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祥裕:追忆十五年前在京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经历
“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
------ 追忆十五年前在北京香山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一段经历
曾祥裕 曾海亮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曾作为演讲者参加过央视的《开讲啦》,现场阐述了对“风水”的认识,并指出其曾阻止了韩国申遗。
我看过这一节目,王其亨说, “风水”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景观建筑学。最初嘛,一直到汉代,到唐代叫地理学。这个就是“风水"”的主体。它要考察的是地理环境、生态,建筑和山水的对话,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对话。
看完《开讲啦》这一精彩访谈, 我感叹在中国学界能够本着学术良知说真话的专家,当属王其亨。
由此我想起十五年前我与王其亨教授相识相交的一段经历。
2008年秋天,我曾荣幸被上古传承(北京)文化传播中心聘为讲课嘉宾,到北京香山为企业家养生培训班讲课,正巧遇也来讲课的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著名建筑 专家王其亨,这让我欣喜不已,因为王其亨是我心目中敬仰的风水理论家。他的《风水理论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初第一本涉及风水领域的开禁之书,当时风行海内外,成为海内外不少爱好者学习中国风水的入门书。
我很兴奋,能有机会与大师亲密接触一回,真是难得的机遇。 课余,我们与久仰的王教授接触对话,得到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谈及赣州风水,他点头称赞说,唐代国师杨筠松避难于赣州,在赣州传承风水文化,开创了中国形势派风水,并将高深的风水从服务于皇亲国 戚转向为平民百姓服务,立下了不朽功劳。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这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并表示有时间要来风水名城赣州考察杨公风水。至于现在不少地方搞风水申遗,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要认真严谨,不可商业炒作。
王教授人随和, 很能侃,从中国古代风水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当下中国研究现状,从国外风水热到 风水申遗 ;.......其说到精彩处常开怀大笑。
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凉风习习。
记得当时在场有人问道:“如何看待有人视风水为迷信的现象?”王教授应声答道:“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建筑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王老师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 为何现在风水是国外吃香,国内受非议呢?”“风水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选择环境和处理环境的学问,其中不少作法与当今时兴的生态建筑学相吻合,国外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有的人不懂风水和中医也好发议论,这叫无知者无畏。真是可笑可悲!但是他们的谬论,不足以阻挡中国风水的发展!有的中国人有数典忘祖的恶习,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懂得珍惜,不加辨别,就乱打棍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灾难,不知多少文物遭遇灭顶之灾!现在国外研究风水热正在升温,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于是倒逼有关部门持宽容之态允许风水研究从冷宫中重见天日!”
王教授在讲话中例举了北京古建筑等事例,论证了中国风水所具有的科学唯物内涵。他说,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室外夜色中谈了近四个小时,天气有点凉,旁边有人提醒王教授要加衣不要感冒了,他说不冷,继续着他的话题,在谈话中他引经据典,随手拈来,显示了他的国学功底深厚。
有人问他为何这么了解中国历史,他说此生酷爱读书,家中藏书万卷,在年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整天钻进古书堆中饱览史书,知道了鲜为人知的史事。
他对现在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风水学术会议,没有学术味,而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出售所谓“风水大师”、“易经大师”虚名来谋取钱财的现象,加以抨击。他告诫同仁,作为一个风水研究和实践者,首先要心静如水,不要心浮气燥,要端正学习态度,多读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以致用,不要满足一知半解,更不可以假乱真,华而不实,甚至以假术骗人谋利。
十五年前我们在北京与王教授的一番关于风水和古建筑等方面推心置腹的对话,让我受益不浅,
十五后我又看了《开讲啦》对王教授的精彩访谈, 让我回味无穷。
阅读 39
分享收藏
1在看
写留言
曾祥裕:追忆十五年前在京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经历
“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
------ 追忆十五年前在北京香山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一段经历
曾祥裕 曾海亮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曾作为演讲者参加过央视的《开讲啦》,现场阐述了对“风水”的认识,并指出其曾阻止了韩国申遗。
我看过这一节目,王其亨说, “风水”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景观建筑学。最初嘛,一直到汉代,到唐代叫地理学。这个就是“风水"”的主体。它要考察的是地理环境、生态,建筑和山水的对话,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对话。
看完《开讲啦》这一精彩访谈, 我感叹在中国学界能够本着学术良知说真话的专家,当属王其亨。
由此我想起十五年前我与王其亨教授相识相交的一段经历。
2008年秋天,我曾荣幸被上古传承(北京)文化传播中心聘为讲课嘉宾,到北京香山为企业家养生培训班讲课,正巧遇也来讲课的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著名建筑 专家王其亨,这让我欣喜不已,因为王其亨是我心目中敬仰的风水理论家。他的《风水理论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初第一本涉及风水领域的开禁之书,当时风行海内外,成为海内外不少爱好者学习中国风水的入门书。
我很兴奋,能有机会与大师亲密接触一回,真是难得的机遇。 课余,我们与久仰的王教授接触对话,得到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谈及赣州风水,他点头称赞说,唐代国师杨筠松避难于赣州,在赣州传承风水文化,开创了中国形势派风水,并将高深的风水从服务于皇亲国 戚转向为平民百姓服务,立下了不朽功劳。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这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并表示有时间要来风水名城赣州考察杨公风水。至于现在不少地方搞风水申遗,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要认真严谨,不可商业炒作。
王教授人随和, 很能侃,从中国古代风水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当下中国研究现状,从国外风水热到 风水申遗 ;.......其说到精彩处常开怀大笑。
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凉风习习。
记得当时在场有人问道:“如何看待有人视风水为迷信的现象?”王教授应声答道:“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建筑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王老师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 为何现在风水是国外吃香,国内受非议呢?”“风水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选择环境和处理环境的学问,其中不少作法与当今时兴的生态建筑学相吻合,国外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有的人不懂风水和中医也好发议论,这叫无知者无畏。真是可笑可悲!但是他们的谬论,不足以阻挡中国风水的发展!有的中国人有数典忘祖的恶习,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懂得珍惜,不加辨别,就乱打棍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灾难,不知多少文物遭遇灭顶之灾!现在国外研究风水热正在升温,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于是倒逼有关部门持宽容之态允许风水研究从冷宫中重见天日!”
王教授在讲话中例举了北京古建筑等事例,论证了中国风水所具有的科学唯物内涵。他说,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室外夜色中谈了近四个小时,天气有点凉,旁边有人提醒王教授要加衣不要感冒了,他说不冷,继续着他的话题,在谈话中他引经据典,随手拈来,显示了他的国学功底深厚。
有人问他为何这么了解中国历史,他说此生酷爱读书,家中藏书万卷,在年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整天钻进古书堆中饱览史书,知道了鲜为人知的史事。
他对现在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风水学术会议,没有学术味,而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出售所谓“风水大师”、“易经大师”虚名来谋取钱财的现象,加以抨击。他告诫同仁,作为一个风水研究和实践者,首先要心静如水,不要心浮气燥,要端正学习态度,多读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以致用,不要满足一知半解,更不可以假乱真,华而不实,甚至以假术骗人谋利。
十五年前我们在北京与王教授的一番关于风水和古建筑等方面推心置腹的对话,让我受益不浅,
十五后我又看了《开讲啦》对王教授的精彩访谈, 让我回味无穷。
阅读 39
分享收藏
1在看
写留言
曾祥裕:追忆十五年前在京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经历
“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
------ 追忆十五年前在北京香山与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邂逅的一段经历
曾祥裕 曾海亮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其亨曾作为演讲者参加过央视的《开讲啦》,现场阐述了对“风水”的认识,并指出其曾阻止了韩国申遗。
我看过这一节目,王其亨说, “风水”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景观建筑学。最初嘛,一直到汉代,到唐代叫地理学。这个就是“风水"”的主体。它要考察的是地理环境、生态,建筑和山水的对话,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对话。
看完《开讲啦》这一精彩访谈, 我感叹在中国学界能够本着学术良知说真话的专家,当属王其亨。
由此我想起十五年前我与王其亨教授相识相交的一段经历。
2008年秋天,我曾荣幸被上古传承(北京)文化传播中心聘为讲课嘉宾,到北京香山为企业家养生培训班讲课,正巧遇也来讲课的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著名建筑 专家王其亨,这让我欣喜不已,因为王其亨是我心目中敬仰的风水理论家。他的《风水理论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初第一本涉及风水领域的开禁之书,当时风行海内外,成为海内外不少爱好者学习中国风水的入门书。
我很兴奋,能有机会与大师亲密接触一回,真是难得的机遇。 课余,我们与久仰的王教授接触对话,得到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谈及赣州风水,他点头称赞说,唐代国师杨筠松避难于赣州,在赣州传承风水文化,开创了中国形势派风水,并将高深的风水从服务于皇亲国 戚转向为平民百姓服务,立下了不朽功劳。
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这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深入发掘, 发扬光大,并表示有时间要来风水名城赣州考察杨公风水。至于现在不少地方搞风水申遗,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要认真严谨,不可商业炒作。
王教授人随和, 很能侃,从中国古代风水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当下中国研究现状,从国外风水热到 风水申遗 ;.......其说到精彩处常开怀大笑。
此时,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凉风习习。
记得当时在场有人问道:“如何看待有人视风水为迷信的现象?”王教授应声答道:“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建筑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王老师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 为何现在风水是国外吃香,国内受非议呢?”“风水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选择环境和处理环境的学问,其中不少作法与当今时兴的生态建筑学相吻合,国外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有的人不懂风水和中医也好发议论,这叫无知者无畏。真是可笑可悲!但是他们的谬论,不足以阻挡中国风水的发展!有的中国人有数典忘祖的恶习,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懂得珍惜,不加辨别,就乱打棍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灾难,不知多少文物遭遇灭顶之灾!现在国外研究风水热正在升温,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于是倒逼有关部门持宽容之态允许风水研究从冷宫中重见天日!”
王教授在讲话中例举了北京古建筑等事例,论证了中国风水所具有的科学唯物内涵。他说,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室外夜色中谈了近四个小时,天气有点凉,旁边有人提醒王教授要加衣不要感冒了,他说不冷,继续着他的话题,在谈话中他引经据典,随手拈来,显示了他的国学功底深厚。
有人问他为何这么了解中国历史,他说此生酷爱读书,家中藏书万卷,在年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整天钻进古书堆中饱览史书,知道了鲜为人知的史事。
他对现在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风水学术会议,没有学术味,而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出售所谓“风水大师”、“易经大师”虚名来谋取钱财的现象,加以抨击。他告诫同仁,作为一个风水研究和实践者,首先要心静如水,不要心浮气燥,要端正学习态度,多读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以致用,不要满足一知半解,更不可以假乱真,华而不实,甚至以假术骗人谋利。
十五年前我们在北京与王教授的一番关于风水和古建筑等方面推心置腹的对话,让我受益不浅,
十五后我又看了《开讲啦》对王教授的精彩访谈, 让我回味无穷。
阅读 39
分享收藏
1在看
写留言
有幸邀请赣州杨公风水大师曾祥裕老师莅临指点迷津
曾老师浸淫风水数十载,门下弟子数百。传承杨公风水,弘扬堪舆文化。
曾祥裕率弟子北方之行探究盛京三陵风水玄机
探究盛京三陵之一:
考察大清皇帝祖陵 龙兴之地的地理环境
曾祥裕 曾海亮
曾祥裕率弟子北方之行,目标就是探访盛京三陵风水玄机。
首站新宾之行考察“永陵”, 这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清皇室把永陵视为“兆基帝业钦龙兴”之地,所以清代祭陵非常频繁,每年大祭六次,小祭二十四次,几乎终年香火不断。从公元1682年到1892年,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九次亲到永陵谒祖巡幸,使永陵谒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典制。
永陵是东北著名的清代“关外三陵”之首,有“关外第一陵”之称,也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建筑。1963年,永陵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文物管理所。永陵于2004年7月2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位于新宾永陵镇西北一公里处。此地群山环绕、草木葱郁,“启运山”宛若一条探头藏尾的巨龙,横陈于陵寝身后;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他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临河而驻,独有万水朝宗之感,在群山众水的映衬下别有一番庄严。
永陵建于明末清初,原名“兴京陵”。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努尔哈赤选定了桥山之阳、草仓河迤西的一片平阔之地,动工为其祖辈修建陵寝。清天聪8年(1634年)称兴京陵,顺治8年(1651年)改称兴京陵山为启运山,设管理该陵的陵寝官员和兵丁。顺治16年(1659年)尊称兴京陵为永陵,并加派守护官员。康熙九年(1670年),设永陵总管衙门及永陵八旗旗署。康熙11年(1672年)设永陵掌关防衙门、掌关防官、副关防官兼内管领、副官防官兼尚膳正、尚茶副、尚膳副和笔贴式等,具体掌理陵区各项有关事宜。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皇家建筑体现尊贵。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启运殿是永陵的主体建筑。整个陵寝占地1.1万余平方米。永陵与沈阳福陵、昭陵并称为“关外三陵”。
我们进入正红门后,整个陵区一目了然,它由前院、方城、宝城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四座神功圣德碑亭映入眼帘,按中长次幼、左长右少次序,分别立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德皇帝”神功圣德碑亭四座,碑高六点一二米(含碑座),同时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洋洋数千言碑文,均是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
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门称为“启运门”,东西有照壁相对,入门正中是永陵的正殿——启运殿,它是祭祀拜谒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大殿建在长方形月台之上,殿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四门八窗。殿内有四座大暖阁,阁内设有宝床;四座小暖阁,每阁之内供奉有两块神牌,阁前有八个龙凤宝座,四张五供案桌。
启运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楹,西配殿前有焚帛炉一座。绕过启运殿便是宝城,俗称"月牙城"或"坟院"。 "兴祖"宝顶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数十丈,荫庇数亩,枝干洁屈,状若神龙。
我们上了台阶看到一个山坡平台处
后排有三个坟墓,中间为努尔哈赤曾祖父坟,左侧为其爷坟,右侧为其父坟,中间为一树。离平台下几个码头处有两个坟墓,是其大爷和叔叔的坟墓。全是土包,没有竖碑没有墓座和墓拱,素面朝天,不封不竖。
清山祖的坟墓素面朝天,不封不竖
同行人说,坟中的这棵树是神树。传说努尔哈赤一天在这里要住店,他身上背着他父亲的肩胛骨(满族风俗),店家一看十分忌讳,就撵他出去,他来到永陵的这个位置,将肩胛骨放到一棵大树上,回去住店,第二天清晨回到大树旁,发现肩胛骨和大树长在一起,他拿起斧子砍树,结果大树竟然流出鲜血,他感到十分新奇,因此就找到一位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向他诠释这种现象,说到你要飞黄成达了,如果你在这里开展你的事业,你和你的后代将有12代能够成为皇帝,努尔哈赤听从了风水先生的话,就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功之后将自己祖父、父亲、叔叔等等葬在这个地方,这些庙宇和其他皇家陵墓不同的是这里的龙很多不是飞龙,而是坐龙,形象和狗有些相似 。
前面说的那棵大树也是在溥仪做皇帝期间一个雷电劈倒了,当时慈禧太后听说此事,也是大惊失色,慌忙令手下扶正大树,可是大树随着清王朝一起消失灭亡,现在是后人载的一棵小树,全当是象征意义,而且小树一直就长不大,长到一定程度就死掉,可以说很是神奇。
由于这里的地理环境是两段山脉中夹着一条苏子河,因此传说引起一段顺口溜“两山夹一杠,辈辈是皇上,两山夹一沟,辈辈出小偷”。其实,这就是说穴葬在龙脉上,才有生气,才能护荫后人发达。
考察这皇陵还发现有趣的数字玄机。说来神奇的是,“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12里。位于后方的坐山有12个山头,陵宫恰好位于其中。前方的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12里。
12这个数字象征着清朝12代皇帝,而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12相吻合。
玄而又玄的是永陵后山有十二星峰中,中间三个星峰最高,此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嘉庆以后,清朝逐渐衰落;最后一个星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第十二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
清朝皇家风水必有过人之处。我们细细考察山水形势:
其龙祖为长白山,龙祖从东北转北再转东南逶迤而行,;永陵龙前呼后拥,龙行有如巨浪蜂拥,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气势非凡。
祖陵入首龙呈金水连珠帐,穴星正顶下脉,到山脚现孩儿脑,开口吐唇,左右龙虎均称,结为巨龙含珠之穴。
我们站在陵墓前放眼远方,明堂开阔,秀峰罗列。前面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他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四周群山朝拱,众水朝宗,前方若百官朝揖。
左边青龙蜿蜒,右边凤山翔舞,午方烟筒山,巍峨而雄伟。寅方天马星秀,禄马贵人方秀砂耸起。清顺治朝钦天监杜如予评为"天下第一福地",不愧是皇家风水之宝地。
但此天下第一福地也非十全十美。
清永陵形峦右前方的烟囱山巍然屹立,独胜一方。而青龙砂低而短,白虎砂高而长,但白虎砂显得斜走。
坟墓封土不立碑,其坐度分金不能确定,后人只能根据特定山水环境推测墓内骨灰盒为坐子向午或兼壬,也有推测为亥兼壬……
由此看来,决定一个环境风水效应的因素并非一个,而是涉及到天运山运人运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