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法,干支历法换算

干支历法的嬗变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

干支历法的嬗变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

孟庆岩 张其成

摘要:干支历法是运气理论的推演工具,文章探讨干支历法的嬗变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干支历法是时空观的具体体现,其得以融入运气理论依赖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术数占验的实践基础。干支历法不仅决定了运气理论的整体面貌,同时为之提供了可行可用的预测方法。研究干支历法嬗变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运气理论形成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客观的因素,是经典研究的必由之路。

运气理论以干支历法为工具来预测气候变化,这虽是运气理论最基本的内容,但其理论基础却含糊不清。在中医基础理论阐释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中,学者需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上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合理的阐发。干支历法作为运气理论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厘清其嬗变过程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

干支的起源与文化寓意

1. 干支单字的起源与文化内蕴

李裕研究发现,在甲骨文中干支每个字的含义都不同,但总结起来均与祭祀和繁衍有关,这说明干支单字与干支纪时系统的起源是不同的。农业社会依赖天时,而人口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保障。因此通过献祭来取悦神明就成了保证农耕,祈求国家强盛的头等大事。

殷商献祭的杀殉制度十分残酷,奴隶是人祭的重要部分,奴隶离不开武器刑具。因此,在天干中代表杀戮的甲、庚,代表武器的乙、丙、戊、辛,代表人祭的丁、己、壬以及代表法器的癸均与祭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在地支中,丑、辰、午、西、戌与祭祀有关,而子、寅、卯、巳、未、申、亥七字则与繁衍相关。干支单字的含义均与祭祀和繁衍有关,这使它们具备了神圣的意义,从而被假借到干支历法这一时空领域中。

2.干支纪时系统所反映的时间意象

干支本义虽与纪时无关,但干支循环自诞生之初就是一种表述时间的方法。正是因为干支单字的神圣性,才被假借到干支纪时系统中。《山海经》中记载了羲和生十日,常仪生十二月的神话典故。这背后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意象,即时间的意象。羲和生十日旨在说明殷商时期“旬”的时间单位,十日为一旬,10个太阳循环轮值,而以十天干为其命名。常仪生十二月则旨在说明“月”的时间单位,月亮朔望一次为一月,一年盈亏12次,则以十二地支命名,周而复始。

《三命通会》载干支纪时系统为人祖天皇氏所创,《世本》则认为干支历法是由大桡所创,但他们都将自然界一切变化归结为阴阳五行的变迁,并通过干支来确定岁时节候。不难看出,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文献记载,其主要目的均为说明干支在纪时定岁及气数变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时的干支被称为“十日”“十二辰”,仅用于纪日纪月,并未用于历法纪年。

3.干支纪时系统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文明早期已经出现了数字计数,为何先民舍弃了类似公历的数字纪时法,而选用较为复杂的干支纪时法?这与干支纪时的循环特点有关。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对四时节气的准确把握是保障耕作的重要前提。先民只能通过物候变化来观测时间,在一定层面上,物候即时间的外在表象。年复一年,物候发生着循环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循环的时间体验更加适合古代农业生产。因此,循环的干支纪时系统优于一维的数字纪时系统。

对于中医学而言,干支纪时所展现的时空观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循环性的时空观为气候、物象规律的总结提供了前提,正因为自然界中的气候、物象随时间发生着周期性变迁,才使得规律可以被应用和检验。其次,循环性的时空观更需要进行规律总结。气候物象变化总会以某一个时间单位循环往复,人们便可以把握规律,预测疾病,面对不符合规律的现象,也可以及时制定措施,因此这种时空观也是运气理论得以成形的重要前提。

干支历法的嬗变

1.岁星纪年为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了历法统一,以岁星(木星)的运行制定了岁星纪年法。岁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将黄道分为12个星次,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次不仅表示当年岁星的位置,也可以表示日月星辰在黄道上的位置。星次与地支在方位上一一对应,形成了十二年周期的纪年法。但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人们发现岁星运转一周天的时间实际为11.86年,每过82.6年,岁星的实际位置将超过理论位置一星次,从而导致纪年混乱。

2.太岁纪年为中介

历学家并未通过实测天体来改进岁星纪年,而是假想了一个名为“太岁”的天体。太岁又称岁阴,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抽象的观念产物。历学家假设太岁的运行周期是精确的十二年,这种哲学抽象就弥补了岁星纪年中的超辰问题,并将这种历法命名为“太岁纪年”,类似于十二星次的划分,历学家依据太岁的位置也将黄道划分为12个分区,即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也与十二地支对应,以标度日月星辰的位置。

尽管如此,12年的纪年周期无法满足较长时间的应用。在历法变革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想到天干地支的搭配关系,但此时的干支仅应用于纪日纪月,而未应用于纪年。历学家发明了十个岁阳与岁阴相配伍,形成了60年为周期的纪年法,十岁阳分别为閼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默、昭阳,与天干一一对应。《史记·历书》记载:“閼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即将甲寅元年称为閼逢摄提格。虽然太岁纪年的名称不同于干支纪年,但其本质并无区别。

3.干支历法嬗变是干支时空延伸的重要前提

因岁阴岁阳的名称复杂深奥而其本质又类似干支,所以先哲化繁为简,以甲子代替太岁,而出现了甲子纪年。最早记载甲子纪年的典籍是西汉《淮南子》,《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淮南元年,太一在丙子”,此处太一即指太岁,说明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之间存在关联。直至东汉《白虎通》与《论衡》将十日十二辰改名为干支,通过更名扩大了干支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东汉章帝颁布后汉四分历,正式以干支作为纪年符号,干支纪年登上历史舞台。

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中对星次的划分并非单纯地将黄道分为12等份,星次也是标度日月星辰运行的重要量尺。《黄帝内经》称之为天度,因此干支纪年法源自岁星运行,此时的干支已不再是日月轮转的朴素含义,而是等分周天的符号,成为了标定时空的哲学概念,才可以被运用于运气理论。

干支纪年法应用于运气理论的基础

1.形而上的天人哲学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先民的世界观,其并非物质层面的等量齐观,而是人们通过现象对不同事物之间通性的把握。人们在自然变化中体验天人关系,将生命规律与自然秩序作比较,以此指导养生诊疗,甚至人事准则,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在这种视域下,时间、空间、气象、物候等自然规律都是人们所效法的。干支是标度时空的重要工具,它也作为中介将人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

干支作为纪年法的呈现形式,也被视为应天受命的标志,无论是日月运行还是人事法则都包罗其中,是一个整体的、多元的、辩证的时空观。运气理论就是建立于这种时空观之中,只有干支将天文、气候、物象同人的生理病理联络于一体,运气理论才得以建立。

2.形而下的术数实践基础

术数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其通过阴阳的升降交感与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研究世界。天文、历法等科学范畴亦属术数范畴。因为干支是蕴含着诸如方位、时间、周期等内容的高信息量的数理模型,其可反映某一时空下的阴阳五行状态,由此术数各门类几乎均将干支作为中介工具来对事物进行占验。历法中的干支也具备占验作用,如《史记·日者列传》云:“某日可娶妇乎…历家曰小凶”。

运气理论以干支历法为工具,便可对一定时期内的气象与疾病变化进行占验。《黄帝内经》之中运气推演的方法仅见于“运气七篇”,但是这种实践方法却普遍见于术数命理之中,如天干化五运、地支化六气同术数中天干五合、地支六冲的规律是一致的,故干支应用于运气理论必定受到术数思想的影响,这也符合当时社会意识的。

干支历法的文化寓意对运气理论的影响

1.决定了运气理论的整体面貌

干支历法决定着运气理论的整体面貌。干支的文化内蕴使之可以表示日月星辰的相对位置,先哲认为天文影响人事,人们运用干支来契天地人事之运,因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以及人们的祭祀和繁衍都受到干支的规范。中国文明以人为中心,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始终未脱离人们的生活起居,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所研究的并非存在于虚空之中的天体,而是一个与人息息相关的时空。所以,干支历法并非单纯的纪时工具,而是一个包含着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产物。

运气理论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用干支历法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活动之间的规律周期,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运气理论要推算自然之气的消长,必然需要借助哲学、天文、历法等内容。干支和干支历法的这一特点,恰是运气理论所需要的。

2.为标度气数提供了量尺

中国先民始终认为人与天地并行一数,《黄帝内经》将自然之气的变化称为“气数”,《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说明历法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制定依据,它的作用是反映阴阳之气消长的节律。干支取代了太岁分区,运气理论借此来标度气数。干支不仅有坐标的功能,它更表示气数随天文变化而变化,即天空中日月五星运动而引起的物候特性变化,如《汉书·律历志》载:“星纪,日至其初为大雪”。在这一层面上,干支表示的不是天体的空间位置,而是地面上的物象变化。可见,干支标度气数是紧扣自然变化的,是先民对客观规律的总结。正因如此,运气理论才得以“先立其年,以名其气”,因此干支纪年是运气理论测定气数的量尺,是构建运气理论的重要基础。

3.为预测疾病提供了方法《素问·六微旨大论论》明确指出:“子甲相合,命日岁立”,以干支纪年为框架,为预测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的周期规律搭建了可操作平台,达到了“天道可见,民气可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目的。

干支历法的占验预测功能也使运气理论一度沦为谶纬玄学,使医家避而不谈。不过,谶纬之中也有天文、乐律、农学、医药等合理的科学内核,仍旧是以究天人之际为己任。运气理论对干支历法的占验功能进行了改造,其刨除了神话迷信的部分,保留了科学内核,预测的并非人事天命,而是基于长期观察和总结的气候与疾病的变化规律。基于这种客观观测,运气理论十分强调干支历法的科学属性。通过干支历法,运气理论把不可掌控的自然变化规范到可以推演的阴阳五行之中,以预测天时民病。

小结

综上,干支历法之所以可以被应用于运气理论,正是因为干支历法的文化寓意所反映的时空哲学这种文化的渗透,由哲学思辩延伸至自然科学,是干支历法嬗变的基础,在运气理论构建过程中意义重大。其不仅决定了运气理论的整体面貌,同时为之提供了预测方法,因此明确干支历法的嬗变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是必要的。

公历换算:3步推算出任意年份的干支

中国古代历史记载中的大事件,使用的都是干支历法,如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等,就是直接使用当年的干支记录历史事件。以后,公元历法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闯入我国,近百年来,很多先进文化与公元历法融合,哪怕是有“千年虫”这样的重大弊病,也没有挪动公元历法的地位,老百姓使用了几千年的干支历法反而不被现代年轻人熟知了。

其实,与干支历法比较起来,公元历法并不够精确,最可笑的则是世界历史上的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之间是空白的(中国历史并不是空白的),1582年10月4日是星期四,而1582年10月15日直接跳到了星期五,因为这个历法的弊病,被人为的在日历中删除十天(详情见本人撰写的另一关于公元历法的文章:一个让世界消失10天时间的人。)。干支历法是华夏一族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精确计算而制定的,但由于近代以来生产力的落后,以及现在应试教育一味学习西方的的弊端,年轻人会推算干支历的已不多见。为方便更多爱好者了解传统文化,我将干支历的推算法分两个篇章分享如下,本篇章着重讲解如何推算干支年份。

第一步:认识天干与地支。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这十个汉字被称为天干。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这十二个汉字被称为地支。

第二步:给天干排序推算年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年份的个位数是几,则对应的天干是什么.。如1982年个位数是2,则当年天干为壬;1357年个位数是7,则当年天干为丁……反之,如“甲午海战”历史年份,甲为天干对应数字4,可以知当年个位数为4,又如“戊戌变法”历史年份,戊为天干对应数字8,可以知当年个位为8,实际上是1894年“甲午海战”、1898年“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历史年份,辛为天干对应数字1,可知当年个位数为1,实际上分别是1901年、1911年。

戊戌变法1898

第三步:找出相应生肖对应地支。12地支对应12种生肖动物,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地支是有顺序的,如1984年为子鼠,则1985年为丑牛、1986为寅虎,这一点是必须要记住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肖,也就能找出相应地支。如1985年生人知道自己属生肖牛,则地支对应丑,2019年知道属猪,则地支对应亥。相近年份的容易找出地支,其实久远年份也能迅速找准地支。生肖地支的规律是12倍率,只要加减12的倍数(如24、36、60、600……等)就能对准生肖地支。如1985+24=2009,则2009年也是丑牛,2019-600=1419,则1419年也是亥猪年。

前面已经知个位数对应天干,则可知1985年天干是乙,2009年天干是己,1985年则是乙丑年,2009年则是己丑年,2019为己亥年,1419也是己亥年。还有一个小规律就是,相差为60及60整倍数的两个年份,天干地支是相同的。如1911年与1971都是辛亥年,1898年与1238都是戊戌年。

有的人就会问了,学会这个有什么用呢?在很多的古代书画作品中,都会有年份落款,一般都是以干支历留下印迹,只要懂得了推算干支年份,看落款就能推算出书画作品的年份了。如下图:

光绪丙申年可推算出为1896年

光绪年间是1875-1908年,2016年是丙申年,光绪年间的1896年与2016年相差120年,所以同样是丙申年,可推算出这画作于1896年。

干支纪年究竟起源于何时 请方家指教

公元前1046年就已经有了干支纪年?我看到陕西临潼零口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上有“甲子”“辛未”很惊讶,难道干支纪年出现的时间如此之早?

据资料,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公元前104年(元封七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并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颁布年号称呼此历为《太初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原来夏正月建寅,商正月建丑,周正月建子,秦与汉初正月建亥。太初历恢复了夏历的正月建寅,岁首之月重新定在寅月。但太初历没有实施干支纪年。

资料还显示,在东汉光武帝时期(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民间已经使用干支纪年,但官方没有下令全国通用,直到他孙子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才下令在全国推广干支纪年。

我以为干支纪年大约出现在西汉,东汉才开始全国推广。但1976年,在陕西临潼零口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上铭文颠覆了我的认知。

铭文说:“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贞),克闻,夙有商。辛未……”。

利簋内的铭文明确记载“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中说:天文学家据此,并参考其他资料,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辛未都是用干支纪年法记录的日期,难道公元前1046年就已经有了干支纪年?比东汉全国推广干支纪年足足早了1100多年。

这个问题我没有搞明白,还请方家指教。

(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我是武陵逸者,一个喜欢用物理的头脑去解读传统文化的人,一个喜欢道家的俗人,喜欢传统文化、养生修行,希望和有共同爱好的一起交流学习。

2023年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看看农谚就知道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指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按照固定的顺序结合,就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每60年为一周,循环记录,从甲子年还是,到癸亥结束。根据算法来说,2023年为癸卯年,民间又被称为“黑兔”年,另外,2023年还是双春年,同时,还是闰二月,多种因素加在一起,2023年“不一般”。

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2023年到底哪里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好不好?农谚怎么说?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2023年是“双春年”

“双春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2个立春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所以,不会出现2个立春节气的情况。而阴历则不一样,由于存在闰月的情况,立春节气对应的阴历,则会存在同一年中。所以,“双春年”的判断,要看当年立春节气阴历对应的时间,是否在同一年。

2023年立春时间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节气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腊月二十五,阴历时间在同一年(不看阳历时间),因此,2023年被称为“双春年”。

2023年是闰二月

闰月的计算方法,结合了阴历和阳历,当前采取的是 “十九年七闰” 的置闰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7年是闰年。

具体闰哪个月份,需要结合“节气”和“中气”来决定,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按照以前的说法,单数称为“节气”,双数则称为“中气”,一年十二个月,一共二十四节气,一个月有2个节气,分别是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份,只有“节气”,没有“中气”,那么当年就是闰年,而该月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按照历法来说,2023年第三个月份,只有一个清明节气,没有中气,因此,第三个月份为上个月的闰月,也就是二月份的闰月。所以,2023年是闰二月。

2023年是黑兔年

上述已经提到,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2023年是癸卯年。“卯”是代表兔年,而“癸”则属水,根据五行来说,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其中,水代表的是黑色。因此,癸卯年就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除了“黑兔年”之外,还有“金兔年”的说法,根据“六十甲子纳音表”来说,六十个干支中,每一个都对应了一个纳音,而癸卯对应的是“金箔金”,再加上是兔年,所以,有了“金兔年”的说法。

那么2023年到底是“黑兔年”还是“金兔年”呢?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存在不同的答案,而民间大多数以“黑兔年”的说辞较多。

2023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那么春天和秋天难见到好天气,有2种解释。

其一,当年没有春天和秋天,换句话说,春天该温度回暖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冬天的寒冷,而秋天该凉爽的时候,却一直保持着夏天的炎热,春天和秋天被夏冬所代替了。

其二,春天和秋天期间,晴朗的天气相对较少,以阴雨天气居多,“难见天”的意思是很难见到有太阳的天气。

不论上述哪一种结束,都可以看出,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天气都不好,不论对于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种植来说,都是不利的。

“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双春年遇到闰二月,当年的春天比较寒冷,秋天比较干旱,大概意思和上述谚语有类似之处,如果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春天严寒不利于庄稼的返青生长,而秋天干旱,则不利于庄稼的抽穗灌浆等,整体来说,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黑兔夜走青龙月,欲去不尽不敢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黑兔走进了龙所在的地盘,即便受到危险,也不敢说一些秘密,有不自量力的说法。延伸一下,黑兔年可能会发生一些较大的事情,尤其是属兔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凡事要谨慎,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也要注意身边小人从中作梗。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2023年是“黑兔年”,也是“双春年”,同时还“闰二月”,按照民间的说法,这三者相逢,2023年并不是“好年份”。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点,不论是“黑兔年”、“双春年”还是“闰二月”,都是人为设置的,而当年好不好?天气、温度、运势等,和这些说法是无关的,因此,“黑兔年”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古人们的说法,对于如今的社会,可能已经不适合了。

但是,也有朋友说,既然这些传统的历法以及农谚,能够流传到现在,就有存在的意义,即便放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借鉴。

对此,你怎么看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03/1708957598374719.html
上一篇:95580怎么转人工服务(邮政银行95580怎么转人工服务)
下一篇:怎样算生男生女的方法,怎样算生男生女的方法呢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