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名字用了3000多年,1584个成语跟这座城市有关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直存在的国家。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中,有许多城市换了很多名称,但是也有一个城市,一直保持着自己原来的名称,就是邯郸。
一提到邯郸,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少年,因为羡慕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好看,就专门来到邯郸学习邯郸步。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没有学会邯郸步,连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都忘记了。
这个故事现在还被我们拿来嘲笑那个少年,也借此机会来嘲笑那些一味模仿其他人的人。也有文献指出:不是那个少年笨,而是邯郸步太难学了。原因是,古城邯郸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城市,礼仪习俗特别多特别复杂,所以少年才没有学会。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能够看出,邯郸都是一座礼仪之城。
邯郸不仅仅是一座注重礼仪的城市。邯郸作为一座3100余年没有改名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沉淀的历史文化也是其他城市的几倍,有了这些历史文化的滋养,才有了在抗日战场以及解放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们,也才有了现在古色古香的邯郸城。
邯郸地名的来源邯郸这个地名的来源一般来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邯郸这个城市以前是被称为"甘丹"。甘丹的含义就是日升日落之地。因此,看来,在我国古代,甘丹就是日升日落之地。第二种说法就是邯郸地名是由一个姓氏演变而来的,后来就逐渐变成了城市的名称。
第三种说法也是最有历史依据的说法:在《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一段原文:"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这段原文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在邯郸的东城有一座邯郸山,单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山脉的尽头,所以,这座城市就被就被成为"邯郸";又因为"城廓从邑",所以,就在单字的旁边加了一个阝,这样,邯郸就变成了现在的邯郸。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除了这些多样的的名称来源,邯郸作为我国唯一一个3100多年没有改名的的城市,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中间最为有名的就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据一名专门研究成语的邯郸专家指出,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约有1584条,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成语之都。
例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等我们熟知出自于邯郸的成语故事,还有顶天立地、纸上谈兵、奉公守法、毛遂自荐、旷日持久等一些我们熟知却不知道出自邯郸的成语。这些成语滋养了邯郸这个文明古城,铸就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作为一个拥有着3100余年历史的古城,也拥有着很多文化脉系:例如中皇山女娲文化等文化脉系。在这里就举几个著名的文化脉系的例子:
红色圣地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邯郸位于华北敌后抗日战场的最前沿。在这里,无数的战士以及将领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邯郸建立了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除了这些物质性建筑以外,邯郸还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人民日报》、《人民画报》都是在邯郸创刊的,这些报纸带给了中国人民无穷的力量源泉,也激励着中国人民走向自由。
鸡泽毛遂文化"毛遂自荐"、"一言九鼎"、"脱颖而出"的典故故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后来,我们就用"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敢于主动推荐自己的人。毛遂也给我们一直以来以谦逊为守则的那些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敢于推荐自己的形象。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只有你自己做好准备,才能够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更好的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毛遂的故乡就是鸡泽县。于是,毛遂精神就变成了当地的文化遗产,激励着当地人民勇敢探索、毛遂自荐、敢于人先。毛遂文化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也会有利于当地人才的发展。同时,毛遂文化现在也变成了全中国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利于我们全社会积极向上,营造社会主义新风尚。
广府太极文化太极,应该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套拳法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强身健体。太极拳创建宗师就是邯郸永年县的杨露禅和武禹襄,因此,永年县被国家授予"太极拳圣地"等荣誉称号。久而久之,在广府就形成了太极文化。这种太极文化,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向世界传播健康和友谊的纽带,也成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旗帜。太极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向全世界传播开来,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皇山女娲文化女娲,在我国传说中是人类的始祖。是"女娲造人",才有了现在14亿多的泱泱大国;是"女娲补天;才有了现在安居乐业的景象。虽然这是创说,但依然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我国古代人民对于人类起源的原始思考。
著名的女娲皇宫就位于邯郸的中皇山之上。女娲皇宫所代表的就是女娲文化,女娲文化所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些民族精神的支撑,才能够支撑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邯郸,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一座3100多年未改名的城市。她不仅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故事,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的存在,才激励着我们民族战胜一次又一次的磨难。
这些历史文化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已经变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敢于人先、无私奉献。这些民族精神都是我们的瑰宝,激励着我们中国人民不断前进。
“满江红”英译之我见
作者:傅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岳飞《满江红》词意图曹小钦
电影《满江红》片名(亦即岳飞名作所用词牌名)英语译为“FullRiverRed”,一时讥评如潮,纷纷以为太简单而不好。然而,此译貌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反倒是大巧若拙,一字不易的绝妙好译。
先看词牌“满江红”的意思:一说是指某种水生漂浮植物,秋冬变红,广布水面的景象;一说是指朝阳照临江面的景象,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句。其实也可能是指夕阳临江之景,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当然,想到岳飞所处语境,也不排除有人会把“满江红”与“匈奴血”以及成语“血流成河”联系起来。但无论究何所指,其字面及所描写的画面都只不过是“满江红色”而已,这才是诗意所在。
英译“FullRiverRed”看似字字对应的词典翻译,其实从语法角度看十分严谨。“full”是形容词,修饰“river”;“river”本是名词,此处用为形容词,与“full”一同修饰“red”,二者之间本可以加连字符,形成形容词组“full-river”,但一般可省略;“red”此处是名词,不是形容词。由此看来,“FullRiverRed”与“满江红”不仅字字对应,而且语法一致,意思也丝丝入扣,分毫不差。
有知者考证,此译源自德国汉学家卫德明(HellmutWilhelm)的译本;除了上举“直译”外,他还有一种“意译”的“满江红”版本:“Rednessallacrosstheriver”。后者显然比前者逊色多了。不仅字数多了,意思也受限制,直接呈现变成了间接陈说,完全失却了诗意。
有人说,翻译即诠释(interpretation)。愚以为,在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诠释不应明白显示在译文里,而应暗中体现在还原的字面上。即如上例,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只呈现字面,而把诠释的活儿留给读者。汉语和英语读者所得字面意思提示相同,即为等效,至于各自因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产生的诠释差异,就不是译者该操心的事儿了。
上述“直译”有点儿像每个外语初学者都会做的事情:在生词旁边标注从词典上查来的一个意思,难怪让人瞧不起。其实类似方法历史悠久,在各种语言,尤其是古典语言的学习中一直被广泛采用。西方人学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就有专门印制的这种双语对照本,叫“crib”。日本人学古汉语也是如此。美国诗人以斯拉·庞德就是对厄内斯特·费诺罗萨听日本汉学家讲解中国古诗所作英文笔记略加润色就为西方世界“发明”(原文是“invented”,其实应该译“杜撰”)了中国诗。一般人不识“FullRiverRed”之妙,大概就是因为把语法严谨、意思精确的直译误当成了未加润色语法关系不明的“crib”之故。可见,直译(literaltranslation)对于译诗尤其有效,是最好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给读者保留诠释的空间。紧扣字面(当然要在吃透意思的前提下)即得中靶心,才经得起与原文对读,其他各种弄巧的意译(interpretation)则都是不中。而字面还原的程度与译者的功力成正比。总之,译诗以宁拙勿巧为上。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7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