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星座,2000年816是什么星座的

共和国记忆㉑ 丨816,一个融入血液里的数字

△陈炳章老人走在引导洞中

陈炳章小心地扶着楼梯把手,花了6分钟通过必经的人行过街地下通道,走到洞口前停住了脚步——距离他第一次进洞已过去了整整五十年。整齐排列的灯光一直往内延伸,洞壁上水汽凝结成雾,如梦如幻,仿佛形成了一个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那一头,是35岁的自己,意气风发地铺开图纸,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那个年轻人抬起头微笑着问现在的陈炳章,“你后悔当年来这里吗?”白发苍苍的老人怔了一下,坚定地摇摇头。“816”, 这座为了和平兴建又因为和平而停建的核工程,改变了这位建设者的命运。他无怨无悔,并视之为一生的光荣。

只因陈炳章的心里,装满了两个字:“祖国”。

“三线建设”的拓荒者

△在仪表室,陈炳章老人触摸当年安装的按键,仿佛回到了从前。

陈炳章祖籍江苏,母亲被日军杀害,家里房子被烧光。他比谁都痛恨战争,珍惜和平。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到上海技工学校学习,后在上海电机厂工作。

1959年,陈炳章被选调进北京。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新建好的人民大会堂,外交部长陈毅面对在场的上千名核工业主力军说,“你们啊要抓紧时间,原子弹搞不出来,我这个外交部长讲话腰杆都挺不起来哟!”

△在仪表室,陈炳章老人触摸当年安装的按键,仿佛回到了从前。

陈炳章在台下热血沸腾。是啊,只有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才能在国际上挺胸抬头,才不会再受欺负!于是,他豪情万丈地投入了新中国核工业建设事业。1963年,陈炳章被调派到甘肃敦煌404核反应堆,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做核试验。住的是帐篷,半夜经常听到野狼在门口刨土。吃的是土豆,一天还只能吃两个,喝的水要靠骆驼背。洗完脸洗完脚水也不能倒,留着第二天继续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破。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让中国具备了抗衡美苏核威胁的底气,也让中央坚定了建设国防科技军工体系的信心。一场以军工生产为核心,贯穿三个五年计划,涉及13个省、自治区和千万人的“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神秘的“4513信箱”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1969年3月,陈炳章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原来,1966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被称为“816工程”。

专家们考察了多个地点,最后选址涪陵白涛。这里群山环绕,乌江水量充足,地理位置隐蔽,花岗岩山体又极为坚固。当时提出了 “近山靠水扎大营,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口号。

于是,白涛镇一度从地图上“消失”了。老百姓搬迁到了十公里以外,生活区也离开厂区十公里。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为支援“816”建设,接到中央一号令,陈炳章和战友们立即出发,坐了三天三夜火车,从甘肃来重庆,又辗转到了涪陵。

一切都在保密之中。

建设地点严格保密,明确规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职工进厂第一课,便是保密课。陈炳章回忆说,每个允许进洞的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为防止信息外泄,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规定所有笔记本不能带出去,只能在车间使用。还有一个团的部队专门负责警卫工作。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陈炳章负责的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他的爱人郦凤仙负责工程通风工作。夫妻俩虽在一个单位,白天却无法相见。每天早上一起坐工程车进入洞里,便分道扬镳,直到晚上回家才能见面,对于对方做的工作也毫不知情。

他们在对外通信上的地址只有一个“重庆市4513信箱”。老战友写信来,“我要来解放碑出差,请我吃个饭嘛?”陈炳章只能无奈地推掉,他无法告诉对方,我是在离重庆还有几百公里的地方!

用铁锹洋镐凿出一座“地下城”

△陈炳章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

“816”核工业基地如今仍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挖洞时的艰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陈炳章至今记忆犹新:由于灰尘漫天,工程兵们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不到彼此的模样,大家都是看着图纸讲话,操作设备。

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前期全靠人工镐钎、铁锹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作业,铁锹撬坏了,就换个锹头,再继续挖。挖洞就像小煤矿一样,用冲击钻打石头,打完后灌炸药,再引爆。挖出的石头,刚开始都是用背篓往山下背,大家光膀子穿短裤,哪怕是在冬天,高强度的劳作也都让人头冒热汗。

修筑工程的沙子,连颗粒大小都有标准,一颗颗用筛子筛,粗了,细了,都不行,泥巴也要清洗干净,才能浇灌混凝土。正是如此艰苦的作业和严苛的要求,才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整个洞长20多公里,主洞室有12层楼高近80米,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布局宛如迷宫,洞内能容纳20万人。洞体能承受1万度的高温,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说起这些数据,陈炳章的语气充满了自豪。从细节来看,所有楼梯都非常平整,没有缺角。几十年过去了,反应堆里刷的油漆跟当初一样,墙壁光滑没有裂缝。“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而且是靠人工挖出来的,为中国核电工业打下基础。”

△在烈士墓前,陈炳章向牺牲的工程兵战士鞠躬。

而在基础工程中,也有士兵、工人永远留在了这里。洞体里很多地方题写着毛主席的诗词,如“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那里就是这些年轻人牺牲的地方。有记载的76人,平均年龄不到21岁。

事实上,“816工程”远不止这洞中世界。当时的白涛与世隔绝,为了架桥铺路、建厂房建住宅,小镇聚集起了6万多人,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电影院、幼儿园,一应俱全,前置名称都是“816”,是真正的核军工小镇。

和平年代变身为新的创业“战场”

△陈炳章触摸着碑前题刻的字,回忆当年修建816核工程的故事。

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被封闭了起来,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此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5%的安装。

得到这个消息,陈炳章心里也有失落感,但他说,“在国家面前,个人利益不值得一提!” 不少人陆续离开,自谋生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与老厂共同经历困难岁月,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时期建设。

陈炳章就是其中之一。他舍不得这个倾注了十多年心血,像家一样的地方。他和工人们一起在荒山野地中,重新干基建,盖厂房,架起新的生产设备。由“军”转“民”,他们做了各种“创业”尝试,烤过面包,搞闭路研究,种过蘑菇……经过努力,1993年,“816”上马了第一条化肥生产线,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挺直腰板”活“了下来,而且越活越精彩。军转民后,816厂正式改名为建峰化工总厂,除了生产化肥,还生产装化肥的编织袋,竭尽所能发展民营项目。“816工程”中的一部分洞体也被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地下核工程解密。2010年,该工程101工号主体部分作为旅游产品首次对外开放,目前,洞体所在的景区已移交给涪陵交旅集团经营,每年吸引着各地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

今天的建峰化工总厂,已经成为军工转民的典范。作为一个深山里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守护着816核工程洞,并负责洞体的基本维护。

三线博物馆和“816军工小镇”年内将向游客开放

△如今的816核工厂已经向游人开放。

不久前,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刚获批成为国家4景区。据了解,目前洞体只有30%开放,游客花2小时左右可以走完全程。未来随着设施的完善,开放的面积将逐步扩大。

在离地下工程不远的白涛麦子坪,还有一座国营816机修厂。预计今年底,机修厂将变身成为一座“三线建设”博物馆,与利用机修器械、老旧厂房等“816”配套的工业遗产改造的“军工小镇”一起,与往来游客共同追忆“816”的过往。陈炳章也迫切期待这座博物馆的问世,希望这些工业遗产能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

△如今的816核工厂已经向游人开放。

1995年,陈炳章光荣退休,结束了他为“816”呕心沥血的26年,以及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50年的辛劳岁月。目前,他仍然住在816厂生活区。这位朴素的老人不喜欢打牌,喜欢看新闻,摆弄机件,修电器,有时回涪陵照顾一出生双眼就看不见的小儿子。他的其他三个儿女,有的去了秦山核电站工作,有的一直留在建峰厂。

生活并不富裕,但老人性格开朗乐观,随时都笑呵呵的。只有当他站在“816”核工程的大门口前时,会出现短暂的沉默。但他从来不后悔这段经历。“建816工程,是为了备战,打核战争。而停建,是为了和平。我们很理解!干这个事业,我无比光荣,无怨无悔!”

对陈炳章和千千万万“816”建设者来说,核工业史诗般的历史是国家的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

共和国记忆㉑ 丨816,一个融入血液里的数字

△陈炳章老人走在引导洞中

陈炳章小心地扶着楼梯把手,花了6分钟通过必经的人行过街地下通道,走到洞口前停住了脚步——距离他第一次进洞已过去了整整五十年。整齐排列的灯光一直往内延伸,洞壁上水汽凝结成雾,如梦如幻,仿佛形成了一个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那一头,是35岁的自己,意气风发地铺开图纸,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那个年轻人抬起头微笑着问现在的陈炳章,“你后悔当年来这里吗?”白发苍苍的老人怔了一下,坚定地摇摇头。“816”, 这座为了和平兴建又因为和平而停建的核工程,改变了这位建设者的命运。他无怨无悔,并视之为一生的光荣。

只因陈炳章的心里,装满了两个字:“祖国”。

“三线建设”的拓荒者

△在仪表室,陈炳章老人触摸当年安装的按键,仿佛回到了从前。

陈炳章祖籍江苏,母亲被日军杀害,家里房子被烧光。他比谁都痛恨战争,珍惜和平。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到上海技工学校学习,后在上海电机厂工作。

1959年,陈炳章被选调进北京。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新建好的人民大会堂,外交部长陈毅面对在场的上千名核工业主力军说,“你们啊要抓紧时间,原子弹搞不出来,我这个外交部长讲话腰杆都挺不起来哟!”

△在仪表室,陈炳章老人触摸当年安装的按键,仿佛回到了从前。

陈炳章在台下热血沸腾。是啊,只有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才能在国际上挺胸抬头,才不会再受欺负!于是,他豪情万丈地投入了新中国核工业建设事业。1963年,陈炳章被调派到甘肃敦煌404核反应堆,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做核试验。住的是帐篷,半夜经常听到野狼在门口刨土。吃的是土豆,一天还只能吃两个,喝的水要靠骆驼背。洗完脸洗完脚水也不能倒,留着第二天继续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破。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让中国具备了抗衡美苏核威胁的底气,也让中央坚定了建设国防科技军工体系的信心。一场以军工生产为核心,贯穿三个五年计划,涉及13个省、自治区和千万人的“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神秘的“4513信箱”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1969年3月,陈炳章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原来,1966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被称为“816工程”。

专家们考察了多个地点,最后选址涪陵白涛。这里群山环绕,乌江水量充足,地理位置隐蔽,花岗岩山体又极为坚固。当时提出了 “近山靠水扎大营,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口号。

于是,白涛镇一度从地图上“消失”了。老百姓搬迁到了十公里以外,生活区也离开厂区十公里。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为支援“816”建设,接到中央一号令,陈炳章和战友们立即出发,坐了三天三夜火车,从甘肃来重庆,又辗转到了涪陵。

一切都在保密之中。

建设地点严格保密,明确规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职工进厂第一课,便是保密课。陈炳章回忆说,每个允许进洞的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为防止信息外泄,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规定所有笔记本不能带出去,只能在车间使用。还有一个团的部队专门负责警卫工作。

△816核工程当时建设时的情景。(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陈炳章负责的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他的爱人郦凤仙负责工程通风工作。夫妻俩虽在一个单位,白天却无法相见。每天早上一起坐工程车进入洞里,便分道扬镳,直到晚上回家才能见面,对于对方做的工作也毫不知情。

他们在对外通信上的地址只有一个“重庆市4513信箱”。老战友写信来,“我要来解放碑出差,请我吃个饭嘛?”陈炳章只能无奈地推掉,他无法告诉对方,我是在离重庆还有几百公里的地方!

用铁锹洋镐凿出一座“地下城”

△陈炳章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

“816”核工业基地如今仍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挖洞时的艰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陈炳章至今记忆犹新:由于灰尘漫天,工程兵们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不到彼此的模样,大家都是看着图纸讲话,操作设备。

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前期全靠人工镐钎、铁锹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作业,铁锹撬坏了,就换个锹头,再继续挖。挖洞就像小煤矿一样,用冲击钻打石头,打完后灌炸药,再引爆。挖出的石头,刚开始都是用背篓往山下背,大家光膀子穿短裤,哪怕是在冬天,高强度的劳作也都让人头冒热汗。

修筑工程的沙子,连颗粒大小都有标准,一颗颗用筛子筛,粗了,细了,都不行,泥巴也要清洗干净,才能浇灌混凝土。正是如此艰苦的作业和严苛的要求,才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整个洞长20多公里,主洞室有12层楼高近80米,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布局宛如迷宫,洞内能容纳20万人。洞体能承受1万度的高温,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说起这些数据,陈炳章的语气充满了自豪。从细节来看,所有楼梯都非常平整,没有缺角。几十年过去了,反应堆里刷的油漆跟当初一样,墙壁光滑没有裂缝。“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而且是靠人工挖出来的,为中国核电工业打下基础。”

△在烈士墓前,陈炳章向牺牲的工程兵战士鞠躬。

而在基础工程中,也有士兵、工人永远留在了这里。洞体里很多地方题写着毛主席的诗词,如“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那里就是这些年轻人牺牲的地方。有记载的76人,平均年龄不到21岁。

事实上,“816工程”远不止这洞中世界。当时的白涛与世隔绝,为了架桥铺路、建厂房建住宅,小镇聚集起了6万多人,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电影院、幼儿园,一应俱全,前置名称都是“816”,是真正的核军工小镇。

和平年代变身为新的创业“战场”

△陈炳章触摸着碑前题刻的字,回忆当年修建816核工程的故事。

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被封闭了起来,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此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5%的安装。

得到这个消息,陈炳章心里也有失落感,但他说,“在国家面前,个人利益不值得一提!” 不少人陆续离开,自谋生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与老厂共同经历困难岁月,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时期建设。

陈炳章就是其中之一。他舍不得这个倾注了十多年心血,像家一样的地方。他和工人们一起在荒山野地中,重新干基建,盖厂房,架起新的生产设备。由“军”转“民”,他们做了各种“创业”尝试,烤过面包,搞闭路研究,种过蘑菇……经过努力,1993年,“816”上马了第一条化肥生产线,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挺直腰板”活“了下来,而且越活越精彩。军转民后,816厂正式改名为建峰化工总厂,除了生产化肥,还生产装化肥的编织袋,竭尽所能发展民营项目。“816工程”中的一部分洞体也被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地下核工程解密。2010年,该工程101工号主体部分作为旅游产品首次对外开放,目前,洞体所在的景区已移交给涪陵交旅集团经营,每年吸引着各地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

今天的建峰化工总厂,已经成为军工转民的典范。作为一个深山里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守护着816核工程洞,并负责洞体的基本维护。

三线博物馆和“816军工小镇”年内将向游客开放

△如今的816核工厂已经向游人开放。

不久前,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刚获批成为国家4景区。据了解,目前洞体只有30%开放,游客花2小时左右可以走完全程。未来随着设施的完善,开放的面积将逐步扩大。

在离地下工程不远的白涛麦子坪,还有一座国营816机修厂。预计今年底,机修厂将变身成为一座“三线建设”博物馆,与利用机修器械、老旧厂房等“816”配套的工业遗产改造的“军工小镇”一起,与往来游客共同追忆“816”的过往。陈炳章也迫切期待这座博物馆的问世,希望这些工业遗产能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

△如今的816核工厂已经向游人开放。

1995年,陈炳章光荣退休,结束了他为“816”呕心沥血的26年,以及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50年的辛劳岁月。目前,他仍然住在816厂生活区。这位朴素的老人不喜欢打牌,喜欢看新闻,摆弄机件,修电器,有时回涪陵照顾一出生双眼就看不见的小儿子。他的其他三个儿女,有的去了秦山核电站工作,有的一直留在建峰厂。

生活并不富裕,但老人性格开朗乐观,随时都笑呵呵的。只有当他站在“816”核工程的大门口前时,会出现短暂的沉默。但他从来不后悔这段经历。“建816工程,是为了备战,打核战争。而停建,是为了和平。我们很理解!干这个事业,我无比光荣,无怨无悔!”

对陈炳章和千千万万“816”建设者来说,核工业史诗般的历史是国家的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18/1709219039380219.html
上一篇:7.17星座,717星座
下一篇:6月27号是什么星座,9月27号是什么星座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