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年的记忆中,走过人生
每年过年的时候,过去几十年所过的年,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
1983年开始的春晚已经走过40年,如果从记事时候开始算起,我的春节记忆也差不多走过40年。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要做的事,于是年的故事,也随着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形式。回顾一下,差不多10年一个分水岭吧!人生,又有多少个10年呢?就在这一个个10年中,我们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年走向中年,从中年走向老年。剩余年月的过年形式,我已经在自己的父母辈身上看到了。
《圣经》诗篇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在年的故事中走过,数算神的恩典,也愿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70、80年代:年少时代的年,和家乡的吃有关
2014年春节前,我们报纸出过一个“年的故事”专题,编辑部的每个小伙伴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过年故事。我写的是三门过年的往事。这些习俗基本是我18岁之前呆在三门的记忆,多半也和吃有关。
中国人注重吃,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和吃有关,春节更是如此。虽然现在我们有太多可以吃的东西,年俗里的吃也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永远是一生美好的回忆。
三门“年的故事”,详见后面的文章。
90年代:青年时代的年,孤独迷茫
1992年,我大学毕业。1993年,姐姐结婚。
姐姐结婚后的这一年春节,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清晰的画面,我清晰地记着,我和母亲两个人除夕守岁的样子。那是多么孤单凄清的夜晚,我拖着地,酸楚地想着,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伴了。
1995年春节,杭州的老陈到三门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家也有了新成员。按照三门人过年的传统,姐姐和我们正月初一一起爬南山,一家四口团圆,似乎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光景。
此后几年,我在工作上颠沛流离,但过年的时候,总要回到三门家中。老陈擅长厨艺,每次过年前他先回到三门,吩咐我放假回去时,去解放路的毛巾厂巷子里,买几只杀好的呆头鸭带回三门。因为杭州人认为呆头鸭肉多肥嫩,是春节的一道好菜。那时候,年夜饭做菜的主厨,自然是老陈。
虽然能吃现成的年夜饭,但那时候回三门,母亲有了新家,姐姐出嫁,似乎感觉自己是个外人。我的灵魂孤独无依。
2000以后:中青年时代的年,带着孩子三代同堂
2000年,母亲退休了,搬到杭州居住。我也终于稳定下来,找到最长情的单位,有了自己的房子。
2001年,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2002年的春节,在我的脑海里又是一个不会忘记的画面。那个除夕夜,在杭州老妈这里吃年夜饭,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望着外面升腾的绚烂烟火,让她观看。其实她的视力还没法看到那么远的场景,耳朵也应该保护起来,不要听这么剧烈的声音,但这是她生命里的第一个春节,我那么急切地想让她认识这个世界。
2003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回三门过年。这一年,姐姐带着孩子去了美国。此后,我们一家三口到妈妈这里吃年夜饭,雷打不动。基本都是老陈主厨,他会把年三十晚上要烧的菜,写在一张单子上,贴在冰箱上,笑眯眯地告诉我们,这是陈氏年夜饭。这些菜都是搭配好的杭州人吃的年夜饭菜肴:虾鱼露鸡、爆春笋、马兰头、烧黄鱼、白切鸡、老鸭煲、湖蟹、春卷等。
老陈的哲学是,做人做人,就是要吃,要做。吃当然是第一位的,吃好才能做好。
2010年以后:中年时代的年,我们成为年夜饭的主力军
老陈老了,2013年开始,他有了轻度的老年痴呆,生命也开始慢慢停顿下来,不再喜欢做菜。做年夜饭的任务,开始落到妈妈和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老陈的女儿继承了他的厨艺,烧得一手好菜。老陈不再烧年夜饭以后,她的三口之家开始和我们一起过除夕,三户家庭,倒也热热闹闹。
她会把烧好的菜或者搭配好的菜带过来,做几个拿手菜。妈妈也做几个拿手菜。我呢,负责带自己做的台州麦焦过来。
我们凑在一起过年二九,年三十晚上,大家各自过。就这样又过了十来年。
2020年以后:我们也成了空巢老人
孩子很快长大了,2019年暑假,孩子出国读预科,2020年的春节就在国外度过。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成了空巢老人。
我们依然到妈妈这里过年二九,老陈的女儿一家也一起来。三代同堂,我的孩子不在,老陈女儿的孩子开始工作,吃年夜饭便有点像例行公事。妈妈对这顿年夜饭也不再那么热心了。
2021年的年一过,老陈去了养老院。这一年,在养老院、医院、护理院辗转多次,疫情之下的医院和护理院也动不动实行封闭管理,就像我们周日的礼拜,动不动暂停。当礼拜暂停的时候,也就是不能探望老陈的时候。
2022年的年夜饭,老陈首次缺席。三户家庭的聚会,也就散了。孩子们有的读大学,有的在工作,他们各自成为大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们两个空巢老人,在年三十晚上,陪着妈妈吃了一顿三个人的年夜饭。菜很简单,我依然做了麦焦带过去。麦焦皮是孩子爸爸在菜场买的,比春卷皮略大一些。我给老同事带了几张尝尝,他说煎过的麦焦有点像杭州的葱包烩儿,这是身形太迷你的缘故。我想他如果看过三门正宗的大麦焦,就不会如此说了吧。
朋友老黄一看我晒出的五个菜:菜头丝炖五花肉、炒猪肝、炒荷兰豆、莴苣笋炒鸡蛋丝、炒香干丝、绿豆芽炒粉干,就说这是临海特色。他是黄岩人,黄岩人的配菜是茭白丝炒豆芽、炒黄鳝、炒卤肉,没有猪肝等。三门的配菜则有海带丝等海鲜……整个台州的麦焦配菜都有一些差异,而灵魂底菜是菜头丝,也就是萝卜丝,这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年夜饭,和以前一样,会持续差不多10年吧!
一代人所过的年,和上一代人毕竟是有差别的,这是社会的变迁。虽然差不多10年是一个大变化,但家人在一起过年,是不会改变的。这是中国人永远保持的仪式感。
三门:无法割舍的故土18岁去天津读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台州沿海的小县城三门长大。虽然父母的老家分别在台州的黄岩和临海,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三门也已经没什么亲戚,但那里之于我就像母体一样。每年我总要回去几次,看看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看看渐渐变老的长辈们。
麦焦 逢节必吃
现在说起三门,最有名的应该是青蟹,但在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梭子蟹。县城海游也只有几条主要街道,从这头到那头,全凭走路,一会儿工夫就到。
三门最有名、最家常的美食,非麦焦莫属,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也一定会吃。麦焦在天台叫食饼筒,在临海叫麦油子。做这种美食其实非常费力,需要准备大大圆圆的麦焦皮。那时能干的主妇们会在家里用大大的平底鏊盘摊麦焦皮,需要把面粉调成糊状,然后用手抓一小把调好的面粉,摊在鏊盘上,一圈一圈地抹,转眼间一张薄薄的麦焦皮就揭锅了。这绝对是个技术活,皮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这样麦焦咬起来才有韧劲,而一张饼皮的韧劲关系到整筒麦焦的味道。我眼里的巧手妈妈也摊不了一张好的麦焦皮,一直选择到菜场里专门卖麦焦皮的大嫂大妈那里买。当然,现在大部分当地人都选择买现成的麦焦皮。
麦焦皮置办好了,更重头的工作是做菜。一般需要准备十多道菜,常见的有菜头丝炖红烧肉、米粉干、蛋丝、芹菜炒肉丝、煎豆腐块、绿豆芽、芋头、土豆丝等,地道的三门人通常还会放海带丝、豆面等,我们家做麦焦使用的还是临海习俗,海鲜通常不放。
这些菜炒好以后,盛放在十多个碗里,把麦焦皮平摊在桌面上,然后一家人围着桌子,每道菜分别夹一点,一层层地叠在麦焦皮上,想吃得多一点的人会把菜垒得老高,然后把麦焦皮卷起来。一筒包好的麦焦看上去白白胖胖非常喜人,一口咬下去回味无穷。记得小时候我最多可以吃三筒包得严严实实的麦焦,包小一点的话,吃5筒是完全没问题的。
三门人爱吃麦焦,只要碰到节日或有客人都会准备麦焦。吃好了后菜有剩下怎么办?把剩下的麦焦皮全部包完!所以饼皮可以剩,菜不能留,这样吃完饭后往往会有一排排包好的麦焦出现。下顿饭时,把麦焦放鏊盘锅里煎一煎,油不能放太多,当皮变得金黄金黄的时候,麦焦咬起来就嘎嘣脆,吃起来是另外一种味道。
和麦焦齐名的还有台州的麦饼。很多小吃店都会卖麦饼,品种有土豆麦饼、咸菜麦饼、鲜肉麦饼、梅干菜麦饼、苔菜麦饼等。我妈做得最多的是土豆麦饼,把面揉好,揪一小块用手捏成小圆饼,把做好的土豆肉泥塞进去,包好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圆圆的大饼,然后在锅里放少量油,把麦饼放在锅里煎到两边都呈金黄色就OK。在我女儿眼里,外婆做的土豆麦饼是最好吃的,每回都边吃边学着用三门话赞叹“好cho”!
打糖板和讨糟羹 童年的快乐记忆
在孩子眼里,过年总有吃不完的东西。年前印象最深最开心的事是跟着大人去打糖板。那时我们到一位姓高的专门做糖板的人家去做炒米糖和芝麻糖。把准备好的原料带去,看着他们煮好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糖影(番薯糖或蔗糖融化成的糖汁),把原料倒入搅拌,然后捞起来放在一块巨大的台板上,用工具压平整,趁热切成一块块,等冷却了,我和姐姐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装在大袋子里带回家。
除了糖板和番薯膏片需要请别人加工,别的年货父母基本亲力亲为,比如买来肠衣,套上啤酒瓶口,然后往里面灌香肠;或者做熏鱼、酱肉……当它们被一串串地挂在阳台上时,年味就更加重了。
在台州,十四比十五更热闹。十四晚上台州人必吃糟羹。糟羹相传是戚继光抗倭时当地老百姓做的。甜糟羹是在煮沸的开水里加入番薯粉,再加入葡萄、荸荠、红枣、莲子、桂圆、小糯米圆等。咸糟羹则是在烧开的水里加入米粉,慢慢调成糊状后加入炒熟的芥菜丝、肉丝、冬笋丝、鲜蛏子、油泡粒、川豆板等,一碗碗盛好后再撒点花生仁,就更加香气扑鼻了。
十四晚上,孩子们会拿着碗啊罐啊家家户户去讨糟羹。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敲着盆啊罐啊走街串巷,打打闹闹中,不同风味的糟羹吃到了,玩也玩够了,这个年也差不多过完了。
我总觉得,美食是一种家乡的味道,是小时候深入骨髓的外婆和妈妈的味道。当你在异乡品尝故乡的美食,就已经失去意义了;当你和不在那里长大的人说起故乡的美食,他们是无法体会它们在你生命中的意义的。
上门拜年 不能丢却的传统
年三十晚上,妈妈会给我们姐俩准备好全套新衣,放在枕头旁。大年初一一早,穿上新衣服,全家人去爬三门的南山。在三门过完年,初三之后我们会分别到父母的老家临海和黄岩给长辈拜年。那意味着可以拿压岁钱了!外公会给5块钱10块钱(那可是70年代),小孩们拿着小板凳象征性地跪一跪,老人们就乐开了花。
那时外婆家住的是农村的道地,就是七八户人家的房子连成一个圈,中间是天井式的院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家家户户走动非常方便,可惜现在都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失去了江南老宅的味道。
老妈退休搬到杭州后,我们回台州老家的次数变少了。但每年总要回去,一回到那里,儿时的记忆就如小人书般一幕幕闪现,带我回到了童年。
随着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拜年的方式也一年年地变化着,由上门拜年改为打电话、发短信、上论坛、刷微博、发微信……明年不知道又会以什么新的形式进行拜年?不管怎么变迁,我始终相信,最奢侈的拜年是像小时候那样,到长辈、亲朋好友家里,大家不再埋头看着手机,主人烧一碗热腾腾的桂圆鸡子茶,端出各种好吃的,大家聊聊家常,说说近况,彼此的距离会变得更近。
诗篇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小洋楼,媒体人
图书《恋恋韩情》(合著)《韩碟》《美国游记》《我不是娱记》《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作者
今日头条号“小洋楼杭州":/d/file/gt/2024-02/gkvue5a1nd3 id="在年的记忆中,走过人生">在年的记忆中,走过人生
每年过年的时候,过去几十年所过的年,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
1983年开始的春晚已经走过40年,如果从记事时候开始算起,我的春节记忆也差不多走过40年。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要做的事,于是年的故事,也随着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形式。回顾一下,差不多10年一个分水岭吧!人生,又有多少个10年呢?就在这一个个10年中,我们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年走向中年,从中年走向老年。剩余年月的过年形式,我已经在自己的父母辈身上看到了。
《圣经》诗篇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在年的故事中走过,数算神的恩典,也愿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70、80年代:年少时代的年,和家乡的吃有关
2014年春节前,我们报纸出过一个“年的故事”专题,编辑部的每个小伙伴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过年故事。我写的是三门过年的往事。这些习俗基本是我18岁之前呆在三门的记忆,多半也和吃有关。
中国人注重吃,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和吃有关,春节更是如此。虽然现在我们有太多可以吃的东西,年俗里的吃也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永远是一生美好的回忆。
三门“年的故事”,详见后面的文章。
90年代:青年时代的年,孤独迷茫
1992年,我大学毕业。1993年,姐姐结婚。
姐姐结婚后的这一年春节,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清晰的画面,我清晰地记着,我和母亲两个人除夕守岁的样子。那是多么孤单凄清的夜晚,我拖着地,酸楚地想着,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伴了。
1995年春节,杭州的老陈到三门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家也有了新成员。按照三门人过年的传统,姐姐和我们正月初一一起爬南山,一家四口团圆,似乎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光景。
此后几年,我在工作上颠沛流离,但过年的时候,总要回到三门家中。老陈擅长厨艺,每次过年前他先回到三门,吩咐我放假回去时,去解放路的毛巾厂巷子里,买几只杀好的呆头鸭带回三门。因为杭州人认为呆头鸭肉多肥嫩,是春节的一道好菜。那时候,年夜饭做菜的主厨,自然是老陈。
虽然能吃现成的年夜饭,但那时候回三门,母亲有了新家,姐姐出嫁,似乎感觉自己是个外人。我的灵魂孤独无依。
2000以后:中青年时代的年,带着孩子三代同堂
2000年,母亲退休了,搬到杭州居住。我也终于稳定下来,找到最长情的单位,有了自己的房子。
2001年,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2002年的春节,在我的脑海里又是一个不会忘记的画面。那个除夕夜,在杭州老妈这里吃年夜饭,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望着外面升腾的绚烂烟火,让她观看。其实她的视力还没法看到那么远的场景,耳朵也应该保护起来,不要听这么剧烈的声音,但这是她生命里的第一个春节,我那么急切地想让她认识这个世界。
2003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回三门过年。这一年,姐姐带着孩子去了美国。此后,我们一家三口到妈妈这里吃年夜饭,雷打不动。基本都是老陈主厨,他会把年三十晚上要烧的菜,写在一张单子上,贴在冰箱上,笑眯眯地告诉我们,这是陈氏年夜饭。这些菜都是搭配好的杭州人吃的年夜饭菜肴:虾鱼露鸡、爆春笋、马兰头、烧黄鱼、白切鸡、老鸭煲、湖蟹、春卷等。
老陈的哲学是,做人做人,就是要吃,要做。吃当然是第一位的,吃好才能做好。
2010年以后:中年时代的年,我们成为年夜饭的主力军
老陈老了,2013年开始,他有了轻度的老年痴呆,生命也开始慢慢停顿下来,不再喜欢做菜。做年夜饭的任务,开始落到妈妈和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老陈的女儿继承了他的厨艺,烧得一手好菜。老陈不再烧年夜饭以后,她的三口之家开始和我们一起过除夕,三户家庭,倒也热热闹闹。
她会把烧好的菜或者搭配好的菜带过来,做几个拿手菜。妈妈也做几个拿手菜。我呢,负责带自己做的台州麦焦过来。
我们凑在一起过年二九,年三十晚上,大家各自过。就这样又过了十来年。
2020年以后:我们也成了空巢老人
孩子很快长大了,2019年暑假,孩子出国读预科,2020年的春节就在国外度过。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成了空巢老人。
我们依然到妈妈这里过年二九,老陈的女儿一家也一起来。三代同堂,我的孩子不在,老陈女儿的孩子开始工作,吃年夜饭便有点像例行公事。妈妈对这顿年夜饭也不再那么热心了。
2021年的年一过,老陈去了养老院。这一年,在养老院、医院、护理院辗转多次,疫情之下的医院和护理院也动不动实行封闭管理,就像我们周日的礼拜,动不动暂停。当礼拜暂停的时候,也就是不能探望老陈的时候。
2022年的年夜饭,老陈首次缺席。三户家庭的聚会,也就散了。孩子们有的读大学,有的在工作,他们各自成为大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们两个空巢老人,在年三十晚上,陪着妈妈吃了一顿三个人的年夜饭。菜很简单,我依然做了麦焦带过去。麦焦皮是孩子爸爸在菜场买的,比春卷皮略大一些。我给老同事带了几张尝尝,他说煎过的麦焦有点像杭州的葱包烩儿,这是身形太迷你的缘故。我想他如果看过三门正宗的大麦焦,就不会如此说了吧。
朋友老黄一看我晒出的五个菜:菜头丝炖五花肉、炒猪肝、炒荷兰豆、莴苣笋炒鸡蛋丝、炒香干丝、绿豆芽炒粉干,就说这是临海特色。他是黄岩人,黄岩人的配菜是茭白丝炒豆芽、炒黄鳝、炒卤肉,没有猪肝等。三门的配菜则有海带丝等海鲜……整个台州的麦焦配菜都有一些差异,而灵魂底菜是菜头丝,也就是萝卜丝,这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年夜饭,和以前一样,会持续差不多10年吧!
一代人所过的年,和上一代人毕竟是有差别的,这是社会的变迁。虽然差不多10年是一个大变化,但家人在一起过年,是不会改变的。这是中国人永远保持的仪式感。
三门:无法割舍的故土18岁去天津读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台州沿海的小县城三门长大。虽然父母的老家分别在台州的黄岩和临海,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三门也已经没什么亲戚,但那里之于我就像母体一样。每年我总要回去几次,看看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看看渐渐变老的长辈们。
麦焦 逢节必吃
现在说起三门,最有名的应该是青蟹,但在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梭子蟹。县城海游也只有几条主要街道,从这头到那头,全凭走路,一会儿工夫就到。
三门最有名、最家常的美食,非麦焦莫属,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也一定会吃。麦焦在天台叫食饼筒,在临海叫麦油子。做这种美食其实非常费力,需要准备大大圆圆的麦焦皮。那时能干的主妇们会在家里用大大的平底鏊盘摊麦焦皮,需要把面粉调成糊状,然后用手抓一小把调好的面粉,摊在鏊盘上,一圈一圈地抹,转眼间一张薄薄的麦焦皮就揭锅了。这绝对是个技术活,皮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这样麦焦咬起来才有韧劲,而一张饼皮的韧劲关系到整筒麦焦的味道。我眼里的巧手妈妈也摊不了一张好的麦焦皮,一直选择到菜场里专门卖麦焦皮的大嫂大妈那里买。当然,现在大部分当地人都选择买现成的麦焦皮。
麦焦皮置办好了,更重头的工作是做菜。一般需要准备十多道菜,常见的有菜头丝炖红烧肉、米粉干、蛋丝、芹菜炒肉丝、煎豆腐块、绿豆芽、芋头、土豆丝等,地道的三门人通常还会放海带丝、豆面等,我们家做麦焦使用的还是临海习俗,海鲜通常不放。
这些菜炒好以后,盛放在十多个碗里,把麦焦皮平摊在桌面上,然后一家人围着桌子,每道菜分别夹一点,一层层地叠在麦焦皮上,想吃得多一点的人会把菜垒得老高,然后把麦焦皮卷起来。一筒包好的麦焦看上去白白胖胖非常喜人,一口咬下去回味无穷。记得小时候我最多可以吃三筒包得严严实实的麦焦,包小一点的话,吃5筒是完全没问题的。
三门人爱吃麦焦,只要碰到节日或有客人都会准备麦焦。吃好了后菜有剩下怎么办?把剩下的麦焦皮全部包完!所以饼皮可以剩,菜不能留,这样吃完饭后往往会有一排排包好的麦焦出现。下顿饭时,把麦焦放鏊盘锅里煎一煎,油不能放太多,当皮变得金黄金黄的时候,麦焦咬起来就嘎嘣脆,吃起来是另外一种味道。
和麦焦齐名的还有台州的麦饼。很多小吃店都会卖麦饼,品种有土豆麦饼、咸菜麦饼、鲜肉麦饼、梅干菜麦饼、苔菜麦饼等。我妈做得最多的是土豆麦饼,把面揉好,揪一小块用手捏成小圆饼,把做好的土豆肉泥塞进去,包好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圆圆的大饼,然后在锅里放少量油,把麦饼放在锅里煎到两边都呈金黄色就OK。在我女儿眼里,外婆做的土豆麦饼是最好吃的,每回都边吃边学着用三门话赞叹“好cho”!
打糖板和讨糟羹 童年的快乐记忆
在孩子眼里,过年总有吃不完的东西。年前印象最深最开心的事是跟着大人去打糖板。那时我们到一位姓高的专门做糖板的人家去做炒米糖和芝麻糖。把准备好的原料带去,看着他们煮好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糖影(番薯糖或蔗糖融化成的糖汁),把原料倒入搅拌,然后捞起来放在一块巨大的台板上,用工具压平整,趁热切成一块块,等冷却了,我和姐姐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装在大袋子里带回家。
除了糖板和番薯膏片需要请别人加工,别的年货父母基本亲力亲为,比如买来肠衣,套上啤酒瓶口,然后往里面灌香肠;或者做熏鱼、酱肉……当它们被一串串地挂在阳台上时,年味就更加重了。
在台州,十四比十五更热闹。十四晚上台州人必吃糟羹。糟羹相传是戚继光抗倭时当地老百姓做的。甜糟羹是在煮沸的开水里加入番薯粉,再加入葡萄、荸荠、红枣、莲子、桂圆、小糯米圆等。咸糟羹则是在烧开的水里加入米粉,慢慢调成糊状后加入炒熟的芥菜丝、肉丝、冬笋丝、鲜蛏子、油泡粒、川豆板等,一碗碗盛好后再撒点花生仁,就更加香气扑鼻了。
十四晚上,孩子们会拿着碗啊罐啊家家户户去讨糟羹。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敲着盆啊罐啊走街串巷,打打闹闹中,不同风味的糟羹吃到了,玩也玩够了,这个年也差不多过完了。
我总觉得,美食是一种家乡的味道,是小时候深入骨髓的外婆和妈妈的味道。当你在异乡品尝故乡的美食,就已经失去意义了;当你和不在那里长大的人说起故乡的美食,他们是无法体会它们在你生命中的意义的。
上门拜年 不能丢却的传统
年三十晚上,妈妈会给我们姐俩准备好全套新衣,放在枕头旁。大年初一一早,穿上新衣服,全家人去爬三门的南山。在三门过完年,初三之后我们会分别到父母的老家临海和黄岩给长辈拜年。那意味着可以拿压岁钱了!外公会给5块钱10块钱(那可是70年代),小孩们拿着小板凳象征性地跪一跪,老人们就乐开了花。
那时外婆家住的是农村的道地,就是七八户人家的房子连成一个圈,中间是天井式的院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家家户户走动非常方便,可惜现在都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失去了江南老宅的味道。
老妈退休搬到杭州后,我们回台州老家的次数变少了。但每年总要回去,一回到那里,儿时的记忆就如小人书般一幕幕闪现,带我回到了童年。
随着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拜年的方式也一年年地变化着,由上门拜年改为打电话、发短信、上论坛、刷微博、发微信……明年不知道又会以什么新的形式进行拜年?不管怎么变迁,我始终相信,最奢侈的拜年是像小时候那样,到长辈、亲朋好友家里,大家不再埋头看着手机,主人烧一碗热腾腾的桂圆鸡子茶,端出各种好吃的,大家聊聊家常,说说近况,彼此的距离会变得更近。
诗篇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小洋楼,媒体人
图书《恋恋韩情》(合著)《韩碟》《美国游记》《我不是娱记》《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作者
今日头条号“小洋楼杭州":/d/file/gt/2024-02/1glk053a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