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看见鬼,居然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眼里“脏东西”其实是…
在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3岁前的宝宝眼睛能“通灵”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容易“撞上鬼”。
在网络上,也有家长分享了自家宝宝看见“鬼”的经历,小康君放一个,宝妈奶爸们随意感受下~
“我的宝宝‘见鬼’了!”
“我女儿2岁多了,有一天中午我陪她睡午觉,宝宝就背对着我自娱自乐,有说有笑的。”
“我当时在玩手机,也没在意什么,觉得孩子不肯午休,还拍了几下宝宝的屁股,之后宝宝就睡觉了。”
“这种情况出现过好多次,虽有疑惑,也没在意。”
“但是在上个月,宝宝突然指着电视说‘爷爷’,可电视我根本没有开,好么!!!”
“我就问爷爷凶吗?宝宝回答说凶。听完我内心惊恐万分,我就对着电视用脏话狂轰乱炸。(不记得是从哪看到的,鬼怕恶人,所以遇到脏东西要骂人,要更凶,鬼就会跑。)”
(来源:haoenglish)
“骂完后,我问宝宝爷爷还在吗?宝宝说,爷爷没有了就睡觉了。”
“还有一次是宝宝指着我身后说「阿姨」,吓得我毛骨悚然!”
“但还是问宝宝是长头发还短头发?漂亮吗?宝宝回答说长头发,漂亮。吓得我赶紧给我妈打电话,我妈说:‘怎么可能,大中午不会有那种东西的。’”
“这种事情发生过好几次,都是在中午12点左右,情况也都类似。不知道是宝宝真看到了?还是乱说的?或者说大脑皮层的印象呢?”
除了这个事例外,还有不少家长也反映说自己家宝宝存在“怪异”的现象。比如:
宝宝会对着墙角自言自语…
在房间里和空气对话,还有说有笑的…
莫名地训斥自己的小玩具或布偶…
会和父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好了!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宝宝这些“异常表现”都是正常的,也是大多数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过,这可不是看到了“脏东西”,而是宝宝假想出来的朋友。
宝宝的“假想朋友”,
是什么样的存在?
宝宝的假想朋友没有固定的形态,像宝宝在大街上有一面之缘的人,自己心爱的玩具,以及路边的设施或涂鸦都能变成孩子的「假想朋友」。
(来源:爱儿康原创)
不过,家长也无需过分担心,因为假想朋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消极与焦虑的情绪。给宝宝安全感,提供安慰和支持,是孩子情绪发泄或情感倾诉的一种途径。
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65%的学龄前宝宝都拥有过“假想朋友”,这种现象在宝宝2岁半~3岁半时异常明显,6~7岁时会慢慢消失。
为什么宝宝会有“假想朋友”?
宝宝拥有「假想朋友」大多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1. 缺少陪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陪伴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忙于工作,缺少陪伴,就会促使宝宝“发展”假想朋友。在无聊的环境里,会和假想朋友消磨时间。
2.渴望被关注:宝宝有强烈的被关注需求,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满足和无处发泄时,宝宝就会出现假想朋友。
(来源:爱儿康原创)
宝宝喜欢和假想朋友玩,是因为假想朋友会围着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
3.想象力的寄托:宝宝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但自己又特别的“怂”,不敢尝试也怕受到伤害。有时候自己犯的错,还会推卸给「假想朋友」。
在宝宝眼里,假想朋友拥有超能力,能做到宝宝不敢做的事情,有时候还是自己的“背锅侠”。
所以,「假想朋友」就由此诞生了。
宝宝的假想朋友出现了,
家长该怎么做?
1不要呵斥和嘲笑
假想朋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一般会随着宝宝的认知水平提高而逐步消失。
虽然假想朋友是虚拟的,但是却是宝宝的朋友之一,如果家长因此现象呵斥宝宝或阻止宝宝与其交流,可能会适得其反。
2注意观察
孩子玩耍和交流的方式,其实都是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与假想朋友的交流与玩耍,更全面了解宝宝内心所想。
3一视同仁
在宝宝“假想阶段”,家长要做到尊重假想朋友,还要像对待宝宝现实中的伙伴一样对待Ta,并利用宝宝的这个“朋友”去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
宝宝若将自己犯的错误推卸给「假想朋友」,家长要立即制止,并强调在规则下任何人都一样,包括粑粑麻麻和你的这位“朋友”。
上面我们也说了,宝宝出现假想朋友,多是缺少父母陪伴造成的。
对于这类原因,家长应尽可能抽出时间去陪伴宝宝,了解宝宝的需求并满足Ta。
(来源:爱儿康原创)
带他们去感受真实的世界,让真实的世界激发孩子更多的想象力。逐渐地现实生活的场景和人物,会慢慢替代掉虚拟的人或事,不知不觉中,宝宝也就减少或者忘记自己有“假想朋友”这回事儿了。
“假想朋友”终究是要离开宝宝的,不过TA对宝宝有陪伴、安抚、帮助宝宝更真实表达自己等积极作用。有研究发现,拥有「假想朋友」的宝宝,词汇量、表现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都会比没有「假想朋友」的宝宝要强一些。不过,如果「假想朋友」出现的过于频繁,甚至让孩子形成了依赖,将会阻碍宝宝的正确认知,所以这时就要多陪伴和开导宝宝,鼓励宝宝多与小区的小伙伴玩耍,以纠正这种现象。
家里的这几样东西是“宝宝专属”,关系再亲近,宝妈也别随意送人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前段时间后台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
想问一下孩子小时候的小衣服和小玩具应该怎么处理?扔了是舍不得,不扔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放在家里就是摆设。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位宝妈面对的难题。在不少宝妈看来,宝宝的婴幼儿用品一直都是一件很“鸡肋”的存在。价格昂贵不说,“保质期”还极短,往往是还没穿多长时间,就已经赶不上自家孩子的发育步伐了。
为了更好地处理掉这些“鸡肋”用品,不少宝妈都会选择将它送给其他需要的宝宝。殊不知,有几样有几样东西是自家宝宝的专属,无论跟对方关系多亲近,也不要随意送人。
家里的这几样东西是“宝宝专属”,关系再亲近,宝妈也不要随意送人同事小李,今天脸色一直不太好,仿佛丢了钱一般惆怅。在周围人的“盘问”下,一直心不在焉的小李才将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
原来,小李家庭条件不错,为孩子准备的衣物用品都价格不菲,孩子长得快,许多衣服没穿了几次就小了,丢掉可惜留着占地,好心的小李便把这些东西打包好,开车送给闺密。
让小李大感意外的是,闺蜜不领情,非但没有感谢小李,还直接告诉她,自家娃不用“二手”物品。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赠送或使用二手物品,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有些东西并不适合送出去。这就需要家长在送人之前提前做好判断,避免出现好心被误会的尴尬情况。
这几种东西已经被列入“转送黑名单”,关系在亲密,家长也别轻易送【黑名单一】:入口的产品
这里所说的“入口”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奶瓶、奶嘴、水杯、牙胶、勺子及各种餐具等。但凡入口的东西,宝妈们都要万分谨慎才行。
毕竟,某些病毒和细菌生命力很顽强,我们无法通过煮沸等消毒方式完全将其消灭,如果这些物品拆洗不便,在“角落”中残留了食物残渣等,情况会更加糟糕。
因此,凡是入口的东西,都不要送人,当然也不建议自家宝宝使用二手的该类物品。
【黑名单二】:贴身衣物
宝宝贴身的衣物,如内裤,鞋子,袜子等。例如小内裤,属于用品,无论什么原因宝宝穿不了,也不要选择赠送他人。
宝宝使用过的内裤,可能存留一些便便和尿尿,宝宝的鞋子和袜子也是同理,脚上出汗多,细菌很容易残留。
二手鞋最大的弊端,就是经过前主人的不断使用,鞋底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可能不再适合新宝宝的脚型。
【黑名单三】:宝宝辅食
各种维生素补充剂、益生菌、奶粉、米糊、婴幼儿辅食、罐头等。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辅食很烧钱,许多宝妈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把自家宝宝没有吃完的辅食送给朋友,但是这存在两个严重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保质期。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婴幼儿奶粉。对于接受礼物的人,无法确定奶粉的产地以及真假,如果自己忽略了时效性,到了保质期却拿来送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黑名单四】:护肤品和洗护用品
婴幼儿护肤品和洗护用品,跟奶粉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这些物品还是由宝爸宝妈自己选择比较好,毕竟,许多宝宝存在对护肤品等过敏的情况,特别是开封的护肤品,洗发水和沐浴露,同样存在保质期,安全性没法得到保障的可能性,因此不要冒险为好。
除了那些不应该送出去的物品,这些没有个人印记的物品更适合作为礼物送礼,可是一门大学问,一个家庭添人进口,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什么东西是给新生儿的好礼物呢?
● 抱被
送小宝宝抱被,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送给新生儿贴身衣物,宝妈不光要考虑质量,还要考虑尺寸,衣服是否合身等问题。
抱被,却不存在这些问题,它的选择范围很宽,一年有四季,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薄厚不同给宝宝选择。即使宝宝长大了,用不着了,它依旧可以当作宝宝的小被子继续使用,发挥余热。
● 玉饰
各种玉饰不光外表美丽,还有辟邪挡煞的说法,具有极其美好的寓意。它可以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选择玉石做为小宝贝的礼物。
当然,需要注意,选择时一定要分辨真假。如果一不小心买到了假货,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会让亲戚朋友误会自己小气。
三、玩具
玩具对于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宝宝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即使现在宝宝年龄小,玩不了,但是宝宝总会慢慢长大,给宝宝选择一些益智类的玩具,高端大气上档次。
当然,一定要选择质量过硬和品质安全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宝宝会喜欢咬玩具,打玩具。
育儿寄语:你觉得还有哪些物品不适合作为孩子的礼物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分享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