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耕读文化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作者:浙江省咨询委乡村振兴部部长、省政协原秘书长 陈荣高
乡村振兴是乡风文明的整体复兴,乡风文明的源泉在耕读文化。耕读文化为中国社独有,且数千年延续不断。以耕养读,以读馈耕,承载并完成了一个个家庭家族基因的延续,为中国社会创造了充足健康的物质基础,保障了文化传承。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如此深厚的文化土壤受到了销蚀,千百年来乡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模式大为改变,耕读文化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让耕读文化弘扬光大、世代相传?现提出几点认识和建议。
挖掘历史人文
让耕读经典重放光彩
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含做人、行事、信仰等方面。从最初强调自食其力的自主要求,到“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理念,再到“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千百年来,耕读文化实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弘扬了勤劳节俭、读书劳动的身体力行精神与报效国家、服务百姓的人生价值。历史上,中华民族无数先贤留下了壮怀激烈、感人至深的爱国事迹和壮丽诗文,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我们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哪个角落,都会听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要深入挖掘这些名人轶事,整理编辑传承给后人;要瞻仰先贤追寻足迹,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这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的氛围,有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本质的认识。体会耕读文化之精华,增强爱国爱民之情怀,对弘扬传统美德、涵养乡村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打造现代样板
让耕读传家世代传颂
乡村振兴需要大批走出乡村的贤达回归家乡投身乡村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重塑耕读传家、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救危扶困的传统美德。要重视发现成千上万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乡贤,打造耕读传家的现代样板。
鼓励和吸引乡贤回归,需要制定有关促进离土乡贤回流乡村的政策。当然,现在不可能恢复设置古人告老还乡的制度,但可以借鉴古人的这一智慧举措。古人一生的生活轨迹,小的时候在乡村读书,青年时期到城市经商做官,到了老年之后都要回到乡村。乡村是一个以亲情为纽带的熟人社会,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乡贤走得有多远,财富有多大,官位有多高,依然有桑梓情怀,依然要尊重乡俗。事实上,回归乡贤不是想获得什么利益,而是想有一种荣归故里的自豪,追求的是一种信任感、荣誉感。因此制定一个新时代乡贤回归的评选标准和相关政策,显得很有必要,可以激励从故乡土地上走出去的大学生、教授、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回乡村养老,回馈家乡当乡贤,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发挥独特作用。当地政府可授予乡贤荣誉村民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赠挂“乡贤之家”“耕读传家”等牌匾,鼓励乡贤回乡村建书院、办学堂、传文化,允许乡贤改造翻新祖先留下的旧屋,允许乡贤竞拍当地公开流转的宅基地。若干年后,乡村会涌现出千家万户“耕读传家”的文化人。留得住乡贤,就留得下乡愁、留得下文化、留得下家风,也就留下了耕读传家文脉,留下了乡风文明。
开展特色教育
让耕读之花盛开校园
学校要从生活决定教育的观点出发,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当今教育有重知识传递、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我以为这与耕读文化传播的弱化有一定关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开展耕读文化特色教育,让耕读理念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熏陶,培养他们在读书中实践、在实践中读书,真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学校一方面要考虑增设耕读文化课程,编入义务教育教材,这个课程内容应是原汁原味的真实乡风文明,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另一方面要组织耕读文化社会实践,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时间到农村、到企业、到耕读人家现场感受、调研考察、实地学习。通过实践,升华感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坚定读书的理想,树立做人的志向。
注重社会效应
让耕读之魂扎根乡村
耕读文化是中国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乡村文化,勤耕重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同的共识,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何让耕读之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永恒的社会价值,我以为还得靠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城市的力量来弘扬耕读文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用政策激励成千上万的城市人再度“上山下乡”,到乡村去发展耕读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要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藩篱,农村可以有计划地推出商品房的建设用地,所得土地款项全部用于乡村振兴,让城市人到乡村去。
当今,城市里已经有大量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农技师、艺术师、网络师、医生、教师、学者……应动员和鼓励他们到乡村去创一番事业。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也是大有作为的。鼓励他们到乡村去安家落户、投资入股、兴办产业,如耕读文化园、耕读科技馆、耕读博物馆、耕读基地、耕读农家、耕读民宿、耕读学校、耕读酒店、耕读驿站……让城市人干在耕读、学在耕读、游在耕读、创业在耕读、养老在耕读,从耕读中来,到耕读中去。城市人与乡村人和谐相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深度融合。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就会到来。那时候,农村就会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地方。
重视舆论引导
让耕读精神点亮人类
耕读文化演变为一种社会理想,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奋斗传统。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当今的招生制度,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寒士崛起,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使他们以家国为己任,以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放的爱国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劳动中脱离出来,但是耕读文化留下的勤俭持家、以德立身、重视读书、诚实率真、学会感恩等思想精髓,非常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耕读文化蕴含着不少值得研究的人文精华,其中包含着亟待深入发掘、全面弘扬的现代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的焦点是,通过耕读,塑造一代又一代有胸怀天下振兴中华的理想追求、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的英勇儿女,以实现其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生价值。通过耕读文化形成乡村文明,演变为城市文明、中华文明,从此点亮了人类文明。
毋庸置疑,耕读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泉。饮水思源,现在应该是到了全社会回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耕读传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
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耕的本义是“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作劳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耕”,往往又与勤劳的品质联系在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从事农耕劳作十分辛苦,因而也就有了“力耕”等词。
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那么,耕读文化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呢?其实,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说苑·立节》载有“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
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法言·学行》中说:“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东汉袁闳把耕田与治学并举,《后汉书·袁闳传》载:“(闳)服阕,累征聘举如,皆不应。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本文原载于《月读》,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字里行间|耕读传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宇轩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
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耕的本义是“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作劳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耕”,往往又与勤劳的品质联系在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从事农耕劳作十分辛苦,因而也就有了“力耕”等词。
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那么,耕读文化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呢?其实,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说苑·立节》载有“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法言·学行》中说:“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东汉袁闳把耕田与治学并举,《后汉书·袁闳传》载:“(闳)服阕,累征聘举如,皆不应。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字里行间|耕读传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宇轩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
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耕的本义是“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作劳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耕”,往往又与勤劳的品质联系在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从事农耕劳作十分辛苦,因而也就有了“力耕”等词。
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那么,耕读文化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呢?其实,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说苑·立节》载有“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法言·学行》中说:“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东汉袁闳把耕田与治学并举,《后汉书·袁闳传》载:“(闳)服阕,累征聘举如,皆不应。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耕读传家的意义
辛丑年的春天,气温低迷徘徊,墨云流转迟缓,寒湿如期而降。惊心的消息一条连着一条,花朵般年纪的人儿像蝴蝶飞走不回头,亲人的泪打湿岁月,雕刻于亲心的伤痕永难消逝。
世人慨叹:年轻的生命怎生若此脆弱?回眸往昔——我们曾用几百万年的时间行走于山林川泽,或狩猎,或采摘,与土地亲密接触,和自然融为一体。不过一万年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逐渐离开土地和自然。目今,我们离开土地和自然太远了!人为打造的空间越舒适,生命离根就越远。于此明白为何曾国藩临终遗嘱:后世子孙耕读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