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车神、学神,民间还会产生多少稀奇古怪的神?
最近网上爆出清华大学一位学者探访了河北省易县的奶奶庙,这座山据说是“华北第一道场”,而且,里面只要今天生活中想得到的神,全都会有。
比如有财神,虽然财神全国各地都有,但这里的财神竟然打出了“摸摸财神手,财运跟我走”的口号。佛教按说是按三世佛的顺序排列的,然而这里的三世佛的顺序是学神菩萨、观音菩萨、生意菩萨。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奶奶”。
也有按三世佛排列的官神庙、车神庙、学神庙。官神管做官,车神管驾驶平安,学神管升学考试顺利。
车神庙旁边有个地藏菩萨庙,车神管不了平安的话,有地藏菩萨陪你去地狱……
据说,这个奶奶庙里,半个月之内能产生4000万的流水,远远超过附近的景点清西陵。
这种现象,民间其实并不稀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称呼它,叫“淫祀”。
这里的淫,不是荒淫的意思,而是过分的意思。淫祀就是过多的、过分的祭祀。历代政府,对淫祀都很重视,因为它浪费了财力物力,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秩序。所以唐代的狄仁杰一下子毁淫祀上千所,宋代每朝皇帝,都几乎有毁淫祀的记录。
然而这种民间祭祀,犹如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屡禁不止,而且越禁越兴盛。近几年的统计,福建10平米以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达25000多所;而式开放的宗教场所,不到六分之一。剩下的六分之五,全都是小庙、小神。10平米以下的,小神龛、小棚子,不止2万,甚至是10万以上。
在北京、河北、河南、山西这些地方,基本上是村村有庙,至少有神龛。庙里供的神仙匪夷所思,例如领袖像,竟然也在庙里受供奉。甚至还有十大元帅。在某个地方,甚至还建起了福禄寿三星的大楼,被评为最丑建筑之一。
其实供奉开国元帅的庙并不稀罕,甘肃临潭县,有一座常山庙,听名字以为是常山赵子龙的庙,进去一看才知道,供奉的是明代的开国将军常遇春,不但有常遇春,还有徐达、李文忠,甚至还有马秀英等十八位。看这个庙的神像,就像看一部《明英烈》。当地人管他们叫十八龙王,十八湫神,甚至叫十八佛爷。其实常遇春也好,李文忠也好,相当于明代的十大元帅。是当时明代西征军移民建立的,怀念自己的将领和领袖。那时候既然不稀罕,现在当然也不稀罕。
实际上,儒释道三教进入民众领域,除了宣传自己的教义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向民间信仰靠拢,走老百姓路线。
例如佛教,在原始时期,是没有什么神灵的,佛陀只是哲学家,也不怎么谈神奇的事迹。而在汉传的《高僧传》里,充满了各种神奇现象。《太平广记》里,念观世音治病的、救火的、免灾的,可以说不计其数,这些宣传手法,当然是靠神奇故事获得老百姓的欢迎。因为这些故事对高级知识分子讲,效果是不明显的。
道教也是如此,道教起源于古代方术,干这一行的本来叫方士,或者叫方术之士。到现在,也很难区分得清楚哪些是民间道教,哪些是正规道教,干的活都很类似,如驱病、驱邪、禳灾、算卦等。道士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说是方士的正规军,道教是非常接地气的。
儒家虽然有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但也充当着民间祭祀、祭祖的责任。每个地方,都有供老百姓朝拜的乡贤祠、名宦祠,里面供奉的人物,毋宁说就是一个封神榜。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学会了和民间思维打交道之后,才能有效传播。儒释道的普及,是向民间信仰靠近的历史。不但古代如此,今天也会如此。
民间思维有时候是很奇特的,他们并不管一件事的逻辑如何、历史怎样,只要看起来差不多,就造一个神供起来。比如,这是汉代的扁鹊神。扁鹊本来是名医,结果汉代人真的把他画成一只大喜鹊。
最有趣的是西门豹。他本来是在漳河破除了河神的迷信,算是一个无神论者,然而死后也无法逃脱被封神的命运。当地人很快建起了西门豹庙,而且据说十分灵验,据说苻坚就是西门豹托梦所生。而老百姓也不知道西门豹到底是什么人物,只看他名字里有个“豹”字,就在他神像后塑了一条豹尾。好好一个人,竟然搞成了人头豹身的怪物。
当然,这些都不算新鲜,造神运动一直继续着,甚至今天的富豪,也上了某些民间信仰的财神榜,这也没谁了!
小满节气到!民间祭车神、吃野菜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南方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
在民间,围绕着农事活动和物候特点,形成了小满祭车神、吃野菜、面饼等习俗。在有些地方,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到娘家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
小满到,雨水开始增多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最终形成这个知识体系。
资料图:正值小满节气,俯瞰榕江县平堡侗寨外农田美不胜收。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
一般认为,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中也提到:“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此外,小满节气还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农事活动忙
小满节气到来前后,正是农事繁忙的时候。农田管理十分重要。民谚云“立夏到小满,亲家来了都不管”。
资料图: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贵州省余庆县满溪村外,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江南地区有一种说法,“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
从天气来说,小满前后的特点是高温高湿、多雨,要特别注意防止食物霉变。而且,这时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
不过,对北方地区而言,此时降雨量较小,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指的是小麦在此时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需要多加注意。
有意思的是,以往有小寒便有大寒,有小暑也有大暑,但却没有“大满”。民俗专家王娟解释,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
习俗知多少:祭车神、吃苦菜
围绕小满的特点,民间形成了许多有意思的习俗。
资料图:金色的小麦成熟。 李文 摄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
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小满节气是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多吃主食。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还要携带黄杏等礼品,颇有趣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