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坐标,北极熊在哪个方位

地球最北的岛屿被发现!但科学家却带回一个噩耗:北极正在死去

路透社2021年8月28日报道,格陵兰北极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在采集浮冰样本时以意外地发现了“地球最北的岛屿”,此前一直都认为最北的岛屿是在Oodaaq岛!

“地球最北”的岛屿

地球最南的大陆是南极,因为南极底下是一片坚实的大陆,而北极冰盖下却是一片海洋,所以一定存在一个最北的岛屿,此前一直都认为是格陵兰北部的Oodaaq岛(乌达克岛),坐标是83°40'N 30°40'W。

这是格陵兰岛东北部的一片砾石和淤泥带,科学家认为这是很久以前的冰山移动时撞击浅海造成,这里距离地理北极点705千米,不过它面积不大,仅有15X8米的大小,也就是120平方米左右。

极地探险家兼格陵兰北极站研究机构负责人Morten Rasch的团队本来要去Oodaaq岛采集浮冰样本,但在标定样品采集坐标时的GPS位置数据中发现,他们站着的陆地位于Oodaaq岛以北约780米处。

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脚下的“土地”是一片“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新大陆”,一时间Morten Rasch有种处在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有种莫名的冲动,Morten Rasch意识到,他们发现了最北的陆地,比公认的Oodaaq岛还要再北780米。

这个“小岛”的长约30米,最高处距离海面约3米左右,是一个海底泥浆和冰碛(冰川移动留下的土壤和岩石)组成,研究团队希望将其命名为Qeqertaq Avannarleq(格陵兰语中最北岛屿的意思)。

发现最北岛屿,但它正在逐渐“死去”

这个岛屿不是新诞生的,之前没有发现是因为此前这里是厚厚的极地海冰,丹麦国家空间研究所地球动力学教授兼负责人雷内福斯伯格称,他刚到格陵兰时海冰的厚度厚达4米,现在夏天时只有2-3米,还出现很大的空档,要不然可能“永远”都无法发现。

变成这样要多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种海底泥浆和冰碛物构成的“小岛”,如果没有冰盖的保护,它们会被海浪逐渐侵蚀,渐渐消失在海面以下,当然海平面的上涨,将会使这个结局更快到来!而这个小岛的命运,可能正代表着北极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地球命运的缩影。

北极科考,“我们正在观看北极海冰消亡”

2019年9月20日,Polarstern号极地考察船从挪威出发前往北极考察,来自英、美、法、俄、中国等19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耗资1.53亿英镑、历时一年多的最大规模莫科考任务。

Polarstern号极地考察船出发后一路向北,驶入北极地区月560千米的位置,然后就等待着冬季到来将其逐渐冻在冰层内,它将被北极的冰盖裹挟着漂流数千公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科学家收集了全球变暖以来,北极的海洋,冰,云,风暴以及生态系统的最新变化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快得多!

1、北极海冰在2010年以后屡创新低,其中最低的是2012年,而2019夏季海冰则是历史第二低,数一数二都发生在最近的年份,全球变暖对北极的影响更甚。

2、北极生态已经到了临界状态,海冰连年缩小,北极熊无法捕获足够的食物,瘦骨嶙峋,如此下去,北极熊灭绝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3、海冰融化正在进入更北的区域,科考船行驶比以前要顺利得多。

4、2019年10月底,北极边缘海拉普捷夫还没有开始结冰,早年的气象记录在这个时候早已结上厚厚的冰层。

Polarstern号极地考察船带回的消息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尽管它带来的是去年的数据,但对于全球变暖中的北极来说,每一年可能都将出现更坏的情况。

2021年7月28日,ESA(欧空局)的哥白尼哨兵2号卫星拍摄的格陵兰,由于北极地区的普遍高温,康斯特布尔·派特周围的冰川融化,沉积物大量排放到北冰洋。

据NDSIC(美国冰雪数据中心)数据,8月中旬,一个异常强大的高压系统在西伯利亚上空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格陵兰冰盖的低压相结合,导致北冰洋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平均高出2~5℃,在Severnaya Zemlya 附近甚至高出7℃。

2021年8月14~16日,格陵兰白雪皑皑的冰盖最高处居然迎来了一场暴雨,从8月14日凌晨5点开始,气温跃升到了0℃以上,三天内降下雨水70亿吨,导致冰盖大面积融化,融化范围达到峰值 872,000 平方公里,这是自1950年来格陵兰冰盖最大的降雨。

北极海冰的消亡:刚刚拉开了序幕

早在7月底,《华盛顿邮报》就曾报道,2020年的的西伯利亚野火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4.5亿吨,但2021年的野火季才过了一半,就已经排放了5.05亿吨二氧化碳。

2021年5月17日,IOPSCIENCE上刊发了一篇标题为“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m-Arctic atmospheric wave patterns and large-scale wildfires in boreal summer”(北半球夏季环北极大气波型与大规模野火的关系) 的论文,提出了一个“环北极波”的新环流概念。

论文指出,这个大气环流模式会导致更大规模的野火发生,而排放的颗粒物沉降后将会让北极冰盖颜色加深,导致以更快的速度融化。

地球气候正在快速改变:未来究竟会怎样?

2021年的气候大家都见识到了,极端高温发生的地区有北美、欧洲和俄罗斯,都达到了历史极值,极端暴雨发生在欧洲和中国,同样是历史罕见的记录,还有则是极端的火灾,美国西部、欧洲南部和西伯利亚,同样是比过去更猛烈的火灾。

地球已经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而2021年可能是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元年,未来会不会更猛烈,估计气候学家应该心里有数,他们已经写过无数文章警告大家,比如未来炎热、干旱、暴雨还有饥荒等,从来都没有人重视过,但现在真的到来了。

延伸阅读:马达加斯加民众饥荒找蝗虫吃

中新网8月26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马达加斯加正在引发大面积饥荒,部分地区已经4年未曾下雨,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面临灾难性的饥荒和粮食风险。

这场四十年来最大的饥荒发生在南部与世隔绝的农业社区,很多家庭不得不寻找昆虫果腹!联合国官员警告,马达加斯加面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同样都是极地,南极还有稳定的大陆,为什么北极熊只生活在北极?

注:已获得原作者“飞哥聊科学”分发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极熊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冰层覆盖水域的熊类,同时也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由于体型巨大、力量超群,素有“冰上恶霸”之称。不过,很多关注北极熊的朋友们都有个疑问,地球上有南北两极,北极熊作为一种站在极地地区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为什么只生活在北极呢?这要从南极洲大陆的形成和北极熊等熊类动物的起源说起。

南极洲大陆

在很久以前,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连在一起,被叫做泛大陆(又叫联合古陆),在距今大约3亿年前,泛大陆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一分为二,北边的叫做劳亚古陆,后来演化成现在的北半球陆地,而南边的陆地叫做冈瓦纳古陆,也就是现在南半球陆地的前身。

现在我们地球上的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从南半球漂移过来的印度板块,都是在长达上亿年的板块运动过程中逐步从南边的冈瓦纳古陆上分离出来的。

南极洲板块自从离开冈瓦纳古陆之后,一路向南边漂移,直到距今大约6600万年前才在现在这个位置上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这个被各大洋包围的南极洲大陆。

北极熊的起源

北极熊,又叫白熊,是熊属熊科动物,它们身体粗壮、体形硕大,一头成年的雄性北极熊体重甚至可以达到800公斤,头体长度能达到2.5米,即使体型相对小一些的雌性北极熊也能长到150-300公斤。

作为一个物种,北极熊的出现时间并不长,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测序等现代科技手段发现,北极熊和棕熊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大约在20-50万年前的更新世后期,北极熊才开始和棕熊分化开来,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北极熊其实都是棕熊的后代。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北极熊是大约15万年前演化出来的。不过,尽管各种说法中关于北极熊出现的时间有争议,但是北极熊是由棕熊演化而来,并且北极熊是最现代的熊已经成为共识。

而棕熊等其他熊类动物出现的时间也很晚,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确定现代熊类的祖先是一种叫做犬熊的物种,它们是称霸亚欧大陆一时的强大捕食者。犬熊生活在中新世晚期,距今大约500-2400万年前。

也就是说熊类生物最早也就起源于2400万年前,而早在6600万年前熊类还没有出现时,南极洲大陆就已经是一个四周都被大海包围的孤立大陆了。由于大洋的阻隔,熊类就从来没有在南极洲出现过,也就更不可能有北极熊存在了。

北极熊能适应南极的生活吗?

虽然南极和北极都是地球的极地,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首先,南极要比北极更冷,在北极熊生活的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8℃,最低的气温为-68℃,而南极的平均气温为-50℃,最低的气温甚至能达到-89℃,这样的温度对抗寒能力出众的北极熊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其次,南极中间的位置是大陆,北极中间的位置是海洋和浮冰,虽然大陆看起来更加稳定,更有安全感,但是从北极熊的捕猎习惯来看,浮冰对它们更重要。因为北极熊虽然是游泳高手,但毕竟不是水生动物,直接下到水里根本抓不住海豹、白鲸等动物。

不过这些海兽需要定期来到水面上换气,所以北极熊采取的策略就是堵在海兽换气的冰窟窿边上,等猎物自己送上门来,然后伏击它们。这种捕猎方式非常高效,并且对于北极熊来说能节约很多体力,这一点对于常年身处极地地区的北极熊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这样的狩猎方式只有在有浮冰和开放水域的地方才能奏效,这种环境在北极地区很多。而南极地区由于中间是大陆,只有大陆边缘的大洋沿岸才有这种浮冰和开放水域共存的捕猎空间,或许只有这些边缘地区才适合北极熊生活。

北极熊来到南极能吃些什么?

不论是从体型和力量还是速度上来看,北极熊放到南极地区也是顶级的猎手,因为即使是南极最顶级的猎手猎海豹也只有400公斤左右,而北极熊在北极的时候,重达一吨的大海象都会成为北极熊的食物。

另外,南极地区还有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里缺乏冰面上的掠食者。所以,如果真把北极熊放到南极的话,无论是在冰面上肆意游荡的威德尔海豹,还是需要在冰面上产卵并孵化的企鹅,以及南极海狗、食蟹海豹、猎海豹都会成为北极熊的猎物。

被遗忘的入侵者:北极熊南下,俄国与中亚的前世今生

中亚五国地形图

俄国在中亚的扩张,不仅是俄国对外战略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俄罗斯东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整个中亚近现代史中,中亚人一向视俄国为入侵者。早在七世纪,伊斯兰教在该地区逐渐盛行。但是,到19世纪末,俄国向中亚扩张,在苏联时期强行把中亚纳入其管治范围内,更限制当地伊斯兰教传播。无论是以东正教自居的沙俄,抑或是无神论的苏联,被以伊斯兰教为身份认同的当地人视为压迫者。

中亚地图

2017年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铁站发生了2起自杀式炸弹袭击案,造成16人死亡49人受伤。和过往发生在俄国本土的恐袭不同,此案的疑犯是来自中亚国家吉尔吉斯的乌兹别克裔生于1995年的青年阿克巴伦·贾利洛夫,而非像过往般由同是伊斯兰教背景的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所策动。

反恐演练

有专家认为,这次袭击是伊斯兰国向俄国报复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虽然俄国外长对此不以为然,但无可否认,这次恐怖主义的阴霾来袭,令人注视俄国与中亚伊斯兰势力的恩怨情仇。

什么是中亚?

乌拉尔山到里海一线以东,除了面积广大的西伯利亚平原外,在南部还有一大片草原和沙漠地带,这里便是中亚。中亚,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

中亚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

沙俄时期的“中亚”与现在所讲的中亚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现在的中亚概念,是范围最狭窄的界定,来自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是指从前苏联中亚地区分离出来的五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总称。五国面积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

中亚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但在苏联时期,这一界定在国际上也广泛使用。而沙俄时期狭义的“中亚”一般是指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个汗国而言,哈萨克斯坦地区则被称为哈萨克草原。由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经常改变其归属,因此,中亚的概念就扩大了:西至乌拉尔,北抵西伯利亚边界,东临中国,南达波斯和阿富汗的边界。

然而在俄罗斯文化中,关于中亚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较为狭窄的概念,是指历史上曾经为俄罗斯所统治的位于亚洲中部的非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另一个是范围较为广泛,即指亚洲中部地区而不论这些地区是否曾受俄罗斯统治。

另一个变通的界定方法是根据种族划分,即突厥人、东伊朗人以及蒙古人居住的地区。这些区域包括西伯利亚南部生活着突厥民族的区域、从前苏联独立的五个斯坦国家以及阿富汗。此外还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尔山谷,以及拉达克。在这一概念下,上述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都属于当地原住民。

中亚地形图

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有一些地方宣称在地理上位于亚洲的中心位置,例如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首府克孜勒,以及我国新疆乌鲁木齐以北32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5公里之遥。

中亚地形和矿产

中亚位于亚、欧两大陆连接区中心地带,战略地位重要。该地区里海等地更具有超过2000亿桶的石油储量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堪称“第二个中东”,并且该地区其它多种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如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达24.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石油储量达300亿桶;乌兹别克斯坦黄金储量居世界第4位,年开采量达80吨;吉尔吉斯斯坦锑产量占世界第3位。

北极熊南下:侵扰中亚民族的生活

描述1868年撒马尔罕城保卫战时,布哈拉酋长国抵抗俄军入侵的画作,1872年刊登在俄国画报“尼瓦”

沙皇俄国与中亚地理位置毗邻,纵观整个中亚近代史中,中亚人一向视俄国为入侵者。早在7世纪,伊斯兰教哈纳菲派在该地区逐渐盛行。

描述1873年希瓦战役时,俄军穿越“死亡沙地”(death sands)的油画

沙俄和中亚两者之间的交往始于16世纪。到18世纪中页开始,沙俄将铁蹄踏入中亚,发动了历时百余年的侵略战争,不断向中亚地区扩张和侵占,不少部落被先后“合并”进了俄国,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汗国也被先后征服。

描述1880 - 1881年时,俄军与土库曼人作战的油画,俄国画家尼古拉卡拉津于19世纪末所绘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帕米尔的某些地方,在沙俄与清朝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也被沙俄占去。沙俄在19世纪60年代下定决心,采取武力手段占领中亚各汗国;到19世纪70年代时,沙俄已经征服了整个中亚地区;1885年,俄国将向南推至阿富汗边界附近后,便停止前进,俄国入侵中亚的战争大致结束,不但使自身的实力剧增,并最终导致欧洲地缘政治力量的重组。另外,以印度为基地,英国也介入到在中亚的博弈。

中亚

沙俄为什么要吞并中亚?如果说沙俄对其他地区的殖民扩张主要是以经济掠夺为目的的话,那么,对中亚的侵略则包含有地缘政治争夺和经济掠夺的双重企图,而且政治、军事占领中亚是其首要目的,甚至沙俄有南下印度洋寻找出海口的考虑。

中亚棉花

经济利益掠夺方面,俄国是把中亚地区当作自己的殖民地来经营的,这种经营不光是在经济上获取利益,而且还在政治、人口和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殖民化。如果说早期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扩张是为了寻找皮毛,那么,进入近代工业化阶段以后,沙俄在中亚的扩张则是主要为了满足其对原材料及商品市场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沙俄对中亚的殖民与西欧人的海外殖民是相似的。中亚的费尔干纳谷地土地肥沃,棉花是这一地区的主要产品,用来满足俄国和波兰纺织工业对廉价棉花的需要。

中亚

地缘政治上,征服中亚的殖民扩张主要是为提高国际战略地位、转移西欧国家的注意力、将英国拒之于中亚门户之外等地缘战略利益服务的。

列宁指出:沙皇“专制制度的全部历史是一部掠夺各地方、各省区、各民族的土地的历史。”穷兵黩武、威慑一方、雄踞欧亚、争霸世界是沙皇俄国的一贯政策,为历代沙皇所奉行。马克思在谈到沙俄的世界霸权政策时曾指出:

“它的方法、它的策略、它的手段可能改变,但是这一政策的主旨——世界霸权是不会改变的。”

彼得大帝

特别是彼得大帝时期(1682—1725年),争夺世界霸权仍然是沙俄的基本国策。彼得大帝一直注视着西伯利亚和中亚,非常深刻地认识到中亚地区对于俄国而言的战略重要性,已有统治中亚的野心。1717年,俄国入侵希瓦汗国,遭到击退。

如果套用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公式,彼得大帝称霸世界的计划就应该表述为:意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欧亚;意欲征服欧亚,必先征服中亚。征服中亚既是沙皇俄国的既定政策,又是沙俄称霸欧亚乃至世界的总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京与中亚领导人开会

沙俄、苏联对中亚的统治

俄国将中亚地区作为一个保护性市场,倾销谷物、糖、木材、钢铁制品和其他制成品,中亚遂成为俄国商品的倾销市场。

苏联

到了苏联时期,把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四个共和国划为一个经济区,称中亚经济区;把哈萨克共和国划为一个经济区,称哈萨克斯坦经济区。根据苏联的专业化分工,中亚地区主要生产矿物、燃料、谷物、棉花、羊毛、肉类等初级产品。这些产品主要运往苏联的欧洲地区,因此,中亚各共和国之间经济交流并不密切,而与俄罗斯联邦的物资交换很紧密。

棉花大量的灌溉需求造成鹹海水平面嚴重下降,荒涼的黃土曾為海水覆蓋,如今鏽蝕的船擱淺其上不知所終。

除了经济方面,俄国吞并中亚后,对中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俄罗斯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移民和推广俄语。

沙俄对中亚的殖民化主要表现为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以及对本地土地的剥夺和占有。中亚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哈萨克草原、吉尔吉斯和土库曼斯坦有大量“剩余土地”,俄国大量无地农民进入中亚,而本地人受到了排挤。

来自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

此后,俄国开始有序地对中亚地区进行殖民化,并制定了剥夺当地人土地的计划和法令。从人口学的观点看,俄国在中亚的移民已经改变了那里的民族成份。欧洲血统的民族的总数最终超过了当地任何一个本地民族集团的人数。1959年普查数据显示,俄国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哈萨克斯坦高达65%。

一位哈萨克骑手,肩上站着一只金雕

苏联继承了沙俄的俄罗斯化政策,实行的是分而治之:划分民族+俄罗斯化。苏联通过多种措施改变中亚地区的语言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将西里尔字母强加给中亚人。他们用“苏联人”即忠于莫斯科的、讲俄语的人民来取代众多的民族,最终导致了中亚地区社会结构的改变。

俄罗斯士兵

中亚:“伊斯兰”的宣传战场

外部力量多次塑造中亚。从文明的角度说,当代中亚文化深受外来的影响,如伊斯兰化、俄罗斯化等。

军演

在苏联时期强行把中亚纳入其管治范围内,更限制当地伊斯兰教传播。无论是以东正教自居的沙俄,还是无神论的苏联,是被以伊斯兰教为身份认同的当地人视为压迫者。

到后期极端思想传入中亚,滋润了当地极端宗教组织的成长。虽然后期用高压怀柔政策,通过严格的审核机制,放宽赴中东国家交流。但此时,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思潮已渗入中亚,成为了日后的在极端宗教组织的主导思想:以对抗异族入侵者。

在以草原、沙漠和山脉地貌为主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犹如一颗绿宝石

值得一提的是,恐袭疑犯来自吉尔吉斯的奥什。该市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一直是极端宗教势力的温床,一直是邻近中亚国的梦魇。

有了这先天性条件,加上自苏联解体后当地社会经济不振,都成为了契机。有异于其他中亚国,吉尔吉斯天然资源贫乏,加上独立后失去了支援,使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近年国内经济增长不稳,利诱不少当地人加入。

国旗

俄国高调介入叙利亚进行军事行动,自然成为了恐怖分子的主要敌人。最后,俄国为了保持与中亚的关系,独联体成员国之间实行宽松的签证政策,却使中亚的士更容易进入俄国本土。

过往,以入侵者的姿势出现在中亚史上,现今又成为了者的敌人。极端势力在中亚的影响力如日俱增,对俄罗斯来说实在是一大隐忧。

独联体成员国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斯坦被称为中亚五国。在独立近15年之后,这几个国家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普京

中亚仍是俄罗斯牢固的后院?

普京筹建欧亚联盟,是希望能统合旧苏联成员进一步成为跨国共同体。2016年吉尔吉斯与俄罗斯共庆二战周年。

俄罗斯网站早在2017年3月6日刊发的普·博洛戈夫题为《帝国的最后一隅——为何中亚仍对莫斯科表示欢迎》的文章中称,在中亚,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强大,甚至还在不断巩固。

独立国协地形分布图

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地缘政治空间,安全是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首要利益,与中亚各国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是俄罗斯主导的区域性的安全组织,目前成员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亚美尼亚。1992年5月15日,六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塔什干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2002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立。中亚地区是集安组织的防务重点,成员国共同组建了中亚快速反应部队,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演习。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领导人

中亚对于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无论是独联体、集安组织或是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国家都是俄罗斯的重点合作对象。但是乌兹别克斯坦退出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土库曼斯坦采取的“积极中立”立场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与俄罗斯疏远。

中亚能源输出

经济上,目前俄罗斯与中亚五国之间签订了890多项双边条约和政府间协定。俄罗斯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者,与中亚国家的年贸易额约为350亿美元。1993年起,俄罗斯开始实行“近邻”政策,主要为了限制美国和土耳其在中亚及外高加索的影响力。1995年,俄罗斯颁布了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俄罗斯认为,独联体集中了俄罗斯在经济、国防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利益,正因与独联体国家的特殊关系,俄罗斯被视为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图为吉尔吉斯纳伦河旁俄罗斯投资的水力发电厂区。

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经济地位还在不断巩固:达成了新的安全协议,明确了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化解贸易争端的意图。

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后院”,对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外部力量介入中亚地区事务十分敏感。土耳其试图在中亚地区发挥领导作用的愿望激起了俄罗斯领导层的不满。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即使苏联不复存在,后苏联空间仍然处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之内。

中亚的俄罗斯人

此外,前苏联解体后,约有2500万俄罗斯族人分布于俄罗斯以外,主要集中在中亚、乌克兰和巴尔干国家,以及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的地区等。此外,还有数千万人在前苏联旧护照上登记的是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等,但他们以俄语作为第一语言。

在俄罗斯工作的中亚人

值得欣慰的是,中亚国家正在逐年逐渐变成单一民族国家。苏联解体后的头几年中亚国家近1000万讲俄语的居民仅剩下不到300万。该地区俄语居民外流高峰是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恶化并开始出现民族摩擦时。目前尽管情况已相对稳定,但俄罗斯族人仍然不断离开曾经是他们第二故乡的中亚。

中亚

尽管如此,但归根结底,所有中亚国家,从看起来孤立的土库曼斯坦到试图像西方国家一样多元开放的哈萨克斯坦,本质上都仍然与俄罗斯密切相连。尽管这些国家都已经独立了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它们在思维上和政治上都仍然紧紧依附于前宗主国,毕竟美国对于这些国家的本土精英们来说很遥远。

北极熊可以在只有海冰没有陆地的地方生存吗?

北极熊:生活在海冰上的熊

北极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海冰上度过,它们的分布仅限于海冰覆盖的区域。

很多人以为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陆地,其实不然,海冰表面才是北极熊真正的家。虽然近岸地区的海冰上北极熊的数量更丰富一些,但在远洋地区同样有北极熊生活,甚至在北极点附近都有它们的踪迹,目前发现北极熊的最高纬度高达88°N。

正常情况下北极熊的主食是海豹,其他的重要猎物包括白鲸、海象等也都是海洋动物。它们通常在冰面上捕猎,趁海豹等换气的机会将其捕杀。因此,北极熊不喜欢太厚的海冰,这样的海域没有海豹换气所需的呼吸孔。当然,一望无际的海面也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所以,北极熊最喜欢的生境就是海冰和开阔海面相间分布的海域,海岸边和冰间湖附近最适宜北极熊生存。

正因为北极熊主要栖身于海冰上,其主要猎物也都是海里的,因此专家将其归类为海生动物,尽管它的形态结构看起来像陆生动物。

北极熊学名Ursus maritimus的含义就是海滨熊的意思。不过这个学名还是不够贴切,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北极熊不仅生活在北极圈内近海的海滨地区,而且生活在整个有海冰覆盖的北大洋。

陆地对北极熊生活的意义

北极熊狩猎、求偶和交配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在海冰上完成的,唯一需要在陆地上完成的重要生命活动是怀孕母北极熊产仔。

怀孕母北极熊每年晚秋和早冬在雪中挖掘巢穴,隆冬季节在冬眠穴内分娩,第二年三四月份,母熊带着幼仔走出巢穴,在陆地上逗留几日就一起来到海冰上。

与棕熊、黑熊的冬眠是为了避开食物拮据期不同,母北极熊冬眠与觅食无关,只是纯粹的繁殖策略。北极熊生活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而幼北极熊的发育程度却非常低。北极熊新生仔只有600克,相比之下,成体远比北极熊小的狮子、老虎和斑鬣狗,新生仔体重都有3千克。这导致年幼的北极熊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很低,它们需要一个相对温和的微环境,才能平安出生并完成最初的生长发育。

研究发现,母北极熊的生产穴大多位于海岸8千米以内,它们只有在怀孕的年份才会到陆地上冬眠,并完成产仔。大部分地区的公北极熊从3个月大来到海冰上那天起,一辈子都不会再登陆了。

哈德逊湾地处北极熊分布的最南端,这里的海冰在夏季会完全融化,北极熊被迫到陆地上避难,这个时候它们会吃一些垃圾和植物浆果。有的北极熊能够单纯靠吃垃圾保持体重甚至增重,但研究发现,这不会给它们带来生殖优势。

北极熊的消化系统适应高脂肪、低蛋白的纯肉食饮食,对植物的消化效率非常低。以牙齿为例,北极熊负责磨碎食物的臼齿退化得非常细小,相比之下棕熊的臼齿得很粗大,而北极熊负责捕猎和切割肉片的犬齿和裂齿则比棕熊更发达。

科学家发现,除了真菌子实体和驯鹿以外,陆地上的其他食物对北极熊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北极熊能在只有海冰没有陆地的地方生存吗?

尽管大部分地区的北极熊都在陆地上建巢产仔,但波弗特海却有半数以上的怀孕母熊选择在浮冰上安家生宝宝。

怀孕母熊建巢需要充足的积雪,使它们在早冬就能挖出雪洞,之后还能被雪盖住。与波弗特海毗邻的阿拉斯加北海岸地势平坦,难以捕捉积雪,这是波弗特海的母熊选择在浮冰上建巢的原因。

与陆地上相比,在浮冰上建巢少了些安全感。科学家曾经观察到,有块大浮冰撞上了巴罗角,导致6只母北极熊的冬眠穴被破坏,它们的幼仔仅有一只活过了冬天。但是,这使得北极熊完全摆脱了陆地的限制,在只有海冰的地方也可以生存。

波弗特海绝不是唯一一个母北极熊在海冰上建巢的地方,西伯利亚的北冰洋海岸地势与波弗特海沿岸非常相似,这里的母熊多半也是在浮冰上建巢的。

此外,北极熊专家认为在北冰洋远洋地区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北极熊亚种群,这个亚种群周围没有任何陆地,母熊无疑要在海冰上产仔。研究者发现,在84°N的高位浮冰上,春天就有大量的母熊和小熊脚印,这些小熊无疑是在冰上出生的。

过去有人认为,北极熊的建巢地对它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在没有建巢地的波弗特海、北冰洋中心等地没有北极熊的定居种群,都是一些流浪个体,现在已经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了。事实上,北极熊的生活不可以没有海冰,但可以没有陆地。

正因为海冰是北极熊所赖以生存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冰融化必将危及它们。长远来看,只有遏制温室效应,延缓地球变暖,北极熊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07/1709224618393355.html
上一篇:十二星座代表花,十二星座代表花仙精灵王
下一篇:十二星座女拜金排行榜,十二星座排行榜大全图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