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娘娘命
那一天,老黄历上写着:“三月初三,王母娘娘成道日,宜居家,宜裁剪,不宜生产,不宜丧葬。”追求自由幸福的年轻人,谁会在乎这些,只有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每天都会仔细看一眼老黄历上的话,并将其深深地记在心里……
唐朝时期,丰城有一户姓柳的人家,柳家世代经商,家底深厚,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柳家三代单传,柳老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为柳家开枝散叶,因此娶了五个媳妇。
可天不遂人愿,这五个媳妇都不争气,嫁入柳家多年肚子始终没什么动静。直到柳老爷三十岁那年,娶了一个姓胡的女孩。胡氏面容清秀,厚胸脯大屁股,一看就是能生男娃的主。
果不其然,胡氏刚嫁入柳家不到三个月就怀孕了,这可把柳老爷给激动坏了。胡氏看了好几次郎中,郎中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是个男娃,每次柳老爷听后都乐得合不拢嘴。不过比起男娃,胡氏更喜欢女孩,但碍于丈夫的想法,她也不能表现出来。
眨眼到了临盆的日子,那天刚好是三月初二,胡氏的肚子疼得厉害,可孩子迟迟生不下来。听着妻子的惨叫,柳老爷在房外来回踱步,心急如焚,心里还不停祈祷,一定要顺利,孩子千万不能在三月三出生。
这其实是当地的一个说法,据说三月三跟清明是一样的,很邪门,在这天生下来的孩子天生五弊三缺。也有人说,这一天是王母娘娘的成道日,家里只要供有仙家,就必须摆大供,虽说只是流传的说法,可男孩出生最好还是占二五八的数字比较好。
可到底还是让柳老爷失望了,胡氏挣扎到半夜,直到过了子时,才将孩子生下来,且是个女孩。不止如此,女婴是盘着腿出来的,也就是膝盖先出来,属于胎位不正,且出生后没有哭。
稳婆看着怀里的孩子,轻轻地拍打她的屁股,想把她打哭,毕竟新生儿大哭代表将来健健康康。可让稳婆没想到的是,女婴被拍打后,非但没哭,反而咯咯咯笑了起来,笑得稳婆心里直发麻。
都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看到妻子生了个女儿的时候,柳老爷又气又无奈,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不要。稳婆将孩子递给他的时候,孩子还在笑,甚至还睁开了眼,漆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虽说可爱,可也显得异常诡异。不过此刻的柳老爷,哪还有心情注意孩子是哭是笑。
之后,夫妻俩为孩子起名柳欣阳,悉心照顾。可没多久,关于柳欣阳的风言风语就越来越多。村里一些老者说胡氏三月初二就闹生,结果硬是拖到了三月三,何况还是盘着腿笑着出生的,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另外,生之前郎中和稳婆都很确定,一定是个男孩,结果生下来却变成女孩了,这孩子肯定不简单!
柳老爷听到这些传言后,再回想起女儿出生时的情景,心里也直打鼓。另外,柳欣阳自从出生那晚笑过后,就再也没笑过,也没哭闹过,她的眼睛很亮,却没有神,看起来空洞洞的。
而在柳欣阳一岁那年,柳老爷忽然患病去世,他另外的五个媳妇,为了争夺家产大打出手,好好的柳家四分五裂。一时间,柳欣阳又被推上了舆论的制高点,村民们纷纷骂她灾星,说她就是来讨债的,不然正值壮年的柳老爷怎么会死,五个媳妇也不会争得你死我活。
胡氏无力反驳,只能在夜里偷偷抹眼泪。柳欣阳却始终一副木讷的样子,吃饭、睡觉、没事就发呆。到了五岁的时候,柳欣阳仍旧不会开口说话,看起来就像个痴呆儿,村里其他的孩子也总是欺负她。
有一次出门,几个孩子将其团团围住,骂她是灾星,害死她爹,还用石头砸她,说什么要为民除害。柳欣阳的脑袋都被砸破了,可她仍旧立在原地,一双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个孩子,最后居然把他们给吓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欣阳仍旧不愿开口说话,甚至连情绪都很少有。就在胡氏慢慢接受村民们的说法时,一个云游道士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
这天午后,胡氏带着柳欣阳上街买菜。就在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云游道士从巷子里钻了出来,立马就注意到了人群中的柳欣阳。当时柳欣阳已经快十岁了,个头也不小,长得也越发漂亮。道士立马冲上去,围着柳欣阳上下打量。
不等母子俩反应过来,道士脸色忽变,随即跪在柳欣阳面前,不断磕头行礼。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很快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大家纷纷围聚上来,想看看这道士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胡氏有些无奈,赶忙将女儿拉到身后,随即伸手去扶那道士,并询问这究竟是何意。道士也不废话,当即开口道:“夫人,我若没猜错,她是三月三出生的吧,还是盘腿笑着生出来的!”
胡氏听后大吃一惊,这道士一看就不是本地人,他们也是第一次见面,可他却能准确地说出女儿出生时的情况,看来的确有两把刷子。胡氏没有否认,默默点了点头。
道士继续道:“三月初三 ,盘生娘娘,站生子,贫道若是没看错的话,她就是万中无一的娘娘命,将来定能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
胡氏听后一脸欣喜,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再看一直很木讷的柳欣阳,在听到道士所说的话后,她的嘴巴微动,眼神明显亮了一下,但表现得很是淡定。
关于这件事,村民们半信半疑,但村里说柳欣阳是灾星、欺负她的人渐渐没有了,毕竟那道士若是说的是真的,将来柳欣阳飞黄腾达了,报复他们该怎么办。可能是受此影响,道士离开后,柳欣阳的情况就开始好转,先是会开口说话了,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可把胡氏给高兴坏了。
后来,当地爆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母子俩则搬到了外地。直到十年后,母子俩才再次回到家乡,而道士说的话也成真了。母子俩身着华服,贵气逼人,经一询问才得知,原来是柳欣阳的丈夫入朝为官,如今已官至二品,一家人的生活这才好了起来。
不过村民们不知道的是,母子俩刚搬走的时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可谓吃了上顿没下顿。当时柳欣阳已经十七岁了,倾国倾城的容颜让她多了很多的追求者,其中不乏贵族子弟,可柳欣阳十分要强,从不接受他们的接济。
在众人追求者当中,他选择了一个出身落魄世家的书生,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二人,可书生还是成功了,他们一家的日子这才好了起来。
多年后,胡氏病逝。弥留之际,她将女儿叫到床边,并向其道明了一切真相。
原来几十年前的那个道士,是胡氏找人假扮的,娘娘命也是他们胡诌的。当时胡氏找郎中给女儿看过,发现她得的是心病,不说话、不表现情绪,都是心病的体现。加上当时村里人的不友好,胡氏一直在想办法为女儿治疗心病,打开她的心结。最后实在没门了,这才出此下策。
得知真相后,柳欣阳并未生气,而是微微一笑,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
俗话说:“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为什么这么说?你几时出生?
导语:俗话说:“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为什么这么说?你几时出生?生辰八字,也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还有具体的时间,古代人认为根据这些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格,所以古代人们对于生辰八字是很看重的,好的时辰出生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在古代就有了很多关于生辰的讲究,比如是“男要午,女要子”说的就是男子最好出生在午时,而女子最好出生在子时。这个关于出生时间一句俗语,还有一句俗语是“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说的是出生的日子对于一个人命格的影响。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初一的娘娘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女孩子,是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出生的话,就是能成为娘娘的命格。在古代社会,能进入皇宫在宫里面做娘娘,不仅自己的富贵享用不尽,也是整个家族的荣耀,所以古人认为能够做娘娘的人的命格都是非常好的。而正月初一是我们传统的春节,是一年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即将到来的节日对我们来说自然是最吉利最喜庆的节日,这一天出生的小孩本身就带着幸运。大年初一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一天,家家户户都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人人彼此之间互送祝福,而在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便被认为是拥有这样的好运,将来能够大富大贵,是做娘娘的命运。
我们看《红楼梦》都知道贾府的大小姐贾元春,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她出生在正月初一的那天,所以得“元春”,元春,春天的开始,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也成了贾府空前的兴盛和繁荣的开始,所以这也是初一娘娘的一个来历。不过在道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初一无月色,是阴气较盛之日,女子属“阴”,得纯阴宁静气场为女子得宜,所以适合女孩出生。
十五的官这句话是说男孩子如果是在农历十五出生,那么这个男孩天生就是当官的命,以后的仕途一帆风顺。正月十五是一个很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大街小巷都非常热闹,人们都要燃放烟火和点花灯来助兴,而这一天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文曲星下凡的日子,所以若是这一天有男孩子出生,那么他们就是文曲星投胎。民间认为,很多才华横溢,并能以文章贵重身份,成就官运的人,都是文曲星转世,比如说孔子、包拯、范仲淹、文天祥以及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所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将来是能做大官的命格。而且十五月光充足,阳气旺盛,男子属于“阳”,所以适合男孩出生。
其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不过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关于这句俗语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在古代,有户人家有两孩子,是初一女孩子和十五的男孩,一个嫁不出去一个娶不到媳妇,后来就找个道士重金收买他,道士就想了个馊主意把孩子出生年月改了。陪嫁了很多东西才把女儿嫁出去,土匪就以为这家人很有钱,所以就杀了男方全家。这个初一的姑娘生的娃每天娘娘的叫,大家伙都说:初一女变成了娘,之后就给女孩起了个外号:初一娘娘。而十五的男子花了大价钱买的媳妇,却长得奇丑无比,一怒之下失手杀了媳妇,后来就疯了,天天嘴上念叨:我是新郎官,我是新郎官,家人也就哄着他说:你是官你是官,时间久了大家都叫他十五的官。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来这句俗语是没有道理。女孩子嫁个富贵的家庭固然是好事,但是还是要有自己能安身立命的东西,而男人在古代想要当官,出生贫寒就去苦读诗书,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小编有话说:老一辈的人们对于女儿总是希望能够嫁给一个好人家,一辈子不愁吃穿,也总是认为“干得好不如嫁的好”,其实不然,在现代的社会,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女人也不可能依靠男人一辈子,女人嫁人,和人们找工作是相通的,要想获得一个好岗位,尚且需要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想要嫁给金龟婿,就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是否和对方门当户对,是否能对他的事业有所助益,这不仅是女生要考虑,男生也在衡量,所以女生干得好才是嫁的好的前提。对于男子也是一样,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去提高自己的实力,踏踏实实的去拼搏,不要想着靠自己的命和运气去成功,那么就算有命和运气你也有可能会错过。
红楼梦:当家主母不如妾,王夫人是可怜的人(35)
《红楼梦》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烙”本回故事导图本回故事梗概本回故事黛玉站在花荫下望着怡红院,李纨和三春等人来一波走一波只不见凤姐,她还寻思这么个喜欢拍贾母、王夫人马屁的人怎么没来转一趟,指定有原因。
黛玉边猜度边看怡红院,不大一会,花团锦簇一帮人来,原来是凤姐扶着贾母,后边跟着王、邢两夫人,还有赵姨娘等,随后薛姨妈母女也跟进。
黛玉想起有父母的好处,又流下金豆子。
紫鹃担心黛玉着凉把她拉回潇湘馆。
黛玉想象力丰富,看到地上的竹影又想起《西厢记》里双文虽然命薄,但有孀母弱弟7人,可自己没有妈也没弟的,又要流泪,不想她养的鹦哥喊:“雪雁掀帘子,姑娘回来了。”
黛玉问添食水没有,鹦鹉学着她平时的口气长吁短叹,还念起《葬花吟》,把黛玉几人逗乐了,黛玉又把自己平时喜欢的诗教给她。
宝钗回家见母亲梳头,想起哥哥说她的话,又不由自主落泪,薛姨妈也陪着她哭。
薛蟠听到母亲和妹妹哭,一边忏悔一边发誓改,只怕是狗改不了吃翔。
薛姨妈带宝钗去怡红院看宝玉,见贾母等人都在,几人相互见过礼,王夫人问宝玉想吃什么?
宝玉说不想吃别的,就是上次做的荷叶汤。
凤姐说宝玉:“口味不高贵,就是磨牙。”
凤姐吩咐人去找银模子,找一圈还是管金银器皿的给送来的。
薛姨妈看那小匣子,装4付银模子,里面有各式的花型,她说:“你们府也忒牛,吃碗汤都这多样子,你们不说,我见这个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凤姐:“这是以前备膳用的,谁家能常吃?也就那次试样做一次,他记住了今天想起来。”
凤姐把银模子递给一妇女告诉她让厨房做10碗汤。
王夫人:“做这么多?”
凤姐:“不常做,既然宝兄弟要吃,多做些咱们也尝尝鲜。”
贾母:“拿官中的钱,你做人情。”
凤姐:“我请客,算我的账。”
宝钗:“我来这几年,留神看二嫂子再巧,也不如老太太。”
贾母:“我像凤丫头这么大,比她能个,她现在虽不如我,比你姨娘强。你姨娘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凤姐嘴巴甜,招人疼。”
宝玉:“嘴巴不会说话就不招人疼?”
贾母:“会说不会说都有优点,都招人疼。”
宝玉:“昂,大嫂子不大说话,老太太也和凤姐一样疼爱。要说只疼会说话的,这些姐妹里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
贾母:“提这几个姐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都不如宝丫头。”
薛姨妈听老太太如此说,自是谦虚,王夫人也跟着夸宝钗。
宝玉原想让贾母赞黛玉,没想她赞宝钗,颇有意外。
有人来请吃饭,贾母起身扶着凤姐离开。
袭人要宝玉和宝钗说让她的丫头莺儿打几根络子。
宝钗痛快答应。
一行人往回走到王夫人住处,王夫人担心贾母乏累,留贾母在这吃饭,凤姐命人去贾母那边告诉,又让人找几位姑娘。
贾母、薛姨妈分宾主坐下,王夫人、李纨站在地下,看着放菜,凤姐要来干净餐具给宝玉拣菜。
王夫人见玉钏在旁,让她给宝玉送饭,碰巧莺儿也在,宝钗嘱咐莺儿去给宝玉打络子。
两人来到怡红院,袭人、麝月、秋纹接过饭菜。
玉钏找一凳子坐下,莺儿不敢坐。
袭人把莺儿拉出另一屋里吃茶说话。
宝玉见到玉钏想起她姐姐金钏,又是伤心,又是惭愧。
玉钏满脸娇嗔,没拿正眼看宝玉,宝玉赔笑说话,玉钏爱搭不理,宝玉想低声下气求她原谅,又见人多,便找借口把他们打发出去。
宝玉温声细语地赔笑半天,玉钏脸上方有喜色。
宝玉借口荷叶汤不好吃,让玉钏品尝。
玉钏赌气尝尝,宝玉问她好不好吃,她才知道宝玉是让她吃一口。
宝玉又要吃,玉钏不给,又叫丫头来打发宝玉吃饭。
丫头方进屋,有人回话说傅家嬷嬷来请安。
傅家说的是傅试,贾正的门生。
宝玉原不喜欢见这些人,但他听说傅试妹子秋芳是个琼闺秀玉,便有遐思遥想之心,不让那些人来,担心薄待秋芳。
傅试原是个暴发户,仗着妹子长得漂亮,就想给她找个好人家自己也能借机发家,结果人家嫌他家底子薄不愿意求娶,所以秋芳23岁还待字闺中。
言归正传,两嬷嬷和宝玉说话,玉钏在旁听,宝玉要喝汤,玉钏递给他,两人都没看碗,汤洒宝玉一手,宝玉不看自己的手,反而问玉钏烫没烫到手,两嬷嬷愣住了。
两嬷嬷回家途中聊起宝玉,说宝玉呆,烫自己反而关心他人,自己淋雨让人家避雨…
袭人见两嬷嬷走了带莺儿过来问宝玉打什么络子。
宝玉和莺儿两人讨论什么颜色如何搭配好看,要什么花样。
宝玉问莺儿多大岁数、姓名,还说哪个小主会有福消受她们主仆俩。
莺儿一一答应着,刚要告诉宝玉宝钗的优点,宝钗边说话边进屋。
宝钗看到莺儿打的络子,提议不如给宝玉的玉做个络子,用金线配黑珠子线。
三人还在讨论络子的打法,袭人端两碗菜过来,念叨是王夫人指给她一人的自己挺不好意思。
宝钗告诉他:“这没啥,以后还会有比这更好的。”
袭人知道宝钗不会随意打趣她,看样子上次她给王夫人提的建议有效果,王夫人这是真心待她。
薛蟠打发人来找宝钗,宝钗家走,邢夫人命人给宝玉送两样果子并约他去散心。
宝玉让秋纹把刚送的果子给黛玉送一盘,秋纹还没去,听黛玉在院子里说话。
宝玉忙说:“快请!”
读后感黛玉:我以前不理解,生活在贾府的黛玉有贾母疼爱,为什么会有孤单的感觉?
读黛玉远远望着怡红院看众人进出而自己不去,读到她由《西厢记》想到自己没有孀母弱弟,才确确实实察觉到她的孤独无助。
比如上回故事说到黛玉见宝玉受伤坐在他旁边无声哽咽,听说凤姐来紧忙躲走。连悲伤都不敢让外人看到。
宝钗心疼宝玉,可以和母亲大大方方的去看宝玉,黛玉想去看宝玉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去。
再比如吃荷叶汤,这么不常做的汤,也只是打发人去请,来不来的,“众人也不着意”。要是有母亲在,总会有人给端半碗吧。
王夫人:她是一个可怜人。
在贾母眼里,王夫人是“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不大显好”,可见婆婆不喜欢。
王夫人和贾政的夫妻关系,也不过偶尔说几句话,还是相敬如宾,在夫妻生活中,她没赵姨娘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