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以怎样的构思来构成‘黎’这个字的?
古人是以怎样的构思来构成‘黎’这个字的?
黎:
《说文解字》:“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属皆从黍。”。
《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犹冒地而生,其下长根者是木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垂,远边也。从土、(
)声。”。
《说文解字》:“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弍,古文。”。
《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犹惟初太始道所立而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是一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2721页:“易曰:‘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于一。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轻淸阳为天。重浊阴为地。’。”。)
一、一两范式叠加:犹轻淸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地之数偶一者是二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凡丨之属皆从丨。”。犹上下通或下上通者是丨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80页:“(丨)下上通也。依玉篇。引而上行读若囟。囟之言进也。引而下行读若退。可上可下。故曰下上通。竹部曰。篆、引书也。凡字之直。有引而上、引而下之不同。若至字当引而下、不字当引而上、又若才屮木生字皆当引而上之类是也。分用之则音读各异。读若囟在十三部。读若退在十五部。今音思二切。囟之双声也。又音古本切。凡丨之属皆从丨。”。
二、丨两范式叠加: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犹地之吐生万物者是土字之范式。
土、(
)两范式叠加:犹地所吐生草木枝茎花叶果实弯曲而向下者是垂字之范式。
木、垂省两范式叠加。犹阳气动跃触地而出结穗而垂者是禾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雨,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闲也。”。
(一:参见一画“一”)
《说文解字》:“冂,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犹区域最外之边界者是冂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犹液体流动以使轻重平均之形者是水字之范式。
(丨:参见一画“丨”)
一、冂、丨、水四范式叠加:犹以天为边际引而下之水者是雨字之范式。
禾、“雨省”两范式叠加:犹禾结穗如雨般丰沛者是黍字之范式。
“(
)”即“利”
《说文解字》:“利,銛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犹兵斩杀砍伐器之形者是刀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口:参见三画之二“口”)
(禾:参见五画之五“禾”)
口、禾两范式叠加:人言信而相应犹口禾之相应者是和字之范式。
刀、“和省”两范式叠加:刀割之和顺应于物犹以刀收割禾而有获者是利字之范式。
黍、“(
)省”两范式叠加:用黍米所作黏性黑糊犹普通众多之未开明者是黎字之范式。
“黎”是用黍米所作黏性黑糊犹普通众多之未开明者。(用黍米所作黏性黑糊犹普通众多之未开明者之相与比述为“黎”)
“黎”读lí ㄌㄧˊ。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用黍米所作黏性黑糊。如:《说文》:“黎,履黏也。”。
相与比述衍义: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表示粘。如:宋· 罗愿《尔雅翼》:“ 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众多,数目很多。如:《诗·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尔雅》:“黎,众也。”。《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传:“众也。”)。《礼记·大学》:“以能保我子孙黎民。”(注:“众也。”)。《汉书·司马相如传》:“觉悟黎烝。”(注:“黎烝,众庶也。”)。《孟子·梁惠王上》:“ 黎民不饥不寒。”。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颜色黑中带黄。如:《释名》:“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国语·吴语》:“今王播弃黎老。”(注:“东棃寿征也。”)。《书·禹贡》:“ 厥土青黎。”。司马迁《史记》:“面目黎黑。”。
相与比述衍义:通“梨”、“耆”表示老,年纪大。如:《方言十二》:“黎,老也。”。又如:黎老(老人)。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比及,等到。如:《史记·高祖本纪》:“黎明,围宛城三匝。”。
相与比述衍义: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表示古诸侯国名。如:《诗·邶风·式微》:“黎侯寓于 卫。”。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
诗经95溱洧押韵、注释、古音、今韵
诗经95-1溱洧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2.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排列不对,应分段如下: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前4句/列可视为偶数句押韵。但这首诗非偶数句,第一行7句,第二行5句,第三行7句,第四行5句。
蕳亦作蕑,犹如間亦作閒,古来通假是因为上古本是同一个字,但后来分离而已。也证明j音早于x音。
附注:
以上为编写《周音》时的分析,现在仍然赞同。
诗经95-2溱洧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附注:
1、蕳,通蘭,古音cong。应为兰草、兰花。也有前贤释读为别的草,如:蔺草(灯芯草)。不确。
2、既且=既到。且=届=到,古音do。这里面涉及i o二象性。届从由,由古音存在di、do阶段,存在i o二象性。到从刀、从至。刀古音do,至古音di。说明届=到,都存在i o二象性。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女子问:要去参观吗?男子答:来都来了,当然要参观!
3、且往观乎?这个且,指的是姑且、暂且,是承上启下的连词,不是到达之义。
4、洵,满溢、完美、充份,诗经中多次提到,如:诗经42-2静女注释2;诗经77-2叔于田附注2;诗经83-2有女同车注释1;
5、訏,=吁,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这里为言旁,特指因为说话多、语速过快、情绪过于激动而气喘吁吁。
但是前贤认为:在这里,不是形容人言,而是形容水声。是前贤误读所致。
前贤误以为:「溱与洧,方涣涣兮。- 洧之外,洵訏且乐。- 溱与洧,浏其清矣。- 洧之外,洵訏且乐。」这四句都是形容溱水、洧水的浩大声势。。。
其实错了!
「溱与洧,方涣涣兮。- 溱与洧,浏其清矣。」这两句是形容水势浩大、碧波荡漾,而「洧之外,洵訏且乐。-洧之外,洵訏且乐。」这两句确是形容游人的喧嚣。
何以见之?
①「洧之外」,这个「之外」,说明地点不是河水或河水之上,与「溱与洧」有区别。
②「洵訏且乐」后面紧接着是:「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维士与女,伊其将谑。」都是男女欢娱的场景。
③「溱与洧」后面虽然也紧接着:「士与女,方秉蕳兮」、「士与女,殷其盈矣。」似乎也是男女欢娱的场景,但请不要搞错。后面还有一句:「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说的是男女刚刚认识,类似今天的男女加微信。游戏刚刚开始,嬉戏还没有开始。
6、浏,从劉,劉从卯,古音bo。现代汉语有浏览一词,指的是总览、粗略看过。这个义项应该存古。浏本义应该也是一眼看到底,形容水至清,清澈见底。
7、殷,从身,古音ding。通深。但这里不是形容河水深,而是形容男女体态。
殷其盈矣,其中,盈=丰盈、丰满,殷=殷实=深厚,应该指的都是男女的体态丰盈、健硕,可能也指代身高,因为如果个子矮,就不能叫丰盈、丰满了,而是肥胖。
不过,这里的殷,可能是副词,修饰盈。殷其盈=非常的盈,非常丰满。
诗经95-2溱洧注释2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附注:上一节分析了本诗的字词难点,知道本诗为爱情诗,描写春季男女在河边相识、约会、互赠信物。
下面讲一些次要的细节:
1、季节是春季,但更具体的时间是何时?我们需要看花语:
①男女相遇时,手持兰花,而兰花盛开的季节是春天,不同品种月份不同。
1、1—3月份:开花的兰花主要四类,分别是春兰、墨兰、春剑和莲瓣兰,正值冬末春初来临时,含苞怒放。 2、3—5月份:主要是蕙兰,大约在春夏之交,鲜花盛开。 3、5—10月份:主要是建兰,一般在夏季和秋天时节,花儿绽放。 4、10—1月份:主要是寒兰,也就是在寒冬时节盛开。因此,取名寒兰,顾名思义,正是这个原因。
——兰花什么时候开花
兰花的品种不同开花时间也不同,春兰在1月到3月,墨兰在12月到2月,建兰在5月到10月,慧兰在3月到5月,寒兰11月到1月,洋兰当中也有不同的品种,开花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说春石斛在春天开,秋石斛在秋天开,蝴蝶兰正常花期应该是夏天,但是通过温室调空也可以在春节开。各种兰花开花的时间:1、冬季开花类:墨兰,又名报岁兰。一茎着花7~18朵。通常花色较7深,黄褐色至紫褐色,故称为墨兰。花期1~3月,少数在秋季开花。常见的名贵品种有小墨、徽州墨、落山墨、云南白墨等。寒兰,花茎细而坚挺,着花8~12朵,花黄绿色,有紫红色斑点。花期11月至翌年2月。寒兰按花色分为绿、紫、红、白、桃红、黄和群色等七类。2、秋季开花类:建兰,又名秋兰。一茎着花6~12朵,花色浅黄绿色,有紫红色斑点,香味甚浓,花期7~10月。常见的名贵品种有十三太保、铁骨素、龙岩素、十八学士等。漳兰,为建兰的著名变种,叶片较建兰略宽而软,叶端易下垂,漳兰花期跟建兰一样都是在7~10月份。3、夏季开花类:蕙兰,又名夏兰、九节兰。一茎着花5~13朵,花浅黄绿色,上面有紫红色斑点,芳香,花期4~5月。按花瓣分,可分为梅瓣、荷瓣等5种花形。花朵色泽一致的称为素心。各种瓣形中都有素心品种。常见的有大一品、程梅、荣梅、上海梅、荡字、温州素等。4、春季开花:春兰,又名草兰等。花挺直立,一干一花,少数两朵;花浅黄绿色、嫩绿色,通常在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斑块。花期2~3月。香味清幽。依其花瓣形态,可分为梅瓣形、荷瓣形、水仙瓣形、蝴蝶瓣形及素心瓣形等5种花形。各种瓣形中均有不少名贵品种。常见的有宋梅、西神梅、郑同荷、绿云、盖荷、龙字、翠品、蔡仙素等。叶片上产生白色或黄色条纹或斑块的称为艺兰。台兰,又名蒲兰等。花萼弯曲倾斜,一般有20朵花左右,花较小、密生,紫褐色,无香气。花期4~5月。
——兰花哪个季节开花?
②诗中男女约会后,互赠芍药,可见,当时也是芍药盛开的季节。而芍药开花一般在春夏之交,5-6月份。
由上可知,本诗所描绘的季节,就是春夏之交,兰花-芍药同时盛开的月份,5-6月份。而符合这个时节的兰花品种为:蕙兰。
近似品种为:台兰。但台兰现在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应该不是本诗所述的兰花。综合比较,本诗中的兰花就是蕙兰,在北方也很常见。
芍药与蕙兰的部分品种花色相似,均为艳丽的紫红色。如同火热的爱情。
2、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两句仅差一个字:相、将。而这二字的古音均为dong,古音相同或相似,意思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
①相谑=我谑=谑我,伊其相谑=伊其我谑=伊其谑我=他(她)在挑逗我、调戏我。
②伊=他(她),不确定性别。在本诗中,可以是女子挑逗男子,也可以是男子挑逗女子。两厢情愿。
③将谑=凑近谑,其中,将=凑近、迎合、扶助。这里并不是将要之义,也不是请求之义。
3、本诗的地点,虽然点明了溱水、洧水,洧水之外,但仅此是不够的,还有暗线。诗中男女约会的地方在哪里?
女子提议看芍药,男子说好啊。他们一起去哪里观景?当然是山上,为何?
芍药在中国东北生长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生长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也就是说,在本诗中,观景点位于高山的山坡上,而非河边。更确切的说,是河边一定距离以外的高山上。
这就富含情趣了,男女相遇在河边,相约在高山,名义上是观赏芍药或其他花草,比如兰花。但实际上,山林比较隐蔽,二人可以共渡美好时光。这是本诗隐含的脉络。
而且,兰花的生长环境也多是高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处。诗中的兰花-芍药,其实暗示了男女约会的地点在高山密林之中,距离河流已经很远了。河流只是他们相遇的地方,而非约会的地方。所以,才有「洧之外」的说法。
按照本诗意境,绘制地图如下:
溱洧约会地图
这是根据本诗意境绘制的地图,可能与考古研究的溱水、洧水的实际地理有所出入。在实际地理中,新郑-登封附近的山,最高的是嵩山,应该位于两条河流之西,与本图的东边不符。
图片来自:https://www.hntv/yshn/article/1/1290105364523651072
不过,在洧水旁边,的确有其他山脉,如图中:騩(gui)山,就是今天的具茨山(始祖山)。
如果像之前分析,溱水=泾水,洧水=渭水,则这里的高山,应当是秦岭,或属于秦岭山脉的一系列名山,如:骊山、华山。见:诗经87-2褰裳注释1;
诗经95-2溱洧注释3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附注:上两节分析了本诗为爱情诗,诗中男女邂逅在河边,相约在高山密林(可能是现在的始祖山,位于河南新郑,或骊山,位于陕西西安)。
诗中虽然没有描写的故事,但暗含了男女媾合。因为兰花和芍药成长在深山密林中,人迹罕至之处。男女二人借口赏花,而前往深山密林,远离河流(都邑),肯定是做苟且之事。
同时,临别两人互赠芍药,有媒妁之言的谐音。勺-芍-妁,古音do。药(藥)从樂,樂从幺,古音co。在南阳方言中,药-约同音,而且在藥的异体字中,存在葯(药)字,从约,看来,虽然藥的古音为co,约的古音为do,但可以演化为同音字。那么,可能在本诗写作的年代,药的读音已经类似约,芍药=媒妁之约,那么,这个芍药很可能就代表了订婚的信物,代表了媒妁之言、婚约。
其次,前面讲了,訏且乐,是形容人的喧闹。訏=吁,=气喘吁吁。这里可能就露骨地描写了男女二人的媾合,是非常大声的,非常欢乐的。因为在高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处,他们再大声,也没人知道。
再者,维士与女,其中,维=惟,只有。维士与女=只有这对男女,这更加印证了上面的猜测。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字词需要解释:
1、方,=刚才、方才、正在。
方涣涣兮=正在涣涣=正在沔沔流淌。
方秉蕳兮=正在秉兰=正在手持兰花。
2、之外,=之南。
因为泾水在渭水之北,溱水也在洧水之北。那么,根据本诗的意境,洧水之外,指的是从溱水(泾水)前往洧水(渭水),大致方向是向南。而洧水(渭水)之外,指的是沿着这个方向,再远一些,超过洧水(渭水),那指的就是洧水(渭水)之南了。
诗经95-3溱洧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ding do di, bong bing bing di. di do cu, bong bing cong di. cu co cong cu? di co ci du, du cong cong cu?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di di bi, dong cu du co. ci di do cu, di ci dong co, dong di di do co.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ding do di, bo ci ding di. di do cu, ding ci cing di. cu co cong cu? di co ci du, du cong cong cu?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di di bi, dong cu du co. ci di do cu, di ci dong co, dong di di do co.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附注:
1、洧从有,古音di。本诗中,洧-外押韵i。
2、涣从奐,奐从免,古音bing。
3、伊从尹,古音di。但甲骨文尹从手,按理说古音do,所以这里存在i o混淆。
在编写《孔子音准》时,做了以下非常复杂的释读——
不过,现在看来,尹从手、从十,十古音di。但一般古文字学家将尹的象形字中类似丨、十的部件释读为权杖,果如此,则十的甲骨文本义为权杖?古音di。不过,甲骨文学家将十的甲骨文释读为结绳记事,对此,我是反对的。因为甲骨文象形物体中间加粗的部分,表示特指,并非代表绳结。这是常识。
存疑。
但联想到九=句=勾=钩,甲骨文画的是鱼钩、吊钩,那么,十的甲骨文作为权杖或其他棍子等工具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见:九句勾鉤钩本字考;语言学与甲骨文结合-九/勾考;
4、赠从曾,=甑=蒸的本字,可判定古音dong,但也有ding的演化可能。不过,在文字演变历程中,蒸-登在战国出现混写,这就说明起码在战国时代,蒸-登可能为o元音的鼻音。见:蒸的甲骨文举例错误,曾=蒸/甑本字考;
5、既从食,古音di,从旡,古音ci。这里取ci。因为即从食、从卩,古音di。应当区别。
6、往从王,古音cong。
7、觀从雚guan,雚从羊,古音cong。
8、外从卜,卜古音bo,从月(夕),均为o元音,但在本诗中,洧-外应当押韵i。但两者均处于奇数句,非必要押韵。外的i元音起源于何处?我并不清楚,在编写《孔子音准》时也不清楚。现在无解。但是,日月同源,日的古音的确存在bi的阶段,如:汨mi、金日mi磾。见:与苏再明的交谈;
9、洵从旬,古音dong。
10、谑从虐,虐从虎,古音co。
11、浏从劉,劉从卯,古音bo。
12、殷从身,古音ding。
13、盈从乃,可能从人,古音存在cing的可能。由于盈的出土文字较少,只见于战国时代的楚国文字,上部分很像乃,也很像人,无论人、乃,都有存在cing的古音阶段。
14、訏从于,古音cu。
15、藥从樂,樂从幺,古音co。
诗经95-4溱洧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届。且往观乎?
2.洧之外,洵吁且笑。惟士与女,伊其相调,赠之以芍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届。且往观乎?
4.洧之外,洵吁且笑。惟士与女,伊其将调,赠之以芍药。
□□□ □□◆□ □□● □□◆□ □□◆□ □□□● □□◆□ ng
□□□ □□□● □□□● □□□● □□□□● o
□□□ □□◆□ □□● □□◆□ □□◆ □□□● □□◆□ ng
□□□ □□□● □□□● □□□● □□□□● o
附注:
1、蕳→蘭(兰),古今字、通假字,古音cong。
2、且→届,古今字、通假字,=到。
3、勺→芍,古今字、通假字。
4、訏→吁,古今字、通假字,=气喘吁吁、喘气。
5、维→惟,古今字、通假字,=惟一、惟二、只有。
以上只考虑了古今字、通假字的替换,并未考虑古今音变。
第一阕的韵脚:涣-兰-观,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an。无需修改。
第二阕的韵脚:乐-谑-药,在现代汉语中,不太押韵,乐e-谑ue-药ao,不太押韵,但是在南阳方言中,药yue,三者完美押韵。
但如果按照普通话,需要修改,由于芍药为固定搭配,不宜改变,则需要修改乐-谑二字。
第三阕的韵脚:清-盈-观,在现代汉语中,清-盈仍然押韵ing,无需修改。只是观字不押韵,不过观句重复,上下对应,无须在这里押韵。可以不用改。
第四阕的韵脚:同第二阕。
6、乐→笑,近义词替换,同时,在现代汉语中,笑-药押韵ao。
7、谑→调、挑,近义词替换,表达调戏、戏弄、挑逗。我选择调,同为言(讠)旁。
编写《周音》时修订的新韵——
20210304添加新韵:1.溱与洧,方潢潢兮。士与女,方秉蔃兮。女曰逛乎?士曰既且。且往逛乎? 2.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逛乎?士曰既且。且往逛乎? 4.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南阳方言乐luo-谑xuo-药yuo,仍可以押韵,按理说不用处理,但严格来说,女汝且也与之押韵,这就需要改了。 20210304添加新韵2:1.溱与洧,方潢潢兮。士与女,方秉蔃兮。女曰逛乎?士曰既去。且往逛乎? 2.洧之外,洵訏且愉。维士与女,伊其将许,赠之以芍牡。 3.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逛乎?士曰既去。且往逛乎? 4.洧之外,洵訏且愉。维士与女,伊其将许,赠之以芍牡。 芍药和牡丹可能上古都归入芍药,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将芍药改为芍牡。同时也押韵。
以前改动的版本也有可取之处,尤其是,涣→潢,表示水大。蕳→蔃,泛指百合科,是非常恰当的,同时又照顾了上古后鼻音。并且考虑了上古芍药=牡丹的可能。以前的版本惟一不如今日版本的地方在于:没有意识到且=届=到,而将其修改为:去。这是错误的。
小学生因名字“简单”红了,连名带姓2笔,获网友大赞好听又好用
人的名字是对外的称号,也是伴随一生的标签,一个好听的名字,给人留下深刻且美好的第一印象,一个不好听的名字,最先影响的就是学生时代的生活。
80年代,父母用招娣、翠花、狗剩子这类土到极致的词语给孩子取名字;
到了90年代“婷、燕、浩、伟”成为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惯用的单字;
如今2023年,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依旧难逃“共性”,都喜欢用一些带有言彩的字给孩子取名字,比如“梓轩、梓涵、一诺”等等。
即使这些词语再好听,叫的人多了,也显得和狗剩子翠花一样土,而且重复率特别高,一个幼儿园里30个孩子,有9个梓涵,8个梓轩。
重名在幼儿园时期影响还不算大,到了小学阶段,这样毫无个人色彩的名字,就会被忽视,以至于影响学生时期的人际关系。
从网上大火的2个小学生名字,可以看出名字对于学生时代生活的影响。
“乙一”VS“宁一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1. 乙一
此前一个小学生的名字因为“简单”走红网络,要说有多简单,还有从这个名字的笔画上来看,连名带姓一共只有2笔,简单到让人瞬间记住这个名字。
后奶爸出面回应:“自己在学习工作中,总是千年老二,所以才想给孩子取这个名字,让这个名字给孩子带来好运,事事都能成为第一,乙和一都是第一名的意思。”
这个小学生名字获得网友大赞,真的是好听又好用,寓意也很好。
无论是在生活中让人一眼就记住这个名字,利于发展人际关系,在学习中,这个名字足够简单,小学生在考试时5秒钟就能写完,节省了答题时间。
“宁一宁”小学生名为宁一宁,因父母都姓宁,用父母的姓氏做名字,寓意美好且感人,而且两个叠字也很简单,但是这个名字却不招老师待见,上课从来不敢点名。
“拧一拧,泡一泡”这个广告太出名了,只要在课堂上叫这个名字,就会把气氛炒起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影响上课进度。
两个同样因为“简单”走红的名字,境遇却不同,像宁一宁这个名字确实简单,但过于特别,让孩子在学生时期受到过度关注,并非好事。
一些家长热衷于给孩子取另类的名字,殊不知给孩子的学生时代带去了很多麻烦。
那些因为名字够奇葩走红的学生1.不随父姓不随母姓的春秋战国
因父亲酷爱史书,给孩子取名春秋战国,成年后的春秋战国考上了985大学,没有因成绩引起广泛关注,而是春秋战国这个名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2. 出生就登顶第一峰的朱穆朗玛峰
4个字的名字走红,5个字的名字随之而来,而且还带着世界第一峰的架势来的,一出生就登顶世界第一峰,不知道小学生能否撑得起这个名字。
3. 拥有皇家姓氏的兄妹俩
杭州一小学的新生邀请函,赫然写着“谢主隆恩”小朋友这个名字,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后据知情人士爆料,谢主隆恩还有一个妹妹,名为谢祖圣恩。
名字对学生时代有哪些影响?1. 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没有复杂的情绪,喜欢简单明了的事物,一个复杂的名字,会让小学生不愿跟其沟通和交流,这直接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
2. 影响学习积极性
像上述宁一宁这个名字,老师上课不敢点名,这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产生疑问,是不是老师不喜欢自己?
久而久之,这样的情绪不断积累,会让小学生对于学习失去自信心,影响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3. 影响考试进度
一个像乙一一样简单的名字,考试的时候能为学生节省不少的时间,而一个像禤靐龘这样复杂的名字,别人都开始答题了,他孩子写名字,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进度。
父母该如何给孩子取一个好听又利于学习的名字呢?名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像“朱穆朗玛峰”这样太过于随意的名字实不可取的。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出生的时间、时事大事、特殊纪念日等,还可以结合父母的姓名去取名字,表达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之情。
起名字切记不要太另类,也不要用生僻字,如果父母实在是对给孩子起名字没想法,可翻阅诗经和本草纲目,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词语,适用于起名字。
最后提醒!取名是孩子开启璀璨人生的起点,千万不要因为家长自己的喜好,就随意乱取,最终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