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欧”姓
欧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九位,在粤湘桂川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在146万。
欧的名义欧、瓯等字的主体是区,区字本义踦区,藏匿也,表示众多之义。在甲骨《卜辞》中商朝已有区人。区、欧、瓯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区人即瓯人,也即欧人,与西北方古羌戎族有亲缘关系。黄帝有熊氏部落联盟中有一支以貙为图腾的部落,实际就是区人。区人在商朝时被压迫迁到东南沿海一带,因能制造独具一格的陶器,被称为瓯人。瓯人自迁到海滨之后,信奉的图腾因环境变化而转换,以海鸟为图腾,即海鸥。瓯人因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但在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带瓯、欧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欧馀山等。后人有以所居之地名而命欧、瓯等姓氏。
欧姓起源欧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源出姒姓
欧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姒姓欧姓的历史有2500年。
西汉孝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摇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东瓯国故地在今浙江瓯江三角洲的温州地区,其后有欧氏、瓯氏。
另一来源是欧阳复姓的改姓,欧阳去阳为欧,尤其是在当代,这种复姓改单姓十分普遍。
外族基因融入
外族血液融入欧姓从出现欧姓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古越地的东越人、闽越人,其次在汉晋时期,浙赣地区的山越人中都有欧姓。到唐宋时期,除一部分融入壮族的先民中外,多数东越人、闽越人、山越人的欧姓同化为汉族,并成为两广、湘赣地区的重要姓氏。
欧姓分布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区,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56.7%。其次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福建,这四省市又占了欧姓人口的21.4%。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25.3%。全国形成了以粤湘桂为重心的欧姓聚集区。
欧姓血型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8.5%,B型占26.1%,AB型占7.4%。
欧姓名人欧治子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
欧磐
欧磐,明代将领,安徽滁州人。初袭指挥使。成化中,擢广东都指挥佥事,因屡有战功,充广西右参将,分守柳州、庆远。弘治初,称病解职。因为将廉,能得士,复被召用,佩平蛮将军印,镇守湖广,晋都督佥事。后请老病归。
欧信
欧信,明朝中期将领。欧信初嗣世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明代宗时,因广东平叛之功升任都指挥同知,又调守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明英宗复辟后,欧信以都督佥事、参将守备广东雷、廉等府,又接连升至都督同知,佩征蛮将军印为广西总兵官。欧信进讨两广瑶、僮叛乱,虽时有小捷,却无法将其彻底平息。明宪宗即位后,随左佥都御史韩雍等荡定藤峡盗乱,旋即入朝掌前军都督府事。成化七年(1471年),出任辽东总兵官,屡破朵颜三卫侵扰。
欧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欧姓的郡望是平阳。欧姓以八剑为堂号。“八剑”堂号典出春秋欧冶子。欧冶子善铸剑,越王请他铸五剑,这五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后来,战国时干将又为赵王铸三剑,这三剑是:龙渊、太阿、工布。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八大名剑。欧姓后裔有以八剑作为堂号的。
欧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孝格猛兽;光佩芙蓉。
才高吴下;惠被泉溪。
菟虎供祀;芙蓉闪锷。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欧”姓
欧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九位,在粤湘桂川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在146万。
欧的名义欧、瓯等字的主体是区,区字本义踦区,藏匿也,表示众多之义。在甲骨《卜辞》中商朝已有区人。区、欧、瓯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区人即瓯人,也即欧人,与西北方古羌戎族有亲缘关系。黄帝有熊氏部落联盟中有一支以貙为图腾的部落,实际就是区人。区人在商朝时被压迫迁到东南沿海一带,因能制造独具一格的陶器,被称为瓯人。瓯人自迁到海滨之后,信奉的图腾因环境变化而转换,以海鸟为图腾,即海鸥。瓯人因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但在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带瓯、欧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欧馀山等。后人有以所居之地名而命欧、瓯等姓氏。
欧姓起源欧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源出姒姓
欧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姒姓欧姓的历史有2500年。
西汉孝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摇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东瓯国故地在今浙江瓯江三角洲的温州地区,其后有欧氏、瓯氏。
另一来源是欧阳复姓的改姓,欧阳去阳为欧,尤其是在当代,这种复姓改单姓十分普遍。
外族基因融入
外族血液融入欧姓从出现欧姓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古越地的东越人、闽越人,其次在汉晋时期,浙赣地区的山越人中都有欧姓。到唐宋时期,除一部分融入壮族的先民中外,多数东越人、闽越人、山越人的欧姓同化为汉族,并成为两广、湘赣地区的重要姓氏。
欧姓分布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区,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56.7%。其次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福建,这四省市又占了欧姓人口的21.4%。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25.3%。全国形成了以粤湘桂为重心的欧姓聚集区。
欧姓血型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8.5%,B型占26.1%,AB型占7.4%。
欧姓名人欧治子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
欧磐
欧磐,明代将领,安徽滁州人。初袭指挥使。成化中,擢广东都指挥佥事,因屡有战功,充广西右参将,分守柳州、庆远。弘治初,称病解职。因为将廉,能得士,复被召用,佩平蛮将军印,镇守湖广,晋都督佥事。后请老病归。
欧信
欧信,明朝中期将领。欧信初嗣世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明代宗时,因广东平叛之功升任都指挥同知,又调守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明英宗复辟后,欧信以都督佥事、参将守备广东雷、廉等府,又接连升至都督同知,佩征蛮将军印为广西总兵官。欧信进讨两广瑶、僮叛乱,虽时有小捷,却无法将其彻底平息。明宪宗即位后,随左佥都御史韩雍等荡定藤峡盗乱,旋即入朝掌前军都督府事。成化七年(1471年),出任辽东总兵官,屡破朵颜三卫侵扰。
欧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欧姓的郡望是平阳。欧姓以八剑为堂号。“八剑”堂号典出春秋欧冶子。欧冶子善铸剑,越王请他铸五剑,这五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后来,战国时干将又为赵王铸三剑,这三剑是:龙渊、太阿、工布。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八大名剑。欧姓后裔有以八剑作为堂号的。
欧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孝格猛兽;光佩芙蓉。
才高吴下;惠被泉溪。
菟虎供祀;芙蓉闪锷。
欧阳询命运多舛的一生
第一险公元570(陈),13岁欧大神的父亲叫欧阳纥,是一名很牛的武将,他幼年便随父多年四处征战,平定天下后,陈宣帝怕其造反,便设计将其召回,欧父当然知道皇帝的意图,义愤难平,既然你怕老子,老子不如干脆造反。结果造反不到一年,就被平定了,这可是灭族的罪孽。欧大神当时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便隐姓埋名,被公安部列为通缉犯,过起了亡命天涯的生活... ...两月后,皇太后去世,皇帝为了彰显孝道,大赦天下,欧阳询因此免于一死,被其后来的养父江总收养。虽幸免于难,但当官是不可能了,于是整日沉迷书法,这一写就是20年!关于欧大神练字的故事,《国史异纂》有记载:“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后去....”第二险公元589年(隋),32岁陈亡后,取而代之的是隋朝,隋朝官员本想除掉欧大神,但得知欧父曾造过反,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便饶他一死,并且还给了他个七品芝麻官,每天就是写写公文,欧大神第二次死里逃生。由于欧大神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所写公文受到许多官员的青睐,声名逐渐远播。第三险公元619年(隋),62岁隋朝大臣宇文化及造反并称帝,由于欧大神跟宇的政敌走的近,所以宇本想除掉他,但是为啥不杀?那是因为欧大神的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人才留着还有用。这是他的第三次死里逃生。第四险公元620年(隋),63岁宇文化及的龙椅还没坐热,窦建德领着一帮农民揭竿起义,并且成功了。窦问欧大神:“你想死想活?”,“想活!”,窦哈哈大笑:“算你识抬举,我早听人说你精书法,通历史,我就给你个太常卿的官吧!”这个官可是朝廷礼仪方面最高的执行长官。欧大神第四次死里逃生,结果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意外收获,你可以想想当时的心情吧!第五险公元621年(唐),64岁欧大神的太常卿位置还没坐过瘾,华夏大地再次烽烟四起,原来是秦王李世民举兵造反,一举灭了窦建德,大唐从此建立。在这改朝换代,生死存亡的关头。欧作为前朝高官能再次死里逃生,原来他和李渊是好哥们。各位看官你们说,这剧情狗血不?当然,李渊当皇帝后,也知道欧大神的能力,于公于私,都应该提携下这位朋友,就给了他一个给事中的官职。官职不大,只有五品,但实权相当给力,这是一个集谏、宪、注于一身的位置。在职其间,欧大神编纂了流芳百世的巨著——《艺文类聚》,这也是他人生最值得“炫耀”成绩,而并非所谓的《九成宫》。第六险公元624年(唐),67岁欧大神本以为从此能顺利的走过余生,没想到李渊还没去世,李世民便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并夺得皇位。谁当皇帝不一样,反正都是一家子!可他偏偏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你说大神悲催不?但李世民并没有杀他,因为他的书法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大家都知道太宗皇帝是个铁杆书法票友,像欧这种人才,当然得珍惜!细数起来,这是欧大神第六次死里逃生!不过经过这次劫难之后,他虽官居三品,但无实权,意味着再也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了。由于书法水平高超,他的余生就是帮皇帝写写御召,刻刻墓碑。公元641年,欧公卒享年84岁欧公虽逝、丰碑永存推 荐 关 注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2022虎年春联欣赏
山水画的临摹,重在临摹前的“读画”(附高清山水70幅欣赏)
15位皇帝写福字,最后一个的书体影响最大,你猜到了吗?
百 万 书画收 藏 爱 好 者 的 第 一 选 择
收藏 | 书画 | 名家 | 展览 | 哲思 | 音乐 | 鉴赏 | 养生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欧”姓
欧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九位,在粤湘桂川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在146万。
欧的名义欧、瓯等字的主体是区,区字本义踦区,藏匿也,表示众多之义。在甲骨《卜辞》中商朝已有区人。区、欧、瓯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区人即瓯人,也即欧人,与西北方古羌戎族有亲缘关系。黄帝有熊氏部落联盟中有一支以貙为图腾的部落,实际就是区人。区人在商朝时被压迫迁到东南沿海一带,因能制造独具一格的陶器,被称为瓯人。瓯人自迁到海滨之后,信奉的图腾因环境变化而转换,以海鸟为图腾,即海鸥。瓯人因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但在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带瓯、欧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欧馀山等。后人有以所居之地名而命欧、瓯等姓氏。
欧姓起源欧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源出姒姓
欧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姒姓欧姓的历史有2500年。
西汉孝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摇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东瓯国故地在今浙江瓯江三角洲的温州地区,其后有欧氏、瓯氏。
另一来源是欧阳复姓的改姓,欧阳去阳为欧,尤其是在当代,这种复姓改单姓十分普遍。
外族基因融入
外族血液融入欧姓从出现欧姓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古越地的东越人、闽越人,其次在汉晋时期,浙赣地区的山越人中都有欧姓。到唐宋时期,除一部分融入壮族的先民中外,多数东越人、闽越人、山越人的欧姓同化为汉族,并成为两广、湘赣地区的重要姓氏。
欧姓分布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区,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56.7%。其次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福建,这四省市又占了欧姓人口的21.4%。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25.3%。全国形成了以粤湘桂为重心的欧姓聚集区。
欧姓血型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8.5%,B型占26.1%,AB型占7.4%。
欧姓名人欧治子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
欧磐
欧磐,明代将领,安徽滁州人。初袭指挥使。成化中,擢广东都指挥佥事,因屡有战功,充广西右参将,分守柳州、庆远。弘治初,称病解职。因为将廉,能得士,复被召用,佩平蛮将军印,镇守湖广,晋都督佥事。后请老病归。
欧信
欧信,明朝中期将领。欧信初嗣世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明代宗时,因广东平叛之功升任都指挥同知,又调守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明英宗复辟后,欧信以都督佥事、参将守备广东雷、廉等府,又接连升至都督同知,佩征蛮将军印为广西总兵官。欧信进讨两广瑶、僮叛乱,虽时有小捷,却无法将其彻底平息。明宪宗即位后,随左佥都御史韩雍等荡定藤峡盗乱,旋即入朝掌前军都督府事。成化七年(1471年),出任辽东总兵官,屡破朵颜三卫侵扰。
欧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欧姓的郡望是平阳。欧姓以八剑为堂号。“八剑”堂号典出春秋欧冶子。欧冶子善铸剑,越王请他铸五剑,这五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后来,战国时干将又为赵王铸三剑,这三剑是:龙渊、太阿、工布。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八大名剑。欧姓后裔有以八剑作为堂号的。
欧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孝格猛兽;光佩芙蓉。
才高吴下;惠被泉溪。
菟虎供祀;芙蓉闪锷。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欧”姓
欧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九位,在粤湘桂川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在146万。
欧的名义欧、瓯等字的主体是区,区字本义踦区,藏匿也,表示众多之义。在甲骨《卜辞》中商朝已有区人。区、欧、瓯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区人即瓯人,也即欧人,与西北方古羌戎族有亲缘关系。黄帝有熊氏部落联盟中有一支以貙为图腾的部落,实际就是区人。区人在商朝时被压迫迁到东南沿海一带,因能制造独具一格的陶器,被称为瓯人。瓯人自迁到海滨之后,信奉的图腾因环境变化而转换,以海鸟为图腾,即海鸥。瓯人因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但在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带瓯、欧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欧馀山等。后人有以所居之地名而命欧、瓯等姓氏。
欧姓起源欧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源出姒姓
欧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姒姓欧姓的历史有2500年。
西汉孝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摇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东瓯国故地在今浙江瓯江三角洲的温州地区,其后有欧氏、瓯氏。
另一来源是欧阳复姓的改姓,欧阳去阳为欧,尤其是在当代,这种复姓改单姓十分普遍。
外族基因融入
外族血液融入欧姓从出现欧姓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古越地的东越人、闽越人,其次在汉晋时期,浙赣地区的山越人中都有欧姓。到唐宋时期,除一部分融入壮族的先民中外,多数东越人、闽越人、山越人的欧姓同化为汉族,并成为两广、湘赣地区的重要姓氏。
欧姓分布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区,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56.7%。其次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福建,这四省市又占了欧姓人口的21.4%。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25.3%。全国形成了以粤湘桂为重心的欧姓聚集区。
欧姓血型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8.5%,B型占26.1%,AB型占7.4%。
欧姓名人欧治子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
欧磐
欧磐,明代将领,安徽滁州人。初袭指挥使。成化中,擢广东都指挥佥事,因屡有战功,充广西右参将,分守柳州、庆远。弘治初,称病解职。因为将廉,能得士,复被召用,佩平蛮将军印,镇守湖广,晋都督佥事。后请老病归。
欧信
欧信,明朝中期将领。欧信初嗣世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明代宗时,因广东平叛之功升任都指挥同知,又调守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明英宗复辟后,欧信以都督佥事、参将守备广东雷、廉等府,又接连升至都督同知,佩征蛮将军印为广西总兵官。欧信进讨两广瑶、僮叛乱,虽时有小捷,却无法将其彻底平息。明宪宗即位后,随左佥都御史韩雍等荡定藤峡盗乱,旋即入朝掌前军都督府事。成化七年(1471年),出任辽东总兵官,屡破朵颜三卫侵扰。
欧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欧姓的郡望是平阳。欧姓以八剑为堂号。“八剑”堂号典出春秋欧冶子。欧冶子善铸剑,越王请他铸五剑,这五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后来,战国时干将又为赵王铸三剑,这三剑是:龙渊、太阿、工布。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八大名剑。欧姓后裔有以八剑作为堂号的。
欧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孝格猛兽;光佩芙蓉。
才高吴下;惠被泉溪。
菟虎供祀;芙蓉闪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