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万小刀:清明节,怀念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
4月2日,袁隆平铜像在湖南省农科院揭幕,上面刻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夫人邓则为丈夫袁隆平铜像献花时,她戴口罩上的一句话,瞬间让人破防: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的一生,就像这样一粒好种子。今天清明,我们一起怀念他。
一、
1936年,时局不稳,6岁的袁隆平随父母逃到汉口,后又辗转湖南、重庆等地,亲眼目睹了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心里十分同情那些饿肚子的老百姓。
到了1949年,19岁的袁隆平不顾父母反对,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后来院系调整,袁隆平随学校一起,并入了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大学期间,袁隆平“文武双全”,不仅专业课好,小提琴拉得好,游泳也很棒。
只是袁隆平并未经过专业培训,完全是自己练出来的野路子,所以在与专业运动员比赛时,还是略逊一筹,与国家队失之交臂。
他还阴差阳错,差点上了空军预备班,不过最终毕业后,还是选择到偏远的湖南安江农校当了一名老师。
在安江农校,袁隆平上课认真负责,下课与学生打成一片,很多同学都喜欢上他的课,有的学生毕业后还一直跟随袁隆平搞科研,一搞就是60多年……
1956年时,26岁的袁隆平去学校对门的黔阳一中代课,认识了一位教化学的女老师,两人常常见面,日久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可惜这段初恋只持续了3年,后来,女老师嫁给了一位出身、工作都比袁隆平好的男人。袁隆平情场失意,但还没来得及伤心,就接到了历史的考验。
二、
1960年,大饥荒席卷中国,30岁的袁隆平顾不得为失恋痛苦,决定寻找一种更为高产的水稻,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这一年,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种长势极好的水稻。他想以此培育高产水稻,便拿它的种子做试种。
袁隆平对这株水稻寄予相当大的期望,每天用心给它施肥除害,像照顾心肝宝贝一样伺候,可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没有一株有它老子那么好。”
但在无明显外界干扰下,同一批种子居然千奇百怪,反而让袁隆平灵光一现:“(长势极好的水稻)这个家伙,很可能是个天然杂种。”
有了这个推断,他立马开始实验论证。结果证明,他是对的,水稻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正当袁隆平准备放手开干,尝试培育杂交水稻时,意外来了。
一次教研组开会,袁隆平发言,提出“农业八字宪法”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虽好,还差了一个“时”字:农业生产要注意季节,不能耽误农时。
后来好友提醒他,说你好大胆,这个“农业八字宪法”可是毛主席提的,袁隆平吓一跳,但仍未改口,只是补充了一句:毛主席不是学农的,他应该不会提的。
原本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会议,可却有一个动机不明的女老师,偷偷把会议内容、时间、地点都记在了小本本上,而且唯独落下了袁隆平补充的那句话。
袁隆平继续扑在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踩了雷”。
三、
但这颗雷并没有马上就爆。爆雷之前,同事给33岁的大龄青年袁隆平,撮合了一个小他8岁的女朋友。
女朋友叫邓则,曾是袁隆平的学生,当时25岁,在安江农校做干部。
两人早就认识,相知恨晚,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就在1964年正月初十,在安江农校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因为当时生活拮据,两人婚礼就只买了一些喜糖,新娘穿的还是参加职工业余篮球赛时的红色球衣。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后来的甜蜜。
结婚当天晚上,袁隆平为了庆祝婚礼,还拉着新婚妻子一起去游泳。因为害怕邓则会被渔民的渔网缠住脚,袁隆平还细心地带了一把小剪子,让邓则深受感动。
婚后的袁隆平化身“宠妻狂魔”,虽然日常工作很忙,但各种纪念日都会给妻子精心准备礼物。
邓则也明白袁隆平心之所向,十分支持他搞杂交水稻,一心一意做好他的贤内助。
1965年,35岁的袁隆平终于通过实验繁育出了杂交水稻,虽然杂交水稻的特性还不能稳定地遗传下去变成种子,但起码证明了此前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第二年,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的高度重视。
随后,赵局长以科委九局的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指出了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若能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增产。
然而,袁隆平的科研还没进入下一轮,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席卷中国。当初他曾踩过的那颗雷,终于炸了。
四、
当初那个拿小本本记“黑料”的女老师,添油加醋,举报了袁隆平,还怂恿调查人员“新账旧账要一起算”,恨不得直接把袁隆平拉到牛棚批斗。
就这样,袁隆平被“革命小将”控制起来,展开调查,没想到查来查去,忽然查到了那封来自国家科委九局的公函,上面赫然写着:
“即责成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重视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科研工作。”
女老师虽然有小本本,记了“黑料”,但和国家科委的红头文件比起来,分量自然还是弱很多,一时间,调查小组慌了神,不敢自专,只好上报。
结果,地委书记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说袁隆平当然是重点保护对象,不能批斗。
36岁时发表的一篇论文,换来一纸公函,而这公函,居然在数月以后,救了袁隆平一命,不得不说,世界上有些事,真的有如天定。
然而,去牛棚挨批斗的厄运虽然躲过了,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仍不得不中断。
袁隆平只能开始理论设计未来杂交水稻的科研方向。
在当时,这些先进的知识只能从前苏联或者西方的书中才能学到。可正值特殊时期,西方的书都被列为“洋奴哲学”,成了禁书。
情急之下,袁隆平想了一个办法:他把《人民日报》当做“书皮”打掩护,如果有人来了,就赶紧把书放下,用《人民日报》盖好……
最终,袁隆平确定了通过“三系法”来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设计方案。此时,找到或者培育出一株雄性不孕株,就成了杂交水稻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而寻找雄性不育株,必须要在水稻吐穗扬花的时候,袁隆平夫妻二人不得不经常顶着烈日、踩着烂泥、忍受蚊虫的叮咬,一株一株,宛如大海捞针般寻找。
有的时候中暑了,两人随便吃一点解暑片,又起来接着工作……
可是当初那些举报袁隆平没有成功的小人,眼看拿袁隆平本人没有办法,竟然对毫无还手之力的稻苗下了手……
一天晚上,一些不法分子趁袁隆平外出开会,将袁隆平所有试验田里的稻苗都连根拔起……
如果是单纯的泄愤,那么砍掉稻苗也就消气了,而且稻苗也能再长出来。可这些人是连根拔掉,分明就是想把袁隆平这些年的努力彻底毁掉!
袁隆平开会回来,发现这一幕,伤心欲绝,可当时没有监控,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袁隆平和妻子,最终又在一口水井中,找到了5株残存的试验苗。经此一劫,见识到了人性的卑劣,袁隆平干脆带着研究小组远赴云南。
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九九八十一难”。
五、
云南之行,袁隆平一行不仅没有找到合适的稻苗,还遇上了7.2级大地震。房屋濒临倒塌,袁隆平想都没想就冲了进去,只为抢救那些宝贵的种子……
后来,云南试种失败,袁隆平等人又不得不奔赴其他地方。
旅途中,因为害怕错过最佳育苗期,袁隆平和“战友们”就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给种子“加热”,时间一长,都得了严重的腰疾……可试种依然没能成功。
危难之时,四面楚歌,国内各路“妖魔鬼怪”纷纷跳出来指责袁隆平,污蔑他们就是一帮骗子,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然后再跑到全国各地去潇洒挥霍……
面对种种质疑,为了心中的理想,袁隆平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同时暗自发誓:无论再难,也要把杂交水稻搞出来,让那些质疑的人闭嘴!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李必湖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这让袁隆平的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袁隆平给这株稻苗取名为“野败”,对“野败”进行二次培育,成功培育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1971年春,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的科研继续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因为时期特殊,妻子邓则没能随调。
妻子对此表示支持理解,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责任,成了袁隆平最坚定的后勤保障。
1973年,袁隆平团队正式攻克难关,通过了“三系法”的实验。随后袁隆平发表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尤其是在水稻方面有先天优势的日本,他们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仍然没搞出个头绪,不禁对此刮目相看。
可就在袁隆平,准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时,他的后方阵地却出了事。
六、
1974年底,袁隆平妻子邓则接到一封电报,说袁父病危,她火速赶到重庆,一看情况不好,十分为难。
通知袁隆平吧,他肯定不顾一切赶回来,这样他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不通知吧,又不合人情,那岂不是让袁隆平成了不孝之子?
就在邓则左右为难之时,袁父主动和儿媳说:“现在隆平忙着搞杂交试验,重任在身,无论如何也不要让他回来,国家的事大,咱家的事小呀……”
邓则含泪答应,瞒着袁隆平送走老公公,独自一人料理了后事。
后来,袁隆平得知父亲去世,悲痛万分。妻子把袁父临终前的话转告他时,父亲那山一样厚重、海一样深沉的大爱,令他既感动又心疼,不由得泪如雨下。
再后来,袁隆平带着父亲的遗愿继续奔波在全国各地,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渐渐地,他终于把杂交水稻种在了所有能种的地方……
然而,梦想开始照耀中国之时,不幸再次从天而降。
1982年,52岁的袁隆平时隔多年第一次在家中过年。可春节刚过完,妻子就突然病倒,紧急送到医院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抢救了半个多月才醒过来。
袁隆平看见妻子醒来十分高兴,每天悉心照顾,寸步不离。好不容易盼到妻子出院,袁隆平的母亲又住进了医院。万般无奈,袁隆平只能每天两头跑。
后来,妻子邓则身体好了一点,看出袁隆平心系工作,内心如焚,就跟他说:“你去做你的大事吧,家里有我,我会把两位妈妈都照顾好的。”
袁隆平见妻子如此深明大义,顿时如释重负,再次投入工作,跟随团队去了国外考察。万万没想到,等他回来时,又一位亲人,天人永隔了……
七、
袁隆平结束国外的考察,回到家时,意外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了……
他悲痛难抑,盖住眼睛,难过地对妻子说:“真是忠孝两难全,两位老人去世,我都没能送终,我真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啊……”
妻子见他如此难过,赶紧宽慰他说:“不,先有国事,才有家事。你把杂交水稻搞成功,就是对老人尽了最大的孝!”
后来,袁隆平真的不负众望,他的杂交水稻让很多人吃饱了饭,震惊全世界,为此国际上还有人给他的杂交水稻起了一个魔幻的名字,叫做:“东方魔稻”。
甚至,还有人称他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布朗曾说:到了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会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谁来负责?
他没想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农学家袁隆平,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还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
中国不仅有能力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的问题!
袁隆平说到做到,他的杂交水稻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亲自来中国,请他去指导、去教学、去支援……
巴基斯坦政府甚至还送过他一幅画像,尊敬地称他为:“终结饥饿的人”。
这是中国农业第一次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可袁隆平却并不满足,他想要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刺,他想要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1997年,早已拿下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等大奖,并获“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的袁隆平,以67岁的高龄,准备再次出征,开始研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时任国务院总理知道后,在他报告上批了四个字。
八、
那四个字是:“非常同意”。然后,朱总理还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立即划拨100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面对袁隆平永不停歇的脚步,有记者问他:准备什么时候才真正退休?袁隆平说自己还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在实现这两个梦想之前,能干到多久是多久。
2000年,深圳上市了一家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公司。网上便有网友冷嘲热讽,说袁隆平如今不种地,改做资本家了。
可事实上,袁隆平只是“隆平高科”的名誉院长,其他的与他一点关系没有。
湖南省一家评估事务所早就认定,“袁隆平”3个字的品牌价值可达1000亿。可袁隆平听到后,只是淡淡一笑,却不允许子女亲朋以自己名义注册公司。
袁隆平自己对于物质生活极易满足,即便他经常手握千万的科研经费,可他身上始终穿着几十块一件的格子衬衫。
而网友那些言论,袁隆平因为工作忙,从来都不放在心上,更没空计较。
不过,其他有正义感的网友看不惯了,他们做了一张袁老的表情包,配了几个非常朴素却饱含哲理的字,搞得那些冷嘲热讽的网友,自己也感觉很不好意思。
毕竟,袁老是真的让很多人吃饱了饭。
据统计,到2006年时,袁隆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累计种植达55亿多亩,增产稻谷5000多亿公斤,光是增产的水稻,每年就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
鉴于袁老对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大贡献,2009年3月,袁隆平79岁时,由史凤和执导,果靖霖、徐筠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袁隆平》在中国大陆上映。
十年后,2019年9月,89岁的袁隆平获得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因为身体原因,袁隆平坐在轮椅上被抬进了人民大会堂,但他坚持走完了最后一段红毯。
这一次,以往那些冷嘲热讽的网友,又有什么酸话要说吗?
九、
实际上,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就连那些向来苛刻的网友,都不再有任何质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袁隆平值得这份荣誉。
领奖时,袁隆平已身体不适,但有学生想要跟他合照时,他依然会主动起身相迎。
因为在他的心中,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教育好茁壮成长的下一代,祖国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2021年5月22日,平地惊雷,袁隆平在长沙病逝,享年91岁。83岁的结发妻子邓则悲痛过度,坐着轮椅,挥泪送别。
国人听到这个噩耗,都很悲痛,纷纷在朋友圈刷屏,以自己的方式,悼念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
当袁隆平灵车经过,长沙所有车辆自动让行,鸣笛送别。市民们自发走上街头,送别百姓心中的英雄。还有外省群众,通过网络订花,表达对袁老的哀思。
回顾袁隆平的一生,有苦难,有抗争,有委屈,也有辉煌和荣耀。
他的荣誉很多,曾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以及有“农业诺贝尔奖”之称的沃尔夫农业奖等各种大奖。
还有一颗临时编号为1996 SD1的小行星,被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袁隆平星”(8117 Yuanlongping)。
今年清明节,袁隆平铜像揭幕之际,袁老的家人和学生前往祭拜。学生们给袁老带来了好消息:杂交水稻已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耐盐碱水稻都在稳步推进……
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而袁老“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另一梦,也正在不断延伸,因为,只有好的种子才能让更多人吃上饱饭,美好的梦最有生命力。
袁老走了,但凡是杂交水稻生长的地方,凡是白米饭管饱吃的地方,袁隆平的印迹,弥漫山野,无处不在,梦想常青。
吃饱了饭,更有力量的人们,才有可能走到更远的地方,攀登更高的山峰,欣赏更美的风景,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不能忘了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袁隆平!
清明怀念袁老。
关注@万小刀 头条号,阅读更多人物故事爆文。比如《“女星收割机”的香艳往事》《竹联帮大佬是如何搅动娱乐圈的》《港圈花花公子风流史》《孙红雷情史》《港圈“女神”的瓜》还有四大天王、周润发、成龙、周星驰、李连杰、林青霞、 张曼玉等明星的隐秘往事。
万小刀:清明节,怀念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
4月2日,袁隆平铜像在湖南省农科院揭幕,上面刻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夫人邓则为丈夫袁隆平铜像献花时,她戴口罩上的一句话,瞬间让人破防: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的一生,就像这样一粒好种子。今天清明,我们一起怀念他。
一、
1936年,时局不稳,6岁的袁隆平随父母逃到汉口,后又辗转湖南、重庆等地,亲眼目睹了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心里十分同情那些饿肚子的老百姓。
到了1949年,19岁的袁隆平不顾父母反对,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后来院系调整,袁隆平随学校一起,并入了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大学期间,袁隆平“文武双全”,不仅专业课好,小提琴拉得好,游泳也很棒。
只是袁隆平并未经过专业培训,完全是自己练出来的野路子,所以在与专业运动员比赛时,还是略逊一筹,与国家队失之交臂。
他还阴差阳错,差点上了空军预备班,不过最终毕业后,还是选择到偏远的湖南安江农校当了一名老师。
在安江农校,袁隆平上课认真负责,下课与学生打成一片,很多同学都喜欢上他的课,有的学生毕业后还一直跟随袁隆平搞科研,一搞就是60多年……
1956年时,26岁的袁隆平去学校对门的黔阳一中代课,认识了一位教化学的女老师,两人常常见面,日久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可惜这段初恋只持续了3年,后来,女老师嫁给了一位出身、工作都比袁隆平好的男人。袁隆平情场失意,但还没来得及伤心,就接到了历史的考验。
二、
1960年,大饥荒席卷中国,30岁的袁隆平顾不得为失恋痛苦,决定寻找一种更为高产的水稻,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这一年,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种长势极好的水稻。他想以此培育高产水稻,便拿它的种子做试种。
袁隆平对这株水稻寄予相当大的期望,每天用心给它施肥除害,像照顾心肝宝贝一样伺候,可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没有一株有它老子那么好。”
但在无明显外界干扰下,同一批种子居然千奇百怪,反而让袁隆平灵光一现:“(长势极好的水稻)这个家伙,很可能是个天然杂种。”
有了这个推断,他立马开始实验论证。结果证明,他是对的,水稻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正当袁隆平准备放手开干,尝试培育杂交水稻时,意外来了。
一次教研组开会,袁隆平发言,提出“农业八字宪法”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虽好,还差了一个“时”字:农业生产要注意季节,不能耽误农时。
后来好友提醒他,说你好大胆,这个“农业八字宪法”可是毛主席提的,袁隆平吓一跳,但仍未改口,只是补充了一句:毛主席不是学农的,他应该不会提的。
原本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会议,可却有一个动机不明的女老师,偷偷把会议内容、时间、地点都记在了小本本上,而且唯独落下了袁隆平补充的那句话。
袁隆平继续扑在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踩了雷”。
三、
但这颗雷并没有马上就爆。爆雷之前,同事给33岁的大龄青年袁隆平,撮合了一个小他8岁的女朋友。
女朋友叫邓则,曾是袁隆平的学生,当时25岁,在安江农校做干部。
两人早就认识,相知恨晚,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就在1964年正月初十,在安江农校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因为当时生活拮据,两人婚礼就只买了一些喜糖,新娘穿的还是参加职工业余篮球赛时的红色球衣。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后来的甜蜜。
结婚当天晚上,袁隆平为了庆祝婚礼,还拉着新婚妻子一起去游泳。因为害怕邓则会被渔民的渔网缠住脚,袁隆平还细心地带了一把小剪子,让邓则深受感动。
婚后的袁隆平化身“宠妻狂魔”,虽然日常工作很忙,但各种纪念日都会给妻子精心准备礼物。
邓则也明白袁隆平心之所向,十分支持他搞杂交水稻,一心一意做好他的贤内助。
1965年,35岁的袁隆平终于通过实验繁育出了杂交水稻,虽然杂交水稻的特性还不能稳定地遗传下去变成种子,但起码证明了此前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第二年,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的高度重视。
随后,赵局长以科委九局的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指出了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若能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增产。
然而,袁隆平的科研还没进入下一轮,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席卷中国。当初他曾踩过的那颗雷,终于炸了。
四、
当初那个拿小本本记“黑料”的女老师,添油加醋,举报了袁隆平,还怂恿调查人员“新账旧账要一起算”,恨不得直接把袁隆平拉到牛棚批斗。
就这样,袁隆平被“革命小将”控制起来,展开调查,没想到查来查去,忽然查到了那封来自国家科委九局的公函,上面赫然写着:
“即责成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重视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科研工作。”
女老师虽然有小本本,记了“黑料”,但和国家科委的红头文件比起来,分量自然还是弱很多,一时间,调查小组慌了神,不敢自专,只好上报。
结果,地委书记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说袁隆平当然是重点保护对象,不能批斗。
36岁时发表的一篇论文,换来一纸公函,而这公函,居然在数月以后,救了袁隆平一命,不得不说,世界上有些事,真的有如天定。
然而,去牛棚挨批斗的厄运虽然躲过了,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仍不得不中断。
袁隆平只能开始理论设计未来杂交水稻的科研方向。
在当时,这些先进的知识只能从前苏联或者西方的书中才能学到。可正值特殊时期,西方的书都被列为“洋奴哲学”,成了禁书。
情急之下,袁隆平想了一个办法:他把《人民日报》当做“书皮”打掩护,如果有人来了,就赶紧把书放下,用《人民日报》盖好……
最终,袁隆平确定了通过“三系法”来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设计方案。此时,找到或者培育出一株雄性不孕株,就成了杂交水稻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而寻找雄性不育株,必须要在水稻吐穗扬花的时候,袁隆平夫妻二人不得不经常顶着烈日、踩着烂泥、忍受蚊虫的叮咬,一株一株,宛如大海捞针般寻找。
有的时候中暑了,两人随便吃一点解暑片,又起来接着工作……
可是当初那些举报袁隆平没有成功的小人,眼看拿袁隆平本人没有办法,竟然对毫无还手之力的稻苗下了手……
一天晚上,一些不法分子趁袁隆平外出开会,将袁隆平所有试验田里的稻苗都连根拔起……
如果是单纯的泄愤,那么砍掉稻苗也就消气了,而且稻苗也能再长出来。可这些人是连根拔掉,分明就是想把袁隆平这些年的努力彻底毁掉!
袁隆平开会回来,发现这一幕,伤心欲绝,可当时没有监控,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袁隆平和妻子,最终又在一口水井中,找到了5株残存的试验苗。经此一劫,见识到了人性的卑劣,袁隆平干脆带着研究小组远赴云南。
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九九八十一难”。
五、
云南之行,袁隆平一行不仅没有找到合适的稻苗,还遇上了7.2级大地震。房屋濒临倒塌,袁隆平想都没想就冲了进去,只为抢救那些宝贵的种子……
后来,云南试种失败,袁隆平等人又不得不奔赴其他地方。
旅途中,因为害怕错过最佳育苗期,袁隆平和“战友们”就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给种子“加热”,时间一长,都得了严重的腰疾……可试种依然没能成功。
危难之时,四面楚歌,国内各路“妖魔鬼怪”纷纷跳出来指责袁隆平,污蔑他们就是一帮骗子,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然后再跑到全国各地去潇洒挥霍……
面对种种质疑,为了心中的理想,袁隆平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同时暗自发誓:无论再难,也要把杂交水稻搞出来,让那些质疑的人闭嘴!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李必湖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这让袁隆平的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袁隆平给这株稻苗取名为“野败”,对“野败”进行二次培育,成功培育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1971年春,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的科研继续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因为时期特殊,妻子邓则没能随调。
妻子对此表示支持理解,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责任,成了袁隆平最坚定的后勤保障。
1973年,袁隆平团队正式攻克难关,通过了“三系法”的实验。随后袁隆平发表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尤其是在水稻方面有先天优势的日本,他们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仍然没搞出个头绪,不禁对此刮目相看。
可就在袁隆平,准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时,他的后方阵地却出了事。
六、
1974年底,袁隆平妻子邓则接到一封电报,说袁父病危,她火速赶到重庆,一看情况不好,十分为难。
通知袁隆平吧,他肯定不顾一切赶回来,这样他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不通知吧,又不合人情,那岂不是让袁隆平成了不孝之子?
就在邓则左右为难之时,袁父主动和儿媳说:“现在隆平忙着搞杂交试验,重任在身,无论如何也不要让他回来,国家的事大,咱家的事小呀……”
邓则含泪答应,瞒着袁隆平送走老公公,独自一人料理了后事。
后来,袁隆平得知父亲去世,悲痛万分。妻子把袁父临终前的话转告他时,父亲那山一样厚重、海一样深沉的大爱,令他既感动又心疼,不由得泪如雨下。
再后来,袁隆平带着父亲的遗愿继续奔波在全国各地,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渐渐地,他终于把杂交水稻种在了所有能种的地方……
然而,梦想开始照耀中国之时,不幸再次从天而降。
1982年,52岁的袁隆平时隔多年第一次在家中过年。可春节刚过完,妻子就突然病倒,紧急送到医院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抢救了半个多月才醒过来。
袁隆平看见妻子醒来十分高兴,每天悉心照顾,寸步不离。好不容易盼到妻子出院,袁隆平的母亲又住进了医院。万般无奈,袁隆平只能每天两头跑。
后来,妻子邓则身体好了一点,看出袁隆平心系工作,内心如焚,就跟他说:“你去做你的大事吧,家里有我,我会把两位妈妈都照顾好的。”
袁隆平见妻子如此深明大义,顿时如释重负,再次投入工作,跟随团队去了国外考察。万万没想到,等他回来时,又一位亲人,天人永隔了……
七、
袁隆平结束国外的考察,回到家时,意外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了……
他悲痛难抑,盖住眼睛,难过地对妻子说:“真是忠孝两难全,两位老人去世,我都没能送终,我真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啊……”
妻子见他如此难过,赶紧宽慰他说:“不,先有国事,才有家事。你把杂交水稻搞成功,就是对老人尽了最大的孝!”
后来,袁隆平真的不负众望,他的杂交水稻让很多人吃饱了饭,震惊全世界,为此国际上还有人给他的杂交水稻起了一个魔幻的名字,叫做:“东方魔稻”。
甚至,还有人称他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布朗曾说:到了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会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谁来负责?
他没想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农学家袁隆平,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还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
中国不仅有能力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的问题!
袁隆平说到做到,他的杂交水稻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亲自来中国,请他去指导、去教学、去支援……
巴基斯坦政府甚至还送过他一幅画像,尊敬地称他为:“终结饥饿的人”。
这是中国农业第一次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可袁隆平却并不满足,他想要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刺,他想要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1997年,早已拿下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等大奖,并获“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的袁隆平,以67岁的高龄,准备再次出征,开始研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时任国务院总理知道后,在他报告上批了四个字。
八、
那四个字是:“非常同意”。然后,朱总理还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立即划拨100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面对袁隆平永不停歇的脚步,有记者问他:准备什么时候才真正退休?袁隆平说自己还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在实现这两个梦想之前,能干到多久是多久。
2000年,深圳上市了一家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公司。网上便有网友冷嘲热讽,说袁隆平如今不种地,改做资本家了。
可事实上,袁隆平只是“隆平高科”的名誉院长,其他的与他一点关系没有。
湖南省一家评估事务所早就认定,“袁隆平”3个字的品牌价值可达1000亿。可袁隆平听到后,只是淡淡一笑,却不允许子女亲朋以自己名义注册公司。
袁隆平自己对于物质生活极易满足,即便他经常手握千万的科研经费,可他身上始终穿着几十块一件的格子衬衫。
而网友那些言论,袁隆平因为工作忙,从来都不放在心上,更没空计较。
不过,其他有正义感的网友看不惯了,他们做了一张袁老的表情包,配了几个非常朴素却饱含哲理的字,搞得那些冷嘲热讽的网友,自己也感觉很不好意思。
毕竟,袁老是真的让很多人吃饱了饭。
据统计,到2006年时,袁隆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累计种植达55亿多亩,增产稻谷5000多亿公斤,光是增产的水稻,每年就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
鉴于袁老对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大贡献,2009年3月,袁隆平79岁时,由史凤和执导,果靖霖、徐筠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袁隆平》在中国大陆上映。
十年后,2019年9月,89岁的袁隆平获得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因为身体原因,袁隆平坐在轮椅上被抬进了人民大会堂,但他坚持走完了最后一段红毯。
这一次,以往那些冷嘲热讽的网友,又有什么酸话要说吗?
九、
实际上,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就连那些向来苛刻的网友,都不再有任何质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袁隆平值得这份荣誉。
领奖时,袁隆平已身体不适,但有学生想要跟他合照时,他依然会主动起身相迎。
因为在他的心中,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教育好茁壮成长的下一代,祖国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2021年5月22日,平地惊雷,袁隆平在长沙病逝,享年91岁。83岁的结发妻子邓则悲痛过度,坐着轮椅,挥泪送别。
国人听到这个噩耗,都很悲痛,纷纷在朋友圈刷屏,以自己的方式,悼念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
当袁隆平灵车经过,长沙所有车辆自动让行,鸣笛送别。市民们自发走上街头,送别百姓心中的英雄。还有外省群众,通过网络订花,表达对袁老的哀思。
回顾袁隆平的一生,有苦难,有抗争,有委屈,也有辉煌和荣耀。
他的荣誉很多,曾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以及有“农业诺贝尔奖”之称的沃尔夫农业奖等各种大奖。
还有一颗临时编号为1996 SD1的小行星,被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袁隆平星”(8117 Yuanlongping)。
今年清明节,袁隆平铜像揭幕之际,袁老的家人和学生前往祭拜。学生们给袁老带来了好消息:杂交水稻已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耐盐碱水稻都在稳步推进……
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而袁老“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另一梦,也正在不断延伸,因为,只有好的种子才能让更多人吃上饱饭,美好的梦最有生命力。
袁老走了,但凡是杂交水稻生长的地方,凡是白米饭管饱吃的地方,袁隆平的印迹,弥漫山野,无处不在,梦想常青。
吃饱了饭,更有力量的人们,才有可能走到更远的地方,攀登更高的山峰,欣赏更美的风景,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不能忘了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袁隆平!
清明怀念袁老。
关注@万小刀 头条号,阅读更多人物故事爆文。比如《“女星收割机”的香艳往事》《竹联帮大佬是如何搅动娱乐圈的》《港圈花花公子风流史》《孙红雷情史》《港圈“女神”的瓜》还有四大天王、周润发、成龙、周星驰、李连杰、林青霞、 张曼玉等明星的隐秘往事。
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
1960年大饥荒中的一个小故事,流传至今:我们大队来了一位脱产干部(当时每个大队都有县、公社派来的包队干部),一天下午他来到我家,爷爷以为家里来了客人,就纷付奶奶,晚饭煮了点稀米汤,用黑面拌了点洋芋卜拉,招待他。
他吃完饭后,晚上就去找大队支书刘建庚,批评道“还说你们大队社员沒粮吃,今天我到附近有一棵大杨树的那家,就吃得很好嘛!”第二天天还未亮,刘支书就来找爷爷询问,给×ד吃了什么好东西”!爷爷回答:“稀米汤加黑面洋芋卜拉,哪有什么好吃的”。
此事传出后,这位干部走到哪个农民家里,都只给喝点稀汤。数天后他因饥饿导致浮肿严重而回老家。爷爷奶奶宁愿让全家人饿着肚子给他多吃了一点,这种待客之道却受到了出卖与批评!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1959年由于是全大队统一分红(就是分配),第一次实行“人七劳三加照顾”的分配政策,又遭遇自然灾害,加之多征了公购任务,社员口粮不足,还吃了几个月大灶饭,浪费不少。
1960年春季,每人每天供应量由1斤减为8两,当时使用每斤16两的称,8两相当于现在的5两,无法维持,大灶解散。社员家里大多数没有存粮,后来又减为6两,相当于现在的3.75两,只能以米糠、野菜、榆树皮充饥,山中野菜挖光,多数榆树被剥皮,榆钱子成熟后,大多树枝被折断,人人面黄肌瘦,个个浮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我母亲常常念叨说,我那时4岁,由于吃不饱饭,顿顿吃饭哭闹,她和我父亲只能从碗里匀一点。有一次外公家s了一口母猪,给我家送来了大约3斤多猪肉,奶奶做熟后,给全家10口人每人分一点,我由于1、2年多没有吃到肉,嘴馋极了,不但吃光了父母亲的那份,还跑去吃爷爷奶奶的那份,吃得多了,上吐下泻,损伤了胃肠,以后几年都不吃猪肉。这些我都不记得。
我仅仅模糊记得有一次,爷爷和父亲、三叔在杏树梁梁耕地,奶奶烙了几个莱饼,给我和四叔每人吃了1个后,让我俩送到地里去,3人每人吃一个,我看见爷爷和父亲吃菜饼,香得直流口水,眼睛直鼓鼓地一直在看他们吃,爷爷和父亲知道我没吃饱,一人给我掐了一小片吃了。
我们家的一个大窑洞,是生产队仓库,存放着1万多斤粮食,政策制度非常严格,大队干部沒有权力动用。父亲曾经说,邻队有2个干部私自动用仓库粮食而被判刑。
后来县委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问题的指示信》和西北局对甘肃问题的十五条指示精神,安排了大量救灾返销粮,加上动用了生产大队的储备粮,逐渐增加了口粮供应,先增加到8两,再增加到12两,最后达到1斤(防止一次性增加后,社员吃得过多而发生撑s现象)。
夏粮小麦、碗豆、洋麦成熟后,国家又减少了公购粮任务,吃粮逐渐好转,加之雨水充沛,洋芋在农历七月就可挖吃,至秋粮糜子成熟后,社员才熬过了大饥荒。
环县由于干部多数是老革命,虚报浮夸不严重,较甘肃省其它地方灾荒轻得多,我们大队没有饿死人。灾荒过后的1961年,个别社员向上级反映了刘支书瞒报产量之事,被撤销了大队支书职务,但他对农民的好处,刘口子大队的社员不会忘记!
1960年的大饥荒,让几代人记忆深刻,也成为教育后代的一种教材。爷爷后来的口头禅是“你们不好好干活,浪费粮食,再遇个60年,就得饿s!”农闲吃稀,农忙吃稠,午饭以细粮为主,晚饭以洋芋炒面为主,也成奶奶的持家之道。
包产到户后,农民对于吃不饱记忆犹新,尤其是对1960年的大饥荒更是记忆深刻,劳动干劲十足,打下了很多粮食,今天农村60岁以上的农民,仍然坚持种地,很多家庭都贮藏着大量粮食,最多存粮有3万多斤者(任志彦家族往事之十,未完待续)
别了 那段农村的艰难岁月
小樵夫2021.4.23
先祖英年早逝,祖母改嫁到了梅山乡西书村,作为“遗腹子”的母亲六岁时被四叔祖抱回来抚养长大成人,后与先父成婚,为先祖延续了香火,期间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她最清楚,却从不轻易与他人诉说,因为那种滋味早已在心底沉淀,却因岁月流逝多了一层厚重感而愈发显得写满沧桑,弥足珍贵。
听母亲说,刚到四叔祖家,也是经常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多做家务事。四叔祖待母亲视如己出,当作亲生闺女疼爱有加,农家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从母亲的口述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四叔祖一家浓浓的感激之情。
我出生在70年代末,当时计划生育正全面展开,作为家里最小的,我自然而然也能感受到父母、兄长和姐姐对我的关爱。上山砍柴的那些日子、乡亲们积极挑送“征购粮”的记忆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至今仍感慨童年时代里老一辈辛勤耕作、汗流浃背、红又专的纯朴革命思想,他们就是那个时期农村里最可亲、最可敬的一辈人!
每年元宵过后,农村人便开始下地干活了。我依然记得距离约十里的“惯坑”山坳山高路陡,老百姓自备午餐挑着化肥前去为水稻施肥的情景,直到现在还能在劳作之余回味起当年母亲所盛午饭特别的香甜,虽然是咸菜萝卜干就干饭,那劳累了一上午的腰酸背痛在炎炎烈日的中午能得到短暂的舒展,理所应当在休息时享受吃饭的慰藉,虽是狼吞虎咽、多吃一碗的狼狈相,却是农家人对“民以食为天”最天然的写照、最本真的诠释。山谷的风徐徐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吹去了满身的疲惫,我们可以躺在大石头上美美地午休一会,那是“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童年的我会在母亲的帮教下把田埂内侧稍长了些许杂草的土坎用柴刀或镰刀一路划开,用小脚丫或小手将其翻转向田里踩下或按下,埋入水田,这就是童年的我在田间锄草的憨样,也是母亲多年后谈起我能津津乐道、夸我懂事能干的快乐源泉,那一幕幕田园风光在没有什么文化的母亲眼里却是最美的风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荡起了心田深处无限美好的追忆和对未来朴实无华的畅想。
“双抢”来临之际,挑送“征购粮”更是热火朝天、汗流浃背,这是农民的政治任务,“交足国家、兼顾集体、后留家庭”就是当时农民种地收成的分配形式。四叔祖推车,母亲和姐姐在旁边助力,我在后头“压阵”(实际上只是农家孩童天真的一厢情愿或乐此不疲地在后边“驱狼”一样诙谐可笑),一路上热情满满,汗水湿透了四叔祖、母亲和姐姐的衣背,到了粮站又是登记、过磅、倒谷入库、到会计处领补贴,整个过程异常艰辛。且不说大热天饥渴难耐,单就入库这关,人要走过那“独木天桥”将谷子倒入“谷堆尖”上,那也是一口咬牙坚持,头上汗珠如豆子般大小不停地往下滴,此时此刻“劳动人民的血汗”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响应“农业反哺工业”的政府号召,怀着满腔热忱,挑的是一年辛勤劳动所得、是心血的结晶;流的是汗,一年耕作、艰苦创业流下的汗水,是对一年收成的回馈、对强烈渴望“丰衣足食”和追求勤劳致富的告慰,见证了“汗水没有白流”的真谛。
母亲经历过1958-1960三年饥荒和洪水肆虐的艰难岁月,怀我大哥时,几个月里饭菜里没有一点油星,还要时不时上山挖野菜充饥。童年的我在与孩童玩耍时偶尔也会去挖挖茅根,也认识了母亲所说的苦菜、马齿苋,母亲动情地说那就是当年的“红军菜”,茅根剥皮抽芯后是一杆子嫩白,咬在嘴里分外甜美,我们只是尝鲜、新奇,可怜的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当年是饿着肚子战天斗地哪,那是求生的渴望,只有坚强地活下去,才能干革命、搞建设,这些岂是我们晚辈所能体会出来的?“手里有粮,心底不慌”,咱老百姓最讲实际,如果能够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了,那天下也就基本太平了。母亲常常用她朴实的言行教育子女,依然记得她说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思想”,那一辈人能将伟人思想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将口号喊得震天响,足见当年百姓对领袖的崇敬和爱戴,对党和国家的无比热爱。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缅怀毛主席,母亲依然保留着先父抗美援朝所留下的纪念品,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敝帚自珍地收藏着的初衷,深藏着她老人家对过去所走过的那段艰难岁月无限的留恋和感慨,我也曾试着能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将这段艰难岁月里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化作笔下凝重的遐思,挖掘它背后所涵盖的建国初期百姓所走过峥嵘岁月里的铮铮风骨,来表达对老一辈人的崇高敬意,并戮力将它转化为现如今百姓生活今非昔比的冲天豪情,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年青一代为美丽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总书记的话语讲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作为共和国的退役军人,我将一腔热忱洒向“强国征文”,用身体里奔腾的红色革命热血化作温情的笔触抒写“那段农村的艰难岁月”,谨以此拙作纪念为共和国积极挑送“征购粮”的老一辈,向伟大的中国百年华诞献礼!
敬礼——!
作者:林中上,2001年入党,在部队有过文书经历,退役后自谋职业,业余时间偶尔练练文笔。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为国分忧 为民奉献
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和自强奋斗史。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成立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事业,铸就了绵延厚重的伟大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诞生的大庆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资源匮乏,严重的“贫血症”制约着国家的发展。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大同镇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当时恰逢建国十周年大庆,就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横空出世,掀开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但要开发大油田,当时缺经验少技术、钻井开发设备落后、油藏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极其艰苦……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发出了这样的誓言:“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我们有能力找到大油田,也一定能够开发好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60年,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到1963年底,大庆油田累计为新中国发展输送了1155万吨原油“血液”,我国石油因此实现基本自给,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和岁月里,铸就了宝贵的大庆精神。
1964年,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向了全国。2009年9月22日,总书记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2019年9月,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总书记发出的贺信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爱国主义是真实的情感、具体的行动,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大庆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就是心系祖国、奉献石油,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开发好、建设好大油田,大长中国人的志气,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大庆油田的诞生,粉碎了国际敌对势力以石油为武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企图。
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立誓“三要”、坚持“十不”,即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计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不分前方后方。“三要”“十不”,充分体现了大庆石油人以振兴国家石油事业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创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45年8月,同志在延安所作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从此,“自力更生”成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不变信念。总书记反复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日等国专家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当我国科学家在大庆找到油田后,一些外国专家又说,中国人开发不了大油田。大庆油田所在的松辽地区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当恶劣,石油会战又赶上了40年不遇的连绵降雨。然而,大庆人不信邪、不服输,克服环境、气候、地质、饥荒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只用3年就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实现了我国石油基本自给。
正是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庆石油人打下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大庆石油人坚持的“六个传家宝”,即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修旧利废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鲜明精神标识。
求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遭遇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大庆科研工作者始终秉持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把高昂的政治热情、爱国奉献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以一种“挑战不可能、敢为天下先”的英雄魄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油田开采的科技难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三老四严”的务实精神,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正是这种以对事业、对工作科学认真、求实严谨的精神为动力,以科学严明的规则作保障,大庆人战胜了各种困难挫折和干扰,依靠自主创新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闯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油田开发之路,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中国科技人员讲求科学、务实创新的实践指向。
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
为国家分忧,为祖国加油,这是大庆石油人的情怀。“奉献”,是大庆精神的核心精髓。大庆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源于它深深植根于大庆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源于他们把个人价值和国家前途命运融合到一起的政治自觉。
正是无数像王进喜这样的新中国建设者们,自觉自愿地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为国分忧、为民奉献”的诺言。
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大庆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身处新时代,现在的条件比大庆油田开发时期好多了,而大庆精神仍然是这个时代最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
(作者系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贺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60年代大饥荒,台湾同胞帮助大陆人民渡过难关?假的!
最近一些视频平台上突然出现“60年代大饥荒,台湾同胞帮助大陆人民渡过难关?”的视频,视频下方不少人回复自己姥姥、爷爷之类的长辈曾经饿的吃观音土快不行的时候,靠着飘过来的气球上的一小袋粮食,救了全家人的命。
搞得煞有其事,但事实真相是这样吗?
根据资料显示,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少乡亲因为食用气球投下糯米而导致中毒死亡!
这场捐款运动的确存在,但最终被老蒋拿来做了军费,可以说是被他贪污了!
根据台不当党产委员会的资料,1961年,中常会与行政院通过了扩大救济大陆同胞推行办法,并由常公发起一人一元救济中国大陆的捐款运动。但是,因为两岸水火不容,台飞机也不可能到大陆上空投物资,所捐的钱物基本留在岛内。1963年,台湾救济总理事长谷正纲在复兴计划希望对中国大陆空飘作业时,但遭老蒋否决,批示一人一元捐款应作为准备费之用,不能动用。也就说这些钱财没用过,老蒋拿来做了军费。
至于那些视频下方不少人回复,自己姥姥、爷爷之类的长辈曾经饿的吃观音土快不行的时候,靠着飘过来的气球上的一小袋粮食,救了全家人的命。这些不过是张冠李戴!
实际上二者完全不能混为一谈,台湾投放来的气球由来已久,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台湾海峡的两岸,出现了“空飘”“海漂”等,通过这种方式,对大陆进行宣传战。
60年代,台湾空飘的气球较小,只能够依靠顺风作动力,空飘的距离也不远,这个时间段那些北京、河南、河北所谓的被“一小袋粮食救了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口中的长辈其实是糖衣吃下肚,炮弹打回去,和所谓的“空投帮助大陆人民渡过难关”,完全无关。
事实上,根据中国历史研究院的研究: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台湾当局用气球投下糯米饭以收买人心。由于饥饿,不少乡亲捡来充饥,有些人因此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