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超惊艳!德阳的第十二座桥已经开始勘测,它可能是最好看的
有些事情,你觉得它很近,其实他还有点远。
就像S11线的开工日期,还是个未知数。
但有些事情,你觉得它很远,其实已经贴在脸上了。
德阳即将迎来第十二座大桥:洪湖路大桥。
1
曾经的大家都在想,德阳的第十二座桥会不会是钱塘江大桥,很显然,先来的是洪湖路大桥。
趁着周末,我去柳梢堰旁实地打探了一下。
该说不说,周末这个太阳一出,柳梢堰的草地上都是满满的人,去晚了都找不到地方露营。
先来说一下位置,勘测点是位于柳梢堰教堂右侧穿下去的河岸,如图所示:
到达现场后,在河对面的岸边停靠了几辆勘探工具。
或许是周末的原因,现场也没有看见有工作人员施工。
但是从相关的视频中能看见,现场的勘测工作已经展开。
进入了勘测阶段, 那也证明着开工日就近在眼前。
万事开头难,只要这第一步跨出去,后面的步骤也都非常容易了。
2
德阳从最初建市到今年,已经在旌湖上建造了十二座大桥。
这十二座大桥各自承担着各自的作用。
城市总要发展,城市边界会越推越远。
2021年的1月份,在人们都不注意的时候,远至旌南湖片区的南湖路大桥悄悄的开通了。
德阳往南发展的脚步逐渐开始加快。
但是在这区域内,很多人都期盼的洪湖路和洪湖路大桥一直没有消息。
洪湖路大桥对城南的朋友来说有多重要?
2021年,天府大道北延线通到德阳,德阳有了一个“南进、东拓、西扩、北优”八字方针的指导。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
东拓——天府数谷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
西扩——天府旌城的新开发项目不断,如今还有许多宗地等待成交;
北优——旌北新区的发展势头这两年最为强劲。
那“南进”到底进没有?当然进了。
从前或许走到德阳南站的位置,就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边界,然后南湖路大桥建成,南边的区域也直接向前跨了一大步。
现在洪湖路大桥的到来,也实打实的证明了“南进”的发展。
过去,因为发展旌湖开发区,加强对旌湖以东片区的发展与建设,但因为发展而带来了交通拥堵的现象,彩虹桥则带着分担东桥的车流量使命诞生。
当德阳提出“推进二次创业,再铸德阳辉煌”的战略目标后,2000年后要发展黄河片区时,提前修了黄河桥。2018年要发展旌东新区时,提前修了漓江桥。
这一次,洪湖路大桥的修建也承载了整个保利片区的希望。
3
每一次讲保利片区,总会有人出来讲四个字:保利太偏。
甚至就连买在保利片区的人,也会说这样的话。
觉得偏的朋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交通不够发达。
你发现没有,通常我们在描述一个地方偏僻的时候,前缀都是交通阻塞。
如果需要跨河建桥,翻山越岭,给人的感觉只会偏上加偏。
一座桥不够,就建两座;两座桥不够,就建三座。
桥多了,路有了,这个区域自然也就不偏了。
洪湖路大桥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连接河东和河西的关键,洪湖路大桥的建成关乎着保利未来与河西的连接。
在乐都还未建成时,整个片区都还依靠着吾悦广场。
只是,吾悦广场在河西,到达这里需要从嘉陵江桥或者绵远河大桥绕行。
中国人,最不喜欢绕路,如果可以直达,绝不去多走那一段距离。
不然也不会诞生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洪湖路和洪湖路大桥不是走的人多,而是需要的人太多。
建成之后,就可以直达吾悦广场,也能够直达未来的城际南站和S11线站点。
4
修桥这件事,德阳人更关心这座桥到底修成什么样子。
十三幺从网上扒了一张设计图给大家:
怎么说呢?看到的第一眼我以为是两个彩虹桥拼到了一起。
单从图上看,洪湖路大桥的设计感是达到了的,至少德阳目前除了彩虹桥其他的桥都平平无奇。
当初的漓江桥很火,因为它的设计图长这样:
这设计图一出,把大家激动的遭不住。
然后,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这样:
不知道是中间那个环节出了差错,以至于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如此大。
所以对于这张洪湖路大桥的设计图,大家理性看待就好,依旧还是要看最终的呈现效果。
大家可以抱点希望,但是不能抱太多。
至少目前看来,洪湖路大桥不是大饼,这张设计图是不是就不知道了。
5
在去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50年了,德阳变了,桥还没变》。
希望以后,德阳变了,桥也变了。
大家,静待开工吧。(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阳石刻公园赏银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德阳石刻公园的银杏。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心中最爱的季节,已经悄然改变。年少的我,曾经沉醉于春天的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如今人到中年,却更欣赏秋天的成熟稳重、天高云淡、一片金黄。
一个晴朗的秋日,我走进四川德阳石刻公园,感受那每年如约而至的浓浓秋韵。这个公园被称为“中国版吴哥窟”,有中国最大的现代艺术石刻雕塑群和全长1080米的石刻艺术墙。每年秋天,这里最美的风景线,便是那一株株金黄的银杏。
高大的黄桷树已失去夏日亭亭的伞盖,光秃秃的树枝在秋风中摇曳。只有那一株株银杏,尽情绽放出生命中最美的诗意,在蓝天下撑起一片金黄,分外惹眼。金黄的银杏映着40余米高的黑褐色艺术墙,流露出独特的韵味,像一幅油画,厚重中透着沧桑和智慧的光芒,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前来取景。
这种古老植物已有3亿余年历史,人类百万年的历史,在它面前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经历岁月洗礼的银杏越活越自在,越活越潇洒,越活越美丽。它什么都见过,什么都不在意,风霜雨雪,雷霆霹雳,山崩地震,一切的外来伤害都被它以顽强的意志转化为强大自身的养料,一直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
秋风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原本绿意葱茏的银杏树,短短几天,就被镀成了一片太阳光般耀眼的金黄;树下也铺满金黄色的叶子,远远望去,行人如同走在一条金色的道路上。
我在那“黄金大道”上走了走,脚下是软软的落叶,如同走在地毯上;耳边响起“沙沙”的足音,眼中是一片纯净的金黄,造型各异、逼真生动的石刻雕塑时而映入眼帘,就如行走在诗的意境里。
轻轻拈起一片落叶,如同拈起整个秋天。那小小的扇子不曾沾惹一丝杂色,是那种纯净的黄;也不是一般的浅黄或者深黄,而是像杏子那样的明黄,尤其是经太阳光一照,便会发出金子般的光彩。银杏树的枝条也不像其它树那样,呈一边倒的姿态,而是交错生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枝丫间看出去,便是天空。高远湛蓝的苍穹、如丝如缕的白云和金黄色的银杏叶相互映衬,愈发显出秋天特立独行的美来。
石刻公园毗邻旌湖,不时有白鹤从旌湖飞来,穿越那一片金黄的银杏林,飞向碧蓝的天空,姿态优雅。此情此景,正合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只有经历了春的青涩、夏的喧嚣,有了这两个季节的铺垫和沉淀,才能迎来秋的绚烂。站在这大片的金黄里,我如同置身于丰收的稻田。张开双臂,深深呼吸一口这秋的气息,尽情感受这秋的韵味。
罗江鄢家德善堂
罗江区鄢家镇天台村周家桅杆房子有一座周氏祠堂,名为德善堂。两百多年来,当地周家人一直在这里祭祀祖先、开展家族活动,是周家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
一
祠堂分为三进:门厅、中堂屋、上堂屋。在门厅和中堂屋、中堂屋和上堂屋之间各有一座天井。祠堂大门称为龙门,龙门上是一块实木雕刻的“德善堂”匾额;中堂屋正对龙门的梁上悬挂着“盛朝俊彦”横匾,横匾是清朝乾隆年间留下来的;中堂屋左右两边墙上也是两块木匾,刻着周家人的家规和家训;上堂屋正中是祠堂神龛,神龛上刻着“周氏历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传说神龛是周家祖先周得中早年入川的时候从广东一路背过来的,是祠堂的镇宅之物;神龛两边是一幅对联:“精诚贯注衣冠肃,恪谨通疏揖拜恭。”龛联是新写的,但龛联的内容是修建祠堂时拟定的。
祠堂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飞檐翘角,是清代普通百姓的居室建筑风格。祠堂的支撑樑柱全部是实木制作,经过两百多年风雨依然完好;屋顶是传统的小青瓦,墙体有红砖、青砖,上堂屋还有些是黄泥砖。祠堂最初修建的时候,墙体全部是黄泥砖,经过多次维修后,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二
祠堂的修建者叫周得中,周家人将周得中称作入川始祖。
周得中,号一善,出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祖籍广东长乐(今五华)县。在长乐,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周得中这一代,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四百多年。家族中有一位名为周遵的先辈,明朝万历年间做过四川大竹知县,后来便在家族中留下了“蜀都土沃财丰”的美誉,也让周家人对四川充满了向往。周得中青少年时期,正值“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便趁此机会来到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创业,先是和妻儿在当地大户程天锡家帮工,夫妻勤劳,亦耕亦商,后来逐渐有了积累,便在荣昌县昌元里购买了田产和街房。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周得中在荣昌家业稳定,便迁居荣昌,迁行前四年,妻子陈氏因为劳累病逝。
迁居荣昌后,周得中并未停止扩大产业。当年从长乐陆陆续续迁居四川的周家人有三百多户,在与同乡族人的交流中,周得中听说罗江地方土地富饶,可垦之地不少,便多次循沱江而上,到罗江谋求田产。传说,周得中去罗江时,在码头偶遇一张姓算命女子,说周得中“若得西边开派,子孙必旺”。还告诉周得中,到罗江后一直顺路走,若是鞋掉在哪里,哪里就是他安身之处。一次,走到天台村杨窄寺附近,周得中有些累,正好有一片黑松林,林木茂密、凉风习习,便把鞋脱下来,坐在路边休息。等到要走的时候,突然发现鞋滚到了路边的芭茅草丛里,周得中想起张姓女子的话,便决定在杨窄寺附近谋求新的居住地。后来,周得中购得杨窄寺张万盛的田产,开启了罗江创业之行,张姓女子也成了周得中的续弦。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周得中带着儿孙全家迁至罗江,从此定居罗江天台。
在荣昌时,周得中每年都会回长乐老家祭祖。定居罗江后,一方面离长乐更远,随着年龄增大,回老家祭祖很不方便;另一方面,随着孙辈、重孙辈的出生,罗江天台已经成为新的家乡,今后也不可能再迁回长乐。周得中组织儿孙亲自动手,印制黄泥砖,建成了周氏祠堂,把对故乡的情怀、对祖先的敬奉、对子孙的希望都寄托在祠堂里。
三
早期,祠堂是按照周得中长乐老家的习俗一年三祭,在清明、冬至、除夕三个时间集中祭祖。后来,家族成员增多,各自分家立户,逢年过节、小孩入学、考试上榜、红白喜事都要到祠堂祭祀。各家各户分散祭祖逐渐扩大了祭祀的时间、范围。
周家祠堂集中祭祖有固定的仪式。祭祖时,由司仪主持请神,请神先要把历代祖先名讳念诵一遍,一一请到;再把传说中的天神、地神、菩萨挨次请一遍,然后参加祭祀者按照司仪的引导一一祭拜。司仪祭祖都是用粤语,后来因逐渐融入四川话,没有人会说粤语了,但司仪却通过代代口传的方式保留下了祭祖时的粤语,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1949年。
周家人至今保留着祭祖的主持文本,包括《清明挂清祭祖章》《除夕祭祖章》《冬至会祭祖祝文》《入学祭祖祝文》,正月初一《拜诸长生土地祭祖章》等等。在文本中,不乏“做庄稼者,五谷丰登;做生意者,财源涌进;读书者一举成名,连科及第”之类的文字,这不仅是一种祝福,也是对周家人寄予的希望,体现了周家耕读传家的传统。
祭祀祝文也是周家家规家训的雏形,敬宗睦族、亦耕亦读逐渐成为周家人谨守的精神传承。
四
两百多年里,谨守耕读传家的周家人,涌现出了一代代的优秀子弟,周逢祥、周道南、周亲贤、周嘉和、周沂盛就是这些优秀子弟的代表。
周逢祥,字宗弘,号瑞安,生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周逢祥进入国子监学习,学成后即兴建宅左书院,引导子孙读圣贤书,教化后世耕读传家,得到乡里赞誉,朝廷表彰。德善堂中堂屋悬挂的“盛朝俊彦”,便是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4年至公元1759年)时任四川直隶绵州罗江县训导的任国瑞题赠。宅左书院为周边邻里子弟提供了读书的机会,一时间天台村儒风盛行、民风思学。周家如周道南、周继贤、周有泰等十几名子弟,在乡试中取得庠生、廪生、拔贡等名次。周逢祥因为办学被朝廷赠予修职郎。
周道南,出生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自小在宅左书院刻苦学习,诗文优秀。十九岁时,周道南在乡试时取得文元第一名;二十二岁时,再取超等廪生。道光六年(公元1825年),周道南取得道光乙酉科拔贡,被载入《罗江县志》。因此,周家祠堂门口竖立起了两根近十米高的柏木桅杆,以鼓励周家子弟勤苦学习。从那以后,周家祠堂所在地便被人称为周家桅杆房子至今。
周亲贤,生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九岁入乡塾,听先生讲二十四孝故事黄香九岁“扇枕温衾”后,小小年纪就主动帮父母耕作。父亲六十四岁得了脚疾走不动路,周亲贤便每天将父亲背进背出,让父亲像正常人一样到邻里串门。周亲贤为照顾母亲,从不在外过夜,在周亲贤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活到九十六岁,成为当地有名的长寿老人。周亲贤作为一名普通农民,孝顺父母的事迹,被记入《直隶绵州志》。
周嘉和,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十二岁便进入成都高等学堂学习,从小立下从军救国之志。后担任川军排长、连长、营长。1927年,周嘉和被委任为江油县长,不久又升为骑兵上校团长,兼任南部县长、县征收局长,1929年,晋升为军部少将参谋。周嘉和在不断升迁的过程中,对政府热衷内战,造成人民涂炭义愤填膺,为不参与打内战,辞去所有职务,散尽家产救济乡邻,只与诗友品茗抒怀、吟诗作赋,1948年春,周嘉和与同乡创办“云峰诗社”,时至今日,“云峰诗社”成为罗江文化名片。
周沂盛,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父亲早逝,靠叔父接济生活,从小养成了勤奋善良、忠厚老实、舍得吃苦的品质。大集体时期,周沂盛担任集体养猪员,成为养猪能手,被评为劳动模范,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至今在周家人中传诵。
五
祠堂集中祭祖活动,最后保留下来的就是春分会祭祖,称之为春分会。
周得中去世后,儿子周丙元、周果元两兄弟逐渐丰富了清明节祭祖活动的内容。清明节时,除了祭祖,更多的是交流亲情,称之为“三朋会”。后来,为避开清明节各家扫墓,又将祭祖时间提前到春分节,便形成了春分会。春分会是祠堂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每年春分会都会有一两百人到祠堂祭祖。春分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到祖先坟墓前祭祀。不分男女老少,自觉分成两队,一队到祠堂附近的祖墓祭祀,一队到鄢家七里村、新盛等地的祖墓祭祀。祖墓祭祀早上出去,十点左右结束,等到两队人全部回到祠堂开始第二阶段祭祀活动。
祠堂祭祀由一名司仪主持。过去,司仪一般由族长担任,现在没有族长,大家集体推一名宗亲会会长,负责祠堂管理、春分会的组织。春分会当天,会长便是司仪。
祭祀的时候,一两百人从上天井开始排队,辈分高、年长的在前,辈分低、年幼的在后,一直排到龙门外。队伍排好,司仪便开始请神,每念到一位祖先名讳,所有人便三鞠躬。请神完毕,司仪便带领大家依次到神龛前鞠躬、上香。祭祖仪式结束后,是家风教育活动,分为两部分,先是由一名年长的周家人为大家讲解家规家训,讲老一辈周家人的故事,然后是司仪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把周家人里孝敬长辈的、考上大学的、捐款出力的,一一赞颂一遍,若是有出生的周家小孩,还要专门做好登记。
全部仪式结束后,祠堂内便成了宴席场地。
六
“”期间,祭祖被列为“四旧”,祠堂遭到破坏,祠堂的神龛和“盛朝俊彦”匾牌是被一位叫周朝光的族人偷偷藏起来,才保留了下来。祠堂也成了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的会议室,祠堂没有了,春分会也从那时停开了。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周家人恢复了祠堂祭祖,召开了停开后的第一次春分会,从此,周家祠堂春分会祭祖至今没有间断过,参加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不仅是在罗江、德阳工作的会回去,有几户在西藏阿里经商的,每年都会赶回来参加祭祖。春分会活动也越来越规范,形成了现在的春分会模式。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祠堂损坏严重,周家人自发捐钱捐物捐力,对祠堂进行了维修。
2017年,周家人编修家谱,对两百多年来形成的家族文化进行了整理。将原有的祭祖祝文进行了整合,去其糟粕,留其精华,重新编写了《春分会祭祖祝文》;根据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发展,对原有的“敬宗、睦族”家规做了完善和增补,形成新的家规“正衣修身,博文养性,约礼睦邻,凛法兴族”、家训“孝为先,善当头,义要择,情宜重,文必修,谱长续”,也就是现在悬挂在中堂屋左右两边的匾联。综合周家人两百多年来的文化传承、人物事迹和规范家训,将周家家风定名为“德善”家风,祠堂命名为“德善堂”。
“德善”家风的“德”为祠堂创建人周得中“得”字谐音,“善”为周得中号一善的“善”,同时,“德”又取“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的意思,“善”又取“良也,佳也”“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意思。
2018年3月,著名书画家田明珍先生为德善堂题字,祠堂挂上了“德善堂”匾额。自此,周家祠堂正式名为德善堂。
至今,留在村里的周家人,平日里轮流打扫德善堂卫生、上香,“德”与“善”在这里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