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发:我为杜月笙之子做口述
董存发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历史》由已故的杜维善先生口述,我是撰写人。杜维善是杜月笙的第七个儿子,全书本着“亲历、亲为、亲闻”的口述历史原则,由杜先生立意,先后经过十年访谈、修订和完善,全书各章节经过杜先生的亲自修改和最后审定。2019年9月,本书的简体版作为上海市文史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由故乡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不到三个月即售罄。今年7月,中华书局(香港)出版了本书的繁体版本,全书30多万字,近500幅老照片。杜先生更喜欢竖版繁体格式,杜家的亲朋好友也多在海外。非常遗憾的是,杜先生于今年3月7日猝发心梗离世,生前未能亲眼看到繁体版。
2009年,作者董存发与杜维善夫妇合影
作为撰稿人,这十年经历了很多,直到杜先生最后病榻告别,感触和收获自不待言。我想从本书的特点、轶闻趣事和启发收获这三个方面简单做个介绍。
第一是本书的特点。我是2009年底认识居住在温哥华的杜先生夫妇,2010年我们举家移居温哥华,有了更多的时间拜访杜先生。我大学本科在上海复旦大学读历史,对上海当年十里洋场的故事有特殊的情结。后来得知:杜先生是公历1933年12月16日生人,而我的生日也是12月16日,只是晚了31年。上海情结和生日巧合,算是一种缘分吧!这十多年的采访,绵绵不断的缘分,促成我们的忘年之交和本书的最终完成。
杜月笙六十大寿与南北名伶和上海闻人合影共28人
杜月笙、孟小冬这样的风云人物,历史学家已经为他们盖棺论定,本书不讨论这些,而想突出口述历史的特点,由杜先生讲述他“亲历、亲为、亲见、亲闻”的逸闻趣事,能够再现栩栩如生的过去,这恰恰是史籍中没有的内容。
本书从上海滩影响巨大的“杜家祠堂落成”说起。章太炎先生曾经亲笔书写《高桥杜氏祠堂记》,这不是急就章,而是扎实考证、旁征博引,论述了杜姓的起源发展,以及古人追求的“立德、立言、立行”三不朽的思想,这篇文章现在收入章太炎文集中。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穿越一百多年的历史,讲述海上闻人杜月笙,一代名伶姚玉兰、孟小冬,收藏大家杜维善,以及涉及到的黄金荣、张啸林、夫妇、蒋经国、戴笠、于右任,以及、周恩来、章士钊、张学良等,几十位风云人物的传奇和故事。
繁体版与简体版相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体版增加了近五百张老照片,不仅仅有杜月笙、孟小冬、姚玉兰和杜维善的照片,还有当时留下来的其他珍贵历史照片,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布。比如孟小冬在香港台湾的照片,以及夫妇在官邸生活的照片,港台地区政要和娱乐圈名人的照片等。二是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书籍和网络上看到的杜月笙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光复大陆”遗嘱的辩伪,因为在遗嘱宣读的时候,杜维善先生就在现场,他没有听到过这份政治遗嘱。我配合杜先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从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之中,考证出这份遗嘱伪造出台的详细脉络。还有香港最后的杜公馆旧址探寻,杜先生亲手画了香港杜公馆的地理位置图和房屋布局。我在香港走街串巷、爬坡越岭,寻找了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纪念物,终于找到了坚尼地台路十八号的杜公馆旧址。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抗战时期开发大西北,杜月笙亲自驱车上万里考察了西北各个省份,进行了多项投资;令杜月笙意外的是,在西安火车站,几十位当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风雪中久候迎接,为的是报答杜月笙当年在陕西大旱时,积极筹措善款,购买救灾粮食。这次西北之行,还促成了沦陷区和国统区物资大交换,支持抗日。
难得见到杜月笙微笑的照片。图为杜月笙在上海参加会议。
杜月笙负责张学良在沪安全 北平晚报1933-03-25
第二,通过一些逸闻趣事,帮助大家了解这本书。杜月笙和杜家有很多逸闻趣事,比如说,三个十多万块钱的轶事:第一个十万,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去上海养病躲避,当时有很多人,无论是出于民族大义,还是个人恩怨和权力之争,都要加害于少帅,其中就有上海滩著名的职业杀手王亚樵。杜月笙用钱搞定了王亚樵,张学良得知此事后,说十万块钱搞定了一个职业杀手,杜月笙非常了不起,我非常佩服!这十万块钱对于当时的杜月笙不算什么;但是,在杜月笙临终时,留给家人的也仅仅十多万美元,这前一个十万和后一个十万,意义大不相同,一个是为了民族大义,帮助朋友,出手大方,另一个则是在把所有的欠条(包括五十根金条的借据)一把火烧掉后,仅剩下的一点点遗产。还有第三个十多万,是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帮助贫困潦倒的孙养农,一起合作撰写《谈余叔岩》一书,这本书很畅销,再版了很多次,稿费十几万港币,孟小冬一分钱没拿,全部给了孙养农。这个十多万,说明孟小冬虽然不富裕,但是仍然不忘接济朋友。
士林官邸前合影,前排右六七为蒋氏夫妇、右五宋霭龄、右三姚玉兰,中间长髯者李石曾
孟小冬和梅兰芳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婚姻破灭后,坊间盛传孟小冬说过一句话:“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响当当掷地有声,巾帼豪气啊!孟小冬到底讲没讲过这样的话?我曾经请教杜先生,杜先生说:依孟小冬的性格,有可能讲过这样的话。尽管没有亲耳听到,但是类似的内容听母亲讲过。杜先生的生母是孟小冬的金兰姐妹姚玉兰,她们都是一代名伶,在舞台上扮演的多是浩然正气、气宇轩昂的老生角色。比如孟小冬最著名的《搜孤救孤》,姚玉兰的《四郎探母》,讲述的就是历史名臣名将。舞台上扮演的阳刚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准则。
姚玉兰到了台湾以后,经常出入士林官邸,陪蒋氏夫妇每周去做礼拜。很喜欢京戏,但是他曾经说过:不回大陆,不进戏院。所以,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宋美龄会邀请夫人太太们,到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助兴,姚玉兰留下了一些参加蒋氏夫妇结婚纪念和生日Party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宋美龄拆开生日礼物,拆看层层精美包装后,里面的礼物是一个“痒痒挠”,引起了在场所有人哈哈大笑。宋美龄喜欢翡翠饰品,姚玉兰就把早年杜月笙给她的翡翠手镯,送给了蒋夫人;宋美龄在美国演讲,介绍中国社会时,特别讲到了杜夫人姚玉兰;后来宋美龄住在美国,给在台湾的姚玉兰寄来减肥降压保健品,并详细写明如何使用。
拆开生日礼物(痒痒挠)开怀大笑
长辈的行为会影响到晚辈。在香港,杜维善与林黛是中学同学,当时林黛还没有出道成名。有一次杜维善去码头接林黛,由于风浪或者其他原因,渡轮晚点了,杜先生在码头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等到,就空手回家了。孟小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杜先生,说:你答应去码头接人,就应该负责接到;一个女孩子在码头等候,多么不安全啊!杜先生对此记忆犹新。我想孟小冬说这样的话,就是要告诉杜先生:男子汉的承诺,就是要担当和兑现。还有,坊间传说杜月笙死后,毛主席曾经用杜月笙自己的话来评论,说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毛主席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呢?请大家在这本书里自己寻找答案吧!
与香港李北涛(右二)孙养农(左一)合影
最后,我想谈谈撰写杜先生口述历史的启发和收获。这本书是目前唯一一位杜家直系亲属口述成书的历史资料。雁过留声,杜月笙和杜家的故事依然很活跃,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评书戏曲里的说书弹唱、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演绎,甚至网络新媒体的八卦传闻,坊间一直热热闹闹地存在着。杜维善先生在《如是我闻》的自序中写道:“‘无法可说’:杜家百年风云,断壁残垣;而传奇旧事,流传不衰,诠释了‘是为说法’。流氓与大亨、黑帮与英雄、心病与义节、名伶与冬皇——对我父亲和杜家,如烟云‘到头一梦,万境皆空!’唯有杜氏陵园的松柏和藏书楼的残垣,呼应着坊间热度不减的故事传奇与遗产传承。”
杜月笙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孤儿,闯荡上海滩,成为名流大亨,开始贩毒,后来成为民族实业家和金融家。在抗战中,不失大节,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经济实力,为抗战作出贡献。同时,他酷爱京剧,最著名的就是杜氏祠堂落成,以及六十大寿的南北名角儿大汇演,募集善款,资助灾民。而姚玉兰和孟小冬,巾帼不让须眉、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她们在戏曲界的声誉与事业。再说杜维善先生收藏研究成果,家喻户晓。他曾先后七次,向故乡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00多枚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其中有的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体现了杜先生海外赤子的乡梓情深;还有杜维善亲自为两岸秘密传递书信,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我想这些故事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给现代人以精神上的启发:自强奋斗、为人处世、仗义行善乃至民族大义,都能从中读出感悟。
这本书的最后出版过程,正值疫情肆虐、全球化倒退的危难时节,世界将何去何从?人类怎样和平共处?这不仅考验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智慧,也关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无论是坊间流行的杜月笙语录和孟小冬的豪言壮语,还是杜维善捐献价值不菲的钱币,凡此表象背后,有什么可以“传承”的呢?章太炎讲到“德言行三不朽”的传统思想体现在哪里?
前不久,杜先生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在扫墓结束返回的路上听到网上募捐演唱会“Stay Home, Keep Hope”,听到了流行歌曲《Legends never die》——传奇不死!当冷酷和战争逼近时,人类绝不会失去信心和希望!我突然想到杜月笙临终时,讲的最后一句话:“大家有希望!”杜维善先生生前说:生命无常,人生如戏。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怀有希望,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努力唱好我们自己这场绝无仅有的人生大戏。
戴笠杜月笙陆京士合影1945年。心在吾兄,是陆京士在1961年整理杜月笙资料时在这张老照片下题写的说明,并赠送给杜维善先生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董存发撰稿,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7月出版,8月起在全国上市
用个俗套话说“十年磨一剑”,正好十个年头,每周都要拜访杜先生,简体版经过了六稿修改,繁体版也经历了六稿再改,但仍然有不足之处。由此亦可见,杜月笙和杜家在的上海滩以及后来的百年风云变幻历史中,那些惊心动魄和风光旖旎的过去,是多么丰富精彩,也是最难以说清的。
时下新技术多媒体滥觞,传统纸媒苦苦挣扎,信息和信息的碎片化,凸显书籍传播和保存知识智慧和精神的弥足珍贵,这本书简体和繁体版的印刷和发行,也经历着这样的挑战。然而,作为读书人,我坚信读者的慧眼和鼎力,希望大家从这部口述历史中感悟到“德言行”与不朽,从传奇故事中找到精神和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张艳
董存发:我为杜月笙之子做口述
董存发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历史》由已故的杜维善先生口述,我是撰写人。杜维善是杜月笙的第七个儿子,全书本着“亲历、亲为、亲闻”的口述历史原则,由杜先生立意,先后经过十年访谈、修订和完善,全书各章节经过杜先生的亲自修改和最后审定。2019年9月,本书的简体版作为上海市文史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由故乡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不到三个月即售罄。今年7月,中华书局(香港)出版了本书的繁体版本,全书30多万字,近500幅老照片。杜先生更喜欢竖版繁体格式,杜家的亲朋好友也多在海外。非常遗憾的是,杜先生于今年3月7日猝发心梗离世,生前未能亲眼看到繁体版。
2009年,作者董存发与杜维善夫妇合影
作为撰稿人,这十年经历了很多,直到杜先生最后病榻告别,感触和收获自不待言。我想从本书的特点、轶闻趣事和启发收获这三个方面简单做个介绍。
第一是本书的特点。我是2009年底认识居住在温哥华的杜先生夫妇,2010年我们举家移居温哥华,有了更多的时间拜访杜先生。我大学本科在上海复旦大学读历史,对上海当年十里洋场的故事有特殊的情结。后来得知:杜先生是公历1933年12月16日生人,而我的生日也是12月16日,只是晚了31年。上海情结和生日巧合,算是一种缘分吧!这十多年的采访,绵绵不断的缘分,促成我们的忘年之交和本书的最终完成。
杜月笙六十大寿与南北名伶和上海闻人合影共28人
杜月笙、孟小冬这样的风云人物,历史学家已经为他们盖棺论定,本书不讨论这些,而想突出口述历史的特点,由杜先生讲述他“亲历、亲为、亲见、亲闻”的逸闻趣事,能够再现栩栩如生的过去,这恰恰是史籍中没有的内容。
本书从上海滩影响巨大的“杜家祠堂落成”说起。章太炎先生曾经亲笔书写《高桥杜氏祠堂记》,这不是急就章,而是扎实考证、旁征博引,论述了杜姓的起源发展,以及古人追求的“立德、立言、立行”三不朽的思想,这篇文章现在收入章太炎文集中。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穿越一百多年的历史,讲述海上闻人杜月笙,一代名伶姚玉兰、孟小冬,收藏大家杜维善,以及涉及到的黄金荣、张啸林、夫妇、蒋经国、戴笠、于右任,以及、周恩来、章士钊、张学良等,几十位风云人物的传奇和故事。
繁体版与简体版相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体版增加了近五百张老照片,不仅仅有杜月笙、孟小冬、姚玉兰和杜维善的照片,还有当时留下来的其他珍贵历史照片,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布。比如孟小冬在香港台湾的照片,以及夫妇在官邸生活的照片,港台地区政要和娱乐圈名人的照片等。二是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书籍和网络上看到的杜月笙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光复大陆”遗嘱的辩伪,因为在遗嘱宣读的时候,杜维善先生就在现场,他没有听到过这份政治遗嘱。我配合杜先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从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之中,考证出这份遗嘱伪造出台的详细脉络。还有香港最后的杜公馆旧址探寻,杜先生亲手画了香港杜公馆的地理位置图和房屋布局。我在香港走街串巷、爬坡越岭,寻找了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纪念物,终于找到了坚尼地台路十八号的杜公馆旧址。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抗战时期开发大西北,杜月笙亲自驱车上万里考察了西北各个省份,进行了多项投资;令杜月笙意外的是,在西安火车站,几十位当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风雪中久候迎接,为的是报答杜月笙当年在陕西大旱时,积极筹措善款,购买救灾粮食。这次西北之行,还促成了沦陷区和国统区物资大交换,支持抗日。
难得见到杜月笙微笑的照片。图为杜月笙在上海参加会议。
杜月笙负责张学良在沪安全 北平晚报1933-03-25
第二,通过一些逸闻趣事,帮助大家了解这本书。杜月笙和杜家有很多逸闻趣事,比如说,三个十多万块钱的轶事:第一个十万,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去上海养病躲避,当时有很多人,无论是出于民族大义,还是个人恩怨和权力之争,都要加害于少帅,其中就有上海滩著名的职业杀手王亚樵。杜月笙用钱搞定了王亚樵,张学良得知此事后,说十万块钱搞定了一个职业杀手,杜月笙非常了不起,我非常佩服!这十万块钱对于当时的杜月笙不算什么;但是,在杜月笙临终时,留给家人的也仅仅十多万美元,这前一个十万和后一个十万,意义大不相同,一个是为了民族大义,帮助朋友,出手大方,另一个则是在把所有的欠条(包括五十根金条的借据)一把火烧掉后,仅剩下的一点点遗产。还有第三个十多万,是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帮助贫困潦倒的孙养农,一起合作撰写《谈余叔岩》一书,这本书很畅销,再版了很多次,稿费十几万港币,孟小冬一分钱没拿,全部给了孙养农。这个十多万,说明孟小冬虽然不富裕,但是仍然不忘接济朋友。
士林官邸前合影,前排右六七为蒋氏夫妇、右五宋霭龄、右三姚玉兰,中间长髯者李石曾
孟小冬和梅兰芳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婚姻破灭后,坊间盛传孟小冬说过一句话:“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响当当掷地有声,巾帼豪气啊!孟小冬到底讲没讲过这样的话?我曾经请教杜先生,杜先生说:依孟小冬的性格,有可能讲过这样的话。尽管没有亲耳听到,但是类似的内容听母亲讲过。杜先生的生母是孟小冬的金兰姐妹姚玉兰,她们都是一代名伶,在舞台上扮演的多是浩然正气、气宇轩昂的老生角色。比如孟小冬最著名的《搜孤救孤》,姚玉兰的《四郎探母》,讲述的就是历史名臣名将。舞台上扮演的阳刚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准则。
姚玉兰到了台湾以后,经常出入士林官邸,陪蒋氏夫妇每周去做礼拜。很喜欢京戏,但是他曾经说过:不回大陆,不进戏院。所以,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宋美龄会邀请夫人太太们,到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助兴,姚玉兰留下了一些参加蒋氏夫妇结婚纪念和生日Party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宋美龄拆开生日礼物,拆看层层精美包装后,里面的礼物是一个“痒痒挠”,引起了在场所有人哈哈大笑。宋美龄喜欢翡翠饰品,姚玉兰就把早年杜月笙给她的翡翠手镯,送给了蒋夫人;宋美龄在美国演讲,介绍中国社会时,特别讲到了杜夫人姚玉兰;后来宋美龄住在美国,给在台湾的姚玉兰寄来减肥降压保健品,并详细写明如何使用。
拆开生日礼物(痒痒挠)开怀大笑
长辈的行为会影响到晚辈。在香港,杜维善与林黛是中学同学,当时林黛还没有出道成名。有一次杜维善去码头接林黛,由于风浪或者其他原因,渡轮晚点了,杜先生在码头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等到,就空手回家了。孟小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杜先生,说:你答应去码头接人,就应该负责接到;一个女孩子在码头等候,多么不安全啊!杜先生对此记忆犹新。我想孟小冬说这样的话,就是要告诉杜先生:男子汉的承诺,就是要担当和兑现。还有,坊间传说杜月笙死后,毛主席曾经用杜月笙自己的话来评论,说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毛主席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呢?请大家在这本书里自己寻找答案吧!
与香港李北涛(右二)孙养农(左一)合影
最后,我想谈谈撰写杜先生口述历史的启发和收获。这本书是目前唯一一位杜家直系亲属口述成书的历史资料。雁过留声,杜月笙和杜家的故事依然很活跃,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评书戏曲里的说书弹唱、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演绎,甚至网络新媒体的八卦传闻,坊间一直热热闹闹地存在着。杜维善先生在《如是我闻》的自序中写道:“‘无法可说’:杜家百年风云,断壁残垣;而传奇旧事,流传不衰,诠释了‘是为说法’。流氓与大亨、黑帮与英雄、心病与义节、名伶与冬皇——对我父亲和杜家,如烟云‘到头一梦,万境皆空!’唯有杜氏陵园的松柏和藏书楼的残垣,呼应着坊间热度不减的故事传奇与遗产传承。”
杜月笙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孤儿,闯荡上海滩,成为名流大亨,开始贩毒,后来成为民族实业家和金融家。在抗战中,不失大节,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经济实力,为抗战作出贡献。同时,他酷爱京剧,最著名的就是杜氏祠堂落成,以及六十大寿的南北名角儿大汇演,募集善款,资助灾民。而姚玉兰和孟小冬,巾帼不让须眉、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她们在戏曲界的声誉与事业。再说杜维善先生收藏研究成果,家喻户晓。他曾先后七次,向故乡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00多枚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其中有的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体现了杜先生海外赤子的乡梓情深;还有杜维善亲自为两岸秘密传递书信,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我想这些故事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给现代人以精神上的启发:自强奋斗、为人处世、仗义行善乃至民族大义,都能从中读出感悟。
这本书的最后出版过程,正值疫情肆虐、全球化倒退的危难时节,世界将何去何从?人类怎样和平共处?这不仅考验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智慧,也关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无论是坊间流行的杜月笙语录和孟小冬的豪言壮语,还是杜维善捐献价值不菲的钱币,凡此表象背后,有什么可以“传承”的呢?章太炎讲到“德言行三不朽”的传统思想体现在哪里?
前不久,杜先生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在扫墓结束返回的路上听到网上募捐演唱会“Stay Home, Keep Hope”,听到了流行歌曲《Legends never die》——传奇不死!当冷酷和战争逼近时,人类绝不会失去信心和希望!我突然想到杜月笙临终时,讲的最后一句话:“大家有希望!”杜维善先生生前说:生命无常,人生如戏。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怀有希望,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努力唱好我们自己这场绝无仅有的人生大戏。
戴笠杜月笙陆京士合影1945年。心在吾兄,是陆京士在1961年整理杜月笙资料时在这张老照片下题写的说明,并赠送给杜维善先生
《我的父亲杜月笙暨杜府旧事》,杜维善口述,董存发撰稿,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7月出版,8月起在全国上市
用个俗套话说“十年磨一剑”,正好十个年头,每周都要拜访杜先生,简体版经过了六稿修改,繁体版也经历了六稿再改,但仍然有不足之处。由此亦可见,杜月笙和杜家在的上海滩以及后来的百年风云变幻历史中,那些惊心动魄和风光旖旎的过去,是多么丰富精彩,也是最难以说清的。
时下新技术多媒体滥觞,传统纸媒苦苦挣扎,信息和信息的碎片化,凸显书籍传播和保存知识智慧和精神的弥足珍贵,这本书简体和繁体版的印刷和发行,也经历着这样的挑战。然而,作为读书人,我坚信读者的慧眼和鼎力,希望大家从这部口述历史中感悟到“德言行”与不朽,从传奇故事中找到精神和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张艳
张大春VS莫言:繁体字,是正体字还是另一种简体字?
我们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小孩子要学习识字以备考试,大人们要使用文字进行表达,书法爱好者们要经常练字以修养身心,但我们真的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字吗?为什么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那么多的错愕与误会?为什么许多文字今天看来是如此玄奥不可解?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又隐藏了我们怎样的民族性格与命运?
1月13日,适逢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理想国邀请了莫言和张大春在北京郎园举办了一场对谈“见字,如见故人来”,他们从张大春新书《见字如来》中所提到的汉字出发,聊了许多与文字有关的故事。不过,与其说这是一场对话,不如说是一场考试,莫言不断发问,抛出一个又一个的汉字来让张大春接招。即使浸润汉字多年,也做过不少研究,张大春也被考得“满头大汗”。
张大春(左):作家,著有《鸡翎图》《四喜忧国》《大说谎家》《张大春的文学意见》等。莫言(右):作家,著有《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从《认得几个字》到《文章自在》到《见字如来》,作为小说家的张大春一直在写与字有关的故事。对他而言,文字不只是经史子集里的文本元素,也不只是表意、叙事、抒情、言志的工具,在时间的淬炼之下,文字联结了过去与当下之间鲜活的生命经验。
张大春特别关心关于人的来处和去处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字来到我们面前,被我们使用的过程,经历了非常长远的变化,甚至被扭曲。即使是原乡、本籍、住处、家这样的概念,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也是经历过很多变化的。
《见字如来》,张大春著,版本:理想国 | 天地出版社,2019年1月。
“原来自己很胆小”
在《见字如来》这本新书中,张大春用46篇文章讲述了46个汉字的身世来历。这些解字的内容原本来自张大春为《读者文摘》杂志所写的一个专栏“字词辨正”,数十年前作家梁实秋和林藜也曾开过这个专栏,但已中断许久。多年后,张大春重开此栏,不免有些忐忑,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编辑的邀请,他想,有那么多的人被语文学科的注解啊赏析啊搞得对汉字失去了兴趣,但也还有那么多的人对汉字的热爱始终未减,或许自己可以为文字的辨识教育略尽绵薄之力呢?
这个专栏每月出版一次,但张大春有时一年只写八九篇,写了四五年后,他想把它们集结起来做成一本书,可是出版者认为这本书不可能出版,因为不会有人感兴趣。如果真要诚心出版,不如加上一些自己在生活里所经历的故事。张大春听从了编者的意见,在每一篇解字文章之前,都加上了一段小铺垫,名曰“得胜头回”。这些故事多少和后文中所牵涉到的字符构造、用字意义、语词引申有关,有些故事甚至和张大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连。
张大春,绰号“大头春”,一向以“狂生”闻名,他自己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胆子很大、路子很野、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但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很胆小,很容易害怕、受到惊吓。如今,当他回头来看过去生命中的那些片段,他发觉原来自己并不是原先想象的那个人,不是他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个人。在这46个字里的隐秘缝隙里,隐藏着张大春情感中最为脆弱的部分。
他讲了一个书中的故事。童年的某个傍晚,他和一个小姐姐结伴回家,小姐姐为了吓他,就说鬼都是藏在砖头里的。那时,路两边都是砖头墙,张大春恐极,几乎是一路哭叫着跑回了家,耳边始终回荡着那个小姐姐的声音——“鬼是从砖头里面出来的”。后来那个小姐姐没有再讲类似的话,但张大春还是一直会想起。他觉得,太恐怖了。
这让张大春很是惊异。所以他觉得,通过这本书,他也翻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些隐藏的生命经验与记忆:
“在探讨或玩味这些字
(以及它们所建构出来的词组)
之时,我往往会回到最初学习或运用这些字、词的情境之中,那些在生命中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的光阴,那些被现实割据成散碎片段的记忆,那些明明不足以沉淀在回忆底部的飘忽念头,那些看似对人生之宏大面向了无影响的尘粉经验,也像是重新经历了一回。”张大春觉得,这些与自己的成长相关,也和所有人的成长相关。“我相信每个人在使用字的时候,如果停下来针对那个字做一番仔细的回想,说不定那个生命故事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有些感受也会和原先的感受有极大差异。”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很难再说成长,但是张大春回首过去五六十年间,有一些人生际遇,常常跟文字有一些密切的联系。有趣的是,我们使用这些字的时候,因为是工具性的使用,不论我们说什么话、表达什么思想、沟通什么样的概念,不论是书写或者是打字,不论是在宣纸还是信笺还是简讯上,这些个别的字并不会和我们直接发生生命的联系,可是当我们把个别的字拆开来,从原先的文本结构里抽离而出,我们也许会想起,自己认得这个字的生命阶段,或者,这个字曾经在生活的某个特殊时刻对自己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解字与写小说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见字如来》繁体版,张大春著,版本:中国台湾·新经典图文传播有限公司,2018年1月。
这本《见字如来》虽为解字之文,但读起来却又有些小说的快感。问起解字与写小说的界限与不同,张大春却谈起了相同之处。写小说的时候,他会让自己的想象力张扬一点,写散文的时候,有时也不免想把小说的笔法融进来,但是,关于文字这个事情,不能创造它的来历。两者是有相似性的,“怎么说呢,如果我们写小说是要有依据的话,比如说我还在写的一部长篇《大唐李白》,我写它的时候,尤其是对李白所使用的词句,每一句我都会去考察在李白的那个时代,大概就是公元701年到762年那个时期,这个词有没有出现过,有没有出现在大唐的土地上,如果没有出现,我就不会用这个词。”他举了词语“抬举”为例。“抬举”这个词在开元到天宝年间,并不是恭维的意思,而是借钱后所还的钱多给对方一点,现在叫“利息”,在唐代则叫“抬举”。
“所以考证这件事,你能说它是纯虚构吗?写小说的时候,你明明知道这是虚构的,但你仍然要本分地把所能尽的考证责任给尽到。所以,写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它的考察与解字是相似的。”
在一些电台节目里,张大春常常提到,人识别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趣味是需要一些努力、一些机缘的。在现场,有人问张大春:什么是趣味,是何种趣味支撑他在生活和学问里走到了今天?张大春回应,讲到所谓的“趣味”,中国的士大夫阶级,读了点书,做了点官,常常不免在他们人生的后半段写一些风花雪月的文章,也不期待自己的文字可以传世。在这种文字里面,多半就会讲究生命中某些属于“雅”的趣味。但是这些文章又似乎附载着许多大的生命情怀,甚至还包括关于天下的理念。
总之,中国的这个“趣”字,在士大夫阶层不断膨胀,在显现出个人怀抱之外还要加上一些这个阶层里所重视的文字的独特性,趣味的“趣”常常代表“独特性”。张大春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伟大,也没做过官,没有一点资格成为所谓的士大夫阶级。不过对他而言,每天在生活里能够有那么一点点跟前一天或者之前的很多天不一样的发现,就是所谓的“趣”了。《论语》有句话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如果在“日知其所无”的同时能够“日历其所无”’,这恐怕是人生之中,至少到目前阶段,最难得而且最幸福的趣味。
腊八说“粥”
当日适逢腊八节,张大春与莫言两人谈起了“粥”的种种,对其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说文解字”。
莫言:粥在山东话里还有一种读法叫“住”。
张大春:它是一个入声字,一般我们把入声字念成短促的去声,就是“住”,有点像居住的“住”。
莫言:“粥”的字形,两边是弓,中间是米,这有什么说法吗?
张大春:坦白说,我没有接触过。不过这个“弓”字应该是一个形状,跟我们真正知道的“弓”不是一回事。
莫言:我今天上午临时查了字典,下午就来为难他一下。
张大春:那个“粥”里的“弓”,不是真的射箭的“弓”。
莫言:但是康熙字典解释,双边是弓,弓是张开的意思,让米最大限度地张开。用什么方式?用熬、用水,米最大限度地张开就变成了粥。
张大春: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在那个“粥”下面放一个“锅”……当然我们今天不叫“锅”,叫“鬲”,这个“鬲”是隔天、隔壁的“隔”去掉耳朵边,念“lì”。
莫言:那是一个酒器?
张大春:不,是一个锅,煮的锅。这个锅里有米,外面看起来像弓,它其实应该是搅拌的动作,所以是一个大的“会意”。
莫言:这个字读“鬻”吧?卖官鬻爵。
张大春:就是买卖的“卖”。古代北方异族有一个民族“玁狁”
(yán yǔn)
。“
玁”是犬字边加一个严格的严,“狁”是犬字边加一个允许的允。“玁狁”也被称为“獯鬻”
(xūn yù)
。
莫言:是贪婪的猛兽?
张大春:“獯鬻”是一个族。“獯鬻”也好,“玁狁”也好,跟我们后来讲的匈奴有关。可是“狁”跟“粥”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个字的字根都是喝稀饭、煮稀饭的意思,只不过命名的时候已经跟原来的含义无关。
莫言:这个字的两个读音,我上午也查了一下字典。康熙字典说这个字是“之六切”,那应该读“粥”。如果这个“六”不读“六”
(liù)
,读“路”
(lù)
,那就是“住”。或者,“之六切”就是“住”。
张大春:“住”是从入声字改读成的现在的普通话。大概宋元以后,中原原来的中古音就消失了,入声字也不存在了,到了清代大概是最严重的。
莫言:这个字两个读音是不是跟“之六切”的“六”的本身读音有关?可以读“路”,也可以读“六”?
张大春:它就是读“住”。
莫言:如果它读“路”就是“住”,读“六”就是“粥”。
张大春:“粥”不是跟古音有关,而是近代音,有点像我们现在读的很多字,在满人入关以后,整个普通话改变,所以就变成现在的读音。
莫言:一个“粥”字就这么复杂,由“粥”字又引申到“狁”,由“狁”字又说到很多与匈奴有关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字。
张大春和莫言对“粥”的这番考证,稍有走神便有可能使人如堕云雾之中。事实上,即使爱解字者、懂解字者如张大春,也曾多次堕入迷障。在他念中学和大学的时候,梁实秋在《读者文摘》中文版开过一个专栏“字词辩证”,“字词辩证”每次都会刊登十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对的。答对三题是“劣”,答对五六题是“可”,答对七八题是“好”或者“佳”,全答对就是“优”。自张大春有印象以来,他从来没有得过“佳”,都是“可”或者是“劣”,他觉得“很受挫”。
从《见字如来》的“字”到《水浒传》的“鸟”
莫言感慨,汉字确实非常广博、如同大海,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斗胆说自己把所有汉字的来龙去脉、古音今音、古义今义、引申义全部理解了。张大春的书名叫《见字如来》,莫言特意去查了一下,又考起了张大春。
“字”的演变。字体来自象形字网。
莫言:“字”的本意是在房子里生孩子的意思?
张大春:“字”的本义是养育孩子。我们在很多文言文里都会看到,比如“字之”,并不是写这个字,而是养育这个人的意思。
莫言:也有怀孕的意思吧?
张大春:我想应该不是“孕”,因为他已经出生了,是这个房子里的一分子。
莫言:我们现在把它当作文字的“字”,跟养孩子根本不沾边?怎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张大春:有一种字的发声被称之为“假借”,这个假借常常有一种没有道理的来历。也就是说我们有这样一个读音,但是没有这样的字形。比如写字的“字”,我们有这个读音,没有字怎么办?只好向养孩子这个意义的字符借字形。有的文字学家认为,只要是假借的字,必定有意义的牵连。有的文字学家认为恰恰相反,借来的字只是借音,没有借它的意义。举个例子,“子朋西来”这几个字都是假借。以“西”为例,东西南北的西是指方向,这个字最早的时候,是上面一横,底下一个扁扁的圆形,两根直直的棍子来,是一个鸟巢,这个鸟巢为什么被借成了东西南北的“西”呢?很简单,因为鸟多数在树的西侧筑巢,如果在东侧筑巢,一大早太阳一晒,鸟就醒了。
有的文字学家认为,假借是基于这个音,借来这个字形并没有借它的义,所有意义上的关联都是附会的,都是枉争的。当然这又是一派说法。可是东西南北的“西”字很奇怪,它被借了两次,原来这个字是一个鸟巢,被东西南北的“西”借走之后,原来的“西”只好加一个“木”字旁,即“本字若为假借义所专,本字则另加形符以明本义”。所以我们看到木字边和东西南北的西组成的“栖”,就是指鸟巢。然而它又被借走了。我们说一个人很惊慌,很不从容,甚至有点惊恐、恐惧的时候怎么办?我们用“栖栖惶惶”。当“栖”被借走变成惊惶的意思,原来的“栖”只好另加声符以明本义。加了什么声符呢?娶妻生子的“妻”。我们现在写木字边加上一个妻子的妻,就是栖息
(棲息)
,就是鸟巢。
莫言:简化字是一个木,一个东西南北的西。
张大春:繁体字多了一道手续,简体字又回到了栖栖惶惶。
莫言:我突然想到高密县有好几个庄叫“窎庄”。这个“窎”字上面是洞穴的穴,下面是鸟。窎
(diào)
就是很辽远、很深邃的意思。
张大春:这个字我还没有见过,不过《水浒传》里有鸟字读“diǎo”,《水浒传》里说“嘴里淡出鸟来”,但是那个字不应该念“鸟”
(niǎo)
,而是念“diǎo”。当我们念diǎo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一点都没错,就是那个意思。
为什么司马迁说羊是凶狠的?
司马迁
莫言:在这本书里,你还讲到了“羊”。我联想到《史记》里面太史公讲项羽,叫“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但是在我们的常识里,羊是很善良、很软弱的,很多人研究为什么太史公说“狠如羊”。
张大春:你们的研究结果如何?
莫言:我想起我们老家有一个著名的讼棍,专门帮人打官司写状子,有很多围绕这个人的故事。有一年,一个人到邻居家的麦田里去放羊,邻居很不高兴,就找到这个人,让他代写状纸。他写的是“羊啃麦苗,四蹄乱刨,鼻子一哧呼,连根就拔。”递到县里,县太爷说,这羊啃麦苗那么狠,连麦苗的根都了,罚银十两,打四十大板回去。那人不服,找人重新写了一张状纸,是“三九寒天,冻地赛砖,铁镐都刨不动,羊鼻怎么掀?”县太爷看了觉得也有道理。
张大春:意思就是说,他否认或者否定了原先诉讼的事实。
莫言:对,但是“羊”确实吃东西还是很贪婪的,而且羊对草原的破坏是很严重的,如果一片草地载畜量太过的话,这个地方马上就会沙漠化。而且野山羊能爬树,如果树上没有树叶,它会把树皮啃得干干净净。有人研究所谓的“狠如羊”,就是羊对环境破坏的狠劲,不知道你认可不认可这个?
张大春:我只能学习。的确,很多我们表面上看来或者在一般的文本里认为无害的可爱的动物,或者是其他的象征符号,验诸于科学和事实,往往跟我们在文本里尤其是传奇、神话、童话故事所接触到的不同。特别是动物,比如猪的笨,或者是猫头鹰的博学,这些看起来都是文化造成的,而未必是科学的。
这也牵扯到另外一个可以谈的问题,中国人做学问从古到今都有一个很固执的、相信天经地义的习惯,如果在字源学上找到依据,我们的好奇心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大概知道世事的答案有文字作为基础,中国人特别敬惜文字。但是字源学不是科学,而是博物的,我们今天讲“博物”两个字,在中国的学问里大概指的是那些散碎的、自然界的某些名物所带来的、甚至是不重要的知识。中国有很多博物学家,西晋的张华,南宋的洪迈,以及写《梦溪笔谈》的沈括。
明万历商濬精刻本《梦溪笔谈》内页。
这些博物学家,有些时候他们所传递的讯息也未必符合今天所谓的自然知识,它们符合的往往是神话、传奇。博物学家应该带来的是正确的知识吗?不,他带来的是一方书塾所培养出来的传说。有时候我们从文字里面截取到的那些觉得满意的答案,未必真的是科学。
莫言:我看蒲松龄讲“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也是从太史公那里过来的,很多字词的意思也是来自生活,是古人经过观察得出的。
张大春:是的。刚才你讲羊,羊有多么狠呢?台湾小孩常说,狼来了,猜一种水果,就是杨桃。羊来了,猜一种水果,就是草莓,意思是草没了。杨桃、草莓,尤其是草莓,似乎是影射出羊够狠的习性。
汉字中,关于怕的字比不怕的字更多
莫言:讲讲“勇敢”吧,你尤其讲到齐庄公赶车出行,看到一个螳螂举着臂,齐庄公吓着赶快礼让道路说惹不起你。
张大春:我特别觉得奇特的一点是,我去查各种不同的字典、辞典,包括大陆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关于“勇敢”这个情态或者概念到底有多少字。我发觉在中国字里“勇”就一个字,“敢”也一个字,除了“勇”和“敢”好像没有类似表现这种情态的字。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畏、惧、恐、怖,害怕的字很多,不害怕的字很少。老实说,在那篇文章里我没有答案,我觉得好像汉字不一定是要鼓舞人变得勇敢,大致上中国人的性格里面,可能真的并不鼓励勇。只要讲到勇,常常不平和,或者不够三思。即使连“果敢”这样积极的词,也往往在使用上有比较多的语句,其实是不鼓励、甚至是希望人不要那么果敢那么莽撞的。所以中国的民族性也从它的词语分布可以约略看得出来。
莫言:这个可以展开很多话题,我在读的时候联想到《史记·淮阴侯列传》的韩信,他当年到处要饭吃的落魄时候,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最后成就他的大业。如果他当年没有忍下胯下之辱,可能就被人捅死,没有后来那些战功了。博尔赫斯的小说里也写过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个人非常冷静,别人当面用各种最难听的语言侮辱他、蔑视他、骂他,而且挑衅的人手持刀刃,把刀柄递给他。这个人只是喝啤酒,不理睬。所有人都瞧不起这个人,觉得是窝囊废。但是后来这个人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勇敢,变成一个战斗英雄,这可能和韩信有点像。
张大春:我正好有不一样的解释,对韩信有不同理解。过去都视韩信为猛将,除了胯下之辱以及报漂母之恩,在韩信的个人生命史上,我们没有看到其他任何一个显著表现他究竟有怎样性格的故事。对他的描述最多是在《史记》里面,不是讲他的勇敢,而是他的演讲术。
他是一个非常会讲话的人。《诗经》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叙述:刘邦问他,冠英、周博他们能带多少人?韩信说大概几百人。谁谁谁能带多少人?大概几千人。这些人带兵的能力他都能看得出来。刘邦立刻说你能带多少人?这就留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我们今天还常常讲的话。刘邦不服气,问韩信那我呢?韩信就说,我是将兵之才,你是将将之才,是率领将军们的。这话一说完,刘邦就舒服了。
莫言:马屁拍得很高级。
张大春:所以我们再回头去看《淮阴侯列传》,或者透过其他《史记》侧写的篇章看描述韩信作战的情节,他极能鼓舞士卒,能够让他的士兵发挥极大的精神战斗力。萧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刘邦重用韩信,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号召士卒。他口才一定很好,也许到了今天,他会变成名嘴或者网红。但在那个时代,只有萧何能够看出他的能力。我的判断是韩信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战役“夏阳一战”,虽然在历史上记名于韩信之下,但真正立下这个功劳的是他背后的影子武士,不是靠韩信的勇敢或者作战的战术成功的,而是靠对于天下地理知识的掌握,那个人其实是背后的萧何。换言之,我的一个历史观察,韩信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将军,他是一个影子武士。
国产电视剧《楚汉传奇》(2012)剧中人物“萧何”。
繁体字是正体字还是另一种简体字?
张大春:我们顺便讲讲简体字、繁体字。眼泪的泪,它原本是形声字,三点水加上一个暴戾的戾,右边这个戾就是它的读音,当然有的文字学家认为,这个戾纯粹是表音,没有表义的功能。但是我相信暴戾和眼泪一定有意义上的联想关系,哪怕不是正解。左边加上三点水的这个“淚”,它的造字原则是形声字,等它变成简化字以后,变成三点水加上一个目,目是眼睛,它就变成会意字,眼睛的水。所以简化字并不是没有造字规矩。
倒过来看,有人强调这不是繁体字,是正体字。我认为说成正体字也有问题,繁体字也是简化的结果,我们如果对照小篆、大篆,那么楷书里视之为正体的很多字都是简化字。只要讲草字部,一般的字典是六画,它跟竹字不一样。无论现在多么坚持写繁体字或者视繁体字为正体字的人,当他写“草”这个字的时候,他一定是一横两直,或是两横两直。
莫言:也有人单独把草字头当成草字来用。
张大春:对,这就变成简化字的草。可是繁体字的草仍是已经简化的结果。我们现在如果仔细搜求,很多繁体字都是简化字,甚至很多繁体字的简化就是利用书法里的行书字或者是草书字来形成现在的简体。所以长期以来很多简繁争论,我总觉得不是太有必要,多见几遍,认识熟了,多交几个繁体朋友或者简体朋友,我觉得也挺好。
莫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演变追求快捷,肯定是一以贯之的,从甲骨文、篆书一直到后来的草书,肯定是追求速度,有它的规律可循。
张大春:对,字的简化一般都希望更方便的流通,或者更快速的书写,更有效率的去表达。但问题是,现在是电脑,我希望有一种中文电脑能够有时候打出来是繁体,有时候打出来是简体,这样简繁就不会再争了,而且我认为简繁相互之间沟通认识的机会会更多。
整理:新京报记者 杨司奇
编辑:西西
校对:翟永军
姓杜的朋友们关注下,330年前康熙年间《杜氏家谱》手抄孤本被发现
河北省南宫市王道寨乡孝昌村一户杜姓村民家中,珍藏着一册清代康熙年间《杜氏家谱》手抄孤本。这本家谱始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明节,虽历经330年的风雨沧桑,但保存依旧较为完整。
据了解,新发现的《杜氏家谱》为线装手抄本,封皮为蓝色布皮,册计103页红格宣纸。家谱虽然因年代久远显得破旧泛黄,却依然无法掩饰小楷字体的端庄秀丽。族谱序中描述了明永乐三年杜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南宫孝昌村的经过,记录了明代崇祯年间陕西澄城令杜国渐,曾参与纂修《大清律》的清代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读杜镇,以及清代翰林杜庆元等杜氏名人。
南宫市文保所负责人温世佳说,《杜氏家谱》经鉴定确系古迹,由族谱序、目录、世系、字辈谱等部分组成,先后于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年、二十四年三次重修。其中,族谱目录共分为八卷,按照乾门、坎门、艮门、震门、巽门、离门、坤门、兑门八门进行设置。
温世佳介绍,《杜氏家谱》记载了当时的地理、环境、民俗等,对研究冀南地区以及南宫迁民历史和民俗民风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