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清朝皇室母子之间到底谁影响了谁
对于清朝皇室的皇子们而言,自出生之日起肩上就担负着母亲一方外戚家族的荣耀重担,同时也担负着父亲一方承继大统、勇挑江山的重任。而这位皇子究竟是承继大统、登基为帝或者贵为亲王、位极人臣还是默默无闻、了此一生甚至下场凄凉,不得善终完全却决于他的父亲——当朝皇帝对其的态度和宠爱程度。对于后宫嫔妃而言,为皇帝生下一个皇子,便很有可能是自己和娘家荣耀的开端;对于皇子而言,拥有一个出身高贵、外戚实力强大的生母也是自己获得圣宠,夺嫡成功的最好保证。那么,对于皇帝而言,是皇子影响了其生母的地位还是后宫嫔妃影响了其所生皇子的地位呢?
影响清朝皇子地位的决定因素
“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这个问题,是身在其中的皇子和其生母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一心维护皇权统治,保证大清江山万世传承的帝王需要权衡和的。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开始,清朝的历代帝王都对皇子的嫡出身份特别在乎,能够让嫡出的皇子继承皇位到了乾隆朝发展到了顶点,可是这个让清朝皇帝们期待、希望了将近二百年的欲望直到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皇帝才算完成。所以,在皇子尚未出生之前,或者皇子年幼,尚未形成明显才智、品德方面差别的时候,嫡出皇子,也就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对于嫡出皇子而言,绝对是“子凭母贵”。
清太祖努尔哈赤
可是,嫡出的皇子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备受恩宠,优越感极强很容易养成骄傲蛮横、嚣张跋扈的性格,反而影响了其将来的发展和父皇对其的看法和态度。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嫡次子代善,康熙皇帝的嫡子胤礽等等都能很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除了嫡出皇子外,外戚家族实力强大、深受皇帝仰赖,为了维护皇权而必须恩宠和安抚的后宫妃嫔所出的皇子也是皇帝备受重视的一类。
褚英画像
这一类皇子在清朝比较出名的有康熙皇帝的皇十子胤俄、雍正皇帝的皇四子弘历、嘉庆皇帝的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等。对于这类皇子,虽然其生母不是中宫皇后或者出生时不是中宫皇后,但因为其生母背后的强大势力,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除了给予其生母更多的恩宠外,对待皇子也得格外关心和照顾,以安抚和收拢其生母背后的外戚家族。对于这类皇子而言,“子凭母贵”的成分也占据主导地位。
乾隆皇帝(皇四子弘历)
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不管位分再低,只要为皇帝生育皇子对于清朝皇室而言都一样不容忽视的大事,更是一件不可磨灭的功劳,为了奖励后宫嫔妃为大清皇室开枝散叶、繁衍子嗣,通常都会将生育皇子的后宫嫔妃们晋升位分。这一点在康熙朝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中雍正皇帝的生母,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包衣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就在生了皇四子胤禛以后被从官女子身份晋升为德嫔,在生育了皇六子胤祚以后,又从德嫔晋升为德妃。乌雅氏出身包衣,算是出身低微,其位分的不断晋升除少部分康熙皇帝对其的恩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所生的两位皇子给其带来的巨大荣誉。对于乌雅氏而言,绝对是“母凭子贵”的典型代表。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身低微、外戚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后宫嫔妃们在生育了皇子以后也没能得到当朝皇帝的重视和恩宠,可是如果自己所生的皇子将来得以继承皇位,或者在后继之君的朝代中担任要职,也会被大加晋封或者追封。上面所说的雍正皇帝生母乌雅氏在康熙朝最高位分就只是德妃,雍正皇帝登基为帝后,立马将其追封为孝恭仁皇后,尊为圣母皇太后。雍正朝有名的“侠王”皇十三子胤祥因为对雍正皇帝的忠诚被雍正皇帝重用,不但将其委以重任,倍加恩宠,其生母章佳氏,在康熙朝就是一个连位分都没有的庶妃,被雍正皇帝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地位仅在孝恭仁皇后之后。对于这类嫔妃而言,绝对是“母凭子贵”。
皇十三子胤祥剧照
对于清朝后宫中的后妃和皇子们,不管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说到底都是皇帝对于维护清朝统治、权衡外朝势力影响、寻找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皇家并不是无情,只是不能像平常人那样随心所欲,随心而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