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笔下的中国农村贫穷与饥荒,有多悲惨?不仅是啃树皮,吃野菜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我1955年出生,我有记忆的时候就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吃不饱……我们村子里很多孩子在冬天太阳出来的时候,靠在墙上晒太阳,每个人衣不蔽体。我五年级就辍学了,放牛放羊,要想交流只能跟动物植物交流。当我开始写作,就想起童年往事,把童年记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构成了我最初的小说。”
——莫言
大凡成功人士除了天赋异禀、勤劳苦干、贵人相助等因素外,往往还离不开生活经历的积累沉淀。就以作家来说,如果没有湘西,就没有沈从文的《边城》;如果没有高密乡,就不会有莫言的《红高梁》……
莫言小时候生活很苦,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一个贫穷、饥荒常闹的年代,小孩常年吃不饱饭,细胳膊细腿啥的,根本不用像如今一样,刻意追求才能达到。牙签、筷条一般的胳膊小腿,肚子却大得像圆球,却时常咕噜咕噜作响,是当时许多孩子的真实写照。
那时,孩子们饿到甚至将煤块放到嘴里咬,假装是在品尝一块美味而珍贵的饼干、蛋糕。看到这里,许多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正如袁隆平看到自己那张被网友恶搞的“还是吃得太饱了”的表情包时,所深深感慨的一样: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没饭吃真难受啊,饿死人啊!”
在现代人看来,那仅是一张谈笑的表情包,但是对所经历的人而言,却笑不出来。
生于1955年的莫言,刚记事就遇上了大饥荒。为了填饱肚子,啃过树皮、麸皮,吃过野菜,咽过谷糠,以及各种蝎子、毒蛇、蛙等昆虫动物。
也正是如此,贫穷、饥饿的生活经历,让这位仅念了5年级的高密乡汉子,写下了一部部经典的著作。
贫穷,饥饿,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想象贫苦的生活,磨练人的精神,锻炼人的心智。可以说,是贫穷,是饥饿让莫言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验。而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都成为了他日后写作的素材。他曾回忆称:
“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的。”
因为他不知从何得知,只要文章写的好,就能拿到相当丰厚的稿费。如此这般,就能买到好吃的,而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饺子,且都是肉的,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毕竟,对于那个年代的乡里人来说,一年到头,几乎都难以吃得上一次饺子。
于是,他每天就在那个没有阳光的书房里,辍笔耕耘。
贫穷、饥荒,构成了他小说世界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从童年开始,尤其是写童年记忆”,莫言的小说,也不例外。
莫言将自己人生经历过的饥荒、贫穷、动荡不安等许多听见闻的事情,都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
如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跑到地里去偷地瓜和红萝卜,将红萝卜看成了是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裹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的萝卜。
多美的修饰,多美的一个物体?如若不是因为常年要忍受饥饿,恐怕也不会产生如此荒诞的幻想。
当时,莫言写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恰好是自己所经历过的。1967年,12岁的莫言,在劳作之余,因为饥饿不已,跑到地里偷拔了生产队一根红萝卜,后来被发现了拉去“教育”,回家后,更是遭到了父亲的毒打。
如此惨痛的童年经历,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以至于后来,有了《透明的红萝卜》这部小说的横空出世。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农村地区,要想吃饱肚子,似乎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莫言的小说里,有不少是描写吃的,但是但凡写到吃的,似乎都不太体面,甚至有些令人反胃、恶心。比如《粮食》中写到的那些由饥饿引发的荒诞行为:
伊回到家,找来一只瓦盆,盆里倒了几瓢淸水,又找来一根筷子,低下头,弯下腰,将筷子伸到咽喉深处,用力拨了几拨,一群豌豆粒儿,伴随着伊的胃液,抖簌簌落在瓦盆里……伊吐完豌豆,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孩子和婆母,围着盆抢食。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鸟类嗉囊的行为,将食物暂时储存起来,然后再吐出来。小说中的女人“伊”,在生产队磨房拉磨,为了给家中早已断粮,已经饿得嗷嗷待哺的孩子带回吃的,她想到了用偷吃的方式带粮食。
而人类要想做到像鸟类嗉囊一样,用“兜”装食物,显然不可能,毕竟人类天生不具备这样的生理功能。于是,这位母亲,硬是将圆溜溜的豆子吞进了肚子里,回家后再通过催吐的方式,将豆子呕吐出来,给孩子喂食。
能够做到如此这般,你不得不感慨,母爱的伟大,以及饥荒贫穷年代下,人类生存的艰辛。而在当时,这位母亲的行为,并不是个例,而是千千万万的贫困人,艰难生存的一个缩影写照。
从这里也看出,长期饥饿对人的毁灭性打击:饥饿足于让人变回动物,成为动物,为了生存,人早已没有尊严可言。
贫穷,饥荒,人与自然的镜像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面临着贫穷与饥荒的问题。作为农耕大国的中国,长期以来,农民百姓一直默默无闻,辛勤耕作着,但却也依旧摆脱不了饥饿的威胁。
其实,这不仅是中国性问题,更是全球性问题。在旧中国,有人饿到了啃煤渣,如今,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依旧还有人饿到拿黄泥土兑水充饥……这荒诞的行为背后,深刻地揭示着人与自然的残酷关系,同时也揭示着人类之间的残酷竞争关系。
莫言笔下,那一幕幕为了食物,为了生存,人和人,人与自然做抗争的场景,归结起来,其实不过也是“适者生存”的法则而已。
写到最后,还是呼吁一下:
不管时代发展成什么样子,科技发达到何种地步,粮食仍是最宝贵的东西,愿人人爱惜粮食。正如大佬们所说:
莫言:“现在社会上粮食充裕了,想什么时候吃饺子,只要有时间去饺子馆每顿都有得吃,但现在浪费粮食的现象很严重,我每次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总是很痛心。”
袁隆平:一口粮食一条命!哪天饥荒真爆发了,才知道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贫穷,饥荒年代,粮食最为重要。珍惜粮食,人人有责。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农民种粮为何饥荒年代反而农民饿死的多?
提要:农民种粮为何饥荒年代反而农民饿死的多?
饥荒年代饿死最多的是农民,究其根源我国农民八亿人口而城镇人口才五亿,就算依照同等比例的人口饿死,那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结果。而且当真发生饥荒的时候,参照市场粮价来说,能够买到粮的是有钱人,而对于金钱匮乏的农民来说,当家中粮食耗尽之际,试问谁先饿死?
在这里还有一个大家所忽视的问题,可能大家都会说农民是种粮的,怎么可能会饿死?但是看一下如今的农村又有几个农民会存储粮食,甚至连口粮都不留下,那么也就是说在饥荒到来之际,农民其实和城镇人民一样是要购买粮食才能有吃的。
在饥荒年代,粮价飞涨这一点我想大家不会有什么疑问吧。但是农民的资金储备同城镇人的资金储备是一样的吗?也就是说同样的情况下,城市人由于金钱更多,可以购买到更多的粮食而幸免于难。
而且大家也要明白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源自于粮食,因此即便是在饥荒的年代,还是会有农民拿出粮食同城里人做交易,换取生活必需品的。如此下去的话最终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
这也就是俗称的农民小农意识。一个富翁和一个穷人同样去逃荒,出门时候富翁带足了家中的钱粮,而穷人带尽了家中所有的粮食(本身也没有钱),结果当富翁粮食吃完之后也就拿出了自身的金钱同穷人的粮食做交换,穷人同意了,而穷人当没了粮食之后抱着一堆钱挂了;而此时的富翁拿走穷人身上的钱,带着交换来的干粮渡过了饥荒。
农民本身目光的短浅,也可以说农民心地善良,不会想那么多,玩那么多的心机。如今随着我国粮食越来越多,粮价越来越稳定,农民存粮意识越来越薄弱,当真的遭遇自然灾害或者饥荒的时候,粮食的供给肯定又临储为依托,那么这时候的时候还是有钱人的天下。
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土地集中到一些种粮大户手中,饥荒之时,大户手中的粮食到了谁手呢?他们会将粮食便宜或者免费送给农民吗?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从餐桌上的浪费,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一)
李留柱爷爷今年八十九岁了,每当提到上世纪六零年的冬春季节,总是唏嘘不已。
一九六零年冬天,李留柱还不到三十岁,是村里的饲养员。他有三个孩子,老大当时八岁,老二六岁,老小只有三岁。看着三个孩子饿的天天哇哇大哭,他的心都碎了。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天空飘着雪花。李留柱再也睡不着了。他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一闪一闪的烟火把他的面孔映得通红,一连抽了好几袋烟,他终于下定了一生中最难下的决心:杀牛
他来到了把兄弟王金钟的家里,看到王金钟的两个儿子也是饿的皮包骨头,说道:
“看看孩子们都饿成啥样了,再不想办法真的不行了。”
王金钟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讷讷地说:
“能有啥法子呢?”
李留柱说:“我想了好久,只有偷偷的把我喂的那头牛给杀了,先给孩子们吃顿饱饭吧。”
王金钟吓了一跳:“那可是犯法的啊。”
李留柱说:“那也比饿死强吧,出啥事我一人顶着。”
王金钟沉吟了好一会儿,点头答应了。
当天夜里,李留柱、王金钟又找了两个帮手,把自己饲养的那头小牛给杀了,几家人算是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早有知情者回报到了大队里。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牛是第一生产力,杀牛就是破坏农业生产,破坏社会主义。
大队又上报到公社,公社立即派人把李留柱、王金钟和另外两个参与杀牛的人给抓起来了。
先是关起来一顿毒打,然后召开批斗大会,再后来就更惨了,工作组把牛皮披在李大爷身上,头上扎了个几尺高的帽子,把整个公社都游遍了。
事情虽然过去六十年了,但李大爷对当年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每当看到现在的人浪费粮食,李大爷总是重复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声明:文章系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