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年(1333年属什么生肖)

趣说历史:元朝是怎么把自己玩没的?大元帝国最后的二十年

神州大地的少数民族,从炎黄时期就开始想着有一天能入主中原,做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努力了几千年,愿望终于被元世祖忽必烈实现,公元1271年,小忽同学定都北京,元朝建立,大元王朝历时98年,到第三位皇帝元武宗之后,频繁的更换皇帝,二十五年间里,居然换了八个皇帝佬,这帮蒙古贵族不想着怎么治理国家,成天你打我,我打你,相互争权夺利,到了元朝末期,也就是元顺帝当家的时候,贵族搞内战还不算,一边内战,他们还一边贪污,剥削老百姓,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记载: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 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补得职近曰好窠窟”,史书记载很长,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两句话,元朝的统治者们为了搂钱,频繁的向普通百姓收费,打官司政府要收钱,家里婚丧嫁娶要收钱,在家待着没有也要收钱,反正只要你活在元王朝的统治下,每分每秒,你都得向政府交钱。

(元世祖忽必烈像)

元朝贵族们敛财敛的起劲,也不忘了把土地瓜分瓜分,公主出嫁,赏赐土地,王公生日,赏赐土地,大臣有功,赏赐土地,中国拢共就那么就九百六十万的土地,可是当时的贵族何止那么多?自己的土地不够封赏的,就把农民的土地抢过来封赏,余阙《青阳集》卷三《宪使董公均役录》记载:“大家收谷岁至数百万斛,而小民皆无葢藏”,贵族土地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钱,农民本来就穷,地也不让种了,于是越来越穷。

(元朝的游牧贵族,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不种植农作物,只用来游猎)

搜刮完钱和土地,贵族们就开始享受,有钱了就可劲儿造呗,请客吃饭,吃饭送礼,摆阔呗,心血来潮还搞点浪漫,铺个黄金十里的大马路啥的,浪漫就代表着浪费,钱那玩意不搁花,没两天国库里的钱,自己手里的钱就花完了,花完了咋整,再找老百姓要,老百姓也没有了咋整,国家有印钞机,自己开始印钱,于是钱印的巨多,但是社会上流通的资源却越来越少,这边疯狂印钱,商品货品却越来越少,于是通货膨胀,东西更贵,钱更不值钱。

(出土于辽宁大连,元代至元通行宝钞,元政府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贬值)

国家财政让贵族们整完蛋了,他们还不满意,搞起人格歧视,把全天下人分为四等人,第一等人当然是他们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西域人),第三四等就是汉族人民,这下汉族人民可算遭殃了,不许汉人打猎,不许汉人学习武术,不许汉人有兵器。有人问菜刀算不算兵器,答案是算,所以汉人中,好几家共用一把菜刀,这还不算,汉人连名字都不能有,只能以数字来命名,比如后来推翻元朝统治的朱元璋,小时候没得名字,只能叫做朱重八。

(元朝颁布的“四等人制度”的文书)

赶上天公不作美,元统元年(1333年),北京附近下特大暴雨,灾民四十多万无处安置,第二年浙江受灾,灾民五十多万流离失所,又过几年,浙江再次受灾,灾民四十多万是饿的不行,再加上黄河决堤,当时的华夏大地基本上就算没有好地方了,尸横遍野,眼见黎民百姓受灾,元朝统治者深思熟虑后决定,啥也不管,反正都是汉人,死就死了。(后期曾着手治理过,但因各层官僚耽误工程款,收效甚微)汉族人民满脸黑人问号,再也受不了了,抢我钱抢我土地我忍了,名字没有我忍了,连菜刀也不让用我也忍了,现在命都要没了,忍不了了,各地农民成群结队,一场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

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发动起义,举起了起义反抗的第一面大旗,至元三年(1337年),广东朱光卿、聂秀卿起义,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队伍越来越多,北京南部一带,小规模起义已经有三百多起,基本上一天就有一起,当时参加起义的大多数都是汉人,于是元朝对汉族人民更加仇视,元代丞相伯颜甚至建议皇帝把张、王、刘、李、赵这五个汉人中的大姓全都杀了,这相当于纳粹对犹太人搞的灭族绝种政策啊,起义军一看元朝这么狠毒,于是反抗更加激烈。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黄河附近搞了一系列的封建迷信活动(往黄河底下放个一只眼睛的石头人,民工挖出来之后觉得这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争取了舆论支持后,在颍川(今安徽阜阳市)发动大规模起义,自称是宋朝后代,没想到事情败露,当地政府派兵镇压,韩山童被捕牺牲。

(后世人民为了纪念刘福通反抗的行为,为他修建了雕像)

韩山童虽然挂了,但刘福通活了下来,他逃跑之后,又重新起义,在河南,安徽,山东为根据地,和河北,山西,陕西的元军干仗,消灭了大量的元军主力,势力越来越大,加上当时的元顺帝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把大元王朝唯一有本事有能耐的宰相脱脱给罢免了,脱脱当时可是带着百万大军和这帮起义军对抗,他一下台,军队也解体了,政府军一看刘福通的起义军待遇挺好,五险一金,四菜一汤,纷纷加入,刘福通一看发展挺好,拥立同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在安徽亳州称帝,国号大宋,元朝一看反了你了,一群农民居然敢自立为帝,于是元政府动员当时的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就是有钱人,有钱人过的好,所以一般都拥戴政府,轻易不造反),这下不太妙了,由于地主阶级和政府军走到一起,至正十九年(1359年),刘福通兵败被杀,这股起义势力也被镇压下去了。

(元朝宰相脱脱,是元王朝为数不多的贤臣,但终被罢免)

一股势力被镇压下去,千万股势力站起来,那个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可就太多了,汉阳徐寿辉,武昌陈友谅,重庆明玉珍,苏州张士诚等等,他们都纷纷起义,依次对元王朝打了一套伤害,这帮人虽然起义很早,大大小小和元王朝的战役打了成百上千,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果实,因为这个时候, 一个后起之秀已经悄然到来,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长相奇丑,最后却成就了一番霸业)

朱元璋其实并没想过起义,他只是当时中国千千万万老百姓中逆来顺受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而已,但是架不住元朝统治实在太完蛋了,加上天灾人祸,《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朱元璋的亲人们基本上全都死光了,还不是被人杀死的,而是活脱脱饿死的,他没办法,只好跑到寺庙去出家,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造反,而是为了能混口饭吃,但他没想到的是,混这口饭的人很多,竞争非常激烈,没多久他就从寺庙被赶出去了,没办法,他只好投奔起义军,投奔起义军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是心血来潮想要造反,还是为了能混口饭吃。

(元末统治,民不聊生,像朱元璋这样全家饿死的家庭不在少数)

没想到他这一混,就混出个开国皇帝来,他先投濠州郭子兴,得到赏识之后,有了自己武装,又招揽天下精英造反份子,能打仗的,能算命的,能搞后勤的,基本上元末能人让他收了个遍,当时各路起义军,要么彼此之间不愉快,相互干仗争夺地盘,要么就勤勤恳恳和元朝打仗,没有人搭理这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朱元璋,老朱一看行,没人搭理我,于是偷偷养精蓄锐,蚕食胜利果实,攻占应天,大破陈汉,一统江南,建立大明,(有关朱元璋的发家史,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等我有时间专门写一篇),基本上就是一边收拾这些起义军竞争者,一边把积重难返的元王朝按在地上摩擦,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消灭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大元王朝的统治者们,可能最后也没想明白,这个亲手结束了自己国家命运的人,当初的志向并不是当皇帝,而只是一碗热乎的白米饭。

(电视剧《朱元璋》中,他功成名就,在南京建立大明)

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从十三世纪元朝灭南宋开始,各族人民就非常不服气,不断举行起义,反抗元朝非常扯淡和黑暗的统治,元末的农民战争持续了十八年,根据统计,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这场起义的人多达百万人,不仅神州大地义旗高举,塞外边陲也有人民响应,范围之广,历史罕见,虽然起义各部不齐心不协力,你争我抢,但还是把不可一世的大元送进了坟墓,试问元朝为何灭亡?其实很简单,世代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不善待黎民百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灭亡。

刘基文化:刘基成才与青田大鹤洞天“入世道教”的关系(二)

郑重申明:本文著作权属浙江省青田县鹤城镇台联会、青田刘基研究会朱秋海先生,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不得以纸质形式出版。

二.《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一一刘基自况学道青田山 刘基在青田石门洞求学,通常解读是一一1328年刘基随师郑复初到青田石门书院读书,攻读巜春秋》,并在这里得"天书",1333年刘基二十三岁中举進士。

不知何故,在刘基的诗词中没有直接写到"石门洞"三个字,间接写石门洞读书的能找到《戈溪》、《秋感》二首。

《冬至日泊舟戈溪》一一"日薄云阴雪在山,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烧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戈溪,石门洞旁,刘基曾经在这里"闭关"学习多年)。 《秋感》一一"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石床坠露珠光动,碧砌幽花玉色销。十载故人俱土壤,五更归梦负渔樵。怀来忆往成惆怅,蔓草羁虫对寂寥。

刘基回想在石门洞求学,躺在石床上,想到石床上露珠,瀑布幽花现已褪色的情境,但是都没用"石门洞"三个字。而在巜二鬼》诗中将在青田读书直接写为"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

《二鬼》 诗 ,刘基自况学道:"一鬼乘白豕(刘基生肖属猪),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到处州郡庠读书),浴咸池(沐浴整衣),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罔象出舞奔冯夷。

分析一下,刘基直接写"身骑青田鹤,去釆青田芝"的理由:

1.刘基学道与刘基家族的历史背景、道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基家族,自宋靖难之后,刘光世辅佐赵构,南渡建立南宋王朝。历封荣国公、杨国公。赠太师,谥武僖,追封安城郡王、鄜王。1142年光世己世,皇帝恩赐光世子刘尧仁,掌直秘阁事,主管台州崇道观。1145年升直敷文阁。1158年升资深学者刘尧仁,任秘阁修撰。于是刘氏家族从尚武转为修文。主管崇道观与洞天福地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天台是道教赤城大洞天所在地,叶法善也曾栖此修道。刘基《感兴》诗赞"赤城霞气接天台,上界仙宫此地开"。刘基的曾祖父刘濠,官至宋翰林掌书。翰林院总领天文、:…并掌制诰之事。曾祖刘濠,为人乐善好施。《神道碑铭》记"祖孙同心,破家以救万命"。 "行善积德"的道教信仰,早就融入刘基的血液之中。

2.刘基存志高远,赤鲤要跳龙门。圣人传道,易诗书礼,诸子百家,无书不读,《兵法》、《周易》最为兴趣。

四书註、五经文,大学中庸对孟子,巜春秋明经》的准备都已经完成。 学《兵法》,研《周易》,穷理尽性,通天地人是他的追求。

3.青田是叶法善得道成仙的地方。在郡庠读书时,他就跟道士吴梅涧结为好友,去拜访葛洪炼丹处,拜访妙成观,问道叶法善,留下"纯阳道士重来日,为问蓬来是那边"之问?到青田是学习叶仙翁的好地方。于是"身骑青田鹤,去釆青田芝",儒道双修, 顺理成章。

这个过程有二个亮点:

亮点一.巜刘基学兵法》

刘基视《兵法》是制敌之术(先祖尚武)。在元朝,士弗尚,而他早就读《孙子十三篇》,深知"好战必亡,忘战必倾"之道理。

(1329年)天历中,刘基在石门洞求学期,他到庐山寻师学巜兵法》,获《汉武侯兵法心要》。刘基自述"余尝学武,阅五十余家兵书,负笈寻师,皆不得其妙耳。是天历年中,至庐山中,得遇一子受此文,秘密其诀,钳口结舌,不敢辄言,从悦作乱伤占得失,经十二阵皆应其图,不曾差误"。其后刘基在《汉武候兵法心要序》中云:"是书得而珍宝韫匮以久,再摘诸家兵法之要与夫天文之书类纂成集,以便后学之览" ,后有《百战奇略》。这是刘基"故里无书问远遊",寻师问书,很重要的收获之一。

亮点二.刘基"釆芝青田山",循仙翁叶法善,钻研《周易》,儒道双修。

刘基学易悟性很高,源自《周易》的理学"太初"、"太极"宇宙观,就反映在学习上。石门求学之初就讲理性于老师。《行状》曰"(刘基)讲理性于复初郑先生,闻濓洛心法,即得旨归。先生大器之乃谓公(刘父)曰:吾将以天道无报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门矣!"(郑先生赞少年刘基天才,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必高公之门矣"!(而刘基在"手持斑竹"墨迹中,??强调自己十分勤奋,刘基是天才十勤奋。)

1331年元至顺辛未年,刘基为青田陈氏作《陈氏谱序》,运用太極理论,论天地人,序三才之理。论五常,仁义礼智伩,传人伦之道 。 历史上到青田大鹤洞天慕仙的人很多。宋处州郡守刘泾在太鹤山石壁刻有巜慕仙铭》, 刘基儿子刘璟《崇道观寄王松涧道士诗》表明:"披云我欲寻真诀,愿借当年莲叶舟"之志。

刘基到青田求学,葛洪的儒道双修入世道教,叶法善的"滴露研朱点《周易》",石门洞的"儒道一源同径入,仙凡二致过桥分"…都是刘基必采之芝。易道奥而难,刘基对《周易》的研究, 后来又经历辞职会贤才,"隐居力学,道益明"。

《二鬼》诗"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罔象出舞奔冯夷"。这段写的就是刘基第一次辞职:"隐居力学,至是而道益明"的階段。在仙都赤城刘基有好多道友,其中第一次辞职和仙人冷谦,相约遊庐山有代表性。(冷谦 ,字啟敬,湖南武陵人。生於宋理宗(瑞平),与刘基共遊庐山已百余岁,时刘基三十三岁。明永乐成祖捕之,全家遁去。广传刘基数术之学,多得之異人,冷谦是其一也。其后俩人来往密切,同住杭城,又同为明朝官员。两人遊庐山,仙人冷谦作山水画,在淘宝上出现。画上有冷谦题记,青田刘基题诗。它填补了刘基《行状》的空缺,是刘基继续学道的珍贵历史资料。仙都赤城的道友,骑鸾翳来陪随,接待的规格很高。仙都雅宅陈氏族谱,有刘基是XX的二女婿记载,也可能真的,缙云还有好多刘基活动信息。(附画)

刘基五十岁作《灵棋经注》,在易学研究史上,做出了新贡献。

巜灵棋径》能知未然事,以占时用兵出行,万不失一。它是易经的精髓。对《灵棋经注》,刘自况:"非精於易者,又焉能为灵棋之辞也。灵棋象易而作也,非精於易者不能也。变易之义非通天下之至賾者不识也" 。"余每喜其占验而病解毒者,不能尽作者之旨,故为申其意而为之言,若夫以为黄石公之授,張子房之传,则史氏無其文,不敢从而博会之也"。刘基穷理尽性,学易经下的功夫,几十年的追求,为民为国留下文献,收入巜四库全书》。杨守陈巜诚意伯文集序》曰:"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结束语》 天生一代伟人,必有过人之才、过人之智。始而画策定计,人或以为诞;既而制胜成功,人咸以为神。徐而究之,则非诞非神,而悉本乎道,顾人弗之察耳。(引自晋江张汝湖《刘文成先生集序》)刘基"身骑青田鹤,去釆青田芝"学入世之道,研巜周易》,儒道双修,是我国道教史的一亮点。青田入世道教,历史上培养出两位重量级的国师叶法善、刘基,提供了培养精英人才的先例,这跟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同出一源,这是我们青田古文化的特色,伹由于历史的原因,知道的人不多,现在重提,献给国家与刘基故里青田。作者:青田鹤城台联会青田刘基研究会朱秋海。2017年12月。

原来中国古代是这样防火的

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火灾防范经验,并且各朝各代对失火都制定了详细的刑法以惩罚火灾责任人、制约火灾的发生。今天,本期节目就来讲一讲古代的防火,希望借此能提高一下您的消防安全意识。

我国古代,先民对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在生活中非常重视。早在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中就首次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论述,《周易·下经》的原文是:“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还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这证明我们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技术了。清朝初年沈自南的著作《艺林汇考》里面,记载了春秋时代,使用雄黄避火。《韩非子》里说,战国时期,“慎火涂其隙”,“厚涂以备火”。就是把缝隙给封起来,防火涂料涂厚点,谨防起火。《韩非子·喻老》中也记载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日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丈人无火患。”意思说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所以老人谨防着火而把缝隙涂封起来,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火灾了。我们再看《墨子》,在《备城门》这篇里,它说:“救熏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意思是若敌人往城门上射火箭,想烧城门,我们要凿门扇,安上木栈,涂上泥,拿盛水的麻斗、皮革做的盆来救火。以上这些记载,都说明先民们不断的在探索用雄黄等等制作防火涂料,涂到建筑物上来防火。到了战国,还出现一个有关防火的小典故,叫“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汉初年的无神论哲学家桓谭的著作《新论·见微》篇中。原文是: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髠。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这个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智慧超群,滑稽善辩。《史记·滑稽列传》和《吕氏春秋》都有所记载。这个典故说的是,淳于髡到邻居家做客,发现他家的烟囱太直,而且把柴火都堆放在了炉灶旁边。他一看,这很危险啊,就好意提醒邻居,说:“你这样容易着火”,建议他把烟囱做成弯的,把柴禾搬到远离炉灶的地方。可邻居不听,当耳旁风,觉得你多管闲事。没想到后来果然着火了,房屋都烧了。当时周围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这才把火扑灭。为了答谢众人帮忙救火,淳于髡的这位邻居就杀羊备酒,答谢诸位,唯独没叫淳于髡。在场的聪明人里有明白其中缘由的,便讥讽他,说:之前淳于髡给你出主意防患于未然,你不把人家当好人;现在家里着火了,你却只把帮你救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奉为坐上客,“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你这不是本末颠倒,前后不分吗?当时要是听了人家淳于髡的,能着火吗!这个典故,非常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现在我们很多防火监督员去检查单位,结果认真履职、细致检查,在他们眼里成了“找茬儿”,成了“杞人忧天、小题大做”,这不就是“曲突徙薪无恩泽”吗?所以,通过这则典故我们发现,战国时候人们就有了很强的防火意识,我们现在人,这种意识应该更强。到了东汉,随着人们防灾意识的增强,就出现了完整的理论,比如,东汉政论家、史学家荀悦在著作《申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叫:“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意思是说,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是上策;其次是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赶紧补救;最次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惩戒。这段文字,从理论上阐述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成语“防患于未然”就出自于此。古人的这种思想很高明啊,对火灾来说,就是救火虽然与防火同等重要,但平时一定要把防火放在第一位。这个论述是对消防工作的精辟概括和总结,至今我们仍在遵循这种指导思想。东汉不仅防火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还推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汉明帝,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是东汉为数不多的有为君主之一。他就非常重视防火,在建造洛阳北宫正殿“德阳殿”时,开河引水到殿前,这样就解决了消防用水的问题。到了西晋,晋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位,他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贾南风。据《晋书》所载,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洛阳武库失火,“彪建计断屋,得出诸宝器。”就是时任积弩将军的刘彪提议把与着火房屋相邻的建筑物拆掉,这样一来,抢救出了很多珠宝器物。这是中国历史上灭火战术最早的记录之一。再往后到了隋唐,出于防火需要,砖瓦制陶等耐火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开发利用石材,建造石塔,石窟,雕石像,对防御火灾、保存佛教建筑和佛像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德宗李适时期,这李适的母亲就是电视剧《大唐荣耀》里景甜演的那个沈珍珠。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通典》的作者杜佑,时任岭南节度使,推出了很多防火方面的新举措,为当地的消防安全做出了极大贡献。《新唐书·杜佑传》所载:“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灾。” 衢,是指大路,尤其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武汉就叫九省通衢。廛,是指古代城市里老百姓住的房屋,开的店,都叫廛。闬是指门,特别是街道里巷的门,过去很多大街,比如繁华的商业街,都有类似牌楼似的大门。那么这个“开大衢,疏析廛闬”,就是把道路拓宽,各种房屋建的要有规划,屋子与屋子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别太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有防火间距。那么,请诸位想想,道路拓宽了,就有了足够的消防通道,遇到火灾,救援力量能及时赶到,不会拥堵;有了防火间距,就能防止火灾肆意蔓延,不用像刚才我们讲的西晋那会儿一着火就得赶紧把临近的建筑拆掉,来降低损失。所以,“开大衢,疏析廛闬”,短短七个字,就揭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最典型的消防规划。到了宋朝,北宋的时候,官府就大面积普及老百姓盖砖瓦房,还拆除“侵占官道”的违章建筑,以保证救火的时候畅通无阻。在开封城,每隔四五百米就有一个\"军巡铺\",兼管治安及消防。每个军巡铺发放水桶、火叉、铁锚、斧锯、消防梯等消防器具。水桶和消防梯大家都知道是干嘛的,这火叉、铁锚、斧锯等等,主要用来破拆,着火的时候拆除房屋,防止蔓延。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333年十一月,刚刚发生了一场火灾,高宗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出台硬性措施,命令每个社区,都要开辟火巷,以此来留出防火间距,避免今后着火就着一片的惨剧,并要求有关部门改建宫室,“盖瓦房”、“务宽阔”。绍熙年间,南宋著名学者袁甫出任徽州知州,他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在一份呈报朝廷的报告中,说他设立了专管防火的“防虞员”和负责救火的“潜火军卒”,配置消防器具。宋朝之后,由政府积极组建专业消防队的公共消防制度差不多中断了,但由基层官署和民间的灭火组织延续了下来。此外,人们的防火意识依然很强。元朝科学家王祯,先后编著了《农书》和《杂录》,把消防技术专论《法长生屋》和《法制灰泥附》收入其中。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徽州知府何歆指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他组织百姓修建防火墙,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何歆创建的“何公火墙”,由于能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故名“封火墙”,是徽派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清朝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五月,当时吉林着了场大火,乾隆就下谕旨,要求重新修盖房屋,将街道“展宽二三尺,大所草房,俱改瓦房”。同治年间,天津建起了一座新式火药库,当时规定全库内外不能见一点铁,凡有铁之处,都用木头包起来,为的是防止铁摩擦起火星,还在库房的房顶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起火。

好了,讲到这儿,我们发现古代先民为了防火,真是想尽办法方法,不断更新技术,有效减少了火灾的发生,降低了损失,充分显示出先民的聪明、智慧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实,今天也没展开讲,仅仅是点到为止,也有很多没点到。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研究,不防在评论区留言,为我补充补充。好,今天就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 辑:刘 超审 核:刘 超来 源:严知有理(喜马拉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7/1697210019365602.html
上一篇:计都星是什么意思(计都星照命化解方法)
下一篇:梦见石榴(梦见石榴树上好多石榴)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