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各有一缺,也叫“十二缺”,你知道你的属相缺什么吗?
十二生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的属相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我们还将他运用到了生辰八字中,从古代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十二种动物,除了龙我们没有见过,其他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的,俗话说人无完人,这十二生肖也叫“十二缺”,究竟是怎么各有一缺呢?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极致读书,今天带你来揭秘!
“鼠无脑”,也就是说老鼠没有脑子,就比如我们常说的“鼠目寸光”,老鼠虽然看上去很精明,很机灵,但是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更长远的打算。所以我们就可以用捕鼠器,再加上一点小诱惑,就能够抓住他。
还有一句歇后语,“属耗子的,撂下爪子就忘”,这也是在说老鼠的脑子还是有的,就是记忆力差点。老鼠晚上想要出洞,先是抬起来前爪,一想外边有猫,不能出去,这边想完,那边把爪子一撂,就忘了,就出去让猫逮住了。通常用这句俗语来形容那些做事情不够周密的人,或者是不思考就做的人。
“牛无牙”,据说牛上颌不长牙,所以就被人们认为“无牙”。其实这是有一个传说的,据说当时大地一片荒芜,玉帝就想种些植物,来增添一点绿色,就派了牛去,让他三步撒下一把草籽。牛走到了南天门,没想到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也忘了玉帝的命令。
在人间,牛每走一步路就撒了三把草籽,导致人间到处都是杂草,还占了人们耕种的田地。于是玉帝就罚他终身吃草,替人们劳作,他为了自己犯的错误,任劳任怨,就有了这个说法。古人见牛是反刍动物,吃草嚼不烂,需要反复的咀嚼,才不会消化不良,所以就认为它没有牙。
“虎无项”,老虎的脖子很短,也不太灵活,它不能像人一样,扭头看。它扭头的时候是看不到后面的,只能以脑袋为中心,来一个大转身,所以它基本上不吃回头食的。另外也是老虎的性格,十分的傲慢,也不屑于回头。
“兔无唇”,我们都知道兔子是三瓣嘴。这也是兔子为了生存,其实它也是有上嘴唇和下嘴唇的,只是上嘴唇分成了两瓣。兔子体型矮小,只能吃底一点的草,或者是草根,为了嘴巴更加的灵活,方便自己的进食,于是上嘴唇就慢慢的出现了分离,就能更好的露出来门牙,方便啃草根。
“龙无耳”,龙的耳朵其实是个摆设,就像画上画的一样。而且我们写的“聋”字,上面也是一个“龙”,用龙和耳朵加在一起,表示听不见的意思,所以“龙无耳”。还有一种说法是“龙无肝”,都说龙肝凤胆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但是都没有人吃过,之所以这么说,是世上没有这两样东西。
“蛇无足”,这大家都可以理解,“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那蛇本来就是爬行动物,怎么会有脚呢?那蛇是怎么走路的呢,它的身上其实有很多的鳞片,像是一层盔甲,可以适当的保护它们,另外这也是它们的“脚”。
蛇爬的时候,身体会呈“S”形,每一片在外边的鳞片也都是“S”形的,会翘起来,可以帮助它们牢牢的抓住地面。这些鳞片和蛇的肌肉配合,然后推动它的身体往前走,所以它们没有脚也可以走动。
“马无趾”,马蹄子都是一整块的,并不像我们的脚趾一样分成了五根,牛、羊、猪的蹄子都是两瓣的,所以也就说它没有脚趾。还有一种说法是“马无尾”,可是我们平常不是还有说的马尾辫,那不是仿照马尾的吗?
有一句话,叫做“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像是别的动物,它们的尾巴就可以自由活动,扫来扫去,甚至像猴子的长尾巴还能绕个圈,缠住棍子。但是马的尾巴属于中看不中用,自然的垂下来,立不起来,所以也认为“马无尾”。
“羊无神”,羊的眼睛就像死鱼眼一样,呆滞,不会聚焦,也不会转。它的大脑里大概是没有那么神经,不能够控制眼珠子,也叫死羊眼。还没有胆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吓到,我们说可能会说一个人就像是小绵羊一样,单纯无害,没有胆子,遇到强势的动物,它的会屈服,而不是想办法的去反抗。
“猴无腮”,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坏人,会有一个词语,那就是“尖嘴猴腮”,那这猴的腮到底是长啥样啊?它的脸很消瘦,我们的腮帮子一般是饱满的,它们的就像是凹回去了一样,所以说“猴无腮”。两腮无肉,就像是那种瘦的已经脱相了,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长大,所以精通人情世故,十分看重利益,会比较的刻薄。
“鸡无肾”,但是我们听说过鸡心、鸡肝、鸡胗,也听说过鸡肾啊?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为什么不撒尿,还不是没有肾啊。那鸡肾是什么,可不是老百姓们说的“鸡腰子”。
“狗无腿”,我们显而易见狗有腿,怎么能说没腿呢?其实说的是狗的后腿,大家肯定注意到过,狗撒尿的时候会抬起一条后腿,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一个传说有关,据说八仙的曹国舅,到了一个小县城,这里的官可是个好官,但是是残疾人,走路不方便,他就想帮一帮他。
于是,他就把衙门里的一个坏衙役的腿给卸了下来,按在了这个好官的身上,又从一条狗上卸下了后腿,给衙役按上。但是他又不忍心看着狗只有三条腿,所以就用泥做了一条后腿给狗装上,所以狗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抬起后腿来,怕被泥给浇化了。
“猪无寿”,也就是说猪没有寿命,不会活的长。确实,我们现在养猪大多还是为了吃,可能八九个月就给杀了,再长也就是几年,可能是母猪,为了让它生孩子。只有少数那些宠物猪,或者野猪,可能活的长一些。
这动物有缺的东西,就像人一样,没有完美的人。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自己和别人,得约束,但是也要适当的放宽要求,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176)“缺什么”与“需要什么”有啥不同?
天海拾贝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一百七十六)
“缺什么”与“需要什么”
有啥不同?
【引言】看到此题目,估计很多人会莫名其妙:研究“这”是想干什么?
实际上,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懂的“缘故”,才发“此问”;殊不知,一个人要想找到自己的人生“贵人”,必须要明白并区分好这“两个概念”,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缺什么”与最“需要什么”,才能辨清与找到自己的人生“贵人”。
《易经》云:一个人“缺什么”,“什么”就是自己的“用神”,即“贵人”;一个人“需要什么”,“什么”就是自己的“喜爱”;但是“缺什么”与“需要什么”,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关联,还有相互区别,需要大家认真辨别,才能把握“准确”。
一个人若把握不准自己命中“缺什么”与“需要什么”,就找不准自己的人生“贵人”。
例如:一个人需要提拔,那个提携你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一个人需要救命,那个救你命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一个人迷失了方向,那个给你指点迷津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
故,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明白自己“缺什么”与“需要什么”!
但是,一个人命中往往“缺很多东西”,而非自己所有的“缺”,都是人生所必须,只有关乎一个人前途命运的“缺什么”,才是我们的最需要的;谁遇到,就被视为遇到了人生贵人,引导一个人走出人生的“低谷”;
例如:一个人有病或生命垂危,急需要治疗与救命,一般来说,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医生”,但只有能治好你病的“医生”才是你人生的贵人;再比如,一个人想得到“提拔”,但影响一个人“提拔的因素很多”,但只有那个最后决定,只有你适合“升迁的人”,才是你的人生贵人。
故,我们研究“缺什么”,就是研究“最缺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所“缺的”之中,必然有决定我们生死与前途命运的“最缺”,而不是笼统地说“缺什么,什么就是贵人”;
同理,人的一生“需要”的东西也很多,而非所有的“需要”都是我们的“必须的与最需的”,只有那些决定我们生死及前途命运的“需要”,才是我们的“最缺”,谁遇到了,必须一定要抓住,那就是你人生的“用神”,或叫“贵人”。
“缺什么”是指“没什么”,但不一定“需要”或“必须”;“需要什么”,不一定“缺什么”,可能自己有得,但“不充足”或“不够用”,这就是“缺什么”与“需要什么”的本质区别;
正因为如此,能弥补一个人“最缺的”,才是最可贵;能补充“最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二者稍有差别;故,一个人最缺的、最必须的,才是人生最值得得到与珍惜的“贵人”,因为它能使人趋于“完美”,而行稳致远,减少人生的很多“颠簸”。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可以从自己一生“缺什么”与“需要什么”中,遴选出自己“最缺的”与“最需要的”,要么“抓住不放”,要么“自我创造”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人”,自然就能顺风顺水与行稳致远。
(作者:云中松鹤,2023年3月4日上午,写于北京)
特别声明:
鼎新智库今日头条号,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允嘉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飞主任
若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擅自转发《云中松鹤天海拾贝》文章,一经发现,根据情况,可随时发起法律追诉
实在不行,就改个名:一剂命运的药!
名正则言顺,玄学还是科学?
前几年的辽视春晚里,宋小宝在全国人民面前科普了一通五行学说:
宋小宝:金木水火土六十年一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赵本山:你克我。
这典型的中式笑话,体现了中国人对命运的理解——人人命中有五行,五行常常不平衡。解决这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起一个具有五行色彩的名字去回应,像一味药,损有余而补不足。
当五行思想与姓名文化相遇,会诞生什么?中国人信“命”,便将其体现在姓名之中,借助五行名字,寄望于改变命运,调节命理。
那五行的原理何在,起名时又该如何下这药,我们不妨从南宋进士朱松给儿子朱熹起名的案例中,一窥究竟,去感知五行入名这一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给儿子起了个名叫“朱熹”
公元1130年9月的一天,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被后世奉为理学大师的朱熹诞生了,抱着怀里的儿子,朱松非常开心,脑海里开始盘算给孩子起个什么震古铄今的名字。
当时的人怎么取名?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里说道:“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不以‘希颜’为名,则以‘望回’为名(仰慕颜回);不以‘次韩’为名,则以‘齐愈’为名(仰慕韩愈)。甚可笑也。”狠狠地批判了一通时人取名不够谦逊的风气。
思索再三,朱松采用了一种更加深刻有内涵的方式——五行入名。
在朱松给朱熹起名前,这样的起名方式已有先例。早在唐元年间,望族博陵崔氏的子弟崔镇,就给自己三个儿子依次起名为崔浔、崔澄、崔溆,因为自己的名字“镇”是金字旁,按照金生水的原理,孩子们的名字里少不了一片汪洋。崔家的老四虽然只留下了小名“小多”,想必这多出来的,也只能是水。
朱松寻思着自己名中有木,孩子名字里必须得有火啊,所以他开始按图索骥,寻找着代表火含义的字。从汉字的角度,可以形补起名。所谓形补,就是五行缺啥,就用表达类似属性的字或偏旁补充。可以取火字旁表示阳火的字如:火、炎、炳、炫等。也可以选择日字旁表示阴火的字如:电、早、晓、晨等。
朱松想了半天,最终决定,取一个有“四点底”的“熹”字。这看似有些无厘头,明明应取火,却选了个四点水,让人很容易误解为朱熹是爹,朱松是儿子。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四点水,读为火,在古代同火,因而很多表示加热的汉字,如“蒸”“煮”都用它作部首,“熹”字也有炽热之意。
▲ 朱熹像
父亲不但给了孩子生命,还用自己的名字给后代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长和延续。
这无疑让古代中国人非常感动,并愿意把这种呵护后代的细节传承下去,像朱熹就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为“朱埜(yě)”“朱在”,意为火生土。他的孙子叫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通过曾孙朱浚的名字可以知道,孙子的名字应该是继承了五行入名、相生相衍的原则,用了“金”字旁。
基本原理:五行相生相克
在说五行入名之前,我们要先补补五行的课。
在古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它们既是指具体物质材料,如《左传》中所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也指万物所处的五种状态和特性。木因为能生长,代表生命、创造力和女性气质;火代表着能量和智慧;土因为厚重载物代表稳定和忍耐;金则代表竞争、敏锐和男子气概;水被因形赋义,代表着流动和沟通。
▲ 五行生克、五行与干支的对应关系。
五行之间的关系,相生相克,颇像今天的职场关系,非常微妙。
融洽的时候,五行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成就彼此: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一旦到了不和谐的时候,也会剑拔弩张,死磕对方: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古人喜欢用这一套生克关系去解释社会生活的点滴,大到五德终始说——每个朝代都被附会为或水德、或土德等五德之一,人们以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来解释朝代更替;小到用五行相生原理给后代起名。
▲ 五行命理。绘画/杨兆恩
入宋之后,五行相生取名法日益流行。南宋名臣胡铨,长子名为胡泳,长孙名胡槻,取金生水、水生木之意。编著《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学家李焘,生子李壁、李埴,取火生土之意。
将五行入名发扬光大的,却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子孙取名煞费苦心,不仅规定了各个支系的字辈,还要求第三个字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
《明史》有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袭,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明成祖朱棣之后,依次为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正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然而,随着明宗室人口暴涨,固定偏旁的汉字几乎都用尽了,为了给皇子皇孙们取名,各种奇葩字一一粉墨登场。以金字旁为例,就有铍、锂、镧、锌、钠、钋等,一眼望去,有一种元素周期表的即视感。
八字已定,缺啥补啥
我们今天经常自嘲五行缺钱、缺房、缺爱,然而“命”里真正缺的五行,除了在相亲时偶尔被提起外,已经被现代人逐渐淡忘了。为什么命里会缺五行?又为何每个人五行所缺不同?这还得从五行命理和生辰八字说起。
汉代王充在《论衡》里说道:“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这是命相学的发端。后来,唐人李虚中创“三柱法”(即年月日各为一柱),宋人徐子平在此基础上增加一“时”,合为四柱。四柱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比如今年为己亥年,农历七月为辛未月,初一为庚午日,正午十二点为壬午时,每柱两字,共八字,己亥、辛未、庚午、壬午,即通常所谓的生辰八字。
▲ 影视作品中的剧照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他的八字就已经定下了。同时,古人又把五行理论附会到天干地支上,婴儿四组八个字的干支,就对应了五行中的五种属性——即五行命理,每个孩子八字不同,自然命中的五行属性就不一样了。而五行属性不同,命也不同。于是通过八字的五行生克,可以推测人生命运,因此这套“算法”广为推崇,故徐子平被尊为“八字祖师”,而宋代五行取名也蔚然成风。
打个比方,每个人的五行,好比是上天发的八张扑克牌,金木水火土,可能是四对儿,如2金2土2火2水,也可能是单、顺子和炸,如某婴儿的八字是3金2土2火1木,那么他的五行缺水,且金多木少。
▲ 黔东南村子里的命理古书。摄影/林少波
五行中的某一要素过多或者不足会怎样?在华裔作家谭恩美名作《喜福会》中,许多人物就因为五行不足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吴晶妹的爸爸因火元素太多而脾气暴躁;胡安美因五行缺木而优柔寡断缺少主见,小时候无话不听,导致苦恼和麻烦重重;最有意思的是,有个叫江灵多的女人,婚后一直不孕。让人看过八字后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在五行观念里,女人必须缺一行才能生子。江灵多本来五行缺金,婚后却穿金戴银,五行一下全了,自然不能有孩子!
就像教宣传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一样,我们的祖先也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你一出生,绝大多数命里的五行,不是多了这,就是少了那。解决的办法就是补足——既然刚出场的游戏人物属性差点意思,那可得起个好名字调和一下属性,才好开始“打怪升级”。所以鲁迅儿时的小伙伴因为生在闰月,五行缺土,被叫做“闰土”。
▲ 少年鲁迅和闰土
而《喜福会》中那些生活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虽然说孩子变成“ABC”(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国人),名字变成了洋文,但是在名里补五行的传统是不会改变的。如胡安美给女儿起名为萝丝·胡·乔丹(Rose Hsu Jordan),就是取萝丝的“玫瑰”之意,用木来补充女儿五行中木的不足。
我们再回到朱松给朱熹起名的故事里,朱熹出生的时候,八字分别是:庚戌、丙戌、甲寅、庚午,对应的五行依次为:金土、火土、木木、金火,加在一起是四对儿,2金2木2土2火,唯独缺少五行水。如何补水?
▲ 算命取名不可分时至今日,命运与姓名存在某种密切关系,仍旧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图为一家起名行的广告,“八字查运,改运转运”,就是五行取名的真实反映,并且大有市场。摄影/朱子浩
在论文《宋代姓名文化研究》中,作者朱孟臻解释道:“熹”是炙烤的意思,它虽然五行属火,却也和水脱不开关系。朱松巧妙地用“熹”作为儿子的名字,既使木生火的相生顺序得以保持,同时又多少给儿子的八字补了水,实在是一举两得。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箴言:“名者,命也。”名字和命运似乎有着难以名状的关系。古人在医疗技术落后,知天不易而逆天更难的岁月里,参考五行学说来起名,既是一种对自然、生命规律的探索,又是一种在敬畏之下的自我保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