边沙等佛,也不能为汝说是狐疑!”阿阇世王应时惊怖,竟从座上跌下来。这不是文殊师利使阿阇世王绝望,而是为王说:佛陀觉了一切法如虚空,本来清净,不是可染污的,也没有染污可除。
文殊菩萨到今日仍在各处现身说法。
例如:文喜禅师朝礼五台山,曾蒙文殊应现指引佛法,文喜禅师后来参谒仰山,顿了心契,并于任典座之职中开悟。有一次,文殊菩萨在饭锅的蒸气上现身,文喜禅师举著饭铲便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再相见,惑乱不了我。”文殊菩萨也回答:“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文喜禅师已经彻见了自他不二的道理。
《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和尚朝礼五台山的时候,文殊菩萨二度化身文吉老者,解救他病弱垂危的生命,并为他释解佛法真义,使他觉悟拜佛只在吾人的一片真心。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法王子,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罗汉的上首,
文殊菩萨是每一个佛子学习的对象,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萨是般若空性的证悟者,
他已经斩断了所有的烦恼。
文殊菩萨是力量的示现,
他可以拯救众生远离苦难。
带你了解普贤菩萨
在四川峨眉山峨眉金顶上有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普贤菩萨雕像!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菩萨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古曰:王有千子,名有第八子,名叫泯图!普贤菩萨是王的儿子,又要第八子,名字叫泯图!他是如来佛祖的右协侍,是诸佛之子所以才有一切如来有长子号曰普贤!普贤菩萨是龙和蛇的守护神,是阿弥陀佛第八子,代表寓意,实行,孝敬,慈悲,智慧……一切都要落实,行动才行!传说男儿身的他,转世投胎到人间在天台山国清寺附身近,一日国清寺的丰干禅师行经赤道城旁,闻草坐有儿童啼哭,然问其名,答曰:无家,无姓,无名!于是丰干禅师带回国清寺,取名普贤!聪明伶俐的他后在国清寺修成正果!后来又被元始天尊收为徒授于法力!梵名,遍吉菩萨摩诃萨,二曼多跋陀罗。坐骑,六牙白象,以十大愿为十不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同,无有退转的心更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普贤菩萨正是身无疲意一辈子做善事修成正果是遍身十方菩萨,是杰出德行得到众生认可四大菩萨普贤品德之首,身边的两个童子分别叫善财和龙女!普贤菩萨的法器众多常见带的法器是如意棒,它不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它存在的一意义象征行为如意,事事顺利,事事通达,一切落实行动,普贤菩萨法宝使用是随事物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手持经卷,有时手持慧剑……。金刚杵和金刚铃是菩萨的密教法具,法力无边,愿力非凡!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相传六牙四神白象是一只大妖,无人能敌,白象和青狮,大鹏结为兄弟在狮驼岭山的三大妖,白象是三大妖的二大王,带着十几万众妖在狮驼岭山上,后来被普贤菩萨收服,为普贤菩萨坐骑,在普贤菩萨那修行改化以表感灵六牙表示六波罗密!后由元始天尊,如来佛祖传授更多法力,普贤菩萨法力,德力,慈悲,智慧,都得到认可度一举成为四大菩萨之一!普贤菩萨更得到如来佛的认可做了如来佛的右胁侍,法力高超,法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