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元代钧瓷之“最”!这件天青釉香炉美得不可方物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元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佼佼者”“巅峰之作”“最高制作水准”
这些高度评价都指向
这件釉色朦胧、器型硕大的香炉
它何以代表元代钧瓷?
浓厚的天青釉为何斜着流?
落款中的“小宋”又是谁?
钧窑瓷器之最:
打破“钧不盈尺”旧框
钧窑,始于唐盛于宋
起源于今河南禹州附近
位列五大名窑之一
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
因烧成条件高
成形和烧制工艺限制较多
宋代钧瓷高度均不超过一尺(33.3厘米)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与常用18.9升饮用水桶尺寸比较
这件元代香炉传承历代技艺
结合粗犷大气的审美风格
打破了高度“钧不盈尺”的旧框
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
是现存最大最完整钧窑器物
为元代钧窑瓷器中的代表
学界认为这是一件中原产外销瓷
而这件香炉的出土地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在元代也是贸易繁荣的丰州
它见证了历史悠远的民族融合
也印证了文化的自信、开放与互鉴
天青釉的“淡妆浓抹”
美得不可方物
说起这件香炉的美
都跟这天青釉有关
一是美在浓釉垂流经过兽纹装饰的
“朦胧”与“露骨”
△香炉两侧的兽形耳
△香炉颈部的三只麒麟
口沿至肩部两侧装饰有兽形耳
颈部雕刻有三只麒麟
正面两只呈对称分布
两者中间为题记
背面一只“行走”于瓷器的后颈部正中
腹部装饰兽面铺首衔环纹和兽面纹
△香炉腹部的兽面铺首衔环纹
值得注意的是
烧制过程导致香炉的釉面厚度不同
特别是兽纹装饰等局部轮廓
虚实相映
釉厚之处纹路略显模糊
此为“朦胧”
而露出胎骨之处则更为清晰地展现了
麒麟足部、兽面、衔环等更多细节
此为“露骨”
△香炉露出胎骨位置示例
天青色釉面与露出的土黄色胎骨
形成强烈对比
又具有铜器的金属质感
二是美在天青釉的“多彩”
钧窑基本特点是“窑变”成色
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
窑内温度发生变化
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的自然变化
这件香炉釉色为
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
纯粹、匀净、含蓄
三是美在独特的“流云”纹理
“小宋自造”香炉采用斜装窑法入窑烧制
入窑时两只底足被垫高而呈倾斜状
又因施釉浓厚
烧制时釉色由左上及右下流于器表
流动的釉浓淡不一
色彩如水墨画般晕染开来
如水流凝滞,如天青流云
丰富、清新、明快
独特的落款:
小宋标记的“知识产权”
香炉正面镌刻楷书铭文15字
巳(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
揭示了这件香炉是“三有产品”
△香炉口沿部凸起处15字铭文
一是生产日期:己酉年是哪一年?
学界普遍认为该件香炉烧制时间为
元中期的1309年(己酉年)
此时元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
瓷器制作等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是“制造商”:“小宋”是谁?
根据学界判断
“小宋”即为烧制这件瓷器的工匠
有一种说法是“小宋”本无名无姓
因原为南宋遗民,人们惯称其“小宋”
他烧制钧瓷技艺高超,名噪一时
700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仿佛能看到勤劳的“小宋”
在完成烧造后骄傲喜悦溢于言表的神情
△1999年以钧窑“小宋自造”香炉为图样发行的邮票
三是用途和产量
“香炉一个”的意思不必多说
而单单这一“个”字,倒是有些特别
它有别于繁体字
而是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
这说明在元代,为书写便利
民间已产生一些简体字
这对于研究简体字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岁月悠悠,钧成大器
它出自中原的“小宋”之手
在贸易往来繁盛的土地上,被岁月窖藏
千百年后,依然显露出自信与开放
釉色天青烟雨朦,流云凝彩待“钧”来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微信编辑丨杨惠珺
特别鸣谢丨内蒙古博物院 总台内蒙古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景
浅谈六十柱——己酉
大驿土者,堂堂大道,坦坦平途
己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