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世人通常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就有十五位圣学者!
一、 酒圣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由于杜康善于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也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制酒业更是奉杜康为祖师爷。
《说文解字》记载自杜康开始作秫酒。杜康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民间的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 夏代国君、 周代酿酒圣人以及汉代杜康之说。
二、文圣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他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三、史圣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大约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
三十八岁时,他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四、诗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杜甫因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国为民,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五、医圣张仲景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他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七、书圣王羲之
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
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启功
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他为“王右军”。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从小就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书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八、草圣张旭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唐中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
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据《旧唐书》的记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度。
九、画圣吴道子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
吴道子(约686年~760年前后),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十、茶圣陆羽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陆羽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十一、兵圣孙武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 《始计第一》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
孙武除了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此部兵法共13篇,5000余字,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十二、谋圣张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邦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是刘邦的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后,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痴儿不了天下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张衡
东汉时期(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十四、药圣孙思邈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
孙思邈(581年-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的大医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把“济世活人”作为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他的两部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医瑰宝。
十五、商圣范蠡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
他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归隐而去。他还著有《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在此期间,他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世人通常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就有十五位圣学者!
一、 酒圣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由于杜康善于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也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制酒业更是奉杜康为祖师爷。
《说文解字》记载自杜康开始作秫酒。杜康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民间的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 夏代国君、 周代酿酒圣人以及汉代杜康之说。
二、文圣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他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三、史圣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大约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
三十八岁时,他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四、诗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杜甫因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国为民,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五、医圣张仲景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他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七、书圣王羲之
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
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启功
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他为“王右军”。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从小就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书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八、草圣张旭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唐中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
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据《旧唐书》的记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度。
九、画圣吴道子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
吴道子(约686年~760年前后),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十、茶圣陆羽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陆羽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十一、兵圣孙武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 《始计第一》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
孙武除了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此部兵法共13篇,5000余字,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十二、谋圣张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邦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是刘邦的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后,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痴儿不了天下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张衡
东汉时期(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十四、药圣孙思邈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
孙思邈(581年-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的大医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把“济世活人”作为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他的两部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医瑰宝。
十五、商圣范蠡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
他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归隐而去。他还著有《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在此期间,他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一文读懂“儒家”与“道家”有什么区别?
“孔孟老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这四位圣人也分成了两组,孔子孟子代表“儒家”,老子庄子代表“道家”,所以儒家和道家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那么儒家和道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在说具体区别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碰撞,那就是孔子拜见老子。历史上,孔子与老子的会面有四次,孔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老子就好像神龙,是我的老师。”
孔子见老子
当然,这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因此,他认为老子能够做自己的老师,也是正常的。但不能无视的是,孔子与老子的几次会面,在他们的沟通中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重大分歧,而这些分歧就是儒家和道家在思想上的根本分歧。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对于普通人的作用,相当于“三观加工厂”,没有学习哲学,那么自己的三观就是随着环境野蛮生长起来的。学了哲学之后,自己的三观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生长。所以,儒家和道家的根本分歧也带来了三观的根本分歧。
“人生观”就是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起点和归宿,即哲学著名的三个灵魂拷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道家讲求的人生观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就是说,人没有必要为自己规划什么,不违背自然规律,顺其自然,自然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道德经》第46章中有一句话: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这便是成语“知足常乐”的出处。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是一种“出世”的哲学,他不主张人与自然去抗争,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道家中所强调的“天道”。以至于到了庄子时代,为了实现“知足常乐”,道家的核心变成了“养生”,纵使世事变化,我自安身立命,使道家进一步“出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道士,大多都在深山道观里离群索居的原因了。
道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再来看儒家。儒家的人生观是“越努力,越幸运”,很明显儒家的“入世”意味溢于言表。孔子之所以创立儒家,是因为在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尊王”,而是纷纷自立为王,孔子认为这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的理想是能够回到“三代”时期,即夏商周,那种大家都能够遵守礼制的时代。为了达到这个理想,人就要与现实的混乱做抗争,而《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这种奋发图强精神的最佳阐述。而从《论语》的一些名句,诸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言必信,行必果”等也能充分看出儒家的“入世”思想。相对于道家的“顺其自然”,儒家更相信能够“人定胜天”。因此,儒家从诞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实用主义精神。
儒家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孔子周游列国,向各个国家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以期改变现状。老子则独自骑牛,在函谷关勉强写下《道德经》作为通关报酬。二者的人生观立现,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儒家主张人定胜天;道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儒家相信越努力越幸运……人生观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了儒家和道家之间的根本差异,也是儒家和道家之间一系列差异的原始基础。
“世界观”就是如何看待周遭世界的对错,是在人生观基础之上对美丑善恶的衡量标准。从本性方面,儒家和道家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这让儒家道家与相信“性恶论”的法家在世界观上有根本差异。但这不代表儒家和道家在世界观方面就是统一的。事实上,在世界观方面,儒家和道家也有显著区别。
道家的经典虽然叫做《道德经》,但这里面的“道德”和我们日常所习惯的道德概念是不同的。在《道德经》中,“道”与“德”是两个词汇。“道”指的是自然规律,这是不能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即便作出再大的努力和牺牲,也无法改变自然(这就是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差异)。既然如此,人就只能顺应自然,而只要是充分顺应自然的行为,就是“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道德”指的是“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等善举。但按照《道德经》的标准,只有顺应自然的行为才是“德”,所以天要他死,你就任他去死,如果你救他,那你就是违背天意。所以道家对于美丑善恶的界定标准,是以是否顺应自然为基础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善恶标准。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儒家则不同。因为儒家相信天道酬勤,强调人定胜天,因此,儒家特别乐于制定一整套人间的道德体系,这就是所谓的“礼”。上面提到过,孔子就是为了恢复三代时期的礼,才创立的儒家,而这个“礼”就是在人为的道德标准上的一套行为规范。发展到汉武帝董仲舒时期,则进一步上升到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儒家认为,只有遵从“礼”才是有道德的,而为了遵从“礼”,则应该不断努力。如果自然规律是有利于“礼”的,则顺应之;如果自然规律是不利于“礼”的,则改变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就是一个诠释儒家这种世界观的典型例子。
儒家相信“人定胜天”
“以德报怨”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孔子说的,其实恰恰相反。《道德经》第36章有一句话“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可以看到,老子主张的是“以德报怨”。但是老子并不是让你像教《马太福音》里说的“有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右脸也伸过来给他打”。老子的意思是,无论别人做什么,你自己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就好。
而孔子对于“以德报怨”也的确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论语·宪问》中有一句“以德报怨”,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后面还紧跟着一句“何以报德”。可见,从孔子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是主张以德报怨,而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他的意思是,如果你以德报怨,那别人对你的德,你又如何回报呢?所以,儒家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然,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世俗的善良,而老子的“德”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和道家在世界观方面是有根本分歧的。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价值大小的标准。价值观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对生活的态度、人际交往的态度、工作的态度等等。对于儒家和道家来说,价值观的不同,影响的就是对“政治”的观点。
道家讲求“顺应自然”,也就是“大道无为”。转化到政治上来说,就是“无为而治”,这也是《道德经》反复阐述的一个核心观点。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刻意去做”,只要顺应自然规律就好。这其实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政治理念上的一种体现。曾经的汉文帝、汉景帝,就是通过践行“无为”的方式,认为人民自然会做出他们最好的选择,从而成功将汉朝从初期战乱百废待兴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开辟“文景之治”,从而使汉朝成为“强汉”。
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奉行“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体现在价值观上,就是对“有为”的一种批判。道家认为,“有为”是一种出于私欲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的名誉、地位、财富、声望,人才会去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所以,“有为”是不能为国家带来富强的,因为它的初衷就不是为公,而是为私。如何才算为公呢?那就是顺应规律,顺其自然,也就是遵从“天道”,这就是道家的核心价值观。
但是,从这个核心价值观出发,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因为“顺其自然”,走向极端就是“愚民”。在《道德经》中,时不时会强调不要让人民懂得太多知识,甚至出现鄙视知识的某些论调。因为,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说,人为的获得知识,就不再是顺应自然,所以,民众的知识觉醒,就可能造成统治的障碍,这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应该被驳斥的观点。
儒家的价值观则与道家相反。儒家是一个强调努力的学派,在政治上也主张发奋图强。因此,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都是儒家经典,而历来的学者名士也被称作“大儒”。儒家强调“君圣臣贤”,那么什么算是“圣”,什么算是“贤”,当然不是自然选择的,而是人为制定的标准。而为了达到“君圣臣贤”,儒家则要求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要研读经典,奉行古律,秉持礼仪,处处都透露着“入世”意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有所作为”
“文景之治”的“无为”,让汉朝变成了强汉,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则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变成了官方意识形态。因为很显然,只有儒家的“入世”,才符合汉武帝南征北战的扩张性格。而董仲舒在儒家“入世”的基础上,结合了道家有关“天道”的理念,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将皇帝作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人所不能违抗的,这就太有利于皇帝统治了。又入世,又有利于集权统治,儒家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还能是谁呢?
到了宋朝,朱熹将儒家集大成,成为“程朱理学”,其体系之严密,规则之严谨,相当于将儒家发展到了极致。作为“君子”,该怎么起居,该怎么谈吐,该怎么衣着,该怎么社交,都被规定得明明白白。此时的儒家,已经与道家成为了意识形态上的两个极端。一边是在朝堂上衣冠楚楚地“正人君子”,一边则是山林中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
但程朱理学的价值观虽然看起来很“正能量”,实际上却很容易让人形成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要求别人却不要求自己,成为光说不练的伪君子。有些人就意识到,人为地规定了这么多规则,还要不要考虑自然规律呢?于是,就有人再一次将儒家和道家结合起来,并且融入了佛教的“禅学”,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即“心学”,这些人中最典型的就是王阳明。“心学”严格来说既不属于儒家,也不属于道家。只不过,从文化习惯上,将心学归于儒家学派,甚至归于理学之下,因为这些学派共同遵循的价值观都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心学”
说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对于儒家和道家的区别有一定的了解了,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从核心理念来说,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
从人生观来说,道家主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儒家主张“越努力,越幸运”。
从世界观来说,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和“以德报怨”,儒家主张“人定胜天”和“善恶有报”。
从价值观来说,道家主张“无为”强调“知足常乐”,儒家主张“有为”强调“君圣臣贤”。
你觉得你更倾向哪一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