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国学大师网)

上世纪被公认为国学大师的九位学者,一位堪称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国学”,其实可以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种学术,包含着先秦经典、诸子学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各种学问,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大师”,又极富内涵,在某种领域内或是学问或是艺术达到了至高境界的人,就可以被冠之以这个称号了。

“国学大师”,分外耀眼,也分量极为沉重,即使是学问有所成就者也是难以扛起。有些人可能是某些领域内的专家,精通史学或是文才出众,却只能是被称作为某领域内的“学问大师”,而不能作为“国学大师”来解读。“国学大师”的评判极为苛刻,自从“国学”一词在近现代被提起以来,中国近现代能被真正称作为“国学大师”而能令多数人所信服的真心不多。即使是那些冠以“国学大师”称号的人,也多是“名不符实”。

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出身于士绅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传统教育,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早年中过举人,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从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是主要领袖之一,积极宣传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到日本,他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到国内,被袁世凯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他是积极反对的,张勋复辟他也不以为然。梁启超晚年时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主张光大传统文化。1929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梁启超不仅是改良维新思想的领路人,也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目录学、图书馆学、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颇有成就,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章太炎(1869-1936)

章太炎,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

章太炎出身于富裕家庭,早年从师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学习八年后走出书斋,于1896年到上海担任《时务报》编务。因支持维新变法为清政府通缉,1899年流亡到日本。1903年,回到国内的章太炎曾一度被捕入狱。1906年,章太炎出狱后,再次来到日本,加入了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并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1911年,章太炎回到上海,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他又因讨袁而被监禁,直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才被释放。1917年以后,章太炎主要还是以讲学为业,于1936年病逝。

章太炎被誉为近代中国国学大师,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胡适称其为“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梁启超称之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非常丰富。

马一浮(1883-1967)

马一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会稽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现代三圣”之一。

马一浮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外,还曾经前往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留学,曾应蔡元培邀请,短暂出任过教育部秘书长,后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邀请,在浙江大学任教过,为浙大作校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出任了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马一浮被称作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国第一人,他在古代哲学、文学、理学、佛学上造诣很深,书法自成一家,梁漱溟称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三圣”之一。

梁漱溟为元世祖五子忽哥赤的后代,幼年时期就读于中西小学堂,早年曾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1916年,被蔡元培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对佛学很有研究,多次想要出家。在北京大学期间,梁漱溟支持学生们的五四运动,并开设过“孔家思想史”课程。梁漱溟后来曾到各地讲学,参加发起了“中国同盟”,1949年以后静心修习,于1988年去世。

梁漱溟被称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学术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爱国人士,曾领导过乡村建设运动,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熊十力(1885-1968)

熊十力,原名继智,号子逸翁,湖北省黄冈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现代三圣”之一,“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熊十力幼年时期家境较为贫寒,在乡下私塾就读,他积极向往革命,参加了武昌起义、二次护国讨袁运动,后应蔡元培邀请,出任北大特约讲师。熊十力曾经在全国各地的几所知名大学任教过,1949年,还以特别人士身份邀请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于1968年去世。

熊十力被称作为新儒家开山祖师,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杰出人物,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在哲学界很有影响。蔡元培称之为“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冯友兰(1895-1990)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冯友兰幼年时期就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古典经籍有着深入了解。1919年,他前往美国留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广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之后他又获得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一生致力于哲学史研究,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

陈寅恪(1890-1969)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知名的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之一以及“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

陈寅恪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巢鸭弘文学院。之后,他又前往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留学,因而他不仅精通国学,对西方文化也是颇为专研,熟识多国语言,可以说是学贯中西。

陈寅恪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时期,他辞职闲居于香港,日本人曾邀请他出来任职,他坚决拒绝。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寅恪任职了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于1969年去世。

陈寅恪被称作为清华三巨头之一,又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都认为自己在学问上比不上他,陈寅恪在史学、考据学、宗教学、语言学、诗文艺术、教育上的成就颇大,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清华的师生们更是爱把他叫做“教授中的教授。”

钱穆(1895-1990)

钱穆,字宾四,笔名公沙,晚号素书老人,斋号素书堂、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四大家”之一。

钱穆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青年时期在无锡、厦门等地任教,1930年,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之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知名学校。

1949年,钱穆迁居于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他还出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新亚书院的院长。1967年,钱穆迁居到台湾,任职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于1990年去世。

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更被称作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他的这一生著述颇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对当代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王国维(1877-1927)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知名学者,思想家。

王国维出身于海宁的书香世家,幼年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早年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回国后,主要从事编译工作。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曾一度侨居于日本,研究经史、小学。

1923年,王国维曾一度为下台的溥仪效力,充任了所谓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王国维曾一度想要投河自尽,为家人所阻。之后,王国维出任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27年,王国维自投昆明湖而死,给人留下许多疑问。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杰出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他是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他在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都有成就,为当时学者们所敬仰。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上世纪被公认为国学大师的九位学者,一位堪称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国学”,其实可以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种学术,包含着先秦经典、诸子学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各种学问,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大师”,又极富内涵,在某种领域内或是学问或是艺术达到了至高境界的人,就可以被冠之以这个称号了。

“国学大师”,分外耀眼,也分量极为沉重,即使是学问有所成就者也是难以扛起。有些人可能是某些领域内的专家,精通史学或是文才出众,却只能是被称作为某领域内的“学问大师”,而不能作为“国学大师”来解读。“国学大师”的评判极为苛刻,自从“国学”一词在近现代被提起以来,中国近现代能被真正称作为“国学大师”而能令多数人所信服的真心不多。即使是那些冠以“国学大师”称号的人,也多是“名不符实”。

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出身于士绅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传统教育,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早年中过举人,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从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是主要领袖之一,积极宣传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到日本,他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到国内,被袁世凯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他是积极反对的,张勋复辟他也不以为然。梁启超晚年时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主张光大传统文化。1929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梁启超不仅是改良维新思想的领路人,也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目录学、图书馆学、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颇有成就,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章太炎(1869-1936)

章太炎,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

章太炎出身于富裕家庭,早年从师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学习八年后走出书斋,于1896年到上海担任《时务报》编务。因支持维新变法为清政府通缉,1899年流亡到日本。1903年,回到国内的章太炎曾一度被捕入狱。1906年,章太炎出狱后,再次来到日本,加入了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并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1911年,章太炎回到上海,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他又因讨袁而被监禁,直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才被释放。1917年以后,章太炎主要还是以讲学为业,于1936年病逝。

章太炎被誉为近代中国国学大师,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胡适称其为“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梁启超称之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非常丰富。

马一浮(1883-1967)

马一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会稽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现代三圣”之一。

马一浮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外,还曾经前往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留学,曾应蔡元培邀请,短暂出任过教育部秘书长,后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邀请,在浙江大学任教过,为浙大作校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出任了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马一浮被称作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国第一人,他在古代哲学、文学、理学、佛学上造诣很深,书法自成一家,梁漱溟称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三圣”之一。

梁漱溟为元世祖五子忽哥赤的后代,幼年时期就读于中西小学堂,早年曾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1916年,被蔡元培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对佛学很有研究,多次想要出家。在北京大学期间,梁漱溟支持学生们的五四运动,并开设过“孔家思想史”课程。梁漱溟后来曾到各地讲学,参加发起了“中国同盟”,1949年以后静心修习,于1988年去世。

梁漱溟被称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学术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爱国人士,曾领导过乡村建设运动,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熊十力(1885-1968)

熊十力,原名继智,号子逸翁,湖北省黄冈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现代三圣”之一,“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熊十力幼年时期家境较为贫寒,在乡下私塾就读,他积极向往革命,参加了武昌起义、二次护国讨袁运动,后应蔡元培邀请,出任北大特约讲师。熊十力曾经在全国各地的几所知名大学任教过,1949年,还以特别人士身份邀请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于1968年去世。

熊十力被称作为新儒家开山祖师,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杰出人物,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在哲学界很有影响。蔡元培称之为“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冯友兰(1895-1990)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冯友兰幼年时期就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古典经籍有着深入了解。1919年,他前往美国留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广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之后他又获得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一生致力于哲学史研究,他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

陈寅恪(1890-1969)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知名的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之一以及“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

陈寅恪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巢鸭弘文学院。之后,他又前往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留学,因而他不仅精通国学,对西方文化也是颇为专研,熟识多国语言,可以说是学贯中西。

陈寅恪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时期,他辞职闲居于香港,日本人曾邀请他出来任职,他坚决拒绝。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寅恪任职了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于1969年去世。

陈寅恪被称作为清华三巨头之一,又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都认为自己在学问上比不上他,陈寅恪在史学、考据学、宗教学、语言学、诗文艺术、教育上的成就颇大,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清华的师生们更是爱把他叫做“教授中的教授。”

钱穆(1895-1990)

钱穆,字宾四,笔名公沙,晚号素书老人,斋号素书堂、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四大家”之一。

钱穆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青年时期在无锡、厦门等地任教,1930年,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之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知名学校。

1949年,钱穆迁居于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他还出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新亚书院的院长。1967年,钱穆迁居到台湾,任职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于1990年去世。

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更被称作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他的这一生著述颇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对当代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王国维(1877-1927)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知名学者,思想家。

王国维出身于海宁的书香世家,幼年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早年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回国后,主要从事编译工作。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曾一度侨居于日本,研究经史、小学。

1923年,王国维曾一度为下台的溥仪效力,充任了所谓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王国维曾一度想要投河自尽,为家人所阻。之后,王国维出任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27年,王国维自投昆明湖而死,给人留下许多疑问。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杰出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他是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他在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都有成就,为当时学者们所敬仰。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中国十大国学大师

01 梁启超:

重要事件: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主张变法以振兴国家和发展民族经济,提出“中法比较”、“法政先行”等思想,成为新法家代表人物。他也是20世纪初最先促进“国学”概念产生的重要人物之一,著作宏富,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影响:梁启超在国学、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学术领域都有深刻造诣,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人格魅力:梁启超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正直、勇敢、乐观,对知识的追求和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奋斗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评价和争议:梁启超被尊为中国学界泰斗,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他的政治主张和行动也引起了争议和不满,特别是在戊戌变法后,他曾被贬谪多次,被一些人视为“变法卖”,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仍然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02 章太炎:

重要事件:章太炎是近代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他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要讲授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对国学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较高成就,堪称“国学”第一人。

影响:章太炎在国学、历史、哲学、政治等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与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为中国革命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格魅力:章太炎具有开明、坚韧、勇敢的人格魅力,不畏权势,敢于发声,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奋斗了一生。

评价和争议:章太炎被尊为中国国学大师,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他的思想和言行也曾引起争议和批评,尤其是在政治立场上,他曾与等革命派存在分歧,被一些人视为“机会主义者”。但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和行动都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王国维:

重要事件:王国维是第一个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的学者之一,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他在史学上开创了新史学,开拓了史学的新方向。

影响:王国维在美学、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深刻的造诣和创新,他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和成果,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格魅力:王国维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追求真理、善良、谦逊、学识渊博,为人所敬佩。他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中,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

评价和争议:王国维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学者中的巨匠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也曾引起争议和批评,特别是在他与钱钟书的“文学革命”争论中,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但无论如何,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对西方思想的开拓性借鉴,仍然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4 陈寅恪:

重要事件:陈寅恪是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影响:陈寅恪在史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深刻的造诣和创新,他的学术成果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史学方法和史学研究的新观点,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推广,也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人格魅力:陈寅恪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追求真理、勇于担当、廉洁奉公,为人所敬佩。他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中,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

评价和争议:陈寅恪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学者中的巨匠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也曾因其政治倾向和态度引起争议和批评,特别是在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但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贡献,仍然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也为后人树立了学术道德的榜样。

5、钱钟书

重要事件: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尤以文学研究为其特长,代表作品为《围城》。同时,他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所翻译的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笛福、巴尔扎克、荷马、蒙田等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对中国读者的文化启蒙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钱钟书在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深刻的造诣和创新,他的学术成果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围城》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在翻译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所翻译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使得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西方文化,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格魅力:钱钟书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追求真理、善良、谦逊、学识渊博,为人所敬佩。他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中,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以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评价和争议:钱钟书被尊为中国近代文学和翻译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也曾因其政治倾向和态度引起争议和批评,特别是在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但无论如何,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贡献,仍然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风范,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6.冯友兰:

重要事件: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思想界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近代国学大师之一,曾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他在程朱理学的传统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成果,建构了独特的哲学思想新儒学体系。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影响:冯友兰的学术思想和成果对中国哲学、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格魅力:冯友兰具有严谨、刻苦、执着的人格魅力,他对学术的追求和研究的创新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让人们钦佩和敬重。

评价和争议:冯友兰被尊为近代国学大师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在其生前,也曾因其某些政治观点和态度引起过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如何,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贡献,仍然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

7.黄侃:

重要事件:黄侃是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和革命家,曾在章太炎门下学习。他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自成一家。黄侃的著作甚为丰富,其中包括《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等数十种,对汉字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影响:黄侃在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的学术成就,对中国语言文字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人格魅力:黄侃具有钻研精神、坚韧不拔和为民请命的人格魅力,他在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的创新和研究,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智慧。

评价和争议:黄侃作为一位学术大师和革命家,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对中国语言文字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和行动,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如何,黄侃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都是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8.刘师培:

重要事件:刘师培是中国学界的泰斗之一,以经学、史学和文学著述闻名于世。他在传统文化研究上,善于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文化研究相结合,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刘师培的学术成果丰硕,专著达74种之多,其中包括《小学类传》、《史记正义》、《荀子集传》等重要著作。

影响:刘师培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极高,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所开创的传统文化研究方法,也为中国学术界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格魅力:刘师培具有治学严谨、博学多才、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他的学术追求和钻研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令人敬佩和感动。

评价和争议:刘师培被誉为中国学界的泰斗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在其生前,也曾因其某些政治观点和态度引起过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如何,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贡献,仍然为中国古代文化学术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9.辜鸿铭:

重要事件:辜鸿铭是一位学博中西的思想家和翻译家,被誉为“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法、德、拉丁等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学和东方华学的人物。他翻译了《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影响:辜鸿铭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对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和传播工作,为西方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和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人格魅力:辜鸿铭具有博学多才、精力充沛和开放包容的人格魅力,他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和追求,以及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和促进,令人钦佩和敬重。

评价和争议:辜鸿铭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但在其生前,他曾因其一些言论和立场引起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如何,他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0.郭沫若:

重要事件: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战士,曾任中央文艺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如诗歌《七律·长征》、小说《青春之歌》、戏剧《白毛女》等,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曾经提出过“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强调文学和艺术应当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命运。

影响:郭沫若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诗歌作品和戏剧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他的思想和理念也对中国的现代文化思潮和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格魅力:郭沫若具有宏阔的胸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他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为中国事业和人民利益奋斗终身,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评价和争议: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和艺术界的地位极高,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被广泛传颂和赞誉。但在其生前,他也曾因其某些政治观点和态度引起过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如何,他对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于中国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坚定支持和奋斗,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重要篇章,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杰出代表之一。

15年前,预言如今的中国必然崛起,国学大师叶曼,到底是何来头?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一段离奇的命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生。中国国学大师叶曼,她的传奇故事始于一个富贵之家,却蕴含着坎坷和坚韧的精神之旅。叶曼出生于1914年,北京的一个显赫家族,父亲曾是政界名流,然而,命运并未一帆风顺地铺展在她的面前。尽管早年家境优渥,叶曼的人生早早地投入了波澜起伏的洪流。

曾经,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身边的追求者络绎不绝。但不公平与委屈,早已融入她的生命。她的父亲在一次深夜对她说:“你自己要是没错,不管有任何打击,都不能认输,永远不要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认错,屈服于别人。”这句教诲,成为她坚强不屈的精神支柱,影响了她的一生。

1935年,她成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尽管最初未能如愿进入清华大学,但这段阴差阳错的经历,让她成为北京大学的学生。这里,她在文学上得到了丰富的收获,但她的道路却并未止步于此。

她在大学期间结识了未来的丈夫田宝岱,两人的爱情故事充满戏剧性。他们都是北大的学生,两位优秀的人才在一起,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建立了家庭。

然而,叶曼的人生并未止步于此。她的丈夫成为一名外交官,两人辗转于多个国家,度过了25年的驻外生活。这段时光,丰富了她的人生经验,但也引发了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叶曼开始深入探讨各种宗教,从教到伊斯兰教,她试图在西方宗教中寻找答案,但未能如愿。最终,她回归了东方思想,深入研究国学,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

她的研究之路充满曲折,但她毫不懈怠。她创立了“文贤学会”和“文贤书院”,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她还成为世界佛教友谊会的副会长,积极在世界各地宣传国学。

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开始在《楞严经》中寻找答案。然而,问题的答案仍然难以获得。南怀瑾成为她的导师,但两人在佛法和人生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却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叶曼的思考没有止步于此,她研究佛教、道教,比对不同的宗教,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探索生命的含义。她的研究成果成为她传播中华文化的资本。

她成立了多所“文贤”小学,捐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完成学业,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她看来,少吃肉是少中毒,她成为了坚定的素食主义者。

叶曼在晚年依然精神矍铄,她不怕生老病死,将自己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大家。她的秘诀是保持情绪稳定,坚信生气会减寿。她的人生充满智慧,她希望每个人都能用智慧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007年,叶曼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中国一定强》的演讲,她预言中国必然崛起。她的预言成为现实,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2017年,叶曼在洛杉矶家中安静离世,享年103岁。她的人生充满智慧,她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叶曼的故事,是一个智慧的传承,一个坚韧的人生,一个对生命充满感悟的旅程。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近现代10位国学大师的书法赏析

国学大师是指这样一种人,他们学贯中西,尤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着极深的造诣。并且,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在品格和气节上也都是“过关”的。

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近现代朴学大师,小学大师,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佩服。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代表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父为近代著名学人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诗》传世。陈寅恪通晓多种语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契丹语,同时他还精晓小亚细亚等多种业已消失的小语种。据曹聚仁统计(《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其所晓语言约有18种之多,堪为语言界奇迹,为世人叹服。

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

史学大师、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创办新亚书院。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其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其学术研究范围涉及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堪为世界上少数几位能精通佛教梵文的大师,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德国及西方文学,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散文及杂文创作等领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7/1697204251357550.html
上一篇:付的繁体是傅吗(百家姓付与傅)
下一篇:91年羊是什么命(91年羊是什么命 五行属什么)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