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好听的复姓(冷门好听的复姓女)

小众好听的复姓来了,你无法想象它们的来历多么高贵

最近几年

古风文化特别流行

当初的琼瑶时代

少女心中的男神都「姓福」

现在要么就姓司马、东方

或者姓上官太史轩辕欧阳独孤百里……

听多了也有点油腻

其实还有辣么多小众又好听的复姓

写手编剧你们知道吗?

长鱼这个姓

来自先国的一位宠臣:长鱼矫

当然了,后代姓长鱼,他不姓

长鱼是他的名字

这是属于以先祖名字做姓氏的例子

说起我们矫叔,猛得很

有点虎啸龙吟司马懿的劲头

为了给晋厉公除去当时的权臣三郤

假装和人斗殴

然后满脸都是血地找三郤评理

挨近了以后,一刀砍翻

后来杀得兴起,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晋厉公都给吓傻了

最后闯下大祸

背个小包袱就跑大西北抓鹿去了

/晋厉公/

至于说长鱼一姓,后代为什么极少见

因为自打矫叔跑去大西北以后

和当地人民混得比较不错

后代就融入西戎

又融于羌、氐,最后渐渐回归到汉族

最终改姓长,或者鱼了

而前边说起抓鹿

有个姓氏就很特别

往下看

首先,五鹿是个地名

大概在先秦卫、晋一带

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小众姓氏

在唐代姓氏谱系的书中

五鹿已经和三伉、五鸠

这些古怪姓混在一块

难以分辨了

有人说五鹿是出自少昊氏

还有人说赵国有个将军叫五鹿庐

不过,这世上姓五鹿最出名的

却是个西汉人,叫五鹿充宗

听起来很像日本人

但他却是个嘚瑟的儒家弟子

因为他,得宠啊!

五鹿充宗和当时的显贵石显特别要好

汉元帝也难得地稀罕他

说他「心辨善辞,可使四方」

人本来就嘴贱

你一夸

那简直是不知所谓

后来有一次学术大会

群儒不愿得罪权贵

都不和他辩论,根本不露面

于是五鹿马上开始飘飘然

群臣OS: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来,你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最后呢?

被朱云博士怼到怀疑人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嘴巴大的人,脸容易疼

原本这一系列的名字叫作动物世界

所以再找一个动物做姓氏的

还是个神兽

神龙盘踞之丘,听起来拽拽的

不得不说,和中国龙沾上边的

逼格高不说,着实非常神秘

龙丘一姓的起源成谜

汉代的《风俗通》是最早记录它的典籍

后代汇总的姓氏典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等

都记载了更大量的小众姓氏

唯独提及龙丘

全都只是转相传抄而已

抄来抄去,全都指向同一个人

西汉末年隐居高士龙丘苌

以道德学问闻名天下

牛到什么程度

王莽立国的时候

一国的太师、太傅、国师、国将

大司马、司徒、司空

这叫三公四辅

轮番请人家出山

绝对是荣誉备至了

然后龙丘苌就直接来了一句

「哦,我不去」

刚才说学问

你知不知道,有些小众的复姓

在学问圈里有天然的权威光环

比如说

哈?!

你确定这真的不是食材吗?

公羊和长鱼一样

都是以祖先的名字来做姓氏的

而公羊姓氏的发展

真可谓是一部慷慨激昂,高歌猛进的史诗大片

起初

身在鲁国的公孙羊孺德高望重,才高八斗

后人觉得自己的这个祖宗很了不起,我们要纪念他

于是就把祖宗公孙羊孺的名字

掐头去尾

省略作公羊,做了后代的姓氏

但即便这样

公羊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

还是没留下啥痕迹

直到有一天,这样一个孙子

诞生了:公羊高

/公羊高/

世传孔子老年修《春秋》,一字之间隐含褒贬

不刊之论可以威慑诸侯

但要没人将夫子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明白讲出来

那不也白瞎了嘛

于是后代遂有公羊高,口传心授其中的精义

以致从汉代到清代

公羊学始终都作为

中华帝国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存在

领导着今文经学派

和古文派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学术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当年为变法造势

就是借用《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为其撑腰

/梁启超/

如果说

以《公羊传》为首的今文经学像是剑客

飞扬潇洒,攻势凌厉

那以《左传》为首的古文经学派

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纪律谨严,后发制人

由此可见

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的气质差异

——

公羊先生们多少都有点神棍气质

就像《春秋》:元年春

仨字儿能解释出上百篇大道理

古文经学家就略显木讷

有一个恰当的比喻说他们

「较真到能气死女朋友」

至于说谷梁

就是《春秋》三传里最缺乏存在的一家

一看这个姓,就知道他家世代

都是种地的农民伯伯

但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谷梁这个写法,是错的

谷的本意是指山谷,看形状就是山口的意思

而穀才是真正指谷子

其实这个字,打五代十国时候就错了

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

于是底下就有人撕逼

争到底是稻谷皮(穀)治脚气

还是榖树皮治脚气

所以正确的写法

自然是穀梁传

我就说古人实诚吧

什么职业都要体现在姓氏上

比如司马就是管战马打仗的

漆雕就是搞漆器的

家住东城门,我就姓东门

我是周王的孙子,我后代就姓王孙

照这个意思来看

文字君后代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会说

在下复姓

海淀·码字·白丁

单名一个「狗」字

请指教!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见过哪些小众复姓?

文趣星驾到是微信公众号「字媒体」出品的汉语趣读类栏目

策划丨耿妍

撰文丨千里

编辑&制图丨Eudemonia

武林高手为什么喜欢用复姓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用一些复姓,主要是因为名字的特殊性比较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代入感比较强。诸葛、司马、宇文、慕容、公孙、欧阳不仅名字念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不容易跟别人重复。

我整理了一下,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发现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武侠小说作家中有很多笔名用复姓的现象,诸葛青云、司马翎、独孤红、慕容美、上官鼎、欧阳云飞、宇文瑶玑、公孙梦、东方玉、东方英等很多,因为60、70年代武侠小说的主战场在香港台湾,这些武侠小说作家大多用复姓笔名,从而影响了笔下的主人公。

为什么复姓莫名地给人一种很高级、很稀有、很高大上的感觉?难道复姓真的和古代贵族有什么渊源?复姓一部分来自地名、官名、方位、邑名等,就有可能给自己来个复姓,还有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复姓与贵族毫无瓜葛,所以复姓的出现没有特殊的理由,和其他单姓没有什么两样。

武侠小说中,复姓的很多,是江湖的需要,是武林人的翘楚,江湖帮派林立,世家横行,不搞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就显得平凡庸俗。例如,你说赵氏世家,那估计别人都以为这是不正统的世家,连这个世家大族都要怀疑自己的权威性了,另外武林世家,大多是独立于其他门派之外,独立特性,取得复姓,增加神秘感、新鲜感和文学感。

金庸、古龙的小说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影响力极大,慕容复、令狐冲、欧阳锋、公孙止、东方不败、独孤求败、司空摘星、西门吹雪,他们给写武侠小说用复姓起了一个带头作用,毕竟金庸、古龙作为武侠小说中的泰山北斗,影响力不可小觑,那些复姓名字一看就高大上,给人优雅飘逸清新脱俗的感觉,复姓在生活中比较少见,物以稀为贵,所以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令狐冲如果改成李冲、张冲,给人感觉就是一般般跑龙套的小角色,东方不败改成赵不败杨不败,感觉很粗俗鄙薄,就像屠狗杀猪的名字,像山贼土匪惯用名。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很注重用姓氏体现人物的身份,例如燕国后裔慕容复,来自吐蕃国的(佛教法师)鸠摩智,鸠摩这个姓氏我记得来源于印度。鸠摩智是来自印度,云游至土蕃的佛教高僧,也符合人物身份。还有来自西夏的赫连铁树。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东方不败,独孤求败都是武术有大成就者。

可能是因为《天龙八部》重点是国仇家恨,所以在姓氏方面尤其讲究。

古龙的小说《绝代双骄》慕容九,《三少爷的剑》中的慕容秋荻,慕容姓氏俨然成了武侠小说一个惯用的姓氏。

温瑞安是很喜欢用一些冷门的复姓,比如羊舌,仲长,司寇,仲孙等等。

武侠小说中使用复姓的人,大都都有过人之处,其实复姓很多,如诸葛司马公孙欧阳常用之外,为什么夏侯、东郭、白马、东宫、东门、西门、皇甫、太史这些复姓很少使用呢,如果我们看过《三国演义》中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姓氏是《三国演义》中常用的,所以复姓是选择性使用的。

小众好听的复姓来了,你无法想象它们的来历多么高贵

最近几年

古风文化特别流行

当初的琼瑶时代

少女心中的男神都「姓福」

现在要么就姓司马、东方

或者姓上官太史轩辕欧阳独孤百里……

听多了也有点油腻

其实还有辣么多小众又好听的复姓

写手编剧你们知道吗?

长鱼这个姓

来自先国的一位宠臣:长鱼矫

当然了,后代姓长鱼,他不姓

长鱼是他的名字

这是属于以先祖名字做姓氏的例子

说起我们矫叔,猛得很

有点虎啸龙吟司马懿的劲头

为了给晋厉公除去当时的权臣三郤

假装和人斗殴

然后满脸都是血地找三郤评理

挨近了以后,一刀砍翻

后来杀得兴起,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晋厉公都给吓傻了

最后闯下大祸

背个小包袱就跑大西北抓鹿去了

/晋厉公/

至于说长鱼一姓,后代为什么极少见

因为自打矫叔跑去大西北以后

和当地人民混得比较不错

后代就融入西戎

又融于羌、氐,最后渐渐回归到汉族

最终改姓长,或者鱼了

而前边说起抓鹿

有个姓氏就很特别

往下看

首先,五鹿是个地名

大概在先秦卫、晋一带

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小众姓氏

在唐代姓氏谱系的书中

五鹿已经和三伉、五鸠

这些古怪姓混在一块

难以分辨了

有人说五鹿是出自少昊氏

还有人说赵国有个将军叫五鹿庐

不过,这世上姓五鹿最出名的

却是个西汉人,叫五鹿充宗

听起来很像日本人

但他却是个嘚瑟的儒家弟子

因为他,得宠啊!

五鹿充宗和当时的显贵石显特别要好

汉元帝也难得地稀罕他

说他「心辨善辞,可使四方」

人本来就嘴贱

你一夸

那简直是不知所谓

后来有一次学术大会

群儒不愿得罪权贵

都不和他辩论,根本不露面

于是五鹿马上开始飘飘然

群臣OS: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来,你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最后呢?

被朱云博士怼到怀疑人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嘴巴大的人,脸容易疼

原本这一系列的名字叫作动物世界

所以再找一个动物做姓氏的

还是个神兽

神龙盘踞之丘,听起来拽拽的

不得不说,和中国龙沾上边的

逼格高不说,着实非常神秘

龙丘一姓的起源成谜

汉代的《风俗通》是最早记录它的典籍

后代汇总的姓氏典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等

都记载了更大量的小众姓氏

唯独提及龙丘

全都只是转相传抄而已

抄来抄去,全都指向同一个人

西汉末年隐居高士龙丘苌

以道德学问闻名天下

牛到什么程度

王莽立国的时候

一国的太师、太傅、国师、国将

大司马、司徒、司空

这叫三公四辅

轮番请人家出山

绝对是荣誉备至了

然后龙丘苌就直接来了一句

「哦,我不去」

刚才说学问

你知不知道,有些小众的复姓

在学问圈里有天然的权威光环

比如说

哈?!

你确定这真的不是食材吗?

公羊和长鱼一样

都是以祖先的名字来做姓氏的

而公羊姓氏的发展

真可谓是一部慷慨激昂,高歌猛进的史诗大片

起初

身在鲁国的公孙羊孺德高望重,才高八斗

后人觉得自己的这个祖宗很了不起,我们要纪念他

于是就把祖宗公孙羊孺的名字

掐头去尾

省略作公羊,做了后代的姓氏

但即便这样

公羊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

还是没留下啥痕迹

直到有一天,这样一个孙子

诞生了:公羊高

/公羊高/

世传孔子老年修《春秋》,一字之间隐含褒贬

不刊之论可以威慑诸侯

但要没人将夫子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明白讲出来

那不也白瞎了嘛

于是后代遂有公羊高,口传心授其中的精义

以致从汉代到清代

公羊学始终都作为

中华帝国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存在

领导着今文经学派

和古文派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学术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当年为变法造势

就是借用《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为其撑腰

/梁启超/

如果说

以《公羊传》为首的今文经学像是剑客

飞扬潇洒,攻势凌厉

那以《左传》为首的古文经学派

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纪律谨严,后发制人

由此可见

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的气质差异

——

公羊先生们多少都有点神棍气质

就像《春秋》:元年春

仨字儿能解释出上百篇大道理

古文经学家就略显木讷

有一个恰当的比喻说他们

「较真到能气死女朋友」

至于说谷梁

就是《春秋》三传里最缺乏存在的一家

一看这个姓,就知道他家世代

都是种地的农民伯伯

但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谷梁这个写法,是错的

谷的本意是指山谷,看形状就是山口的意思

而穀才是真正指谷子

其实这个字,打五代十国时候就错了

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

于是底下就有人撕逼

争到底是稻谷皮(穀)治脚气

还是榖树皮治脚气

所以正确的写法

自然是穀梁传

我就说古人实诚吧

什么职业都要体现在姓氏上

比如司马就是管战马打仗的

漆雕就是搞漆器的

家住东城门,我就姓东门

我是周王的孙子,我后代就姓王孙

照这个意思来看

文字君后代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会说

在下复姓

海淀·码字·白丁

单名一个「狗」字

请指教!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见过哪些小众复姓?

文趣星驾到是微信公众号「字媒体」出品的汉语趣读类栏目

策划丨耿妍

撰文丨千里

编辑&制图丨Eudemonia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8/1684846279102397.html
上一篇:搞笑情侣游戏id(游戏情侣cp昵称沙雕)
下一篇:廖化到底活了多少岁(廖化活了多大岁数)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