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为什么被叫作“dog days”?
“三伏天”来临,全国多地开始进入“蒸煮模式”。
三伏天,通常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包括头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持续40天,真真是“加长版”了。
头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那么,三伏天用英文该如何表达呢?
❶sanfu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拼音来表达,后面对其进行简单的解释说明。
比如,
►sanfu, the hottest and dampest period of summer
三伏天,夏天中最炎热潮湿的阶段
►sanfu, the hottest time of the year
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因此,“入伏”这一天也就可以表达为the first day of sanfu。
来看一个例句:
Chinese people embraced the first day of sanfu, the hottest and dampest period of the year, on Thursday in unique ways across the country.
周四,全国各地人民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迎接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时候。
❷dog days (of summer)
在一些文章中,也会把三伏天叫作“dog days (of summer)”,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Sanfu, also called China's \"dog days of summer\", refers to three 10-day periods that are predicted to have the hottest days of the year.
其实在英语中,dog days专门来形容北半球7、8月这段最热的天气。
根据韦氏词典,dog days即指7月初到9月初,北半球天气闷热潮湿的这段时间:
the period between early July and early September when the hot sultry weather of summer usually occur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ultry [ˈsʌltri]:闷热潮湿的
hemisphere [ˈhemɪsfɪr]:半球
也有人开玩笑说,这段时间的天气把狗都热得趴在地上直喘气,所以就叫dog days了。
THE “DOG DAYS,” I always thought, were those summer days so devastatingly hot that even dogs would lie around on the asphalt, panting.
devastatingly [ˈdevəsteɪtɪŋli]:破坏性地
asphalt [ˈæsfɔːlt]:沥青;柏油
pant:气喘,喘息
但其实,这个有趣的表达与天狼星(Sirius)有关。
古希腊人认为大犬座(Canis Major)是一只狗在追逐兔子(也就是天兔座,Lepus)。而天狼星是狗的鼻子,因此称它为\"狗星\"(dog star)。
The ancient Greeks thought of the constellation Canis Major as a dog chasing Lepus, the hare. The star Sirius is the dog’s nose; the Greeks called it the “dog star.”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曾迷信地认为,7月末,当天狼星(dog star)恰好在日出前出现在天际时,“dog days”也就到来了。他们认为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灾祸。
To the Greeks and Romans, the “dog days” occurred around the day when Sirius appeared to rise just before the sun, in late July. They referred to these days as the hottest time of the year, a period that could bring fever, or even catastrophe
不过,美国国家地理也指出,因为纬度不同,各地天文学意义上的“dog days”到来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Although July and August are generally known as the hottest months of the yea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hottest period can vary from year to year. And depending on your latitude, the astronomical dog days can come at different times.
虽然7月和8月一般被称为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但每年最热的时期都会有所不同。且根据纬度的不同,天文学上的“三伏天”也会在不同的时间到来。
三伏天养生tips
防中暑
三伏天连续高温(hot spell),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以防中暑(heatstroke),同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Dangerously high temperatures can result in heat-related illnesses like heatstroke.
严酷的高温可能会导致中暑等疾病。
注意锻炼时段
天气再热也要坚持锻炼,但室外运动要注意不要中暑,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最好选择在晨间锻炼。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In wint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coldest days. In summ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dog days.
保持清淡饮食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注意饮食,不宜吃过多冷饮,可以多吃些新鲜果蔬。
调整作息
夏季昼长夜短,比较适宜“晚睡早起”,这并不是说要熬夜,而是要顺应季节昼夜变化的特点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中午小憩一会儿,也有助于恢复精力哦。
编辑:唐晓敏
实习生:余雪聪
来源:美国国家地理、Wikipedia、百度百科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
冬练三九不怕寒
寒风凛冽,转眼间已入深冬。大雪节气已过,数九寒天就随着冬至蠢蠢欲动。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又是一年修身养性的好时候。
食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冬至前后进补能够更好地调养身体,可多吃些温性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抵御寒冷。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多吃萝卜,有助于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此时也是调脾养胃的好时机,可多吃些板栗、淮山等食物。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缓补、少食为好。
锻炼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
在数九寒冬之际,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全身运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条件改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随之提高。
极寒天气锻炼场地要选择空气新鲜、流通、避风、向阳的地方进行。起床后在室内先轻微活动一下再去室外,以逐步适应清晨的寒冷。
在清晨空腹运动时先少喝一些温糖水、葡萄酒或刺激性不强的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充在剧烈活动中身体迅速散发热量的损失。
在凛冽的寒风中,想保持均匀的呼气非常难,呼吸往往在强风来袭的时候被打断。练三九就是通过不断的克服在特定刺激下的本能反应,让身体和意志驾驭本能。
养性自古多认同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放下手里的活儿,观雪温酒,与友人闲话、与家人相伴,身心放松。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诗中写到: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日的夜,深的很快,转眼便是黑夜。有人在忙着赶路,也有人在家盼着亲人归来。
即使外面冰天雪地,也总有一盏暖灯在等着你。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健康界”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顺四时,适寒暑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顺四时,适寒暑》
题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意思是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肌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很多专家提倡“夏练三伏”。
中伏天第三天,38度的高温,真的是下火的感觉,准备早饭的时候在厨房就已经是挥汗如雨了,更不用说午餐了。
妈妈说以前的这个季节在田里劳作也没觉得有多热,现在有了空调人倒是娇贵起来了。
不过说归说,除却下雨天,我的老母亲锻炼的脚步从没停歇过,早晨五点出门八点左右回来,上午在家听听戏曲或小说,下午五点再出门直到七点多进家,很有规律的生活,所以身体是越来越棒,精神是越来越好,腰腿疼消失了,血压也正常了。所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强体健身模式。
要说热,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想象的伏天远比实际的伏天要可怕的多,隔窗望望白晃晃的阳光,再想想预报中的38度,真有点不想出门的念头,不过为了那体重计上的超标数字,咬咬牙出了门,围拢而来的热空气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包围了全身,身体在三两分钟之后便也就适应了外界的温度。
沿着常走的那条道前行,明显感觉今儿行人的减少了,树林里也不见了那些带孩子的老人,唯火辣辣的阳光独霸着天下,知了唱着高调一路相随,草地上的长尾鸟和麻雀永远都是一副自由自在的样子,抬头白云缀蓝天,平视青草配绿树,依然是一路走一路拍,虽然是日日同景没新意,但镜头可以对准不同的角度展示不同的夏意。
走够五千步的时候,寻一方浓荫坐下,任汗水肆意的流淌,这样大汗淋漓的时候,哪怕是一丝微风路过,也会让皮肤的每个细胞瞬间激凌起来,是那种吃了冰淇淋般冰爽的感觉,半个小时后汗干神爽再起身前往超市购买食材,十一点钟折返完成上班日的走步目标。
用文字记录只为给自己鼓劲儿,不然“夏练三伏”这件事坚持起来真没那么容易,因为人的惰性随时随地,尤其在这酷暑季节,当然三九天应该也是一样的。
冬练三九不怕寒
寒风凛冽,转眼间已入深冬。大雪节气已过,数九寒天就随着冬至蠢蠢欲动。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又是一年修身养性的好时候。
食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冬至前后进补能够更好地调养身体,可多吃些温性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抵御寒冷。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多吃萝卜,有助于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此时也是调脾养胃的好时机,可多吃些板栗、淮山等食物。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缓补、少食为好。
锻炼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
在数九寒冬之际,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全身运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条件改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随之提高。
极寒天气锻炼场地要选择空气新鲜、流通、避风、向阳的地方进行。起床后在室内先轻微活动一下再去室外,以逐步适应清晨的寒冷。
在清晨空腹运动时先少喝一些温糖水、葡萄酒或刺激性不强的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充在剧烈活动中身体迅速散发热量的损失。
在凛冽的寒风中,想保持均匀的呼气非常难,呼吸往往在强风来袭的时候被打断。练三九就是通过不断的克服在特定刺激下的本能反应,让身体和意志驾驭本能。
养性自古多认同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放下手里的活儿,观雪温酒,与友人闲话、与家人相伴,身心放松。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诗中写到: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日的夜,深的很快,转眼便是黑夜。有人在忙着赶路,也有人在家盼着亲人归来。
即使外面冰天雪地,也总有一盏暖灯在等着你。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健康界”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郯城功夫小伙出身武术世家 苦练武术28年
郯城功夫小伙出身武术世家苦练武术28年
刘莲
在临沂,有这样一位“武林高手”,一身云锦缎衣,运力如气吞山河,出拳如点点繁星,行似虎步生风......看他练功,就是一种享受。
李思源指导学生练功
他就是出生在郯城县马头镇的90后功夫小伙李思源。李思源是第十一届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临沂代表团总教练,第一届兰山青年联合会委员、第十六届兰山区政协委员;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优秀裁判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他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可谓文武兼修。
弘扬中华武术,三代人薪火相传
李思源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其祖父、叔伯都曾习练武术。他的爷爷李洪明、父亲李付华也是当地有名的武术家。其所传承的黑虎查拳于2012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付华为代表性传承人。
获奖证书
李思源幼年秉承家学,自小在父亲的启蒙下开始习武,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一早,他都在睡梦中被父亲叫醒,开始练功。父亲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他有一丝一毫松懈。李思源至今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就是不愿意练功,父亲用绳子拴住他的双手,把他吊在篮球架上,拽住绳子的那头,往上提溜一下,问他一句:“你练不练?”李思源倔强地说:“我不练!”再提溜一下,问一次,还是说不练!把父亲气得,拿起拉条子就他抽,腿上、屁股上,留下了深深伤痕,李思源被打的哭得厉害,泪眼朦胧中,他看到父亲正在偷偷擦泪,小小的他才知道,打在他的身上,父亲的心里更痛。
那一次后,李思源再也没有松懈过自己,每天都潜心苦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凡武术套路中有一招一式参不透,李思源就非得练到得心应手才开心。三月得形,半年得样,三年得法,十年得神,李思源深知,练习武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遍拜各门派武术名师,先后学习了查拳、八极拳、民族式摔跤等武术套路、理论和技击精华。
少年“参战”成名,为家乡添彩
带着父辈的期望,带着自己对武术的热爱,李思源12岁起,便开始在参加比赛,先后在全国、省、市等国际武术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金、银、铜奖牌数枚,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在武术事业上,李思源有着一种“拼命”精神。他从独自参赛到当教练带队参赛,这一段成长的路和青春的时光,处处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
2018年,李思源率队参加山东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夺得表演项目一等奖
为了备战今年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总教练的他一边自己苦练,一边统筹参赛队伍的训练,短短的时间内,他体重从90kg+降到了72kg。通过努力,李思源带领的参赛团队,金牌榜高居首位,成绩斐然。同时,他自己也是披挂上阵,夺取了本届运动会少数民族武术比赛的两枚金牌。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枚金牌,是来之不易的。这是他在两根肋骨骨折的情况下获得的,至今还没完全恢复。其实在比赛的时候,李思源就隐约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但为了不留遗憾,他忍痛坚持并完美打出了自己的高水平。
这种“拼命”的武林精神,李思源一家人都有“传承”。为了备战这次比赛,中秋节一家人分别在三个不同城市集训,在家庭微信群里,他们互相鼓励。这届运动会,他的妹妹李思邈同样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少数民族武术比赛两枚金牌,他的外甥女郑玉珍夺得少数民族武术比赛银牌,他的母亲夺得了女子蹴球(双蹴)三等奖。
2003年至今,李思源先后代表临沂市参加山东省第六、八、九、十、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民族式摔跤、表演项目等比赛,两次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九、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夺得金、银、铜牌 10余枚。个人荣获“全国优秀运动员”等称号。
2011年,文武双全的李思源参与编排的原创武术节目《武动北师》,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武术精神,获得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栗战书、赵克志等同志的亲切接见。
2014年编排的原创武术节目《琅琊武韵》夺得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2015年编排的原创武术节目《齐鲁武韵》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二等奖;2018年编排的原创武术节目《精武少年》夺得山东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
传承尚武精神,终身在热爱中前行
当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的时候,李思源没有追名逐利,而是一心想将自己所学回报给社会,传承与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他深知,中国传统武术沉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一招一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从此之后,他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开始探索转型之路,将挚爱的武术发展成了事业,他成立了自己的武术馆和体育传媒公司。
在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武术担任套路决赛裁判工作
武术馆开馆以来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他的体育传媒公司也一直致力于通过举办各类武术赛事,将武术文化传播到中华大地及全世界。
2018年4月,他成功承办临沂市首届“中国梦·精武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武术比赛,邀请了来自全国五十多支代表队800多名运动员参赛,活动受到了国际国内广泛关注,中华武术文化从临沂出发辐射到了全中国。
2019年4月,他成功组织召开了郯城县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庆祝祖国七十华诞“一带一路”中国·郯城武术邀请赛,赛事规模创临沂武术比赛历年人数之最。活动除了成年参赛者外,有近400多名少年儿童也参加了比赛,武术运动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习和接受。
李思源的努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的付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武术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