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广灵极乐寺隆重举行了“盂兰盆”
七月十五盂兰盆,
为报累世父母恩。
现眷业消乐自在,
先亡罪减离苦轮。
------昌义大和尚
2019年8月15日是农历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 山西大同广灵极乐寺隆重举行了“盂兰盆”,现场数百人随喜参加,共享法益。 上午极乐寺大雄宝殿大众云集,共浴佛光,超升累劫多生父母。佛恩广大,无以为报。唯有依教奉行,一句弥陀名号时时执持莫忘。南無阿弥陀佛! 由住持上昌下义大和尚率领两序大众於大雄宝殿共诵《佛说盂兰盆经》,《佛说盂兰盆经》有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消除自己业障的同时,亦宣扬佛教孝道思想,供佛及僧,报父母恩。 藉蒙三宝功德、众僧威神之力,拔济大众累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脱离三途八难。现世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殁者迁神于天上,永绝冥途,行愿相资,无所不利。 佛前上盂兰盆供、斋僧供养,祈求现在者福慧增长,延年益寿;过去者超生净土,亲近弥陀。以此功德祈愿正法久住,社会和谐,风调雨顺,国家昌盛,人民安乐;回向世界和平,消灾免难。与会大众吉祥平安。以此兰盆供善根,报答父母劬劳恩。存者福乐寿无疆,亡者离苦得超生。四生九有诸含识,八难三途苦众生。各个悔过洗瑕疵,尽蒙慈济出沉沦。盂兰盆节的起源
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是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举行的以供养三宝、超荐七世现世父母及历代祖先、施食鬼神为内容的佛教节日。
盂兰盆,是一场充满欢喜、感恩、报恩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同时也是寺院僧人“结夏安居”圆满的日子。僧众清净修行,福慧俱增;大众礼敬供僧,种大福田,并依三宝之力救度自己亡逝之亲,慎终追远,孝亲报恩。
《盂兰盆经》中讲: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目连尊者,已得道果,便欲济拔他的父母。目连尊者发现亡母堕在饿鬼道中,苦痛万状,于是目连尊者就用钵盛满了饭,请他的母亲吃,当他的母亲将要吃饭时,饭到嘴边,变成火炭,不得下咽。
目连见后,悲痛欲绝,于是尊者请求佛陀开示救度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尊者,因为他的母亲生前罪要深结,所以才会感招这种苦报。这种苦报非他一人可以解救。只有仰仗供养十方僧众的功德,才能使母亲获得解脱。
尊者依照佛陀教示去供养,母亲因为他供养的功德最终脱离饿鬼道,超生天道。这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农历4月15日至7月15日期间,僧众不允许随意外出——结夏安居,聚会一处精进用功,纠正彼此的行为,分享修行心得。)
“令佛欢喜”从何处来
① 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② 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于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③ 佛闻解夏后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共修、供僧,福德不可思议
七月十五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这一天,若为七世父母及现世在厄难中的父母,用百味美食供养自恣僧,以此功德,过去世父母,六亲眷属的三涂之苦,应时就得到解脱,在世的父母,能得到福乐百年的果报。如果七世父母生到天上,会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佛陀慈悲殷切嘱咐
“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乾去湿,吐甘咽苦。无始以来父母养育之恩,情深似海。”
百善孝为先。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其根本性的教义“四谛”——苦集灭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结合起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形成了这个节日。
再加上佛教经典故事中的“目犍连救母”的缘起,让这个节日既有来自于佛教诞生地古印度的寻根溯源,也有根植于中国土壤的鲜活、亲切和实际效用。
如果说,霪雨霏霏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纯粹寄托哀思的一个基调沉重的日子,
那么夏去秋至之间的盂兰盆节,则让这种对亲人的追忆陡然增加了强大救拔的力量,
因为我们依靠佛陀的力量,依靠斋供德慧具足僧宝的力量,我们就有信心超荐累身累世的父母、冤亲债主和一切有缘的如母有情。
凡厥生灵,皆依恃怙。父母之恩,均于天地。我们佛弟子,上报四重恩,首先就是父母之恩。我们不但要报现世父母之恩,还要报过去七世父母之恩。
祈愿三宝慈悲加被,护佑现世父母身心康泰,吉祥自在。过去七世父母,离三途苦,得生善处。同时尽自己实际赡养父母的义务,使家庭和乐,老有所养。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明天盂兰盆节,佛弟子该做什么?
供奉三宝,济度六道苦难,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闻法·思慧·修行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
《佛说盂兰盆经》载,佛陀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是个大孝子,他初证六通时,用天眼观到亡母投生饿鬼道,卒年难遇饮食,皮骨相连,就用钵盛饭给她吃,结果还未入口就化成火炭。目犍连悲痛万分,向佛陀求助。佛说,“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在佛陀的亲自安排下,目犍连的亡母于当日就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这一天,各地寺院要隆重举行“盂兰盆”,供奉三宝,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这一天,佛弟子应该做什么呢?
一、尽可能参加当地寺院的盂兰盆
二、读诵《盂兰盆经》
三、供养佛法僧三宝
四、报孝父母养育之恩
盂兰盆
各地寺院的盂兰盆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度历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为什么称“盂兰盆”呢?这“盂兰”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是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悬”之痛苦。
所以称为“盂兰盆会”,也就是为解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宝之。
我国最早行盂兰盆会是在梁武帝时代,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释氏六帖》也记载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诸寺。”自此以后,蔚成风气,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读诵《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众僧共修诵念)
供养三宝
盂兰盆节是供养三宝的最好机会,是一种难舍能舍的修行,亦是感恩三宝的一念恭敬心,更是广种福田的大好因缘。
供养三宝是每一个佛教徒应有的责任,因为清净庄严的佛宝能启发众生的法身慧命;三藏圣典的法宝,能破邪显正,源远流长;与世无争的僧宝能住持圣法,利乐有情。
三宝是行者的指南,众生在无明中须要佛法来破除愚痴黑暗,点亮心中久已熄灭的慧灯,导向那清净安乐自在的觉岸。
报效父母养育之恩
盂兰盆节也是孝敬祖先父母的节日,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佛说盂兰盆经》有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盂兰”两字,意为“解救倒悬之苦”。经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因此,七月是佛弟子的孝亲月、报恩月,七月十五则是孝、报恩日。
农历七月每日念诵《报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在世父母延寿,去世及累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
《报父母恩咒》: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读音: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诵咒回向文:
愿此报恩咒功德,普及父母与一切,四生六道与含灵,皆共同登圣觉岸。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盂兰盆(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佛教节日)有什么意义?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这一节日源于印度的佛教徒,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华夏大地传播开来,而这一节日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梁朝被人们仿照传播开来,后来随着华人在全世界的触及,这一节日也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传播开来。
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半祭祖节归民间世俗。
佛教“盂兰盆”,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度历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
农历七月地狱的鬼门大开,这个月的鬼魂会在人间寻找食物。而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被认为是冥界之王,拥有救赎众生的能力,所以人们会在盂兰盆节向地藏王菩萨祈福和期望救赎。
盂兰盆节在中国也已经传播了一千多年,人们也传承了这一节日的优秀元素,祭祀先人,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以及怀念。同时也会向地藏王菩萨祈求保佑安康。
同时,在这一节日,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和仪式,如焚香、放烟火、烧纸钱、设供品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