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究竟蛇牙的演变能告诉我们什么
蛇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在制造抗毒素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寻找它们是如何演变的问题上也有所涉及。目前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牙齿,而是将所有的牙齿以及它们的形态与蛇整体行动的关系联系起来。
研究人员比尔·赖尔森发现,仔细观察蛇牙的形态可以告诉他更多关于不同蛇类所使用的不同进食策略。他进行了近70条属于13个不同种类的蛇的CT扫描,研究了蛇牙的形态以及整个口腔内的其他牙齿。他还利用时髦的高速摄影机获取了不同种类蛇攻击猎物的录像。
"我认为其他牙齿之前被忽视有几个原因。首先,因为毒液对于脊椎动物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展,所以牙齿自然吸引了很多注意力。其次,非毒牙齿之间的差异一开始并不那么明显," 赖尔森告诉IFLScience。
这些信息帮助赖尔森将蛇分为两类,包括北方铜头蛇、网纹蟒、王蛇、肯尼亚沙蟒、加州王蛇、布鲁克王蛇、亚利桑那山王蛇和巴西彩虹蟒等。
例如,蟒蛇和王蛇被分类为“突袭者”,它们以闪电般的速度从猎物的上方进行攻击。而王蛇则被归类为“直冲者”,它们的攻击更直接。然而,它们的攻击速度要慢得多,每秒1.5米,而蟒蛇的攻击速度则为每秒2.7米。
直冲者“攻击速度较慢,嘴巴张开得也不那么大,” 赖尔森在给LiveScience的一份声明中说道,“它们同时用两颚与猎物接触。”
直冲者的牙齿又宽又弯,沿着颚部的长度分布,攻击时,下颚的牙齿首先刺穿猎物,帮助蛇捕获猎物。突袭者的牙齿变化更多,下颚前部的牙齿较高,后部的牙齿则短而宽,弯曲,这种弯曲有助于蛇吞咽猎物。
"两组蛇的主要区别在于‘突袭者’的下颚有着非常窄,竖立的牙齿,与头部其他部分旋转的支点有关," 赖尔森告诉IFLScience,“而‘直冲者’有着更短,更弯曲的牙齿,用来紧握猎物以防其逃跑。它们一般不具有毒性或使用缠绕侵蚀。”
"我对不同突袭方式的分离程度以及牙齿形态如何预测不同类型的突袭能力感到惊讶," 赖尔森向LiveScience表示,并计划研究更多的物种,以查看该模式是否持续存在,或者通过研究树上或地下生活的蛇类,是否能产生一个全新的类别。
赖尔森最近在综合生物学与比较生物学协会的年度会议上展示了这项研究。这项工作还发表在了一本由戴维·彭宁编辑的书中,名为《蛇类:形态、功能和生态》。
每日一草:土牛膝
一、物种简介
土牛膝(学名:Achyranthes aspera L.),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二、物种别名
倒钩草、倒梗草、白马鞭草、白牛膝、班骨相思、班骨想思、粗毛牛膝、倒刺草、倒埂草、倒桂刺、倒扣草、倒扣簕、杜牛膝、对节草、多须公、红牛膝、坏我聋、鸡掇鼻、鸡骨草、鸡骨癀、六月霜、南蛇牙草、牛盖膝头、牛克膝、牛髂膝、唆唆呢、野牛膝、倒挂刺、倒和草、倒勒草、掇鼻草、掇人鼻草、鸡骨藤、扣子草、毛牛膝、莫诺罗然、黏身草、牛舌头、铁马鞭、土牛七、土牛夕。
三、物种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台湾、云南、浙江。
四、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或村庄附近空旷地,海拔800-2300米。
五、形态特征
高20-120厘米;根细长,直径3-5毫米,土黄色;茎四棱形,有柔毛,节部稍膨大,分枝对生。叶片纸质,宽卵状倒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5-7厘米,宽0.4-4厘米,顶端圆钝,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密生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15毫米,密生柔毛或近无毛。穗状花序顶生,直立,长10-30厘米,花期后反折;总花梗具棱角,粗壮,坚硬,密生白色伏贴或开展柔毛;花长3-4毫米,疏生;苞片披针形,长3-4毫米,顶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4.5毫米,坚硬,光亮,常带紫色,基部两侧各有1个薄膜质翅,长1.5-2毫米,全缘,全部贴生在刺部,但易于分离;花被片披针形,长3.5-5毫米,长渐尖,花后变硬且锐尖,具1脉;雄蕊长2.5-3.5毫米;退化雄蕊顶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长缘毛。胞果卵形,长2.5-3毫米。种子卵形,不扁压,长约2毫米,棕色。
六、价值功能
(1)药用价值: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表、利尿通淋的功能。