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密合性测试和适合性测试做过了吗?市三院教你如何操作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口罩是保护呼吸道的重要防护措施,其类型、形状、尺寸与佩戴者脸型的适合度,以及佩戴后的密闭性是医用防护口罩有效防护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密合或不适合的口罩会降低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增加感染风险。而医用防护口罩的选择有特殊的要求,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脸型,是否贴合面部是其中关键的要素。
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
用途:主要用于检测佩戴的口罩是否漏气
步骤:
1.规范佩戴口罩,使其贴合面部。
2. 双手捂住口罩大口呼气,然后深吸气。
结果判定:呼气时口罩鼓起(正压),吸气时口罩收缩紧贴面部(负压),即可说明口罩不漏气。如果口罩鼓起、收缩不明显就提示可能漏气,需要重新调整佩戴方式。
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测试
原理:在规定条件下,使用者戴上口罩做规定动作后,吸入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情况。
用途:主要考察口罩和人脸的贴合性
步骤:
启动仪器,测试前进行开机检测实验。
受试者戴好口罩完成密合性检查后将取样管连接至TSI浓度探测仪。
按指令完成阶段测试,测取每个动作下面罩内及检测舱内的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动作的泄露率和每个人的总泄露率, 满分200分,其中任何一项低于100分需重新调整后测试。
定量适合性测试步骤(QTFT)
1.正常呼吸60s
2.深呼吸60s
3.左右摇头60s
4.上下抬头低头60s
5.大声讲话60s
6.大笑15s(不计分)
7.弯腰60s
8.正常呼吸60s
中国标准:《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中,都只规定了六组动作,减少了大笑和弯腰的步骤。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测试仪检测的优势:
不依赖受试者的主观感受,得出量化的适合因数(Fit Factor,呼吸器外部颗粒物浓度与呼吸器内部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注意事项:
1. 测试对象:隔离病区、发热门诊、门急诊、呼吸道传染病区工作人员、核酸采集人员及有可能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工作人员。
2. 参与检测的人员需自备一只医用防护口罩。
3. 每个人测试时间大约为8分钟。
4. 测试用的医用防护口罩不能继续使用,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来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建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口罩执行标准GB19083-2010,这种可以防病毒么?
GB19083-2010是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符合GB19083-2010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是能够防新冠病毒的,是具备防疫功能的。
医用防护口罩至少可以阻隔95%的气溶胶,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达到了国家标准的细菌过滤效率的要求。
只要戴口罩就有防护作用,但防护效果与口罩类型、佩戴方法等是有很大关系的。
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飞沫传播,新冠病毒包含在感染者的飞沫中,健康人群通过口、鼻接触包含病毒的飞沫从而造成感染。只要口罩能够阻隔飞沫,甚至气溶胶,即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有研究显示,只要双方都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的话,病毒传染率极低。而错误的戴口罩方式,非但起不到防护效果,还可能因此致病。
以下5种做让口罩“失效”:
1、口罩拉到下巴处:口罩戴的时间久了,不少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巴处,露出口鼻,特别是逛商场、就餐时。
2、没有完全贴合面部:口罩和脸之间留有缝隙,人在呼吸时,气流会流向缝隙。
3、摘口罩时碰到口罩外侧:人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相当于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手可能会被口罩外侧污染,如果再忘记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
4、口罩戴反:一次性口罩一般有三层,外侧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如果口罩戴反,阻水的外侧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戴一会口罩就湿了,就丧失了阻挡作用。
5、口罩“超期服役”: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新使用。
具备防疫功能的口罩标准为:(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1、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2、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4、日常防护型口罩:GB/T32610-2016
5、儿童口罩:GB/T38880-2020
GB19083-2010是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码,主要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的职业防护,在隔离病房、隔离、重症监护、发热门诊等特殊区域由医护人员佩戴使用。
一般情况下,普通公众进入公共场所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最高防护级别而盲目购买医用N95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