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初四拜年!乐怀居乡土记忆系列
初四拜年
我们家乡在长安县中部,过年亲戚相互走动从时间概念上可以分为两波。我这里把这其中的一波叫“包子”亲戚,意思是女婿、外甥给老丈人和老舅拜年,这个时间一般都约定俗成在大年初二至初五。还有一波是“灯笼“亲戚”,时间约定在初六至初十左右,是老丈人、老舅给女儿、外甥送灯笼的时段,送灯笼也叫“回拜”。这样才能成为礼俗,不然的话,孔子怎么能说“有礼不往非礼也。”
我丈人家过年待“包子”亲戚固定在正月初四,我回想了一下,岳父岳母健在的时候,正月初四给二老拜年可以说是雷打不动,一次都没有落过,好像这个日子非常神圣,其它得事万万挤占不得。究其原因,除咧媳妇长的心疼之外,关键还是媳妇在家里和我父母处的关系犹如亲生,还会巧妙处理大姑姐、小姑子之间的琐碎事儿,更会体贴我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常年在外奔波的劳累。我受媳妇榜样力量的感化,加之平生带来的一种善敬老人的心性,成为了对岳父岳母来说比较合格的女婿。
今天正月初四,一大早起来往事就浮现在心头。早年间的这一天,媳妇总会比平日里早起一个时辰,分门别类的给三个孩儿更换新衣,擦油抹粉,什么棉袄、棉裤、棉窝窝,把三个娃收拾的支格棱整(整齐)的,给我搭配行门户能在人前显摆的新衣裳,最后在细细梳妆打扮自己。再捋顺礼笼子,十个油塔子,六个枣糕子,十个大包子,一封白皮点心,一瓶水蜜桃或橘子罐头,一瓶西凤酒,集中装在一个大竹笼子里,上边盖着一条喜庆带花的红毛巾,喜出望外,这才作罢,单等早饭后出发。
我一大早起来,用油棉沙细心的把自己心爱的28大驴(自行车)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以至把每一根幅条用棉紗擦的嘣亮,一尘不染,新买一般。再把礼笼子用绳子绑在自行车后衣架偏一边,然后换上新衣才算完事。
奈时交通条件比较差,更没有如今的小汽车,所以我要感谢我那辆28大驴,它一直默默无闻的给我走丈人家提供交通服务,且从不跑锚,一家子5口人连带礼笼子一车就驮走了,每每这个日子,虽说正处在咋暖还寒的正月初上,骑10里左右的路程我已是大汗淋漓,头上直冒热气,但心里高兴!给丈人爸拜年的事咋能不高兴呢!
快到丈人家村口时,远远就见老岳父笑眯眯的站在村头,我心里的幸福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看来这个女婿在丈人爸的心里还是有一点份量。其实,这已经成了他老人家的一个习惯,无论那年,每逢初四,老人家都会在村头向我来的方向眺望,这那是眺望,这完全是一种亲情在绽放。就这样,老人家把我们一家人从村口迎到庭院,虚寒问暖,卸掉礼笼子,招呼着他心爱的女儿女婿外孙子,赶快退掉鞋坐在丈母娘早就烎(yin)好的热炕上,整整一天他的脸上都堆满着一笸箩喜悦的微笑。
奈时候过年行门户都吃两顿饭,上午有一顿哨子面,大多都是面少汤多,由于日子过得紧吧吧的,固然肉就不多,汤里边也没油水,其实家家都一样,晒的一个太阳,也没人笑话,可吃罢两碗汤哨子面后,丈母娘总会捞上一碗然面,偷偷的给碗底子挖一旦子肉哨子,笑盈盈的给我来个特殊照顾,起初我还不大理会,稍稍客气一番,知道真象后,我就不怎么礼让了,不然的话让别人吃了岂不是枉费了丈母娘的一颗偏心了。
下午是菜,俗称“五盘子”。炒洋芋丝、醋溜白菜、炒粉条、烩豆腐以及炒菜花等,给每一盘菜上拈几片窄薄如纸的膘膘肉,在当时,这就算是不错的招待了。不过桌子上绝对不敢有几个不懂事的娃娃,他们人碎,“瞎子坐席不在嘴脸上瞅”,全然不顾及礼节,只要大人一开口咱闻煎动(吃),娃娃们会三下五除二的把菜上的肉搛个一干二净,连个肉星星都不剩,我这个女婿还算万幸,被安排在有礼貌的大人桌子上。喝酒也是一个烧酒壶,一个酒盅子,从上席按顺序往下传,有时也有尴尬的时候,有些客人自己不喝酒,但酒具到他面前他又不传,别人也不好意思摧要,这时只能是由上席德高望重的长者提醒一下才继续往下传。
下午饭毕,绝大部分亲戚都相继离开,女儿女婿算是知己亲戚晚走一步,我看岳父提着钢皮电壶(热水瓶),又拿来茶壶,沏了一壶酽茶,解开一封点心,我心里想,呀!这又是给女婿的偏吃另待,感慨万千,看来亲戚也分三六九等,远近亲疏啊!
自从岳父岳母相继离世之后,这样的优厚待遇就从此戛然而至了,还同样是正月初四,但后来的初四和先前的初四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也不奇怪,打墙板都翻上下呢,花无百日红,况乎人也。
今天的记忆,也可以说是对岳父岳母他(她)们二老的一种特殊的怀念吧。
初四拜年!乐怀居乡土记忆系列
初四拜年
我们家乡在长安县中部,过年亲戚相互走动从时间概念上可以分为两波。我这里把这其中的一波叫“包子”亲戚,意思是女婿、外甥给老丈人和老舅拜年,这个时间一般都约定俗成在大年初二至初五。还有一波是“灯笼“亲戚”,时间约定在初六至初十左右,是老丈人、老舅给女儿、外甥送灯笼的时段,送灯笼也叫“回拜”。这样才能成为礼俗,不然的话,孔子怎么能说“有礼不往非礼也。”
我丈人家过年待“包子”亲戚固定在正月初四,我回想了一下,岳父岳母健在的时候,正月初四给二老拜年可以说是雷打不动,一次都没有落过,好像这个日子非常神圣,其它得事万万挤占不得。究其原因,除咧媳妇长的心疼之外,关键还是媳妇在家里和我父母处的关系犹如亲生,还会巧妙处理大姑姐、小姑子之间的琐碎事儿,更会体贴我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常年在外奔波的劳累。我受媳妇榜样力量的感化,加之平生带来的一种善敬老人的心性,成为了对岳父岳母来说比较合格的女婿。
今天正月初四,一大早起来往事就浮现在心头。早年间的这一天,媳妇总会比平日里早起一个时辰,分门别类的给三个孩儿更换新衣,擦油抹粉,什么棉袄、棉裤、棉窝窝,把三个娃收拾的支格棱整(整齐)的,给我搭配行门户能在人前显摆的新衣裳,最后在细细梳妆打扮自己。再捋顺礼笼子,十个油塔子,六个枣糕子,十个大包子,一封白皮点心,一瓶水蜜桃或橘子罐头,一瓶西凤酒,集中装在一个大竹笼子里,上边盖着一条喜庆带花的红毛巾,喜出望外,这才作罢,单等早饭后出发。
我一大早起来,用油棉沙细心的把自己心爱的28大驴(自行车)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以至把每一根幅条用棉紗擦的嘣亮,一尘不染,新买一般。再把礼笼子用绳子绑在自行车后衣架偏一边,然后换上新衣才算完事。
奈时交通条件比较差,更没有如今的小汽车,所以我要感谢我那辆28大驴,它一直默默无闻的给我走丈人家提供交通服务,且从不跑锚,一家子5口人连带礼笼子一车就驮走了,每每这个日子,虽说正处在咋暖还寒的正月初上,骑10里左右的路程我已是大汗淋漓,头上直冒热气,但心里高兴!给丈人爸拜年的事咋能不高兴呢!
快到丈人家村口时,远远就见老岳父笑眯眯的站在村头,我心里的幸福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看来这个女婿在丈人爸的心里还是有一点份量。其实,这已经成了他老人家的一个习惯,无论那年,每逢初四,老人家都会在村头向我来的方向眺望,这那是眺望,这完全是一种亲情在绽放。就这样,老人家把我们一家人从村口迎到庭院,虚寒问暖,卸掉礼笼子,招呼着他心爱的女儿女婿外孙子,赶快退掉鞋坐在丈母娘早就烎(yin)好的热炕上,整整一天他的脸上都堆满着一笸箩喜悦的微笑。
奈时候过年行门户都吃两顿饭,上午有一顿哨子面,大多都是面少汤多,由于日子过得紧吧吧的,固然肉就不多,汤里边也没油水,其实家家都一样,晒的一个太阳,也没人笑话,可吃罢两碗汤哨子面后,丈母娘总会捞上一碗然面,偷偷的给碗底子挖一旦子肉哨子,笑盈盈的给我来个特殊照顾,起初我还不大理会,稍稍客气一番,知道真象后,我就不怎么礼让了,不然的话让别人吃了岂不是枉费了丈母娘的一颗偏心了。
下午是菜,俗称“五盘子”。炒洋芋丝、醋溜白菜、炒粉条、烩豆腐以及炒菜花等,给每一盘菜上拈几片窄薄如纸的膘膘肉,在当时,这就算是不错的招待了。不过桌子上绝对不敢有几个不懂事的娃娃,他们人碎,“瞎子坐席不在嘴脸上瞅”,全然不顾及礼节,只要大人一开口咱闻煎动(吃),娃娃们会三下五除二的把菜上的肉搛个一干二净,连个肉星星都不剩,我这个女婿还算万幸,被安排在有礼貌的大人桌子上。喝酒也是一个烧酒壶,一个酒盅子,从上席按顺序往下传,有时也有尴尬的时候,有些客人自己不喝酒,但酒具到他面前他又不传,别人也不好意思摧要,这时只能是由上席德高望重的长者提醒一下才继续往下传。
下午饭毕,绝大部分亲戚都相继离开,女儿女婿算是知己亲戚晚走一步,我看岳父提着钢皮电壶(热水瓶),又拿来茶壶,沏了一壶酽茶,解开一封点心,我心里想,呀!这又是给女婿的偏吃另待,感慨万千,看来亲戚也分三六九等,远近亲疏啊!
自从岳父岳母相继离世之后,这样的优厚待遇就从此戛然而至了,还同样是正月初四,但后来的初四和先前的初四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也不奇怪,打墙板都翻上下呢,花无百日红,况乎人也。
今天的记忆,也可以说是对岳父岳母他(她)们二老的一种特殊的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