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救驾解签(临潼救驾解签精髓)

故事:薛仁贵打虎投军的传说

作者简介

李廷柱,山西绛县人,生于1942年,山西新绛机械厂退休职工。自上世纪八十年始业余创作以来,在《工人日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民间文学》《作家之路》《扬帆》、《河东文学》、《河东文化》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约60万字,系运城市作家协会、临汾市作家协会、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山西侯马。

薛仁贵打虎投军的传说

绛州城有个西关村,西关村有座老虎坡,千百年来这里有个薛仁贵打虎投军的民间传说。

相传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为励精图治,振兴朝纲,下旨文武百官在天下招贤纳士,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遴选举荐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贤臣良将。

张士贵奉旨督办此事。张士贵是个外貌忠厚,内心狡诈的乡愿式人物;是个睚眦必报,锱铢必较,妒贤嫉能的小人。奉旨招贤正好为他网络亲信,排除异已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和条件。他肚里暗暗地打着小算盘,趁皇上此次恩赐尚方宝剑的机会,一定要抖足威风,捞够油水给亲戚朋友、儿子女婿谋高俸禄、争高官位。

张士贵闻听朝廷里传出风声,说唐王李世民夜游梦境,突遇高丽藩王盖苏文追杀于他,前面是波涛汹涌的涛涛江水,后面是杀气腾腾的敌方追兵,围追堵截,危在旦夕,就在盖苏文那杆神出鬼没的长矛正要刺向他时,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一位身高八尺,气冲霄汉,武艺精湛,勇冠三军,身披白袍甲胄的威武英俊小将,挥舞着一支金光闪铄的金枪如雷鸣电闪,似凤舞龙腾,把敌军打得胆战心寒,屁股尿流。盖苏文招架不住,倒拖长戈,狼狈逃窜……唐王李世民得救了,噩梦陡然被惊醒,直吓得周身冷汗淋淋。

李世民急唤谋士徐茂公解梦。徐茂公是个道人出身,卜卦术擅长。他闲目沉思,掐指一算,异常惊喜地说,祝贺万岁,恭喜万岁,上天又要恩赐给陛下一位骁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将帅之才,国家栋梁了。李世民并没有被徐茂公的忽悠而大喜过望。他忧虑地说,徐爱卿,你说得再好,朕也觉得梦中的情景。这个白袍小将虽然无比英勇,但此时身在何方?徐茂公说,陛下,臣夜观天象,北斗星座东方闪光发亮,据臣掐算,这位白袍小将应该在河东一带的绛州龙门之乡。

其实,徐茂公早已访查到河东绛州龙门县有位名叫薛仁贵的白袍小将身高八尺,膂力过人,自幼熟读兵书,有勇有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因家境贫寒,终日在汾河湾打雁,以此谋生。徐茂公觉得朝庭中有强烈的门弟、门阀观念与等级制度森严的大臣们哪会允许一个寒门出身又无寸功的勇士进入朝庭!可国家急需要这样的人才,怎么办呢?

徐茂公越想越着急,但无计可施。忠心可鉴的股肱大臣徐茂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妥帖的办法。他只得叩拜苍天,焚香祈祷,诉说怨小臣无能意图为国为民,只得依靠旁门左道之术予以表忠了。他施道家惯用的催眠蛊惑术伎俩,让李世民在梦中遭遇敌军追杀,又拟似让白袍小将在关健之时前来救驾……藉以此计使皇上与众大臣们心服口服,让这位武功盖世,足智多谋的白袍小将薛仁贵州进入朝班,为国效力尽忠。

张士贵是奸佞之徒,他怀疑徐茂公用的是催眠术蛊惑皇上,坚决不同意徐茂公的说法。他说梦都是反的,救驾的龙门白袍小将就是要伤害圣上的敌将。陛下别听徐丞相瞎讲,皇上要找的白袍小将就在朝中。原来张士贵的女婿也是一位善舞枪弄棒,身穿白盔白甲的白袍将士。但是武艺平常,没有过硬的本领。只因善趋炎附势,拍马溜胯,很受张士贵的赏识,并招赘为婿,多次向兵马大元帅尉迟恭举荐。无奈尉迟元帅生性刚烈,最讨厌这种无真才实学,没真本领,投机钻营的货色,一直未予委以重任。终因张士贵坚持皇上的夜梦白袍小将就是自己的女婿,同徐茂公相持争执不下,李世民也拿不定主意,访查白袍小将之事就暂且搁置下来了。

散朝后,徐茂公对尉迟恭说,尉迟元帅,这回要劳你的大驾了。尉迟恭是个直杠子脾气,说,牛鼻子道长,毛裢(大布袋子)里倒西瓜,有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徐茂公说,天机不可泄露,元帅请附耳过来……俩人一阵子低声叽里咕隆之后,尉迟恭笑着佯捶了徐茂公一拳,说,好你个牛鼻子,真有你的,净是鬼点子。

第二天早上众臣早朝,值日官奏曰,尉迟大元帅偶染微恙,请假数日。唐太宗说,爱卿染疾,朕当探视。值日官复奏曰,尉迟大元帅留本启奏,他即去秦岭古刹寺中调养数日,望圣上莫要挂念惦记。

尉迟恭哪来的“偶染微恙”。他正带着五个扈从悄悄地潜来河东绛州龙门,暗暗地查访小白袍薛仁贵的行踪来了,当他看到身披白袍的薛仁贵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人才出众,搭弓射雁时,箭箭正中雁颈,从不落空,心中充满了爱慕之情。尉迟恭是个性耿莽撞之人,他心里说,这白袍小将只是一个人,我带着五个彪形大汉哪。几个人先把他捉住,弄回长安见皇上,看你个鬼头精张士贵老小子还咋强辩?还有啥话说道!他静悄悄地蹑手蹑脚的从芦苇丛中窜到薛仁贵的身旁,猛不防一把拦腰撸住薛仁贵的腰身,咋咋唬唬地嚷嚷道,白袍小将,你想煞老夫了,今天看你还往哪儿跑!

薛仁贵哪曾想到会有人突袭他。他大吃一惊,侧身甩了两甩,挣脱不了。他想此人力气真大,不使招数还真对付不了。他猛地扭动身躯,使了个鹞子翻身扫荡腿……这下可把尉迟帅爷摔了个大嘴啃泥,四肢抓地,爬到那里不动弹了。薛仁贵心想怎会有人暗暗收拾他,情知大事不好,急匆匆地撒丫子窜了。尉迟恭没想到这个白袍小将居然如此勇猛过人,把他掼倒在地半天动弹不得,痛疼难忍。几个随扈实气不过,拔腿就要追杀那个打雁的白袍小将。

尉迟恭高声喊叫,你几个休得追他,不要说你们根本撵不上他。即使撵上了,你们哪是他的对手,他不把你们揍得鬼哭狼嚎,哭爹喊娘才怪呢。若不是老夫整天价还练拳脚,还有点真功夫,今个怕是要被白袍小将这小东西给日蹋了!这个牛鼻子老道鬼点子就是多,净坑老实人。自个钻在家里享清闲,诳得本帅来到汾河弯挨了人家这一傢伙,坏老道,臭老道!看我回到长安不向皇上奏一本拾掇你才怪呢。哎哟,这牛鼻子可把老夫坑展了。

且说尉迟恭回到长安把遭遇情况向徐茂公讲了以后,俩人喜极而泣,道,这下华夏有栋梁之才、安邦定国的后来人了。第二天上朝,张士贵还是一股劲儿说他的女婿就是皇上梦寐以求的白袍小将。尉迟恭虽然气得胡子都竖起来了,可他粗中有细,对张士贵说,把你那白袍小将叫过来让本帅瞧瞧。张士贵心里欣喜万分,以为自己好梦成真,目的即将达到了,将来他和他女婿俩人把朝中的军机大权掌控在手,今后唐王朝的天下就任由自己摆布了。

他乐呵呵地把女婿叫到金銮殿上。尉迟恭围住那个身穿白衣白褂、白靴白帽、白缨白带,全身雪中加霜,白得耀人眼睛,好似周身穿着孝子服饰的“小白袍”,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果真是那个‘小白袍’吗?怎么看着不老像呢?尉迟恭围着那自称“小白袍”的将官转了一遭又一遭,把金銮殿上的文武大臣们都看愣了,不知这个老黑炭头在耍啥花招。张士贵与他女婿也被他团团转眼瞅得心里直发毛……突然间尉迟恭张开双臂,一把将那“小白袍”紧紧地一抱,厉声高叫,你若能吃住本帅这一搂,就是货真价实的‘小白袍’!只听得那个“小白袍”“哎呀”一声嚎啕惨叫,登时口吐鲜血,脑瓜子一歪,立马毙命了……

立时,金銮殿上的文臣武将们被惊吓得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张士贵惊恐气愤得启奏道,万岁,这尉迟老黑炭头把臣的女婿搂杀了。李世民龙颜大怒,道,这还了得,当殿搂死武将,把这老黑炭头给我绑了。徐茂公立即上前启奏道,万岁,这里面事有蹊跷……接着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李世民听了转怒而喜道,张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你的女婿没那本事,为啥要强出头的冒充‘小白袍’呢?看看看,让老黑炭头一把就给搂死了,咋办呢?你节哀吧,朕赐你厚葬他。为使你将功补过,朕让你赴河东绛州招兵买马,寻找龙门‘小白袍’奉旨招贤,怎么样?这可是个肥得流油的差事啊。

张士贵无法,只得遵旨照办。张士贵为保举他女婿为将,害人害己,送掉他女婿的性命,“赔了夫人又折兵”。他不仅对尉迟恭老黑炭头恨之入骨,更是对那个也被尉迟恭搂了一把,把老黑炭头摔倒在地,差点致残的那个什么真的‘小白袍’恨得牙根痒痒。他心里说,一有机会,取其性命,为小婿报仇血恨。

自打薛仁贵被尉迟恭那天拦腰一搂之后,惊恐异常。他心里细细地回想那天发生的事情,拦腰搂他的人力气大得惊人,他依稀瞧见那是个年纪较大的老者,而且还有几个随从,藏身于暗中窥视他的行踪,明显的是要索取他的性命。他思谋着,我每天在汾河湾打雁,不曾得罪过什么人呀?为什么还有人要赶杀我呢?家里不能再待下去了,想法子到江湖上谋生计去。

薛仁贵闻听人说,唐王爷在绛州城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就告别家人,前来投军。绛州校场演武,崭露头角,初试锋芒,薛仁贵一支枪挥舞得轰轰烈烈,风扫残云;搭弓射箭,百步穿杨,直抵靶心,令全场人惊奇,艺压群雄。主考官张士贵都看呆了,只见来人仪表堂堂,武艺高强,又见他身穿一身白盔白甲白战袍,就问他为什么要来投军?

薛仁贵说,回帅爷,小人名叫薛仁贵,绛州龙门县人氏,小将一生之宏图大愿就是要做一个定国安邦,保国安民对国家有用之人,只是没有合适的机遇。因家中贫寒,在汾河湾打雁为生。不知为啥有人要加害于我,家中待不住了,正好唐王招兵买马,我要乘此机会投军,效力皇上,保国安民。张士贵问,为啥有人要加害你?怎么加害于你呢?薛仁贵说,我平时不与人发生争执,从不得罪人。可那一日我在汾河湾打雁,突然来了几个人探头探脑的窥视动静,起初我根本没有在乎他们,谁知那个领头的黑大汉乘机拦腰将我搂紧,气儿都喘不匀了,还大声喊叫什么,白袍小将,你想煞老夫了,今天看你往哪儿跑!我扭动身子甩了几甩也挣脱不掉。后来我不得不用狠招儿把他摔倒爬下,我才拔腿跑掉了。

至此,张士贵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了真相。立即问,你的浑名是不是叫‘小白袍’?薛仁贵说,那是他们胡叫唤哩,乡亲们给小将起的外号。

此时,张士贵头脑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念头,原来是仇人到了,也是尉迟恭苦苦寻求的那个叫“小白袍”的人到了,就是因他而起,让老黑炭头把自己的爱婿搂死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恨不得立即把这个薛仁贵的脑袋砍掉!张士贵想归想,但他没那个胆量把薛仁贵明正典刑地杀掉,那样他不仅要犯弥天欺君大罪,而且还要落个诛灭九族的下场。他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薛仁贵迟早要在他的手里被除掉性命。眼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可鲁莽行事,先把此人稳住,再凑机会除掉不迟。

张士贵升至中军大堂,将薛仁贵唤至帐下,屏退众人,大声喝斥道,下跪者何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从实招来?薛仁贵答道,小将姓薛名仁贵,系绛州龙门县人氏。张士贵贼眉鼠眼地在薛仁贵身上盯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斥责道,好一个薛仁贵,你自恃有一身武功,自诩什么‘白袍小将’,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罪不容赦!薛仁贵委屈地叫冤道,回帅爷,小民非偷非抢,老实本分,终日在汾河湾打雁为生,勉强维持生计。今闻唐王爷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小民有一身力气和武艺,前来投军,为国效力,实不知何罪之有?

张士贵“叭”地一拍惊堂木,怒斥道,大胆刁民,巧舌如簧,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本帅实对你说了吧,皇上做了个恶梦,梦中有个河东绛州龙门姓薛的白袍竖子手提长矛追杀于他。皇上恶梦惊醒后大怒,特差本帅亲率御林军来绛州名义招贤纳士,实则纺查缉拿于你,想不到你会自投罗网。这下你该明白了吧。张士贵的一顿胡言乱语,惊唬得薛仁贵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说,小民怎敢犯上,望帅爷明察,拯救小民于水火之中。

张士贵见猎物已经上钩,心中暗喜。他奸笑了两声,说,本帅爱民如子,见你冤情重大,岂肯屈杀于你。念你横祸缠身,有意搭救你出牢笼。今赠你纹银二两,你可隐姓埋名,远走高飞,休得再出头露面,本帅保你平安无事,不知你意下如何?薛仁贵感激涕零,满面是泪地说,多谢帅爷的救命之恩。那你就赶快逃生去吧!张士贵暗暗发笑,拂袖而去。

薛仁贵被张士贵的一顿忽悠和恫吓,心中充满着疑虑和恐惧,投军未成,糊里糊涂地出了绛州城,向西南方向直奔龙门县而去。行至绛州西关大坡前,忽见尘土飞扬,一伙行人客商蓬头垢面,慌慌张张地奔跑着,嘴里语无伦次地高声喊着“救命……”,从坡上逃奔下来了。薛仁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急拽住一个人打听。那人结结巴巴地说,客、客官……快逃命吧,老虎、虎来了。薛仁贵吃了一惊,他也曾听人说,绛州西关大坡上潜伏着从北山上窜下来的一只老虎,凶狠异常,经常伤害村民们和同路行人。这一带被它骚扰得路断人稀,人人惊慌。州官曾多次派猎户捕杀,均未得手。此害不除,更待何时。

薛仁贵抖搂精神,藏匿到一棵大树后面观看动静,伺机而行。只听得一声大吼,接着一只吊睛斑斓猛虎舒展身姿飞跃而下,扑向一个逃命的少年。那个后生眼看着就要被老虎抓走,性命危在旦夕。薛仁贵怒目圆睁,紧握双拳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恶虎大吼一声扑将过来!薛仁贵轻步一闪窜到恶虎身后,对着虎屁股就是重重地一拳。薛仁贵一顿能吃斗米斗面,力大无穷,武功精湛,拳脚精通,这一拳好似一铁锤,打得恶虎滚倒在地,一时没有起来。说时迟那时快,他猛扑上去,以泰山压顶之力,抡起铁拳以连珠炮之势猛击虎头……直打得恶虎七窍流血,只有出得气,没有进得气,方才罢休。

这场赤手空拳搏斗恶虎的场面,被一群追赶猛虎的官兵看得清清楚楚,直到薛仁贵打死恶虎,坐在一条大青石上歇息时,为首那位看得眼花缭乱的王爷才如梦初醒,急差人役去请那个打虎的壮士。这位王爷是谁?他怎么会到这里来呢?原来他就是唐朝开国元勋鲁国公程咬金。唐太宗李世民差张士贵赴绛州招贤,细想想他的所作所为,总有些放心不下,随后又赶紧委派铁面无私的鲁国公程咬金做监考官,督查此事。鲁国公同随行人马行至绛州西关地面,恰遇恶虎出来伤人,程咬金仗着人多势众,抡起宣花爷就追杀过来了,正好遇到薛仁贵同老虎搏斗……

薛仁贵被带到王爷马前,程咬金急忙跳下马来拉着他的手,说,壮士,你别怕,我是鲁国公程咬金。英雄啊,请问你家住哪里,尊姓大名?薛仁贵一一禀告。但说到名字时,耍了个心眼儿,未敢实说,只讲了他的一个叫薛礼的别名。

程咬金拍着他的肩膀,爱抚地说,唐王命老夫前来绛州招贤,想不到贤臣良将就在老虎坡前。薛壮士,老夫有心带你去绛州投军,为国家效力,保大唐江山,不知你意下如何?这本是薛仁贵的志向和意愿,但张士贵的恶言秽语余音在耳,他心有余悸,半晌沉吟不语……

程咬金见状,不高兴了,神色十分不悦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报效国家,驰骋疆场。薛壮士,你武艺高强,膂力过人,不为国家效力,难道另有别图吗?程咬金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即你有这么好的武艺,不为大唐出力,保大唐的江山,难道打算去投敌国吗?听此言,薛仁贵左右为难,返回绛州城投军去吧,遇到张士贵是一死;不去投军吧,违犯程咬金王爷之命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想到这儿,他觉得怎么都是个死,索性横下一条心,豁出去了。心里说,我既没杀人,也未行盗,看你们官府将我如何处置!想到此,就说道,回老王爷,小民遵命。

程咬金大喜道,老夫路遇良将,唐王之洪福,国人之大幸也。薛仁贵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进了绛州城。当然,张士贵的谎言被戳穿了,唐王把他革职查办,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薛仁贵从此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他忠心报国,战功赫赫,官至征东大元帅,成为威震华夏的一代名将。

老虎坡因此而得名。

老虎坡下有一深坑,坑旁有一块大青石。传说那个深坑就是薛仁贵和恶虎搏斗时,老虎痛苦挣扎刨下的;大青石上还有薛仁贵与恶虎搏斗后,坐到青石上歇息的痕迹呢。

隋唐演义:临潼山伏击战开启隋唐百年争端

不论《隋唐演义》,还是其他版本的“说唐”故事,秦琼“临潼山救驾”都是经典故事。这个故事横跨隋唐百年,是很多矛盾焦点和战争争端的根源。

大隋晋王杨广和唐国公李渊是血亲表兄弟,但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

晋王杨广率军灭南陈,有心把陈后主的美人张丽华收纳了。杨广的表弟李渊喜欢跟跟他作对,攻破金陵就把张丽华杀了。

不论李渊有多少正当理由,杨广是恨上他了。你杀我即将到手的美人,我就要觊觎你美貌的妻子。

杨广觊觎表嫂窦氏,笔者认为非常不靠谱。作为大隋亲王,未来的大隋天子,他还觊觎生了几个孩子的窦氏夫人。

杨广和李渊表兄弟下棋。杨广提出拿窦氏作为博弈的筹码,更多是对李渊的羞辱。

杨广和李渊的矛盾不仅是个人的,更多的是是他们在政治上的矛盾。

李渊是站在太子杨勇阵营,杨广要夺嫡就要铲除太子的羽翼。杨广激怒李渊,让李渊冲动棋盘砸杨广。事过后李渊心怀恐惧,又有谶语对李家的不利,只能回归他的封地太原。

李渊和堂弟李道宗带着老少回归自己的地盘,他表哥杨广岂能善罢甘休?

晋王杨广和亲信宇文化及,假扮响马在临潼山伏击李渊一家。

从这里我们看出杨广和李渊的武力值,杨广带着精锐侍卫伏击李渊,李渊只有和李道宗联合才有一战之力。

杨广和李渊都曾驰骋疆场,他们的武功都应该不一般。

这时候,李建成还比较年轻。有的版本说李世民即将出生,也有说即将出生的是李元霸。

抵抗杨广和宇文化及只有李渊和李道宗,这就是以后李道宗成为大唐亲王,独霸唐宫成为瓦岗新贵的心中刺。

杨广即将成功灭了李渊家族,秦琼赶到锏打杨广,救下李渊家族。

当秦琼知道自己卷入皇子和皇亲的内讧,赶快逃跑。

在这场临潼山伏击战,出现了三个皇帝,大隋天子杨广,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和大许皇帝宇文化及。

还有大唐首任太子李建成,大唐礼亲王李道宗。

临潼山救驾的主人秦琼,他是北齐余孽、黑白通吃的人物,以后反隋十八国联军挺帅、瓦岗寨兵马大元帅,大唐的护国公、天下督讨使兵马大元帅。

矛盾的焦点是杨广和李渊,李渊不顾表亲关系,起兵反隋攻占长安。

还有李渊家族和单雄信家族时代不可化解的矛盾。

秦琼打退杨广,绿林领袖单雄信的哥哥单雄忠赶到探明情况,被李渊一箭射死。单雄信和李家的仇恨,是隋唐系列矛盾最重要的故事线。从神话故事里,单雄信是青龙转世,盖苏文、苏宝同、安禄山、黄巢都延续着这一箭之仇。

因为这次伏击,李渊和杨广彻底兄弟反目,导致李渊太原起兵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临潼山伏击战后,不论在承福寺(或土地庙)是李元霸还是李元霸,都是隋唐演义的风云人物。

秦琼因为救下李家,被建庙祭祀导致多少年霉运连连。秦琼卖马,被充军到北平,都是这件事的连续。

李建成、李道宗、柴绍、宇文化及等,在隋唐都是不可缺少的故事人物。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故事:薛仁贵打虎投军的传说

作者简介

李廷柱,山西绛县人,生于1942年,山西新绛机械厂退休职工。自上世纪八十年始业余创作以来,在《工人日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民间文学》《作家之路》《扬帆》、《河东文学》、《河东文化》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约60万字,系运城市作家协会、临汾市作家协会、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山西侯马。

薛仁贵打虎投军的传说

绛州城有个西关村,西关村有座老虎坡,千百年来这里有个薛仁贵打虎投军的民间传说。

相传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为励精图治,振兴朝纲,下旨文武百官在天下招贤纳士,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遴选举荐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贤臣良将。

张士贵奉旨督办此事。张士贵是个外貌忠厚,内心狡诈的乡愿式人物;是个睚眦必报,锱铢必较,妒贤嫉能的小人。奉旨招贤正好为他网络亲信,排除异已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和条件。他肚里暗暗地打着小算盘,趁皇上此次恩赐尚方宝剑的机会,一定要抖足威风,捞够油水给亲戚朋友、儿子女婿谋高俸禄、争高官位。

张士贵闻听朝廷里传出风声,说唐王李世民夜游梦境,突遇高丽藩王盖苏文追杀于他,前面是波涛汹涌的涛涛江水,后面是杀气腾腾的敌方追兵,围追堵截,危在旦夕,就在盖苏文那杆神出鬼没的长矛正要刺向他时,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一位身高八尺,气冲霄汉,武艺精湛,勇冠三军,身披白袍甲胄的威武英俊小将,挥舞着一支金光闪铄的金枪如雷鸣电闪,似凤舞龙腾,把敌军打得胆战心寒,屁股尿流。盖苏文招架不住,倒拖长戈,狼狈逃窜……唐王李世民得救了,噩梦陡然被惊醒,直吓得周身冷汗淋淋。

李世民急唤谋士徐茂公解梦。徐茂公是个道人出身,卜卦术擅长。他闲目沉思,掐指一算,异常惊喜地说,祝贺万岁,恭喜万岁,上天又要恩赐给陛下一位骁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将帅之才,国家栋梁了。李世民并没有被徐茂公的忽悠而大喜过望。他忧虑地说,徐爱卿,你说得再好,朕也觉得梦中的情景。这个白袍小将虽然无比英勇,但此时身在何方?徐茂公说,陛下,臣夜观天象,北斗星座东方闪光发亮,据臣掐算,这位白袍小将应该在河东一带的绛州龙门之乡。

其实,徐茂公早已访查到河东绛州龙门县有位名叫薛仁贵的白袍小将身高八尺,膂力过人,自幼熟读兵书,有勇有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因家境贫寒,终日在汾河湾打雁,以此谋生。徐茂公觉得朝庭中有强烈的门弟、门阀观念与等级制度森严的大臣们哪会允许一个寒门出身又无寸功的勇士进入朝庭!可国家急需要这样的人才,怎么办呢?

徐茂公越想越着急,但无计可施。忠心可鉴的股肱大臣徐茂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妥帖的办法。他只得叩拜苍天,焚香祈祷,诉说怨小臣无能意图为国为民,只得依靠旁门左道之术予以表忠了。他施道家惯用的催眠蛊惑术伎俩,让李世民在梦中遭遇敌军追杀,又拟似让白袍小将在关健之时前来救驾……藉以此计使皇上与众大臣们心服口服,让这位武功盖世,足智多谋的白袍小将薛仁贵州进入朝班,为国效力尽忠。

张士贵是奸佞之徒,他怀疑徐茂公用的是催眠术蛊惑皇上,坚决不同意徐茂公的说法。他说梦都是反的,救驾的龙门白袍小将就是要伤害圣上的敌将。陛下别听徐丞相瞎讲,皇上要找的白袍小将就在朝中。原来张士贵的女婿也是一位善舞枪弄棒,身穿白盔白甲的白袍将士。但是武艺平常,没有过硬的本领。只因善趋炎附势,拍马溜胯,很受张士贵的赏识,并招赘为婿,多次向兵马大元帅尉迟恭举荐。无奈尉迟元帅生性刚烈,最讨厌这种无真才实学,没真本领,投机钻营的货色,一直未予委以重任。终因张士贵坚持皇上的夜梦白袍小将就是自己的女婿,同徐茂公相持争执不下,李世民也拿不定主意,访查白袍小将之事就暂且搁置下来了。

散朝后,徐茂公对尉迟恭说,尉迟元帅,这回要劳你的大驾了。尉迟恭是个直杠子脾气,说,牛鼻子道长,毛裢(大布袋子)里倒西瓜,有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徐茂公说,天机不可泄露,元帅请附耳过来……俩人一阵子低声叽里咕隆之后,尉迟恭笑着佯捶了徐茂公一拳,说,好你个牛鼻子,真有你的,净是鬼点子。

第二天早上众臣早朝,值日官奏曰,尉迟大元帅偶染微恙,请假数日。唐太宗说,爱卿染疾,朕当探视。值日官复奏曰,尉迟大元帅留本启奏,他即去秦岭古刹寺中调养数日,望圣上莫要挂念惦记。

尉迟恭哪来的“偶染微恙”。他正带着五个扈从悄悄地潜来河东绛州龙门,暗暗地查访小白袍薛仁贵的行踪来了,当他看到身披白袍的薛仁贵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人才出众,搭弓射雁时,箭箭正中雁颈,从不落空,心中充满了爱慕之情。尉迟恭是个性耿莽撞之人,他心里说,这白袍小将只是一个人,我带着五个彪形大汉哪。几个人先把他捉住,弄回长安见皇上,看你个鬼头精张士贵老小子还咋强辩?还有啥话说道!他静悄悄地蹑手蹑脚的从芦苇丛中窜到薛仁贵的身旁,猛不防一把拦腰撸住薛仁贵的腰身,咋咋唬唬地嚷嚷道,白袍小将,你想煞老夫了,今天看你还往哪儿跑!

薛仁贵哪曾想到会有人突袭他。他大吃一惊,侧身甩了两甩,挣脱不了。他想此人力气真大,不使招数还真对付不了。他猛地扭动身躯,使了个鹞子翻身扫荡腿……这下可把尉迟帅爷摔了个大嘴啃泥,四肢抓地,爬到那里不动弹了。薛仁贵心想怎会有人暗暗收拾他,情知大事不好,急匆匆地撒丫子窜了。尉迟恭没想到这个白袍小将居然如此勇猛过人,把他掼倒在地半天动弹不得,痛疼难忍。几个随扈实气不过,拔腿就要追杀那个打雁的白袍小将。

尉迟恭高声喊叫,你几个休得追他,不要说你们根本撵不上他。即使撵上了,你们哪是他的对手,他不把你们揍得鬼哭狼嚎,哭爹喊娘才怪呢。若不是老夫整天价还练拳脚,还有点真功夫,今个怕是要被白袍小将这小东西给日蹋了!这个牛鼻子老道鬼点子就是多,净坑老实人。自个钻在家里享清闲,诳得本帅来到汾河弯挨了人家这一傢伙,坏老道,臭老道!看我回到长安不向皇上奏一本拾掇你才怪呢。哎哟,这牛鼻子可把老夫坑展了。

且说尉迟恭回到长安把遭遇情况向徐茂公讲了以后,俩人喜极而泣,道,这下华夏有栋梁之才、安邦定国的后来人了。第二天上朝,张士贵还是一股劲儿说他的女婿就是皇上梦寐以求的白袍小将。尉迟恭虽然气得胡子都竖起来了,可他粗中有细,对张士贵说,把你那白袍小将叫过来让本帅瞧瞧。张士贵心里欣喜万分,以为自己好梦成真,目的即将达到了,将来他和他女婿俩人把朝中的军机大权掌控在手,今后唐王朝的天下就任由自己摆布了。

他乐呵呵地把女婿叫到金銮殿上。尉迟恭围住那个身穿白衣白褂、白靴白帽、白缨白带,全身雪中加霜,白得耀人眼睛,好似周身穿着孝子服饰的“小白袍”,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果真是那个‘小白袍’吗?怎么看着不老像呢?尉迟恭围着那自称“小白袍”的将官转了一遭又一遭,把金銮殿上的文武大臣们都看愣了,不知这个老黑炭头在耍啥花招。张士贵与他女婿也被他团团转眼瞅得心里直发毛……突然间尉迟恭张开双臂,一把将那“小白袍”紧紧地一抱,厉声高叫,你若能吃住本帅这一搂,就是货真价实的‘小白袍’!只听得那个“小白袍”“哎呀”一声嚎啕惨叫,登时口吐鲜血,脑瓜子一歪,立马毙命了……

立时,金銮殿上的文臣武将们被惊吓得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张士贵惊恐气愤得启奏道,万岁,这尉迟老黑炭头把臣的女婿搂杀了。李世民龙颜大怒,道,这还了得,当殿搂死武将,把这老黑炭头给我绑了。徐茂公立即上前启奏道,万岁,这里面事有蹊跷……接着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李世民听了转怒而喜道,张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你的女婿没那本事,为啥要强出头的冒充‘小白袍’呢?看看看,让老黑炭头一把就给搂死了,咋办呢?你节哀吧,朕赐你厚葬他。为使你将功补过,朕让你赴河东绛州招兵买马,寻找龙门‘小白袍’奉旨招贤,怎么样?这可是个肥得流油的差事啊。

张士贵无法,只得遵旨照办。张士贵为保举他女婿为将,害人害己,送掉他女婿的性命,“赔了夫人又折兵”。他不仅对尉迟恭老黑炭头恨之入骨,更是对那个也被尉迟恭搂了一把,把老黑炭头摔倒在地,差点致残的那个什么真的‘小白袍’恨得牙根痒痒。他心里说,一有机会,取其性命,为小婿报仇血恨。

自打薛仁贵被尉迟恭那天拦腰一搂之后,惊恐异常。他心里细细地回想那天发生的事情,拦腰搂他的人力气大得惊人,他依稀瞧见那是个年纪较大的老者,而且还有几个随从,藏身于暗中窥视他的行踪,明显的是要索取他的性命。他思谋着,我每天在汾河湾打雁,不曾得罪过什么人呀?为什么还有人要赶杀我呢?家里不能再待下去了,想法子到江湖上谋生计去。

薛仁贵闻听人说,唐王爷在绛州城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就告别家人,前来投军。绛州校场演武,崭露头角,初试锋芒,薛仁贵一支枪挥舞得轰轰烈烈,风扫残云;搭弓射箭,百步穿杨,直抵靶心,令全场人惊奇,艺压群雄。主考官张士贵都看呆了,只见来人仪表堂堂,武艺高强,又见他身穿一身白盔白甲白战袍,就问他为什么要来投军?

薛仁贵说,回帅爷,小人名叫薛仁贵,绛州龙门县人氏,小将一生之宏图大愿就是要做一个定国安邦,保国安民对国家有用之人,只是没有合适的机遇。因家中贫寒,在汾河湾打雁为生。不知为啥有人要加害于我,家中待不住了,正好唐王招兵买马,我要乘此机会投军,效力皇上,保国安民。张士贵问,为啥有人要加害你?怎么加害于你呢?薛仁贵说,我平时不与人发生争执,从不得罪人。可那一日我在汾河湾打雁,突然来了几个人探头探脑的窥视动静,起初我根本没有在乎他们,谁知那个领头的黑大汉乘机拦腰将我搂紧,气儿都喘不匀了,还大声喊叫什么,白袍小将,你想煞老夫了,今天看你往哪儿跑!我扭动身子甩了几甩也挣脱不掉。后来我不得不用狠招儿把他摔倒爬下,我才拔腿跑掉了。

至此,张士贵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了真相。立即问,你的浑名是不是叫‘小白袍’?薛仁贵说,那是他们胡叫唤哩,乡亲们给小将起的外号。

此时,张士贵头脑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念头,原来是仇人到了,也是尉迟恭苦苦寻求的那个叫“小白袍”的人到了,就是因他而起,让老黑炭头把自己的爱婿搂死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恨不得立即把这个薛仁贵的脑袋砍掉!张士贵想归想,但他没那个胆量把薛仁贵明正典刑地杀掉,那样他不仅要犯弥天欺君大罪,而且还要落个诛灭九族的下场。他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薛仁贵迟早要在他的手里被除掉性命。眼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可鲁莽行事,先把此人稳住,再凑机会除掉不迟。

张士贵升至中军大堂,将薛仁贵唤至帐下,屏退众人,大声喝斥道,下跪者何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从实招来?薛仁贵答道,小将姓薛名仁贵,系绛州龙门县人氏。张士贵贼眉鼠眼地在薛仁贵身上盯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斥责道,好一个薛仁贵,你自恃有一身武功,自诩什么‘白袍小将’,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罪不容赦!薛仁贵委屈地叫冤道,回帅爷,小民非偷非抢,老实本分,终日在汾河湾打雁为生,勉强维持生计。今闻唐王爷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小民有一身力气和武艺,前来投军,为国效力,实不知何罪之有?

张士贵“叭”地一拍惊堂木,怒斥道,大胆刁民,巧舌如簧,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本帅实对你说了吧,皇上做了个恶梦,梦中有个河东绛州龙门姓薛的白袍竖子手提长矛追杀于他。皇上恶梦惊醒后大怒,特差本帅亲率御林军来绛州名义招贤纳士,实则纺查缉拿于你,想不到你会自投罗网。这下你该明白了吧。张士贵的一顿胡言乱语,惊唬得薛仁贵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说,小民怎敢犯上,望帅爷明察,拯救小民于水火之中。

张士贵见猎物已经上钩,心中暗喜。他奸笑了两声,说,本帅爱民如子,见你冤情重大,岂肯屈杀于你。念你横祸缠身,有意搭救你出牢笼。今赠你纹银二两,你可隐姓埋名,远走高飞,休得再出头露面,本帅保你平安无事,不知你意下如何?薛仁贵感激涕零,满面是泪地说,多谢帅爷的救命之恩。那你就赶快逃生去吧!张士贵暗暗发笑,拂袖而去。

薛仁贵被张士贵的一顿忽悠和恫吓,心中充满着疑虑和恐惧,投军未成,糊里糊涂地出了绛州城,向西南方向直奔龙门县而去。行至绛州西关大坡前,忽见尘土飞扬,一伙行人客商蓬头垢面,慌慌张张地奔跑着,嘴里语无伦次地高声喊着“救命……”,从坡上逃奔下来了。薛仁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急拽住一个人打听。那人结结巴巴地说,客、客官……快逃命吧,老虎、虎来了。薛仁贵吃了一惊,他也曾听人说,绛州西关大坡上潜伏着从北山上窜下来的一只老虎,凶狠异常,经常伤害村民们和同路行人。这一带被它骚扰得路断人稀,人人惊慌。州官曾多次派猎户捕杀,均未得手。此害不除,更待何时。

薛仁贵抖搂精神,藏匿到一棵大树后面观看动静,伺机而行。只听得一声大吼,接着一只吊睛斑斓猛虎舒展身姿飞跃而下,扑向一个逃命的少年。那个后生眼看着就要被老虎抓走,性命危在旦夕。薛仁贵怒目圆睁,紧握双拳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恶虎大吼一声扑将过来!薛仁贵轻步一闪窜到恶虎身后,对着虎屁股就是重重地一拳。薛仁贵一顿能吃斗米斗面,力大无穷,武功精湛,拳脚精通,这一拳好似一铁锤,打得恶虎滚倒在地,一时没有起来。说时迟那时快,他猛扑上去,以泰山压顶之力,抡起铁拳以连珠炮之势猛击虎头……直打得恶虎七窍流血,只有出得气,没有进得气,方才罢休。

这场赤手空拳搏斗恶虎的场面,被一群追赶猛虎的官兵看得清清楚楚,直到薛仁贵打死恶虎,坐在一条大青石上歇息时,为首那位看得眼花缭乱的王爷才如梦初醒,急差人役去请那个打虎的壮士。这位王爷是谁?他怎么会到这里来呢?原来他就是唐朝开国元勋鲁国公程咬金。唐太宗李世民差张士贵赴绛州招贤,细想想他的所作所为,总有些放心不下,随后又赶紧委派铁面无私的鲁国公程咬金做监考官,督查此事。鲁国公同随行人马行至绛州西关地面,恰遇恶虎出来伤人,程咬金仗着人多势众,抡起宣花爷就追杀过来了,正好遇到薛仁贵同老虎搏斗……

薛仁贵被带到王爷马前,程咬金急忙跳下马来拉着他的手,说,壮士,你别怕,我是鲁国公程咬金。英雄啊,请问你家住哪里,尊姓大名?薛仁贵一一禀告。但说到名字时,耍了个心眼儿,未敢实说,只讲了他的一个叫薛礼的别名。

程咬金拍着他的肩膀,爱抚地说,唐王命老夫前来绛州招贤,想不到贤臣良将就在老虎坡前。薛壮士,老夫有心带你去绛州投军,为国家效力,保大唐江山,不知你意下如何?这本是薛仁贵的志向和意愿,但张士贵的恶言秽语余音在耳,他心有余悸,半晌沉吟不语……

程咬金见状,不高兴了,神色十分不悦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报效国家,驰骋疆场。薛壮士,你武艺高强,膂力过人,不为国家效力,难道另有别图吗?程咬金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即你有这么好的武艺,不为大唐出力,保大唐的江山,难道打算去投敌国吗?听此言,薛仁贵左右为难,返回绛州城投军去吧,遇到张士贵是一死;不去投军吧,违犯程咬金王爷之命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想到这儿,他觉得怎么都是个死,索性横下一条心,豁出去了。心里说,我既没杀人,也未行盗,看你们官府将我如何处置!想到此,就说道,回老王爷,小民遵命。

程咬金大喜道,老夫路遇良将,唐王之洪福,国人之大幸也。薛仁贵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进了绛州城。当然,张士贵的谎言被戳穿了,唐王把他革职查办,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薛仁贵从此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他忠心报国,战功赫赫,官至征东大元帅,成为威震华夏的一代名将。

老虎坡因此而得名。

老虎坡下有一深坑,坑旁有一块大青石。传说那个深坑就是薛仁贵和恶虎搏斗时,老虎痛苦挣扎刨下的;大青石上还有薛仁贵与恶虎搏斗后,坐到青石上歇息的痕迹呢。

临潼山救驾

一日,刺史令秦叔宝和樊虎押解一批犯人到平阳驿和潞州县。二人来到长安五十里外的临潼山,叔宝说想到山上去看看伍子胥祠,让樊虎押着人犯到山下等候。

叔宝到了伍子胥祠,见殿宇萧条,人烟冷落,进庙拜了神圣。因连日赶路,甚是乏累,便要在庙内小睡片刻。就在似睡非睡之际,忽听得庙外一片喊杀之声,自己的黄膘马也嘶鸣不已。叔宝上马直奔喊杀之处,见一伙强人围着一个官人厮杀。官人左冲右突,堪堪落败。叔宝大吼一声,杀奔众强人。

叔宝坐下黄膘马,手使金装锏,如天神下凡,勇猛异常。不数合,将为首蒙面强盗打伤,众强盗保着为首蒙面强盗败下阵去。

叔宝拿住一人逼问他们是什么人,那人说叔宝刚才打伤的人就是东宫太子杨广,和他们交战的官员是李渊。叔宝听了,吓出一身冷汗。便喝道:“胡言乱语,逃命去吧”。叔宝想太子和李渊不睦,我却夹在其中,不如早点脱身,以免惹祸上身。催马向前跑去。

原来太子一心想害李渊,便与张衡等散布谣言,说李姓将取代大隋江山。隋文帝将在朝李姓官员皆解兵权归田里。李渊趁势乞回太原,隋文帝准奏。太子和宇文述以及他的儿子宇文化及带领武士在临潼山埋伏截杀李渊,意图将李渊全家一网打尽。幸得秦叔宝偶遇,救了李渊一家。

李渊脱离虎口,急急追赶秦叔宝前去感谢。追了十余里,叔宝说李大人不要追了,我名叫秦琼,摇了摇手,催马如飞去了。李渊眼见追赶不上,距离遥远听不清秦琼说话,误认为此人是琼五。

崆峒山 一部不可能完全读懂的经典

崆峒山

一部不可能完全读懂的经典

□ 钟宪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而让崆峒山名闻天下、享誉海内外。

  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南的崆峒山,因常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

  关于崆峒山,有很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万八千年前,女娲娘娘见平凉居华夏之中,于此地炼五色石补天。不想所剩太多,正愁没法处置,忽闻泾水潺潺,不觉灵机一动:有水无山,岂非美中不足!于是用所剩五色石精心妆点,便有了崆峒山。蒙天地之造化,夺鬼斧之神工,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崆峒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

  广成子曾修道于昆仑,后觉昆仑虽仙气有余,却灵气不足,又闻女娲造崆峒,于是云游到此,不忍离去。又千二百年,广成子修成至道,并用“翻天印”将崆峒与诸山相连,使其既保持了北方的雄奇险峻,又兼容了南方的钟灵毓秀。

  另一位上古仙人赤松子驾鹤西游,见此山虽天经相连,却地脉未通,于是又作法,打通了地脉。自此天连地通,让水有源而九曲流畅,让山有根而百草传芳。此后,位于东台附近的山洞中,便常有玄鹤出没,称之为“玄鹤洞”。于洞外后人又补建一堂,名曰“招鹤堂”。

 华夏鼻祖黄帝虽生于山东,却长居轩辕之丘,丘土为黄,故称轩辕黄帝。降神农、败蚩尤,黄帝一统华夏,却因未闻至道,而引以为憾。闻崆峒山隐者广成子得至道之精,而真风远照,于是沐浴斋戒,前往求之。见广成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黄帝再拜稽首曰:“闻子远达至道,敢问其要若何?”广成子对曰:“善哉问也!夫道者窃冥昏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焉!”

  广成子的一席话颇为玄虚,似懂非懂,又半懂不懂,黄帝揣摩其意,似觉要人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既静且远,乃可长生。然黄帝胸襟广阔,要为天下芸芸众生谋福求利。静悟三年后,他终于心领神会,于是设干支以计年月,著《内经》以疗百病,定刑律以惩恶扬善,兴农桑以丰衣足食,从而让华夏民族从此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后人感其诚,于东台建问道宫,该宫为崆峒之山魂,至此崆峒山名声大震。

  因闻至道于崆峒,黄帝长寿而善终,从而为后人所敬仰,奉为偶像。于是自古至今,问道宫香火日盛。

  后秦皇、汉武,亦西临崆峒,以求长生。殊不知新陈代谢、生老病死,乃不可抗拒之自然规律。长寿可矣,长生不能!秦皇长生,焉有汉武?汉武长生,焉有魏晋?长此以往,哪会有现代文明?且无论秦皇、汉武,终因凡心过重、野心太大,故均不能摆脱权力的困扰、荣华富贵的诱惑,从而做到“抱神以静”,因此既无长生,亦无长寿。

  跟秦皇汉武比,唐太宗李世民要明智得多。感于少林十二棍僧救驾之功,对佛教、对僧人,他恩宠有加。他支持高僧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去西天拜佛求经,于香山修玉华行宫,他供玄奘法师潜心释典译经。又于长安建慈恩寺、修大雁塔,以藏经卷。

  不料唐太宗此举无形中却冷落了道家,后经魏征提醒,他这才恍然大悟:佛教虽好,却来之于异国他乡,而道教文化,才是中国之国粹。况道教始祖老子李聃,与他同宗,于私于公,均怠慢不得。于是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同时还降旨赐崆峒山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封地万亩,要求佛道两教和睦相处,永世不得相争。

  领旨谢恩后立即破土动工,仁智禅师建轩辕宫、舒花寺、寺、莲花寺、栖云寺、凌云塔等多处寺庙、道观、塔院,从而让崆峒山气势更加磅礴恢宏、规模空前,并僧道和谐,美谈千古。

  虽渊源、信仰各异,佛道两教与人为善的宗旨却是相通的。虽未亲临,太宗皇帝却悟出了佛道两教之真谛,真正读懂了崆峒。于是轻徭役、薄税赋、修水利、兴农桑,让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这才有了名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虽贵为天子,却胸襟广阔、远瞩,他不求长生,但求长治。既不奢望成神,亦不梦想成仙,大胆汲取外来文化,却又不盲目媚外,于是继黄帝之后,他成了又一个得道的圣主明君。跟秦皇汉武一样,他虽未成为一路神仙,但却跟轩辕黄帝一样,成了一代圣贤。

  明代高道张三丰曾隐居崆峒山,修道于苍松岭,因终得至道之精,被明成祖朱棣尊为真仙,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欲请其出山,永乐十年三月朱棣“御制香书”曰:“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其至诚至尊之心,溢于言表。

  倘若张三丰凡心未泯,对皇帝的召唤当求之不得,欣然前往,然他毕竟早脱胎换骨、超凡脱俗,并不为名利所动。回书辞谢,三丰曰:“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三向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五湖浪里超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亦来迎。九霄自有安身处,十载皇萱不负恩;炼丹制药归山去,哪有闲心捧圣文。”

  据说原来渭水清澈,泾水浑浊,《诗经》就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记载。千曲百折,两水均源于甘肃,流经陕西,又汇于高陵,便有了“泾渭分明”的胜景奇观。

  大清乾隆年间,平凉知府胡祖谟这才发现,这是桩千古冤案,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于是决心为流经辖地的泾水平反。他不辞劳苦,遍取两河水样,进行考证,成文后,又赋诗一首:

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储冰壶。

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

  后经同年进士纪晓岚帮忙,胡知府的文和诗终于上达圣听。皇帝命户部查证无误后,于文末乾隆御笔亲批“刊谬是正”四字。至此,泾河的不白之冤始得昭雪。

  从西周到大清历经了数千年,我想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诗经》,岂能犯如此低档之错误。是流传有误,是崆峒显灵,还是历尽数千年沧桑江河改道、清浊颠倒?

  一个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我的旅行计划在家庭会议上被一致通过。四月十日冒雨,全家一行八人启程,我们驱车直奔平凉。孟夏的平凉初暖乍寒,加上下雨,一路上人稀车疏,路边除“左公柳”(陕甘总督左宗棠命士兵所栽)的绿色还有点春天的气息外,余皆似乎还在冬眠中沉睡未醒。出发时车上还开着冷气,途中不觉被儿子换成了暖风,到达时更是不容分说,一家人又被瑟瑟寒风赶进了宾馆。

  虽不曾有什么怨言,却不难看出大家的情绪已经跌到了冰点。不料借崆峒山的灵气,第二天一早却晴空万里,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天气。喜出望外,大家的心情顿时由阴转晴,于是人补热量车加油,向着崆峒山我们一路挺进。

  车到山前,眼前又是一亮。静卧山下的崆峒水库碧波荡漾,凌空的索道上缆车穿行。山顶虽是白雪皑皑,山脚却是郁郁葱葱,跟我们想象中的黄土、大漠、戈壁形成强烈的反差,好一处福地洞天、人间仙境!

  过了聚仙桥,沿平泾(平凉、泾源)公路,车子一路逆胭脂河蜿蜒而上。只见两旁苍松翠柏、奇花异草散发着阵阵的幽香,远看山峦重翠,红墙绿瓦点缀其中。近闻枝头百鸟鸣啭,林中燕语呢喃。山上诵经之声委婉,山下却是流水潺潺,经雨雪洗礼的清新空气中,松涛、流水、鸟鸣、人语,共同协奏出优美动听的交响乐章。

  一个急弯后车子刚爬出柳暗,不料眼前又是一片花明、一片灿烂。这灿烂不只缘于那漫山遍野、铺天盖地而来的桃花,还缘于那些披红着绿、流连在桃花丛中的帅哥靓妹。桃花虽不鲜见,然天生地长、隐身世外、百亩一园的,却难得一遇。在这里人面桃花,相映成趣,在这里“落花流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此景只有天国有,人间难得一回觅。岂肯放过,为零距离亲近、触摸自然,一家人弃车步行,穿越在桃花丛中。是美的向往,是义的象征,向来为诗人、为文人争相传颂,这里是蟠桃园,是桃花源,还是一壶浊酒喜相逢的“结义园”?

  从小北台沿山道拾级而上,取捷径我们直插景区的腹地——中台。开阔而平坦,周边有停车场、有商店、有餐馆,中间还有被称为“中台锁钥”的三皇楼,是明代建筑,呈正六角形,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琉璃封顶,楼中供奉着天、地、人三皇,故名“三皇楼”。楼前石碑上“崆峒山”三字金“笔”辉煌、龙飞凤舞,详看落款,方知是的手笔,游人多在此休息、购物、用餐、摄影……

  由中台南上,进朝天门,出药王洞,眼前不觉又是一亮,心中也不觉又是一惊。原来上天有路,仰头望去,其梯度不下六十度,一石阶突兀眼前、没入云端,名曰“上天梯”。

  既然有梯,不妨登临天庭,做他一回神仙。于此不少人望而却步,我却豁出去了,连此峰都征服不了,还奢望写什么长篇?

  在我的带动下,家人也都跟了上来,尤其是八岁的小孙子,他还赶在了我的前面。

  拾级而上时,不久就大汗淋漓又气喘吁吁。自古高山怕慢上,无奈中不觉中,我只得放慢了脚步。就这样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在数够近千个台阶后,我们终于登临大顶。

  方圆百米,不料大顶上竟是一片开阔、一片平坦,仰望头顶蓝天如洗,鸟瞰脚下却是云海茫茫,环顾群峰,一个个犹如出水之仙山岛屿。何须更向蓬莱岛,此处令人欲挂冠。点根烟极目远眺,直教人心旷神怡,飘飘然欲神欲仙。

  人在山中,山在雾中,空气湿润得抓一把几乎可拧出水来。正陶醉其中,不料风起云移,群岛竟也跟着动了起来。亦真亦幻,时隐时现,流动的画面更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直教人浮想联翩,甚至是异想天开。

  少时云开雾散,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七十二座石府洞天、八台九宫十二院的四十三处建筑,尽收我的眼底,直教人如临天庭,始知宇宙之博大、山川之厚重。置身崆峒山,情感不觉中得以陶冶,灵魂无意中得以净化,境界无形中得以升华,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竟教人忘却自我、乐不思归。

  徜徉大顶,一时兴起,索来纸笔,即兴挥毫,“无限风光在险峰”几个大字,不觉跃然纸上。崆峒山道教协会会长、道管会住持李宗旭闻讯赶来,邂逅中方知他是礼泉阡东的乡党。

  流连大顶,善男们络绎不绝,信女们摩肩接踵,问卜者争先恐后,解签者煞有介事,走进天仙宫,只见香烟缭绕,游人如织。

  凭一张悬河之口,凭三寸不烂之舌,他们直说得施主们兴高采烈、心花怒放,直至慷慨解囊。旁边虽写着“心诚则灵”,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却为数不多。

站在崆峒山寺庙道观之前,仰视诸神佛仙,愚以为从政的廉洁奉公,经商的童叟无欺,求子的不重男轻女,求福的不损人利己,求学的不弄虚作假,是为心诚。心诚则事业有成、前程无量。心不诚则一事无成,岂在一签之高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崆峒山是一幅足可细细品味、耐人解读的写意山水画,她是历史的见证,不愧为人间仙境。这里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洋洋洒洒七八万言,记载着佛道两教的兴衰,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山上还有木匾石碣二十多块,石刻百零余座。

  只有去过崆峒山的人才能明白,为什么各路大仙、高僧、高道云集于此?为什么先圣先贤、帝王将相对此顶礼膜拜?同样流经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有“泾渭分明”的自然奇观?

  为什么,为什么……

  崆峒山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思考,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悟。

  她是经典,是一部我等凡夫俗子永远不可能完全读懂的经典,千年万年,伫立于此,静候着一代代一拨拨的人们前来“问道”。

来源:平凉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3/1697208576363570.html
上一篇:乌龟龙(乌龟龙头是什么神兽)
下一篇:01年属蛇(01年属蛇的是什么命)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