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朱德点名道长李圆通赴京参会,结束后询问:能不能长留北京
前言1957年4月,全国各地道教宗派领袖、著名人士齐聚北京,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一事。
朱德知道此事后,点名邀请李圆通“出山”,赴京参加大会,李圆通欣然前往,愿意为之效力。
当天,来的都是名山道刹的住持当家或是有名的道教学者,相比之下,李圆通的身份显得比较普通。
不过,当朱德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便走到李圆通面前,熟络的跟他攀谈,并诚挚的向他表达了感谢。
这个“名不经传”,却被朱德奉为上座的李圆通究竟是谁?他又做过什么呢?
图丨李圆通
皈依道门李圆通,俗名李药夫,1878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市满城区。那个年代,保定地区盛行习武,以“北腿”闻名于世的北少林寺,就坐落在满城附近的玉龙山,这就导致当地百姓随便一个都能来几下功夫。
农闲时候,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到处都能看到有人练武切磋,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李圆通,从小就会跟着比比划划。
虽然李圆通没有拜过师,也没有正儿八经学习过专业的招式,但是长年累月的锻炼,还是让他练就出一副硬朗的身板。
长大后,体力不错的李圆通去做了挑夫,负责给京城稻香村点心铺送货,挣钱不多,但也算是能够勉强度日。
图丨清政府官员向洋人下跪
然而好景不长,腐朽的清政府在战争、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导致西方列强如强盗般涌入中国,自此,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点心铺黄了,李圆通也失业了。
见清政府如此无能软弱,各级官员对洋人卑躬屈膝,有血性的中国百姓们忍无可忍了,大家举起义和团的旗帜,开始对抗洋人的。
1900年,八国联军以“保护使馆”的名义,出兵攻陷塘沽,占领天津后,继续向着北平进攻。
一腔热血的李圆通和弟弟一起赶赴廊坊,参加了义和团,加入了“扶清灭洋”的行列。
面对八国联军的军火枪炮,大家没有退缩,用长矛大刀抵御洋枪洋炮,然而,大家也只是血肉之躯,这场战斗的结果,似乎早有预示。
李圆通的弟弟不幸中弹牺牲后,悲痛欲绝的李圆通背起伤员,和大部队一起撤离了战场。
图丨义和团小战士
到了安全地带后,李圆通才知道,自己背着的伤员是名管带(统领一营的长官),对方见他身手不错,便将他收为随从。
清政府屡战屡败,它的地位早已摇摇欲坠,对于各地的管控基本已经失效,很多地方的军阀开始招兵买马,在当地做起了土皇帝。
而成为随从的李圆通,在几年时间内,带兵剿匪,最后一跃成为官军的管带,可谓是平步青云。
虽说是当了官,荣华富贵也如囊中取物,但是李圆通本性善恶分明,对于清军内部的作假、裙带、贪污,他无法与之同流。
李圆通接到上级吴佩孚下达的“镇压起义军”的命令,他心里十分为难,他是同情并支持革命的,更不愿打内战,于是,他借此机会,离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旧军队。
图丨吴佩孚
随后,李圆通返回家乡,可到处都是战乱,他又该何去何从呢,最后,他决定避世修行,遁入玄门。
为了避免市井喧嚣,李圆通跋山涉水,去了狼牙山棋盘陀道观出了家。在师傅的教导之下,李圆通开始学习针灸医术,学有所成后,他便下了山,免费为百姓们治病。
1910年,李圆通在朝山拜入全真教龙门派掌门王永清门下,成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弟子,赐名圆忠,后改为圆通,自此,李药夫成为李圆通,开始跟着王永清潜心修行。
他先后学习了轻功和形意拳,还精进了医术,尤其擅长号脉问诊、分筋正骨、针灸治疗。
后来,他回到了狼牙山,在王永清门下十年,道观已经破败不堪了,他带领弟子们把道馆重新收拾了一番,继续修行。
修行之余,李圆通还经常为乡亲们做法事,为百姓们巡诊治病,久而久之,他的名声越来越大,道观的香火也越来越旺,前来拜师修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因为玄门中人讲究的便是“不问尘世”“清静无为”,所以他们也只是日日修行,渡人渡己。
图丨七七事变
救国救民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略,中华大地四分五裂,中国人民朝不保夕,李圆通再也无法安心隐世修行了。
道观所在的棋盘陀,是狼牙山的主峰之一,山势雄险,只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于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便决定把这里作为指挥部,领导在保定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
李圆通得知八路军的事迹后,知道这是一支为国为民打鬼子的队伍,便敞开大门,很热情地欢迎八路军在这里安营扎寨。
图丨李圆通和八路军
他还召开了道观大会,号召信众积极为八路军做事,不管是照顾伤员,还是打探情报,又或是提供食宿,都要给予方便。
李圆通和道观弟子的医术也派上了用场,无数重病伤员在李圆通手中起死回生,而他的道观,也成了储存战备物资和后勤的仓库。
因为对狼牙山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李圆通还会帮着埋杆子,架通讯线,指引布置防御工事,并把附近适合藏匿的隐秘山洞告知。
有时,他会碰上八路军的小分队被鬼子和伪军困在山上的情况,这时他便会施展功夫,从悬崖上攀援而上,引导小战士从隐秘小路跳出敌人的封锁圈。
还有一次,鬼子发现了八路军隐藏在山中的物资,准备一把火烧光,李圆通知道后,就用日语跟鬼子说,山里忌讳放火,若是放火会对日军不利。
本就很相信鬼神的日本人当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批物资也因李圆通这个特殊身份保住了。
图丨杨成武
1939年,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在保定涞源黄土岭一带大获全胜后,率部转移至狼牙山。
他和李圆通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时间长了,杨成武也知道了李圆通的事迹,对他的古道热肠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一年冬天,杨成武突发疾病,无法行走,只得留在棋盘陀休养,在李圆通的精心照料下,杨成武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某天,日军突然搜索道观,眼看杨成武要被发现了,正巧李圆通不在道观,负责留守的石道长当机立断,背起杨成武就跑。
石道长已经年逾八旬,却背着杨成武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在经过山涧的“天桥”时,石道长一跃而过,在空中踢开了架设的木板,追击的敌人只能望崖兴叹。
图丨岗村宁次
对八路军的追击接连遭到阻挠,日军恼羞成怒,决定报复。1941年,岗村宁次纠集7万人在华北地区实施“三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圆通决定带弟子下山支援八路军。
出发前,留守的小道童问李圆通,“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李圆通答,“盛世便回”。
“如果不回呢?”
“那便不回了!”说完,李圆通潇洒地离开了道观,他早已将生死看淡,也只等四海升平、安居乐业后,才愿归隐避世。
1941年8月,日军得到情报,得知八路军分区机关驻扎在狼牙山,立刻派出重兵层层包围了狼牙山。
杨成武指挥机关和百姓一起转移,命令1团7连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撤离,李圆通选择和7连一起行动,方便完成任务后的撤退。
图丨狼牙山五壮士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7连终于完成阻击任务,可是在返回大部队的途中,他们却被日军给纠缠住了,如果按原计划,和大部队会合,很有可能把敌人引到根据地。
李圆通决定带着7连战士重新寻找路线,连长留下了6班的5名战士阻击敌人。5名战士“虚张声势”,故意让敌人以为抓住了主力,一路追击至狼牙山主峰棋盘陀。
这里三面悬崖,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山,5人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只希望能够多拖延一些时间,让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撤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5名战士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这时,他们的子弹也打光了,手榴弹也用完了。
班长带头把身上的砸坏,高喊一声纵身跳下悬崖,剩余4名战士也没有犹豫,跟着班长以身殉国。
这时的李圆通刚刚带领7连的200多名战士从天险缒绳而下,脱离敌人的包围,他赶紧返回5名战士所在的棋盘陀,准备接应他们。
图丨葛振林(右)、宋学义(左)康复归队
可惜他来晚一步,眼睁睁地看着5名战士英勇跳崖。后来,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广为流传,也是李圆通这个唯一的见证者向世人所介绍的。
鬼子见战士们跳崖,一无所获,只得下山离开,李圆通赶紧上前准备收敛战士们的遗体,这时他发现,葛振林、宋学义两名战士被山腰的树挂住了,幸免于难。
李圆通找人小心翼翼地抬下了两名战士,发现他们浑身是伤,奄奄一息,又命人将他们转移至莲花山,施展医术救下二人性命。
很快,杨成武收到了李圆通的情报,葛振林和宋学义两位战士也被接到更合适的地方治疗养伤。
而李圆通和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被传到了朱德耳朵里,这也是朱德第一次知道李圆通的名字。
图丨朱德
云游四方随着李圆通的抗日事迹传开,他遭到了日军的疯狂报复,1943年,屡屡受挫的日军找不到八路军主力,恼羞成怒炸毁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碑。
更丧心病狂的是,他们血洗了道观,一众爱国道士惨遭杀害。当时李圆通正巧去八路军联络点送信,才免遭厄运。
回到道观后,李圆通看到一片狼藉,昔日一同修行的道友倒在血泊中,他一下子病倒了。
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李圆通的身体才勉强恢复。悲痛之余,他立下“两戒一必”的誓言:
日后收徒,戒做亡国奴,戒投敌叛国,必杀日寇汉奸。
随后,他找来大弟子,要他下山号召众师弟参加八路军,要鬼子血债血偿。可是,李圆通留在道观,每时每刻都会想起众道友惨死的画面,心里十分难受,因此,他决定离开狼牙山。
图丨北岳恒山
不久后,传来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木野正雄、伪军大队长刘圣贤、汉奸李福增的死讯,人们纷纷猜测,这或许是李圆通摸清了道观血案的元凶,潜入保定暗下杀手的结果。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李圆通心愿已了,离开保定,云游四方去了,每到一处,他都会为百姓驱除疾病,造福一方。
1952年,李圆通游历至山西浑源,正是北岳恒山的所在地。
这里有不少道家仙人的遗迹传说,山上有张果老坐骑的蹄印,还有三茅真君所居住的仙窟。
作为修行之人眼中的“风水宝地”,李圆通立刻爱上这里,并决定在此隐居修行。
他继续为当地百姓治病,有一次遇到一个常年卧床的病人,李圆通施以银针,对方竟然能够缓缓地下地行走了,“神医”的名号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七里八乡。
图丨海灯大师
此时已经将近80岁的李圆通,浑身都是仙风道骨的气质,任何人见了他,都要尊敬的称一声“李爷”。
“李爷”声名远扬后,很多人都来拜访,海灯大师就曾两次造访恒山,专门与李圆通探讨武艺,就连著名坤道大师曹祥贞也跟随李圆通修习过医道。
为了治疗更多的病患,同时把针灸医学传承下去,李圆通后来去了浑源中医院做了一名针灸大夫。
1956年,李圆通当选山西省政协委员,后来又被邀请,出任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图丨李圆通
1957年4月,李圆通来到北京,朱德对李圆通早有耳闻,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去跟他打招呼。
会议结束后,朱德向李圆通发出邀请,问他是不是可以长留北京,到军队医院任职,李圆通以年老体衰为由,婉言谢绝了。
离开北京后,李圆通也没有返回浑源,有人说在钟南山楼观台见过他,但真相不得而知。
或许对于李圆通来说,盛世已达,云游四海才是最好的归宿吧。
北京大杂院里清出千年古刹火神庙 谁也不知它地下埋着多少宝贝
火神庙
北京城有一条著名的“龙脉”——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向北经过前门大街、正阳门、、故宫、景山、地安门大街、鼓楼,最后到达钟楼。在这条风水宝地“龙脉”上,有一座千年古庙,它就是火德真君庙,民间俗称火神庙。
说起这座火神庙,上点岁数的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民间还流传着“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它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专门用于祭祀火神的皇家道观,千百年间留下了无数传说,从唐太宗李世民沼泽中建庙,到忽必烈水困火神,甚至明代不解之谜“王恭厂爆炸案”都和它有关……1300多年来,它屹立于什刹海边,看北京改朝换代,看运河船来船往,看人间繁华兴衰。
火神庙历经几次浴火重生,浩劫时代满目疮痍,甚至曾经一度沦为大杂院,令人唏嘘不已。2002年,火神庙腾退修复工程启动,经过多年的修缮,如今已是焕然一新,光彩重现。什刹海边,雕梁画栋的古庙掩映于波光叠翠中,似乎联通了古今,诉说着过往,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大运河带来的旺盛香火
一个寒冷的冬日,笔者和几位访古的朋友一起来到什刹海边的火神庙探寻。远远望去,一片古色古香的红墙碧瓦映衬在碧蓝的天色下,远处冰封的湖面发出冷冽的光泽,如同一幅古意盎然的山水画卷,让人不禁遥想千百年前它的样子。
据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考证,《帝京景物略》、《明熹宗实录》、《燕都丛考》、《日下旧闻考》等多部古籍对火神庙的历史沿革均有所记载,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距今已有1370余年的历史。当时的什刹海还是一片沼泽地,一些学者认为这座火神庙很有可能就是李世民东征高丽驻兵北京时修建的。
虽然最初的设计建造者已经不可考,但是常人春认为火神庙的设计别具匠心。他指出:从庙的四周环境布局上看,同样带有以水镇火的含义,庙西、南两面有海子(什刹海)之水,山门东开,朝向“紫气之方”还冲着“龙脉”亦家征着水,北面建亭,命曰“水亭”而喻水。总之,庙的四周皆以实水或象征性的水来镇火。“看来,当初建庙的设计者用心亦良苦矣!”
万宁古桥
我们一行人还没走进火神庙山门,却被庙南边的万宁古桥(后门桥)吸引,这座元代古桥沧桑斑驳,桥下趴着四只满身鳞片的分水石兽,河边立碑写着“漕运码头遗址”。原来,这里正是元代大运河直抵北京城中心积水潭的漕运码头。
专家考证,元明时代火神庙的兴盛和万宁桥漕运码头有着直接的关系。 1292年,由于元大都规模扩大,水源不够,郭守敬开始引水工程,修建通惠河,把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修到了今天的积水潭,而这座万宁桥正是京杭大运河最北边的一个闸口,进入北京城的漕运船只必须通过这里。
分水石兽
我们依稀可以遥想当年胜景,随着漕船直抵什刹海,元明时期,这里日日犹如庙会,夜半如昼,千百艘大小船艇停泊在什刹海的码头,排列有致,宛如梁山水寨,中间有水道相通,每一艘船只均装饰一新,或雕龙画凤,或彩旗招展,包括三角旗、长方旗、龙牙旗等,或罗伞缤纷,或灯笼香烛。凡船只到港后,船主第一件事就是到火神庙烧香,感谢祝融大神庇佑一路平安,船只返回杭州之时,船主也一定要到火神庙烧香,祈求航运平安。
当年,什刹海沿岸文化和商业活动非常繁华,运送的物资都会从通州进入积水潭内,很多王公贵族都会来到这里,进入火神庙烧香喝茶,并且会将物资中的一部分捐赠给火神庙。香火供奉与楫橹咿呀之声让火德之神尽享盛世繁荣,火神庙的香火就这样一天天旺盛起来。
全城争看中元节烧“法船”
当我们走进火神庙的山门,才得以仔细端详这座古刹的面貌,和寻常寺庙的古朴肃穆有些不同,这里处处显示辉煌富丽的皇家气派。我们发现,火神庙山门和大殿顶上使用了黄、绿 、黑三色琉璃瓦,这在京城寺庙中极为少见,似乎有“越制”的嫌疑。琉璃瓦为皇室专用,火神庙为什么也能使用琉璃瓦呢?据记载,这是明、清皇帝御赐火神庙镇火之用,尤其是黑瓦,黑为玄色,而北方属玄色,五行从水,故而以黑瓦覆顶,取意以水镇火。
站在庙内主殿火神殿内抬头望去,只觉眼前一片金光闪烁,满目生辉,原来是殿顶有一个巨大的漆金八角蟠龙藻井,精巧无比,令人惊叹。藻井属于等级较高的建筑装饰物,没有一定的等级,是万万不可能使用藻井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区区的火神庙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待遇呢? 据说这也和“镇水”的用途有关,专家考证,藻井作为一种装饰物,它不仅展示了等级的尊严,还体现了古人避火的一种观念。藻井形似水井,冗繁的纹样酷似井中之水藻,所以,将一个“有水”、“有藻”的金井装饰在天花板正中,不仅有装饰效果,还有以水镇火之意。
盘龙藻井
火神庙的建筑这样肆无忌惮的“越制”与皇室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从明至清,火神庙都被正式列于皇家祀典,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太常寺的大小官员就会代表皇帝和国家,到火神庙祭祀火德真君,以求得消弭灾患,乾隆皇帝还连续两年到火神庙“亲诣拈香”。清末,慈禧太后也多次率大臣亲自到火神庙进香,祈保国泰民安。有了皇室的“光顾”,无论是在京城的还是外地的达官贵人,也都纷纷到火神庙进香,一是祈求平安,二是借机与皇室接近。
数百年间,什刹海边的这座古刹可谓看尽繁华,尽享风流。当年,殿试登科的进士们吃完琼林宴,就汇聚这里,赏马似游龙、车如流水,观宫树红墙、鸥鹭渔舟。引发诗兴,彼此唱和,直到灯火荧荧、星河澹澹,仿佛天下宫阙也离自己近了……
而中元盛会更是让京城百姓倾城而动,据记载,清末及年间,火神庙连年举行中元,由大户人家出资建造巨大的“普渡船”, 亦称“济孤船”(法船分两种——济孤船和净业船,济孤船是渡一切孤魂野鬼的,净业船是渡善人的)。其长度总共十丈,高度约五六丈,在庙外甬道上焚化。据说,有一年做这只法船竟花了五万两白银,和真船一般大小,可谓奢矣!前来观礼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从后门桥到鼓楼前,交通整个中断。晚间,火神庙后的什刹海上,荷灯有如万点繁星,上下通明,水动灯摇,辉煌夺月,后门大街的民间“斗争会”更是一片莲花灯的海洋。
关于火神庙的传说与记载,可以说是北京社会生活史的一部分,对上苍神灵的吁请和民间世俗的欢乐交织在一起,成为令人难忘的帝都往事。
大杂院里藏着宝贝
后期,社会动荡,火神庙的香火逐渐哀微。常人春先生自小在什刹海边长大,对这里的变迁最为熟悉,据他回忆,当年庙的外院挤进了乌荣寿的经绸局,专应佛、道两教法事上的彩活,还有一个由邓云峰主办的四民武机社,甚至风筝摊也摆在了牌坊内的山门之前,就是风筝老艺人金富忠做的著名的“黑锅底”沙燕儿风筝,所以,人们都说“黑锅底”是火神庙的名牌风筝。
建国之后,火神庙的道士们陆续离庙还俗,1956年庙产划归公有,这里逐渐被一家部队招待所和某单位家属宿舍占据,曾经名动一时的火神庙就这样在北京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同行的寻访者中有一位是在西城文委工作的马毅先生,火神庙的道长们至今见了他,都会尊他一声“火神庙的恩人”,原来,10多年前,第一个提出腾退修缮火神庙建议的正是马毅。回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见到的情景,对比今夕,马毅感慨万千。
火神庙成了大杂院
“那是2001年底,我到火神庙实地勘察,庙里密密麻麻盖满了低矮的私搭乱建的小平房,很多是当年唐山地震后搭建的临时防震棚,狭窄的过道仅能容一个人推着自行车通过,不大的前院就挤了43户人家,平均每户不到9平方米,那种拥挤杂乱可想而知。”虽然火神庙1984年就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火灾隐患也越来越严重。
当时恰逢市里拨下一笔文保资金,马毅立刻想到了火神庙,他向政府提出了建议。经过多方努力,文物部门、西城区政府和道教协会共同出资3500元万元启动了火神庙腾退修缮项目。
“当时腾退工作可以说进行得很顺利,拿到拆迁补偿金可以改善居住环境,老百姓都很高兴。我记得后院住的不少是部队干部,有一位还是《上甘岭》电影中卫生员的原型吴世今先生,当时他是师级干部,甚至住户中还有老将军、大校,部队专门派出两名团级干部来这里做拆迁动员,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腾退全部完成。”当时,搬走一家,马屹就换一把锁,锁好门。最后,他把这一大堆钥匙郑重交给了道教协会负责修缮火神庙工作的金铭超道长。
金道长从那时起就一直驻守在火神庙,直到今天。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庙里四处巡查溜达,看得出他对这里极为熟悉,感情深厚,因为他见证了火神庙重生的全过程。“那是2002年1月1日,特别冷,我带着一床被子搬到火神庙角落的一个小房子里住下来,接过那一大把钥匙,修缮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历经千余年间的风风雨雨,昔日殿堂庄严、流光溢彩的火神庙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梁朽椽烂了,当时人们想不到,在这一片形同废墟的建筑中,地上地下,竟然藏着那么多宝贝。
火神庙重修的山门
“火神庙地下是个宝库!”金道长语出惊人,原来,在清理修缮的过程中,石碑、础石、香炉座,一大批老物件纷纷重见天日。火神庙历经1300多年,数次被大火焚毁重建,新的基石在废墟上立起,有多少秘密被就此埋葬?金道长表示他曾经亲眼见过,火神庙挖出过的最古老的一块石碑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如今谁也不知道地下还有大大小小多少石碑,“我们还是不要去惊动它们吧!”金道长说。
金道长还记得清理火神殿的情景,腾退前这里是一个仓库,当时屋顶上积满灰尘,工人慢慢挑开顶棚,大家忽然感到眼前闪过一道金光,竟是从顶棚上面发出来的。及至把顶棚掀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整个屋顶上是极其精美的蟠龙藻井图案,层层叠叠,纷繁复杂,溢彩流光,金黄耀眼,幸好有顶棚的保护使它免遭破坏,竟和百年前没什么差别,这种藻井图案在北京古建中相当罕见。
修缮中,不少殿堂的顶棚,都发现了彩绘、墨线大点金、双龙和玺、梁心素彩画等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彩绘在火神庙一个接一个地被发现。由于历史悠久,这座庙内有不少“独一份”,随着火神庙修缮完成,这些尘封多年的宝贝终于重见天日了。
别让古庙毁在这代人手里
金道长告诉我们,在维修过程中,火神庙保留了“明骨清衣”,即格局为万历重建时的状态,而建筑风格以清光绪大修时为主的风格。中路建筑的瓦面和梁柱基本上都是原装,60%保存完好的彩绘,只是做了除尘处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火神庙昔日的建筑格局,金道长还特意到文物博物馆查阅,找到了火神庙早期的地图,正是靠着这张地图,金道长在推土机下救回了后院角落里的五间房子,当时有人认为这房子是部队使用时加盖的,正要拆除。按照地图,火神庙山门之外还有一座牌楼,有钟楼鼓楼各一座,有一座三层的观海楼,曾经是火神庙著名景点,因为多年前已经消失,如今难以重建,这成了金道长深感遗憾的一件事。
经过将近10年的修复,火神庙在2010年12月12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火神庙作为中国道教协会的直属宫观对外开放,成为北京又一座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火神庙又逐渐香火旺盛,门前热闹起来。
法师为火神像开光
即使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我们看到进香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按照民间的说法,火神既能保佑家宅平安、增福延寿、消灾去祸,又可以致功名以加爵,进禄以增财,因此,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求取功名还是经商进财,都可以向火神祈求恩赐,可以说火神是一个万能的特别接地气儿的神灵,所以如此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向他祈福,正是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火神庙住持张凯道长告诉我们,如今每年正月初一凌晨,来烧新年头炷香的市民早早就开始排长队。火神庙烧头香历史悠久,以前它属于皇室御用道观,寻常百姓能在庙内进香已属难得,想烧到一年的头炷香,其难度堪比科举中状元。相传明朝每次科举考试后,考中进士者在皇宫吃完琼琳宴后,都要到火神庙进香,以祈求官运通达、家宅兴旺,而烧头炷香非状元莫属。
月老殿前系铃祈福
腊八节施粥火神庙也是人山人海,每次都要施五六千碗,正月十五元宵节更甚,排队多达上万人。“架着几个大锅煮元宵,从夜里就开始煮,一天用光了10多个煤气罐。”每到这种时候,张凯住持就发愁人手不够用,庙里只有10多个道士,实在忙不过来,只好请志愿者来帮忙。这些传统民间习俗的恢复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元,很多传统文化也得以延续。
如今,金铭超道长心心念念的是,火神庙尚需新一轮的修缮,“上次的尾活儿还没完呢。”而且,地铁从火神庙地下通过,古建常年振动,会不会受损也让他担心。“这些古建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千万别毁在我们这几代人手里,这是对老祖宗负责!”金道长郑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