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何姓孔?
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一位大思想家,是儒学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对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后还将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一切。
可以说孔子那一套忠君、仁爱、中庸思想已经在中国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深入骨髓、挥之不去。
孔子被历代统治者成为孔圣人,大成至圣先师,抬到了高高的神坛。但孔圣人并不是天上的神,而是人造的神,他是有血有肉的。
作为一个来自凡间的神,孔子当然不是跟孙悟空那样,是从石头中缝蹦出来的,他不但有母亲,还有父亲。
史料说的明白,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国的一个叫颜徵在的贵妇人分娩,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这个孩子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孔丘、孔圣人。
孔子出生后,像全世界所有的父亲一样,他的父亲叔梁纥也欣喜若狂,把他抱在怀里爱不释手。接下来该做的事,就是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给孩子起名。
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也许是因为太兴奋了,父亲这个才高八斗的学子一时间竟然想不出合适的名字。这时候,他忽然看见孩子的头顶有凹陷,就像起伏的山丘,于是灵机一动,就给儿子取名丘,这样一来孩子就有姓名了——孔丘。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发现不对劲了,孔子老爸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在,孩子不随母姓不跟父姓,姓孔,有没有搞错,难道孔子的母亲她?
我们知道中国是血统论最盛行的国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凡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无不是名人之后,哪怕不是,也要追根溯源找上一个名人去攀附。
而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祖上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辈,可以说是家世显赫。
孔子自己就曾经说过,自己祖上是商朝贵族,由此可知,孔子如此伟大,祖上跟上古圣王殷一定有血缘关系,后来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商朝贵族被封于商丘,建国宋国。
而作为殷的皇族,孔子家族自然也就成为宋国新贵,地位非常显赫。不过世事无常,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宋国局势出现动荡,搞得人心惶惶,贵族的护身符也不管用,而且还首当其冲成为的受害者。
叔梁纥一看还等什么,撒丫子吧,于是就拼命向东,一溜烟跑到了鲁国。
儿子英雄爹好汉,孔子学问如此了得,父亲叔梁纥也不是省油的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文武双全、满腹韬略。
史书中说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孔武有力,且能文能武"。
是金子,到哪都要发光。移民到鲁国之后,叔梁纥立马受到重用,被录用为公务员,不久之后就得到升迁,任职陬邑大夫。
都说乱世出英雄,由于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叔梁纥的文采没有得到发挥,武功倒是大显神威。
在一次征战之中,鲁国士兵士气高昂,呐喊着潮水般涌向城门,城门马上就要攻破,这时候狡猾的敌人故意放水,打开城门,等鲁队冲进去一部分的时候,守城军队突然要把城门放下。
这样一来,进城的士兵就会孤立无援被包饺子。
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候,叔梁纥大喊一声,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上前去,用自己血小山一样的肩膀死死顶住了城门不让落下,城里的鲁兵趁机出城转危为安,叔梁纥一扛成名。
叔梁纥回国后受到嘉奖成为战斗英雄,鲁国君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可谓是功成名就。
但是人没有万事如意的,叔梁纥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接班人,没有后代,都六十出头了,依旧颗粒无收。
不过说没有后代也不符合事实,叔梁纥妻子都没有生育,小妾倒是生了一个儿子,但有腿疾,不是完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梁纥对此耿耿于怀,为了完成使命,年过六十的叔梁纥决定再娶一个,就不信了。
既然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就要门当户对,要让将来的孩子有个纯正的贵族血统。叔梁纥听说就鲁国贵族颜氏家中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托人前去提亲。
颜氏共有3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一听叔梁纥年龄都连连摇头;因为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六十岁的人随时都会向阎王爷报到,说不定嫁过去蜜月没过就要守寡。
只有三女儿颜徵在不在意对方年龄,说只要对方人品可以,身强力壮比什么都好,于是颜徵就成为叔梁纥。
新婚之后,叔梁纥为了要儿子也是拼了,不仅到处祈祷,求神拜佛,还非常注意养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尼丘山祈祷后,颜徵在终于怀孕。
孔子出生后,因脑袋上有一个凹陷,又在尼丘山得子,因此取名丘,家中排行老二取字仲尼,所以那个年代人们叫他孔老二。
由此可见,孔子母亲人品没有问题,那么孔子为什么没有随父姓呢?这跟春秋时期的姓氏习惯有关。
众所周知,现在的人是有名,有姓,而古代人则有姓有氏还有名字,非常复杂。
所谓姓,是大单位,也就是一个庞大的族群的代号,族群里衍生出小的单位,就是氏。
孔子身上有商朝贵族血统,是殷的后代,根据史料查知,商朝的王族姓子,因此,孔子也是姓子的。
根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孔子家族传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的时候,已经"五世亲尽",也就是到了分支的时候了。按照规矩,分支的时候,应该用族长名号,于是族长孔父嘉的名号就成了氏,孔氏家族由此诞生。
问题来了,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开始就已经有了孔氏家族了,孔子的老爸为什么没有姓孔,而是叫叔梁纥?
原因很简单,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没有权威,什么规矩都没有,人的称呼也是非常随便,有喊姓加名的,有喊氏加名的,有的则直呼其名。
这就像现代人如果单位里有个高力士,有人喊老高,有人喊小高,有人喊大力,有人喊小士,而他的父母则会亲昵地喊他"士"。有所不同的是,现代人不管咋喊,身份证、户口本上不会乱,古代则是乱到家了。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叫嬴政,赢是他的姓,而他的氏为赵,母亲就被称为赵姬,因此叫他赵政也没叫错。
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里面没有姓,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如果很规范地去叫他,孔子父亲应该叫孔纥。
《论语》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一直充当着学习教材的作用,儿童启蒙阶段尤其如此。
马云在一次采访中说:“这么多年来,我最近在看、重复看的、不断看的书,就是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和佛经,我从中受益最深,这才是真正人类的智慧。”
思想家章太炎:“读《三字经》不如读《百家姓》,读《百家姓》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不如读《论语》。”
北宋名相赵普:“《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作家余秋雨:“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现在的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学习《论语》,是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作为家长来说,自己最好也能够读《论语》,如果工作忙做不到,至少可以劝自家的小朋友能读《论语》。修身养性、提高礼貌修养不说,学习考试中也离不开《论语》的内容。
孔子家乡:5座山峰对峙,5条河流汇集,是“五常”诞生的原因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小将《论语》里的这句话当作激励前行的箴言,从而对孔夫子抱有深深的敬意。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不断被完善加固,“仁、义、礼、智、信”所展现的精神面貌充满阳光正能量,潜移默化着言行、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在西方人看来,这即是东亚思想美学典范。它最初发源于齐鲁大地。如果进一步追问“它是如何产生的?因何产生?”,来孔圣人的家乡曲阜尼山圣境看看,相信能找到很多形象而有趣的答案。
走进圣人的家乡尼山圣境之行是一次见学之旅,更像朝圣。如果你也是孔子的粉丝,肯定也会奇怪,为什么孔子的门徒那么多?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们一致对老师由衷的敬佩,死心塌地跟随孔子周游列国,随时随地沐浴老师的谆谆教诲,汲取精神能量。
因孔子的学问太过深厚,以至于孔子被追随者们视为“自打娘胎里出来就能对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天人”。有这层光环加身,不禁又要问: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圣境”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众所周知,孔子是鲁国人。山东称之为“齐鲁大地”是因为春秋时代这里有齐国、鲁国两个国家。鲁国即是现在的曲阜。尼山圣境则在曲阜市区东南方向25公里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鲁国昌平陬邑大夫叔梁纥与颜征在“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取了出生地尼丘山的名字——丘,后人避孔子讳称为这座山为“尼山”。
尼山不高,但秀奇。构成尼山圣境的众多元素多和5有关。这里有5座并列的山峰,5条溪流源源不断汇入圣水湖。沿岸草木郁郁葱葱,古柏参天。山环水抱之中,有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母亲的家乡颜母村。最为显赫的是一尊高大孔子铜像,矗立在尼山半山腰。孔子面朝圣水湖,身体前倾,双手行古代士相见礼。
想必看到这样的孔子形象,游人们都不会陌生。全国那么多的夫子庙都沿用了这个姿势。源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形教图》。春秋时期的礼仪,等同于现在的鞠躬握手问候。而且还有恭候、恭迎之意。是“礼”的表现。一种对人、对天地、对万物发自内心的尊重。让人联想到《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尼山圣境另一部分是依山而建的大学堂。这里根据孔子思想的核心“五常”,契合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黑白黄红绿”,设计了“礼智仁义信”5座华丽的厅堂。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是其他四常的基础,所以仁厅最大。以仁厅为中,“义礼、智信”安放两侧。孔子称之为“据于仁”。
在仁厅,我们一起手读论语,用毛笔将论语的一字一句写出来,铭记于心。每天临近中午,这里会上演一场灯光秀。配合着声光电影,穿越春秋,引人入胜。
礼厅,代表对“礼乐”的崇尚。礼乐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在礼厅看到了天井上的凤凰图案。这一片段源于孔子出生的民间传说。
孔子生下来时相貌怪异。头顶如反扣着的盂,中间低凹,四边高出。面有五露之相: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父亲叔梁纥以为是个怪物,便将他放在洞中,和妻子回了家。接着,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尼山上一只母老虎跑来为他哺乳。当时洞中闷热,老鹰也飞来用翅膀为他扇扇降温。这一幕被山上的村民看到,都认为洞中的小孩是凤凰之子。
金声玉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礼乐”。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关于这一点,礼厅的表现力还不够丰富,所以又专门设了能容纳600观众的礼乐堂。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真人实景剧《金声玉振》,配合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将“明礼生活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金声玉振”四个字曾在曲阜孔庙的石牌坊上见到过。由明嘉靖年间的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意思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史记记载孔子最痛恨礼崩乐坏,他的精神最高诉求是能回到周公定制的周礼时代。尽管西周距现在已经过去了3000年,能读懂那个时期文字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印象已经非常模糊。然而《金声玉振》却帮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这场足足有一个小时时长的演出,将我们的尼山见学之旅推向高潮,从中收获了古人的精神财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竟如此的波澜壮阔。
烟花结尾从礼乐堂走出来,天色已晚。临别之际,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烟火表演。七彩水幕以山河湖泊为大背景,无人机矩阵高空走秀,科技融合风景、艺术,紧紧契合圣境主题,太完美了。
最后,绚丽的烟花冲出天际,串联起千年感动。湖面上映出孔子的伟岸身影,熠熠生辉。此情此景又想起《朱子语类》里的那句“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让人类文明攀上了一个让后人仰望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