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干祖望养生八字诀: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干祖望(1912-2015), 国医大师,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医大师干祖望的养生秘笈,老先生在100岁的时候尚未退休,如年轻人一样,出诊半天、授课、走楼梯上十几楼的病房……如此高寿健康的秘密,他总结出一句话:认真地向动物学习。
养生经验
干祖望教授去世时104岁,长寿的秘诀与他的养生八字诀: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的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
干老之养生,并非运用中医的针药补虚祛邪,而是讲究顺其自然、心身两养的养生心态,即「任真」二字。而他的养生禁忌和适宜活动亦围绕着这养生「八字诀」而来。
1. 童心
童心,每个人与生俱来,只是随着童年一过而长大成人,童心也便逐渐消失。自古有言:人有妄想则坐卧不安,人有奇想则起坐不定,人有贪想则闻见皆非,人有异想则疑虑必大。
一个人常常浸沉于睡卧不安、起坐不定、闻见皆非、疑虑必大的不良思绪之中,大脑经常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保健养生从何谈起?
因此,干老认为童心具备三个内涵:
一是天真,不心怀怨恨,不忧患未来,不深究世事,不追求名利,应让大脑充分休息,蓄有余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无邪,决无欺诈、撞骗、陷害、贪图等邪念,应具有纯洁的心;
三是单纯,思想充满美好、愉快,不妄自奢求,应知足而常乐。
养生在于心脑协调一致,实际上一个人的脑力有限,让脑力在积极向上、劳逸结合的基础上运行,才能促进心脑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正如《童心说》中所谓:夫童心者,绝非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以其大大有益于保健养生的关键,就在于此。
2. 蚁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人身的营养健康密切相关。怎样才能吃得健康,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各种饮食、药食进补的方法层出不穷。
干老则推崇蚁食,即像蚂蚁一样饮食微少和食无偏嗜。其中包含两个内涵:一是不求多,二是不求精。
食量适中不过饱,就不会增加脾胃的运化负担,而水谷顺畅化成精津玉液则容易被吸收和利用;食之过饱则会出现消化阻滞,吸收不全反而浪费而且还伤肠胃,故古人有「饱不过七分」之谓,还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古训。
另一方面,饮食无偏嗜、不求精,则更容易摄取丰富多样的营养,以应身体所需。
3. 龟欲
乌龟长寿之特长为世人景仰,归功于其无欲,即与世无争、一无所求。无争欲无贪欲,故物有善藏者,是保其生也。
古今中外,多少贪赃枉法、杀人抢劫、战争毁灭,无不是在欲中孕育出来的。因此,干老提倡向乌龟学习,做人做事保持淡泊名利、心无私欲、安分守己、以静制动。心存坦然,岂不长寿?
4. 猴行
猴子,是攀爬跳跃、机警灵敏的灵长类动物,其机体功能与人类最为相似,其活跃强劲的运动力正是来源于超强度的活动锻炼。运动可以使身心两健、行动灵敏,故华佗在养生五禽戏中将「猿功」置之首位,猿功即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
干老年至九旬,却仍能坐如钟、站如松,还能跟年轻人一样跳远攀高,甚至独自于十多层高楼的楼梯中上上下下,非常人能比。原因就是他从小就养成锻炼四肢筋骨的好习惯,从擒拿练功到猴行跳蹦,像猴子那样灵活机敏、多动多跳,坚持不懈,无不说明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以上的八字诀中,童心与龟欲,为养心;蚁食与猴行,为养身。所以前者力求淡泊,后者力求振奋。淡泊即是随之任之的表现,保持天然的真趣;振奋亦是顺其天赋的生机而发展、生长。
因此,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养心养身唯有任真——即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及嗜好,其余的一切都要随之、任之,顺其自然发展生长,此乃干祖望教授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养生禁忌
除了提出以上养生八大原则外,干祖望教授还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养生禁忌。
比如“三个不要想”——不要想病、不要想老、不要想为子孙谋福利,意在不要增加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而进入忘我境界,才能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上并获得乐趣和健康。
再比如不要陷入“五个误区”——进补与养生等同、有病首先考虑虚、迷信医药、追求舒适享受、狂欢尽兴。
还有要守身如玉、“六勿沾边”——不卷入毫无意义的漩涡、不赶大潮、不贪便宜、不骄不娇、不与人攀比、不做违心与不应该做的事;等等。
这些禁忌旨在说明一个人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只有倾注于本身的事业、道德和有益于身心方面的事情才能养生成功。
养生的适宜活动
那养生有哪些适宜活动呢?干老提出“七桩好事,要持之以恒”——打抱不平、旅游赶节聊天漫谈、品上等香茗听有益音乐、多站多走多爬楼梯、买书读书藏书教书写书、劳动、在平淡中生活。
干老指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应善良正直、爱好广泛、热爱运动、充实自我、心境淡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底气的“硬里子”,适应于任何时代、任何环境而长存。■
【来源:正安聚友会、本文选自卢传坚主编《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
猴哥说成语8·贪得无厌
(网络下载,侵删。下同。)
说起“贪得无厌”这个成语,朋友们几乎会异口同声地说,呵呵,猴哥,这个可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喔,我可既不贪又不婪喔!
真的吗?真是这样的吗?
我只问你,你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吗?你对自己的家庭很满意吗?你对自己的老婆老公孩子很满意吗?你对公公婆婆叔叔阿姨都很满足吗?你对自己的身体满足吗?你……
其实,很多人是不满足的,只是内心不肯承认罢了。即使是那些遁入空门的大师,他们也有不满足的时候,也有放不下的情缘。
网络上,现实中,很多人谈起这个话题,几乎是一边倒地奉劝别人——做人还是不能太贪心啦,要知足哈,要懂得满足啰,因为知足常乐嘛,是不是?
这些话多半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至于自己嘛,我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满足呢?有一个位置我就要坐,有两个位置我就要躺喔。
果真如此。
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天天喊累累累呢?
你想过没有,我们底累在哪呢?
是工作累?是家务累?还是辅导孩子学习累?是外出旅游累?抑或是三两朋友吃吃喝喝玩玩耍耍累?
仔细想想,真正让我们累的,其实还是内心深处的不知足!
因为不知满足,所以累。
贪得无厌是一个贬义词,一般指对名利和财物不知满足。
人们说到“贪得无厌”这个成语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贪官污吏,从来没有对照过自己。
实际上,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是贪得无厌的。就如前文所说,你对自己,对他人,对你的一切,时常也是不满意,不满足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个“利”,不光指金钱和物资,也应该包括名誉和各种欲望。这个“利”,有时候它是一种追求,有时候就是不满足。
文/猴哥
2023.3.29
有人说知足好,有人说不知足好,那么到底哪个好?
您怎样看待“知足常乐”这句话?
世界上有没有最好的人生选择?
铺天盖地的讲人生的书上都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日常生活中差不多每个人也都喜欢说知足常乐,请问您对这句话的看法?
有人说知足好,有人说不知足好,那么到底哪个好?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最好的人生选择,有没有最好的人生方式?
答: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这问题,但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学没有听过那节课,我把我的意思再简单叙述一下。
人,生而有欲,欲望的本性是无限增殖,永不满足。不满足的正面作用是促人奋斗,让人进取。不满足的负面是产生痛苦,永不满足就永远痛苦。痛苦的时间长了,人们聪明了,发现既然不满足是痛苦之源,那么消除了不满足不就没有痛苦了么?!于是提出“知足常乐”的命题。知足常乐的正面作用是医治了永不知足的痛苦,但它的负面作用可能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事事知足,时时知足,无论哪种情况下都知足,那就没有任何进取的动力了。不努力不进取也就让人变得俗,世界也就一片灰色,趋于冷寂了。
总之,不知足和知足,各有利弊,最好是能够互补,吸收双方之长,扬弃双方之短,即既要知足又要不知足。或者说既要知足又不可太知足,既要不知足又不可太不知足(用一个公式表达即“不可不,不可太”),让知足与不知足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人就游移于这一张力场中。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但是——注意这里又是一个“但是”,如此理性而辩证的选择在理论上似乎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了,但在实践中依然难免有其弊病。其弊病是,没有了“极端”的偏执,也就没有了偏执的能量。我们看到,世上好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奇迹,伟业,往往是疯狂的“不知足”创造的。疯狂的“不知足”有一种不达目的宁可去跳楼的偏执,因而有一种无法想象的精神能量。很难设想,一个理智上很清醒很平衡的人会有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
那么到底怎样才最好呢?经过上面的分析你可以看到,没有最好。世上的事情绝对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由此可见,世界上好像没有绝对好的处世方法,没有只有“利”而没有“弊”的人生选择。如果有的话,人类经过几千年的人生领悟,肯定早就那皈依到那种“最好”的选择上去了,都聪明世故没有痛苦了,万人一统了,那还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世界么?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较好(相对来说)。当你选择了一种人生方式或人生态度,你就既要享受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好处,又必须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弊病。问题在于你如何尽可能地扬长避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