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只读什么(木只读什么意思)

上面一个“西”下面一个“木”念什么字?

上面一个“西”下面一个“木”念什么字?最近看到有同学询问这个,西和木组合的汉字是“栗”,这是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汉字,下面一起来简单的认识下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栗

拼 音:lì

部 首:木

笔画数:10画

结 构:上下结构

五 笔:ssu

同音字:力、吏

笔画顺序:一丨フ丨丨一一丨ノ丶(横、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撇、捺)

基本释义

1、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火中取栗。

2、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栗。

3、坚实:“缜密以栗”。

4、姓。

在日常使用中,“栗”常做形容词,表示坚实,如栗理、栗然。

字源演变

“栗”,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一棵树长着许多带刺的果子,这就是“栗”树,后来假借为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的意思,现在又将“慄”回复为“渠”,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秦朝小篆中发现,“栗”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栗”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相关组词

1、栗理

【拼音】:lì lǐ

【释义】:栗理,意思是坚实而有文理。

2、战栗

【拼音】:zhàn lì

【释义】:战栗,也作“颤栗”,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发抖、哆嗦。

3、栗主

【拼音】:lì zhǔ

【释义】:栗主,意思是古代练祭所立的神主。用栗木做成,故称“栗主”。后通称宗庙神主为“栗主”。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学习笔记(六) 以人体为内容的部首06

一、“与”、“牙”、“齿”三个字的起源

1.“与”

图1 金文:“與”(与)

图2 金文:“與”(与)

▲ “與”(与)。

图1 上下左右有四只“手”,中间是一个“牙”字。表示很多人用手、用牙共同“参与”着什么事情。比如说,吃肉,啃骨头。我们现在经常把“攻坚”比喻成“啃硬骨头”。

“與”(与)的本义是“参与”。

图2 在图1的基础上加了“口”(说话,讨论),加强表义作用。

“與”(与)字的中间本来是“牙”而不是“与”,只因字形相似,而后来误传为“与”。

在我前面的文章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学习笔记(五):以“手”为内容的字 》中讲到一个“學(学)”字,它上面中间的部件本来是个“爻”字,也是因为字形相似,后来误传为“与”。

2.“牙”

金文:牙

金文:牙

▲ “牙”。像上下交错的大牙形状。

《说文》:“牙,牡齿也。”钮树玉校录:“《九经字样》作‘壮齿也’”。

3.“齿”

图3 甲骨文:齿

图4 彭玉雯《十三经集字摹本》:齿

▲ “齿”。

图3 像门牙形状。

图4 在图3的基础上,上面加了“止”。

“齿”字上面为什么加“止”?

《说文》以为是“止声”。我对《说文》中的形声字造字方法一直都很不认同,对于解释不了的部件,都说是“XX声”,这也未免太懒省事了吧。

就拿这个“齿”字来说,如果按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上面的“止”只是起到一个表声的作用,那么也可以写作“只”、“支”、“直”、“至”,等等。而这里为什么独写为“止”呢?必不只是表声那么简单。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齿”字上面为什么加了“止”呢?“止”的本义是“脚”,这很难理解。“脚”和“牙齿”又有什么联系呢?

在《古文字诂林》中有一段话,说在《卜辞》中,“齿”字除了本解以外,还是个地名,上面是“之”(到,往),“谓来于齿,入于齿,至于齿也。”

这样的解释对不对,我们暂且不去深究,总好过像《说文》那样一个“止声”了事。各位老师,对于《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造字方法,您是如何评价的呢?

《古文字诂林》:齿

二、“乘”字和“桀”字的起源

图5 甲骨文:乘

图6 金文:乘

图7 吴昌硕:乘

图8 小篆:乘

图9 小篆:桀

▲ “乘”、“桀”。

图5 甲骨文,上面是“大”(大人),下面是“木”,表示人站在木上。本义是“登”。

甲骨文中的“乘”,里面的“木”字一般上面不出头,表示上面削平了的木桩,以便于人站立。

图6 金文,在图5的基础上,加了两只脚,表示用脚“登乘”。

图7 吴昌硕大篆,在图6的基础上,把两只脚和下面的“木”连接了起来。

图8 在图7的基础上,把“大”字上下断开,至此失去象形意味。

图9 “桀”:和“乘”字同源。“木”字上面只留下两只脚。“桀”,通“傑”(杰),因为站得高,所以有“杰出”之意。

(董志国)

每日一中药——枳实

枳实,理气药,跟青皮有点类似。均属于芸香科植物,而且均收集自落幼果。枳实是酸橙或甜橙干燥幼果制成。一般在每年五六月份,部分幼果自行脱落,收集这些幼果,从中间横切两半,晒干或者是低温干燥,即可制成枳实。如果幼果较小,则无需横切一刀,直接整个晒干即可。

枳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

枳实的主要功效 是: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临床上针对枳实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胃肠积滞,湿热泻痢等疾病。枳实辛散苦降,擅长行气破气,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热痞胀痛,经常与山楂、麦芽、神曲等药物同用,消食导滞之效甚佳。

枳实还有化痰除痞之力。枳实行气的同时能够化痰,综合起来能消痰饮痞块,破气除满从而止痛。这个功效主要用来治疗当胸阳不振,痰阻胸痹时出现胸中胀满,闷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便是治疗这类证候的经典名方,有很好的消满温阳之功。

枳实有很强的破气、行气之力。孕妇慎用。

《肘后方》猝胸痹痛:枳实捣末。汤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金匮要略》胸痹结胸: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薤白汤主之。陈枳实四枚,浓朴四两,薤白半斤,栝蒌一枚,桂一两,以水五升,先煎枳、朴,取二升去滓,纳余药,煎三、两沸,分温三服,当愈。

《济众方》伤寒胸痛:伤寒后,猝胸膈闭痛。枳实麸炒为末。米饮服二钱,日二服。

《圣惠方》产后腹痛:枳实(麸炒)、芍药(酒炒)各二钱,水一盏煎服。亦可为末服。

《千金方》积痢脱肛:枳实石上磨平,蜜炙暖,更互熨之,缩乃止。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3/1697212262368747.html
上一篇:寿星老(寿星老图片)
下一篇:太乙是什么意思(天乙太乙是什么意思)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