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基本概念:气——万物本原、风水术的核心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本原“气”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中国古代哲学以气为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认为阴阳之气“氤氲集聚而为万物”(《系辞》孔颖达疏),以此来解释宇宙的生成和发展。
《庄子·知北游》中载:“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而为死。”
不止于人体,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行则万物生,气聚则山川融结。尽管这气是无形无质的,但却是有形有质的万物由以构成的本原。
气是风水学“遗体受荫”说的基础晋代郭璞所著《葬书》记载:“葬着,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
基于传统文化中“气”的观念,风水理论认为,阴阳五行之气的活动是构成山川一切形态的内因,这天地灵气会凝结融汇于某一地点,如果把父母长辈的遗骨葬于此地,就能得天地山川之精华,而后世子孙的形体来自于父母,一气相应,因此也能福祸相传,这就是风水学“遗体受荫”说。
《葬书》中的生气循环图
然而,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到底是什么,这其实要归结到世界的本原到时是什么这一大问题,国内外对“气”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满意的结果,大抵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关于“气”的本质的几种说法一是“气”的本质是超微粒子及场。“场”是现代物理学概念,场论认为,物质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由基本粒子以及可能更小的基本单位构成的实体,另一种是各种实体之间的场。在这里,场和实体都是一种存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理论于中国古人关于气的论述“聚则成形,散则化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气”的本质是量子。量子力学是当今物理研究的最前沿,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量子世界是与时空穿越、瞬间移动等充满科幻感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迄今还没有人敢说真正理解了它,对量子论的探索目前还只是打开了大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量子力学的一些理论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体系的一些认知,人们以前认为的玄之又玄的问题得到了充分合理的解析,如心灵感应等。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量子论可能是一种答案。三是“气”的本质是暗物质。暗物质是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迄今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宇宙绝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即宇宙中仅有5%是普通(明)物质,其余30%是暗物质,65%是暗能量。“气”是否作为一种暗物质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我们可见的世界?这有待科学的进一步探索。
三是“气”的本质是暗物质。暗物质是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迄今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宇宙绝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即宇宙中仅有5%是普通(明)物质,其余30%是暗物质,65%是暗能量。“气”是否作为一种暗物质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我们可见的世界?这有待科学的进一步探索。
风水玄学不同气场对人的吉凶影响大为不一样
一、风水学理论的核心基础是气场学说
1古代对风水之气的论述
中国是一个深受“气论”文化影响的国家。无论是中医、气功,还是建筑风水都是如此。“气”是中国风水的核心,无论是“形法”还是“理法”都是围绕寻找聚气、旺气宝地而展开的选址活动。风水论述中反复提及“生气”、“迎气”、“藏气”、“纳气”、“聚气”,紧紧围绕着“气”这个核心。
许多国外学者也看出“气”是中国风水的要害。如美国罗系巴哈小姐,在她1987年出版的畅销世界的《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一书中写道:“气是风水中最重的因素”。她断言:“认识气,便懂得风水的全部”。那么“气”是什么?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它。
道家称气为“炁”,儒家讲“浩然正气”,中医辨人体“气血”,气功分“内气”、“外气”,风水讲“生气”、“天气”、“地气”和“阴阳之气”。在古书中, 虽随处可见的有关气的论述, 但气的本质是什么, 却始终没有讲清楚。
2宇宙中充满着气场
风水术的基础和支柱就是宇宙间分布着气, 但谁也没有见过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科学家感觉到宇宙间有“生物等离子态”物质的普遍存在,并称之为有别于固态、气态、液态、等离子态的“第五态”物质,但仍然无法取得科学实证。这东西直到二十多年前才被两个美国科学家偶然间揭开了秘密。
美国新泽西州克劳福特高地上有一座为接收卫星回波而建立的无线电天线装置。七十年代后期的一天,A•彭齐埃斯和W•威尔逊从天线中接收到一种从未发现过的无规则电波。他们本以为这是一种类似于干扰信号的“噪声”,大量波长为7.35cm的微波噪声既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
在调整天线位置,对准一个个电波源体的信号加以比较后,他们初步得出了结论:这些微波不是来自银河系(银河系仙女星座的M31星体有时也辐射波长为7.35cm的微波,但通过检测被排除了),而是来自宇宙的一个更大的空间。这一发现从天文学角度来讲是自从发现“红移”以来在宇宙论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进展。
经过天体物理学家的共同探讨,神秘的微波噪声的来源开始逐渐得到证实。在普林斯顿,天体物理学家彼勃尔斯论证说:这种微波噪声应该有一个背景,而这个背景便是早期宇宙的遗物。这种微波辐射线、r射线等,假如在宇宙刚形成的头几分钟内没有一个强烈的辐射背景,那么,许多核反应就会进行得十分迅猛以致于会把宇宙内部的大部分“氢”烧毁。
然而,事实正相反,目前整个宇宙中有四分之三是“氢”。这说明,迅速的核反应只有在宇宙中充满着波长极短且等温甚高的辐射的情况下才能被制止。一九七八年,A•彭齐埃斯和W•威尔逊发表了论文《在4080兆赫上额外的天线温度》,因此获诺贝尔奖。
两千年来,我国道教与气打交道,堪舆家则拿着罗盘与气,他们的身心真切地体会到了气的存在,但不可能用严密的逻辑语言表达,更不可能用科学试验证实,只能含糊地用天煞地煞之类语言符号表述。如果说中医所说的理论还多少得到些认同的话,那么堪舆家所说的大多数人则认为纯属骗钱之说。
其实两家所说的本是一股子“气儿”,同一件事,在同一个法庭宣布无罪释放的同时又被判了死刑。时至今日,宇宙辐射的面纱逐渐被撩开了:宇宙辐射是维持宇宙本身存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量。而这种背景辐射就是我国道家及源自道家的医家、堪舆家所说的炁!
“宇宙背景辐射”,从宇宙创生时就充满了太空的微波及超微波粒子,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它产生在“天地之始”,有能量,故为“万物之母”。光中有气,气中有光,光气一体,气是看不见的光,光是看得见的气。这气就是微波及超微波粒子。微波,在医疗上,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在食品工业上,可使新酒除辛辣味而使酒陈熟,微波炉可制熟食品;在农业上,可提高种籽发芽率。微波是有能量的。
对于来自天上的微波及超微波粒子,风水学称作“天气”,许多植物、动物和自然地形都有优异的接收能力。植物的多方位叶片,花卉的花瓣、花蕊,地形的盆地、山环,都是天然的微波天线。实验证明,电视天线引在多叶的植物体内可收到清晰图像。国外科学实验对鸡、鸽用9.29GHZ微波辐射时证明,鸟的羽毛也有微波介质天线作用。
这种非导体的“介质”天线,可引伸到山石、林木、建筑物。场气不佳处,鸟不作窠,山环水抱必有气,已是风水常识。在建筑上,福建的圆形土楼,云南的方形传统民居和传统的四合院也具有良好的接收风水天气的介质天线作用。这是历经千年的先民经验结晶。
3人体也存在着场
气既然弥漫于宇宙的一切时空里,天、地、人也都感应而广泛存在。气在天则为风水所求的天气,在地也为风水所寻求的地气(“寻龙点穴”)。气,在人体则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人体场,是现代物理科学概念。场论认为,物质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由基本粒子以及可能更小的基本单位构成的实体;一种是这种实体存在之间的场态。
场态与实体都是一种存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与古人说的“聚则成形,散则化气”的见解相符。在科研中已经知道,电磁振荡场变成电磁波,即“场动成波”原理。大的物体到微小的物质实体,如粒子,都存在场。量子场论就是研究粒子的场,研究场的量子效应。气的本质是超微粒子及其场。
人体之气,在人体场能测试中可见到人的精神状态影响人体场的强弱。这是由于人体是有机的,人体之气来自细胞、氨基酸、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人体之气具有可控性,受意念控制。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祝由科等,都重视调心,常用一些诱导语言、口诀(咒语)或一些特定动作来调节人体气的强弱、属性(阴阳),实现补泄,康复。
在许多古典小说和中、外宗教活动中,都有“体光”的描述和表现,人们曾认为是纯粹的神话。随着科学的发现表明,体光并非虚构。1911年,英国医生华尔德•基尔纳采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屏片,首先发现人体外周有一层光晕,色彩瑰丽,忽隐忽现。
接着俄国科学家发现人体放出一种微弱的紫外线,它能促进细胞, 辐射强度随生理条件如疾病等而变化。俄国工程师基里安做过很多试验,发现人体只要在五百伏以上的高压和五十千赫的电场中,就会发出明亮的光晕。俄国科学家西迈扬•柯里尔和瓦伦丁娜夫妇用高频电场摄像术将体光摄拍出来。
引起科学界注意。八十年代以后,美国、日本相继用精密敏感仪器对人体辉光之谜进行研究探测。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用高敏的微光检测光电子倍增管和医学显像装置,成功地对人体放射的辉光进行了图像显示,并迅及应用到医疗保健中。美国人体科学研究中心迈特尔博士指出:“生命之光”是最有前景的诊断手段。正常人发出的辉光是对称的,如发生疾病,辉光会失去对称平衡现象。疾病临发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类似太阳的“日晕”现象。中国气功认为,呈红亮的辉光表明健康良好,呈灰暗色的辉光则有病。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外存在雾状气的“透明外衣”,层次有三,恰似人体的内衣、衬衣、外衣。1911年基尔纳通过色隔板和滤色器看到的人体场,报告了人体周围的“雾”有三层:靠近皮肤的是暗色层,厚1/4英寸;其外右淡淡的一层垂直于人体,厚l英寸;最外层是轮廓不清晰的弱光,厚六英寸左右。“基尔纳气”又因被测者的年龄、性别、智力、健康的差异,因人而异。某些疾病表现出“气的斑点”及不规则性。从而使基尔纳发明了一种以“气包层”的颜色、纹理、体积和外观特征为根据的诊断体系。
六十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经过三十年研究指出人体存在一个电磁能引导场,或称生命场。它在生物机体结构中发挥功能指导作用。伯尔和瑞茨证实,在人体症状未出现之前,其健康状态即可检查这种“生命场”来确定。瑞茨指出,人的生命场有周期性波动,这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关。他提出存在一个与思维过程有关的场,并命名为“思维场”。
七十年代,前苏联的喀山大学生物物理学教授维克托•英尤欣博士及其研究组对人体能场以及通过激活这种能能促进受激辐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实验证明生物等离子能场是与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不同的状态,因而把生物等离子能场定义为物质的第五态。英尤欣说:“尽管生物等离子体对于环境中电的变化是敏感的,它仍显得较稳定。这似乎反映出在生物等离子体中带正电粒子与带负电粒子的平衡。如果在这个或那个方向发生激烈改变,这就会从生物体的健康状况中表现出来。”这个发现与中国的阴阳平衡观何其相似乃尔!
英尤欣博士还说:“尽管生物的生物等离子场相对稳定,还是有显著数量的能以生物等离子体的形式辐射到空间去,这种情况可以用‘微束流’或生物等离子束团的形式产生。微束流是通过空气形成的生物等离子微粒通道,这种微束流也是从生物体内分离出去的。很可能基利安照相过程使微束流与生物等离子粒团的显影变得容易了,因为它们可以被俘获在底片上。这些微束流也可能与心灵感应、心理活动以及生物体之间远距离作用的其它情况有关。”这一论点,被皮尔瑞克斯的植物生长观察进一步证明。皮尔瑞克斯用照相机照得在叶子生长以前,植物就放射出一个具有未来叶子外形和部位的能场基质,然后叶子就按照已存在的样子发芽生长。
劳伦斯•本迪特博士夫妇也指出,气是由互相垂直的能量流组成的,如同电场总是与相关磁场垂直一样。他们观察到人体的“气”的主要能流,有三种。第一种,像交流电那样沿着相应于脊柱的人体中心轴线上下垂直流动,这个基本的能流感应产生其它的垂直的能流。这些能流在脊柱与“气”的外缘之间流动。这些次级能流又感应产生了另外的与之成直角的能流。这些能流围绕着“气”场不断地流动。从而形成了能流所交织而成的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称作“那第斯”。
这个能体存在着漏斗状的能的漩涡,西方把这种漩涡称为“查克瑞”。电子专家戴维•坦斯里博士研究发现,“查克瑞”是在能线“那第斯”彼此反复交叉点上形成的。另二十一个次要“查克瑞”位于能线交叉十四次的点上。更次要的聚焦点形成于能线交叉七次处。此外,还存在更细小的聚焦点,能线在那里交叉次数更少。这些“查克瑞”,能线聚焦交叉点的位穴,竟与中医学中针灸穴位完全一致!
1969年美国新时代研究会成立了由医学、生物学、电子学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能量研究小组。他们用光电倍增管和新的电视技术,在暗室中对人体进行测试,证明一般人都可通过意念活动使人体能场增强15%,少数人可增强一倍以上。放出的能量多出自太阳穴、头顶、手。能量强弱,受精神状态影响。测试表明,情绪不安者,能场增强很小,甚至出现负值,成为“低能”、“吸能”的人。而思想安定,高度人静者,信号明显增强。
同时,有三个受试者在暗室外面用意念影响暗室内的光电管信号。能促发暗室内光电管信号增强。当他们静立时,信号增加15-20%,当他们运用意念时,信号就又增加。而且发现体壮者离开暗室后,光电管信号仍可延持十五—二十分钟, 出现能量场延滞现象。
二、不同气场对人的吉凶影响大为不一样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了气场的无所不在和有序排列。你可以不承认它,但它却要找到你的头上。古人在动物身上发现一些规律,如将一块草地围起来,发现在里面某个位置养的羊到了一定时期就死掉了,宰杀后发现内脏里有肿瘤,换一批动物还是这个问题。将狗放在这个位置整夜的叫个不停。这在古书上有记载,古人发现这是气场分布造成的。
近始研究,测量出这些地方的物理特性不一样,有些地方电位比较高(地球有电位,各点电位不同)。现代科学只限于这些异常发现,还没有更深地研究古人得出的结果,有待今后科学的发展作出明确的解释。
中央电台曾广播一条消息,说新疆有一条路,某地方拐弯处常出车祸,很有规律,后将拐弯处取直,仍常出车祸。这条消息有头无尾,没有讲明道理。无独有偶,波兰也有个地方常出车祸,向下挖这片地段,发现有许多暗流,车祸地点恰是暗流的交叉点。还测出此地暗流的辐射能量很大,并发现这个辐射场对人的大脑神经起作用,司机在这里易出车祸。
这现象通过科学手段给予了解释。由于许多外国人很想感受一下该地“不是滋味的滋味”,于是该地开辟成旅游胜地。其实这与风水有关,古代的风水先生对于这种地理风水早有认识,能够推测出该地气场不同。如果今天人们也能认识掌握其道理,避开此地筑路或居住,那将会造福人类。
再举个例子,古代风水家认为,居住河右为吉,居左为凶。经调查,符合事实。那么,根据是什么呢?古人说不清楚。似乎地球自转所造成的偏向力是个根源。大家可以观察,较大的河流,右岸较陡削,而左岸则较平缓,这是地球每天从西向东自转的偏向力,使水冲击右岸的力量较大造成的。我们知道,气有个特点是“遇水则界”,被河水界住的气受到向右的力的挤压,使河右岸之气浓缩密集,当然就吉,反之,左岸之气稀疏,也就可称为凶。
由此说开去,古代风水术认为不同的流向产生出不同的吉凶,甚至一条河,认为河的这边出人才,另一边就一个人才不出。现代人作了这方面的调查得到一些证实。气场对植物影响也是很大,某位置种上一盆花,花不长,枯死,用小动物在这里做试验,小动物吱吱叫,不安静。用风水推算一下,是凶地。现场实际与推算结果往往是吻合的。
我们现在研究的已不是原来风水的旧貌。我们吸收古人风水的精华,也注意发现现代科学的新内容。
举一个例子,这种现象大家有可能遇到。某地区的孩子常发高烧不退,吃药打针都不行,挪个窝就好了,回来又不行。后发现与高压电磁场有关。原来,患这种“无名高热”的儿童的家附近,有高压输电线通过。随社会发展,古代没有的现象现在有了,但问题的症结还是周围的气场变化。
又一例也是如此。某科研所,每天夜里12点钟,很准时,院内宿舍的孩子,又多是不会说话的婴儿,同时哭闹一个时辰也就不哭了,很有规律,令人毛骨悚然。后发现院内每晚所作的试验恰恰是在12点打开微波机进行调试,不开机小孩则不哭。小孩即童男童女,对外界气场变化比较敏感,小孩哭是先天的敏感,大人则有作恶梦或神精衰弱的反应,但又以为是老病复发,不重视,把气场变化对人的实际影响轻率地忽略了。
环视国内外对人体科学研究进程和动态,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下述研究结论:人体也存在场,即人体场;人生存于一个万有能场的宇宙中,人体从宇宙场中吸取能量,也向宇宙场发射能量;人的意念以及人的健康状况等能影响人体能场的强弱;同时, 外部环境能场的强弱也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以及人的思维。
分析到这里, 读者对风水影响人的健康比较容易理解, 对风水影响人的事业、婚姻的说法还存有疑惑、 笔者认为, 人的一生的成败取决于自身各个时期对不同发展机会的选择, 而不同时期的选择来源于本阶段思维的判断取向。因此, 好的风水会使人思维更敏锐, 更符合客观实际, 使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这就是风水影响人的运气的原因。
三、风水形法,即研究地球对气场的变化规律的理论
中国风水的最大命题是天地人合一。因此,风水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关天地人的具体操作方法,所谓天运,即宇宙气场——宇宙星空天体运转的周期变化特性。按照天体时空演变,中国风水学将天运概括为“三元九运说”。所谓地运,即地球气场——地球受日月之影响,其地质、地貌、物理场,随地理位置而千差万别,在地球表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小气候。中国风水学将地运概括为“龙穴砂水说”。
所谓龙穴砂水,就是强气场点。典型风水的基本模式是山环水抱。古人有句话:“河山拱戴,形势天下”。拱即是过去古从见面礼的手势,称为打拱,这种手势一手握拳,一手相抱。拱,形容环状山河状态,山河在拱抱,形成强的环境气场。
古人讲风水特点:“遇风则散,遇水则界”。界即止的意思,在山和水之间造成一个气场必须利用水控制风。古人发现有一地理形态具备这两种条件,即“山环水抱”,就是山挡住风,水止住气,“山环水抱必有气”,“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这是重要的风水定律。
人杰地灵,地杰人灵,地灵具有好风水,则必出杰出人物。根据这一原理,古人选择建都的地方都具有山环水抱的地势。中国四大古都讲究地理环境,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都具有很好的大气场。
古都西安西北方向三面有山,靠东南方向是黄河,符合山环水抱,历史上十几个朝代在那里建都。古人称这种气场叫“王气”。再看北京、洛阳、南京,同样山环水抱,气势很强。
“山环水抱” 也要讲具体形势,关键环节是古人说的要抓住气。气的特点有两个,避开风,抓住水,就是我们的风水观。怎样避开风?冬天北风很强,西、西北、北,再加一部分东,应有一个环形物挡住,挡住来路。冬天的西北风刮不过来,气就吹不散,即西、北、东三方宜高耸。
山环水抱没有南环的。在大气候好的情况下再考虑小气候,大气候不好,小气候也不会好。有些平房的正南方向盖起大楼,后面和两边又有高楼大厦,中间夹住,这地方就不好。阳光射不到,生气进不来,这种地方就要经常出事。
这种情况,平房出现的很多。主要看南北,北面有高耸起的大楼,就没问题,把北风挡住,这是好事。就怕南面遮住,见不到太阳,生气之路挡住。遇到这种地方又无法规避,属于凶,室内再讲究,也是美中不足。
为什么山环水抱必有气?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为什么山要抱呢? 这与气场的微波的特性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波粒除具有“波粒二重性”外,微波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透过云雾,能穿透百米疏松干土层,对岩石也有一定穿透力;更为重要的是微波遇风,会漂散而能量减弱。从不同风速下海面对微波反射曲线可以看出,大风下微波反射率增大,即“遇风则散”;这也是为什么山要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这样地面上接受到的宇宙之气才能更好地储存起来。
同时, 山环也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宇宙之气。因山环其形状类似于锅形的卫星电视接受器, 可以大大提高其接受宇宙之气的效率,这其实是我们先人长期观察自然界得出的一个结论。
为什么水要环呢? 这也是和微波的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微波和水有很大“亲和力”,能充分吸收微波,即“遇水则止”。根据这一特性,微波可加热含水食品(微波炉原理)。纯净清洁的水体,对电磁波辐射的反射率在蓝光波段也不足3%,即97%以上被吸收。
并随电磁波波长增大而吸收率增强,至红外波后,尤其是微波几乎全部被吸收,只有1%—1.5%的反射率。但是,当水中含有悬浮泥砂时,水体的反射率增大。尤其是红光至近红外光波段,产生强烈反射,也就是说混浊的水体,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大大下降。当水体中含有藻类、浮游生物和水草时,因叶绿素的作用,使水体在红外波段产生高反射,在红光波段形成较强吸收谷。
当水体中含有石油等污染物时,使水体在紫外波段产生高反射,也就是使水体丧失吸收短波的能力,有害于人体。正由于这些特性,古人不仅提出了水要抱, 而且进一步强调水体的质量, 水越干净风水越好。这都反映我们祖先对气的本质认识,只不过没有上升到波谱特性这样的现代物学理论而矣。
四、风水理论, 就是研究宇宙天体气场变化规律的理论
上面分析了风水形法理论的科学性,接下来我们要分析风水理法的科学性。阴阳五行周易八卦是风水理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理论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 它们是古人长期观察天体以及大自然变化的智慧结晶。周易《系辞》上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明之故”。
《系辞》下第二章中说得更明确了:“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两段所谈的俱是先民制作八卦的依据及来源,看来是全方位的,天文地理及动物植物全观察到了,也全部分析到了,所以才能制成“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八卦。
我们拿风水学的基础理论三元九运来说, 三元九运中三元就是上元、中元、下元,在每一个元里再分成三个小运, 三三归九, 就是三元九运, 每一个运程就是二十年, 每一元六十年, 三元九运就是一百八十年。(具体内容参见第六章), 为什么要这么规定, 这来自于古人对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观察。
在古人认识的五大行星中, 以木星对人体的影响最大,据现代天文学测知,木星是行星中的“巨人”,它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具有特别强大的磁场,它的射电辐射(包括微波和10米波)皆可到达地球,而且10米波更强。10米波不仅有延续秒的爆发,而且还发生维持数小时之久的噪音。这种现象会影响到地球生命。
事实说明,古人在考虑天体场效应对人事的影响时充分考虑到木星的作用,是寓有深意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古人是从天体的运行中充分肯定了木星对人的作用。木星的绕日公转周期是11.86年,相对于某一近日点,与地球的准会合周期是12年。在此12年中,太阳、地球、木星三者关系处于几种不同的状态,可能也是导致人体十二经脉形成的外部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一个会合周期的12年中,真正出现木星大冲却只有11次,除非在终点(或始点)上计算两次分属前后两个周期,才会凑到12次。人体也是这样,一方面有十二经脉,同时又有五脏六腑(共十一脏)。现代医学发现人体细胞在不同时间内能发出11种不同频率的射线,若再加上一个“零时期”也变为“12”。这些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天地运行的信息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体现。
体积仅次于木星的是土星。土星绕太阳一周是三十年。每二十年木星和土星相会一次。这两大行星的会合, 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先贤洞悉这一天机, 便以土木两星二十年会合一次为一运。并且以木星公转二十年和土星公转三十年的最小公倍数六十年为一个甲子, 也就是一个元。
可以说风水学研究中沿用了我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风水理论中运用了大量的天文学的成果, 这使得描述的事物发展轨迹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这也是风水历经千年而仍具有勃勃生命力的原因。
人的先天五行从何而来,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一是来自父母之辈,二是来自于环境,有水有树,天气平和,建筑之间错落通透,山水有情,先先五行反映到人体之中,应该会更多地令人满意。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置疑,而风水对人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所谓“天人合一”就指出了环境、人、与风水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人们常说“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人豪迈,南人俊秀”。这些也说明地理风水对人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地理也讲气度、气势、气质,这和人一样:有斯文、威武、祥和、严厉、雄大、渺小,伟壮、懦弱,高雅、庸俗,美丽、丑陋,滑稽、肃穆等的不同。故好的阳刚之地,荫生的是英雄豪杰;好的阴柔之地,荫生的是文人秀士。如地理的格局越纯粹,生长在其间的人,也就越能感受它纯粹之“气”的影响,在地灵的潜移默化下,而形成各种各样的人,这即是风水对人物的影响。
古时孟母三迁之举、伍子胥曾使术士造大城等,这些都是古贤人择吉地的记载。大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在外乡发迹的故事,而他们发迹的地方,大都是在历史上占有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的名地;我们也可以从现实中看到许多人在穷乡僻壤里,庸庸碌碌抑郁以终的例子。由此可见,风水(地灵)对人的影响确实存在的。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各种水气之间的差别
#金匮要略#
仲景在本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表述各种水气之间的差别,但是我们在看条文的时候也发现对于各种水气的描述还是有前后不一致,无法条理清晰的理解的地方,所以在开始部分我们对其做个总结。
风水:顾名思义因风而来,所以是外感引起的,病位偏表,有恶风甚至恶寒的症状,水气侵犯头目会出现头目肿胀,侵犯肌肉会出现肌肉酸重,侵犯关节会出现骨节疼痛。初期脉是浮的,后期脉慢慢转沉。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喘等影响内脏的表现,治疗上以发汗为主。
皮水:顾名思义皮下之水,其是因为表阳虚而来水液停滞皮下,不是因风来,所以不恶风,症状主要就是周身皮下有水液停滞,在四肢,在腹部,在头目。脉一般是浮脉,病久也会转沉,治疗用发汗的方法。
正水:顾名思义水液停于最常见的位置,也就是上焦肺,所以出现喘,脉是沉的,这个时候当用温药和之。
石水:顾名思义水固定不移,病在下焦,出现腹满鼓胀,没有喘,脉是沉的,这个时候用利水之法。
黄汗:顾名思义会出黄色的汗。发病是因为汗出入浴,湿邪外入,阳为湿郁。前面几种水气病大多有阳虚,而黄汗一般没有,阳气郁久会发热,由于水气从外而入所以也和皮水相似水积聚在皮下,出现四肢头面肿,但是湿气阻遏阳气是它的特征,所以郁久发黄,汗出不解,治疗上用行气发汗利湿来治疗。
1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本条讨论的是水气病的组成,病风水,脉浮,症状是身体骨节疼痛,恶风,类似太阳病外感,但是有水肿之象;皮水也脉浮,但是症状主要是腿肿,凹陷性水肿,腹大叩诊成鼓音,没有口渴,应该通过发汗来治疗,正水,脉沉迟,主要症状是喘;石水,脉沉,腹满但是不喘;黄汗脉沉迟,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如果病程长会出现痈脓。从上述分析,风水皮水病在表,脉浮,其他脉沉,病在里。病在表当发汗,病在里,当利水。具体来说风水恶风而皮水不恶风,正水喘而石水不喘,黄汗湿热。
2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抟,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本条说明风水的形成以及和黄汗的区别,脉浮为风,洪则水气盛,风强就会发疹,身体痒,痒是泄风的表现,时间就了就会出现化脓结痂,水气强则出现水肿,身体屈伸困难,风气相击,肢体浮肿,发汗可以痊愈,恶风是因为表虚,属于风水,不恶风,小便正常,上焦有寒,痰多,这属于黄汗。从这里我们需要分段理解,同样是风和水为病,风邪盛发为瘾疹,水气盛发为水肿,风邪水气都强,并且恶风的属于风水,风邪水气都强并且不恶风的属于黄汗(还需要和皮水相鉴别,黄汗小便正常,上焦寒)。
3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本条进一步说明风水的症状,寸口脉沉滑,里有水气,这和第一条的脉不相符合,这是因为本条风水病程已久,外邪已去,水气内陷,除了原来的面目肿大、眼皮肿在外的水气表现外,患有咳嗽,颈动脉搏动明显等内在表现。所以本条再一次说明风水的病机是变化的,当在外之风水久治不愈或者未治疗,水气同样会入里内停,最有可能是停再上焦心肺之处。
4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本条有谈及风水和皮水以及黄汗、肺胀的区别。首先风水皮水都是外感而来,风水有疼痛或者酸重的症状,没有口渴,而有恶风,如果出现恶寒是因为发汗后表阳亏虚。口渴但不恶寒的属于皮水。黄汗会出现周身肿胀而阳气不达皮肤而冷,胸闷不能食是湿气郁阻引起,郁阻气机则痛,阳郁在内造成失眠,疼痛大多集中于关节。咳喘没有口渴是肺胀,发汗就好了。但是以上各种疾病,如果口渴,腹泻,小便多的,这是亡津液,不能发汗。本条所描述的和第一条又有不一致的地方,第一条风水是骨节疼痛,本条不痛而重酸,这是因为水气没有流注骨节,而是流注肌肉,皮水原来不口渴,现在口渴是因为时间久了,水已经入里,所以出现口渴。所以口渴与否不是皮水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