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二月二剃喜头 开启好兆头 理发店生意火价格动向不一
2月21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不少地方有“二月二剃喜头,一年鸿运好当头”的说法。许多家长会带上孩子在这天一起理个发,给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这一天,除了理发店生意格外红火,一些爱心义剪活动也让这一“传统理发日”充满了别样韵味,引发网友广泛称赞。
新年第一剪
开启好兆头
“总算理发了,可以轻松一些了。”昨天下午,市民林先生带着儿子来到家门口一家理发店。据他讲,因他和孩子从春节之后就没理过发,一个多月时间,他儿子的头发已经长到掩盖住了两只耳朵。“借二月二的好彩头,现在可算轻松了。”刚刚理完发的父子俩格外开心。
相比于林先生父子理发的快乐,带孙子来理发的蔡女士则是手忙脚乱。“马上就理好了,理完带你买玩具。”尽管蔡女士一顿哄,孙子依然哭闹不已。理发持续了20多分钟才勉强结束。“给儿童理发需要理发师很大的耐心。”正如理发师所言,翻开网上或者朋友圈里,很容易就能找到家长在“二月二”这天记录下的儿童理发哭闹画面,有的还被整理成表情包,让人忍俊不禁。
理发店生意火
价格动向不一
由于很多顾客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天理发,自然也带动了理发店生意火热。店家往往也会在这一天适当调整价格。2月21日傍晚,八七路附近的一家理发店里,不断有顾客前来咨询。一位店员表示,平时理发要40元,二月二这天涨到了60元。尽管如此,由于当天的几位理发师都已经被提前预订,店里暂时无法接待更多顾客。
在镇中路附近一小区的理发店里,同样有不少顾客正在等待理发。“来这里的很多都是店里的老顾客,一直都是10元,逢年过节也从不涨价。”正在理发的黄师傅说。
小区爱心义剪
居民转发称赞
居民有需求,义剪解民忧。2月21日上午9时30分,万科金域中央小区幸福驿站里人头攒动,一场爱心义剪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现场中央摆放的三把普通椅子,就是三位义剪理发师工作的舞台,周围围坐着十几位带着小孩的业主。据该物业负责人林经理表示,“二月二理发是很多业主的需求,因此物业与义剪队伍一拍即合,准备好场地,理发师带好工具即可开始,如果今年居民反馈效果好,明年还会坚持做下去。”有业主将此次义剪活动发在朋友圈里,受到很多朋友称赞,同时还吸引了其他小区的业主前来参加。
对于二月二传统理发节日,义剪理发师小李表示,尽管每个人平时对于理发的要求和看法或有不同,但希望在“龙抬头”这天,帮大家理出精气神,开启一年好兆头。
(王国良 郭雅霞)
来源:石狮日报
中国庭园蜀之典范——苍溪汉昌神韵
苍溪——汉昌神韵
苍溪,西晋太康置县,迄今1700多年,古有“川北淳邑”之雅称,今有“绵绣梨乡”之美誉。从云台山五斗米教的家园诉求,到西武当山道教的苍溪传承;从寻乐书岩苍溪农耕文化溯源,到唤马剪纸、永宁火龙、元坝舞狮、苍溪灯戏等苍溪家园的百姓舞台;从青山观陆游的苍溪情愫,到新店子蜀道旁边的欧洲田园畅想;从观音寺对家园的建筑膜拜,到红色记忆苍溪历史的绚丽篇章,传承历史,迈向未来,“美丽苍溪,幸福家园”画卷渐次展开……
云台山:千年道观和它生长的山
王春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苍溪云台山,便是一座灵山。它山势呈自然的阴阳八卦太极图,并形成有内外两个八卦图形。山顶上,有一座禁得住千年膜拜的道观,开启了道教向北延伸的千年密码,一入道观,就情不自禁地变得虔诚… …
早听说张道陵升仙云台山、灵猴龙神、蚕公公蚕婆婆、七试赵升等仙话传说,于是,对于苍溪云台山与云台观,心中一直向往。再读诸多史诗资料,知道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苍溪云台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即便是在全国众多与道教有关的名山名观中,苍溪的云台山与云台观也是当之无愧的的佼佼者。
相传,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年间,道教祖师张道陵就在此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教”,并在此习道、传教,最后羽化升天。张天师如何结缘苍溪云台山?苍溪云台观又怎样开启道教向北延伸的千年密码?可以说,无论是苍溪还是苍溪人在回忆历史的时候,都绕不开云台山和云台观。跨越现实和虚拟,道教文化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永生。
云台山和云台观,便是非去不可了!
带着种种疑问,在四月初的一个周末,友人几个相约驱车前往,说来也怪,原本艳阳高照的天却在一入苍溪县境就变了脸,随着天色的逐渐昏暗,风也呼呼地吹来,紧接着大颗大颗的雨点也由疏到密,大有阻止我们前往的势头。然而,几个执著的人没有一个打退堂鼓,迎着风雨有说有笑继续前行。更奇怪的是,到了云台山脚下,风停雨住,太阳也慢慢出来了,让人觉得很是不可思议,难道老天也被我们的坚持打动?上山的路蜿蜒曲折,车缓慢的爬行着,我们不知什么时候起都不再说话了,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细数车轱辘转动的同时,紧紧盯着车窗外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生怕看漏了什么而找不出一代祖师与这千年名山的缘?
一代祖师 千古传承
说到云台山和云台观,便不得不说说张道陵,这个让道教落脚苍溪的传奇人物。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汉留侯张良九世玄孙,祖籍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于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生于浙江天目山。他创立天师道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以老子为教主,道为最高信仰,符录斋醮为手段,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界,成为中国道教创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师,又称第一代天师。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时年26岁的张道陵,任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庆),但他素喜黄老清静养身之道,认为当官“无益于年命”,从而弃官隐修长生之道。
汉章帝、和帝时隐居洛阳北邙山等地,修炼气功。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被朝廷征为博士,他故意装病假装卧床不起;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又被征为太博,封冀县侯,三诏不就位。次年,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他已57岁,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张道陵用三年时间炼成九天神丹后,已六十余矣,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还童”,像30岁左右的人。接着又在龙虎山东北边的西仙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并建立天师草堂,广传弟子,为人治病。张道陵第二次携弟子王长入巴蜀已过九十高龄。
张道陵为加强教区管理,将天师道地盘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历史上称为“二十四治”,治就是传教点,分上中下八治,苍溪云台观为下八治之首,为张道陵传道炼丹大药之处。自“祖天师正一道”创立以来,历为道教所尊,认为它是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诛邪伪、整理鬼气、统承三天、佐国佑民、新出治世的真道,即真一无二的正道。时人尊张道陵为人天之师,又称天师道。宋元以来,三山符录遂统称为正一道,以区别金元之际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永寿三年(157年),张道陵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长子张衡,将余丹分发给弟子食之后,群仙仪从毕至,天乐拥导苍溪云台峰,白日飞升,时真人123岁。张道陵的夫人雍氏也于次年在此升天。他的弟子王长、赵升30年后也在此升天。如今,苍溪云台山西边的张道陵墓穴至今遗迹尚存,墓内石顶上镌刻的“升真之域”四个正楷字,依稀可辨,仿佛仍在悠悠传承着天师的遗风遗志。
一座名山 千年道乡
到得山顶道观外,地势变得平坦起来,而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像是一个台,由于刚刚雨过天晴,便有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想必这也是云台山得名的原因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苍溪云台山,便是一座灵山。它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所谓的发祥地,也就是得以继续传承、发扬光大的地方,千百年来中外驰名,“天生八卦图,自然阴阳鱼”名播天下。清代李元著《蜀水经》中记载:“苍溪云台山,高四百丈,顶方百里。有四洞,曰麻姑、芙蓉、平仙、峻仙;有二池,曰浴丹、玉鱼;有二岩,曰松根,蕃桃。张道陵学道之所也。其东书岩,则葛稚川读书所居,而巨柏尤奇绝,中空可容四人。或为亭其侧,谓之魁柏亭。”
云台山又名天柱山、灵台山、凤凰山,位于苍溪县城东南16公里。山势呈自然阴阳八卦太极图且形成内外两个八卦图形,这是道教文化在自然山川形胜中的集中反映。正置云台观庙宇平台为阳鱼,外边深沟峡谷为阴鱼。阳鱼四周有八个山脚:石庙梁、凤凰垉,青龙嘴,麻石嘴、黄粱嘴,红梁嘴、庙子梁、五香梁等形成内八卦;云台山外有山,北斗山,冒火山、文成山、文笔山、双垭山、青山观、铜鼓山等形成外八卦,山形景观峻秀,终年云雾缭绕。现如今,仍然保存张道陵墓、飞仙崖、炼丹洞、炼丹灶、炼丹池、炼丹堂、浸药泉、老君洞、雷神洞及摩崖造像、葛洪书岩、玉鱼池、八角井、蟠桃二岩等遗迹遗址60余处,张道陵道经、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被誉为云台仙山,成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的滥觞之地。
据古人描述:云台山翠柏苍松,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景色宜人。每逢九月,四周浓雾缭绕阳鱼,唯云台观无雾,且山青秀丽如画,竟显雾中一平台,故取名为“云台”。过去的云台观北岸又名大松槽,尽是古柏古松,常有猿猴飘游玩耍。“洞外桃花荡眼睛,林间鸟语话仙景”,天下太极图,云台八卦山真是修身养性,福荫万代之好所在!
就是这样一座山,作为全国18座炼丹名山之一,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是崇道弘法的圣地,古今中外,名流不绝。中国女皇帝武则天曾在云台山举行国醮大典,敕命田道士使蜀投龙,以祈求保安宗社,保佑大周;葛洪在云台山修行传道,著书立学,现存葛洪书岩遗址;历史名士顾恺之、宋之问、马戴、元稹、宋祁、曹学佺、杨瞻、陈荩等均有云台观的大量诗作流传于世;美国学者史蒂芬,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欧福克,国际老子道教协会会长黄史,台湾道教协会理事陈俊哲,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袁有根,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严国泰,台湾国语连续剧《包青天》制作人赵大琛,台湾云台山金仙府住持周秀梅,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副会长张继禹等先后专程到云台山寻访张天师之仙迹。
清代陶淑礼的《苍溪八景》,《云台仙迹》独成一景:
九转丹成鹤自来,飞身天外脱凡胎。
景行欲步真人迹,古洞花封拨不开。
一座道观 北传之源
站在山顶,闻名遐迩的云台观便在眼前,就是这座禁得住千年膜拜的道观,开启了道教向北延伸的千年密码,一入道观,就情不自禁变得虔诚起来。
云台观的山门长五间,共三层,其风格为四角板澡,雕梁画栋,飞檐走脊,高9.7米,顶层中悬挂横幅“云台观”字样大匾。第一层中大门两边挂着木刻对联“八卦气中藏至宝道中复道,五行光里隐元神玄里又玄”,大门内塑着灵观菩萨神位一尊。山门总体结构古色古雅,恢弘壮观。
继续往里走,云台观天师殿长8间,平房两摆,正殿中塑,太上老君,张天师,观音菩萨神位三尊,两边排文昌神像等神位60尊,一尊尊塑像讲述着一个个千古传颂的故事。还有八卦香炉2座,功德箱、功德碑、化纸炉等。
云台观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云台山阴阳太极图的阳鱼眼上,处于苍溪和阆中之间的中心位置,相聚两地均约18公里,坐北朝南,嘉陵江、宋江等距离平行从两边向南延伸,又于文城镇交汇,也正是文城镇和云台观形成的中轴线。这更让这鲜为人知的千年道场平添了几分神秘。
云台观有着悠久的道教历史,显赫的道教地位,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从张道陵在云台观传道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1900年历史了,早在公元143年,云台观便被设立为二十四治之一、下八治之首,道众过千人,规模宏大。
云台观是张道陵晚年道教活动中心,也是他和徒弟赵升、王长升真之所。云台观作为中国道教传向北方,在全国传播,走向世界的主要场所,至今仍保存有道教法器、张天师家谱、道教字画、道教乐器、经书经板等道教文化文物,特别是保存的300余册道教典籍,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宗教珍藏。
五斗米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早期道教,以云台观为起点向北传播,对当时苍溪人乃至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意义重大。这千年道观和生长它的云台山,历经千年承传、演变与发展,也成为今天人们对家园的一种赤诚膜拜和追寻诉求。
这种膜拜和追寻,正演化成今天人们对云台山旅游开发的热情和挚诚。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规划已经通过评审。不久的将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以双山垭——云台观——博树垭一线为界的近50平方公里云台山旅游景区,恢复成历史格局的云台观,塑有天师造像的博物馆,典雅的古典园林“壶中园”,云台村也改造成了“云台画院”……
一个以云台观现存良好的森林和梯田生态资源为基础,以道修文化展示、道家农耕体验、历史雕塑走廊等为核心的道修场所和旅游景区正向我们款款起来。
寻乐书岩断想
黄庭寿
寻乐书岩是苍溪又一大历史珍藏,始建于道光年间的寻乐书岩集书法、石刻、壁画、泥塑以及石穴建筑于一体,不仅体现了苍溪古代精湛的建筑工艺、精美的文学艺术,更体现了苍溪历来重视教化,倡导文伦的传统。当年贾儒珍以岩穴兴办书馆,以蔚文风,滋养了苍溪文脉,是苍溪人才辈出、家园兴盛的文化渊源。
寻乐书岩亦名贾家洞,位于苍溪县东青镇东兴村境内,离县城以西16公里处。这一处迴岸山腰,是梨乡大地“文眼”之所在,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宝窟。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洞窟大事整治开拓,凿通上洞,新开石室数间;咸丰十年(1860年)规模初具,此为“寻乐书岩”开凿之大端也。
一
推开沉重得发出暗哑声的柏木大门,顿觉凉风袭面,一条容两人并行的石径湮没在牛蒡子、狗尾巴草的荒芜里,左边一道六米余高的乱石立墙遮蔽了鸡鸣犬吠,右边宽约米许的“洗岸池”静静地蜷伏在石径下,青苔和苦艾掩不住仍然清晰的錾痕。曲径通幽的尽头,一道古朴的双扇木门唤住行人的脚步。木门上彩绘麒麟奋颈、凤凰于飞、祥云缭绕,一派仙家气象。举目一观,青石砌就的门洞上方,“寻乐书岩”四个遒劲有力的勒刻大字铁划银钩,入石三分。
信步入门,一间百米方圆的石室出现在眼前。石窟门前各有一个“石肩”,可由木梯攀援而上;石室正对面勒刻数块铭文。左右两边各有一眼甘泉,水滴声如鸣佩环,余音绕室,四时不绝。从石室右角拾级而上,进入一段漆黑的通道。登台入室,前方隐有光晕,颇有点《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意味。随着光晕象涟漪一样扩散,眼前渐次分明:一间中央石室贯通前后数间精舍。“迴岸洞天”四字赫然在目,笔画深达三寸,宽可容拳。站在精舍边的雕花木窗边,脑中一片清明。但见远方阡陌交通,人烟辐辏,溪流蜿蜒,杂花生树;俯视脚底,但见壁立百仞,山风忽来,心旌摇动,不可名状,恍如云中世界。
据洞中铭文记载:“时教匪滋扰,蔓延数省乡,人虑其无处栖迟。时逢老叟向众曰:‘此处有危崖峭壁,若錾石室,可以全数性之身家’。……寇自顺督工鸠匠,邀约邻朋捐资出力,赞襄落成。”由此文可知,修建寻乐书岩最初的动因,乃避匪患无疑。这就难怪下有木门当道,高墙深沟分列左右;中有偌大的石室议事,黑暗幽深处隐有储藏室;上有精舍驻足,通过瞭望孔,外面的动态一览无余。这种立体式的防御体系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小儿科,但当时用来对付“打一抢换个地方”的流寇却颇可有效。所谓“斯道干城”,诚不我欺也。
二
由贾家洞到寻乐书岩,实际上是一个由被动的军事防御到自觉的文化滥觞的转型过程。
洞中对寻乐书岩的“乐”有如下记载:“仰观俯察,全无俗韵。夏日如秋,爽气宜归,是以天地生成之乐与人心固有之乐是二是一,果能洗涤尘嚣,回心向道。乐圣贤之乐,与山水之乐交相为用。”
这是一种怎样的“洗涤尘嚣”的乐趣!匪患稍平,村人的心脏重新安回腔子的时候,文化人的雅兴冒出来了,仔细打量这个洞窟,忽然一拍大腿:这儿还真是个吉利的地方!
吉利到何种地步?洞中铭文也有记载:“迴岸之龙,五子山发脉,奔腾涌跃而来,过昭化之龙门,而入于汉昌青山镇。前结笔架山,可谓生成文玩,登峰造极者。”
实际的情形是,当年教匪猖獗,人人闻之色变,惶惶不可终日。依托已有的山洞(即苍溪方言中的岩壳),因势造形,哪顾得上走方位、定罗盘。但文化的因子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一遇合适的土壤,哪怕在岩壳中都能生生挤出一株参天的文化大树。
于是李嘉秀、杨行端、郭尚先、许槃等当时巴渝杰出的书法家纷至沓来。“奔腾涌跃”的吉地,冬暖夏凉的气候,再加上三杯两盏淡酒,让这批或面有得色、或形容枯槁的书法家胸中窜升出“呼啦啦”的火苗。他们或直抒胸臆,或闲庭信步,胸中有丘壑,腕底生云烟,把无限感慨无限风光倾吐在一泓墨池中,化作了直要挣脱石壁而去的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石窟中的书法,真、草、篆、隶各体皆备,具有浓郁的欧阳询、苏东坡、乙瑛碑书风。尤为特出的是李嘉秀。号称“帝师”的李嘉秀曾指点过道光帝习书,允为巴蜀大儒。他在如醉如痴的状态下笔走龙蛇,“天风萧飒下蓬莱,黄鹤书山夜月开。海上有人吹玉笛,凌虚飞过凤皇台”一帧行书,结体精妙而气象宏大,信手拈来而不逾法度,字形或腴或瘦,或正或欹,或中锋运笔,或侧笔绞转,表现出高超的用笔技巧,实为洞窟书法的“点睛”之笔。
据统计,书岩大小石室共七间,面积470平方米,约160平方米的石壁上刻大小字迹150幅,凡19000余字,是名副其实的“清代书法展厅”。
三
贾儒珍这个人有点意思。
画家陈丹青对鲁迅的看法是“好看”、“好玩”,准确地把握了鲁迅的真性情,令寻章摘句的鲁研专家为之汗颜。手头没有充足的资料给贾儒珍“画像”,不能判定是否“好看”,但这位乡间名儒“好玩”是没有疑问的。
贾儒珍字聘侯,号山亭,别号知足子,又名贾道圆。天资聪颖,博通经史,遍游四方,曾领办戏班多年。壮岁荣归故里后,乐善好施,被乡党誉为“贾善人”。
但这点简历显然不能上升到“好玩”的高度。有两点疑问需要厘清:贾儒珍在寻乐书岩兴办义学的动因为何?他何以有那么大的感召力?
故老口耳相传,贾儒珍是“捡了金子”,一夜暴富后开始办学的。这就有点可笑了。难道捡了金子后立马就换了一颗金子般闪光的心脏?君不见当今豪富坐拥金山,又有几人乐善好施?作为一名“四书”、“五经”滋养的乡绅,贾儒珍一定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没有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就读不上什么文化自觉。于是乎,在石窟里大兴书法的同时,石室外的“竹板斋”也红火起来,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增印《小学集注》,遍销巴蜀大地,为一时之盛。“竹板斋”这个文化阵地实际上产业化了,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为贾儒珍提供了资金来源,与洞窟书法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联,成为贾儒珍大兴义学的经济基础。
贾儒珍无疑具备很高的学养。他自撰并书的《慎独》一文,文学洗练,书法健劲,完全可以与上述诸贤坐而论道。这一点非常重要。附庸风雅的土包子可以重金请到三两个名流装点门面,但要一口气约请到李嘉秀、杨行端这样的数十位博学名儒,仅靠丁当作响的“孔方兄”断无可能。除了舞文弄墨外,贾儒珍为人豪爽、耿直、大方、义气,“以文会友,以乐其志”的座右铭也是一道招贤纳士的招牌。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好玩”的贾儒珍无意中书写了苍溪文化交流史、书法史上的辉煌。
然而,备极而荣,盛极而衰。贾儒珍时期的辉煌没有得到应有的延续。时“城头变幻大王旗”,“破四旧”时贫下中农用粗黑的大手高举大锤、钢钎,“横扫千军如卷席”,用革命的名义,给这段存续百年的文化香火以致命的一击。
家国盛而文化兴。寻乐书岩如是,国家民族如是。
中土观音寺:对家园的建筑膜拜
唐红
中土观音寺虽在乡野,远离闹市,却颇具规模。楼台亭阁,雕梁画栋,极尽精美,在青山丽水、乡村野里中,别具一番盛世风范。这些自然的美丽,世俗的快乐,让我们感觉了当年建造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理解,这种憧憬和理解,折射出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寺庙建筑中的发酵成为不可阻挡的家园膜拜。
东河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观音寺就坐落在苍溪县中土乡东河边。当地人称“东河”叫“宋江河”,这样的称谓,把东河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区分了出来。东河的上游穿行于米仓山间,在丰富的卡斯特地貌中塑造出众多的瀑布和石湖,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渊源。而下游,宋江河则在万顷良田中蜿蜒,炊烟袅袅,渔歌婉唱,为蜀道展开鱼米之乡的千里画卷。
中土观音寺镶嵌成这画卷中的一抹惊艳。它依宋江河逐水而居,庞大的身影,瑰丽的楼阁,飞扬的挑檐,从南宋嘉定年间就在宋江河的碧波中荡漾。年复一年,水中的倒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蒙尘,时而辉煌。虽然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寺中石梯的青苔千年不绝,院中的老树枝叶繁茂,房顶的青瓦敦厚凝重,永远饱含着这里最初的那一份虔诚与瑰丽。
中土观音寺的缘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800多年前,一佛家高僧沿宋江河顺水而来,行至中土乡境,伫立舟头放眼望去,只见江雾袅袅,鱼舟飘飘,两岸青山如黛,林丰木茂,一派秀水青山,澄明祥和气象,便心念一闪,离舟登岸,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良久不舍,忽然信手一扬,抛出一枚铜钱,扬长而去。数日后,一位道士缘宋江河逆流而上,行至中土。亦离舟登岸,在山水间流连徘徊,良久不舍,蓦然若有所悟,随地插上一枚钢针,飘然而去。隔年三月,春江又绿,高僧与道士同时来到中土,高僧要在这里建造寺庙,道士也要在这里建造道观,选址竟是同一个地方,两人争执不已,都说自己看地在先,并有记号为证。随后,两人在宋江河畔寻找自己所作的记号,当他们把自己所作记号展现在众人的眼前时,人们惊诧不已,原来道士的钢针竟插在高僧的铜钱孔中。如此圣地,谁也不让,官司打到了保宁府,知府惊堂木一拍,将地判给了高僧,理由是铜钱在先,钢针在后。于是高僧如愿以偿,道士怅然离去。如今,当地人议起这个传说,仍然乐此不疲,虽无旁证,却透过它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南宋时期尊崇佛教的世风。
南宋的皇帝似乎都与佛教有缘。第一个皇帝赵构登基年仅21岁,虽然当时山河破碎,国将不国,但赵构每到一地,都要进庙礼佛。不仅如此,就是在禁(皇帝居住的内室)中也要抄写《金刚经》《圆觉经》等经书。到了嘉定时期宋宁宗赵扩,就是哪个削职秦桧任用岳飞抗金的皇帝,下令禁止道学,定理学为伪学,史称“庆元”,却唯独对佛教推崇备至。抗金英雄岳飞也在他《记浮屠慧海》一诗中表明“归休终作赤松游”的愿望,打算抗金复国之后,与僧衲朝夕相处,终生参禅问道。苍溪中土乡的观音寺就在这样一片佛风蔚然的时代应运而生。
中土观音寺虽在乡野,远离闹市,却颇具规模。楼台亭阁,雕梁画栋,极尽精美,在青山丽水、乡村野里中,别具一番盛世风范,虽然此时的南宋王朝已风雨飘摇,但它的文化、艺术、宗教却在唐宋遗风强大的惯性中独步辉煌。
中土观音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重建于清乾隆44年。寺庙占地面积7441.5平方米,建筑面积4752.5平方米。它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与两旁无间隔的厢房合围成一座偌大的寺庙,将佛陀与世俗隔绝开来。
但寺外的百姓到寺院礼佛,敬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认为观世音是救世的神明,他们的一切无助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帮助,一切苦难都可以再这里找到救赎,一切希望和未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托。这里的晨钟暮鼓,夜半木鱼,经声悠远,香火升腾;是民间百姓救心救世,广结善缘的地方。于是百姓十里八乡,扶老携幼来到这里,在观世音的塑像前双手合十,匍匐跪拜,祈求心中最殷切的愿望得以实现。也就是这些恒久深广的愿望滋养了观音寺的鼎盛和传承。苍溪文人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描述:
“寺庙活动最鼎盛时期,有田土80亩,和尚20余人……香炉42个,铁磬21口,吊钟12口,每年从正月初一到月底烧香请愿的人川流不息。每年的观音会、关圣会、瘟祖会都要做十余天道场。期满则鸣金开道,少则七八百人,多则上千人。十几套锣鼓,海螺,几十门铁炮沿途鸣放。数十面彩旗,各种花枪刀斧,剑戟、蛇矛、棍杖上路行香。红锣彩旗的八人大轿内安置身座莲台的观音菩萨和身着龙袍的文昌老爷。大轿出寺,香烛成山。行香路上,轿前十几顶彩缎罩王伞行路,轿后几十名披袈和尚护行,沿途人户,齐熏柏烟,焚香化纸,场面极为壮观。”
这一段文字让我们遐想不已,那些梵音中的虔诚,那些经幡间的喧嚣,那些节日般的笑靥,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身临“清明上河图”宋江河段,透过历史的浮云我们触摸到我们的文化基因中那些令人心动的美丽。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繁华已经时日不在,观音寺犹如被洪水荡涤过一般,曾经的佛陀金身,经幡香火不留一丝痕迹。人们在空旷的房廊间走动,寻觅嘉定年间的那些充满希冀的目光和明清复建的勃勃雄心,以及那些动人心魄的梵音经唱。但是阳光透过窗棂,承接它的只是一间又一间的空屋和在光线中飞舞的尘埃,一年又一年的叹息在这里叠加成了不可名状的苍凉。
中土观音寺就象一位迟暮的美人,尽管铅华退去,但它的慧心兰质却被视为恒久的经典,不时的被人们翻开拜读。
中土观音寺始建于南宋,虽然南宋的庙宇建筑已经逐渐由恢弘转变为精巧,但观音寺却沿袭了盛唐的气派。它的格局宏大,占地数千平米,它立意伟岸,建筑以群落的方式呈现,从左至右分别建有前后三层四合院,大小房屋60间,整个寺内大小天井总共有9个。主体建筑雷音殿、观音殿、大佛殿、钟鼓楼、万年台、大山门在中轴线上由西向东前后呼应,两侧有辅楼、文昌楼、禅房和斋堂,整体方正工整,对称秩序严谨,契合了中国佛教寺庙敬天地、祭祖宗的意向。
中土观音寺气势宏大,同时饱含着南宋寺庙建筑的精巧。寺内的最高建筑钟鼓楼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施七彩斗拱, 雕梁画栋、驴角交错,火球至地面高达20余米,最上层檐下施五铺作计心造斗拱,除柱头、转角铺作外,四边各施补间铺作四垛,每垛斗拱的耍头后部接一横木成昂尾状连接内檐椽。中层下施六铺作计心造斗拱,铺作法与上相同,但前后檐下的榫头作成象鼻状,并出有45度斜出象鼻状假昂。最下层檐,左右各延伸3间,共面阔7间,长29.3米,进深12米,除柱头铺作外,各间均等分的用铺间4垛,全为六铺作偷心造。这种述说太过专业,不能给人们具体的印像。钟鼓楼房檐下的木垛纵横衔接,层叠相加,华丽而繁复,显示着中国古典庙宇建筑的独特魅力。无论什么时候,眼光从那里走过,心灵都会为之一震。
游客从一楼往上,导游一定会告诉你,钟鼓楼的通天柱。楼体四周四根柱子,直径30公分左右,嵌在雕花木墙中笔直向上,穿过二楼、三楼,直达房顶,20米高的柱子上下粗细一致,这样的原木是从哪里来?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寓意?我们不得而知。导游还告知,柱子的木料是马桑树,我们只知道马桑树矮小得不成气候,如此参天的马桑树是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真是不可想象。
在钟鼓楼的四壁,我们依稀看到有壁画的痕迹,那些残存色彩、线条在粉墙上斑驳着,那些画中的故事在人们的注视中模糊着,让人们欲看不能,欲罢不休。突然发现钟鼓楼底层门楣上有一组画,它的清晰,它的美艳,它的无与伦比,它甚至让我们怀疑它的缘起。导游说,这些画不知是被烟尘,还是颜料掩盖了,灾后重建修缮观音寺时,才将他们之中的一小部分清洗出来,还原成现在的样子。
这是一组人物画,画中的人物脚踏祥云,身披霞光,从服饰上看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什么把他们画在佛教寺庙的门楣上,不得而知。我们被它的精美震撼了!这些画是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人物线条流畅,神态生动,色彩超越了我们对传统画栋的理解。底为黑红色,云团蓝白相间,服饰锗红、朱红、藕白,藏青、金粉、缤纷而雅致。与故宫的画栋相比,内容不似冗繁,色彩少了湛蓝,独具清雅而气韵生动。
中土观音寺的其他梁栋还有图案,有花卉,有虫鱼。柱子上有楹联,内容都在斑驳中若隐若现。这些自然的美丽,世俗的快乐,让我们感觉了当年建造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理解,这种憧憬和理解,折射出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寺庙建筑中的发酵成为不可阻挡的家园膜拜。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理想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家园,或许这就是佛教在中国的际遇。四合院的寺庙是人们的另外一个家。
值得提及中土观音寺与众不同的是,它坐西向东,却门从南开;它的钟与鼓统为一楼,也不多见,若要就其缘由,该向哪里考究?一切都还在谜中。
新店子:蜀道上的欧洲田园畅想
唐红
新店子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九年,英国传教士魏志芳、盖世利是教堂的创建者,之后英、美、德等28个国家的传教士在这里相继传教400多年,开苍溪与世界交往的先河。是苍溪最早瞭望世界的窗口,400年前英国人带来的“洋甘菊”至今盛开在新店子,漫山遍野,苍溪田园与欧洲田园竞相开放。
同治3年(1864)的一天,苍溪新店子的古蜀道上来了一位英国人,他金发碧眼,骑着毛驴,带着《圣经》,一路走,一路看,这里山清水秀,稼禾丰茂,男耕女织,气蕴祥和,令他无比惊异,与大英帝国的喧嚣比起来,这里是如此的宁静美丽,“阿门”!他向上帝祷告:“请主允许我在这里留下来,我将在这里向大清国的子民讲读《圣经》。”
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一支教派到中国传教,被国人称为“景教”。17 世纪早期西安出土的“景教碑”揭示了教东方教会耶丝托利派在长安一个半世纪的传教史,“景教碑”也被称为“世界四大名碑”之一。之后的宋、元、明、清,教随着当政者的不同主张,在中国延续着他们的兴衰沉浮。
18世纪后期,随着英国向外扩张的脚步,许多教传教士来到中国,魏志方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苍溪。他在新店子买下了李氏乡绅的宅子。这间宅子很大,有80多间房屋,还有两道门楼,几个凉亭,洋溢着中国民房建筑的别致与美丽。魏志芳兴致勃勃地在这里建起了礼拜堂、会督堂、学堂、孤儿院。从此,新店子的百姓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人叫耶稣,他为了拯救人类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教导人们一要“爱”,二要“奉献”,于是《赞美诗》不时地在新店子的旷野响起。人们倾听着它遥想那遥远的英格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魏志芳不仅从英格兰带来了西药,还带来了“洋甘菊”,他把“洋甘菊”的种子撒在教堂后面的山坡上,每到5月,洋甘菊就漫山遍野地绽放,那花朵极象中国的杭菊。杭菊在秋天开放,而洋甘菊却在春天。新店子的老老少少觉得魏志芳的家乡有点神秘,他们以为魏志芳种下这么多洋甘菊是用来喂马。其实,洋甘菊在欧洲被称为“高贵的花朵”,是非常流行的保键和药物制品。洋甘菊有帮助睡眠的功效,缓解病人的发炎和疼痛症状,缓解由神经性皮肤瘙痒引起的失眠,用以入药、制茶、制化妆品。魏志芳带来的“高贵的花朵”也许是对故乡生活的眷恋,也许是以此与中国人分享洋甘菊的高贵与美丽。如今100多年过去了,洋甘菊依然年年盛开,那摇曳着北欧风情的花海成为新店子的一大奇景。
据记载,光绪9年(1883年)朝廷洋务局实行“洋人传教游历,一律查验保护”政策,于是英、德、美、意、瑞士等国传教士接踵而来,成为苍溪的一道风景线。每当洋甘菊盛开的季节,教川北教区的传教士们或骑马,或乘船,或坐滑竿来新店子避暑传教,最热闹的时候,外国男女竟多达80多人,那时候新店子有80%的乡民信教。由此新店子的名字也漂洋过海,为许多外国人知晓,有邮件从欧洲来,只写“中国四川新店子”便可以交到。那时候新店子成了苍溪乃至蜀中最早与世界交往的窗口。
18世纪,中国与英国的交往风雨如磐。新盛的大英帝国与每况愈下的清朝进行着强者与弱者的较量。1807年1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从伦敦启程,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转道纽约时,一位美国商人带著一丝嘲讽问他:“您真的相信,您能改变伟大的中华帝国的偶像崇拜吗?”那位虔诚的徒答道:“不,先生,是上帝要这样。”马礼逊的执着并没有铺平中国之行的道路,他来中国之前,嘉庆皇帝刚刚重申,广东省务必禁止一切传教活动,除了商人以外,一律不准外国人在澳门居留,有内地百姓暗中接应的,应当惩办。但是,支撑清朝对外族戒备与傲慢的却是与无能,最终导致“战争”带来百年伤痛。同样与外族交往,大唐的丝绸之路带来的是佛经、圣经、摩西五经以及胡笳十八拍和长安的繁荣,而清朝的战争带来的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和旷世仇恨。
新店子的教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命运如何,与当地人是否有过纠纷,是否发生过教案,史书没有记载。但它在大巴山深处持续百余年,与东方文化相互甄别着,适应着,其间或有排斥,或有包容,或许他们最终找到人类精神上的共通之处,相互处之泰然,不然它的教堂为什么会伫立至今,洋甘菊为什么会盛开至今。有一句话说得好,“宗教是人生哲学,传教士坚持的是崇高理念,普罗百姓追求的是精神价值,这本与政治无涉,若带上政治,历史终会纠正。”
今天的新店子教堂给人的感觉颇为丰富。
教堂伫立在长满古柏的山峦上,前面的青草地掩映着依稀古蜀道,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松柏林,这片林子有60多亩,从清朝它就被传教士买下,100多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都没有被破坏,如今古木参天伫立在农田中,就象一块碧玉镶嵌在大地上。
爬上山坡,走进树林,其间有一条小路环山蜿蜒,入口路标曰“净心道”。净心悟道,这与其他宗教何其相仿,只是“道”亦有异。
教在西方是作为一种革命性因素而出现的,它打破了罗马帝国的家长制、父权制,扫除了民族主义壁垒和狭隘意识,确立了一神论和人人平等的博爱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普遍重视祭祖宗,祭亡灵,敬拜“天、地、君、亲、师”。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美德是天生的。教认为真、善由理性支配,所有的美德都意味着战胜了自我。中国文化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而西方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域文化的不同,使得各自的宗教对人生的解读有不同,有人曾经把中国哲学称之为“中国花园”,而西方哲学为“地中海羊圈”,认为西方的文化体系与游牧文明有关,而中国哲学与农耕文明有关。东西方文化融合走过数百年的历程,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取舍与包容。但愿这种取舍与包容能够扫除壁垒达成共通,为世界带来安宁与与美丽。
走进教堂,迎面是圣母玛利亚的肖像,她美丽,慈爱。与中国的观世音菩萨一样,在信众的意识中肩负着救苦救难的使命。当人们在这里手划十字心念“阿门”的时候,后山的洋甘菊依偎着苍苍古柏正迎风怒放。
青 山 观
邓子强
一
青山观,今非道观,也无道士。
挡眼有石碑一座,山型,黛青色,斑驳的红字告诉着我,这里今天叫做“青山驿”了。但当地人仍习惯叫它“青山观”,其所在地也叫青山观村。
在今天,人们关于青山观,总是从汉昌县治地开始的。
汉昌县,就是现今苍溪县的前身。说的是南北朝刘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苍溪与汉昌县合并,改名汉昌县,治地设在青山观。这一设,就达153年之久。167年后,废汉昌县名,复苍溪县名。
青山观古为青山镇(驿、铺),曾是官家所置驿道之一。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和北上秦陇的要道,两条街道呈斜十字形铺排开来,蔚然壮观,整个建筑占地近百亩。令人惋惜的是,这些都在明末清初,一一毁于兵火了。
迷迷顿顿中,彼时的青山观向我走来。这里,古县衙威武雄壮,城隍庙巍峨森严,文昌官和魁星楼香火袅袅……魁星楼上,那悬挂唐钦赐立匾,“汉昌帻英”蓝底金字,光芒万丈,右书的“真元六年”和刊刻的印模,熠熠生辉。突然间,又有不少大书“汉昌”、“汉昌淳邑”、“汉昌县定”的碑盖、匾额纷纷扬扬,扑面而来,汉昌、古苍溪,古苍溪、汉昌,从迷顿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迷顿。
据《苍溪具志》记载:老者相传,青山观还有县衙门和监狱,西南三里处有接官亭,东南三里处有钦差垭和“德洽民心”石碑。此外,还有官茅厕、棺木岩及古井9口。
昔日县城的规模和痕迹,古人的匾额和遗留,已经无处可觅。历史中的青山观,犹如一粒粒珍珠,深埋在脚下这块古老的土地中,也深藏在泛黄的经典书籍里,任岁月剥蚀,任后人追述,一直焕发着经年的光芒。
二
青山观,虽非道观,曾曰“青山铺”。
南宋大诗人陆游来到此地,是乾道八年(1173年)的深秋。当时这里驿站破烂,枯叶满地,时近傍晚,更显荒凉、破败和险恶。
陆游是从南郑(今陕西汉中)出巡阆州(今阆中),途经利州(今广元),来到青山铺的。当时,金人大举入侵,国土,国家濒临危亡,陆游力主抗金。他应抗金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招请,参加宣抚司,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宣抚司设在南郑,是抗金的军事前线。
照理,谋得一官半职的陆游,应该满眼阳光。但是,他是中国文人,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更满足于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面对青山铺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一石一碑,他的心躁动起来,他的手舞动起来,他把这国家战乱、人民遭难的缩影,题写在驿壁上,《太息•宿青山铺作》一首连着一首,声声长叹:
(一)
太息复太息,吾行无终极。冰霜迫残岁,鸟兽号落日。秋砧满孤村,枯叶拥破驿。白头乡万里,堕此虎豹宅。道边新食人,膏血染草棘。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中原久丧乱,志士泪横臆。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二)
凄凄复凄凄,山路穷攀跻。仆病卧草间,马困声酸嘶。脱兔截道奔,穷貁上树啼。崩湍亦何哀,下落万仞溪。昏黑投孤戍,洗我衣上泥。下愚不可迁,大惑终身迷。仕官十五年,曾不饱糠粞。客路少睡眠,月白闻号鸡。欲行且复止,虎来茅叶低。
眼前是粉墙青瓦的四合院落和院落上题写的诗画。院子里几块石碑,碑文都已漫漶得不可辨识。由此看来,陆游离去确已久远,连院外传说汉巴西太守张飞所植枝叶繁茂的古柏,已是截截枯朽。
时值清晨,院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中响起。墙壁上的《太息•宿青山铺作》,虽为今人所书,但字字凝血,句句珠玑。
这年他48岁,正当盛年。但他不曾料到,这个陌生的苍溪县,这个青山铺和他的《太息》诗,终会成为他一生的牵挂和惦念。晚年的陆游,在他的《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中写到:
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豆枯狐兔肥,霜早柿粟熟。酒酸压楂梨,妓野立土木。主别意益勤,我行疲已极。行行求旅社,借问久乃得。溪声答歌长,灯焰照影独。村深寒更甚,薪尽烧箦竹。须臾风雨至,终日若漏屋。
陆游83岁高龄时,距离开苍溪已35年,对苍溪的思念更甚,达到常常日里思,夜里梦的境地,赋诗《梦至苍溪二首》:
自春来,数梦至阆中苍溪驿,五月十四日又梦,作两绝句记之。
(一)
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叶落时。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
(二)
亭臬败叶秋先埙,城上惊鸟半夜啼。自笑远游心未已,年来频梦到苍溪。
时间增加了陆游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苍溪人,崇敬和仰望着这位南宋的大文豪。而今,这些著名的诗句被刻在了青山观墙壁最显眼的位置,也刻在了苍溪人的心坎上。
我在行行诗文间踽踽独步。读着这些简单的文字,延续着极不简单的传承。
三
青山观,虽非道观,却是状元故里。
青山观具有极佳的风水蕴理,笔架山和岳阳山,这当地两座名山环抱拱卫,自古即有“卧牛望西月”、“神龟背灵钟”等神奇传说。这样的神秘出自当地人的世代传递,听起来有些陈年老酒的味道,和着半信半疑的虔诚。
但当地人说得有根有据,不容我有半点疑虑。他们最充分的例子,就是状元王樾和“九子八进士”。
据传,唐朝刑部侍郎王浔,选青山观养老,看守母亲坟茔,其后裔便人才辈出了。至南宋,王樾出生在青山观。他勤奋好学,酷暑严寒,手不离卷。擅长经济学术,文章凝重湛深,叙议有致。绍定四年(1232年),辛卯科大魁天下,廷对第一,被理宗御笔钦点状元,任京畿大夫,后升巡案。王樾成为苍溪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王樾年迈时还乡,居苍溪县城南门古学街,人称“状元府”。因当时九曲溪常因山洪暴涨,乡人进城不便。王樾便建起一座双孔拱桥,百姓誉称“状元桥”。王樾去世后,回归青山观。墓前有王氏宗祠,祠内有王樾碑记。至今王樾茔墓尚存。
王樾之侄王绩,进士,授江宁府六合县丞。因父病卒,他随母护送其父灵柩入故乡青山观,然后辞官躬耕侍母。其育九子一女,将住宅改为学馆,周围植奇花异草,择名师以诗礼教之,多年不辍,九子一女均博学能文,除长子中举人,其余八子皆中进士,其女亦因才德入选皇宫。
而今,青山观的王樾墓、王绩墓修葺一新,这些故事也描画在青山驿的墙壁上,警示着后人,也启迪着后人。让我们景仰的,不是王氏家族光耀的门楣,车水马龙般的热闹,而是一门忠孝的浩气,一脉书香的传袭,一种田园耕读的光大……
倒是当地一位老者的几句话使我眼睛一亮。他说:“这几年青山观的发展和跨越,还得感谢陆游和状元王樾。他们从文脉的根子上奠基了青山观。”2010年,青山观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四
青山观观景,竟是如此静好。
举目眺望,四周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森林蓊郁,翠绿接天。走进田园,石板路如带似网,进村连户,野草的清香和着成熟的麦香沁人心脾,缕缕的炊烟绕着山峦蜿蜒飘移,扶摇直上,恍如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灿烂画卷里。
时近正午,青山观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院落,不大愿意进来。几个年轻人抬起头看了一会儿诗画,他们仿佛读不透那些诗文和图画。诗画们仍固执地肃立在墙壁上,年轻人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离它们而去。
静一点也好,至少他们“轻”得还有那么几分敬畏和虔诚。从陆游开始,这里历来宁静。王樾宁静中潜读出状元。王绩宁静中培育出九子八进士。宁静中的耕读文明,世代优良的家风承传,不正是孕育了今天苍溪幸福家园的根脉和涵养吗?古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他们这份看似柔弱的宁静,点化了苍溪人民不竭的脉动。
好吧,就让这些诗画们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后天,或许外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年轻人,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来读懂这些诗文与图画。
西武当山:天人合一的奇异道境
一
游完梨博园,沿嘉陵江,东行5里,去看西武当山。
先于我们1800余年,一位道教高人云游到这里。他走走停停,时而手捻须髯,时而屏神凝望。突然,他的脚步停住了,在长时间的静默中,东南20里的云台山从此定格。我们最终知道的,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云台山,曾经孕育出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宗教派别。
就是这个定格,也同时定格了苍溪作为“道教之乡”的启始原点。100余年之后,西晋太康年间,苍溪置县时,已经道风鼎盛,“一条长街九条巷,半城民宅半城道”。曾经有人说,苍溪要么不去,来去便是半个道仙。
西武当山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主要道教场所的,如今已是道教名山,中国著名的道教风景名胜区之一。
二
走进西武当山门。
不知从哪一天起,东南亚、台湾地区的许多道教信众,也执著地走进了西武当山。烧香跪拜,虔心祈福。他们惊喜地打量着真武宫的深处,真武大帝的谆谆之音仿佛隐隐传出。他们深情款款地凝视着眼前轻轻飘过的缕缕烛烟,企盼着它们带来祥瑞和如意。他们怀揣敬仰,跋山涉水,拎着满心的虔诚走来,寻根问道。
不知从哪一天起,美国、德国以及国内众多知名大学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也打探着走进了西武当山。一路探究,一路欣喜,一路欢腾。仍然是一派虔诚,一阵跪拜,一场思索。终于,在众多武当山中,第一个在中国西部傲然挺立起来的,是苍溪武当山。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西部正一道主要活动中心的苍溪武当山,就此名至实归:西武当山。
从玄武广场进入,我一步一步往上走,石阶一步一步往下退。
有声响了。头顶有如丝如幻的竹笛声,那是道家音乐,盘旋在山顶;脚下有“潺潺”的水声,那是嘉陵江涛,伏流在山脚。山腰很静,它们都穿过山间的树林,超越山脚的车流,汇聚到了这里,回响了近二十个世纪。
西武当山,古称笔架山,因其形似笔架横亘天际而得名。它沿嘉陵江突兀而起,山形挺拔秀丽,苍葱翠绿,山上云遮雾绕,烟霞锁谷。西晋初年,人们在这里建起了道观“玄武庙”,成了山的活的魂灵。深深的守望,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承传至今。只是在烟雾萦绕中,宋朝皇帝宋真宗尊崇赵玄朗,“玄武庙”不得不避讳,心事沉沉地改为“真武宫”。
西武当山称作“武当山”,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那是道教极为兴盛的时期,无数的奇迹被创造出来,真武宫大兴土木,不断修葺扩建。山腰的“二仙坪”峭壁悬崖间也凿建了“老君洞”、“天师洞”、“八仙洞”、“娘娘洞”等数十处神仙洞府。武当山遂成为一个规模更加宏大、道教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的道教场所,喧腾的景象热闹得出乎今天的我们的想象。
“西武当山”山名,是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大师题写的。2006年,苍溪为挖掘和开发道教文化资源,决定建设“道教文化园”,打造“中国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品牌。随后,恢复重建了真武宫、“二仙坪”洞天福地、城隍庙,修建了“天师大殿”、道教文化博物馆,等等。2008年,西武当山开光大典举行。之后,正一道士传度大定期举办,信众云集,盛况空前。如今,西武当山已经成为国家AAA旅游景区,无论建筑规模、设施配套,还是道教、传度授箓,堪为中国西部道观之一流。
三
二仙坪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坪”,山势陡峭,危崖千仞,但却别有洞天。峭壁悬崖间凿建出的神仙洞府,神奇的吸纳着千年光阴,洞府中的仙、神、佛各类雕像惟妙惟肖,云遮雾绕中享受着世人朝拜的香火。
就是这洞府,一个接着一个,给我们开凿了走进西武当山顶峰的洞口。
七弯八拐,石梯路变得弯弯曲曲。时有落叶覆径,时有芳草野花夹杂点缀,两旁或青松或翠柏,眼前欲显清朗。忽然脸面渐觉滋润,这路带了绿意,有了芳香,这人放松身心,信步游走,便有了“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紧张和急于趋附。不知自己是怎么走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经站在了真武宫前。
走进真武宫,眼前偌大的坝子中央,神秘的太极图案铺陈开来。一阴一阳呈旋转状,动静轮回中凝结成至高的智慧,构建着人生与宇宙的平衡,也在人类深层意识中埋藏下一个膜拜的图腾。
真武宫,祀真武大帝。长方形四合院,院东南有戏楼、奎星阁,建筑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造作极工。院西北是“道教文化陈列室”,存展着《道藏》等道教经典和道教文物。院北为主殿真武殿。真武殿左右配殿分别为慈航殿和文昌殿,三殿依山就势,隐身绿树丛中,巍峨庄严、香烟缭绕,飘飘然仿佛人间仙境。
走进真武殿,迎面是真武塑像。真武像后,悬挂着一面铜镜,此镜最初铸造于明隆庆年间,取名“真武镜”,也被民间称为“照妖镜”。坊间传闻,此镜通灵,因此屡遭梁上君子,几经损坏,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经由县中高匠重造,方成全璧。殿内多有石刻神仙像,雕铸精细,各具姿态,形神兼备,配享真武大帝。
真武殿后,拾级而上,祖天师殿气宇喧嚣、巍峨屹立,殿前香烛林立、青烟袅袅,敬仰与膜拜,敬畏与虔诚,烛灰飘飞之间,香烟缭绕之中,一阵阵升腾。殿前正中有一塑像,张道陵天师仙风道骨,仁慈淋漓,博爱尽致。据传说,当年张道陵遍访天下名山,云游四方仙洞,后居苍溪云台山,学道炼丹、传道试法,“九丹遂成”,汉桓帝时在此飞升。位于云台山西侧的张道陵墓穴至今遗迹尚存,墓内镌刻的“升真之域”四字仍依稀可辨。
对于西武当山,张道陵的来到、离去抑或重返,只是一瞬而已,留下的“此山无观,天下无道”的慨叹却响彻1800多年。于是,众道徒便在这里建起了真武观,。
真武宫东西各有山门一道,门侧置钟鼓,凡酬补、庙会则击鼓鸣钟,声震四野。曾有史志载曰:“日见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每年春台会及三月初三玄祖会,庙中香火旺盛,岚光烟霞,全城男女扶老携幼,穿红着绿,游春踏青,赶会看戏,野炊林邱,情趣盎然。
道教的尊崇与传承,道观的热闹与敬仰,背后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与追求,是中国人创造的精神栖息的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四个金色大字在真武宫的中央石壁上熠熠生辉,道语缠缠。于是,每个来这儿的人心底,都埋下了一种敬畏——对天的敬畏,对人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
仰天楼,就构建了这样一种敬畏的西武当山方式。
四
出了真武宫,便是仰天楼。远望,八角飞檐,层层叠叠,巍峨雄伟。
走至楼底,青石板楼坝,青石柱围栏,“八仙”单体石像栩栩如生,形态各异,镶嵌四面八方。从任一门槛跨进楼门,沿楼梯螺旋式向上盘旋,即可通达各层,凭栏观景。
登临最高处,只是个平静的挑战,默默旋转,一声不吭。待到气息开始紊乱的时候,便戛然而止,豁然开朗。不得不佩服设计者们,这5层楼,这39米高,可慢慢攀登,层层歇息;即使一气呵成,攀爬至顶,也是恰到好处。
放眼四望,山光水色,扑面涌来。山,只见山峦,层层叠叠,起伏绵延,川北民居镶嵌其间,梨花飞扬,菜花飘香,绿浪翻滚,乡音高亢。水,绿带环绕,时宽时窄,蜿蜒天际,游轮渔船点缀其中,帆影点点,长桥卧波,山影潺潺,渔歌嘹亮。城,高楼矗立,依江傍山,错落有致,绿树参天,繁花簇拥,欢歌笑语,幸福家园的祥和与豁达,也大抵如此吧。难怪远至宋代,陆游就有了“自笑远游心未已,年年频梦到苍溪”的无限感慨。
美景如画,幸福于心。仰天楼构建的气质让人感怀,仰天楼汇聚的秩序让人沉思。“民为天居官当仰敬,地乃母做人须孝诚”,楼门正中的对联,静静地雕刻在木板上,也深深地刻在了每个梨乡人和来梨乡的每个人心中。
与仰天楼气氛不同、性质相仿的,是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西武当山上,一楼一园,隔弯对望;一东一西,对人民、对人祖,互补升华。
仰天楼东望,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犹如一只硕大的始祖鸟,华胥亭是鸟头,拜祭台和三皇五帝雕塑广场是鸟身,百家姓氏碑廊是鸟翼,龙凤大道则是鸟尾。头昂尾展,躯干健壮,两翅铺展有力,从远古飞来,又向未来飞去。这种飞翔,逼迫着人类沉思,沉思的主体不是我们,而是我。
我从哪儿来?沿血缘溯源,以姓氏问祖。
那就上龙凤大道。百步石阶,百尺浮雕,三对龙凤,腾翔相绕,飞舞云端,尽头便是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的大门。汉唐建筑风格,三层两门,青灰瓦顶。一路向上,上古之风隐隐拂面,依稀有先贤圣哲从大门出来,衣衫飘飘,悠古恒远。
不管怎么说,走向文明的中华民族,深层意识里总会埋藏着一个龙凤的图腾。“龙凤传人”,数万年来,这个声音总是那么响亮、挺展,勾发人们执著地披荆斩棘。常说的话都是:纵然死了,也没给列祖列宗丢脸。
走进门去,六边形的拜祭台,坐落在姓氏园的主轴线上。拜祭台的底坐,伏羲女娲人面蛇身,紧紧缠绕,相拥相交,他们手持规和矩,开启着中华民族婚姻、姓氏、生命和秩序之门。台前的仿青铜香鼎,古朴凝重,香火不绝。
拜祭台的两侧,是“三皇五帝”广场和百家姓氏碑廊。天地玄黄,远古洪荒,“正姓氏,别婚姻”,薪火相传,浩瀚沧桑。这里的每一座塑像,每一座姓氏碑廊,都身披万丈光芒。我们的每一次瞻仰,每一次驻足,都肃穆得悠远凝重。中华民族的历史很长、很长,但到这儿又很短、很短了。三五步,就穿越了一段远古文明;百余字,就读完了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前世与今生。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炎黄子孙,心底从此就埋下了这座小小的碑。这个碑非同小可,一切的正能量就在这儿孕育。
从中轴线向上,姓氏园的最高处就是华母亭了。亭体下方、顶圆、中空,亭内汉白玉雕像圣洁精美,华母长发飘逸,衣襟敞开,双乳饱满,目光慈祥,怀中的小伏羲人首龙身,稚嫩两手交于胸前,炯炯双目凝望着华母。这亭这雕塑,这情这景致,生命韵源,神圣母爱,通天彻地。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流传百代,正是他描述了这样一个源起:“上古,有华胥女游蜀者,及云台,溯巨迹而行,少顷,腹异,产子,曰伏羲。羲既长,乃坐方台,上受八风,下乘五行,遂成八卦,以感生恩也”。
五
西武当就像一本百看不厌的书。翻出任意一节一页,咀嚼每个段落,都能感受到内在联系的丰富之美,绵亘不绝的人文之美,更包括天蓝树绿水清的自然和谐之美。
此时我已经站在“揽秀亭”里,面对着一山翠绿。亭里的凳,正可坐下歇脚,极目张望。
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和蓄养,刚刚的春雨洗礼,西武当山以青翠的嫩绿、飘绕的薄雾和和优雅的姿态征服着游客的嗅觉与视觉。
道观楼宇亭台在茂密的林海里若隐若现,纱幔般的白雾轻柔升起,撕守着漫山的宁静时光。整座山就像一座绿色迷宫,绿浪如海。苍劲的古树如同守护神,树冠遮天蔽日,极目难穷。山中林间数条石板小径,交互相通,老藤绕树,杂花生树,娇红浅白,让人目不暇接。飞禽往复枝头,忽隐忽现,歌声唱和,此起彼伏。山顶的乡土树种博览园,已汇集川东北乡土树种130多种,而且新树种还在不断增加中。半空中一群白鹭盘旋而来,落在树上休息片刻后,再次起身盘旋,依依不舍。
山湾一片油菜花开得正浓,铺天盖地,汪洋如海。花海中村舍相连,阡陌纵横,农人牵着耕牛正翻开肥沃的土地,撒下春耕的种子。走进农家,打开门便是满庭芬芳,暗香浮动。院内修剪整齐的绿植绿意盎然,两侧的丛竹青葱滴翠,玉兰新芽初绽、似有若无。盆栽苏铁足足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已如同家庭成员一般。门槛上古朴的木刻对联,显示主人的志趣。
西武当山是苍溪的背景,拉开窗帘就能看见它。早上,太阳从东面冉冉升起,将它修成了一幅剪影,伟岸挺拔,神秘莫测;傍晚,染上一层金色的夕阳光芒,天水相映,天人合一,犹如一幅色彩饱满、情深意长的斑斓油画。
终于,我看到了一个调色板般的西武当山,多重景观互为前景与背景,起伏应和,变幻无穷。这里有最和谐的森林公园,也有安详宁静的田园;这里有最久远的人文始祖印记,也有流传千年的道观奇迹;这里是最古老的蜀道重镇,也是中国道家的发源之地。
红色记忆:苍溪历史的绚丽篇章
王春泓
红,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就是一种精神和追求,一种崇拜和信仰,也是一种记忆和继承。
在四川北部,就有这样一片平静而不平凡的红色县域——它有着骄傲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它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它就像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抹红霞,谱写着红色历史和继往开来的绚丽篇章……它就是苍溪。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苍溪,追寻那段赤诚热烈的红色记忆。
红军渡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
追寻苍溪的红色记忆,我们是从红军渡开始的。
红军渡,原名塔山湾渡口,苍溪县城郊塔子山下,国道212线从渡口之上贯穿而过。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后山低缓,叶茂林深。塔山湾渡口滩头平坦、开阔,水流缓慢。1935年3月28日,为了迅速贯彻“渡江西进”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寻找渡口,选定此处为强渡嘉陵江的主渡口。
就是这个主渡口,成就了红四方面军策应中央红军挥师西进迈出的辉煌第一步。也奠定了红军渡作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的坚实基础。
强渡嘉陵江战役,是红军史上对敌正面作战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江大河作战。它的胜利,使红四方面军士气空前高涨,军阀心惊胆战,实现了“强渡嘉陵江,迎接”的目标,为中央红军入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此,威震敌胆的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挥师西进,开始了艰苦卓越的万里长征。
后来,苍溪人民为缅怀红军将士英雄业绩,将塔山湾渡口改名为“红军渡”。 1984年10月,时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徐向前元帅饱含深情,亲书“红军渡”三个大字。如今红军渡已成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旅游景区,成为了嘉陵江流域水上黄金通道、四川旅游北环线、川陕渝旅游大环线上一颗璀璨夺目的红色旅游明珠,更是今天苍溪的一张闪亮名片。
入得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的红军渡纪念园,崇敬肃穆之情便油然而生,心也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八十年前十万雄狮强渡嘉陵江的战斗场面仿佛浮现在眼前。
纪念园的广场正中,座落着一座红色花岗石雕塑,一只穿着草鞋的大脚正在阔步前进,地面上雕刻着一串串紧跟前进的脚印,体现了苍溪儿女紧跟翻身闹革命的时代内容。从右边拾级而上,穿过红军标语碑廊,就来到将帅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军渡纪念碑铜像,雕刻的是在波浪翻涌的江水之上,一只木船上载着三位红军和一男一女两名赤卫队员正傲然凌波、破浪前进。雕塑的底坐上是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亲笔题写的“红军渡”。整座铜像在阳光下光华烁烁、璀璨耀眼,栩栩如生、气贯长虹。
在纪念园里,陈列有文物、资料、红军石刻标语、照片、各类文献资料、书刊、回忆录、题词等,还有珍贵藏品毛泽写给苍溪籍老红军的亲笔信,以及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大印等,无不记录着自1933年6月到1935年5月,红军在苍溪的三个年头中,几乎无日不战。其战况之激烈,时间之绵长,战果之巨大,在苍溪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仅有 28万人口的苍溪县境内,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战斗100多次,广大红军指战员舍生忘死,艰苦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有25000多人,其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6000多名。
整个苏区时期烽火连绵,山河尽染,战火曾把这里烧成一片焦土,红军的足迹遍布全县,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苍山溪水,可谓处处皆胜迹,山山垂青史。在军阀进行严密经济封锁的情况下,苍溪人民群众忍饥受饿,接济出来的粮食是支援红军的颗颗红心,苍溪儿女血洒丛林,用鲜血和生命,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块红土地上走出了罗青长、任荣、杨大易、吴忠、苏毅然、李等6位中央委员,任荣(1971年曾任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苏毅然(曾任山东省委书记)、李(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等3位省委书记和任荣、杨大易、吴忠、李开湘、李明、樊学文、赵承丰、伍国仲等18位共和国将军。
躬身揖别红军渡,仰望天空,正是烈日当空,红红的。耳边,似乎想起了黄猫垭战役的号角声。
黄猫垭战役 红军反围剿的重大战役
黄猫垭位于苍溪县城东北102公里的蟠龙山梁上。蟠龙山上盘龙寨和狮子寨之间的岩壁上,有一对黄色巨石其形若猫,故名黄猫垭。
站在黄猫垭梁隘口,不觉便有一种坐拥三军、挥剑帐下的豪气。
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反六路围攻追击中,徐向前总指挥亲率红30军及31军93师从巴中出发,、程世才率30军作先头部队急速穿插敌军后方,火速抢占了黄猫垭,切断敌孙震部退向苍溪的后路。红30军在政委、副军长程世才的指挥下连夜急行军,抢占了黄猫垭峡谷地带的两边山头。当逃跑敌人主力退到黄猫垭时,我军全线出击,一举将敌人全部就歼,共毙敌旅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俘虏敌军10000余人,缴获7000余支,迫击炮40余门,获以来最大胜利。
黄猫垭战役大捷,标志着红四方面军取得反六路围攻彻底胜利。为纪念黄猫垭战斗的伟大胜利,苍溪县人民政府于1967年修建了“黄猫垭战役胜利纪念碑”,树立于黄猫垭口,主席逝世后,特地要求将其骨灰撒在了这片红土地上。
黄猫垭战役的胜利,不仅给苍溪人民留下了丰盛的精神食粮,革命文物更是随处可见,如今留下珍贵的革命文物有3600多件,已收集到的有962件,其中,馆藏级别文物792件;石刻标语1015幅,全面展示不同内容的256幅;红军时期的纪念遗物55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现存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红军颖”、国家一级文物“钱衣裳”。
文昌宫 红色的历史遗存
文昌宫,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坐落在今苍溪县城东北73公里的文昌镇场镇上。1933年6月,川陕省委正式批准成立苍溪县委;9月8日,苍溪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文昌场召开,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徐向前总指挥在此办公。1983年4月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中旬由陕南进入川北。1933年6月28日,红十一师(后扩编为三十军)一个团开进苍溪白山,直取石马、文昌、岳东、白庙,敌人闻风丧胆而逃。十一师一部乘胜进击,又解放了四蛮寨、王渡、元坝一带地方,直抵宋江东岸,与敌对峙。此刻,与旺苍相连的桥溪、田菜、喻家嘴一带也宣告解放。
另一支入川的红七十师(后扩编为三十一军)一部,在占领旺苍坝后,由旺苍到新观,分两路进军,一路直指玄坛庙、七星庙、一路向雍河、龙王、三川挺进,在杀退反对民团与地方武装的阻力后,6月底,两路红军在三川会师。
会师前的6月23日,川陕省委第二次党代会在通江新场坝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苍溪、仪陇、长赤等七个县委、罗旭初同志任苍溪县委第一任书记。
文昌解放后,苍溪县委就设在文昌场的文昌宫这座古庙里。文昌宫是座四合院穿斗式平房,共有房屋十四间。前殿和正殿面阔各五间,均长18.7米,进深4.6米。前殿向北、大门外均有小院坝,坝周筑围墙,墙外阶梯直通大街,院坝内有银杏一株。东西厢房面阔各二间,均长7.3米进深6米。西厢房第一间系同志当年住过的地方。
苍溪县委在文昌期间,全县建立起了14个区苏维埃政府,以及634个乡村苏维埃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支持红军,红军大力帮助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
1983年4月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川陕省苍溪县委旧址文昌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为文昌镇办公所在地。
红军标语 点燃红色燃烧的岁月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这就是文昌宫大门两旁石柱上镌刻的红军标语。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展现了红军率领广大工农群众砸碎旧枷锁、开创美好明天的决心、信心和勇于担当的志气、豪气。
当年,徐向前任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翻越大巴山,粉碎川军“三路围攻”,从巴中进入苍溪后,便以文昌宫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宣传、动员扩大红军队伍。鼓舞人心的红色标语便随处可见——
“红军是武装起来的工农,工农自己的军队,工农穷人自动参加红军,扩大红军!”、“劳苦工农自动热烈参加红军!”、“当红军才是白色士兵的出路!”、“拥护红军,把军阀发财人消灭净,永远过太平日子!”、“扛起枪来救自己,救穷人!”、“切实优待红军游击队及其家属!”、“红四方面军万岁!”、“百万红军!”、“红军胜利!”……
随着红军队伍迅速扩大,向势力宣战的红色风暴锐不可挡,席卷苍溪。“打倒国民政府,拥护苏维埃!”、“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彻底粉碎川陕合剿!”、“反对刘湘、田颂尧、军阀拉夫抽丁!”、“活捉刘湘!”、“活捉田颂尧!”、“赤化全川!”、“为争取独立自由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战!”……
这些红军标语,不,准确说应该是红军宣言,字字撼天地,句句惊世人。它使穷苦百姓燃烧起革命,纷纷挥刀舞矛,投奔红军,也让土豪劣绅军阀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像这样的红军标语,在苍溪境内比比皆是,或场镇街巷的石壁上,或房屋外墙的石板上,或山间要道的石崖上。据统计,錾刻在苍溪境内的红军标语达1015幅,仅不同内容的就有256条。在这些红军标语中:
有宣传主张的,大众化的老百姓的语言,通俗易懂:“是工农穷人的政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不乱杀人,只杀!”
有发展苏区经济的,鼓舞斗志,喜气洋洋:“没收地主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平分土地,加紧分田查田斗争!”、“实行不交租、不完粮、不纳捐、不上税,平分土地!”
也有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激越响亮,铮铮铁骨:“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打倒帝国主义,建设苏维埃!”、“欢迎白色官兵一同去打帝国主义,挽救中华民族,收回失地!”、“不准英日军舰来川!”、“打倒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这些红军标语,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对外国侵略者的铮铮!
……
一幅幅,一条条,这些红军石刻标语,至今在苍溪县仍然保存完好,清晰可见,熠熠闪光。她时时刻刻点燃着人们的红色记忆,她彰显出厚重的红军文化,她传递着伟大的红军精神,她感召着、激励着人们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红军渡塑像、黄猫垭战役遗址、文昌宫苏维埃旧址、红军石刻标语……这些红色岁月片段,深深的刻在我们乃至后世的记忆深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苍溪儿女谱写出更为绚丽的辉煌篇章。
最美乡村文化前线:苍溪家园的百姓舞台
王春泓
最原始的,才是最真实的;最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唤马剪纸、永宁火龙、元坝舞狮和苍溪灯戏等传统艺术作为苍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民间,世籍农乡,土生土长,独具格韵,有着浓厚的地方气息和特色,也有着不绝的传统文明基因和恒久的生命传承。
从小庭院到大田园,始终流淌着千百年的农耕文明血脉,孕育了苍溪厚重的民间文化艺术,并在这里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了今天苍溪家园百姓舞台的主角,灵动天下,异彩纷呈。
唤马剪纸:巧手剪出满园春
在苍溪县腹心地带的东河之滨,有一个地方叫“唤马镇”。这里群山环绕,秀峰翠岭,处处田园阡陌,风景如画。这里不仅盛产红心猕猴桃和苍溪雪梨,而且唤马剪纸艺术闻名遐迩,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唤马镇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相传三国蜀汉大将张飞镇守阆中时,前往汉中,途经一个叫“竹溪”的地方劳顿小憩,驻马品酒,遇当地村姑献艺。村姑貌美如花,技艺超人,张飞看得入了神,竟不知坐骑闲遛迷路走失,然后跑出寻找,四处呼唤,将马唤回。从此,人们便将这里称为“唤马”。当时的民间艺人便将张飞唤马的故事制成皮影广为传颂,农舍和店家则将张飞肖像用纸剪出贴于门户,以避邪祛灾。从此,唤马剪纸应运而生,并在川北一带广泛流传。
1700多年,传承与演变,一代又一代,唤马剪纸扎根民间,世籍农乡,土生土长,独具格韵,已派生出根雕、刺绣、泥塑、烙画、木刻、版画、纸扎等多个门类,拓展出剪纸、剪影、刻纸、撕纸和激光分割五大品种。一件剪纸作品,通过构思画稿、设计定点、剪刻修饰、粘贴裱装四道工序即可完成。
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唤马剪纸初始多为农家妇女织染绣描裙边服饰条纹花朵,美化生活,而传承演化至今,其艺术表现古朴、简括、清晰、雅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显示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民俗性特征。题材内容广泛,构思奇妙,爽朗明快,且线条流畅,大度质朴;画面粗与细,长与短,密与疏,还有阴与阳,虚与实,对比强烈,又协调有致。既有北方剪纸粗犷之风范,又有南方剪纸典雅之特色,每幅作品都蕴含着深沉的道理,延续了民俗文化的遗迹,展示着民族精神和灵魂。
如今,剪纸走进唤马的千家万户。无论是农民,工人,学生,或是机关干部,大家乐此不疲,全镇已有剪纸艺人4500多人。每逢家娶嫁乔迁、庆寿添子、逢年过节之期,人们便用彩纸剪出喜庆图案,贴在屋里屋外,装点生活;或赠送亲朋好友,期望大吉大利。一到农闲季节,在村落院头,男女老少便三五成群,展纸飞剪,乐趣融融。一撰联名家的楹联“三五把剪刀家家备随时启用;二三个能人户户有经常献艺”,便是对此景此情的真实写照。
目前,唤马剪纸已形成李、仲、刘、苟氏各具特色的四大流派。通常有单、套等颜色,剪、刻、撕等方式。一些民间巧手,大多是农家妇女。她们一把剪刀几片纸,就剪出各种日月星辰、人物神灵、山水物产,还有花卉树木、兽禽蜂蝶、龙凤生肖等花样,用作帽花、鞋花、枕花、帐幔花,或围腰花、肚兜花、刺绣花,或喜花、礼花、轿花、窗花,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唤马人就是这样,用精美的剪纸艺术,讴歌着今天的幸福生活,畅想着明天的美好光景。
巧手绘家园,神剪满园春。唤马剪纸,像一块深埋民间的璞玉,渐渐被世人发现、传扬而放出耀眼的光芒。唤马剪纸作品先后参展全国剪纸艺术邀请赛、中央电视台少儿剪纸展、中国剪纸艺术节、第十一届亚运会《体育剪纸藏书票》。据统计,713件唤马剪纸作品在全国参展获奖;18件作品编入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材;561件作品在国内入选出书;4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更令人惊叹的是,有264件唤马剪纸作品漂洋过海,出国展出,6件辑入《美国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选》,13件作品获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华埠艺术会奖励。
永宁火龙:火龙铺展新画卷
“火龙舞”是典型的中国民间祭祀风俗舞蹈文化遗存,其舞蹈形式和配套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舞种类之一,也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
我国关于火龙舞的最早描述是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南宋行都临安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而用诗词描绘龙灯舞的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他的笔下,龙灯舞五光十色,热闹非凡。
永宁火龙作为火龙舞的一种,是发源于苍溪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因以永宁镇一代广为流传又称为“永宁火龙舞”。其发源、兴盛时间均无文字可考,但体现的人们渴求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精神追求,反映的川北人民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建设家园的精神风貌,无以言表,寓意深刻,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示了民族的精魂。
永宁火龙,一般由13人表演,闰年多一人为14人。每一副火龙道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龙头,以中国传统中的祥龙为特征进行特制装饰,安装有照明器、喷火器等,由1人操纵;另一部分为龙身,由12节组成,每节长1.2米,闰年增设为13节,用耐火材料制作而成,并进行彩绘,每节设有一根“龙足杆”,各由1人握持表演。
永宁火龙表演时配有锣鼓队、唢呐,均以地方民间乐调为主,欢快、热情,展现国泰民安的美好场景。火龙舞表演开始时,一般先由有名望之人进行“点睛”,激活神龙。随后演员在鼓乐的配奏下开始表演,有“龙抬头”、“龙游四海”、“二龙抱柱”、“二龙戏珠”等舞阵。表演进入高潮阶段,烟火喷烧,龙游火海,十分壮观。场外指挥人员随即高诵寓意吉祥的祝词,观众可以有组织地参与烧花喷火,达到人人参与、自乐自娱的目的。
如今,永宁火龙已经走出大山,经常参与省内外的民间文化艺术展演交流,所到之处,观众云集,好评如潮。永宁镇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省民间艺术火龙之乡”,“永宁火龙”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元坝舞狮:幸福舞就家园梦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每逢佳节或隆重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活动来寄托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唐代得到广泛发展,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元坝舞狮起源于西汉末年,流传于苍溪县元坝镇境内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300年前,舞狮艺术进入川北,元坝镇鲜家沟村一代传人马仕富接气承传马从锦把舞狮的36阵与武术、书法、灯戏融为一体,靠两张狮皮、一个喜头、一套锣鼓、两个红灯组成舞狮队,逢年过节、婚庆、葬礼等受群众接请,逐渐发展延续至今。
元坝舞狮集中国南北舞狮艺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北方舞狮凶猛奔放之锐气,而且具有南方舞狮灵活奇巧之技法,表演者无论是在高处腾空起舞,还是扑地打滚和擞皮,都融合了武术、杂技、舞蹈、书画姊妹艺术精神,体现出既有独创的技能技巧,又具有相关姊妹艺术融合的综合性特征。
元坝舞狮表演,通常一人顶狮头,二人舞狮参合,五人击乐,二人引灯。共设“迎门升炮”、“鱼跃龙门”、“高坐莲台”、“银水到堂”等四十八阵,阵阵环环紧扣,动人心弦。
“银水到堂”是最为经典的。表演者将长凳分别立置于表演场地四角,并在长凳的脚架上放置盛满清水的瓷碗,堂中央放置四个独方凳备用。舞狮双人在鼓乐齐鸣的伴奏下,舞动狮具平地翻滚,擞皮、翻眨狮眼、腾空起舞,叩拜四邻乡亲,狮头口叨四角凳上置放的瓷碗,分别一滴不撒地叨放在堂中央的四个独凳之上,再用狮嘴将其四角板凳叨放在堂中央,摆放成“主”字形、“人”字形、“兴”字形、“财”字形。独特的演技,恢宏的阵式,喧嚣的鼓乐,悦耳的唢呐,一阵阵把舞狮表演推向高潮,一次次把欢声笑语翻腾云端。
道具制作是元坝舞狮最关键环节,十分考究。狮头通常采用刺藤、蔑条、青麻细绳绑扎成型,再用手工织成的麻布罩面。土方配制的染料彩画制成6尺为径,2尺5寸为高狮头。狮皮是通过手工青麻搓成一寸为方的空格,在格上四角打结处扎上长6寸的麻束以作狮毛,并适当在狮毛上涂上不规则的色块加以美化,再用食盐水喷洒狮皮、狮头两遍后,以使狮头防裂、耐用、柔软而富有弹性。服装及舞鞋是由农家妇女将青麻手工织成布匹、缝成坎肩和宽松裤,用青麻打成防滑轻软的麻耳草鞋,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的民俗特征。
元坝舞狮属自发式、家庭式、亲朋式的传承,很少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具有演技的特殊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特征。舞狮表演少则7人,多则数十人均可临场进行,无论是单位、学校、场镇,还是农民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喜欢,乐而不倦,常年已有近200人参与练艺。他们常年活跃在农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会舞狮捧场,道喜祝贺和灭瘟免灾。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元坝舞狮已经成为当地生态庭院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传承。近年来,元坝舞狮先后获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3次。元坝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舞狮)艺术之乡”,鲜家沟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苍溪灯戏:烂漫山花放异彩
苍溪灯戏,又称“鼓乐神”、“农民戏”,四川的一个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古老民间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苍溪县的白庙至龙山一带,被称为灯戏窝子,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
苍溪灯戏,既不同于川剧的五种声腔的“灯”,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灯戏或花灯,它渊源于古老的摊戏,其间经过“跳坛”这一发展阶段,可用“傩一坛一灯”来标明它的成长轨迹。现在较早关于苍溪灯戏有文字记载的莫过于唐代诗圣杜甫了,其《又屏迹题以詠》诗曰:“用拙成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灯戏声声起,渔舟箇箇轻。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灯戏”即苍溪灯戏,“箇箇”即“个个”。 可鉴,苍溪灯戏至少产生于唐高宗上元时期,并以一种独立的剧种存在并发展。
苍溪灯戏内容多为歌颂正义,鞭达丑恶,寓教化民于笑谑嬉乐之中。剧目一般以喜剧、美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其表演粗狂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唱腔吸收了川北山乡的民歌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歌气息,高亢悠扬,粗狂奔放。二十世纪80年代,苍溪灯戏作为一个地方戏种明文载入国家编篡出版的《中国戏曲志》、《中国艺术集成》和《中国戏剧通史》,并被中外各类戏剧、电影学院列为必讲授与研究的篇章。
苍溪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传统剧目达300余个,皆以短小精悍见长,俚曲口语成趣。其特点是有灯、有戏、有歌舞,主要唱腔音乐是具有川北地方色彩的“灯弦调”,又称“胖筒筒”,人们又叫它“农民戏”、“坝坝戏”,充满了川北山乡的泥土气息。其剧本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剧情单一,人物一丑一旦,对对戏多。其表演接近生活,无固定的程式套子,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杂或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其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以及庆坛中的唱腔和锣鼓,曲调质朴明快,优美动听。乐器十分简单,最早只有一把胖筒筒,一个盆鼓和老大锣,一人伴奏,不时可以听到“财旦”的锣鼓声。
收获季节,或者农闲时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坝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清乾隆刻版的《苍溪县志》载曰:“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苍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描写的就是当时苍溪灯戏的演出盛况。
苍溪灯戏就像烂漫山花开遍苍溪的山山岭岭,特别是苍溪东北向的20多个乡镇近200多个村社,几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演唱苍溪灯戏,村村社社有灯戏班子常年活跃在本山村,并在川北、陕西南部、荆楚西部一带走南闯北地演唱。而以苍溪灯戏发展起来的重庆梁平县的“梁山灯戏”、南充市的“川北灯戏”已先后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母本”的苍溪灯戏,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来到苍溪唱唱灯戏,如同到藏区跳跳锅庄,到内蒙古跳跳安代舞,完全让你融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乐于其中,忘情其中。
(鸣谢:苍溪县摄影家协会、苍溪文旅体和苍溪图库等微信公众号及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的靓照)
(砚边杂谈),二月二,龙抬头,万物,生发
白居易有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仲春时节,春水初盛,春雷乍动,宜欣欣向荣,宜出门踏青。
农耕时代,“龙抬头”寓意阳气蒸腾,雨水增多,要好好准备春耕了。如今人们扎根各行各业,亦要深耕。二月二,是所有需要耕耘的人给自己的节日,在融融春光之中,与万物一起生长。
携好友一起去公园散散步,看肆意盛开的花儿有多明媚,闻新长的青草散发出沁人的香。一切都是这样明亮、欢喜,处处散发着诗意与新知。
龙已抬头,和风化雨,春已生发,蓬蓬勃勃。微风会吹散忧郁,细雨将油润心田,挫败犹疑皆为过往,今日起,纳祥转运,万事吉祥。
圖 | SHANGHAI GEMBRYO SCHOOL
古人将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边的七个星宿即为“苍龙”,因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七个星宿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宛如巨龙活动。冬天的时候,“苍龙”蛰伏于地平线下,无法观测,待到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苍龙”之“龙角”——角宿之星会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冒出头来,也就是“龙抬头”了。
这条天上的“苍龙”,就是上古时代原始信仰之图腾的来源之一。从此,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古人用星象标示四季,神龙抬头亦是雨季开始,预备春耕。《礼记》有言:“蛰虫咸动, 启户始出”,人们希望能获祥龙助佑,百虫尽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 | -嚶嚶怪小飽飽-
二月二作为节日,在唐宋时萌芽。据说唐德宗认为二月是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宰相李泌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最后一日为节的旧历,把庆贺的日子放在春暖花开的二月初二,既有龙抬头的好预兆,也有一年初始的仪式感。
待到元代,二月二作为节日正式定型,此日,人们要敲龙头、吃龙食、剃龙头、起龙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古代重视农耕,此日极为重要,于是发散出许多习俗,流传至今。
龙抬头,赶春牛,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二月二,是为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肆意。人们会在这一天清早,擎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睡龙唤醒,惊走蛇蝎毒虫,佑家宅平安。北方有些地区会用灶烟在院子里洒出一个圈,中间画个十字,将五谷放于其中,求得龙神行云布雨,此年春耕万事顺遂,秋收仓屯盈满,终年不饥。这些习俗迄今仍在,虽不是人人有农田,但人人有心田,心田之耕耘更需勤劳妥帖,细心呵护。这一天,最宜抖落掉旧日思绪的尘埃,在未来的日子里,汲取营养,充实自我,收获更丰沛的人生。
好年景,春开头,祝你心田长久被滋养,永远不干涸。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仲春苍龙露头,谓之生发,民间认为二月二剃头,亦是独占鳌头,有好意头。小孩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长大。大人也要剃头,修剪发型,为辞旧迎新,“从头开始”。小孩子总是不愿剪头发,需被家里大人哄着坐住,剪完之后,又是可可爱爱的新面貌。《尔雅》有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坼。其实有时,人们需要的恰是这样一种仪式感,需要一个崭新的面貌给自己最积极的心理暗示,过往的艰难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可以在这样万物复苏的春天,焕然一新,从头开始,过往不究,万事可期。
图 | 谁最中国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图 | twinsliuliu
食物总是寄托着最朴素最真挚的愿望,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不管俗常的抑或新鲜的,都得与“龙”有关。清早,要起锅沸水,煮一碗热腾腾的龙须面,再卧一个鸡蛋,点缀些葱花,龙须面细长如丝,入口爽滑,有质朴的面香,简单,又落胃。这天包的饺子,也要讲究地包成柳叶的形状,一颗颗摆起来,仿佛“龙牙”。如果吃饼,要记得多垫几层油,烙熟后的饼皮有一圈圈金黄色的起酥,称为“龙鳞”。有些地方还有“龙眼”“龙舌”“龙耳”“龙蛋”,这是二月二这天,人们质朴的仪式感。
吃过龙须面,顺顺溜溜一整年;吃颗龙牙饺,财源滚滚福来到;咬过龙鳞饼,万事如意好心情。二月二,吃下去的是可口的美味,心里念的是对这一年无限的期待与祝福。胃妥帖了,心充盈了,人有了干劲,未来无限可盼。
图 | 谁最中国
二月二,龙抬头,要意气风发,要精神抖擞。过往的艰难会成为未来坚定的注脚,所有的犹豫会被崭新的春风吹散。相信你早就做好了耕耘的准备,也相信你必将收获一个盛秋。
特别鸣谢摄影师-SHANGHAI GEMBRYO SCHOOL、 -嚶嚶怪小飽飽-、twinsliuliu等的图片
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句俗话叫——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民间节日,但是到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这是一个要理发的节日。因为“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于是对于一个月不理发的人,二月二剃龙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不过“剃龙头”并不是近代或者现代才有的产物,而是龙抬头节日习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但是,二月二龙抬头,可不只是剃龙头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龙抬头”及其传统文化知识。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等,“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4象或4神):
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仲春卯月之初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即是指东方苍龙七宿星象的空间变化。
“龙抬头”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龙抬头”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历经数千年,到了元代,正式确立为全国性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一直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这与龙神信仰和天象崇拜有关。龙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在中国神话里司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故而“龙抬头”预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正当时。因此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又是土地神的诞辰——“社日节”。
龙抬头节日习俗众多,除了剃龙头,还有祭社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唐代诗人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述的便是春社日的热闹景象。
吃龙食,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老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的部位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总之一切象征和寓意均与龙有关。
使耕牛,“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春雨贵如油,正是春耕的时候,同时也预示着一年的丰收。
放龙灯,黄河沿岸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敲龙头,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家平安。边敲大人小孩边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作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可不只是剃龙头这么简单。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尤其是龙抬头过后,正是春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把握时机把握机遇,努力耕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充沛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
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宵一刻值千金。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文|丁十二
图|网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就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
浙江小村“二月二”民俗大荟萃:摸龙须 捣年糕 牛耕地
捣年糕现场。 章铭书 摄
中新网宁波2月21日电(林波 吴敏勇)摸龙须、捣年糕、牛耕地、剃喜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田洋湖村,“二月二”民俗文化节热闹上演,吸引当地村民与四方游客前来祈福体验。
百家“筝糕”现场。 章铭书 摄
当日9时,随着茶山老龙从黄猫洞岗“腾云”而下,民俗文化节正式拉开序幕。
摸龙须现场。 章铭书 摄
舞龙现场。 章铭书 摄
在阵阵喜庆的锣鼓声中,近40米的茶山老龙时而飞腾跳跃,时而就地飞转,舞龙的队员们劲头十足,脚下生风,老龙的造型摆得活灵活现,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牛耕地现场。 章铭书 摄
百家“筝糕”现场。 章铭书 摄
一旁的桃树林内,身着素衣的姑娘们为庆“百花娘子”的生日翩翩起舞,她们舞步优美,舞姿妙曼,令人赏心悦目。
剃喜头现场。 章铭书 摄
在现场,百家“筝糕”的场景更为壮观,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共同期盼兔年五谷丰登粮满仓、千家兴旺富源长。
放风筝现场。 章铭书 摄
据悉,定塘“二月二”习俗作为宁波市级非遗项目,传承至今已有超百年的历史。每年此时,田洋湖村百家欢庆、春耕忙碌、非遗展演,不仅是定塘的传统节庆日,更是定塘民俗文化的金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