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风水(七)
19、店屋:
(原文)
凡看店屋,以门向为君,次格柜,又次格财神堂,俱要配合生旺。若门吉柜凶或财神堂凶,吉中有疵,主伙友不和或多阻隔,其衰旺之气皆从门向吸收。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商铺风水看法的基本原则“以看门向为主,柜台为次,财神堂又次,都要配合生旺来看”。如果大门吉利、柜台凶,或者财神堂凶,虽然还算吉利但有瑕疵,主生意合伙人不和,或者事业不太顺。商店风水以向星为重(看财星)。关于店铺财神堂的布局请参看前期文章。
20、吉凶方高:
(原文)
宅之吉方高耸,年月飞星来生助愈吉,来克泻则凶。若凶方高耸,年月飞星来克泻反吉,来生助则凶。此指山上龙神之方位也。
以上的法则其实是解释了“山神上山,水神下水”吉凶判断。
21、竹木遮蔽:
(原文)
阳宅旺方有树木遮蔽,主不吉,竹遮则无碍,然亦须疏朗,因竹通气故也。衰死方竹木皆不宜。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阳宅旺方有树木遮蔽,主不吉;若是竹林遮蔽,就没有关系,因为竹林是疏朗通气的,当然,竹林不可太密。衰死方有树木竹林都主不吉。
22、一白衰方:
(原文)
阳宅衰气之一白方,有邻家屋脊冲射者,主服盐卤死。兽头更甚。
以上的法则其实是解释了衰死之星遇到恶物形煞冲射时,都主凶灾。
23、财丁秀:
(原文)
财气当从宅之向水或旁水看。旺在何方,加太岁断之。功名当从向上飞星之一白、四绿两方看,峰峦或三叉交会,流神屈曲处,加太岁合年命断之。丁气当从宅之坐下及当运之山星断之。其验乃神。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玄空风水断功名以及财丁的方法。功名应当从向首一白、四绿来看,如果向星为一白或四绿,应看有无三汊交会之水或屈曲流水来断;山星为一白或四绿,应结合有无秀美峰峦来断。什么时候发功名,再结合年月紫白飞星判断。而人丁则从阳宅的坐向和当运山星,结合年月紫白飞星来判断。延伸到现代城市风水,宅屋内的书房卧房床位,最好放置在山星一白文星、四绿文曲星、六白官星、八白左辅星、九紫右弼星飞临的位置为吉。
24、流年衰死重临与旺星到向:
(原文)
阳宅衰死到向是某字,逢流年飞星到向又为某字,主伤丁。旺星不到向,逢流年旺星到向,亦转主发祸。阴宅同断。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阴阳宅山星向星均失令时称为衰败之宅,这时若衰星到向是某字,流年紫白飞星到向又为同一字(此谓填实),主伤丁。其实解释为破财可能更为妥当。
玄空风水应期:太岁填实;令星加临;恶星填实;五黄加临;恶星并临。(一定要结合形势判断)
25、鬼怪:
(原文)
衰死方,屋外有高山、屋脊,屋内不见,名为“暗探”。屋运衰时,阴卦主出鬼,阳卦主出怪,阴阳并见主神煞。然必须太岁、月、日加临乃应。初现时,有影无形,久而弥显,甚或颠倒物件,捉弄生人。枯树冲射,屋运衰时,阴卦亦主鬼,阳卦主神,阴阳互见主妖怪。
我们学习玄空风水不能被古人书中的鬼怪所迷惑。以上的法则其实是解释了阴阳宅要讲究阴阳平衡,阳宅不能阴气太重。阴卦就是指坤二、巽四、兑七、离九,阳卦指坎一、震三、艮八、乾六。
26、路气:
(原文)
路为进气之由来,衰旺随之吸引。离宅远者应微,然亦忌冲射,名为穿砂,有凶无吉,二宅皆然。
贴宅近路与宅中内路尤关吉凶,故内路宜取向上飞星之生旺方,合三般者吉。 而外路亦须论一曲之首尾,察三弯之两头,看其方位落何星卦?弯曲处作来气,横直者作止气,其法系门向上所见者排也。<天元五歌>云:“酸浆人酪不堪斟”,即言屋吉路凶之咎也。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阳宅的旺衰都受路气的影响。在玄空风水学上,外路为阳宅外围之路,最好居于阳宅向星的生、旺方,门口、纳气口方位尤其重要。临门口、纳气口的路以环绕者为吉,最忌反弓路、直斜路,或狭长直冲大门的路。内路是阳宅内部走路经过的通道,也要安排在宅运局内的生、旺方,合三吉,五吉的线路上更好,要尽量避开衰煞气挨星的线路上。
27、井:
(原文)
井为有源之水,光气凝聚而上腾,在水里龙神之生旺方,作文笔论。 落衰死克煞方,主凶祸。 阴宅亦然。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阳宅古代水井的位置布设。现在城市风水,古井已经很少了,农村中略有涉及。
28、塔:
(原文)
塔呈挺秀之形名日文笔。 在飞星之一四、一六方,当运主科名,失运亦主文秀。若在飞星之七九、二五方,主兴灾作祸,克煞同断,阴宅亦然。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塔的风水吉凶判断。现代城市风水中,塔主要有烟囱、电视发射接收塔、移动通讯发射塔等等。
29、桥:
(原文)
在生旺方能受荫,落衰死方则招殃。 石桥力大,木桥力轻. 二宅同断。
解析/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桥如果在阳宅的生旺方,主吉;如果位于阳宅的衰死方,主凶。阴宅也是如此。现代城市风水中,主要有立交桥、高架桥等,农村中有混凝土桥。桥既可按水论,也可按山论,全凭桥所在位置因地制宜而定。一般来说,阳宅前忌直冲、横斜逼压之桥;宜弯曲、端庄、秀美之桥。高架桥比阳宅高者为压迫桥,主凶。如果桥梁在远方,且位于山星的生旺方位,可作为案朝,作吉论。
30、田:
(原文)
取兜抱有情,忌反背尖射,二宅皆然.
以上的法则解释了对于田块对阳宅为环抱有情,主吉;为反背无情,主凶。阴宅也是一样。田块如果换成流水、道路,这个规则同样适用。
【网评大赛】彩云网评:“四+”创新模式绘好绿美蓝图
注重品质、经济、人文和底线的“四+”创新模式是绿美行动的新动能和新方向。
罗平相石阶森林公园
作者:王凯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绘绿美蓝图是美好生活的关键。如何绘好绿美公路蓝图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增绿提质”是当下的主流思想,在此思维下我们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绿美发展呢?当然,注重品质、经济、人文和底线的“四+”创新模式是绿美行动的新动能和新方向。
“品质+”是绿美行动的基础,是长远发展的必然追求。自全面开展绿美行动以来,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完善,各地绿美公路里程显著增加,但绿美建设的品质各地参差不齐。不管如何,绿美建设都应该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始终将高质量发展精神贯穿全过程全领域。需要强调的是,绿化种植需考虑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物种多样性发展,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确保生物活动与绿美宜居同步。总之,绿美建设中,基础设施和植被覆盖都需保证品质优先原则。
“产业+”是绿美行动的延伸,是经济建设的创新举措。绿美行动能为群众带来什么?事实上,除了绿化美化带来的外部效应,该行动还能为群众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绿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所在,需要全民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产业的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一方面,产业延伸能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的绿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能扩大社会就业面,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为此,各地可以多方合作,在绿化空间种植中药、水果或者农作物,增美添绿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
“人文+”是绿美行动的升华,是增绿提质的固有情怀。除了增加绿地覆盖率,绿美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区域文化特色,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人文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承载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以人文特色展现公路绿美是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时代情怀。绿美建设可以依托“哲学文化”“历史资源”“现代科技”和“艺术音乐”等打造独具特色的绿美长廊,展现地方文化气息。
“底线+”是绿美行动的边界,是人民立场的坚定意志。绿美行动旨在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当然也需要秉持“底线思维”,不损坏人民大众的利益,以可持续的姿态推进工程建设。因此,绿美建设中,不触碰“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底线,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区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同时,坚持绿美行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绿美行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工程,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全面探索新方法和新思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高质量实施绿化美化工作。
更多参赛作品请扫描海报二维码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稿费从优。
宋画《红芙蓉》临摹步骤图
宋画《红芙蓉图》是南宋画家李迪的作品。芙蓉图有两幅,另一幅为白芙蓉。芙蓉图原作尺寸为25.2乘26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日博物馆。
《红芙蓉图》是双幅描写红芙蓉盛开的景色。红芙蓉盛开时的花瓣,红色娇艳鲜嫩,花叶为深绿色。
左上部都有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画面色彩厚重,晕染出没骨花花的效果。画的技巧,色彩细腻而透明,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
叶子为掌状分叉,叶的边缘呈齿状;叶脉从叶子根部放射性发散,主脉又分若干细脉,叶子大小交叠,靠近枝干末梢的叶子,比较小巧。
花冠,花冠为圆形或半圆形,每朵花都有很多花瓣构成,里层的花瓣较小,不规则卷曲,外层的花瓣较大,瓣尖向外翻卷,每瓣都有细脉。花蕊被花瓣半拥半抱、半遮半掩,
画面有浓厚的色彩,采用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该图笔法纤细而且色彩的层次极为微妙,因而富于情趣,线描的技法细致入微。两图相比,红芙蓉构图和对花的整体把握更好一些。该画一改北宋以来用坡石、花草、禽鸟等要素俱全的方式来表现宫苑小景的花鸟画技,而是采用了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来表现特定和瞬间的意境和情态,从而形成了构思新奇、主题鲜明、描绘生动、笔墨精妙和手法多样的风格,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觉。
从画中可见作者对芙蓉的生态观察精细入微,尤如花瓣在绢素上微微伸展,发 出悠香扑鼻的花味,使观者有怡心悦目之感,花叶与花蕾的轮廓线各不相同,叶用线勾勒素描,叶脉清晰,可见阴面阳面之别;花蕾的画线较为鲜活而富有弹性。
临摹图
临摹是学习古人和他人技法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临摹可以掌握他人用笔、用色、造型、构图、意境等表现方法,避免盲目地探索,少走一些弯路。通过临摹,学习的技法多了,经验多了,自己创作就自由了。
宋画经过漫长岁月,颜色都显得比较陈黯,因此临摹过程中必须得辨别出千百年前其本来面目,这样的临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我们在动手临摹宋画之前,先要读画。 读画从三个方面来读。 ①先认认真真的欣赏一遍,先读物象的结构。 白描对照彩图,仔细比较细节,原图不清晰,就参考临摹图。 仔细分析花的结构,正反瓣,前后,包裹关系,翻转结构等等。 分析叶子的正反 ,仔细观察原图对比细节。 花蕾,枝干的结构逐一分析。对画面物象的结构都要了然于胸。
②读画面墨色深浅颜色的分布。 白描是根据物象颜色的深浅调不同墨色的。 仔细观察分析画面墨色深浅的变化。
③分析各部分用什么笔法来勾线。
绘画步骤一:勾白描 ①调淡墨勾花,用游丝描,线条要细淡。注意边缘的凸凹提按变化,用笔要有提按。凸起的地方笔锋提起来,凹的地方笔锋要按下去。 先勾轮廓线,再勾翻转线。 ②淡墨偏深勾花苞,花茎和反叶。 花托用笔实起实收,水滴样花蕾上实下虚,里面结构线游丝描。 花茎铁线描,实起实收,小叶芽实起实收。 反叶用笔实起虚收,副脉要更细,钉头鼠尾描。 ③正叶墨色最深,中墨偏深,钉头鼠尾描。注意边缘线条的变化,线条要细。
勾好白描,整个画面上仿古色 。 调仿古色的几种方法: 1,藤黄加朱磦加墨 2,藤黄加胭脂加微量三绿 3,藤黄加曙红(或者朱磦)加花青 4,藤黄加赭石加花青或者(墨)都可以。 5,红茶水也可以刷仿古色。
仿古色要多调一些,沉淀一分钟,把上面纯净色倒入另外一个盘子,下面的色渣不要。 纯净色,清澈见底 薄色多染,大概八遍左右。第二次染底色一定要等到画面干透再涂下一遍色。
打仿古色,色彩要薄。
整个画面上五六遍后,把花头留出来,继续打底色。
①水给花冠平涂打底
②调汁绿,花萼,花茎,反叶平涂打底。
③正叶调草绿平涂打底
打底的时候,色不要厚,如果一遍不够,可以打两遍。
画面不能积色,边缘整齐。
给画面各部分打底色,,汁绿,草绿三种色相。
①赭石加微量曙红调水水的,统染每个花瓣的瓣根与翻转结构,因为颜色薄,图片上色相几乎看不见
②调淡墨统染正叶与反叶,叶片大,一部分一部分统染完成。
墨容易出现色痕,清水笔打湿需要染的部分,就比较好染了。
③三绿加调薄薄的,平涂花茎和花蕾。
第二遍统染,各部分和上一遍色彩与手法一样。
这次统染,花的暗部能看到一点颜色。
统染花暗部的时候,同样的颜色倒染花蕾,晕染花茎。
花冠,正叶,反叶,同样的色彩,第三遍统染。
花冠,正叶,反叶,同样的色彩,第四遍统染。
花冠多统染几遍,大概五六遍,面积越来越小。
统染花冠大概五六遍
正叶三四遍
反叶两遍左右。
调色的浓度和染的遍数息息相关,大家要薄色多染。
正叶用墨蓝色分染,墨多蓝少,亮部留水线,注意观察水线的位置。
①曙红加藤黄调大红色倒染反瓣,边缘留水线。
②正叶墨蓝色再次分染,面积缩小。
③反叶用墨绿色分染暗部,亮部留水线。
花蕾,花托花茎用朱磦加胭脂倒染。
①反叶继续用墨绿色分染,找出暗的结构。
②反瓣继续用大红倒染。
大红色多遍倒染反瓣,注意观察色块之间的深浅变化。
胭脂加朱磦提染正瓣瓣根,注意暗部的虚实关系。
调薄四绿罩染反叶,花托和花茎。
藤黄加花青加酞青蓝调青绿色多遍罩染正叶。
如果反叶,茎,花苞罩染四绿厚了,可以用清水洗洗一下画面。
花瓣提染,边缘花瓣可以提染的薄一点。
用,反瓣勾花脉。
花的反瓣勾花脉后,为了色线协调,暗部可以用赭石加胭脂统染瓣根。
反瓣烘染部位用大红再次晕染,白色瓣尖再次提染。
白色花脉融进色块更加协调。
花苞用赭石加胭脂倒染,干后,用同样的色彩勒染花蕾结构线,勒染花茎。
调四绿勾正叶,反叶的亮部 线条紧贴叶脉。
如果线条不好,这个步骤可以省略 ,亮部有水线就好。
叶子复勾了四绿,再次用绿色统染叶子,染线和色融合。
最后粉黄或者点蕊。
调整完成。
我们对“鼠”着迷,因为它太像人类
原创 李夏恩
“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我们度过了一个艰难的除夕,但一个个强壮的日子依然在前面。大年初一,祝打开这条推送的你在新的一年,诸事顺遂,如意平安。
今年是农历鼠年,说起老鼠,大概没有哪种动物像它一样,能够引起人类两种极端矛盾的观感。
一方面,它恐怕是日常生活中唯一一现身就能让人挣脱地心引力的丑恶小兽,偷吃粮食、啃坏衣物、传播疾病。以鼠类作为主角的贬义词也满坑满谷:獐头鼠目、鼠目寸光、贼眉鼠眼、鼠窃狗偷,以及那句最能代表广大民众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而另一方面,有谁见到那只插着一对球拍耳朵、永远穿着红色吊带裤的米老鼠出场,不会心生喜爱之情呢?又有谁会希望《汤姆和杰瑞》里那只活泼的小耗子真的被猫抓住吃掉呢?
鼠年新春,今天就带各位一同探索一下“鼠”的文化史。这场文化史之旅的起点,是一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撰文 | 李夏恩
01
老鼠成亲
人类对鼠类这种既可恶又可爱的矛盾心态,最集中的体现便是那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这张贴在童年鲁迅床头的《老鼠成亲》年画,竟然能让以辛辣讽刺见长的一代文豪笔端流露出罕见的温情稚趣,足可见其喜感十足的可爱程度。他的弟弟周作人,在晚年,也同样被回忆中老鼠做亲的歌谣所打动,在他的《儿童杂事诗》,特意记录下了这则谐趣的歌谣:
“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袴,翘起胡须十许根。”
丰子恺为周作人《儿童杂事 诗》中《老鼠做亲》所绘的插图。
这种喜感十足的老鼠成亲风俗,也并非鲁迅家乡绍兴独有的特产,而是遍及全国各地。从四川绵竹,到天津杨柳青,再到陕西凤翔,各处的年俗艺术中,都不乏老鼠成亲的题材,且构图几乎与鲁迅笔下描绘的一致。人们将其张贴屋内,与人类一起共享阖家欢乐的年节盛筵。
传统时代,在据传老鼠成亲的那天夜里,人类甚至甘愿屈下万物之灵的尊严,为区区鼠类的迎亲合卺之礼提供诸种方便。
在江苏常州武进地区“正月元旦至晚不燃灯即卧,云老鼠嫁女。小儿乃以米团插花置鼠穴旁,云送嫁”。在浙江杭州,“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因此,人们会特意为老鼠准备一只绣花鞋子当作迎亲的轿子,除此之外,在吃过年夜饭后,“酌取残肴少许,贮一小碗中插以残烛及红花,置床顶,或室之幽暗处,名曰‘老鼠粮’,以饷老鼠”。
河南商丘虞城,老鼠成亲的日子是正月十七,根据《虞城县志》记载,是日“民间禁灯,以便鼠嫁”。河北漳河两岸,正月初十被称为“老鼠节”,这一天家家要在炕洞口、门后墙角烧香上供,以祭祀鼠神,晚上则要吃面条,各家还要把猫扣起来,以免妨碍到鼠娶亲的行列。
山西平遥,老鼠出嫁的日子也是正月初十,这天,平遥人会在晚上把白面做的馍放在墙根底下。以木版年画出名的山东潍县,贩售年画的小贩会告诉顾客:“买年画少了《老鼠娶亲》,货不算买全。”
熄灭灯火、准备食物,甚至将绣花鞋贡献出来给老鼠做花轿,还将它们迎亲纳彩的形象绘成年画,剪成窗花,张贴房中,与人类共度新春佳节。这般关爱呵护的心态,恐怕也只有小女孩儿对待自己喜爱的布娃娃的宠溺差可比拟。然而在这种关爱尊重的表象背后,隐伏的却是贯穿人类历史中对老鼠的忧惧之情。清代文人钱泳在他搜罗广泛的私人笔记《履园丛话》中,记载的一则鼠娶亲的故事,多少揭示了这一风俗来源的真正原因。
《履园丛话》
作者:(清)钱泳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故事发生在17世纪江苏无锡九里桥一户华姓人家的小楼里。这座小楼本来已经锁闭许久,但在一个除夕之夜,华家人忽然听见楼上有鼓吹之声。好奇的一家人从墙缝中偷窥,只见“有小人数百,长不盈尺,若嫁娶状,傧礼前导,奁具俱备。旁有观者曰:‘明日嘉礼,当更盛也’”。到了第二天,再去偷窥,果不其然,见“鼓吹复作,华光镫彩,照耀满楼。有数十人拥一銮舆,而新人在舆中哭,作呜呜声。后老人坐兜轿,掩涕而送之。女从如云,俱从壁间出”。这一小人娶亲的盛大典礼,让华氏一家大加惊骇。不过半月,楼中竟然传出婴儿呱呱落地之声,又过了数日,又看到一个“纤长乌啄,白须飘然”的老塾师前来给小孩儿开蒙授课了。
楼中的小人世界,一似人间;而人间的华氏一家,则陷入恐慌之中。就在全家彷徨无计时,一名道士不请自来,自称华家妖气缠绕,他愿意作法驱妖,但“须以牺牲谷食酬神”。半信半疑的华家人同意让道士仗剑作法,果然看到“空中掷小人数十,道士飞剑叱之,须臾皆死。盛以竹筐,几盈石余”。但当道士以捉妖成功,向华家索取报酬时,华家人却迟疑忖思道:“除妖,正也;因妖而索食,是亦妖也。”不想,恰如他们所疑惑的那样,那个所谓的捉妖道士,也跟小楼里兴妖作怪的小人乃是一伙,它的目的是借捉妖为名向华家诈索酒食。被识破之后,这些小妖开始大肆作祟:“穿堂穴壁,啮橐衔秽,箱无完衣,遗矢淋漓,作闹无虚日”。逼不得已的华家人只得去江西龙虎山乞请以降妖捉怪闻名的张天师来驱除妖邪。张天师道破了这些妖祟的原形:它们是一群误食仙草成精的老鼠。最终,这群鼠妖被张天师的符箓杀灭。但从此以后,钱泳的家乡便多了一个习俗:“岁朝之夜,皆早卧不上灯,诳小儿曰:‘听老鼠作亲’,即以此也”。
鼠妖作祟的故事虽然荒诞无稽,但人类面对鼠患无措手足的焦虑和恐惧却真确无疑。如今,地球上人鼠比例为一比四,这还是在灭鼠科技已经相当发达的当代。而在缺乏现代技术的古代,人类只能一面想方设法灭鼠,一面不得不承受与鼠类共存的现实。在长期与鼠类斗争过程中,老鼠的狡黠与机敏给人类留下深刻印象,在全世界的民俗传说中,都认为老鼠可以听懂人语,识破人类计谋。在山东高密地区,老辈人仍然会谆谆告诫安放鼠药和鼠夹时,千万不要提及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会被老鼠听到,从此不再上钩。为了避免惹怒老鼠,人们在一些特定日期里,甚至不敢直呼老鼠的名字,《抱朴子》中记载在山中“子日称社君者,鼠也”。在瑞典,复活节前一周绝不能直呼老鼠、蛇、狼之类有害动物的名字,不然它会聚集在这个人的家里。
人们对老鼠的恐惧,除了将它的名字作为避讳不敢提及之外,还会通过某些仪式来讨好它,让它不再作祟。古希腊农书《田功农时》记载希腊人会给耕地里的老鼠写下正告文书,以半劝诱半威胁的口吻请求老鼠从自己的田里搬到“赐予汝等之田地”。而赐给老鼠的田地,指的是邻居的耕地。与这种以邻为壑的行径相比,东印度巴厘岛上的居民则是恩威并施,他们会将捉到的田鼠中的两只放在白布袋中饲养,像神一样祭拜,优待吃喝,其他老鼠则用火烧死。之后,将这两只老鼠放生,让它们带话给其他的老鼠:为害庄稼会死得很惨,但听话则有吃有喝。中国的“老鼠成亲”仪式,则可谓集上述方法之大成。表面上看,通过主动献纳花轿、彩礼、酒食,甚至熄灯关猫来取悦老鼠,讨其欢心,但实际上则是一场文字游戏,借“出嫁”与“出家”谐音,将这群作祟小妖送出自己家门。至于送去结婚的夫君为谁,在那些花花绿绿的《老鼠成亲》年画中也有表现,它们往往躲在年画的一角,垂涎欲滴地望着被人类谄媚送走的群鼠,欢天喜地、吹吹打打地走向它们的归宿:猫的大嘴里。
清末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老鼠嫁亲女》,请注意图中右上角那只垂涎已久的老猫。
02
鼠咬天开
鼠辈诚然狡黠,但人类诡计更胜一筹。然而最终反而是人类被鼠所俘获。《老鼠成亲》的年画由驱鼠喂猫的仪式用品,转为了人人喜爱的谐趣图画就是明证。人们固然厌恶鼠辈偷窃食粮,传播疾病,但与鼠辈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又不得不为它的机敏狡诈的特性所吸引。
或许正是这种相爱相杀的矛盾心态,使老鼠在人类心中形成了一种爱恨交织的混沌形象。或许是因为鼠类的混沌面貌,所以在中国各地的创世神话中,都出现了一种“鼠咬天开”的母题。在彝族、白族、佤族等等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地混沌被封在一个卵形或是一个葫芦形的器物中,是老鼠将宇宙卵-葫芦咬开,混沌才得以分开为天地,人类才得以形成。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啮齿小兽将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就会永远困在壳的牢笼之中,鼠乃是人类的解放者。
黄永玉所绘老鼠图。
鼠类在创世神话中所扮演的解放者角色,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它身形很小,善于穿穴钻缝,啮齿动物的本能,又善于啃咬,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但本质上,鼠咬天开的真正原因,在于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强大的繁殖能力。初民相信,生殖力乃是生命之源泉,而包裹在壳中的混沌状态,则象征着子宫。一如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阿拜利所指出的那样,鼠在心理学的领域象征着生殖的原动力。因此,鼠咬天开的创世神话,描述的是一个世界分娩的过程。是鼠以旺盛的生殖原动力注入混沌的宇宙子宫之中,才诞生出今天的世界。一如《汉书·律历志》所云:“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孽萌于子”。这也是鼠为何可以昂扬阔步,在十二生肖中占据首位的真正原因。
既然鼠因旺盛的生殖力被视为拥有开创天地之功,所以也就不奇怪人类一面高唱“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面又偷偷地将其奉为神祇,加以膜拜。生殖力乃是化生万物的根本,能拥有这种原始而巨大的力量,自然也就可以带来财富。
古代中国人相信白色的老鼠乃是黄金所化。隋代《地镜图》云:“黄金之见,为火及白鼠”。《白泽精怪图》则告诉寻宝者“白鼠以昏时见于丘陵之间,视其所出入,中有金”。晚唐道士杜光庭在其夸诞非常的笔记《录异记》(形容人编造谎言、胡说八道的“杜撰”一词即出自于这位道士)中记载如何分辨普通白鼠与金玉之精化成的白鼠,“白鼠身如皎玉,耳足红色,眼眶赤者,乃金玉精。耳足不红者,常鼠也”。唐代一位士人陈泰还现身说法,证明金化白鼠的传说可靠。根据《灵应录》记载,他看见一只白鼠“缘树上下,挥之不去”,于是回家跟妻子提起此事。妻子倒记起“众言有白鼠处,即有藏也”的民间传说,于是打发丈夫去树下挖挖看,果然“掘之获金五笏”。
元代钱选绘《鼠图》,钱选被认为是最早将老鼠作为绘画题材的画家之一。
中国华南与西南各地,都流传着老鼠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粮食种子的传说,也因此,人类同意老鼠跟自己一起分享收获的粮食。这些神话也解释了老鼠为何要偷粮食,这是因为人类的忘恩负义,看到了老鼠子孙众多,便不愿再与老鼠分享果实,并且故意设计杀死老鼠。所以,老鼠为了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才去偷取粮食,也为了报复人类的忘恩负义,所以故意咬坏人类的衣物家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鼠类在人类心中也是懂得恩仇相报的生灵。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自然也会以恩报德。人类在鼠成亲那天主动给老鼠提供出嫁花轿彩礼,就是希望老鼠知恩图报,在未来的一年里不要烦扰自己——当然,能把它们骗到猫嘴里才是最终目的。但许多小说笔记却一再证明,鼠确实会记得人类的恩情而相机报恩。
唐代志怪笔记《宣室志》中就记载洛阳一名李姓士人,“家未尝蓄猫,所以宥鼠之死也”。等到他孙子那一代,家里已经坚持三代不养猫。有一天,李家大集亲友在厅堂里聚会欢宴。主客刚刚坐下,忽然看见门外“有数百鼠俱人立,以前足相鼓,如甚喜状”。如此盛大奇观,自然吸引李家宾客“空其堂而纵观”,人刚刚都从厅堂里出来,只听身后轰然一声,房倒屋塌。“堂既摧,群鼠亦去”,多亏老鼠在堂前作妖将人吸引出来,因此全家无一受伤。“鼠固微物,尚能识恩而知报,况人乎?”
清代文人袁枚,也从它的同僚繁昌县令黄氏那里,听来一个“鼠荐卷”的故事。那是江南甲子科乡试期间,黄县令负责阅卷工作。一份试卷本来因为不合意,被放到落卷箱中,结果第二天早起阅卷,发现这份试卷居然仍在几案上。黄再次把试卷放进落卷箱,但第三天早晨发现这份卷子还是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这一次,黄县令以为必定是随行家仆作弊,因此故意把卷子再次放入箱中,点亮灯烛,假寐窥伺。只见“三鼠钻入箱,共扛一卷放几上”。见此情景,黄县令认定这名考生必定积有阴德,所以神灵护佑,差遣老鼠为他推荐试卷。等发榜之后,中试考生前来拜访考官,黄县令特意将他留下,问他家里可做过何等善事。这位考生答道:“家贫,无善事可做,但三世不许蓄猫耳。”
明宣宗绘《荔子鼠图》。
以不养猫的方式来博得鼠类的好感,由此获得老鼠知恩图报,趋利避害,遇难成祥。可见讨好老鼠,确实是宗好交易。但倘使真的笃信于此,对鼠辈恣意纵容,希图老鼠知恩图报,反而会养成鼠类骄横自大之心,招致祸害。柳宗元那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永某氏之鼠》讲述的就是永州某氏将老鼠奉为“子神”,一味宽纵优待,鼠辈闻听此处“饱食而无祸”,于是相告而来,终于让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鼠祸成灾。继他之后的下一位住户,却对前任宽纵这些横行鼠辈的态度不以为然,采取雷霆手段将群鼠全部扑灭,“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诚如柳宗元所言,以谄媚奉献的方式来希图免祸邀福,从来不会长久。鼠辈犹然,人亦如是。
03 吾等鼠辈
鼠的狡黠灵动让人可爱;鼠咬天开,化生万物的创世之功让人可敬;鼠知恩图报,使人化险为夷让人可亲,而鼠肆意作祟,为祸为灾又让人可憎。人类将如此多复杂的情感都聚焦在如此细小的生物身上,赋予它变化多端的形象,或许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相生相伴,着实难舍难分。它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既会知恩图报,也会为祸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对它如此喜怒参半,既嫌恶又着迷,正是因为它与人生活太久,因此太像人类。就像《聊斋志异》中有情有义的阿纤姑娘,虽为鼠辈所化,却固守两人爱情,甚至不念旧恶,接济把她从家中赶走的丈夫家兄。也像动画片中的老鼠杰瑞,虽然聪明伶俐一再捉弄追捕自己的老猫汤姆,但当汤姆身陷窘境时,它还是愿意挺身而出,救这位相爱相杀的老对手出脱困境。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经典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老鼠才是地球的真正拥有者,是它们花费巨资建造地球,作为演算宇宙万物终极问题答案的计算机。人类作为它们的试验品,被它们操控于股掌之中而毫不自知,反而误以为自己才是万物之灵,而对方才是实验室中的小白鼠。
这个观点或许让人觉得太过荒诞大可付之一笑。但仔细想来,狡黠、机智、重情、有义、自大、卑微,如此微不足道,却又蕴含着足以开天辟地的洪荒之力。让人亲爱敬重,又让人烦厌憎恶。或许真的是鼠辈塑造了我们人类,在它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让我们高高在上的人类不得不俯下身,在尖叫声中学会尊敬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纵为区区鼠辈,也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作者:李夏恩
编辑:徐学勤 榕小崧 董牧孜;校对:贾宁
五谈沪语方言之--五说“三字经”(其五)
在这个前面,我已连续撰写过四篇沪语方言“三字经”,继续去说沪语“三字经”方言,这是我写的最后一篇“三字经”方言。
在上海的各种方言闲话当中,有一种方言闲话,就是数字和文字的结合体,像沪语方言“3860部队”这个词汇就是这个样子的。
对于那些年轻一代的上海人或新上海人,就未必会知晓“3860部队”的含义到底会是什么哦,它的意思不仅仅是对那些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的一种谑称,而且还是对维持次序人的一种专有名词。
让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到底又会是什么呢?!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上海、在某些大型公交车终点站,或者说某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公交车站点,就会有一批专门维持公交次序的人员,像这样一类的个人或人群,全都是由那些退休人员组合而成的,在其中,既有男性退休人员,也有女性退休人员,而且这些退休人员是公交公司的编外人员,这一类人在上岗的时候,还会佩戴一个红袖章,在红袖章的上面撰写有白颜色的“纠察”这两个字。
像沪语方言“三翻领”这个词汇,它到底又是在说一些什么呢?!主要就是指羊毛衫的长领子,上海就是属于湿冷类型的城市,在过去的上海这座城市,一到冬天时节以后,就会特别的寒冷,只为更好的保暖,会穿一件或几件特别厚实的马海毛绒线衫,领子同样也是特别厚实、特别长的,还需要连续翻三次,更会呈现出三层的厚度。
像沪语方言“笃三三”词汇,它的意思就是在说,某个人看上去就是属于悠闲的样子;不着忙的样子。在上海的方言闲话当中,还有一个词汇的意思和它是一模一样的,这个词汇就是“笃悠悠”。
譬如说:父母或长辈在教育读书不怎么好的或子女或小辈的时候,用沪语方言来说道:“再过两个礼拜,就是期终考试,侬哪能到今早仔还是笃三三像啥呒介事啦,还只想着白相,功课也覅肯好好较去复习一下,侬读书成绩又覅是顶顶好个,迭能下去哪能唻三啊!”
上段文字意思是说:你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快要到期终考试,你还只是想着玩耍,不肯去复习功课,这样下去是读不好书的。
像“勿二勿三”这个词汇也同样是一句沪语俚语闲话, 在其中的这个“勿”则是要被朗读为“fē”,“勿”字就有“不”的含义在里面。前面的这个“二”字则是要朗读成为“ni”,后面的这个“三”字则是要朗读成为“sai”。像词汇“勿二勿三”,它的意思到底是在说一些什么呢?!就是在说有一类个人或人群,为人处世不正经;不正派;流里流气。和它相同的同义词有不三不四、搞五搞六……
在沪语方言当中有一个词汇叫作“勿三勿四”,也可以或写作或读作“不三不四”的,这两个沪语方言词汇,意思也是一模一样的。像“勿三勿四”这个词汇和“勿二勿三”还是有不太一样的地方的,它还可以算作是升级的版本,就是说某一类个人或人群,在做人做事方面,或多或少是拥有那么一点点的这也不像那也不像的,浑身上下都不像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样子,也是有些不伦不类的,个人的言语和品格是不当的,还有点下流的,不够正派、不规范、不入调。
对于上面的两个沪语方言词汇,让我感到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它到底又会是什么呢?!这件事情就是--至今为止依旧让我的记忆始终是记忆犹新的,在20多年前的时候,每当我在开口说话的时候,一直都是存有这样的一种坏习惯,这个坏习惯就是--自己在有些时候,或在说话的全过程当中,时不时地就会说说沪语方言“册那”这个词汇,这也是我以前的一句口头禅哦!“册那”这个词汇,它既是一句沪语方言口头禅,与此同时它也是属于一句骂人的脏话。
在某一天,因为我有说过这个词汇以后,就在突然之间,我就被大我五岁的亲大哥陆明扇一记耳光,还用沪语方言对我来说道:“吾之所以要吃侬一记耳光,就是要侬魂灵头么生生牢,侬老是欢喜讲迭种勿二勿三勿三勿四个脏话,习惯成自然就是改覅忒个,屋里向人侪是晓得侬个脾气性格个,侬就是属于一个老实本分人,只拨过,侬一旦到勒社会浪去以后,外头人是覅一定会晓得侬脾气性格哦,侬要是一旦勒外头烂讲各种脏话以后,既要拨别人家误会个;还要拨别人家看覅起个;弄勒覅巧还很有可能拨别人家喫一顿生活个;侬与其拨别人家教训一顿,还覅如让吾先来教训侬,让侬去记记牢!”……
上面的一段沪语方言,到底是在说什么呢?!意思是说:你欢喜说那些不三不四的脏话,习惯成自然是改不掉的,家人是知道你的脾气秉性的,社会中的人未必会知道你的脾气秉性,一旦说脏话,既有可能造成误会;还有可能被外人瞧不起;更有可能会被外人教训;你与其被外面的人教训,还不如让做大哥的我先教你怎样来做人。
像沪语方言“看三四”这个词汇,也可以或写或说成“看山水”这个词汇的,都有相同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说看别人眼色和形势。要是说,有人开口说某一类个人或人群,是十分会看三四或看山水的,就是在形容像这样一类的个人或人群,在为人处世之道方面就是属于极其会察言观色的一类人,脑子是比较活络的,为人十分圆滑。
老一辈的上海人,在通常情况的下面,会说这样的一句沪语闲话哩,曰:“做人嘛,就要会得‘轧苗头’看三四(山水),覅会得轧苗头看大覅出三四(山水)个人,弄到后末来眼扳数要喫苦头!”
上段文字当中的“轧苗头”也是一句沪语方言词汇,它的意思是说: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灵活办事,还会无主见地去拍马屁。上面一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凡是没有眼界的人,必定要去吃大亏的。
像沪语方言“过一过二勿过三”这个词汇,我认为它就是从“事不过三”这个成语不断地变化而来。它的意思就是说:同样的事情不要做三次。广义来说同样的事情如果屡屡为之,便会失去新意。
像沪语方言“长三”这个词汇,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在说:在中华时期的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职业就是叫作“高级”,像这样的一类人,费用也是最高的,每次或在内招待客人时,或出局时,时常收三块银元的出台费,以此得名。
像沪语方言“三清四绿”这个词汇,也是可以写作或读作“山青水绿”这个词汇的,它的意思就是在说:穿衣服整齐清洁干净。
譬如说:张家爷叔用沪语方言开口说道:“侬看5号门王家爷叔个尼子,今早仔么穿得唻么三清四绿(山青水绿)!”李家爷叔接下来说道:“侬晓得伐,为啥事体王家爷叔个尼子穿得唻是三清四绿(山青水绿),因为今早仔是小王第一趟去拜见丈母娘丈人老头!”
上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张家爷叔和李家爷叔在嘎讪胡(聊天),说王家爷叔的儿子,之所以要把衣服穿的干净整齐,就是因为这是小王第一次去拜见女方的父母,借此就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像沪语方言“颠三倒四”这个词汇,它的意思是说:形容某一类个人或人群,在说话与做事的时候,有些错乱,没有条理性的。
譬如说:有人在嘎讪胡(聊天)用沪语方言来说道:“侬晓得伐,为啥事体李家姆妈近抢把讲各种闲话唻,侪是颠三倒四,据我打听以后侪晓得迭能一桩事体,原唻李家姆妈得勒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所以搭大家讲各种闲话个辰光,经常性要颠三倒四!”……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在说,因为李家姆妈得病,所以说话颠三倒四。
像沪语方言“瞎三话四”[xiā sān huà sì]这个词汇,它的意思就是说:或有某人,或有一些人,所说的话语,有“胡言乱语和说谎”的意思在其中,还会说些无根据的推测与不符事实的言论。
清末民初谴责小说《孽海花·第二回》中这样来写到,曰:「聘珠一扭身放了盆子,一屁股就坐下道:『瞎三话四,倪弗懂个。』」
上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你说话瞎三话四,我是听不太懂的。
像沪语方言“三不摆四不休”这个词汇,就是指没完没了。
有人用沪语方言来和对方说道:“侬为啥事体歇歇要就要缠牢缠住我啊?!侬哪能介三不罢四不休来缠牢吾覅肯放手啊!”……
上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你为什么没完没了得缠着我不放手。
像沪语方言“三脚两步”这个词汇,它的意思是说:某一类人走起路来是特别的快,也可以指某人做事情的时候是特别的迅速。
在我的印象当中,家中所有的长辈,走路最快的还是要数我的外婆张榴妹哦,她在生前的时候,走起路来真可谓是三脚两步的,别人走一步路,她能走三步路,也只有我这个外甥可以去赶上她的。
像沪语方言“勿领盆”这个词汇,它的沪语读音为:“fhaklinbhen”,它的意思就是在说:不买账;对压力、强势、暴力、威胁等就是不服与不怕的。而“三勿领盆”的意思就是说:某一类个人或人群,为人处世之道,一贯是如此的,什么都是不害怕的。
像沪语方言“三缺一伤阴骘(节)”词汇,其实就是一个俗语,这个词汇是搓麻将时的专用词汇,上海人欢喜把“打麻将”说成“搓麻将”,它的意思是说麻将就是属于需要四人一起玩的游戏,只来三个人缺一个仍玩不成,被约的人若不来,三人白等,有伤阴德。
像沪语方言“搞七捻三(廿三)”这个词汇,它的意思是说:或某人,或有一些人,为人处世就是胡闹、纠缠不清、会说昏话。
像沪语方言“老三老四”这个词汇,它的读音为:“lǎo sān lǎosì”这个词汇,不仅是属于沪语方言,也是属于吴语地区的吴方言,它的意思就是自以为是、摆老资格的神态来。在沪语方言当中,也是有它的一个近义词的,这个近义词就是“老嘎”(老:lo第三声 嘎:ga 第四声 短音)形容一个人做事仿佛很有经验的样子。
为什么在说方言的时候,不去用“老一老二”来表示自以为是呢?!就是因为在中国的古代和民间,是拥有很多种说法的,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是说,要是采用一和二的话,朗读起来就会变得太不通顺。古代一家有七八个小孩子,老三老四也确实是属于比较厉害的。
像沪语方言“狠三狠四”这个词汇,就是说有人在发一股狠劲。像这个词汇还是一句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很凶恶、残忍,或者控制感情,下定决心,或者坚决,或者严厉,或者厉害哦!
有人就用沪语方言来和对方说道:“侬迭只赤佬模子,覅晓得一天到夜狠三狠四点啥么事啊,侬也只拨过是一只洞里老虎而已,蹲拉屋里向么,也只会得欺负老婆搭尼子,到勒外头也只会得欺负三等叫花子,一旦碰着比侬更加狠个人,顿时立刻人就好像是一只煨灶猫一样覅声覅响,像侬迭种男人就是属于一个呒没出息个人!”……
上段文字的意思是说:真的不知道像你这种类型的人,一天到晚去发什么一股狠劲啊,你在家里面的话,最多也只会欺负妻子和儿子,在外面的话,最多也只会欺负不如自己的人,要是碰到比自己还要厉害的角色,就不敢响、不敢发什么声音的,就是没有出息的人。
沪语方言“丢三落四”这个词汇,它的读音为:“diū sān là sì”,它的意思就是形容某些人因为记忆力不好或粗心而忘事。
像“丢三落四”这个词汇,它最早的出处就是来源于我们国家清朝时期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一书中,在第六十七回就撰写有这样的一句话语,曰:“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不齐全。”在上海地区,有不少的沪语方言闲话,就是来源于我们国家古代的各种文学作品当中的,像“丢三落四”就是这个样子的。
譬如说:有人在教育自己家中的或子女,或小辈的时候,用沪语方言来说道:“侬做人搭做事体嘛,千万覅好投五投六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个。做事体搭做人侪是要认真细心一眼眼啊,覅要投五投六丢三落四个,拨大家看上去就好像一只落毛凤一样,还有个就是,侬要是一旦做覅好事体以后,自然而然就要拨人家看笑话,老戆个。”
上面一段文字,它到底又是在说一些什么呢?!它的意思就是在说:个人在做人与做事方面,要是始终都是急躁、冒失、莽撞而缺乏条理,不靠谱,还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就要被众人看不起的。
像沪语方言“小猫三,四只四”这个词汇,它的意思就是在说:在人数方面是属于比较稀少与稀落的,这里一共就没有几个人。
像沪语方言“乌勿三,白勿四”这个词汇,它的读音为:“wū bù sān bái bù sì”,这个词汇是拥有多种意思在里面的。它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在说:色彩紊乱,是属于不怎么分明清楚的。它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形容某一类个人或人群,就是属于肮脏与邋遢的。
像上面的一个沪语方言词汇,它就是来源于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石点头》一文当中,作者是明代天然痴叟,它还有另外三个名字,又名《醒世第二奇书》《五续今古奇观》《鸳鸯谱》,在《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中就撰写有这样的一句话语,说道:“可怜这清清白白一个好后生,弄得乌不三,白不四,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当文章撰写到此时此刻的时候,已经是撰写至末尾哦,我基本上已经把带有“三”字的沪语方言闲话,通通都囊括在其中哦……
没有让我想到的一件事情,但凡是和“三”字有关系的沪语方言俚语,竟然会被我撰写成为一个系列,我一口气连着写有五篇。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第一张图片是作者自己编辑的;③:各种沪语方言文字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④: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0年11月21日星期六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