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街地名概述
药灵山睡美人
龙狮舞盛世 嘉玲焕新颜
小街镇国土面积120.5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98个自然村,主要居住着汉、回、苗、彝四个民族,总人口近7万人。
小街,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代繁衍的地方。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村落最终组成小街大家庭,本文以17个村委会为单位,分别概述小街各村名的由来,让广大父老乡亲了解那些温润、滋养小街人的村名。
小街村委会
小街魁阁
小街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南边,距小街镇政府0.7公里,距县城10公里;坝区。面积4.24平方公里,辖陈家村、杨官村、鸡街村、戏场村、上村、白沙村、市平村、花园街村、卖柴街村、史家街村、王章村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陈家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段姓、陈姓,因该村由姓陈住户先来定居建村,得名陈家村。
杨官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王姓,因旧时有杨姓大官而得名。光绪志仍称“上、下杨宽村”,志称“杨官村”。《嵩明县地名志》无载。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杨官村,属小街镇小街村委会,因“此村住户多姓杨,故叫杨官村”。《嵩明自然村概貌》载:村名来源系“因旧时有杨姓大官而得名”。其地理位置“位于小街镇南边,距离小街村委会0.8公里,距离小街镇政府所在地0.8公里,坝区”。有99户,427人。
鸡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高姓、陈姓,因赶集时卖禽蛋而得名。
戏场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肖姓、高姓、张姓,时该村中有戏台而得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戏场,明朝末年在此建有戏台,每逢吉庆日,人们在此集会唱戏,故得名戏场”。
上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赵姓、杨姓,因该村位于小街村上方而得名。
白沙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张姓、汪姓,因村有白沙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白沙村”。《嵩明县地名志》载:“白沙村,位于小街北边0.7公里,坝区……以村西从前有白沙而得村名。”
市平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陈姓、赵姓、杨姓、胡姓,嘉庆12年该村各方面都平安而得村名。
花园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陈姓、李姓,因旧时大户人家的花园而得名。
卖柴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薛姓、杨姓。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卖柴街,“明朝末年,在此建立集市卖柴之处,故称卖柴街”。
史家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史姓、李姓、杨姓。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史家街,“明朝末年,建立集市贸易,此村住户多姓史,故叫史家街。”
王章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杨姓,因王姓、章姓居民最先在此建村而得名。
李官村委会
李官龙潭
菱角塘
李官村委会位于小街镇东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11公里;坝区为主。面积5.88平方公里,辖李官、匡前、匡后、毕福、大月子本、小月子本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李官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杨姓,明朝崇祯年间,村人为纪念李巨被朝廷敕封为“龙纳土主”,取名“李官”。光绪志、志均称“李官村”,即今小街镇李官村。明崇祯年间为公元1628~1644年。李巨,本志、新编志等地方志均无载。又,清末今小街、李官、乃卜、得子等村曾设龙纳镇。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李官村曾用名‘凤梧所’,明崇祯年间,村人李茂枝为纪念李巨曾敇封为龙纳土主,改此村为李官村。”
匡前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原来名匡罗卜前村,含义是匡家龙潭边有庙的地方,简称“匡前”。光绪志称“宽郎卜村”,志称“匡前、匡后村”,即今小街镇匡前村、匡后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匡前,相传:从前有白鹤一对飞来此地,古人认为白鹤有吉祥之兆,叫匡郎卜村,后来人口逐渐增多,演变为前后两个村,此村在前,故得名匡前。”而在后之村,得名“匡后”。
匡后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原来名匡罗卜后村,含义是匡家龙潭边有庙的地方,简称“匡后”,位于李官村西北边。
毕福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毕姓,此村住户大多姓毕,因祈神降福于民,故取名“毕福”。
大月子本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鲁姓、李姓,村名为彝语,意思是山脚下有水塘的地方,村分大小,大村为大月子本。光绪志称“月字本村”,志称“大、小月字本”,即今小街镇月字本。月字本是彝语‘矣子本’的译音。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月子本是彝语,含义是山脚有水塘的地方。此村坐落在象山脚下菱角塘边,元明之后,彝族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原名。”
小月子本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鲁姓、李姓,村名为彝语,意思是山脚下有水塘的地方,村分大小,小村为小月子本。
大桥村委会
董官营观音寺
董官营观音寺
大桥村委会位于小街镇东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县城13公里;半山区。面积7.2平方公里,辖大桥村、董家营大村、董家营小村、兔街村、乃卜村五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大桥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清代以前村南原有一大石桥而得名,今桥已不存。光绪志、志均称“大桥村”村。《嵩明县地名志》载:“大桥村,位于兔街西北0.4公里,坝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明、清期间,村南原有一座大石桥,后河流改道已淹没,当时因桥取名‘大桥’。”
董家营大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岳姓,原名大山囤,清朝有姓董的当官,改村名为董官营,村分大小,大村为董家营大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明朝时,此村原名大山屯,后来董家迁来居住,家族兴旺,有一官人为村中首领,改名董官营。”
董家营小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岳姓,原名大山囤,清朝有姓董的当官,改村名为董官营,村分大小,小村为董家营小村。
兔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明清时期此地设为农村集市,每逢属兔日赶集而得名。
乃卜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村名为彝语,“乃”为红, “卜”为庙,意思是红土地上有庙的地方。光绪志、志均称“乃卜村”,即今小街镇乃卜村。《嵩明县地名志》载:“乃卜村,位于兔街西北1.4公里,坝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乃卜’是彝语‘乃补’的译音。”
秧田村委会
秧田村
秧田村
秧田村委会位于小街镇东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11公里;坝区。面积2.61平方公里,辖得子、白谷、黄土田、秧田上、秧田下、石坝、小药灵山村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得子村原名为得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谢姓、李姓、毕姓,清道光年间遭兵灾,只剩下一个男子,以此改今名。
白谷村原名为得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袁姓、赵姓、谢姓,年间某年种白谷丰收而改为白谷村。
黄土田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清朝叫三家村,时住户增多,以田土呈黄色改为今名。
秧田上村原名小高地,后来住户增多,填掉秧田做屋基,得名秧田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村分大小,上村为秧田上村。
秧田下村原名小高地,后来住户增多,填掉秧田做屋基,得名秧田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村分大小,下村为秧田下村。
石坝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 清朝时在此地建了一道石坝,有住户在此定居,以此取村名。
小药灵山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朱姓,以地处小药灵山下而得名。
阿古龙村委会
阿古龙小脚老奶
阿古龙
阿古龙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南边,距离小街镇政府所在地2.5公,距县城12公里;坝区。面积4.86平方公里,辖阿古龙、大甸心、小甸心、海子口、查白龙、杨高桥六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
阿古龙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杨姓, “阿古龙”为彝语, 为“阿葛笼”的音译,意思是“阿葛土司的城”。光绪志称“阿古龙村”,志称“阿古龙大村”“阿龙小村”,即今小街镇阿古龙村。 “阿葛土司”,待考。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阿古龙是彝语阿葛龙的译音。‘阿葛’是土司名,‘笼’是城,阿古龙分大、小两村,早已连接成一个村,统称阿古龙。”但正德《云南志》载:“阿古陇屯”为明初杨林守御千户所所辖的屯田之地。阿古龙,即“阿古陇”。该村应为明初屯田之地所形成的村落。
大甸心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王姓、杨姓、黄姓, 村子坐落在小街坝区的中心地带而得名,村分大小,大村为大甸心村。
小甸心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罗姓、张姓, 村子坐落在小街坝区的中心地带而得名,村分大小,小村为小甸心村。
海子口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村子在嘉丽泽出水口的北岸,俗称泽为海子,得名海子口。光绪志称“黑子口村”,志称“海子口”。嵩明之地,“黑”“海”音近。黑子口村,为今小街镇阿古龙海子口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海子口村,位于阿古龙东南。32户,158人,汉族。村子在嘉丽泽出水口的北岸,俗称泽为海子,得名海子口。”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村坐落在牛栏江和嘉丽泽出水口北岸。三面临水似半岛形状,当地人称嘉丽泽为海,得名海子口。”本村应为明初杨林千户所屯田定居点所形成的村落。
查白龙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鲁姓, “查白龙”为彝语,意思是村西有一龙潭,即龙潭边的村子。光绪志作“查白龙祠”,志仍称“查白龙村”,即小街镇查白龙村。相传西村有个龙潭内有条白龙,后盖有白龙祠,得名“白龙祠”,再后去掉祠字,演变为查白龙。
杨高桥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陈姓、孟姓, 村南有一高桥,离水面较高,为杨姓发起修建杨高桥,村以桥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杨高桥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杨高桥村,位于阿古龙东南。”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桥坐落在牛栏江边,建国前为该村杨姓发起修建,因桥面离水较高,故名杨高桥。”
福海村委会
福海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 3公里,距县城8公里;坝区。面积2.27平方公里,辖福海、兴村、下坝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福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王姓, 村子在嘉丽泽边,俗称泽为海,以吉兆佳言取村名为福海。
兴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毛姓、崔姓、张姓, 清末是邱姓地主佃户所居的庄园,叫邱家庄,解放后改为兴村,自1982年定名后沿用至今。
下坝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柏姓、王姓, 村边有一道果马河的石坝,处于最下游,得名下坝。
甸丰村委会
甸丰大礼堂
露天电影
甸丰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县城10公里;坝区。面积4.58平方公里,辖甸尾上村、甸尾下村、来招上村、来招下村、乌云大村、乌云小村、登子村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甸尾上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潘姓、杨姓、李姓、周姓, 以村子坐落在小街坝区的沟稍水尾而得名甸尾。梢,谓沟的未端。尾,谓水未端突出的部分。村分上下,上村为甸尾上村。光绪志称“甸尾村”,志称“甸尾上、中、下村”,即今小街镇甸尾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村子在小街坝区的尽头,所以取名甸尾。”
甸尾下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潘姓、杨姓, 以村子坐落在小街坝区的沟稍水尾而得名甸尾, 村分上下,下村为甸尾下村。
来招上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施姓, “来招”为彝语“南诏”的音译,意思是“南诏来的人住过的地方”,村分大小,上村为来招上村,曾用名“赖招”。光绪志称“大小赖招村”,志称“赖招上、中、下村”。
来招下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来招”为彝语“南诏”的音译,意思是“南诏来的人住过的地方”,村分大小,下村为来招下村,曾用名“赖招”。
乌云龙大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潘姓、杨姓,原名海云庵村,因庵前有一井,清朝时某天井水冒出雾气,人们以为井里住着一条黑龙,从那以后就把村名改为乌云龙。光绪志称“乌云龙村”,即小街镇乌云龙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清初叫海云庵。相传庵前有一口井,有一次在下雨之前,忽然井中冒出很多雾气,霎时把整个村子遮起来,人们迷信井中有一条黑龙作怪,从此将村名改为乌云龙。”现有大、小两村,住户多的叫乌云龙大村,住户少的叫乌云龙小村。
乌云龙小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潘姓、杨姓,原名海云庵村,因庵前有一井,清朝时某天井水冒出雾气,人们以为井里住着一条黑龙,从那以后就把村名改为乌云龙,村分大小,小村为乌云小村。
登子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建村时,村边有个土墩子,得名墩子村, 康熙《嵩明州志》为登子村,以此而得名。光绪志仍称“登子村”,志作“敦子村”。《嵩明县地名志》载:“登子村,位于甸尾东北……建村时,村边有个土墩子,得名墩子村,《嵩明州志》为登子村,从《州志》。”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村是‘登子村”,后来讹化为“墩子村”,1981年地名普查因墩白村委会有‘墩子村’重名,故改为登子村。”本志已有此村名,则此村建村时间当在此前。
积德村委会
积德村
积德村
积德村委会位于小街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7公里;坝区。面积3.34平方公里,辖积德、古城、汪官、何家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积德村为回族村,主要姓氏为马姓,以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要求多积德行善而得名。光绪志称“吉得村”,志称“积德村”,即今小街镇积德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积德村是回族集居村,以教义积德前程广存仁、后路宽,要求多积公德,故名积德村。”
古城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清康熙年间,曾将村子筑土墙围起来,取名土城村,后称“古城”。光绪志、志均作“福寿村”。在志中,福寿村于德寿乡5村内居中,排于何家村、积德村之后,汪官村、敦子村之前,并注“四六户”。据访,此村应即今小街镇古城村。《嵩明县地名志》载:“古城村,位于积德村南边,坝区。98户,504人,汉族。清康熙年间,曾将村子筑土墙围起来,取名土城村,后称‘古城”。”此说待考。
汪官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汪姓,明清时住户汪姓居多,有几人当官,以此得名。光绪志、志均称“汪官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汪官村,位于积德村南边,坝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村住户多姓汪,故叫汪官村。”
何家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何姓,因何姓居民较多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何家村”,即今小街镇何家村。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村住户多姓何,故叫何家村。”
哈前村委会
哈前
哈前
哈前村委会位于小街镇西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8公里;坝区。面积3.99平方公里,辖哈前、哈后、扯米庄、杨旗、马旗屯上、马旗屯下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哈前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原叫卡拉谷村,彝语含义是:象犁板形状的村子,村分前后,村前为哈前。光绪志称“哈嗽谷村”,志称“前、后哈”,即今小街镇哈前村、哈后村,为彝语地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元朝以前,彝族在此居住,村子原名‘卡拉谷’是彝语。后来汉族居之,仍用原名。村子分前、后村,由卡拉谷演变为哈拉谷,因谐又叫哈前、哈后。”
哈后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王姓,原叫卡拉谷村,彝语含义是:象犁板形状的村子,村分前后,村后为哈后。
扯米庄村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王姓,以彝语稻田多的意思而得名。光绪志仍称“扯泥村”,志在“前后哈”之前无“扯泥村”,有“扯米庄”村,应即今小街镇扯米庄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扯米庄村,位于哈前西北。133户,730人,汉族。‘扯米’是彝语稻田多的意思。”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扯米是彝语,稻田多的意思,后来汉族居住,仍沿用此名。”
杨旗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以建村之人名字命名。光绪志、志均称“杨旗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杨旗村,位于哈前东北0.9公里,坝区……初期由杨旗这一户先来此建村面得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杨旗村,“据说一个叫杨旗的人,清末民初由东川先移居此地,当时为7户,后来住户增多,改为杨旗村”。按,本志已有该村,则村名至少应是明末清初即产生。
马旗屯上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王姓、马姓、张姓,彝语为平坝中住过兵的地方,村分上下。光绪志、志均称“上下马旗屯村”,即今小街镇上马旗屯村、下马旗屯村。《嵩明县地名志》载:“上马旗屯村,位于哈前南边,坝区……马旗是彝语妈结的译音,意为平坝中住过兵的地方。村分上、下。”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马旗是彝语‘马结’的译音,意即在平坝里住过的地方。明朝时期,军户在此屯田,得名马旗屯。”
马旗屯下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王姓、李姓、孙姓,彝语为平坝中住过兵的地方,村分上下。《嵩明县地名志》载:“下马旗屯村,位于哈前南边,坝区……‘马旗’是彝语妈结的译音,意为平坝中住过兵的地方。”
东屯村委会
东屯
东屯
东屯村委会位于小街镇西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8公里;坝区。面积2.93平方公里,辖东屯、大铺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东屯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韩姓、范姓,明时军户在此屯田,地处嵩明城东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东屯村”。《嵩明县地名志》载:“东屯村,(东屯)大队驻地,坝区……明代时军户在此屯田,此地位于嵩明州城之东,得名东屯。”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东屯,“明朝时军户在此屯田,因位于州城之东,得名东屯”。按,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一书考证,正德《云南志》所载卫所屯田定居点,于云南府之中与嵩明州相关的有:“校古里河西屯、邵甸里山后屯、高仓马军营屯,俱在左卫。邵甸里路南屯、撒甸屯、庄果前屯、大营屯、水碓营屯,俱右卫。月丰屯、寺前屯、校古里摇铃山下屯、依顺屯,俱木密所。已上俱嵩明州地方,各俱有仓,散在村落。弘治十六年都御史陈金归并镇市。”弘治十六年,为公元1503年。则上述村落,在明代中期即已归入地方。按,新编《嵩明县志》第十八篇《明、清》载:崇正乡,又作“崇正厢”,为“嵩阳镇城内叫崇正五内,城外五村(即晁家村,奎作龙,小山后,上、下墩村及官员村)至大、小山脚,大、小普沙延至大哨称崇五外,合称崇正厢”。弥良里为“以大村子、金雁街为中心,下至大弥良,上至曲亩村一带”。日足里为“从蛇山东麓到匡郎、达隆、水海子。以五条沟为中心点”。校古里又写作“效古里”,为“小街附近21村到甸尾、阿古龙,西临嘉丽泽,东依瑶玲山一带的村落”。金马里为“今杨林镇辖区为金上支,今四营乡辖区为金下支,两支合称金马里”。邵甸里为“以白邑坝子为内四甲,阿子营、牧羊、撒旦为外六甲,十甲合称邵甸里”,今为白邑和阿子营街道办事处及富民县散旦一带。上述定居点,现阿古陇变成了阿古龙,四坝电变成了王四坝,丁百户屯变成了丁官屯,罗傍屯变成了罗帮村,东山下屯变成了东山村,猴街子屯变成了老猴街,罗傍屯变成了罗帮村,东山下屯变成了东山村,莫沙冲屯今已难以查考。这就是说,东屯为明初杨林千户所屯田定居点演变而成的村落。东屯之名,应是因位于杨林千户所之东,并为杨林千户所最东部的屯田居点而得名,而不是因位于嵩明州城之东而得名。
大铺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赵姓、高姓,明时曾在此设办理交通的机构称为“铺舍”,以此得名,村分大小铺村。光绪志、志均称“大小铺村”。《嵩明县地名志》载:“大铺村,位于东屯北边,坝区……明代在此设办理交通事机构,称‘铺含’,以此得名。”铺,明代在交通要道上三里设塘,五里设铺,置驿与亭铺为邮传之所,后逐步形成村落。这类村落,往往带“铺”字。大、小铺村,当为此种形式形成的村落。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大铺,“传说,清时期此地驻有一大户人家,名叫赵明万,旁人喊大户,后来演变为大铺”。
本纳克村委会
清水塘
清水塘
本纳克村委会位于小街镇西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县城7公里;半山区。面积7.03平方公里,辖本纳克、清水塘、小铺、福寿四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本纳克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姚姓,彝语为山凹中黑彝族居住地地方。光绪志、志均称“本纳克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村名含义:山凹中黑彝族居住的地方。”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本纳克是彝语地名,意为山凹中住黑彝族的地方。元明之后,黑彝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原村名。”
清水塘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李姓、张姓,因村中有一坝塘,塘水清澈而得名。
小铺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万姓。《嵩明县地名志》载:“小铺村,位于本纳克南边1公里,坝区……明代在此设过‘铺舍’办理交通事务,得名小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小铺,“‘铺’,明朝时,府下所辖的一种机构,叫‘铺舍’,设铺司一名。小铺之名就从那时沿用下来”。
福寿村原名扣雀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光绪志、志均称“扣雀村”。志载,扣雀村仅有10户。《嵩明县地名志》载:“福寿村,位于本纳克南边,半山区……从前村名叫扣雀村,1920年以佳言吉兆改今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清朝年间,村子形状像雀,村子像雀身,南头起伏的杨家坟,北头起伏的尖嘴坟像翅膀,村东头的塘子像雀头,所以取名扣雀村,后来儿化为扣脚村,1920年丈量土地时,以佳言吉兆之意,改为福寿村。”
墩白村委会
紫鱼村青云庵
墩白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10公里;半山区。面积8.7731平方公里,辖白子、汉人、墩子、紫鱼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白子村原名僰子村, 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王姓、杨姓,因‘僰’字生僻,1935年改为今名,光绪志、志均称“僰子村”。据《嵩明县地名志》载:“白子村,位于汉人村北边0.6公里,半山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白子村是彝语,意思是山脚下的村子。”僰,指我国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云南民族史》考证:“僰族是从氐羌中分化出来的。”“僰族是滇国的主体民族。”《水经·江水注》云:“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使县(焚道县,今宜宾)令南通僰道,……唐蒙南入,斩之,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驻今曲靖)。”可见,古滇国统治中心的滇池周围,以及今曲靖至四川宜宾一带,是僰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连修筑的通道,也称之为“僰道”。至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白人,有姓氏,汉武帝开僰道,通西南夷道,今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属县是也。故中庆(今滇中地区)、威楚(今楚雄一带)、大理(今大理州)、永昌(今保山)皆僰人,今转为白人矣!”至明代,嘉靖《四川总志》卷十三“东川军民府”说:“夷人有二种;其一曰僰人,推髻披毡,戴毡笠,……好贸易为业;其一曰罗罗,……性劲而悍。”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二“曲靖府”载:“郡中夷、汉杂处,列屋于府、卫、州、县之近者,大抵多汉、僰武人,相竞以逐刀锥之利。”明《滇志》载:“焚夷”分布在云南甚广,今曲靖、禄丰、元谋、江川、建水、腾冲等地均有。嵩明之地的“僰人”,也应当与这些记载中的“僰人”相一致。
汉人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吴姓、张姓、任姓,因旧时都是汉族而得名。光绪志称“汉人村”,志称“汉人屯”。《嵩明县地名志》载:“汉人村,墩白大队驻地,半山区……从前村内有三个小地名:得者、罗罗门、汉人村。后统称今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很早以前,此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即罗罗门、得者屯、汉人村,后来由于汉人村较大,就统称为汉人村。”
墩子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村边有一土丘,当地叫土墩村,以此得名。光绪志称“墪子村”,志作“敦子村”。“墪”,故宫刻本、国图抄本、滇图抄本均作“塾”。经查,“塾”,为“墩”的异体字。《嵩明县地名志》载:“村边有一土丘,当地叫土墩墩,以此命名村子。”
紫鱼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 村里有一株紫音树,村子形状似鱼,得名紫鱼村。光绪志、志均称“紫鱼村”。《嵩明县地名志》载:“紫鱼村,位于汉人村东边0.5公里,半山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传说:村子的上边有一个龙潭,这个龙潭比作鱼嘴、村子北边有两个塘子,比作鱼鳃,村子中间有颗麻栎树叫紫音树,竹园比喻为藻草,村子好像坐落在鱼头上,所以取名叫紫鱼村。”
保旺村委会
纳足村龙潭
保旺村龙潭
保旺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县城12公里;半山区。面积5.18平方公里,辖大保旺、小保旺、纳足、新村、铺甸心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大保旺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马姓,村边有龙潭水利较好,可保丰收,人畜兴旺,故名。村分大小,大村为大保旺。光绪志、志均称“大小保旺村”,今为小街镇大保旺村、小保旺村。《嵩明县地名志》载:“大保旺村,位于小保旺村北边。”
小保旺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村边有龙潭水利较好,可保丰收,人畜兴旺,故名。村分大小,小村为小保旺。
纳足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彝语为黑彝族聚居热乎的地方。光绪志称“纳粟村”,志称“纳足村”,即今小街镇纳足村。《嵩明县地名志》载:“纳足村,位于小保旺村北边0.9公里,半山区……纳足是彝语‘纳撮’的译音,意即黑彝所居热乎的地方。”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纳足’是彝语,意思是黑彝族所居热乎的地方。后来,彝族迁走,汉族居之,至今仍沿用原村名。”
新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贺姓、陈姓、桑姓,1921年时有3户住从外地来此定居取名新村。
铺甸心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李姓,彝语为坝子中有庙的地方。光绪志、志均称“铺甸心村”。《嵩明县地名志》载:“铺甸心村,位于小保旺西南1公里,坝区……村名含义:铺一庙,甸一平坝;意为坝子中有庙的地方。”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铺甸心’是彝语‘普甸’的译音。‘普’指‘庙宇’,‘甸’指“平地’。意思是坝子中有庙宇的地方。元、明以后彝族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原名。”
五条沟村委会
五条沟
五条沟
五条沟
五条沟村委会位于小街镇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14公里;半山区。面积8.9平方公里,辖五条沟、积足矣、阿革勺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五条沟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赵姓,匡郎河流至该村,分五条沟水再往西流,以此得村名。
积足矣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张姓,彝语为吃了早饭再走的地方。光绪志、志均称“积足矣村”。《嵩明县地名志》载:“积足矣村,位于五条沟北边1公里,半山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元朝以前,此地是彝族居住,积足矣是彝语,含义是吃了早饭再走的地方。后来,汉族居之,仍沿用原名。”
阿革勺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彝语“阿革”种包谷的地方。光绪志称“阿革勺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此村名为彝语地名。简注云:“阿革勺村,位于五条沟东北2.5公里,半山区……村名含义:‘阿革’——人名,意即阿革种包谷的地方。”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元朝以前,此地是彝族居住,阿革勺是彝语,阿革是一个人的名字。勺:包谷。含义是阿革种包谷的地方,后来彝族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原名。”
矣得谷村委会
矣得谷滇戏
矣得谷林场
矣得谷村委会位于小街镇东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15公里;半山区。面积6.7平方公里,辖米纳多、河对过、大矣得谷、小矣得谷、大龙潭村、阿佐村6个村民小组。
米纳多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曾姓、李姓,彝语为黑彝族门前栽秧的地方,后彝族迁走,汉族居住,仍沿用原村名。光绪志、志均称“米纳多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此村名为彝语地名。简注云:“米纳多村,在大矣得谷东北0.9公里,半山区……米为田,纳为黑彝,多为栽秧;即黑彝门前栽秧的地方。”
河对过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因与大矣得谷村隔河相望而得名。
大矣得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毕姓、李姓,彝语为靠水边中间的村子,村分大小,大村为大矣得谷村。光绪志称“矣得谷村”,志作“大小矣得谷”,即小街镇大矣得谷、小矣得谷。《嵩明县地名志》载:“大矣得谷村,(矣得谷)大队驻地,坝区……村名含义:靠水边中间的村子。村分大、小。”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矣得谷是彝语。矣:靠水边,得:中间的小村,此村坐落在匡郎河边。元朝以前,彝族居之,后来迁走,汉族居住。姑为谐音,改姑为谷,得名矣得谷。此村人口较多,得名大矣得谷。
小矣得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毕姓、李姓,彝语为靠水边中间的村子,村分大小,小村为小矣得谷村。《嵩明县地名志》载:“小矣得谷村,位于大矣得谷南边1公里。”
大龙潭村位于大药灵山山区,村民很少,后迁入大小矣得谷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康姓,村边有一处泉水,故取名大龙潭,村以潭得名。
阿佐村位于米纳多村河对面,村民很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黄姓。
牛足村委会
山口桥
大麦地苗族人家
牛足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县城17公里;山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九龙冲、甸育、山冲、龙照庵、牛足、山口、胜足、烂泥菁、柏枝菁、大麦地等1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九龙冲村为汉族、苗族村,主要姓氏为赵姓、张姓,原名祭龙村,每年祭龙9次,村子位于山冲里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九龙冲村”。《嵩明县地名志》载:“九龙冲村,位于烂泥箐东北,半山区……原叫祭龙村,从前每年祭龙九次,村子位于山冲里改为今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以前村中有个龙潭,因怕蛟龙发作成灾,就用石头盖起来,每年都要祭龙九次,祈龙保佑,故名祭龙村,又因村子坐落在一条山冲中,就演变成九龙冲。”
甸育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彝语为甸郁的音译,意思是坝子里有水的地方。光绪志称作“甸郁村”,志作“甸育村”,今亦称“甸育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此村名为彝语地名。简注云:“甸育村,位于烂泥箐东北1.3公里,半山区……甸育是彝语甸矣的译音,意即坝子里有水的地方。”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甸育是彝语,即坝子有水的地方。此村坐落在匡郎河边,清朝时彝族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此名。”
山冲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刘姓,村子坐落在一条山冲里而得名。
龙照庵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何姓,因此处有庵,太阳一出来就能照到而得名。
牛足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许姓、杨姓,彝语为热乎关牛的地方。光绪志、志均称“牛足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此村名为彝语地名。简注云:“牛足村,位于烂泥箐西南0.8公里,半山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后来彝族迁走,汉族居之,仍沿用原名。”
山口村为汉族、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常姓、龙姓,村子在药灵山山区匡郎河的入口出而得名。
胜足村为汉族、苗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张姓,因水利条件胜过牛足村而得名。
烂泥菁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李姓、樊姓,村边有一泥塘,水牛常在内打滚而得名。
柏枝菁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王姓,村前有柏枝成林,而得名。
大麦地为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杨姓,村前有一片适宜种植大麦的土地而得名。
匡郎村村委会
姚李平地
姚李平地
姚李平地
匡郎村委会位于小街镇北边,距小街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20公里;山区。面积21.61平方公里,辖赵家村、杨家村、匡郎村、燕麦地村、大红山、三岔河村、大菁村、撒水村、陡山村、姚李平地等1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赵家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赵姓,以赵姓住户多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赵家村”。《嵩明县地名志》载:“赵家村,位于匡郎南边1公里,半山区。”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清朝,本村有姓赵的人,在长沙府做官两代,从那时候起将村名称为赵家村。”此村康熙时已有,补查所说待考。
杨家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杨姓,此村由杨姓住户定居建村而得名。光绪志、志均称“杨家村”。《嵩明县地名志》载:“杨家村,位于匡郎西南0.9公里,半山区……此村先由杨姓住户在此定居建村而得名。”嵩明县地名补查更新资料载:“此村住户都姓杨得名杨家村。”
匡郎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胡姓、李姓,彝语为匡王后裔居住的地方。
燕麦地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陈姓,因村中产燕麦多而得名。
大红山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村子坐落在大红山而得名。
三岔河村为汉族村,主要姓氏为李姓,有三股箐沟水至村边而得村名。
大菁村为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村子在一条山箐的山腰而得名。
撒水村为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60年代因守山需要移居于此,苗族取名而得。
陡山村为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因村子坐落在比较陡峭的山坡上而得名。
姚李平地为苗族村,主要姓氏为张姓,解放前,此地是匡郎的姚、李两家的三块平整的旱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