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被人误解的茅山道士,带你走进正统的道教茅山派
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张灵符命鬼神;
脚踏阴阳八卦步,手执木剑斩妖魂。
黄布道衣铸英灵,一世清明正气存;
手举浊酒过头顶,黯然洒泪敬道人。
这首诗是在致敬著名的电影演员林正英先生,林正英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塑造了一位捉鬼驱魔的茅山道士。在电影里,九叔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他的茅山法术颇为高深,掐诀念咒信手拈来,面对僵尸来袭也是临危不惧。无论是剧中出现的三清铃、桃木剑等法器,或者是克制僵尸的符咒,这些都是属于道教的文化。可以这么说,九叔是很多人接触道教的启蒙老师,许多人正是看了他饰演的电影之后才慢慢的被神秘的道教文化所吸引。
在我国江苏南部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是道教茅山派的所在地。许多人慕名来此,想见识一下和九叔一样的茅山道士。结果很是失望,这里的道士根本不是背着桃木剑在降妖除魔,而是和其它门派的道士一样做做早晚课、值殿、过斋。为何会是这样?真实的道教茅山派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影视剧中的茅山道士和正统道士的区别。剧中九叔的形象为:头戴黑色的瓦梁巾,身穿黄海青道袍,这与正统道士的打扮是不同的。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道士的帽子有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九梁巾等九种样式。而道袍根据不同的场合及道士的品阶,道袍被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鹤氅等几种。九叔所穿的黄色道袍乃是与道士受戒时穿的戒衣类似,但是还是有些许不同,戒衣是交领右衽,中间要系上一根黑色的布腰带。
剧中的茅山道士应该是和南方民间的道士“喃呒佬”类似,他们是一群在丧葬礼仪中为先人进行超度仪式的民间道士,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不属于正统的道士范畴。并且出现的道教法术也是来自于民间的巫法,而不是来自茅山上清派的道法。
茅山是茅山上清派的祖庭,茅山本名句曲山,因为汉朝之时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和茅衷得道成仙于此,因此得名为茅山。茅氏兄弟三人在此地修行,为求困者化厄解难,扶危消灾,道教把他们称为三茅真君,并将他们奉为道教茅山派的祖师爷。东晋之时,南岳魏夫人魏华存创立了上清派,其弟子杨羲和许谧在茅山建立了“上清宗坛”,所以茅山派又被称为上清派。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师是许穆、许翔、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上清派遂为茅山派所承袭。
自唐末宋初开始,道教的正一天师道、灵宝派和上清派分别以龙虎山、阁皂山和茅山为主要宗教活动中心,形成了“三山符箓”的局面,元朝之时由龙虎山的天师道统领三山符箓。因此,茅山派的修行以符箓为主,此外茅山上清派以《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两大经典为依托,注重本身的精炁神修持,通过存思服食天地间的灵气以及神灵的真炁,从而可以修炼成仙。在道教的诸多派别中,茅山上清派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有经戒、科仪、符箓、斋醮、炼养、金丹等多种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