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博帕尔事件回顾:57.5万人丧命,20万人残疾,医院束手无策
1984年的一天傍晚,来自印度博帕尔的一位母亲正哼着摇篮曲,哄孩子们睡觉。
在女人的哼唱声中,孩子们眼神变得迷离,随着意识的脱离,眼睛扑闪扑闪的,渐渐地,孩子们进入了梦乡。
女人见状,露出慈爱的微笑,在孩子们的额前留下了一吻。
这个女人是附近工厂的女工,原本由于家里穷,孩子又多,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幸好附近工厂招人,自此,女人有了一个工作,解决了温饱问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想到这,女人又忍不住发笑,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心中止不住地感慨: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屋外月色迷人,屋内温馨依旧,正是在这个时候,危险悄然来袭。
当母亲哄完孩子,收拾完东西,也准备睡下时,她突然嗅到了一种奇怪的味道,那味道有些刺鼻又有些熟悉。
还没等她想起来那时什么味道,不远处便传来了“碰”一声巨响,而女人依稀看到了熊熊的火光。
短暂的呆愣后,女人想去孩子们的房间看一看,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远处大火袭来,瞬间吞噬了他们……
这是1984年印度博帕尔爆炸事件的前夕。
爆炸事件来临之前,人们正在熟睡亦或是享受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刻。
然而,这一场爆炸惊醒了他们的美梦,打破了他们的平静,把他们带入了深渊。
从清醒那刻开始,一出又一出的悲剧就此上演,此时博帕尔宛如人间炼狱,谁也无法逃脱……
最终,博帕尔爆炸事件导致了57.5万人死亡和20万人残疾。
如今,距离1984年的博帕尔爆炸事件已经过去38年了,但它的影响及带来的后果仍没有消散。
这不免让我们有些后怕,并提出疑问:既然当初的爆炸情况如此严重,那么博帕尔爆炸事件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最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本文将回顾博帕尔爆炸事件始末,找出背后的真相。
美国在印度办厂,埋下爆炸隐患博帕尔爆炸事件还得从美国在印度建厂开始说起。
20世纪60年代,印度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国家面临很大的危机。
于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印度开始了“绿色革命”。
为了保障计划顺利,印度政府开始农业转型,由先前的普通种植,改为使用化肥、农药等保障粮食生长。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印度政府的这一决策效果并不明显,此时,印度政府也意识到或许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
“既然靠国家内部现有的实力暂不能尽快完成‘绿色革命’,那不如借助外部资源及力量来实现国内的绿色革命稳步实施。”
打定主意后,印度政府开始呼吁外国公司来印度投资建厂。
为了吸引外国公司来印度建厂,印度政府还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
事实证明,这些政策的确有效。
这些政策一经发布,便有一些外国公司响应号召,来印度建厂、投资,其中,美国的一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也在其中。
这家公司和印度政府签订合约后,便开始把许多先进设备陆续运往印度,并在印度的博帕尔建立了农药化工厂。
如印度政府所想,外国公司的到来,在短时间内为印度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改变。
可这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也好似是沉浮在海平面底下的暗暗危机。
虽看似平静,但稍有不慎,便会使一切的努力全部被推翻。
后续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切。
后来,由于印度方面的政策有效,印度的农业很快发展了起来,对农药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饱和。
印度得到了饱和,但那些专门制作农药的一些工厂日渐不景气,收益日益下降。
为了避免破产,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建立的农药化工厂开始想方设法地节省成本,或大量裁工人,或缩减了日常对于机器设备维修等一些必要措施的用度。
彼时的高层人员都沾沾自喜,“省”下了如此之多,公司可以继续运转下去,然而,他们不知的是,这些都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博帕尔爆炸事件,伤亡惨重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有些许不解,难道工厂那么多工人没有反对的吗?难道他们真的舍得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吗?
其实也有!
当工厂宣布了这些决定以后,工厂里的一小部分车间负责人向高层进行反映:
“再怎么样,也要重视安全,关注机器设备维修这是很重要的!”
可面对这些建议,高层内部却始终无动于衷,仍一意孤行着。
错误的决定终将会造成悲剧的产生,而高层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博帕尔工厂爆炸事件。
1984年傍晚,印度博帕尔发生了爆炸,爆炸声响彻云霄。
相关机关得知消息后,立马派来了救援人员前来救援。
原本,这些救援人员以为是工人下班后工厂发生了爆炸,从而引发了火灾,应该不会有什么很大的伤亡。
可是,当这些救援人员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发现,伤亡状况远超他们想象。
救援人员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呼救声、痛哭声不绝于耳,空气中还散发着烧焦的味道,极其刺鼻。
“按理来讲,火灾并不能引起这么大的伤亡,为什么一场火灾能有这么大的伤亡状况呢?”对此,救援人员纷纷不解,开始疑惑。
可此时,他们没有机会思考,只能放下心中的疑虑,尽力地拯救着受伤的人群。
然而,当他们看到病人面色发青,口吐白沫后,救援人员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原来,是这样啊!”
虽已经猜出了大概,可他们没时间争论,只得整理心情,继续自己的救援工作。
为了尽量避免伤亡,他们将现场人员分为几类,按照每个人的伤重情况,分别送往医院。
他们本以为把生还者送往医院,就可以得到救治,然现实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医院救治人数远超死亡人数。
原来,那些被救的人被送往医院后,由于不知道是哪种毒,医生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些生还者虽然还活着的时候被送进了医院,但即便如此,也没能得到救治,还是失去了生命。
医院的束手无策令人寒心,但没有救援人员停止。
就这样,救援工作进行了一晚上,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没能把整个灾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仍不断有人中毒、去世。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在人的身上,温暖不再,留下的只是刻骨的冰冷。
与此同时,由于事件重大,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总部也得到了消息。
得到消息后,公司总部开了场紧急会议,最终决定让印度工厂将所研究药品的相关情况整理后全部上报给当地医院。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建在印度的工厂由于不想把事情揽到自己头上,便没有把这件事报给医院,甚至还悄悄地隐瞒了下来。
彼时,医院没有得到消息,便只能一个一个地大范围排查,浪费了很多时间。
在医院排查的同时,已有十几万人因此丧命,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由于这次爆炸事件涉及到毒气泄漏,因此尽管有些人侥幸生还,但还是逃脱不了毒气的阴霾。
随着时间的发展,那些侥幸生还的人的身体状况慢慢显露出了不好的症状,越来越多的人相继出现了看不清楚东西的情况。
更令人可悲的是,哪怕他们去往医院检查也无济于事,而一旦有了这样的状况,他们只有一个结果,陷入失明窘境。
或许失去光明听起来残忍,但这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情况了。
有的人被毒气严重侵袭后,虽在爆炸时难逃一死,但时间长了,身体状况很快变得很不好,四肢酸痛僵硬,到最后只能在床上“苟活”,甚至丢失生命。
当时,这样的情况在博帕尔的工厂周边地区的家家户户都有上演,可以说,这次爆炸事件是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爆炸事故了。
博帕尔爆炸事件如何收尾?根据后续报道,印度博帕尔爆炸事件中,2.5万人当场丧命,55万人慢性死亡,20万人终身残疾,是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伤亡了。
然而,不管报道和真实的伤亡情况有多么严重,还是没能引起印度政府的重视。
在发生爆炸后,也曾有来自国外的一些热心人士耗费巨资,带了药来到了博帕尔,想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受波及的人。
可政府听说了此事之后,非但没有予以通行,反而拒绝了他的请求。
如果自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拒绝他人的帮助也情有可原。
然而,真实情况是印度政府拒绝了来帮忙的人,但其本身并没有将这次爆炸事件处理妥当。
其实,若说印度政府对伤亡情况并不关心也并不完整正确,真论起来,他们似乎更关心爆炸后的赔偿问题。
这次爆炸事件过后,印度政府没有急着安抚群众,而是迫不及待地开始追究爆炸责任。
最终,通过紧张调查,他们把账算到了美国在印度建立的化工厂上,企图让他们负责。
可负责人虽有,但负责却来得太晚。
因为这个厂子里不仅有美国的专家、高层,也有来自印度的专家、高层。
面对政府的追责,他们没有急着负责,而是互相推诿。
不管他们如何推诿,最终责任都是要落实到他们双方身上的,在经过“拉锯战”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对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支付了4.7亿美元,他们想要就此做个了结。
事情真的可以了结了吗?并不能!事情仍未解决!
因为这些钱并没有给到受害者和家属的手里,而是被印度的基金会拿了去。
这样的处理方式令人寒心。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些“罪魁祸首”最后怎样了呢?
在支付巨额赔偿后的印度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经济情况有了损失,再加上经过了此次事故,对公司的运行有了影响。
于是,在199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便被拆分了,最后,它被陶氏化学公司收购了,成为了美国陶氏化工公司的一份子。
除了这个公司以外,当初在印度工厂里的印度高层人员在26年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2010年,印度博帕尔爆炸事件再次被审理,这次审理判决当时在印度工厂工作的印度高层两年监禁。
虽然他们在享受过大好时光后,临死前才被送往监狱,但最终,他们还是要为了自己的错误决断买单。
结语人祸在有些时候远比天灾要可怕的多。
在这次爆炸事件中,受害最大的便是工厂里的工人。
他们工作勤奋,以为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然而,由于工厂高层的疏忽,却让他们以生命、健康的代价去抵偿。
他们有的家破人亡,有的终生残疾,无法靠工作自食其力。
而当他们好不容易得到了补偿款,也没交到他们手中,而是被印度基金会拿了去。
他们饱受苦难,却得不到补偿,余生还将被这些阴霾所困扰,久久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博帕尔事件》知网[引用日期2012-11-06]
《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博帕尔事件死多少人?》雨果网[引用日期2020-02-10]
《上世纪十大污染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印度时报网[引用日期2016-08-24]
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元从澳买艘“废船”,开舱门后美国对澳怒批
航空母舰,一直都是美国用来恐吓他国的武器,作为海上移动要塞,航空母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能造出航空母舰的能力,当一个国家可以造出航空母舰,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中国在饱受战争侵袭之后,工业的发展一直处在相对的劣势,这让我们对航空母舰一直是望尘莫及,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业水平,是无法建造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的。虽然这是当年的现实,摆在更现实的面前是,我们根本对航空母舰一无所知。即便是参观了山姆大叔的航母,我们依然对很多东西还是搞不明白。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们非常需要一个模本,让我们理解“航空母舰”的概念。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欧美列强对新中国一直是打压的,怕的就是中国再次强大,对此技术封锁是必然的。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人不怕,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我们完成了“两弹一星”。但要让我们的武器装备更上一层楼,让我们不被欺负,让我们的领土完整,我们必须迈进蓝色的海洋,保卫我们的南海,这样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国之利器,也是就是那个我们传说的“航空母舰”!
在技术封锁的年代,为了能拥有航空母舰,我们不得不迈出第一步,这一步在很多人的眼里成为了笑话,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次的生意,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次生意,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航空母舰”。
这次生意,中国斥巨资3000万美金向澳大利亚政府,购买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此时的墨尔本号就是一艘废船,根本不值3000万美金,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墨尔本有着墨尔本号的使命。当我们将墨尔本号拖回中国,登上航母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知道,这次我们赚到了,而那些准备看笑话的外国人也后悔不已。但是,后悔已然是来不及了,他们只能用嘲笑来掩饰自己的无奈和愚蠢!
当你听到这里,很多人可能有疑问,为什么好端端的一艘航空母舰非要卖掉呢?而中国又在这艘航空母舰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家的疑问,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这个价值3000万美金的宝贝。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前生今世虽然墨尔本号叫墨尔本号,虽然卖给我们的是澳大利亚,但是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并不是澳大利亚建造的,他的制造商,是英国。话说,1943年英国皇家海军准备建造一艘新的航空母舰,在同年的四月份开启了建造计划。
用了大约1000多个日夜,这艘航空母舰被完美地打造出厂,然后就被交付给了英国皇家海军,但此时的澳大利亚,决定扩充军备,可能是在二战感受到了自己海军的劣势,毕竟在这之前,连日本人都有航空母舰,澳大利亚绝对不能示弱。
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年,英国造的这艘航空母舰,被交付到了澳大利亚海军的手里,澳大利亚在简单地改造以后,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即“墨尔本号”。
话说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在澳大利亚服役一共长达20多年,澳大利亚之所以要卖了这艘航空母舰的主要原因,是其总是出故障,就像买回一个总爱惹事的孩子一样,澳大利亚被墨尔本号折磨的实在是筋疲力尽,但如此一艘扫把星般的航空母舰,却没有人敢要,最终,只能把它报废。也就有了后面那一幕,卖给了中国。那么,墨尔本号到底是做了什么事,让澳大利亚人如此不待见呢?
那是1957年的夏天,是澳大利亚的夏天,墨尔本号来到澳大利亚已经一年多了,应该结束了水土不服的状态,但是就是这样一艘顶呱呱的航母,却在进港的时候,和自己的家的军舰撞了个正着,虽然这次两艘军舰相撞是个意外,但是此举,让全世界笑话了很久,因为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发生。
好在的是,这次撞击,没有给墨尔本号带来什么大的创伤,很快墨尔本号就回到了军队。但这并不是他最后一次的车祸,在那之后,他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魔咒”。
1964年,墨尔本号再次让观众们大跌眼镜,这次与墨尔本号相撞的是他自己的航母编队的驱逐舰,但是这艘驱逐舰,就没有墨尔本号上次那么幸运了,他被墨尔本号撞成了两半,不得不说墨尔本号的威力绝对不同凡响,它的第一分,竟然是一艘驱逐舰,而且是自家的驱逐舰。
这次事件,造成了80多人死亡,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悲剧,虽然后面证实是驱逐舰的失职,但是此次事件还是加深了墨尔本号“魔咒”的印象。墨尔本号没有像上次一样全身而退,它这次受损非常严重,最终只能是进了造船厂,维修了好些日子才出来。
维修好的墨尔本号,开始世界巡演,澳大利亚经常拖着这艘航空母舰四处溜达,主要是为了告诉外界自己有一艘美丽的航空母舰,墨尔本号先后去了很多国家,也参与了很多国家的军事演习。即便如此,墨尔本号也没有改变自己的“魔咒”。
就在上次出事的三年后,墨尔本号来到美国,在美国人的设计下,墨尔本号开启了升级模式,到了出场的时候,墨尔本号已经成为了一艘崭新的航空母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回国的时候和别的军舰相撞。
就这样,在1970年的前夕,墨尔本号在南海再次撞沉了一艘驱逐舰,只是这次军舰不是本国的,而是人家美国人的。这次事件和上次一样,拦腰切断,死伤80多人。没过多久,墨尔本号再次和别的船只相撞,而这次相撞,让墨尔本号彻底出了名。从这以后。人们对墨尔本号真是敬而远之。
墨尔本号的沉寂,丝毫不影响他和其他船只相撞,在这之后,它又在悉尼港和一艘渡船又撞到了一起,虽然这次事故不是很严重,但墨尔本号的“魔咒”似乎越发的严重了。
在那之后,墨尔本号,又先后燃起了大火,虽然大家抢修的及时。墨尔本号没有什么严重的损失,但是,总是出事,实在是让澳大利亚政府觉得丢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墨尔本号继续闯篓子,在1974年,墨尔本号撞向了客船,这次事故造成了很多乘客死亡和受伤。但你要觉得这样就结束你就错了。
几年后,墨尔本号在悉尼港再次和一艘货船相撞,真不知道是船有问题?还是悉尼港有问题?又或是驾驶员有问题?
即便如此,澳大利亚政府依然没有要放弃墨尔本号的意思,他们把墨尔本号送到了英国,再一次进行升级,本以为得到英国加持之后,墨尔本号能争点气,但是在那之后,墨尔本号,依然是小灾难不断。回国后没多久,墨尔本号的锅炉就爆炸了,很多士兵在这次事故中受了伤,和以前的事情想比,这次事件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比这些更狗血的事情是,墨尔本号上的雷达,刚装上没多久,无缘无故地掉进了海里,这个事件,让澳大利亚政府十分头疼,也成为了压垮他们最后的稻草。要知道,一艘航空母舰,多年的惹祸,这实在是让人无奈。毕竟外国人也是很迷信的。最终在1984年,澳大利亚决定出售它。卖掉这倒霉的“墨尔本号”。
澳大利亚的“倒霉蛋”,中国的“幸运星”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出售,不全是因为其倒霉,也是在马岛之战展露出的劣势,让澳大利亚不得不动了转让的心思,但要卖,也不能全都卖,只能把墨尔本号拆成空船再卖。
澳大利亚这次的行动还是很干脆的,很快澳大利亚将墨尔本号变成了一艘空空荡荡的航空母舰,然后向全世界宣称,他们要卖航母。当时的澳大利亚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喊一喊,毕竟自己也对这艘总是惹祸的船,有点吃不准。
本来以为,没人会问价。结果,中国当即就表现出了购买的意愿。中国的举动,让澳大利亚非常不理解,这就是一艘破船,还是带着“魔咒”的破船。但是中国对此事还是非常重视的,并且派出了团队,对墨尔本号进行了评估。
在中方评估人员抵达现场的时候,澳大利亚方面对我们是非常热情的,毕竟能把烫手的山芋处理掉,还是非常理想的。最终,我们也很有诚意地给出了我们的底价,3000万美金。
中国的态度,让澳大利亚非常不解,他们一直以为我们是冤大头,但觉得出价合理也就同意了。中方要买这艘航空母舰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发展属于自己的海军力量,毕竟美国总是拖着亚洲国家在中国边上搞演习。这种裸的挑衅,实在是让人不爽。
购买墨尔本号,就是需要一个参照物,毕竟,有一个参照在研究,就好办多了。要知道那是1984年,3000万美金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为了我们以后不挨打,这也是值得的。毕竟购买墨尔本号,也能让我们在航空母舰的研发上,节省出不少的经费来。
1985年,这艘航空母舰来到了中国广州,在军工人员的实地考察下,我们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数据,这为我们以后建造航空母舰,得到了很多珍贵的经验。不仅如此,在这艘航母上,我们还找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
这两样礼物就是,航空母舰的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这对航空母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两样宝贝,可以大大的缩短中国研发航空母舰的时间。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礼包。
很多人,也许会有疑问,但是对于军事迷来说一定可以知道,蒸汽弹射器对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很多大型的重载飞机,能不呢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都要靠蒸汽弹射器。所以这个物件,对航空母舰来说非常的重要。有了这个装备,航母上的飞机就可以不再惧怕天气的因素,随时的起飞。并且,可以大大地提升载弹量和飞机的燃油。在墨尔本号上的这一发现,让我们可以直接突破这项很难突破的技术。
接下来,在让我们说一下,这第二件宝贝,阻拦索,阻拦索是非常重要的,飞机在航空母舰着陆是一大难题,高速的飞行,在如此狭窄的地方着陆,这就需要阻拦索,阻拦索可以保证让飞机平稳着陆。也就是说,有了阻拦索,就可以让高速飞机,在狭窄的航空母舰进行着陆,这样大大地确保了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性。
如此发现,让很多国家蒙了圈,对中国多年的技术禁运的方针,也被澳大利亚给打乱了,有了这两样装备,中国很快就可以研发出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
对此事件,美国对澳大利亚这样的队友,表示了公开的谴责,怒批澳大利亚为啥把这两件“宝贝”打包卖给中国。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美国的抱怨也无力回天。多年以后,就等着看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在大海上出现吧。
航空母舰,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我们拥有它,不是为了对谁的侵略,只是不希望,以前的灾难再次发生。中国要想强大,要想不落后,就要造出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一艘航空母舰或许代表不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但是,可以激发我们的子孙们,告诉他们,我们的工业是可以的,至少早晚赶得上。
多年以后,我们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当然也有了属于我们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此时此刻,我们已经迈进了蓝色的海洋,我们不是为了和谁去争斗什么?我们只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民,自己的领土。
和平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