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为什么用桃木辟邪?桃木究竟有什么特殊能量?
在古代民间,人们喜欢在门前悬挂桃符,也会在屋内悬挂桃剑,盖新房时会用桃枝订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安宁。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可以看到,道士或者驱魔人都会使用桃木法器来斩妖除魔,为什么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驱魔辟邪呢?桃木到底具有什么特殊能量呢?
桃木也就是以桃树为材料的一种木材,也叫 “降龙木”“鬼怖木”,被古人称作是神木,仙木。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追日,干渴而死,临死前将手仗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因此几千年来桃木成为用途最为广泛的驱邪制鬼材料,在中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木质细腻,木体清香,中国古人用桃木板做成桃符挂在门上,也是春联的原型。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记载:《黄帝书》云:“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相传上古时有一个鬼域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需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就位于桃树的东北面,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他们各手持桃枝,专司捉拿妖邪。这两兄弟就是我们中国的门神,这两位可是让所有鬼魂都闻风丧胆,如果鬼魂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他们。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宋人文雅,人们不仅在桃木板上刻门神,还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不仅美观还辟邪。
《庄子》中就有记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意思是说将桃枝插在门上,桃枝的灰撒在门下,小孩进门不怕,鬼却怕。
《淮南子》说:“羿死于桃口”。东汉许慎注释道:“口,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传说后羿以善射闻名,有个叫逢蒙的人向后裔拜师学艺,学成后却恩将仇报,从后裔身后下毒手,举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后脑猛砸。后羿死后,就做了统领万鬼的官。试想,桃木棒连统领众鬼的羿都能击杀,用来治鬼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古人深信桃木可以驱魔辟邪无不源于这些神话传说。
古人认为桃木可以辟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桃木是五木之精,这五木分别是(桑木、榆木、桃木、槐木和柳木)
西汉时代的《典术》中记载:“桃木乃五木之精,仙木也……能压邪气,镇制百鬼。”
南朝《荆楚岁时记》云:桃木吸收了五行之精气,所以能够成为制服百鬼的仙木。
这五木分别对应了五行,当年燧人氏取火之时,认为应天时最可以取火的这五种木材。
《尸子》中说道:(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隋书·王劭传》中也提到: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什么叫应天时呢,也就是说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可以取火的木。按照五行来对应,榆树,柳青色,就要春天取之;榆木:赤色,故夏取之;桑木:色柘黄,故长夏取之;柳木:色清白,故秋取之;槐;色檀黑,故冬取之。
从阴阳五行而言,燧人氏取火,就是暗合了“木生火”的五行理论,而桃木作为五木之精,集五木精华于一身,自然也就具备了强大的“火”能量。“火”的属性就阳性,所以桃木是极阳之木,在古人看来邪祟鬼魂则属于“阴性气场”,于是,桃木辟邪,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古人相信由桃树的主干、枝丫、果实、脂胶,甚或其衍生品都有驱鬼辟邪的神力,同时还有祈福的功能。譬如在西王母、天台遇仙记等神话传说中,桃子是仙果,吃了可以长寿,所以民间又称“寿桃”。另外,在《神仙传》、《抱朴子》等古籍中,桃胶也是一种“仙药”,服了可治百病。
在隋唐医书古籍里保存了许多关于桃木治病的医方。
比如:一、人好魔魅:桃仁熬去皮尖,三七枚,以童便服之。
二、难产,数日不下:以桃仁一个劈开,一片书“可”字,一片书出”字,吞之即生。
四、令面光华: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鸡血,和涂面上,三二日脱下,则光华泽悦。
五、天行疫疠:常以东行桃枝煎汤浴之,则可免。
由这些医方可以看出,古代“巫”和“医”不可分,这些方子应该属于祝由的范畴。
然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桃味辛气恶,能厌邪气;桃木性温,能镇静祛邪,活血化淤,促脑安神。桃木的这种气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驱虫杀菌的目的。所以就桃木的性质而言还是有它一定的医药价值。这又涉及到了我们中医里气的概念了。
中国的“五行”与“气”的学说,目前还无法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因为这些物质状态涉及到更高维度的知识,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判断。所以在现代人看来桃木能辟邪的说法不过是迷信罢了。
农村人的三大忌讳,你都知道吗?在农村做这几件事就是讨打
也许是中秋团圆节的缘故,一下勾起许多农村记忆中画面。今早看到闺女用梳子梳头,还忍不住说了一条儿时农村的忌讳。这些民俗的东西,别说城里人,就是农村年轻一代,也都不知道了。
一、共用一把梳子的忌讳农村老辈人认为,哪怕是家里人,也最好不要共用梳子。若是姊妹几个互相共用梳子,一定记得梳完头小心把梳子上的头发弄干净。拿起梳子要梳头前,也要先看梳子干不干净,是否有别人掉在上面的头发。
民俗文化里,头发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结发,在古代是结婚郑重的礼仪之一,男女发相结,寓意永结同心,一辈子是夫妻。现在有些农村里,也不能随便摸人的头,动人头发。
我高中时有个同桌,在宿舍被几个同学开玩笑,把头顶位置的头发剪了一下,那么爱美的一个小伙子,居然忍痛去理发馆刮了光头,原因就是从小奶奶就说过,男孩子的头发不能乱动,否则将来找媳妇东一头西一头的。
听起来像个笑话,可农村娃都认老理儿。他们重视这些,其实传递的东西很正能量,一心一意,一生只对一人。
当年阿兮离家出外求学,母亲为我买了把桃木梳。她郑重跟我说了这个忌讳,让我注意放好自己的梳子,不要跟同学们混用,说两个人甚至多个人的断发混结在一起,再多好的朋友也容易产生矛盾。母亲还告诫我自己的东西不要乱扔,丢了影响舍友关系。
青春时不懂忌讳背后的深意,只觉得母亲迷信。现在懂了,与人相处时连这些小细节都能认真对待的人,绝对是真诚的,是真心实意与人为善的。而在家庭中,懂得有所禁忌的人,也更宽容,懂得与人相处之道,懂得且行且珍惜。
二、可以帮人纫针,不能帮人线上打结在农村,农村娃帮奶奶婶子们纫针,很常见。长辈们眼睛花了,做针线活不得眼,孩子们做这些最热心。
可纫针是好事,千万别画蛇添足地再给人线尾打上疙瘩。若是自家奶奶或母亲,就笑骂一声,告诉你这样是忌讳,以后去邻居家里玩耍,给邻家婶子大娘纫针,可不要这样了。
线上的结(又名线疙瘩),只能自己打。农村人很善解人意,任何寓意差的事情,都避讳。比如结,除了结婚时那个同心结之外,很多场合都是不好的。比如,结仇,结怨,疙疙瘩瘩。若是缝结婚被给人打了疙瘩,你就太不懂事了。
能有缘遇见,做村人邻居或朋友,大家都希望彼此好,既然老辈子传承“纫针不打结,免得起争执”,那一定要遵守传承,与人为善,和和美美地过下去。
这些小忌讳,无形中教会了我们很多,比如不要冒失,免得给人添堵。
三、脱下的鞋子要成双成对在过去农村,一进家门鞋子一脱,扔的东一只西一只,是要挨说的,遇到脾气急的父母,可能屁股上挨了巴掌。
农村民俗文化里有这方面暗示,说两只鞋子脱下来后,一定不能离太远,要紧挨着摆放整齐,成双成对,这样才会家庭越来越和睦,幸福相伴,自己也诸事顺利。
是否真的会如此,姑且不说。但我觉得只要在生活中注重细节,事事处处替人着想,心怀敬畏与尊重,这样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
幸福在细微处。小处不可随便。农村古老的民俗文化,却用这些小忌讳,来强化细节,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懂的相处之道,也就是懂里表。遇到事情不找别人原因,先看看自己提前该避免的有没有提前想到,是不是自己也该负部分责任?
农村,农民,农业,关注阿兮随笔,为您分享农村事,共同探讨三农话题。
姜法川道长:道教法器桃木剑的应用
道教发展了这么多年,除了那些实用的理论外,还有着诸多工具——法器。每位道士,都有着印、桃木剑、三清铃、令牌、令旗、天蓬尺等多件必须法器的。上述提到的每一件,都是有着独特意义的,我这次来说说桃木剑的相关情况。
桃木剑,也算是道士的标配法器了,其对于普通人,也是有着镇宅、辟邪、纳福、招财等作用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那还得从桃木本身的一些寓意说起。
关于桃木辟邪的记载,有资料可考的,是在《山海经》中,该书中有记载记载: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百鬼的故事。所以经过时间的沉淀,就有了鬼怪惧怕桃木的传说,桃木辟邪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此外,据古书记载,古代有名的弓箭手——后羿,就是被桃木棒所击杀。在后羿死后被封为宗布神,宗布神整日呆在一棵桃树下,手里牵着一只老虎。凡是从此路过的鬼魂,必须由宗布神验明正身,一旦检验出鬼魂是恶鬼的话,先用桃木棒杖责,然后让老虎将恶鬼吃掉。
有了神话传说的“背景”,所以选择桃木作为法器,成了基础操作。此外,在后续的传说中,桃木,也成了五木之精的存在,这“让其力量进一步增强。”
至于现实一些的说法,那就是桃树是春天最早开花的存在,得天地阳气最盛。妖邪鬼怪属阴,自然对其有着克制作用。至于其它的一些传说与“背景”,我都认为没什么必要再说了。每一样“法器”的存在,都是有着历史故事传说,与现实意义的。单独存在,且理由牵强附会的,自然难以被人所长期接受。
玄学,应该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的智慧,而非是拖人后腿的封建迷信,要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