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鸡年生的孩子属狗”?并非脑筋急转弯
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犬”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天已是立春后的第三天,也就是说,现在是春季了。不只季节转换,属相也变了,立春后出生的孩子生肖,不再属鸡,而是属狗了。那为什么现在的日历上,还是鸡年?这是后来“改良”后的历书,从新年元月初一,也就是过了大年三十算起,到明年的正月初一,为\"一年\"。
(范冰冰属鸡)
而从今年立春到明年立春,是“一岁”,这就“岁”与“年”的概念,在过去是不同的,现在混为一谈了,干脆把“岁”的概念和风俗都并到“年”的概念里了,于是出现了两种生肖算法——鸡年生的孩子属狗。
到底哪一种算法是对的?这要看怎么说,用在哪里。如果在传统“结婚择日子”、“男女合八字”、“看运程”时,算命先生仍会使用“立春生肖”,而不是“元月生肖”,否则就不准确。
(鸡生肖)
所以说,“鸡年生的孩子属狗”并不是笑话,只要立春在腊月,立春后新生的孩子就是下一阴历年的生肖。
以前认为,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形成于汉朝时,其依据之一是东汉王充《论衡》中最早出现了完整的十二生肖,十二种动物种类以及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与后来定型流行版本完全一致:“五行之气相贼害。寅木,其禽虎也。戌土,其禽犬也……”
(姚笛 属相狗)
但是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否认了这一观点。
十二生肖早在先秦时已出现,并被使用,只是十二种动物以及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与《论衡》中不全一致,有所变化(见“不同生肖版本比较表”)。
现古最先发现的古版十二生肖,见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出土的1100余枚秦简,发现时间是1975年12月,其中《日书·盗者》一节中便包含了十二生肖,姑称之为“睡虎地生肖”——
(狗生肖)
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生肖,是用于辅助断案的,与现在基本相同,有完整的十二地支,但生肖只有十一种动物,分别是:鼠、牛、虎、免、虫、鹿、马、环、水、老羊、豕。其中的“虫”是蛇,“环”代猴(猿),“水”指鸡(雉)、“豕”即猪,多出了一个“鹿”、缺了一条“龙”,也不见“犬”,与“戌”配对的是“老羊”。
无独有偶,2000年从湖北随州孔家坡8号汉墓中出土的《日书·盗者》,也出现了十二生肖,姑且称之为“孔家坡生肖”——
(考古出土12生肖对照表)
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鬼也;辰,虫也;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玉石也;酉,水日;戌,老火也;亥,豕也。
孔家坡生肖中有齐全的十二种动物,与睡虎地生肖比较起来,相同之处都没有“犬”,不同之处是:有两个“虫”,即“辰,虫也”、“已,虫也”;“鬼”比较好理解,通“兔”字,而“马”对应的“玉石”、“酉”对应的“水日”、“戌”对应的“老火”,则比较费解。
有学者据《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羊”条,认为“玉石”是人面猴身的“夔”,转变为“猴”;“水日”是水里的“龙”,“老火”是雌雄不分的“羵羊”。
(黄狗,古称黄羊)
难道早期十二生肖中无“犬”?并不是回事。
1986年从甘肃放马滩战国晚期秦墓中出土秦简《日书·亡盗》中,所发现的十二生肖,便有“犬”,姑称之为“放马滩生肖”——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鸡矣;午,马矣;未,羊;申,猴矣;酉,鸡矣;戌,犬;亥,豕矣。
(考古中发现的陪葬狗骸骨)
很明显,放马滩生肖中不只有“犬”,而且是“戌犬”,与《论衡》所记载的完全一致。异常之处是有两个“鸡”:“巳,鸡矣”、“酉,鸡矣”,“辰”位上与睡虎地生肖和孔家坡生肖是一样的,都是“虫”。
放马滩生肖的年代比睡虎地生肖还早,也就是说,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十二生肖中有“犬”。
(属相相克图)
实际上,对睡虎地生肖中的“老羊”和孔家坡生肖中的“老火”,也可以理解为“犬”。犬与羊的关系和兔与犬的关系一样,过去可谓犬羊不分家,用“羊”代称“犬”并非不可能,如《荆楚岁时记》诸古籍中,便将黄犬称为“黄羊”。
“老火”是羵羊说法,乃孔子的一家之言,为什么不会是狗?《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羊”是这样说的,季桓子家挖井时挖到一个土瓦罐,里面有一个怪物像羊,家人看似狗,便去请教博学的孔子,遂有这样对话:“ 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孔子回答说:“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 木石之怪曰夔、魍魉,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 孔子所言就一定正确?难说。
有关生肖话题,还会在下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
(狗宝宝卡通)
血氧仪买不到!用它替代可以吗?记者亲测→
复且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提醒要警惕老年人 “沉默性缺氧”。随着老人年龄增加,代谢率、机能、对刺激的感知能力在下降。即使发生了一些血氧下降、呼吸功能衰竭等重症化的倾向,会存在表现不出来的情况,而这时候通过血氧仪监测和平常基础值相比,若血氧低于94、93,其实就是一个重症化倾向的先兆指标。
相关报道:警惕“合并感染”和“沉默性缺氧”!出现这种情况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然而,由于现在血氧仪紧缺,许多人就打起了具有血氧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主意。那么这些能救急么?
从笔者同时使用血氧仪和某智能手环多次检测血氧的数据来看,智能手环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稳定性比血氧仪差,往往受到佩戴松紧、测量姿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因此更建议作为救急,尽可能多次测量来提升精准度。同时也不要完全依赖,如果身体有不适,还是要第一时间求医。
转自|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张佳昺
来源: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