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四大书院(江西四大书院是指哪四大书院)

(寻味中华丨文博)嵩阳书院:古韵悠悠,文风不息

中新社郑州9月19日电 题:嵩阳书院:古韵悠悠,文风不息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暑期,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阳书院,迎来一波又一波研学团队,他们在这里观大唐碑、绕泮池纪念孔子、站在“二程(即程颢、程颐)”手植槐树下聆听“程门立雪”的典故。

嵩阳书院,因坐落在中岳嵩山的阳面而得名,与河南应天府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8月7日,河南登封,游客参观嵩阳书院。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拾级而上,松柏参天,鸟鸣幽幽,整座书院甚是清雅静谧。曾游历于此的乾隆皇帝赋诗赞叹,“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一踏进书院,便能感受到这里书香四溢。院内两棵4500年历史的古柏树,仿若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古老书院的起落兴衰。时光流转千年,如今,嵩阳书院里的书声,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又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中国书院史上,嵩阳书院以历史悠久、名家荟萃著称。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称嵩阳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长期致力于嵩山文化研究的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历史上这里曾是佛、道、儒活动场所,“三教合流”文化圣地,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更名为嵩阳书院。

8月7日,河南登封,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内4500年树龄的古柏。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现存的嵩阳书院主体建筑于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由五进院落组成,殿堂廊房五百余间,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藏书楼等建筑,其布局与古代书院三项职责——“讲学、供祀、藏书”密切相关。

宫嵩涛介绍,嵩阳书院设立之时,正值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全国及各州县均设立有官学。与官学不同,嵩阳书院则是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学校,专门邀请有威望的学者前来授课,招收的学生也具有相应知识水平。

8月7日,河南登封,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内4500年树龄的古柏。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尤其在宋代,嵩阳书院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场所,名家云集,盛极一时。

据史料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程颢、程颐、司马光、杨时、韩维、朱熹等人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其中,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二人曾在此讲学长达十余年,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正是在此完成。

“这些名儒的讲学活动,使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宫嵩涛如是说。

灰砖黛瓦,木菱花窗,碑刻林立,古树参天……千百年之后,当学子后生们立于嵩阳书院“高山仰止”牌坊下回望历史,无不对那些在此授业解惑的先贤肃然起敬。

2010年,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2012年起,“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曾连续多年将会址设在嵩阳书院,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学者在此论道,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中国实践。

9月15日,河南登封,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大唐碑。 中新社发 李新华 摄

近年来,中国各地研学活动持续升温。嵩阳书院相继开展了“开笔礼”“入泮礼”“嵩山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和国学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国学文化。如今的嵩阳书院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千年文风不息。

“嵩阳书院作为讲学研究场所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它始终坚持开放、创新,不仅传授儒学经典,还引导学生进行治国经邦实践,特别注重学生行为道德的培养。”宫嵩涛认为,嵩阳书院顺应时代潮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古老的教学模式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仍有借鉴意义。(完)

上饶无人问津的古书院,古代江西四大名校,因一颗树火遍朋友圈

在上饶滨江路步行天桥,一眼就瞅见信江对岸,黄金山下银杏婆娑,染黄了半个信江书院。弥漫在书院里的那片明黄,如同暖风拂过这不太寒冷的冬天,使得整个饶城朋友圈沸扬起来。

秋冬交替时,是银杏最美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满脑子都是树树秋声、山山寒色银杏漫舞的画面。无数次想过说走就走,去云南腾冲银杏村,去浙江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去走遍旅游圈那些最美银杏观赏地。

看宝宝们朋友圈晒出书院银杏打卡照,去那赏银杏不用车票、门票既可抵达,瞬间心动不已。周末天公作美,晴暖宜人,扛起相机直奔信江书院。

信江书院位于上饶水南街口书院路边,坐落在黄金山上,交通非常便捷,是上饶书院文化的地标性建筑。院子竹林前,正萌萌哒走着一身着汉服的小姑娘,样子可爱极了。孩子母亲挺文艺,进古书院岂能离开汉服?

逛信江书院之前,还是先来说说它的前世今生。上饶信江书院,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旧称曲江书院、钟灵讲院、书院,乾隆四十六年始称信江书院,清末时改为广兴中学堂。据说,这株银杏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

解放后,信江书院还曾经是上饶一中、上饶县中、上饶师范旧址所在地,说不定小萌娃妈妈,便是从这里毕业老师的学生。书院路上还有上饶医专老校址,偶遇这位古装女子,便是来自温州的医学小女生,满满的书卷气。

一百多年前种植的这株银杏,高大雄伟枝叶繁茂,笑在秋风中,与岁月共荣枯。每到深秋的那一抹惊艳,美得这么不像话。

在阳光照透下,银杏叶连绵灿烂,不仅在空中涂抹明艳秋色,满地黄叶银杏“雨”,也是如诗如画如梦似幻。

高耸的魁星阁、钟灵台,是同治五年(1866年),知府钟世桢重修院舍时加建。钦佩古代这些尊崇教育,有情怀有远见的官员,信江书院从清康熙三十三年创建旧称"曲江书院"时起,每一次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知府们的身影。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府周錞元修葺、改名"钟灵讲院",聘请教师讲学,成为广信府的最高学府。乾隆八年(1743年),知府陈世增认为书舍太少,难容众多学生,于是增设教室80余间,作楼以祀朱子,改为"书院"。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府康基渊改名"信江书院”,拓建青云阁、凌云精舍、文汇轩、万锦书屋、一榻轩,中道亭、四照亭、半山亭,并广植松竹,修筑围墙,规模大为改观。

嘉庆十五年(1810年),知府王赓言集资购西偏民房35间,设乐育堂、近思堂,改建斗山阁、五星堂、蒙泉亭、青云别墅、亦乐堂、问月亭及夕秀亭等,道光间三度修葺。

旧时的信江书院,在历任知府的改造下,逐渐成为富有山水情趣的文化园林,既是聚书、著书、藏书、聚徒讲学的学堂,又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聚会宴游的雅集首选地。信江书院和鹅湖书院、叠山书院等同属名头响亮的江西四大古书院 ,是古代江西四大名校。

沿续文脉,承继道统的书院制度解体后,屹立于黄金山上300年的信江书院,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山光水色、林木深秀的上饶城,有千年书院文化的润物化雨,文脉绵延,斯文不灭,吸引着陆羽、辛弃疾等名人学士流连于此。

这位来自温州的姑娘,平日学业里尽是采药、制药粉和山楂丸,可钟灵台前一袭古装,一柄折扇,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红墙翠竹疏影,骨子里的书卷气和文艺范,便荡漾开来了。

文友弱水三千带着帅气聪明的儿子,来银杏树下找作文灵感。活泼好动的男孩,却对相机摄影门道极感兴趣,揿完快门还不忘评论一番。

寂静书院花窗青瓦,雕梁画栋,茂林修竹,风雅别致,流淌着洪荒的古意。银杏婆娑,以不食人间烟火的静气,干练,内敛,傲岸,俊美,立于信江之滨,铺展着信江书院文脉绵延,人文荟萃,名播远近,独领风骚的靓丽生命底色。

一道荣光带碧山,江西这座由皇帝赐名的书院,还是著名的私办书院

江西自古尊师重道,书院云集,鼎盛时期有1000多所,尤以白鹿洞书院领冠中华。同时,能够在中国书院史上崭露头角、占得一席之位的更为比比皆是。

其中有一座名气虽不抵白鹿洞、白鹭洲、鹅湖书院,但其鼎盛时,曾与白鹿洞书院齐过名,放眼其所在城市的历来所办的几十所书院之中,它都足以是佼佼者。

皇帝为它赐名,朱熹曾讲经赋诗于此,更传闻它的旁边即是雷焕掘宝剑之处......它就是被诗赞为“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度云关......”的丰城龙光书院。

无论是从它的建造还是近900年的办学历史来看,龙光书院,都有着足以不朽的一面,其中也透着无限神秘感。

历史悠久,龙光书院显龙光

一说到“龙光”,想必你也会不自觉吟出《滕王阁序》里的那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没错,王勃笔下的这句正与江西丰城有关。所谓“龙光”即宝剑之光,所谓“徐孺”即东汉名士“徐孺子”豫章南昌人(今丰城人),而说到“龙光”自然离不开丰城与宝剑的故事。

丰城别称“剑邑”,其境域为春秋干将莫邪雌雄宝剑藏地,《滕王阁》中所借用的典故正是此。

相传,当年雷焕夜观天象,探知“豫章丰城,於独紫气”,于是以县令之名,挖狱基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是夜,监舍上空紫气尽失,掘剑之处路陷为池,宽数丈,深数米,称为“剑池”。自此,剑邑丰城,名动天下。及至唐代,诗人王勃更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赞誉此地。

在王勃写下《滕王阁序》的四百多年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富商陈瑞从外地迁居荣塘,第一件事就是创立荣塘义学,而义学所落之地便是宝剑之所。

明陈廷章《龙光书院事实》曰:“吾祖荣湖应龙公於宋大观丁亥,立书院于古丰县治之上榜,晋令雷孔章(雷焕)掘剑之侧。剑池之名鸣天下,览山水之胜,有志以立义学,以诲乡邑及四方之来学者......

此义学便是龙光书院的前身,只是此时还并不叫做“龙光书院”。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陈瑞之子陈自俛“走东鲁孔庙脱真圣像归祀书院”,不辞劳苦去山东曲阜孔庙请来了孔子圣像归祀书院。

龙光书院旧址

而此举却感动了宋高宗赵构,他因义学坐落于晋时雷焕掘狱基得宝剑之地,唐代王勃又在《滕王阁序》中用“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来形容丰城宝剑,故而赐书匾额称此义学为“龙光书院”。

自此便开创了龙光书院从两宋之际至今近900年的办学历史。

在办学与兴盛的过程中,龙光书院曾名声大噪,甚至有一时间与白鹿洞等书院齐名,可想当时之鼎盛。

在这个过程中,龙光书院的访者、讲学者自历代以来也是络绎不绝,并收获了不少文人大儒、理学名家的赞誉与墨宝。

诸如:朱熹就曾被应邀来此设坛执经,这在龙光书院的文脉谱系上,算是一个值得夸耀的段落。

3个多月的龙光执经,他不但设坛施教,而且著书立说。这些既有存留至今的“朱子洗墨池”和“圣道中天”题匾为证,更有《心广堂记》和《龙光书院》诗赋为据。

赋《龙光书院》诗赞云:“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度云关;树浮空翠名村坞,泉落飞虹泻石湾;赤岭豹栖朝气隐,剑潭龙起夜光寒;咿唔何处经年韵,多在湖东乔木间。”

再如,明甘惟寅对此作有“荣塘烟雨”“塔埠云涛”、“剑池夜月”、“山寺晨钟”、“三汉鱼火”、“长秆稻田”、“荣塘落雁”、“古道鸣驺”八景诗文,反映当时书院胜景之一斑。

除此之外,还有元代书法家、史学家、文学家欧阳玄等等。

时至元代,龙光书院进一步扩大规模,使“龙光书院自度创立甚丽”,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书院。

但好景不长,龙光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历经过焚毁。至元末年,“红巾贼肆掠乡村,书院焚毁,吾逃者不可胜数。”连孔子像也不幸毁下地战火。明洪武二年(1369)陈熙诚偕侄且元及良策、良篪等二十六人,捐资重建。

即使在清乾隆至光绪年间,也进一步得以修缮,但龙光书院始终未能达到之前的规模。而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书院再次遭到破坏,直至2008年经历一次比较完整的重建修缮,才得以呈现现如今的模样。

还有一点可惜的是,即使龙光书院在丰城历史长河中鳞次栉比的35所书院中要数佼佼者,也是比较早期创建的书院之一,但八九百年的光阴之下,龙光书院空置时间较长,即使有过空前的繁盛,但至今所知之人还是甚少。

有过遗憾也有过落寞,历史的长河却记住了它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所承载的荣光碧山,我想时隔数百年,再吟诵出“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度云关”,一定也能让人对它的荣光与崇高表以深深的致敬。

几度恢弘,一道荣光带碧山

龙光书院的历史是漫长的,漫长得见证了剑邑之城人文与教育的发展,也见证了这城里翻天覆地的岁月变化。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西南部荣塘镇境内的龙光书院,作为宋代著名的私办书院,它萃神剑精华,得天地灵气,其办学之早,时间之长,得人之胜,名气之大,总得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代著名学者、甘肃礼县知县甘兴仁作《龙光书院》赞之曰:“龙光海内争传颂,院落巍巍齐鹿洞;去后几百年,想见风流千古韵”。

它虽然屡毁屡兴,但目前仍然屹立在丰城市荣塘中学内,并被收入1994年出版的《中国书院史》和1996年出版的《中国书院辞典》。

细数它曾经的规模,那也是值得让人骄傲一会的事。

龙光书院曾有的荣光,也让它的规模显得比较特殊。其建筑风格,具有四合院布局的特点。

院落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进。中轴线上,首为大门,上石匾嵌有据考证为元代书法家、史学家、文学家欧阳玄书写的“龙光书院”四个字,长2米,高0.5米,今仍存。

中为圣殿,置先师孔子圣像;后为六经楼,藏经书3000余册;之后为仰止堂。院内东西两翼,前有左右庑;中两侧为讲堂、设衣亭、客馆、花台、读书室、会膳堂(12间)、心广堂(文明堂)等建筑物,均属砖木结构。

院内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四周红墙环抱。院外附属建筑有山寺、望光亭、剑光祠、晚晴斋、仓廒(储粮之处)等,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约等于38亩)。

若是再进一步追究它当年繁盛时的规模,可想而知,那种恢弘之气定能更加突出。

当然,时光荏苒,龙光书院也逃不过岁月的摧残,人为、空置、年久等等,总有一丝沧桑弥漫其中。

当我们踏入书院之时,即使书院早已重修至新,但依旧能够凭着空间与穿越时间的想象,它的鼎盛恢弘,以及曾经的书声琅琅都能一一映衬于心中。

留于心中的还有这次书院之行的印象,有收获这背后历史的充足,也有对于书院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的感叹。

有时候旅行或者探访就是这样,有些地方,刻意去游历,一生也只此一回吧,认真踏入其中,又能看清更真实的模样。而有些地方,哪怕是误入其中,也能收获更不一样的旅行所知吧。

所知所想之时,收获一段历史的过程,也会带着敬意与感谢,对龙光书院是这样,对这座以“剑邑”为名的古城也是如此。

只是但愿,今后世人皆能知“龙光射牛斗之墟”出自丰城,也能知龙光书院始于剑邑,即使辉煌已去,依旧一道荣光带碧山。

我是『楚秋』,我为您讲述江西,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江西##头条带你游江西##宜春头条##丰城##江西风景独好#

江西书院甲天下,江西有哪些著名的书院?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人们常说,江南出才子。

这个江南,理应包括,今天的江西。

据研究,江西在唐代出进士97人,宋代出进士5861人,元代出进士290人,明代出进士3338人,清代出进士2050人。

至于书院,江西历史上的书院,大大小小,多达数千座,其中,不乏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等著名的古代书院。

从古代书院、进士和状元的数量来看,江西在历朝历代,在全国来说,都名列前茅,甚至拔得头筹,特别是书院的数量、创建历史、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举足轻重,高峰期,集中于两宋时期,文风之盛,独一无二,故而,人称“江西书院甲天下”。

那么,江西都有哪些著名的书院呢?

江西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这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书院,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不仅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确切说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该书院,创建于南唐,属于当时朝廷设立的国学,即庐山国学。

宋代时,朱熹来到这里,重建书院,亲自讲学,一时间,书院名扬天下,成为了读书人的圣地,其影响,沿袭至清初,堪称文化摇篮。

再说白鹭洲书院,这是南宋时所创的书院,位于江西吉安白鹭洲,白鹭洲是一片江中绿洲,洲上绿荫,江中碧水,引来白鹭成群,宋时在洲上建书院,因洲得名。

正因为,创建了白鹭洲书院,吉安(古称庐陵),才有了“江南望郡”和“文章礼仪之邦”的美誉,庐陵文化之盛,令人叹服,出现了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一大批名人,从唐至清,先后出了18位状元,仅次于江苏的苏州,至于进士,多达2823人,为全国之冠,故而,当地有“隔河两宰相,五里状元乡”之说。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市铅山县境内,宋代朱熹、陆九渊、陆九龄等人,均在此讲学,朝廷命名为“文宗书院”,明代重建,改称“鹅湖书院”,现在的书院建筑,主要是清朝所建,当时的名臣李光地,为其作《重修鹅湖书院记》,以示纪念和重视。

豫章书院位于江西南昌,汉初,这里为豫章郡,故而,南昌别名豫章,据说豫章书院,乃是汉时豫章罗氏后人所建,创办于南宋时期,到清朝时,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大型书院之一。

不同于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和鹅湖书院,豫章书院的发展,还遍及全国各地,出现了广东豫章书院、贵州豫章书院等等,类似于今天的分校。

其它书院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不胜枚举,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朱熹的影响,现在保存下来的书院,大约几十座,比如上饶的信江书院、戈阳的叠山书院、东乡的问渠书院、金溪的仰山书院、遂川的燕山书院、丰城的龙光书院、吉水的朗山书院、兴国的潋江书院等等。

古代,书院是人才的摇篮,书院文化是江西地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江西青年才俊,读书热情高,崇文风气盛,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江西的书院,也成为了行业标杆,人称“江西书院甲天下”,实至名归!

欢迎关注旅游风物志

江西这座书院,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江西九江,因长江九条支流在此地汇聚并流入鄱阳湖而得名,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素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图画”之美称。很多游客只知道九江有闻名中外的庐山、浔阳楼等名胜古迹,却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的白鹿洞书院。

庐山,以其秀美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沉积著称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美誉。历史上,共有3500多位文人写下了16000多首有关庐山的诗词,而作为庐山的一部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白鹿洞书院,就坐落在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的环山公路27号。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它发端于唐代、成熟于宋代,一般由名儒乡绅私家创办,以聚徒讲授儒家学说,研究学问为主。宋代至清代,书院和朱子理学一道担起“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对开启民智、推广儒学和培养人才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传播的摇篮。

据记载,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开元四年(940年),1000多年来,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直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时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方得以兴盛。朱熹还为书院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作为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开创了书院制度化与书院理学一体化的格局。

整个书院依山傍水而建,前有清清溪水,后有庐山依偎,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沿贯道溪串联分布,风光如画。值得一提的是,白鹿洞书院还拥有三千亩山林,老师经常带着学生们走进山中,在山环水抱中讲学。

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殿内石墙上镶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与普通文庙的大成殿相比,这座歇山重檐的殿宇青瓦粉墙,翼角高翅,既恢弘庄严又颇具清雅淡泊之气,与周围的石桥、亭台、古道、溪流、清泉、树林相映生辉。

白鹿洞书院的名称,来自于其所在的山峰环合似洞,而不是书院中的这个鹿洞,因为这里最初是没有洞的。据《白鹿洞志》记载:“初,鹿洞有名无洞。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并雕刻了一只石鹿置于洞中。”这尊跪式石鹿也成为书院仅存的明代遗物。

由于书院选址远离市区,可以让读书人心无旁骛,专心研究学问,这也使其成为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书院南面的木牌坊上,记录着唐宋至明清时期江西省的11000余名进士名单,其中包括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陈三立等精英奇才。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朝廷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1988年,白鹿洞书院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124/1697208337363231.html
上一篇:灯笼名称大全(中秋手工灯笼名称大全)
下一篇:龙今年多少岁(龙今年多少岁2023)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