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财经态度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如何走向深入?专家:算网服务更普惠、算力应用更“合身”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如今,基于算力的数字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工业、农业、金融、医疗等领域,不断催生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日前表示,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和深度融合应用,做强做优做大算力产业。
目前典型的算力应用场景都有哪些?算力融合应用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算力网络更好服务千行百业?经济之声记者采访了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袁钰。
袁钰表示,算力融合应用的赋能效果显著。在制造业领域,算力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支撑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应用,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汽车装配时间,持续优化汽车设计与后端设备效率,实现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在互联网领域,算力应用可实时处理用户上传的视频等文件,实时分析用户偏好,从而给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其使用体验。
加快构建算力服务网络是算力与应用融合的关键,袁钰认为,应从算力网络的建设方、运营方与使用方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建设方要积极响应“东数西算”工程,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建设梯次分布、云边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形成全栈算网服务能力;运营方要探索运营商、核心用户、监管部门等多主体共建共享的算网运营新模式,依托泛在共享的高质量网络,推广普惠高效的算网服务;使用方要积极应用算网服务,助力新产品加快上线推广。
如何因“产”制宜打造特色算力应用?袁钰认为,算力能够提供可量化、可操作的视角,为地方产业发展走出同质化、实现特色化提供新思路。从工业领域来看,一些算力赋能成果显著的电子信息企业,基本形成了“研发-制造-营销-物流”一体化高效体系,新品导入、检测时间、量产爬坡速度均提升近30%,人均产出可平均提升近300%,有利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某环节的“单项冠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苏金树:智能网络与网算融合体系结构新范式-领域定制网络DSN
在即将于今年10月26-28日在沈阳举办的CNCC2023期间,在129个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个热门专业领域的技术论坛上,包括国际知名学者、两院院士、产学研各界代表在内的700余位报告嘉宾将着力探讨计算技术与未来宏观发展趋势,为参会者提供深度的学术和产业交流机会,当中不乏在各领域深具影响力的重磅学者专家亲自担纲论坛主席。
本专题力邀CNCC2023技术论坛主席亲自撰稿,分享真知灼见,带你提前走进CNCC,领略独特专业魅力!
本期特别嘉宾:
苏金树 CCF会士,CCF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作者:CNCC2023【智能网络与网算融合体系结构新范式-领域定制网络DSN】论坛主席:苏金树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演进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呈现了多样化、到通用化,再到定制化的演进路线。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支撑很多领域发展的重要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因此它成为与蒸汽机、电力等技术并列的GPT技术。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延伸,数据中心网络、车联网、物联网、超算网络、移动自组网等各领域专用网络百花齐放,这些网络形态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特性;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崛起,特别是AI大模型的到来,对网络技术提出了高性能、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开源网络操作系统和软件定义网络等也推动着开放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领域定制网络DSN的提出背景
随着摩尔定律减缓,通用计算架构高速发展的红利难以为继。针对特定领域的应用程序,设计领域定制体系结构(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热点。
为了满足面向领域的高效率网络解决方案需求,迎接网络应用多样化复杂化和网络使能技术平坦化的双重挑战,在通用基础平台上构建面向领域应用的定制网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必须破除现有技术禁锢,需要创新网络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是GPT技术,是计算机学科“增长的引擎”,具有普遍实用性、动态演进性、创新互补性等特性。但它们作为通用使能技术,都不是完整的最终解决方案,需要融合交叉、才能相互赋能。受新一代人工智能中PyTorch、PaddlePaddle等框架概念和Transformer模型的启发,智能化领域定制网络DSN旨在一个通用的基础框架下,通过不同的协议构件组合、模型选择、算法调用和硬件加速,解决不同领域网络灵活定制和智能技术高效应用问题。
领域定制网络DSN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初步思路
实现智能化领域定制网络DSN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根据长期网络技术研究实践的经验,结合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我们提出基本思路,将“智能基因”作为贯穿所有层次、构成网络服务的基本要素,从四个层次展开研究。
一是在体系架构层次,如何科学合理定义DSN的技术架构,解决多样化定制化领域网络技术需求与网络性能高速发展的矛盾,我们提出采用“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的设计思想,从多个维度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语言,支撑网络功能虚拟化、容器化,网络功能构建和部署的动态行为等。
二是在功能与协议层次,如何设计智能化领域定制网络DSN的可定制协议栈框架,解决高性能高弹性的网络性能和功能需求与高开销紧耦合的协议栈实现方式之间矛盾,我们提出功能和协议模块化,网络功能与协议系统积木式构造方法。
三是在机制与算法层次,如何定义算法与机制的统一接口,并构建智能算法库,解决算法快速更新部署需求与多类型非统一协议接口之间、智能网络设计优化需求与高可用智能算法库缺失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机制算法“实例化和场景化”实现方法。
四是在高效实现层次,如何解决保证DSN的灵活性与高效率的矛盾,我们提出流水化、多样化手段,解决不同场景对效率的追求。通过各级流水线的并行处理、或采用硬件实现都能满足高效率的要求;而对于速度要求低、成本敏感、实现灵活的场景,则通过软件实现。针对数据平面的存储管理、报文调度时间确定性等瓶颈,创新实现机制和方法。
DSN虽然取得初步研究结果,得到国内外部分高校的响应。领域定制网络DSN最终落地应用,需要更广泛的网络技术研究人员参与和深入讨论,希望更多学术界、工业界的科研人员能够深度参与DSN的技术研讨,合力推动DSN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DSN网络生态。
技术论坛:智能网络与网算融合体系结构新范式
面向国家“东数西算”、人工智能2.0规划等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超高速网络、智能网算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场景,共同研讨探索领域定制网络DSN的概念内涵框架、核心机制、领域应用等,以期开创出一个网络系统设计的崭新范式。同期还将举办CCF PRESS《互联网技术十讲》新书发售仪式。
CNCC参会报名
论坛名称:【智能网络与网算融合体系结构新范式-领域定制网络DSN】技术论坛
举办时间:10月26日下午
论坛主席:苏金树 CCF会士,CCF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共同主席:郭文忠 CCF杰出会员,福州大学教授
论坛议程: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论坛开场致辞 | 苏金树 | 国防科技大学 |
2 | 《互联网技术十讲》发售仪式 | 梁 伟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3 |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物联网 | 王兴伟 | 东北大学 |
4 | Next-Generation Networks for Distributed Learning | 陈 凯 | 香港科技大学 |
5 | 面向领域定制网络的智能传输架构研究与探索 | 韩 彪 | 国防科技大学 |
6 | 面向 AI 的新型数据中心智算网络体系 | 翟恩南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7 | 跨数据中心云网络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 王晓亮 | 南京大学 |
Panel环节 | 网络系统设计的新范式 | 苏金树 | 国防科技大学 |
王兴伟 | 东北大学 | ||
陈凯 | 香港科技大学 | ||
韩彪 | 国防科技大学 | ||
翟恩南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
王晓亮 | 南京大学 | ||
赵宝康 | 国防科技大学 |
想了解更多关于CNCC2023技术论坛信息,欢迎观看CCF公众号【CNCC专家谈】专题及CCF视频号【CNCC会客厅】直播,我们将陆续邀请本届CNCC技术论坛的论坛主席或重磅嘉宾,围绕今年CNCC涉及到的热门话题进行研讨交流,亲自带观众走进CNCC,敬请随时关注!
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1月1日,工信部宣布,工信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要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围绕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做优“虚拟现实+”内生能力,强化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叠加“虚拟现实+”赋能能力。推进云、网、边、端协同能力体系建设。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面向特定场景、具备商用潜力的应用技术研发。
以渲染处理技术为例,重点推进渲染优化技术,研发混合云渲染、基于眼球追踪的注视点渲染、人工智能渲染等新兴技术,推动虚拟现实渲染处理向软硬耦合、质量效率兼顾的精细化方向发展。
在感知交互技术方面,重点推动由内向外追踪定位技术研究,发展手势追踪、眼动追踪、表情追踪、全身动捕、沉浸声场、高精度环境理解与三维重建技术,加强肌电传感、气味模拟、虚拟移动、触觉反馈、脑机接口等多通道交互技术研究,促进感知交互向自然化、情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